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3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专稿】全区党史和方志工作效能提升问题 调查研究报告
  • 发布时间:2024-05-20
  • 来源:
  • ◆杜轶鑫

     

    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立足本职工作,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强调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注重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全区党史和地方志事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史志部门的工作效能不仅仅是工作效率,更多体现在党史和地方志对于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中心工作发挥的存史、育人、资政的关键功能与作用,这些工作效能都是由史志部门的机构和人员得以实现的。2023年5月,通过对包头市党史和地方志部门编制人员情况的调研,初步了解掌握全区党史和地方志的机构人员设置情况,有助于我们统筹规划、有的放矢提升全区史志工作效能。

    以包头市史志部门的编制设置情况为例,包头市委党史研究室是包头市委组织部管理的副处级全额拨款的参公事业单位,内设综合科、党史征研科、党史专题科、党史宣传教育科4个科室,核定编制12个,其中管理人员编制11个、工勤人员编制1个。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内设机构科级领导职数7名,其中正科级4名、副科级3名;包头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研究室,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所属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副处级事业单位。内设综合科,地方志科、年鉴工作科、地情信息科4个科室,核定编制19个,其中管理人员编制18个、工勤人员编制1个。截至目前,实有工作人员10人(含工勤人员1人,政府办混岗人员1人)。

    包头市史志部门干部队伍情况:包头市委党史研究室在编9人,其中2人协助市委组织部科室工作,35岁以下1人、36岁至40岁4人、41岁至45岁4人,平均年龄39.4岁,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人,历史学专业2人,其他专业7人,从事党史工作10年及以上的有2人,5年以上至10年以下的有2人,5年以下的有4人,专职财务1人;包头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研究室现有人员10人,其中1人政府办混岗,35岁及以下人员2人(含工勤1人),36岁至40岁人员4人,41岁至45岁人员3人,51岁至55岁人员1人,平均年龄40岁,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1人,历史学专业1人,其他专业9人,现有人员10人中有8人为地方志事业专职人员,其中从事地方志事业专职时间5年及以下1人,6年至10年6人,11年至15年1人。包头市辖9个旗县区和稀土高新区,机构改革后各地区党史部门设置情况不一。一、制约全区党史和方志工作效能提升的问题探究

    (一)基层史志意识比较薄弱,部分分管领导对史志事业发展不够重视。全区部分盟市、旗县对于新时代赋予史志工作的重要职能职责缺乏足够的认识,统筹推进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力度不足,强调经济建设对史志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不够,部分盟市、旗县党史研究和依法修志意识依然薄弱,对史志资源、成果进行宣传和开发利用不充分,不同程度影响了全区史志工作整体进展和工作效能的充分发挥。

    (二)全区史志系统机构体制不顺畅,制约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大部分史志部门工作机构设置不顺畅,归属不统一,职责不明确。以阿拉善盟档案史志馆为例,工作机构职能设置实行局馆分设,所属的盟委办(市委办)加挂盟市档案局牌子,使行政管理职能,盟市档案史志馆承担原有相关业务的技术性、事务性、辅助性、服务性工作,党史与地方志职能没有统一划转,重档案轻党史方志的情况普遍存在,工作开展不便利。部分旗县(市区)仍没有专兼职机构,旗县区史志工作机构的负责人调整变化大,给地方志工作持续推进造成不少困扰,全区史志事业发展不全面不均衡也影响工作效能的有效发挥。(三)全区史志专职人员偏少,经费短缺,难以满足新形势任务需要。目前,全区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机构人员编制不到300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盟市党史地方志机构人员不到6人,有的旗县史志工作机构甚至不到2人。大部分盟市、旗县地方志工作机构均存在史志专职人员偏少及办公经费紧张等问题,机构缺少编制,一人多岗、“小马拉大车”现象严重,个别旗县无专职工作人员,缺少出版专项经费。难以满足全区乃至全国史志事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任务需要。

    (四)聚焦中心任务不够及时,学思用贯通还做得不够。全区史志部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不能纯熟运用,还不能完全体现到党史研究和方志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党史和方志开展专题性深入研究不够,缺少高质量、有影响的资政报告。《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历史》第二卷编纂进程缓慢,全区三级综合年鉴时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内蒙古各族人民走过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的宣传阐释,从党史和方志角度开展的研究宣传较少,形式和媒介都比较单一,受众不够广泛。对党委关心的党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革命历史、自治区成立前各民族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史还有待深入挖掘,相关史实整理较少,一些鲜活的事例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宣传,需要进一步用党史史实增强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

    (五)史志工作机构缺少定期、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对标中央、国家要求和先进省市区经验,内蒙古自治区党史地方志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差距。盟市、旗县两级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对全区史志事业发展和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在政治、质量、史实、体例、保密、文字、出版等重要环节存在落实不到位、不规范的情况,新的史志编纂理念、知识、信息不能及时掌握,缺乏创新观念,难以保证编纂质量。另外史志工作专业要求高、工作涉及面广、周期性强,要求编纂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全区缺少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不能适时提高史志编纂人员工作能力。另外机构改革调整变动较大,急需加大对全区新入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尽快熟悉相关业务。

    二、提升全区党史和方志工作效能的举措与途径

    提高工作效能就是要增强高效执行能力,工作执行力强不强,直接影响着领导决策的落实,影响着干部工作的效能,甚至影响全区史志事业的整体进度。要加强史志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不断自我管理和自我改进,提高工作效率。要增强自主学习与善于总结的能力,任何工作的完成都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去总结,将思考的方向落实到总结改进上,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在思考中总结经验得失,以总结反思促进自我提升。总之,提高史志工作效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高质量推进全区史志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务必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一)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将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效能。全区史志系统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升政治引领能力,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党员干部要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人民至上,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强化“为基层服务”的理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到具体工作当中,切实提升工作效能。

    (二)增强与时俱进观念和学习创新能力是提升史志工作效能的必然要求。全区史志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端正心态,从思想上绷紧“高效”的弦,行动上避免“滞后”的病。史志工作具有连贯性,专业性强,每一天都要认真对待,不能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应当把每一天都看成是新的一天,是提高的一天,是进步的一天,思想上不懈怠,每天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是干事创业的前提和基础。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成人生大事,时代在不断进步,唯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积极主动学习各项业务工作,向同事学,向领导学,向书本和网络学,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新需求。当前影响史志工作效能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除了体制、机制问题,更多表现在干部队伍缺乏自主学习与理论创新能力,要努力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理论修养,创新工作模式。年轻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较高的学习创新能力、统筹谋划能力、高效的执行能力、善于总结的能力,切实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工作和任务。全区史志部门要在会议、行文、调研、宣讲等一系列工作上都有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应新时代史志事业发展的新制度、新机制,切实提升工作效能。

    (三)转变工作作风和加强业务培训是提升史志工作效能的重要举措。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就是要勤干,能干,会干,克服工作中出现的慵懒现象与拖拉之风。当前,影响史志部门工作效能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党史著作研究与志鉴编纂成果编辑出版进展缓慢,实际工作中的“拖、推、躲”的情况时有发生。改变这一状况的举措就是转变工作作风和加强业务培训。全区史志部门每年都要组织业务培训,集中一定的时间,或以会代训,或专门办班等形式,学习研究一两个课题,并提倡以老带新传帮带,上级带下级,一级带一级,在实践中培训,在实践中提高。克服做工作安于现状,畏惧“出头”,通过加强业务训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将转变机关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要落到实处,不能成为口号,以务实的实干精神,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真正做到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有为。

    (四)注重宣传教育,构筑坚实的史志意识形态阵地,确保工作效能提升的基础。承担好自治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有关任务,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论断、重大部署,围绕自治区“两件大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增强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性,增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加强正面引导,对错误观点和歪曲解读及时辨析,解疑释惑、明辨是非,让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紧扣“五大任务”,守好党史意识形态阵地,确保工作效能提升的环境保持纯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挖掘和用好内蒙古的红色资源,引导树立正确历史观。严把政治关、史实关,做好各类审读审看工作,坚决批驳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五)加强交流沟通与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提升史志工作效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出成绩,要互相指导、互相提醒、互相配合,以团结协作、共同分担的方式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全区史志部门要主动谋划好下一阶段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工作规划。要加强与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和社科研究部门的联系,积极寻求课题、项目的合作研究。进一步加强对盟市党史部门的业务指导力度,通过调研全面掌握全区党史工作开展情况。大力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引导全区盟市史志部门积极交流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准确掌握旗县一级党史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大家共同努力,真正形成全区史志工作的强大合力,带动史志工作效能提升。

    (作者系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 【专稿】全区党史和方志工作效能提升问题 调查研究报告
  • 发布时间:2024-05-20
  • 来源:
  • ◆杜轶鑫

     

    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立足本职工作,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强调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注重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全区党史和地方志事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史志部门的工作效能不仅仅是工作效率,更多体现在党史和地方志对于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中心工作发挥的存史、育人、资政的关键功能与作用,这些工作效能都是由史志部门的机构和人员得以实现的。2023年5月,通过对包头市党史和地方志部门编制人员情况的调研,初步了解掌握全区党史和地方志的机构人员设置情况,有助于我们统筹规划、有的放矢提升全区史志工作效能。

    以包头市史志部门的编制设置情况为例,包头市委党史研究室是包头市委组织部管理的副处级全额拨款的参公事业单位,内设综合科、党史征研科、党史专题科、党史宣传教育科4个科室,核定编制12个,其中管理人员编制11个、工勤人员编制1个。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内设机构科级领导职数7名,其中正科级4名、副科级3名;包头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研究室,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所属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副处级事业单位。内设综合科,地方志科、年鉴工作科、地情信息科4个科室,核定编制19个,其中管理人员编制18个、工勤人员编制1个。截至目前,实有工作人员10人(含工勤人员1人,政府办混岗人员1人)。

    包头市史志部门干部队伍情况:包头市委党史研究室在编9人,其中2人协助市委组织部科室工作,35岁以下1人、36岁至40岁4人、41岁至45岁4人,平均年龄39.4岁,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人,历史学专业2人,其他专业7人,从事党史工作10年及以上的有2人,5年以上至10年以下的有2人,5年以下的有4人,专职财务1人;包头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研究室现有人员10人,其中1人政府办混岗,35岁及以下人员2人(含工勤1人),36岁至40岁人员4人,41岁至45岁人员3人,51岁至55岁人员1人,平均年龄40岁,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1人,历史学专业1人,其他专业9人,现有人员10人中有8人为地方志事业专职人员,其中从事地方志事业专职时间5年及以下1人,6年至10年6人,11年至15年1人。包头市辖9个旗县区和稀土高新区,机构改革后各地区党史部门设置情况不一。一、制约全区党史和方志工作效能提升的问题探究

    (一)基层史志意识比较薄弱,部分分管领导对史志事业发展不够重视。全区部分盟市、旗县对于新时代赋予史志工作的重要职能职责缺乏足够的认识,统筹推进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力度不足,强调经济建设对史志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不够,部分盟市、旗县党史研究和依法修志意识依然薄弱,对史志资源、成果进行宣传和开发利用不充分,不同程度影响了全区史志工作整体进展和工作效能的充分发挥。

    (二)全区史志系统机构体制不顺畅,制约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大部分史志部门工作机构设置不顺畅,归属不统一,职责不明确。以阿拉善盟档案史志馆为例,工作机构职能设置实行局馆分设,所属的盟委办(市委办)加挂盟市档案局牌子,使行政管理职能,盟市档案史志馆承担原有相关业务的技术性、事务性、辅助性、服务性工作,党史与地方志职能没有统一划转,重档案轻党史方志的情况普遍存在,工作开展不便利。部分旗县(市区)仍没有专兼职机构,旗县区史志工作机构的负责人调整变化大,给地方志工作持续推进造成不少困扰,全区史志事业发展不全面不均衡也影响工作效能的有效发挥。(三)全区史志专职人员偏少,经费短缺,难以满足新形势任务需要。目前,全区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机构人员编制不到300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盟市党史地方志机构人员不到6人,有的旗县史志工作机构甚至不到2人。大部分盟市、旗县地方志工作机构均存在史志专职人员偏少及办公经费紧张等问题,机构缺少编制,一人多岗、“小马拉大车”现象严重,个别旗县无专职工作人员,缺少出版专项经费。难以满足全区乃至全国史志事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任务需要。

    (四)聚焦中心任务不够及时,学思用贯通还做得不够。全区史志部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不能纯熟运用,还不能完全体现到党史研究和方志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党史和方志开展专题性深入研究不够,缺少高质量、有影响的资政报告。《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历史》第二卷编纂进程缓慢,全区三级综合年鉴时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内蒙古各族人民走过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的宣传阐释,从党史和方志角度开展的研究宣传较少,形式和媒介都比较单一,受众不够广泛。对党委关心的党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革命历史、自治区成立前各民族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史还有待深入挖掘,相关史实整理较少,一些鲜活的事例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宣传,需要进一步用党史史实增强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

    (五)史志工作机构缺少定期、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对标中央、国家要求和先进省市区经验,内蒙古自治区党史地方志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差距。盟市、旗县两级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对全区史志事业发展和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在政治、质量、史实、体例、保密、文字、出版等重要环节存在落实不到位、不规范的情况,新的史志编纂理念、知识、信息不能及时掌握,缺乏创新观念,难以保证编纂质量。另外史志工作专业要求高、工作涉及面广、周期性强,要求编纂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全区缺少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不能适时提高史志编纂人员工作能力。另外机构改革调整变动较大,急需加大对全区新入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尽快熟悉相关业务。

    二、提升全区党史和方志工作效能的举措与途径

    提高工作效能就是要增强高效执行能力,工作执行力强不强,直接影响着领导决策的落实,影响着干部工作的效能,甚至影响全区史志事业的整体进度。要加强史志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不断自我管理和自我改进,提高工作效率。要增强自主学习与善于总结的能力,任何工作的完成都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去总结,将思考的方向落实到总结改进上,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在思考中总结经验得失,以总结反思促进自我提升。总之,提高史志工作效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高质量推进全区史志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务必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一)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将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效能。全区史志系统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升政治引领能力,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党员干部要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人民至上,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强化“为基层服务”的理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到具体工作当中,切实提升工作效能。

    (二)增强与时俱进观念和学习创新能力是提升史志工作效能的必然要求。全区史志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端正心态,从思想上绷紧“高效”的弦,行动上避免“滞后”的病。史志工作具有连贯性,专业性强,每一天都要认真对待,不能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应当把每一天都看成是新的一天,是提高的一天,是进步的一天,思想上不懈怠,每天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是干事创业的前提和基础。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成人生大事,时代在不断进步,唯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积极主动学习各项业务工作,向同事学,向领导学,向书本和网络学,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新需求。当前影响史志工作效能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除了体制、机制问题,更多表现在干部队伍缺乏自主学习与理论创新能力,要努力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理论修养,创新工作模式。年轻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较高的学习创新能力、统筹谋划能力、高效的执行能力、善于总结的能力,切实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工作和任务。全区史志部门要在会议、行文、调研、宣讲等一系列工作上都有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应新时代史志事业发展的新制度、新机制,切实提升工作效能。

    (三)转变工作作风和加强业务培训是提升史志工作效能的重要举措。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就是要勤干,能干,会干,克服工作中出现的慵懒现象与拖拉之风。当前,影响史志部门工作效能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党史著作研究与志鉴编纂成果编辑出版进展缓慢,实际工作中的“拖、推、躲”的情况时有发生。改变这一状况的举措就是转变工作作风和加强业务培训。全区史志部门每年都要组织业务培训,集中一定的时间,或以会代训,或专门办班等形式,学习研究一两个课题,并提倡以老带新传帮带,上级带下级,一级带一级,在实践中培训,在实践中提高。克服做工作安于现状,畏惧“出头”,通过加强业务训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将转变机关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要落到实处,不能成为口号,以务实的实干精神,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真正做到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有为。

    (四)注重宣传教育,构筑坚实的史志意识形态阵地,确保工作效能提升的基础。承担好自治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有关任务,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论断、重大部署,围绕自治区“两件大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增强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性,增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加强正面引导,对错误观点和歪曲解读及时辨析,解疑释惑、明辨是非,让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紧扣“五大任务”,守好党史意识形态阵地,确保工作效能提升的环境保持纯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挖掘和用好内蒙古的红色资源,引导树立正确历史观。严把政治关、史实关,做好各类审读审看工作,坚决批驳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五)加强交流沟通与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提升史志工作效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出成绩,要互相指导、互相提醒、互相配合,以团结协作、共同分担的方式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全区史志部门要主动谋划好下一阶段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工作规划。要加强与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和社科研究部门的联系,积极寻求课题、项目的合作研究。进一步加强对盟市党史部门的业务指导力度,通过调研全面掌握全区党史工作开展情况。大力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引导全区盟市史志部门积极交流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准确掌握旗县一级党史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大家共同努力,真正形成全区史志工作的强大合力,带动史志工作效能提升。

    (作者系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