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3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修志札记】我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和现状
  • 发布时间:2024-05-20
  • 来源:
  • ◆郑金月

    摘要:基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对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从地方志信息化的定义、信息化的必要性、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信息化标准建设、信息化建设实践6个方面,阐述我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现状,认为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具有多元性、发展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特点,但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和短板,应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志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增强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促进该主题在学术、技术与实践上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地方志信息化学术研究学术评价量化分析数字化网络化

    所谓地方志信息化,一般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方志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编纂、保存、管理和开发利用,进而实现地方志工作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从1998年“山东省情网”开通算起,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已有20多年的历史。a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与各类业务的融合不断加深。同样,地方志信息化也已成为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有关地方志信息化主题的研究也必然越来越被方志学界关注与重视。为了解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笔者对这一主题下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

    一、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相关文献的量化分析

    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以“主题”为检索项,以“地方志”并包含“信息化”为检索词,截至时间设定为2021年12月底,检索到1995年至2021年涉及地方志信息化主题的文章共134篇,剔除期刊选题参考、新闻报道、领导致辞等不相关的文章和重复文章,最后确定76篇研究性、学术性相对较强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期望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当前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一)发表年度分析。我国第一篇有关地方志信息化的文章是王照伦的《谈地方志的信息化》,发表在1995年12月的《黑龙江史志》上,可以说是开了地方志信息化研究之先河。之后的1996年至1999年连续4年却均无这一主题的文章问世。2000年以后,除2009年无此类文章发表外,其余年度都有相关文章见刊,每年发表数量虽有增减,但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趋势(见图1),其中发表文章较多的是2015年的9篇和2017年的8篇,说明方志学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有不断升温的趋势。

     

    image.png 

     

    (二)作者数量分析。从单篇文章的作者数量看,独著64篇,占比84%;合著12篇,占比16%,其中2人合著9篇、3人合著2篇、4人合著1篇。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论文是由一个人完成的,合作完成的跨界研究、深度研究成果较少。从单个作者发表的文章数量看,只有3位作者发表过2篇文章,其他作者均只发表过1篇,说明持续关注深入研究这一主题的学者不多。

    (三)作者单位分析。根据统计,76篇文章中作者属于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有61篇,占比80%;作者来自于地方志系统外的有15篇,占比20%,其中高校7篇、科研事业单位4篇、党政机关2篇、企业1篇、军队1篇。可见,地方志信息化的研究主体是地方志工作人员,地方志系统外的研究者特别是高校研究者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但总体上参与程度不高。(四)文章产地分析。根据作者所在省份分类统计(见表1),数据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作者具有一定的广泛性,76篇论文的作者分别来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全国61%的省份(不含港澳台),平均每个省份2.5篇;二是研究成果分布地区的不平衡性,江苏、北京、山西、黑龙江、新疆5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成果贡献率超过了50%,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省份有关这一主题研究成果是空白。

     

    image.png 

     

    (五)引文。是否有引文、引文数量的多少,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通常被作为判断研究质量优劣和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通过统计发现,76篇文章中有引文的有40篇(见表2),总被引量为129次,平均6.3次/篇,被引次数最多的是邱新立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解读》和刘秋增等的《信息化——地方志事业发展又好又快地助推器》,均为10次。还有36篇文章没有任何引文,占比为47%。总体上看,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成果被引率不高,说明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还不多,研究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image.png 

     

    (六)期刊分布分析。据统计,地方志信息化研究文献分析在17种期刊上(见表3),其中刊发相关文章较多的为《黑龙江史志》14篇、《中国地方志》13篇、《新疆地方志》11篇、《广西地方志》10篇等。按文献分析的期刊类型分析,方志类期刊发表69篇,占比为90.8%,高校学报发表2篇,占比为2.6%,其他期刊发表5篇,占比为6.6%。这说明,在地方志信息化研究成果的传播上,主要是方志类期刊的贡献,偶尔有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文章见诸于其他方面的期刊,但数量十分有限。

    二、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细察这76篇文献,涉及主题广泛、内容丰富,笔者从地方志信息化的定义、信息化的必要性、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信息化标准建设、信息化建设实践6个方面来分析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地方志信息化的定义。对地方志信息化的概念进行定义,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地方志信息化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可以说是地方志信息化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石。令人不解的是,方志学界对“地方志信息化”这一基本概念的研究关注很少,竟没有一篇专门论述“地方志信息化”概念或定义的文章,只有少数学者在其他主题的文章中有所涉及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

     

    image.png 

     

    第一种观点认为,地方志信息化本质上就是方志资源的数字化及其传播利用的网络化。如毛卫国认为“方志信息化就是把方志信息数字化,传播网络化”a;季为群也认为“所谓方志信息化,就是方志资料数字化”b。王玉琴在文中指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就是要改变过去地方志开发利用主要依赖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方式,将地方志的存在方式、运行手段、传播途径等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扩大志书的影响和使用”c。

    第二种观点认为,地方志信息化的概念应该从广义上理解,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地方志各项业务活动中的综合应用。如杨隽认为:“地方志信息化是一个概括的称谓,广义讲,其一是信息化的内容覆盖了地方志各项经营活动的信息处理,其二是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不是孤立地搞单项计算机应用,而应该是综合起来总体设计。”d沈松平等认为“其内容涵盖地方志与各项电子信息化活动之间的联系”,将其内涵具体解读为四个方面:一是把方志的纸质文本数字化,编成电子文本;二是建立地方志全文数据库;三是地方志网站建设,实现数字方志文献、数据库等地方志资源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区)四级共享,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四是实现方志编纂过程和综合办公的网络化,进入“智能修志”模式。

    (二)地方志信息化的必要性。研究地方志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是地方志信息化理论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从检索到的目标文献看,方志学界对这一问题是比较关注的,涉及的文章较多,研究也比较充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研究视角:

    一是从地方志工作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角度阐述其必要性,认为地方志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邱新立指出,当越来越多的方志馆、图书馆、博物馆资源以及报纸、期刊资源完成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占据着资源高地,体验着信息化带来的种种效益的时候,地方志如果跟不上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步伐,就会错失发展的良机。

    王照伦提出了令人警醒的观点,认为“现实将地方志置于十字路口上,要么故步自封被历史所淘汰,要么营造一座连接方志和现实的桥梁而使之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新生。这座桥梁,就是地方志的信息化”g;杨杏芝同样认为“方志是地情的载体之一,也是信息的载体之一,只有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点,才能生存和发展”。h周春艳认为,“在信息时代,在政府致力于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形式下,地方志部门作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机构,必须自觉地将地方志工作纳入信息化进程,积极参与地方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在信息化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与发展方向”i;还有学者指出,“实现数字化传播,不仅是地方志真正融入信息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a。

    二是从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阐述其必要性,认为只有加快推进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地方志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王玉琴指出,“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多年的修志成果所形成的丰富地情信息资源,如何迅速开发利用,拓展用志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是我们方志界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认为“多年积累的修志成果要达到‘存史’的基本功能且以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为人们所知晓并加以利用,加快方志成果为现实服务的力度,建设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无疑是我们的首选”;b郭夏云等认为“作为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的方志编纂工作,通过利用信息共享技术,整合各类地方资源,提高地方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水平,从而对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服务于国计民生有着重要意义”;c孙正宇也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对这浩如烟海、拥有庞大文字量的地情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是地方志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d还有学者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对地方志进行整合、共享、开发、利用,使其真正成为能够快速传播的信息资源必将对社会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e

    三是从地方志事业自身发展的角度阐述其必要性,认为地方志信息化是地方志事业转型发展的需要,是地方志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刘益龄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f毛珏珺也认为“大力发展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地方志网站和数字方志馆建设,是传统地方志工作向现代转型的发展方向”g;付波涛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实现了工作方式的现代化和查询方式的高速快捷,搭建了本地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和良好的自身工作平台;h李卫东认为“信息化、网络化是今后地方志工作的主流”i;金雄波也认为“如果地方志和地情的存史实现了数字化,那么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作为就更能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j。

    (三)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研究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涉及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体系、方法和路径问题,是这一主题研究的重点。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出,方志学界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涉及这一方面的文章较多,但观点各异,远未达成共识。归纳起来,学者们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阐述的。

    一是宏观层面的阐述,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地方志工作业务流程(收集、编纂、出版、保存、传播、利用、管理)的信息化,又包括地方志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系统平台、标准规范、人才队伍和组织体系的建设等。如王照伦认为,地方志信息化的内容主要有方志工作的信息化(包括资料征集的信息化、编志过程的信息化、方志理论研究的信息化、方志工作者知识的现代化)和方志宣传的信息化两方面a;金华市地方志办公室认为,方志信息化主要包括修志过程网络化、编辑过程智能化、信息服务电子化三个方面b;还有学者认为“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对地方志独特的地情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地情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c,“方志传播就是方志信息化的主旨,是方志信息化工作的‘灵魂’”d。张晓则认为,地方志资源的网络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数据体系建设、网络体系建设、标准及其体系的建设和机构及其体系的建设等e;周维也认为,“应当从方志信息资源建设、网络建设、法制环境建设,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建设几个方面进行”f。

    二是微观层面的阐述,或者说从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上来研究阐述,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志鉴成果数字化、数据库建设、数字方志馆建设、网站建设、新媒体平台建设等g。如邱新立指出,信息化工作要“重点抓好地方志网站、数据库、数字方志馆以及新媒体建设”h。毛珏珺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地方志网站建设、数字方志馆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建设,重点是地方志网站和数字方志馆建设”;刘先等认为“地方志信息化的基本框架主要是依托地方志信息资源,运用网络传媒技术,实现网上方志馆,建成全省信息网、单位内部网和省情数据库,接入国际互联网”i;刘秋增等认为“建设地情资料库和地情网站是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途径”j。(四)地方志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研究地方志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是地方志信息化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地方志数字资源建设,志鉴成果数字化是基础,数据库是核心,数字方志馆是主要载体。从现有研究成果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均衡,研究成果较多集中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应用系统是连接地方志业务与信息化技术、数字资源与广大用户的桥梁。现有文献对应用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个别文章涉及志鉴编纂业务系统。

    在地方志数字资源建设方面,现有文献重点对志鉴成果数字化、出版电子化、数据库建设的类型和要求、数字方志馆建设等内容进行了研究阐述。如刘正宪认为“推进方志信息化建设,要从强化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k;周能汉认为“方志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基础性工作,除了常规的每年集存出版的年鉴、志书,还有各种相关地情资料的电子信息文件,如各版志稿、年鉴、地情文稿,地方志系统若干代、几轮修志形成的文字、图片、表格,甚至影像电子文件资料,都应该通过扫描或者相关技术处理,使之转化为电子信息文件,按照电子文件及规范进行编目和分类,并以一定媒介载体形式给予保存,达到科学、合理地分类归档,并适当开发利用的目的”a。赵海良提出“建立数字方志资源目录数据库是全国地方志系统充分利用整合已有数字方志资源,实现数字方志资源共享共用,为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地情检索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地方志实现从读志到用志转型的必然要求”b;邓飞洪认为“中国地方志全文数据库是以数据库系统为核心,电子信息化、电脑网络化为依托,志书数字化为基础的关系型海量数据库;是整合我国地方志资源,实现地方志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重要平台,具有信息储存、信息跨库检索、信息发布和信息保护能力”c;还有学者提出要“建立各类志鉴等地情书为单元的数据库及各种特色数据库和各种类型数据库”d,“建设的地方志数据库需要满足资料在网络上的实时共享、检索方便、更新及时的要求”e。周维、毛珏珺等对数字方志馆建设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数字方志馆资源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地情资源库、多媒体数据库、地方志学术论文数据库、方志法规数据库、家谱族谱数据”f,提出“创建数字方志馆可以分为方志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志书制作)、数据存储与压缩(数字志书保存)、数据加工与挖掘(数字志书资源加工)、信息输出与表现(数字图书馆的开放)、用户服务(数字志书的阅览利用)以及版权保护等多个模块”g。

    在地方志信息化应用系统方面,现有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站和公众微信号,这也体现了地方志信息化应用由PC端向移动端拓展的一个趋势。在网站建设方面,刘益龄的《地方志网站建设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全国省级方志网站的分析研究》和陈曼平的《地方志系统网站群建设刍议》都专门研究这一主题的。刘益龄认为,地方志网站是地方志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地方志系统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省级网站群,省级网站群已初步形成了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板块和栏目h;陈曼平认为,“地方志系统网站群建设既是信息化建设自然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和最佳模式”i;邓鸣鸣认为“网站建设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办出特色,在形式和重点内容上与政府其他部门和宣传部门的网站有所区别;创建修志编鉴培训、志鉴论坛、志鉴问答、志鉴理论研究等栏目,指导志鉴编修工作”j;毛珏珺认为“一个科学实用的网站应该做到名称规范化、功能变量名称科学化、栏目简洁化、内容特色化、发展移动化”k。在微信公众号方面有刘善泳的《地方志微信公众号的状况及对传统的地方志业态产生的影响》、欧长生的《从方志微信公众号开发利用看志鉴数字化传播》。刘善泳认为“方志微信公众号的出现,给方志信息化建设提供新平台,为方志文化传播提供新机遇,对传统的地方志业态产生着深刻影响”a;欧长生认为“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普及和终端应用得到充分开发的大环境下,将地方志资料碎片化,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实时传播,是实现数字化传播的一条有效且便捷的途径”b。

    此外,还有学者立足创新,发表了有关应用系统建设的新观点。如余璐基于Web3.0技术的视角提出了下一代地方志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构想:进一步加强相关信息间、终端间的“互联互通”;重视用户需求,使用相关技术和方法,加强分析研判;尝试打造“个性化”的信息化服务平台。c林忠玉则认为要“发展以地方志网站为基础核心,以地方志APP和微信公众号等即时移动传播平台为拳头产品的立体式新态势年鉴平台,并通过类型丰富的年鉴产品和数字年鉴的发展,保证信息化环境下年鉴资料传播的时效性和发展的特色性”d。

    (五)地方志信息化标准建设。研究地方志信息化标准建设,解决的是“怎么做的规则”问题,从本质上说,也是“怎么做”问题的组成部分,由于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此予以单列阐述。根据现有文献分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阐述加强地方志信息化标准建设的必要性,认为推进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必须标准规范先行。邓飞洪指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高度的统一建设规划、统一的建设标准来规范和指导全区各部门开展地方志信息化建设”e;蓝凌云认为统一数据库构建与标准建设是当务之急,他说“标准化、规范化是数字资源建设的方向,地方志资源要加快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应该尤为重视标准化建设问题”f;杨隽认为“一个地方志的信息管理是否真正走上正轨,其重要标志是其信息流程是否实现了规范化,数据是否实现了标准化”g;刘博也认为“要想把方志网站建设好,首先就要在网站的类型和定位上确立统一标准。其次还要在网站的设计上明确标准”h。

    二是研究分析地方志信息化标准建设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标准建设滞后、标准不统一是目前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邱新立指出,地方志信息化工作当前的重点与难点在于数据库标准尚未统一,各地区对于数据的存储、加工“各自为政”,格式不统一,系统不兼容,难以形成有效的数据资源共享。i刘博认为“各地在开展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不科学”j;沈松平等也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开展以来,无论是省、市、县均存在各自为政、信息资源‘自成体系’的状态,这主要源于各地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各异,表现在各地数据库的使用标准不统一,数据库子库分类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加工标准不统一,造成各系统互不兼容,各网络平台之间不能共享,不能实现跨平台访问,使得资源得不到共享”a。

    三是阐述地方志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很多学者研究了标准建设的范围和内容,认为标准规范建设涉及地方志信息化的各个方面,需要加快建立科学的地方志信息化标准体系。邱新立指出,中指办要尽快研究制定出全国统一的地方志资源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建设规范和操作指南,根据信息化发展趋势,建立具有较强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志信息化标准体系。b李卫东认为,“要以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为依据,全国地方志系统制定一个基本的信息化标准,譬如建网的标准、软件的标准、查询的标准和网络运行的标准等,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全国地方志系统的联网。”c刘博认为,“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标准主要包括有关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软硬件标准、数据库软件标准、数据库开发应用标准、网站类型定位、网站开发代码标准、网站发布标准、数字化志书入库标准、网络链路接入标准、网络环境标准、相关应用系统开发和使用标准等”d。还有学者提出“今后要着力构建元数据标准、资源组织描述标准、数字资源系统服务标准三个标准以解决数据标准化问题”e;要“制订市、县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建设标准”f等。

    (六)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研究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与现状,解决的是对“做得怎么样”的认识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下一步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提供依据和借鉴。从现有文献看,方志学界对这一主题的关注度是最高的,专门阐述这一主题内容的文章也最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阐述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与现状。这方面文章有沈松平等《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回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蓝凌云《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二十五)——我国地方志资源网络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构想》、邱新立《在2018年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研讨会和地方史志期刊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等。沈松平等认为,“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发展,经历了个别尝试、全面起步、快速发展、全国统一规划和全面繁荣4个历史阶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局部到全国,不仅开发了新的方志载体和传播方式,拓展了读志用志途径,也改变了传统的志书编纂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g。

    二是阐述省域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与现状,这一层面的文章最多。这些文章大多从实际工作出发,较为系统地总结各地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对策等。如刘秋增等的《信息化——地方志事业发展又好又快地助推器》,介绍山东省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做法和成效,文章指出,“山东省是全国方志系统最早启动信息化建设的省份之一。1996年,山东省省情资料库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成为全国方志系统第一家省情资料库”。另外,许洁民、卫国贤、邓飞洪、邓鸣鸣、王玉琴、刘博、田亮等分别撰文介绍黑龙江、安徽、广西、宁夏、新疆、广东等地的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三是研究介绍市县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的具体案例。如陈稳《张家港市建设“数字地情”的探索与思考》、赖少波《新时期地方志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实践——以建瓯市为例》,以及《公众微信〈江阴纪事〉为地方志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等。

    对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是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与现状研究的重要关注点,许多学者都对此有所阐述。大多数学者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着信息化意识不强、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标准建设滞后、数字资源建设不力、应用系统(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建设有短板等问题,进而导致地方志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如蓝凌云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少,数字资源建设水平低;资源种类单一,目前缺乏必要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人才奇缺,尤其缺乏复合型人才;缺乏数字版权保护意识和手段a。邓飞洪认为,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足够的支持,资金少、投入不足,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是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b孙正宇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部门和同志信息化意识淡薄、信息资源开发浅表化、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等问题。c还有学者针对网站建设问题指出,“全国地方志网站还普遍存在着各地发展不平衡、不规范、不系统的现象,难以实现全国联网、资源共享”d等。

    三、对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评价综上所述,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具有自身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和短板。

    (一)方志学界对地方志信息化研究日益重视。在信息时代,地方志事业只有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才能飞的更高更远,才能守住方志文化阵地。e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提出“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要求。2016年9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出台《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第一次对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作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2017年2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随着地方志信息化新政策的不断出台和相关实践的展开,方志学界对地方志信息化这一主题越来越关注。从总体上分析,自1995年以来,发表的地方志信息化研究文献在数量上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从内容看,研究主题不断拓展,研究热度持续上升,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可以预计该主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会是方志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体现出多元性。首先是研究角度多层多样。综合分析76篇文献,其中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应用研究,还有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其次是研究主题多元丰富。研究内容涉及地方志信息化的思想理念、基本概念、标准规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信息安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涵盖地方志信息化的方方面面;再次是研究主体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研究者以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专业人员为主体,但也不乏高校、党政机关、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人员。在期刊分布中,除地方志类杂志外,各大学学报、《中国信息界》《信息化建设》《大众标准化》《决策探索》等杂志也刊发了地方志信息化研究文章。

    (三)研究体现出发展性。一方面,研究主题是与时俱进的。研究者密切关注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给地方志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注重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提出新的想法与见解。如在应用系统研究方面,早些时候主要集中在网站(PC端),近几年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微信公众号(移动端);另一方面,研究内容是不断深化的。从历史的维度看现有文献成果,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主题是不断发展的,是循着地方志信息化建设“要不要干”“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这样的逻辑脉络持续深化的。

    (四)研究体现出现实针对性。如上所述,从检索到的目标文献看,其中针对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的研究文章占大多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学者大多从实际工作情况出发,与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紧密结合,或总结经验做法,或分析存在问题,或给出解决方案,或提出实践建议,或揭示在信息化条件下相关地方志业务的发展变化等。这既反映了地方志信息化研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聚焦于现实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也反映了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对学术研究工作的现实需求。

    (五)研究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板。总体而言,地方志信息化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一是与相近行业相比研究水平相对落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发展。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强国为目标,着力增强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让信息化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信息化已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与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以及相近行业相比较,地方志信息化研究还相对滞后。撇开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影响力不谈,单从文献数量比较上就可以看出差距。笔者用同样的检索式,分别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出版”替换“地方志”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图书馆信息化相关文献7060篇、博物馆信息化相关文献556篇、档案信息化相关文献36481篇、出版信息化相关文献2013篇,均远多于地方志信息化文献。

    二是研究的理论性不强、高度不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尤其需要理论的引领。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核心任务应是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提炼总结为理论成果,进而固化上升为制度规范,推动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水平沿着“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上升。目前,地方志信息化研究对地方志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是比较初步的,主要表现在总体上理论研究文章明显偏少,对地方志信息化的概念、原则、体系、方法、路径等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在实践问题的研究上,经验总结的成份偏多,从理论上概括和提炼不够。三是研究的系统性不强。任何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都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基础设施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应用支撑体系、业务应用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等众多子系统,尤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研究。但从现状看,目前的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成果比较碎片化,系统性的整体研究不多,有些重要领域缺乏有深度的研究,甚至是空白。如在十分重要的信息安全领域,没有专门的研究文章,仅个别文章提到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保密的问题,有关地方志信息化的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关键问题均未见研究成果发表。

    四是研究的深度不够。当前的信息化已不再是传统信息化,简单地把线下业务搬到线上,而是应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流程再造,实现体制机制上的变革性重塑。从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现状看,不少问题研究中虽有涉及,但停留在浅表化,缺少持续深入和与时俱进的研究。比如,在业务流程信息化方面,现有文献的关注点基本都在“用”的信息化上,而有关地方志“收、编、存、管、用”全流程信息化的研究却几乎没有,更遑论“信息化如何推动流程再造”“数字化如何推动制度变革”这些深层次问题的研究了。

    五是研究的社会关联度不高。当前,信息化建设已发展到互联互通、高度融合阶段,但地方志信息化研究还基本停留在行业信息化阶段,对如何融入国家和地方信息化大格局的研究比较欠缺,如方志数据与公共数据的关系、方志数字资源共享利用与在线政务服务的关系、数字方志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如何融合发展的研究几乎是空白。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如何融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地方志数字资源体系如何与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对接联通?如何处理好地方志成果应用服务平台与文化数据服务平台的关系?这些问题都亟待理论研究先行,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结语

    2021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加强地方志数据资源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的地方志资源共享平台和全文数据库,继续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实现全国地方志重要信息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a基于以上分析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部署要求,笔者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应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志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尽快在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形成共识;同时加大对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热点问题,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方志领域的应用、数据标准建设、数字方志馆建设、一体化共享平台建设等内容的研究力度,不断扩大研究队伍,拓宽研究视野,补齐研究短板,增强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促进该主题在学术、技术与实践各方面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作者系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来源:转载自《中国地方志》2022年第6期,原标题为《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量化分析、主要内容及评价——基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相关文献的研究报告》)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修志札记】我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和现状
  • 发布时间:2024-05-20
  • 来源:
  • ◆郑金月

    摘要:基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对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从地方志信息化的定义、信息化的必要性、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信息化标准建设、信息化建设实践6个方面,阐述我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现状,认为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具有多元性、发展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特点,但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和短板,应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志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增强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促进该主题在学术、技术与实践上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地方志信息化学术研究学术评价量化分析数字化网络化

    所谓地方志信息化,一般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方志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编纂、保存、管理和开发利用,进而实现地方志工作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从1998年“山东省情网”开通算起,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已有20多年的历史。a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与各类业务的融合不断加深。同样,地方志信息化也已成为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有关地方志信息化主题的研究也必然越来越被方志学界关注与重视。为了解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笔者对这一主题下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

    一、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相关文献的量化分析

    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以“主题”为检索项,以“地方志”并包含“信息化”为检索词,截至时间设定为2021年12月底,检索到1995年至2021年涉及地方志信息化主题的文章共134篇,剔除期刊选题参考、新闻报道、领导致辞等不相关的文章和重复文章,最后确定76篇研究性、学术性相对较强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期望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当前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一)发表年度分析。我国第一篇有关地方志信息化的文章是王照伦的《谈地方志的信息化》,发表在1995年12月的《黑龙江史志》上,可以说是开了地方志信息化研究之先河。之后的1996年至1999年连续4年却均无这一主题的文章问世。2000年以后,除2009年无此类文章发表外,其余年度都有相关文章见刊,每年发表数量虽有增减,但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趋势(见图1),其中发表文章较多的是2015年的9篇和2017年的8篇,说明方志学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有不断升温的趋势。

     

    image.png 

     

    (二)作者数量分析。从单篇文章的作者数量看,独著64篇,占比84%;合著12篇,占比16%,其中2人合著9篇、3人合著2篇、4人合著1篇。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论文是由一个人完成的,合作完成的跨界研究、深度研究成果较少。从单个作者发表的文章数量看,只有3位作者发表过2篇文章,其他作者均只发表过1篇,说明持续关注深入研究这一主题的学者不多。

    (三)作者单位分析。根据统计,76篇文章中作者属于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有61篇,占比80%;作者来自于地方志系统外的有15篇,占比20%,其中高校7篇、科研事业单位4篇、党政机关2篇、企业1篇、军队1篇。可见,地方志信息化的研究主体是地方志工作人员,地方志系统外的研究者特别是高校研究者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但总体上参与程度不高。(四)文章产地分析。根据作者所在省份分类统计(见表1),数据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作者具有一定的广泛性,76篇论文的作者分别来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全国61%的省份(不含港澳台),平均每个省份2.5篇;二是研究成果分布地区的不平衡性,江苏、北京、山西、黑龙江、新疆5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成果贡献率超过了50%,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省份有关这一主题研究成果是空白。

     

    image.png 

     

    (五)引文。是否有引文、引文数量的多少,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通常被作为判断研究质量优劣和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通过统计发现,76篇文章中有引文的有40篇(见表2),总被引量为129次,平均6.3次/篇,被引次数最多的是邱新立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解读》和刘秋增等的《信息化——地方志事业发展又好又快地助推器》,均为10次。还有36篇文章没有任何引文,占比为47%。总体上看,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成果被引率不高,说明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还不多,研究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image.png 

     

    (六)期刊分布分析。据统计,地方志信息化研究文献分析在17种期刊上(见表3),其中刊发相关文章较多的为《黑龙江史志》14篇、《中国地方志》13篇、《新疆地方志》11篇、《广西地方志》10篇等。按文献分析的期刊类型分析,方志类期刊发表69篇,占比为90.8%,高校学报发表2篇,占比为2.6%,其他期刊发表5篇,占比为6.6%。这说明,在地方志信息化研究成果的传播上,主要是方志类期刊的贡献,偶尔有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文章见诸于其他方面的期刊,但数量十分有限。

    二、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细察这76篇文献,涉及主题广泛、内容丰富,笔者从地方志信息化的定义、信息化的必要性、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信息化标准建设、信息化建设实践6个方面来分析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地方志信息化的定义。对地方志信息化的概念进行定义,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地方志信息化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可以说是地方志信息化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石。令人不解的是,方志学界对“地方志信息化”这一基本概念的研究关注很少,竟没有一篇专门论述“地方志信息化”概念或定义的文章,只有少数学者在其他主题的文章中有所涉及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

     

    image.png 

     

    第一种观点认为,地方志信息化本质上就是方志资源的数字化及其传播利用的网络化。如毛卫国认为“方志信息化就是把方志信息数字化,传播网络化”a;季为群也认为“所谓方志信息化,就是方志资料数字化”b。王玉琴在文中指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就是要改变过去地方志开发利用主要依赖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方式,将地方志的存在方式、运行手段、传播途径等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扩大志书的影响和使用”c。

    第二种观点认为,地方志信息化的概念应该从广义上理解,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地方志各项业务活动中的综合应用。如杨隽认为:“地方志信息化是一个概括的称谓,广义讲,其一是信息化的内容覆盖了地方志各项经营活动的信息处理,其二是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不是孤立地搞单项计算机应用,而应该是综合起来总体设计。”d沈松平等认为“其内容涵盖地方志与各项电子信息化活动之间的联系”,将其内涵具体解读为四个方面:一是把方志的纸质文本数字化,编成电子文本;二是建立地方志全文数据库;三是地方志网站建设,实现数字方志文献、数据库等地方志资源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区)四级共享,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四是实现方志编纂过程和综合办公的网络化,进入“智能修志”模式。

    (二)地方志信息化的必要性。研究地方志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是地方志信息化理论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从检索到的目标文献看,方志学界对这一问题是比较关注的,涉及的文章较多,研究也比较充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研究视角:

    一是从地方志工作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角度阐述其必要性,认为地方志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邱新立指出,当越来越多的方志馆、图书馆、博物馆资源以及报纸、期刊资源完成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占据着资源高地,体验着信息化带来的种种效益的时候,地方志如果跟不上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步伐,就会错失发展的良机。

    王照伦提出了令人警醒的观点,认为“现实将地方志置于十字路口上,要么故步自封被历史所淘汰,要么营造一座连接方志和现实的桥梁而使之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新生。这座桥梁,就是地方志的信息化”g;杨杏芝同样认为“方志是地情的载体之一,也是信息的载体之一,只有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点,才能生存和发展”。h周春艳认为,“在信息时代,在政府致力于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形式下,地方志部门作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机构,必须自觉地将地方志工作纳入信息化进程,积极参与地方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在信息化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与发展方向”i;还有学者指出,“实现数字化传播,不仅是地方志真正融入信息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a。

    二是从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阐述其必要性,认为只有加快推进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地方志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王玉琴指出,“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多年的修志成果所形成的丰富地情信息资源,如何迅速开发利用,拓展用志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是我们方志界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认为“多年积累的修志成果要达到‘存史’的基本功能且以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为人们所知晓并加以利用,加快方志成果为现实服务的力度,建设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无疑是我们的首选”;b郭夏云等认为“作为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的方志编纂工作,通过利用信息共享技术,整合各类地方资源,提高地方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水平,从而对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服务于国计民生有着重要意义”;c孙正宇也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对这浩如烟海、拥有庞大文字量的地情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是地方志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d还有学者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对地方志进行整合、共享、开发、利用,使其真正成为能够快速传播的信息资源必将对社会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e

    三是从地方志事业自身发展的角度阐述其必要性,认为地方志信息化是地方志事业转型发展的需要,是地方志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刘益龄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f毛珏珺也认为“大力发展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地方志网站和数字方志馆建设,是传统地方志工作向现代转型的发展方向”g;付波涛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实现了工作方式的现代化和查询方式的高速快捷,搭建了本地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和良好的自身工作平台;h李卫东认为“信息化、网络化是今后地方志工作的主流”i;金雄波也认为“如果地方志和地情的存史实现了数字化,那么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作为就更能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j。

    (三)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研究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涉及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体系、方法和路径问题,是这一主题研究的重点。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出,方志学界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涉及这一方面的文章较多,但观点各异,远未达成共识。归纳起来,学者们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阐述的。

    一是宏观层面的阐述,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地方志工作业务流程(收集、编纂、出版、保存、传播、利用、管理)的信息化,又包括地方志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系统平台、标准规范、人才队伍和组织体系的建设等。如王照伦认为,地方志信息化的内容主要有方志工作的信息化(包括资料征集的信息化、编志过程的信息化、方志理论研究的信息化、方志工作者知识的现代化)和方志宣传的信息化两方面a;金华市地方志办公室认为,方志信息化主要包括修志过程网络化、编辑过程智能化、信息服务电子化三个方面b;还有学者认为“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对地方志独特的地情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地情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c,“方志传播就是方志信息化的主旨,是方志信息化工作的‘灵魂’”d。张晓则认为,地方志资源的网络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数据体系建设、网络体系建设、标准及其体系的建设和机构及其体系的建设等e;周维也认为,“应当从方志信息资源建设、网络建设、法制环境建设,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建设几个方面进行”f。

    二是微观层面的阐述,或者说从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上来研究阐述,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志鉴成果数字化、数据库建设、数字方志馆建设、网站建设、新媒体平台建设等g。如邱新立指出,信息化工作要“重点抓好地方志网站、数据库、数字方志馆以及新媒体建设”h。毛珏珺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地方志网站建设、数字方志馆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建设,重点是地方志网站和数字方志馆建设”;刘先等认为“地方志信息化的基本框架主要是依托地方志信息资源,运用网络传媒技术,实现网上方志馆,建成全省信息网、单位内部网和省情数据库,接入国际互联网”i;刘秋增等认为“建设地情资料库和地情网站是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途径”j。(四)地方志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研究地方志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是地方志信息化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地方志数字资源建设,志鉴成果数字化是基础,数据库是核心,数字方志馆是主要载体。从现有研究成果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均衡,研究成果较多集中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应用系统是连接地方志业务与信息化技术、数字资源与广大用户的桥梁。现有文献对应用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个别文章涉及志鉴编纂业务系统。

    在地方志数字资源建设方面,现有文献重点对志鉴成果数字化、出版电子化、数据库建设的类型和要求、数字方志馆建设等内容进行了研究阐述。如刘正宪认为“推进方志信息化建设,要从强化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k;周能汉认为“方志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基础性工作,除了常规的每年集存出版的年鉴、志书,还有各种相关地情资料的电子信息文件,如各版志稿、年鉴、地情文稿,地方志系统若干代、几轮修志形成的文字、图片、表格,甚至影像电子文件资料,都应该通过扫描或者相关技术处理,使之转化为电子信息文件,按照电子文件及规范进行编目和分类,并以一定媒介载体形式给予保存,达到科学、合理地分类归档,并适当开发利用的目的”a。赵海良提出“建立数字方志资源目录数据库是全国地方志系统充分利用整合已有数字方志资源,实现数字方志资源共享共用,为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地情检索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地方志实现从读志到用志转型的必然要求”b;邓飞洪认为“中国地方志全文数据库是以数据库系统为核心,电子信息化、电脑网络化为依托,志书数字化为基础的关系型海量数据库;是整合我国地方志资源,实现地方志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重要平台,具有信息储存、信息跨库检索、信息发布和信息保护能力”c;还有学者提出要“建立各类志鉴等地情书为单元的数据库及各种特色数据库和各种类型数据库”d,“建设的地方志数据库需要满足资料在网络上的实时共享、检索方便、更新及时的要求”e。周维、毛珏珺等对数字方志馆建设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数字方志馆资源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地情资源库、多媒体数据库、地方志学术论文数据库、方志法规数据库、家谱族谱数据”f,提出“创建数字方志馆可以分为方志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志书制作)、数据存储与压缩(数字志书保存)、数据加工与挖掘(数字志书资源加工)、信息输出与表现(数字图书馆的开放)、用户服务(数字志书的阅览利用)以及版权保护等多个模块”g。

    在地方志信息化应用系统方面,现有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站和公众微信号,这也体现了地方志信息化应用由PC端向移动端拓展的一个趋势。在网站建设方面,刘益龄的《地方志网站建设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全国省级方志网站的分析研究》和陈曼平的《地方志系统网站群建设刍议》都专门研究这一主题的。刘益龄认为,地方志网站是地方志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地方志系统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省级网站群,省级网站群已初步形成了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板块和栏目h;陈曼平认为,“地方志系统网站群建设既是信息化建设自然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和最佳模式”i;邓鸣鸣认为“网站建设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办出特色,在形式和重点内容上与政府其他部门和宣传部门的网站有所区别;创建修志编鉴培训、志鉴论坛、志鉴问答、志鉴理论研究等栏目,指导志鉴编修工作”j;毛珏珺认为“一个科学实用的网站应该做到名称规范化、功能变量名称科学化、栏目简洁化、内容特色化、发展移动化”k。在微信公众号方面有刘善泳的《地方志微信公众号的状况及对传统的地方志业态产生的影响》、欧长生的《从方志微信公众号开发利用看志鉴数字化传播》。刘善泳认为“方志微信公众号的出现,给方志信息化建设提供新平台,为方志文化传播提供新机遇,对传统的地方志业态产生着深刻影响”a;欧长生认为“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普及和终端应用得到充分开发的大环境下,将地方志资料碎片化,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实时传播,是实现数字化传播的一条有效且便捷的途径”b。

    此外,还有学者立足创新,发表了有关应用系统建设的新观点。如余璐基于Web3.0技术的视角提出了下一代地方志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构想:进一步加强相关信息间、终端间的“互联互通”;重视用户需求,使用相关技术和方法,加强分析研判;尝试打造“个性化”的信息化服务平台。c林忠玉则认为要“发展以地方志网站为基础核心,以地方志APP和微信公众号等即时移动传播平台为拳头产品的立体式新态势年鉴平台,并通过类型丰富的年鉴产品和数字年鉴的发展,保证信息化环境下年鉴资料传播的时效性和发展的特色性”d。

    (五)地方志信息化标准建设。研究地方志信息化标准建设,解决的是“怎么做的规则”问题,从本质上说,也是“怎么做”问题的组成部分,由于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此予以单列阐述。根据现有文献分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阐述加强地方志信息化标准建设的必要性,认为推进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必须标准规范先行。邓飞洪指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高度的统一建设规划、统一的建设标准来规范和指导全区各部门开展地方志信息化建设”e;蓝凌云认为统一数据库构建与标准建设是当务之急,他说“标准化、规范化是数字资源建设的方向,地方志资源要加快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应该尤为重视标准化建设问题”f;杨隽认为“一个地方志的信息管理是否真正走上正轨,其重要标志是其信息流程是否实现了规范化,数据是否实现了标准化”g;刘博也认为“要想把方志网站建设好,首先就要在网站的类型和定位上确立统一标准。其次还要在网站的设计上明确标准”h。

    二是研究分析地方志信息化标准建设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标准建设滞后、标准不统一是目前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邱新立指出,地方志信息化工作当前的重点与难点在于数据库标准尚未统一,各地区对于数据的存储、加工“各自为政”,格式不统一,系统不兼容,难以形成有效的数据资源共享。i刘博认为“各地在开展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不科学”j;沈松平等也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开展以来,无论是省、市、县均存在各自为政、信息资源‘自成体系’的状态,这主要源于各地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各异,表现在各地数据库的使用标准不统一,数据库子库分类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加工标准不统一,造成各系统互不兼容,各网络平台之间不能共享,不能实现跨平台访问,使得资源得不到共享”a。

    三是阐述地方志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很多学者研究了标准建设的范围和内容,认为标准规范建设涉及地方志信息化的各个方面,需要加快建立科学的地方志信息化标准体系。邱新立指出,中指办要尽快研究制定出全国统一的地方志资源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建设规范和操作指南,根据信息化发展趋势,建立具有较强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志信息化标准体系。b李卫东认为,“要以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为依据,全国地方志系统制定一个基本的信息化标准,譬如建网的标准、软件的标准、查询的标准和网络运行的标准等,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全国地方志系统的联网。”c刘博认为,“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标准主要包括有关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软硬件标准、数据库软件标准、数据库开发应用标准、网站类型定位、网站开发代码标准、网站发布标准、数字化志书入库标准、网络链路接入标准、网络环境标准、相关应用系统开发和使用标准等”d。还有学者提出“今后要着力构建元数据标准、资源组织描述标准、数字资源系统服务标准三个标准以解决数据标准化问题”e;要“制订市、县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建设标准”f等。

    (六)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研究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与现状,解决的是对“做得怎么样”的认识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下一步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提供依据和借鉴。从现有文献看,方志学界对这一主题的关注度是最高的,专门阐述这一主题内容的文章也最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阐述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与现状。这方面文章有沈松平等《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回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蓝凌云《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二十五)——我国地方志资源网络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构想》、邱新立《在2018年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研讨会和地方史志期刊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等。沈松平等认为,“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发展,经历了个别尝试、全面起步、快速发展、全国统一规划和全面繁荣4个历史阶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局部到全国,不仅开发了新的方志载体和传播方式,拓展了读志用志途径,也改变了传统的志书编纂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g。

    二是阐述省域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与现状,这一层面的文章最多。这些文章大多从实际工作出发,较为系统地总结各地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对策等。如刘秋增等的《信息化——地方志事业发展又好又快地助推器》,介绍山东省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做法和成效,文章指出,“山东省是全国方志系统最早启动信息化建设的省份之一。1996年,山东省省情资料库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成为全国方志系统第一家省情资料库”。另外,许洁民、卫国贤、邓飞洪、邓鸣鸣、王玉琴、刘博、田亮等分别撰文介绍黑龙江、安徽、广西、宁夏、新疆、广东等地的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三是研究介绍市县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的具体案例。如陈稳《张家港市建设“数字地情”的探索与思考》、赖少波《新时期地方志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实践——以建瓯市为例》,以及《公众微信〈江阴纪事〉为地方志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等。

    对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是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与现状研究的重要关注点,许多学者都对此有所阐述。大多数学者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着信息化意识不强、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标准建设滞后、数字资源建设不力、应用系统(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建设有短板等问题,进而导致地方志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如蓝凌云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少,数字资源建设水平低;资源种类单一,目前缺乏必要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人才奇缺,尤其缺乏复合型人才;缺乏数字版权保护意识和手段a。邓飞洪认为,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足够的支持,资金少、投入不足,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是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b孙正宇认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部门和同志信息化意识淡薄、信息资源开发浅表化、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等问题。c还有学者针对网站建设问题指出,“全国地方志网站还普遍存在着各地发展不平衡、不规范、不系统的现象,难以实现全国联网、资源共享”d等。

    三、对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评价综上所述,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具有自身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和短板。

    (一)方志学界对地方志信息化研究日益重视。在信息时代,地方志事业只有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才能飞的更高更远,才能守住方志文化阵地。e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提出“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要求。2016年9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出台《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第一次对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作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2017年2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随着地方志信息化新政策的不断出台和相关实践的展开,方志学界对地方志信息化这一主题越来越关注。从总体上分析,自1995年以来,发表的地方志信息化研究文献在数量上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从内容看,研究主题不断拓展,研究热度持续上升,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可以预计该主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会是方志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体现出多元性。首先是研究角度多层多样。综合分析76篇文献,其中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应用研究,还有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其次是研究主题多元丰富。研究内容涉及地方志信息化的思想理念、基本概念、标准规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信息安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涵盖地方志信息化的方方面面;再次是研究主体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研究者以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专业人员为主体,但也不乏高校、党政机关、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人员。在期刊分布中,除地方志类杂志外,各大学学报、《中国信息界》《信息化建设》《大众标准化》《决策探索》等杂志也刊发了地方志信息化研究文章。

    (三)研究体现出发展性。一方面,研究主题是与时俱进的。研究者密切关注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给地方志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注重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提出新的想法与见解。如在应用系统研究方面,早些时候主要集中在网站(PC端),近几年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微信公众号(移动端);另一方面,研究内容是不断深化的。从历史的维度看现有文献成果,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主题是不断发展的,是循着地方志信息化建设“要不要干”“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这样的逻辑脉络持续深化的。

    (四)研究体现出现实针对性。如上所述,从检索到的目标文献看,其中针对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的研究文章占大多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学者大多从实际工作情况出发,与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紧密结合,或总结经验做法,或分析存在问题,或给出解决方案,或提出实践建议,或揭示在信息化条件下相关地方志业务的发展变化等。这既反映了地方志信息化研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聚焦于现实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也反映了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对学术研究工作的现实需求。

    (五)研究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板。总体而言,地方志信息化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一是与相近行业相比研究水平相对落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发展。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强国为目标,着力增强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让信息化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信息化已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与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以及相近行业相比较,地方志信息化研究还相对滞后。撇开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影响力不谈,单从文献数量比较上就可以看出差距。笔者用同样的检索式,分别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出版”替换“地方志”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图书馆信息化相关文献7060篇、博物馆信息化相关文献556篇、档案信息化相关文献36481篇、出版信息化相关文献2013篇,均远多于地方志信息化文献。

    二是研究的理论性不强、高度不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尤其需要理论的引领。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核心任务应是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提炼总结为理论成果,进而固化上升为制度规范,推动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水平沿着“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上升。目前,地方志信息化研究对地方志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是比较初步的,主要表现在总体上理论研究文章明显偏少,对地方志信息化的概念、原则、体系、方法、路径等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在实践问题的研究上,经验总结的成份偏多,从理论上概括和提炼不够。三是研究的系统性不强。任何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都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基础设施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应用支撑体系、业务应用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等众多子系统,尤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研究。但从现状看,目前的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成果比较碎片化,系统性的整体研究不多,有些重要领域缺乏有深度的研究,甚至是空白。如在十分重要的信息安全领域,没有专门的研究文章,仅个别文章提到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保密的问题,有关地方志信息化的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关键问题均未见研究成果发表。

    四是研究的深度不够。当前的信息化已不再是传统信息化,简单地把线下业务搬到线上,而是应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流程再造,实现体制机制上的变革性重塑。从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现状看,不少问题研究中虽有涉及,但停留在浅表化,缺少持续深入和与时俱进的研究。比如,在业务流程信息化方面,现有文献的关注点基本都在“用”的信息化上,而有关地方志“收、编、存、管、用”全流程信息化的研究却几乎没有,更遑论“信息化如何推动流程再造”“数字化如何推动制度变革”这些深层次问题的研究了。

    五是研究的社会关联度不高。当前,信息化建设已发展到互联互通、高度融合阶段,但地方志信息化研究还基本停留在行业信息化阶段,对如何融入国家和地方信息化大格局的研究比较欠缺,如方志数据与公共数据的关系、方志数字资源共享利用与在线政务服务的关系、数字方志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如何融合发展的研究几乎是空白。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如何融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地方志数字资源体系如何与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对接联通?如何处理好地方志成果应用服务平台与文化数据服务平台的关系?这些问题都亟待理论研究先行,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结语

    2021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加强地方志数据资源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的地方志资源共享平台和全文数据库,继续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实现全国地方志重要信息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a基于以上分析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部署要求,笔者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应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志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尽快在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形成共识;同时加大对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热点问题,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方志领域的应用、数据标准建设、数字方志馆建设、一体化共享平台建设等内容的研究力度,不断扩大研究队伍,拓宽研究视野,补齐研究短板,增强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促进该主题在学术、技术与实践各方面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作者系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来源:转载自《中国地方志》2022年第6期,原标题为《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量化分析、主要内容及评价——基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相关文献的研究报告》)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