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4年  /  第四期
  • (特载)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在秦皇岛召开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第一轮修志工作座谈会
  •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于2004年5月31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第一轮修志工作座谈会,省、市、县三级志书单项完成率在60%以下的内蒙古(省级志29%)、海南(省级志33.8%、市级志50%)、宁夏(省级志35%)、浙江(省级志46.3%)、新疆(市级志53%)、江西(市级志54.5%)、甘肃(市级志57%)等7个省(自治区)的地方志机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田嘉主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秦其明讲了话。7省(自治区)的与会人员对本地区第一轮修志情况作了汇报,分别介绍了各自为促进第一轮修志收尾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
        秦其明在讲话中指出,召开此次会议的原因,一是贯彻指导小组领导的指示精神;二是发挥指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组织、协调、督查、服务职能,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志工作进行督查;三是要通过召开这次会议,帮助和促进与会的七个省、自治区加快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他强调指出,与会各省、自治区第一轮修志任务还比较大,并不是这些省、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工作不努力,也不能认为是省、自治区的领导不重视方志工作。造成现在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目前与会各省、自治区已经和正在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且已经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最后,他表示,通过指导小组办公室与参加会议的各省、自治区方志办的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消除不利因素,加快进度,早日完成第一轮修志工作。
        会议认为,与会各省(自治区)第一轮修志工作在第三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以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特别是有些省(自治区)的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最近以来亲自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方志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要充分看到,当前绝大多数省份已完成了第一轮修志任务,全国已经进入第二轮修志,少数省份如不能尽快完成第一轮修志的收尾工作,势必影响全国修志工作的进度。会议着重分析了一些省份志书编纂和出版进度之所以落后的原因,指出:一是有些地区和单位的领导对地方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造成队伍、经费等都不落实,使工作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有些省级的方志机构或不健全或级别过低,使工作难以推动;三是有些方志机构在困难和问题面前措施和办法不多,使工作不够得力。因此,第一轮修志收尾工作任务量较大的地区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改进工作,加快步伐。
        会议强调,地方志书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经世致用价值,编修地方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读志用志可以而且已经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
        会议要求,尚未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省级领导机构,要对所属地区和单位逐个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了解工作进度,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编纂、出版方案和措施办法。要进行分类指导,把工作重点放在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差距较大的地区和单位,并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分管。要在抓志书编纂和出版进度的同时,严格把好志书质量关,防止出现为赶进度而忽视质量的现象。要充分利用后出的优势,借鉴已出志书的经验教训,力争做到出书的速度更快,质量更高。
        会议提出,对个别实际困难较多的地区和单位,既要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又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如确有困难,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轮修志规划进行适当调整,但在2006年以前,起码应当做到启动新一轮修志。
        会议认为,与会各省(自治区)第一轮修志工作存在的差距、困难和问题,在尚未全面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对这些地区也适用。会议指出,目前全国修志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新一轮修志热潮正在形成。只要尚未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地区认真贯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三届三次会议的精神,按照本次座谈会的要求去做,那么,到2006年全部完成第一轮三级志书编纂和出版任务的目标,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特载)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在秦皇岛召开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第一轮修志工作座谈会
  •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于2004年5月31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第一轮修志工作座谈会,省、市、县三级志书单项完成率在60%以下的内蒙古(省级志29%)、海南(省级志33.8%、市级志50%)、宁夏(省级志35%)、浙江(省级志46.3%)、新疆(市级志53%)、江西(市级志54.5%)、甘肃(市级志57%)等7个省(自治区)的地方志机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田嘉主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秦其明讲了话。7省(自治区)的与会人员对本地区第一轮修志情况作了汇报,分别介绍了各自为促进第一轮修志收尾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
        秦其明在讲话中指出,召开此次会议的原因,一是贯彻指导小组领导的指示精神;二是发挥指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组织、协调、督查、服务职能,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志工作进行督查;三是要通过召开这次会议,帮助和促进与会的七个省、自治区加快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他强调指出,与会各省、自治区第一轮修志任务还比较大,并不是这些省、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工作不努力,也不能认为是省、自治区的领导不重视方志工作。造成现在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目前与会各省、自治区已经和正在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且已经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最后,他表示,通过指导小组办公室与参加会议的各省、自治区方志办的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消除不利因素,加快进度,早日完成第一轮修志工作。
        会议认为,与会各省(自治区)第一轮修志工作在第三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以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特别是有些省(自治区)的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最近以来亲自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方志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要充分看到,当前绝大多数省份已完成了第一轮修志任务,全国已经进入第二轮修志,少数省份如不能尽快完成第一轮修志的收尾工作,势必影响全国修志工作的进度。会议着重分析了一些省份志书编纂和出版进度之所以落后的原因,指出:一是有些地区和单位的领导对地方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造成队伍、经费等都不落实,使工作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有些省级的方志机构或不健全或级别过低,使工作难以推动;三是有些方志机构在困难和问题面前措施和办法不多,使工作不够得力。因此,第一轮修志收尾工作任务量较大的地区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改进工作,加快步伐。
        会议强调,地方志书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经世致用价值,编修地方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读志用志可以而且已经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
        会议要求,尚未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省级领导机构,要对所属地区和单位逐个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了解工作进度,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编纂、出版方案和措施办法。要进行分类指导,把工作重点放在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差距较大的地区和单位,并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分管。要在抓志书编纂和出版进度的同时,严格把好志书质量关,防止出现为赶进度而忽视质量的现象。要充分利用后出的优势,借鉴已出志书的经验教训,力争做到出书的速度更快,质量更高。
        会议提出,对个别实际困难较多的地区和单位,既要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又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如确有困难,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轮修志规划进行适当调整,但在2006年以前,起码应当做到启动新一轮修志。
        会议认为,与会各省(自治区)第一轮修志工作存在的差距、困难和问题,在尚未全面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对这些地区也适用。会议指出,目前全国修志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新一轮修志热潮正在形成。只要尚未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地区认真贯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三届三次会议的精神,按照本次座谈会的要求去做,那么,到2006年全部完成第一轮三级志书编纂和出版任务的目标,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