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0年  /  第五期

第五期

  • (史海钩沉)先秦儒家的民族观——以北方少数民族为例
  • 摘要:先秦时期在我国北方生活着许多游牧民族,他们在与中原华夏族交往的民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发表了关于包括北方民族在内的一系列民族看法和主张,初步奠定了儒家民族观的理论基础,对后世的民族思想和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先秦时期  北方民族  儒家  民族观

     

    一、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1]先秦时期,在我国就生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华夏族在先秦时期又被称作诸夏。据《尔雅·释语》:“夏,大也”。[2]《尚书正义》释“华夏”一词说:“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3] “诸夏”之外的民族,则被称为“戎夷蛮狄”。

    传说时代最早的民族族称是夏、夷、蛮、狄、戎。其中北方的少数民族为狄,西北方的为戎。他们的族称涉及时代最早的见于《史记》有关尧舜的记载,如“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等等。[4]

    在夏朝时,关于北方和西方民族的关系记载很少。《竹书纪年》在后相和后泄时,提到畎夷,云:“帝癸即位,畎夷入于岐以叛。”《路史》云“癸不务德……于是犬戎侵岐居之。”[5]《路史》说的犬戎,就是《竹书纪年》的畎夷。《尚书·夏书》、《史记·夏本纪》也有相关记载,说明与夏朝同时存在的民族称北方(包括西北和东北)有畎夷、皮服岛夷等民族,这从游牧民族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分布可以证明。

    商时北方游牧民族成了威胁中原的重要力量。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了狄、戎等字。商时,在商的北方和西北方,甲骨文记有土方、鬼方、邛方、御方和狄之称,如己酉卜,宾贞,鬼方易无祸,五月。[6]“鬼方距商朝更远,游动在今陕北、内蒙及其以北的辽阔地区,是强盗的游牧部落”。[7]商周时期,李家崖农牧文化其主人被认为是商周的鬼方,还可能与西周的猃狁有关。[8]文献记有商时的北方民族有薰育、猃狁、鬼方、犬戎、畎夷、狄(翟)等称。

    周时关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活动也有很多记载。周人的祖先就曾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据《史记》记载,公刘时还在不窋所居住的地方“犬戎之间”。后来,因受薰育或北狄南下的压力,迫使周祖从“戎狄之间”迁居岐山下周原。《吕氏春秋》云:“太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以皮帛而不受,事以珠玉而不肯。[9]至周王朝时对北方民族的记载更多,《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西方曰戎,被发皮衣,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10]《竹书纪年》云:“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入侵。……二十一年虢公帅师北伐犬戎,败遁。”《史记》云:“周避犬戎乱,东徙雒邑。”[11]

    春秋时期,北方民族的主要称谓有戎和狄。戎又分别称为戎、北戎、山戎;狄又分别称为狄、赤狄、白狄、长狄。《左传》从鲁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起,明确的将北方民族统称为狄。在此之前,称北方民族为戎、北戎、山戎;在此之后,称狄、赤狄、白狄、长狄。戎狄族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华夏族交往的各少数民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直是对华夏族最重大的威胁。《左传》宣公十五年曾历数了伯宗所举的狄之五罪,其一便是嗜酒,《左传》中还记载有魏绛的一段话,“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外土可贾矣。”[12]这说明当时的戎狄部族基本上是以游牧为生的,重视财物,轻视土地。《春秋》云:“僖公三十有二年(公元前628年)秋,卫人及狄盟。”杜预注云:“不地者,就狄庐帐盟。”孔颖达疏云:“狄俗逐水草,无城郭宫室,故云就庐帐盟”,[13]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性。战国时期,北狄民族集团的族称有胡、林胡、东胡、貊、楼烦、匈奴以及山戎等。《尚书·武成》:“华夏蛮貊。”[14]《荀子·强国》:“今秦……北与胡貉为邻。”[15] “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16]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北方民族的记载,多为与华夏诸侯的战争,其中最主要的事件是周桓公六年(公元前714年),北戎伐郑,十四年(公元前706年)北戎伐齐,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山戎“病燕”,《春秋左传记载》二十五年(公元前661年)狄伐邢,十七年(公元前600年)狄伐卫,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狄灭温。

    二、先秦儒家对北方民族的观点

    (一)早期儒家的民族观

    早期儒家民族观的代表人物是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孔子的民族观是较为复杂。一方面,他认为北方民族不尊周礼,还侵扰诸夏,其思想中有重华轻夷和尊王攘夷的意味。孔子赞扬管仲“攘夷”的行动,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17]主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18]《春秋》中体现了孔子“内诸夏而外夷狄”[19]的思想,认为诸夏与北方民族有别,有明显的以华夏族和华夏文化为正统的倾向,有一定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但另一方面, 孔子又提出“有教无类”,[20]认为族类的不同不重要,关键在于培养教育。孔子的弟子中来自不同族属和阶层。孔子还曾设想到边远民族地区生活。“子欲居九夷”,[21]并认为应该以仁德去感召夷狄之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22]对待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夷狄蛮貊,也应该尊重礼遇,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23]只要持有儒家之仁礼“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貂之国行也”。[24]以良好的教育去教化北方少数民族,从而实现天下一统。这又体现了孔子民族观的包容性和先进性。并且如《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夷狄尚且有君,而诸夏反而僭越,无上下之分。认为夷狄也并不是事事不如华夏,体现了其民族观的客观性。

    (二)战国时期儒家的民族观 

    孟子的民族观。孟子认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25]以“周礼”、“人伦”来定夷、夏,表明其认为华夏族的礼乐文化是包括北方民族在内的各族文化的正统,华夏族的文化比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先进。《孟子·告子下》在描述貉时,因为其没有华夏先进的文化对其持鄙视态度的,显得武断而具有局限性。但同时孟子又发展了孔子地对于华夏族与北方民族的“大一统”观点。他认为在处理他们的关系问题上,应将中国的各个民族看作是一个整体。他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又说:“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共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等,这种华夷一统的整体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和发扬。

    荀子的民族观。荀子认为不同民族间应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仅北方民族要向华夏族学习,北方民族先进的地方,诸夏也应该学习。认为人的本性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应以地区或者民族区分人的贵贱尊卑,北方少数民族之所以与华夏族不同,并不是生下来就不同,而是受到的教育不同的缘故。即“……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26]所以应该用华夏之礼对其进行教化。荀子对孔子的“有教无类”理论作了进一步阐述,同时荀子将华夏礼仪文明抬到一定的高度,认为只要华夏人遵守礼的规范,四海都能统一。这又是对孔孟“天下一统”民族观的发展。

    总之,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努力,儒家民族观已经初步系统化,并具备了架构一个民族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总的宗旨是:维护华夏族文化的正统地位,用德化怀柔的方式对待包括戎狄等北方民族在内的少数民族。虽有一定的历史的局限性,但其民族观的主流是宽容开明、兼容并蓄及和谐统一的,对后世的民族思想和政策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党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尔雅注疏》卷1

     [3] 《尚书正义》卷12

     [4] 《史记》卷1《五帝本纪》。

     [5] 《路史》《后记》卷14

     [6]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9781982年。

     [7]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 张映文、吕智荣:《陕西清涧县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

     [9] 《诸子集成》六册,《吕氏春秋》《开春论》。

     [10] 《礼记正义》卷12

     [11] 《史记》卷5《秦本纪》。

     [12] 《左传·襄公四年》。

     [13] 《春秋左传正义》卷1

     [14] 《尚书正义》卷11

     [15] 章诗同:《荀子简注》。

     [16] 《史记》卷5《秦本纪》。

     [17] 《论语·宪向》。

     [18] 《左传·定公十年》。

     [19] 《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20] 《论语·卫灵公》。

     [21] 《论语·子罕》。

     [22] 《论语·季氏》。

     [23] 《论语·子路》。

     [24] 《论语·卫灵公》。

     [25] 《孟子·离娄章句上》。

     [26] []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新编诸子集成:荀了年解》上册《劝学篇第一》。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先秦儒家的民族观——以北方少数民族为例
  • 摘要:先秦时期在我国北方生活着许多游牧民族,他们在与中原华夏族交往的民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发表了关于包括北方民族在内的一系列民族看法和主张,初步奠定了儒家民族观的理论基础,对后世的民族思想和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先秦时期  北方民族  儒家  民族观

     

    一、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1]先秦时期,在我国就生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华夏族在先秦时期又被称作诸夏。据《尔雅·释语》:“夏,大也”。[2]《尚书正义》释“华夏”一词说:“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3] “诸夏”之外的民族,则被称为“戎夷蛮狄”。

    传说时代最早的民族族称是夏、夷、蛮、狄、戎。其中北方的少数民族为狄,西北方的为戎。他们的族称涉及时代最早的见于《史记》有关尧舜的记载,如“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等等。[4]

    在夏朝时,关于北方和西方民族的关系记载很少。《竹书纪年》在后相和后泄时,提到畎夷,云:“帝癸即位,畎夷入于岐以叛。”《路史》云“癸不务德……于是犬戎侵岐居之。”[5]《路史》说的犬戎,就是《竹书纪年》的畎夷。《尚书·夏书》、《史记·夏本纪》也有相关记载,说明与夏朝同时存在的民族称北方(包括西北和东北)有畎夷、皮服岛夷等民族,这从游牧民族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分布可以证明。

    商时北方游牧民族成了威胁中原的重要力量。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了狄、戎等字。商时,在商的北方和西北方,甲骨文记有土方、鬼方、邛方、御方和狄之称,如己酉卜,宾贞,鬼方易无祸,五月。[6]“鬼方距商朝更远,游动在今陕北、内蒙及其以北的辽阔地区,是强盗的游牧部落”。[7]商周时期,李家崖农牧文化其主人被认为是商周的鬼方,还可能与西周的猃狁有关。[8]文献记有商时的北方民族有薰育、猃狁、鬼方、犬戎、畎夷、狄(翟)等称。

    周时关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活动也有很多记载。周人的祖先就曾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据《史记》记载,公刘时还在不窋所居住的地方“犬戎之间”。后来,因受薰育或北狄南下的压力,迫使周祖从“戎狄之间”迁居岐山下周原。《吕氏春秋》云:“太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以皮帛而不受,事以珠玉而不肯。[9]至周王朝时对北方民族的记载更多,《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西方曰戎,被发皮衣,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10]《竹书纪年》云:“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入侵。……二十一年虢公帅师北伐犬戎,败遁。”《史记》云:“周避犬戎乱,东徙雒邑。”[11]

    春秋时期,北方民族的主要称谓有戎和狄。戎又分别称为戎、北戎、山戎;狄又分别称为狄、赤狄、白狄、长狄。《左传》从鲁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起,明确的将北方民族统称为狄。在此之前,称北方民族为戎、北戎、山戎;在此之后,称狄、赤狄、白狄、长狄。戎狄族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华夏族交往的各少数民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直是对华夏族最重大的威胁。《左传》宣公十五年曾历数了伯宗所举的狄之五罪,其一便是嗜酒,《左传》中还记载有魏绛的一段话,“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外土可贾矣。”[12]这说明当时的戎狄部族基本上是以游牧为生的,重视财物,轻视土地。《春秋》云:“僖公三十有二年(公元前628年)秋,卫人及狄盟。”杜预注云:“不地者,就狄庐帐盟。”孔颖达疏云:“狄俗逐水草,无城郭宫室,故云就庐帐盟”,[13]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性。战国时期,北狄民族集团的族称有胡、林胡、东胡、貊、楼烦、匈奴以及山戎等。《尚书·武成》:“华夏蛮貊。”[14]《荀子·强国》:“今秦……北与胡貉为邻。”[15] “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16]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北方民族的记载,多为与华夏诸侯的战争,其中最主要的事件是周桓公六年(公元前714年),北戎伐郑,十四年(公元前706年)北戎伐齐,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山戎“病燕”,《春秋左传记载》二十五年(公元前661年)狄伐邢,十七年(公元前600年)狄伐卫,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狄灭温。

    二、先秦儒家对北方民族的观点

    (一)早期儒家的民族观

    早期儒家民族观的代表人物是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孔子的民族观是较为复杂。一方面,他认为北方民族不尊周礼,还侵扰诸夏,其思想中有重华轻夷和尊王攘夷的意味。孔子赞扬管仲“攘夷”的行动,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17]主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18]《春秋》中体现了孔子“内诸夏而外夷狄”[19]的思想,认为诸夏与北方民族有别,有明显的以华夏族和华夏文化为正统的倾向,有一定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但另一方面, 孔子又提出“有教无类”,[20]认为族类的不同不重要,关键在于培养教育。孔子的弟子中来自不同族属和阶层。孔子还曾设想到边远民族地区生活。“子欲居九夷”,[21]并认为应该以仁德去感召夷狄之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22]对待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夷狄蛮貊,也应该尊重礼遇,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23]只要持有儒家之仁礼“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貂之国行也”。[24]以良好的教育去教化北方少数民族,从而实现天下一统。这又体现了孔子民族观的包容性和先进性。并且如《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夷狄尚且有君,而诸夏反而僭越,无上下之分。认为夷狄也并不是事事不如华夏,体现了其民族观的客观性。

    (二)战国时期儒家的民族观 

    孟子的民族观。孟子认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25]以“周礼”、“人伦”来定夷、夏,表明其认为华夏族的礼乐文化是包括北方民族在内的各族文化的正统,华夏族的文化比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先进。《孟子·告子下》在描述貉时,因为其没有华夏先进的文化对其持鄙视态度的,显得武断而具有局限性。但同时孟子又发展了孔子地对于华夏族与北方民族的“大一统”观点。他认为在处理他们的关系问题上,应将中国的各个民族看作是一个整体。他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又说:“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共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等,这种华夷一统的整体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和发扬。

    荀子的民族观。荀子认为不同民族间应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仅北方民族要向华夏族学习,北方民族先进的地方,诸夏也应该学习。认为人的本性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应以地区或者民族区分人的贵贱尊卑,北方少数民族之所以与华夏族不同,并不是生下来就不同,而是受到的教育不同的缘故。即“……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26]所以应该用华夏之礼对其进行教化。荀子对孔子的“有教无类”理论作了进一步阐述,同时荀子将华夏礼仪文明抬到一定的高度,认为只要华夏人遵守礼的规范,四海都能统一。这又是对孔孟“天下一统”民族观的发展。

    总之,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努力,儒家民族观已经初步系统化,并具备了架构一个民族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总的宗旨是:维护华夏族文化的正统地位,用德化怀柔的方式对待包括戎狄等北方民族在内的少数民族。虽有一定的历史的局限性,但其民族观的主流是宽容开明、兼容并蓄及和谐统一的,对后世的民族思想和政策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党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尔雅注疏》卷1

     [3] 《尚书正义》卷12

     [4] 《史记》卷1《五帝本纪》。

     [5] 《路史》《后记》卷14

     [6]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9781982年。

     [7]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 张映文、吕智荣:《陕西清涧县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

     [9] 《诸子集成》六册,《吕氏春秋》《开春论》。

     [10] 《礼记正义》卷12

     [11] 《史记》卷5《秦本纪》。

     [12] 《左传·襄公四年》。

     [13] 《春秋左传正义》卷1

     [14] 《尚书正义》卷11

     [15] 章诗同:《荀子简注》。

     [16] 《史记》卷5《秦本纪》。

     [17] 《论语·宪向》。

     [18] 《左传·定公十年》。

     [19] 《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20] 《论语·卫灵公》。

     [21] 《论语·子罕》。

     [22] 《论语·季氏》。

     [23] 《论语·子路》。

     [24] 《论语·卫灵公》。

     [25] 《孟子·离娄章句上》。

     [26] []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新编诸子集成:荀了年解》上册《劝学篇第一》。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