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0年  /  第五期

第五期

  • (专稿)从古代诗歌看呼和浩特地区的建城史
  • 从古人所说“鲧筑城以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淮南子·原道训》),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城市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

    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的呼和浩特地区,北枕大青山(阴山中段),东依蛮汗山,西南邻黄河,南和东南接长城,中间则是平旷肥沃的土默川。这里地势险要、区位优越且水草丰美、宜牧宜农,既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处。从战国至清末长达2 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历代王朝或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曾在这里修筑过许多城池,其中云中———盛乐———武川———丰州———归化(库库和屯)———绥远诸城作为内蒙古中部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一脉相承,并各领风骚数百年。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有为数不少的古代诗歌,从一个侧面描绘了呼和浩特地区一幅幅山川壮美的图景,反映了这里一座座城池兴衰变迁的历史,记述了这里上演的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唱出了一曲曲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主旋律。正如金代诗人元好问《诗评〈敕勒歌〉》中所写: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一、云中城———呼和浩特地区最古老的城池

     

    今托克托县(以下简称托县)双河镇河口村,是大黑河向黄河的注入口,更作为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处而闻名全国。早在2 4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赵国就在此处修建了云中城(遗址在今托县古城镇),管辖阴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广阔地带,从而跻身于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最古老的城池之列。

    史载,赵国国君赵武侯(公元前400~前387年在位)“自五原、河曲筑长城,东至阴山”,又在“阴山之南,黄河自西折南流之处”筑城,因“昼见群鹄游于云中,徘徊经日,见大光在其下”,故将此城取名云中城(《水经注·虞氏记》)。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史记·匈奴列传》,此段长城后称“赵长城”)。秦统一中国后,云中郡为全国36郡之一。汉承秦制,云中郡治一直在云中城。现存城墙遗址呈方形,周长约8公里,每面长1 920米,西南隅加筑东北两墙,形成每面长180米的子城,城外有环城壕,为当时中等以上规模的城池。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曲》,对秦汉时期这里所建城池的军事屏障作用给予了高屋建瓴的概括,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北魏在云中城设置云中镇。隋时在托县境内设金河县(隋唐时称大黑河为金河,县以河名。)。唐朝取代隋朝后,630年击灭东突厥,650年在漠北设瀚海都护府,663年迁瀚海都护府于云中城,改称云中都护府,次年改称单于都护府,714年府治迁到在盛乐城地方重筑的都护府城,云中一带为都护府所领的金河县。盛唐时期,这里实行营田和均田制,“浚金河灌卤地数千顷”,这里农牧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唐《通典·州郡》中有“王昭君墓”在金河县北的记载,这是昭君墓的位置最早见于史籍。又相传塞外深秋草枯后,唯昭君墓四周芳草萋萋,嫩黄黛绿,故昭君墓又称“青冢”。唐碑文中有“峰戍坡陀,濛水潺缓;阴岭一带,青冢嵯峨”的描述。此外,提到“青冢”的唐诗更多,其中唐代三大著名诗人写道: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李白《王昭君》诗句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诗句

    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

    传是昭君墓,埋闭峨眉久。

                                            ———白居易《青冢》诗句

    随着唐诗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昭君出塞和塞外青冢作为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707年,唐朝为防止突厥南侵,在阴山以南又筑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作为屯兵驻守的军事要塞。东受降城遗址在今托县山梁台地,城内设置振武军。唐代诗人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描写了受降城外月夜景色和征人思乡之情,反映了各族群众的和平心声: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辽代,云中城一带成为辽与北宋、西夏对峙的前沿,在今托县境内置东胜州(遗址在县城),在古云中城五里处,置云内州(遗址在古城镇白塔村),为驻丰州城的西南路招讨司所辖。1124年金灭辽和北宋后,这里继续与西夏对峙,东胜、云内二州仍归金驻丰州的西南招讨司所辖。元重新统一中国后,丰州、云内州、东胜州三州属大同路。

    1368年,明军攻占北京推翻元朝后,元朝廷退回北方草原继续保持政权,史称北元,几乎与明朝相始终。明初,阴山以南及河套地区为明所有。为了防范蒙古鞑靼部的南侵,明朝从东到西,建立了一系列的军事卫所,其中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在今托县城区,大黑河与黄河汇合处北约3公里,修建了东胜卫城,城墙南北长2 410米,东西宽1 900米,周长8.6公里,并筑有瓮城。至今古城墙仍存,是内蒙古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明代古城。明代诗人李梦阳《云中曲》一诗,描写了这里的戍边健儿冬季在长城一线骑马追奔的场景:

    黑帽健儿黄貉裘,匹马追奔紫塞头。

    相逢不肯通姓名,但称家住古云州。

    随着明朝的衰败和鞑靼部的强大,15世纪中叶(明正统年间),阴山南部和河套地区归入蒙古土默特部,与明以长城为界。明嘉靖年间,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的义子脱脱台吉始驻牧东胜卫城。脱脱台吉协助阿拉坦汗维护蒙明友好,发展当地经济,曾被明廷封为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东胜卫城从此称脱脱城(又作托克托城)。

    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朝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初冬,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期间曾巡幸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下令将湖滩河溯(今托县城区)仓米1 500石调至清军前线,并在湖滩河溯准备西渡黄河时,巡视脱脱城内的贮粮基地,写下了《脱脱城》一诗:

    土墉四面筑何坚,地压长河尚屹然。

    国计思清荒服外,早将粮粟实穷边。

    可见清初脱脱城仍十分完整坚固,城周围一带已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清乾隆元年(1736年)置托克托协理通判厅。民国元年(1912年)改厅为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相沿设县至今。

     

    二、盛乐城———内蒙古草原上的最早都城

     

    遗址位于今和林格尔县北土城子乡的盛乐古城,曾作为公元4世纪末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所建北魏王朝的早期都城而闻名遐迩。而盛乐城又是在西汉成乐城基础上兴建并更名的。

    西汉初年,分云中郡东南部设置定襄郡治,郡治成乐。该城遗地略呈方形,南北长约535米,东西宽505米。两汉400年间,定襄郡同云中郡同为领管阴山南麓广大地区的重要属郡。东汉末年成乐城被废弃。

    魏晋时期,游牧于大兴安岭北段的鲜卑族开始强盛并逐步南迁。该族拓跋部始祖拓跋力微率20万部众南下阴山,于258年迁入成乐城一带,并对成乐城加固修缮,改名盛乐。西晋末年,被西晋王朝封为代王的拓跋猗卢乘中原内乱,于315年建立代国,定都盛乐城,376年被前秦苻坚所灭。386年拓跋珪复代建魏,史称北魏,仍定都盛乐,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是我国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正统王朝,盛乐也因此成为北魏王朝的发祥地,成为内蒙古草原上的第一座都城。北魏称雄中国北方并与南朝对峙一个半世纪,为促进北方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团结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游牧于阴山南北的敕勒族(又称高车族)归附北魏后,进入比较稳定时期,并产生了意境雄远、流传千古的《敕勒歌》,敕勒川也因此歌而名扬天下: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北魏盛乐古城南8里,还有一座隋朝所筑大利城的遗址。6世纪末叶,北方地区的突厥族开始强大起来,他们“或南入长城,或住白道”(《隋书·突厥传》)。白道因今呼市西北大青山一段山道“地土白色如石灰”而得名(南出口为今蜈蚣坝)。从此,敕勒川又有白道川之称。581年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对突厥军事打击和外交手段并用,583年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585年东突厥向隋朝上表请和,称臣纳贡。隋朝同意东突厥部分民众“南渡白道川,居定襄”。突利可汗继位后,隋文帝封他为“启民可汗”,并将安义公主许配。接着隋朝筑大利城,作为可汗及公主的住所和定襄郡治。隋大业三年(607年)八月,隋炀帝经云中、金河巡幸大利城,夸耀武功,接受朝拜。

    唐朝建立后,714年将单于都护府治由云中城迁至在盛乐古城废墟北部重筑的新城。都护府城遗址至今清晰可见,外城东墙长1 750米,其余长1 200多米,外城南部有内城,城墙边长500米。唐人张蠙的《登单于台》一诗,描写了单于都护城周边的壮观景色,也反映了此城及阴山关隘的险要: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唐中期开始实行节度使制度,745年(天宝四年)振武军迁至单于都护府,振武节度使辖地范围为今内蒙古中部及陕北一带。隋唐时期将大黑河称为金河,单于都护府建在金河东岸,唐振武节度使和单于都护府名扬唐代,故金河也屡见于唐诗。其中柳中庸《征人怨》一诗中写道: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描述了金河、青冢、阴山一带位置的重要,反映了戍边将士戎马倥偬的生活。诗名的“怨”字,道出了他们思念家乡、渴望和平的心声。

    由于唐朝在单于都护府以强大的驻军作后盾,加之对内附的突厥族部众实行“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对有才能的上层人物更是优待重用,因此,敕勒川地区很快恢复了安宁的局面,经济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诗人温庭筠亦有一首名为《敕勒歌》的诗歌:

    敕勒金聩壁,阴山岁无华。

    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

    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

    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

    唐末战乱,单于都护城被毁弃。辽金元时归丰州,明为蒙古部落游牧地。清康熙年间在今县城置“和林格尔”(蒙古语意为二十间房子)驿站,乾隆元年(1736年)始置和林格尔厅。民国元年(1912年)改和林格尔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相沿设县至今。

     

    三、武川镇———北周、隋、唐三朝开国皇帝的家乡

     

    鲜卑族建立北魏,敕勒族归顺并逐步融合后,阴山以北的柔然族又强大起来,他们“冬则徙度漠南,夏则还居漠北”。为防备柔然犯塞,北魏于423年“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后称“魏长城”),并多次出兵征讨。470年,柔然再次南下侵掠,北魏献文帝“銮驾北伐”,在女水(今乌素图沟)一带大败柔然。为纪念此次大捷,献文帝下令将女水改为武川(意为显示武功的河)。这一时期出现了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十年为国效力的故事,千百年来被广泛传诵。史学家认为,从诗中描写的地名和战争背景看,颇似北魏对柔然的多年征战。该诗其中写道: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啾啾。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500503年),在武川之滨筑城,城以河名,称武川镇,为“北魏六镇”之一(遗址在今武川县大青山乡,城墙东西长约千米),成为抵御柔然的军事重镇。守镇将领多为拓跋宗室,士兵多为拓跋成员和中原强宗子弟。北魏民歌《企喻歌》反映了戍边将士强身尚武的精神和独身敌众的气概: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北魏自523年六镇起义后,经连续战乱,534年分裂为东、西二魏。550年,东魏灭亡,北齐建立。柔然520年归顺北魏。550年东魏灭亡后不久,柔然556年被突厥击灭。577年,曾在武川镇驻守过的宇文泰之子宇文觉灭北齐,建立北周,定都长安,统一了北方国土,至581年为隋所代,历525年。隋文帝杨坚的五世祖杨元寿,曾任北魏武川镇司马,而“子孙因家焉”。唐高祖李渊的四世祖李熙在北魏时“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北周、隋、唐三朝开国皇帝的家乡都在武川,因此武川被誉为“帝王之乡”。

    武川唐时为单于都护府所辖,辽金时属丰州,元属净州路,一直作为漠南漠北之间的交通要塞而存在。北宋仁宗朝官员刘敞奉旨出使辽国途经阴山时作《阴山》一诗,描写了阴山的山险路难:

    阴山天下险,鸟道上稜层。

    抱石千年树,悬崖万丈冰。

    悲歌愁倚剑,侧步怯扶绳。

    更觉长安远,朝光午未升。

    明清时,武川为土默特部牧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从归化城厅析置武川厅。民国元年(1912年)改厅为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相沿设县至今。

     

    四、丰州城———辽金元时期的军事重镇

     

    907年唐朝灭亡后,中国内地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而唐末活动于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一带的契丹族开始崛起。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并称帝(即辽太祖),建都临潢(后称上京,今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当年秋,辽太祖率师西征,将阴山敕勒川地区收入版图,并“勒石纪功于青冢南”。由于这里成为辽与北宋、西夏对峙的前线,辽神册年间(916922年)修筑了丰州城(遗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郊),城东西宽1 100米,南北长1 200米,城墙外面加筑马面、角楼及瓮城等附属建筑。辽代信奉佛教,城西北隅建有一寺(金称大明寺,元改宣教寺),寺中建有万部华严经塔,高约40米,八角七层,通体白色,俗称白塔。辽在丰州城驻西南路招讨司,丰州、云内州、东胜州均为其所辖,成为辽西南的军事重镇。从此,敕勒川、白道川又有丰州滩之称。辽末,天祚帝被金兵追击西逃,曾在夹山(大青山)、青冢(昭君墓)一带抗击3年,直至灭国。

    元人陈旅写有《题〈辽人射猎图〉》一诗,诗中的“辽城”具体所指已不可考,但从诗中也能看出辽代边城将领出猎的情景和边城民众的沉重负担:

    美人貂帽玉骢马,谁其从之臂鹰者。

    沙寒草白天雨霜,落日驰猎辽城下。

    塞南健妇方把锄,丈夫边戍官索租。

    辽国称雄北方两个多世纪,辽末,我国东北以完颜阿骨打为首领的女真族开始崛起,1115年建立金朝,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丰州滩仍是金与西夏对峙的前线,金在丰州城继续设招讨司,以防御西夏和西北部势力逐渐强大的蒙古部。金人周昂在《边俗》一诗中,反映了边地民风和战争造成的破坏:

    反阖看平野,斜垣逐慢坡。

    马牛虽异域,鸡犬竟同窠。

    木杵舂晨急,糠灯照夜多。

    淳风今已破,征敛为兵革。

    元朝初年,丰州隶属汪古部,1282年改属西京路宣慰司。到了元代,丰州不仅成为长城以北一座比较繁华热闹的城市,而且是中原通往漠北、漠西的交通枢纽。元人刘秉忠从内地出塞过丰州时所写《过丰州诗》,反映了这里农业发展、市场兴旺、生活安定的景象:

    山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

    出塞入塞动千里,去年今年经两秋。

    晴空高耸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

    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

    元朝末年,红巾军与元军大战丰州滩,丰州城被毁。然而丰州城内的白塔却奇迹般地保留至今。明清两代,“白塔耸光”就被誉为归化城地区的“八景”之一。清人王嘉漠《白塔耸光》诗云:

    宝塔庄严接巨灵,尽梯独上览空冥。

    九重阊阖才寻尺,万里河山列画屏。

    极目都疑天有柱,举头常见月穿棂。

    凌风我欲飘然去,间说仙人讲道经。

    明清时,丰州城一带为土默特部牧地。新中国成立后为呼和浩特郊区(今赛罕区)所辖。

     

    五、归化城———呼和浩特市的前身

     

    15世纪末16世纪初,北元达延汗重新统一漠南蒙古,将各部划分为左右两翼六部,土默特部为右翼三部之一(土默意为万,特为万的复数)。16世纪中叶,达延汗的孙子阿拉坦汗(阿拉坦意为金子,明朝史籍中译作俺答汗)领有的土默特部强大起来,其领地以大青山南北为中心,南与明朝以长城为界。从此,敕勒川又有土默川之称。在阿拉坦汗及年轻夫人钟金哈屯(钟金蒙古语意为高贵显赫,哈屯意为夫人。因其是阿拉坦汗的第三位夫人,又称三娘子)的积极努力下,1571年(明隆庆五年),蒙明双方达成通贡互市协议,明廷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史称“俺答封贡”。此后至明末,双方和睦相处,再未发生过战争。

    明末诗人穆文熙《咏三娘子》一诗,描写了三娘子身着汉装、乘骑良马与阿拉坦汗前往边贸市场的情景:

    小小胡姬学汉装,满身貂锦压明珰。

    金鞭娇踏桃花马,共逐单于入市场。

    蒙明通关互市之后,促进了长城内外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阿拉坦汗又决定在土默川开发农业,一些逃荒避难或被招募而来的汉族农民逐渐增多。他们在开荒种地的同时建造“板升”(蒙古语对百姓的转音,意为房子),与蒙古族和睦相处。1572年(明隆庆六年),阿拉坦汗开始兴建库库和屯城,1575年(明万历三年)建成,明廷赐名“归化城”。它是一座王府城,规模不大,城墙遗址呈正方形,长宽各290米,仅有南北两门。南城门外为居民区、市场和庙宇区。因三娘子又曾具体主持修筑此城,并在阿拉坦汗1582年去世后主要居住在这里,民间称此城为“三娘子城”。三娘子始终坚持蒙明友好和睦,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被明朝封为“忠顺夫人”。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并将已归顺的蒙古土默特部编为左、右翼两旗。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17世纪末漠西准格尔部首领噶尔丹掀起反叛活动后,归化城成为战争前沿。1691年(康熙三十年)清朝对归化城进行了扩建,延长北城墙约100米,在东西南三面重筑城墙,四座城门“东曰承恩,西曰柔远,南曰归化,北曰建威,俱建楼其上”。原南城门已置于城中,遂改为鼓楼。扩建后的归化城,周三里许,城高二丈余。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冬,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时曾驻跸归化城,在这里前敌指挥,并安抚蒙古诸部。他在《驻跸归化城》一诗中写道:

    一片孤城古塞西,霜寒木落驻旌霓。

    恩施域外心无倦,威慑荒遐化欲齐。

    归戍健儿欣日暖,放闲战马就风嘶。

    五原旧是烽烟地,亭障安恬静鼓鼙。

    诗中反映了归化城作为大清帝国军事屏障的重要作用,描写了军驻塞西、阵容壮观的冬日场景,也抒发了消除烽烟、安定北疆的雄心豪情。

    第二年,清廷彻底平定了噶尔丹的反叛活动,辽阔的蒙古和天山南北,开始出现了和平宁静的局面,为了进一步屯兵驻守,安定北疆,清廷在归化城既设有正一品的“安北将军”统领军务(后改称建威将军),又设有土默特都统、副都统(以后只留副都统)管理土默特两旗蒙古族民政,还设有掌印札萨克达喇嘛掌管宗教事务。1723年(雍正元年)设归化城理事同知厅,蒙汉开始分治。随着土默川农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归化城的工商业和文化、宗教也很快兴旺起来。归化城成为漠南地区的军事重镇、重要商埠和文化、宗教中心。清代诗人王循在《归化城》一诗中写道:

    西北风雪连九徼,古今形势重三边。

    穹庐已绝单于域,牧地犹称土默川。

    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

    圣朝治化无中外,十万貔貅尚控弦。

    (诗中的“中外”指中原和塞外,貔貅指军队)

    1739年(清乾隆四年)绥远城建成后,民间称其为新城,相应称归化城为旧城。因新城主要是驻军,所需日用百货要到旧城批发或采购,许多文化宗教活动要到旧城进行,所以进一步促进了土默川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旧城的繁华。1741年(乾隆六年),在归化城又设归绥道(归化、绥远各取首字),隶属于山西省,管理归化城、绥远城、萨拉齐、和林格尔、清水河等厅,此为“归绥”名称之始。清末绥远城官员三多曾写《次和厚卿归化秋感》八首(厚卿为三多朋友方荣东的字,湖南人)。其中一首写道:

    青冢秋深草亦黄,不须愁鬓叹三湘。

    无量寺拜英明主,隆庆年怀顺义王。

    盛世同文沾化雨,边风尚武富清霜。

    渐游移牧为耕稼,会看家家足稻粱。

    以归化城为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呼和浩特市的玉泉区、回民区。土默特左、右两旗于1914年(民国3年)合并为土默特别旗。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将萨拉齐县并入土默特旗,旗驻地迁到萨拉齐镇。1969年分设左右两旗,左旗归呼和浩特市管辖,旗驻地为察素齐镇;右旗归包头市管辖,仍驻萨拉齐镇。

     

    六、绥远城———清朝“屏藩朔漠”的战略要地

     

    清雍正年间,漠西准格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势力又强,经常侵扰周边和漠北蒙古部落,清廷派重兵征讨大胜,噶尔丹策零被迫“遣使请和”。清廷鉴于归化城地区“路当通衢,地广土肥,驻兵可保护札萨克蒙古等,调用亦便”,议定“建归化城东北五里许绥远城”,与归化城“连为犄角,声势相援,便于呼应”。绥远城于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动工兴建,乾隆四年(1739年)六月竣工,仅用两年零四个月时间。城呈正方形,“城周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九尺,顶阔一丈五尺,底阔四丈”,东、南、西、北四面城门分别称迎旭、承薰、阜安、镇宁,城门上有望楼,四角有角楼,四门之外有瓮城、石桥。城墙外为护城河,导以流水,广植树木。城党中央有鼓楼,从鼓楼至四个城门分别称新城东、南、西、北街,将军衙署则在新城西街北街交汇处,衙署门前影壁上“屏藩朔漠”的石刻,充分说明清朝修建绥远城的主要目的。

    《敕建绥远城碑》这样描述绥远城所处的地理位置:

    大青山拥其后,

    伊克图尔根、巴罕图尔根(大、小黑河)抱其前,

    喀尔沁之水带其左,

    红山口之水会其右,

    地势宽平,山林拱响。

    绥远城建成后,原驻归化城的建威将军移驻新城将军衙署,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绥远城建威将军曰绥远城将军”。该将军可谓位高权重,不仅统率绥远城驻防官兵,而且管辖归化城土默特两旗和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盟旗,遇有战事还具有调遣宣化、大同二镇总兵、节制沿边道、厅等权力。绥远城内驻满、蒙、汉军八旗兵最多时达8 000名,最少时也有2 700多名。清乾隆年间官员王錞在《绥远城遇雨》一诗中,描写了绥远城军事地位的重要和骑兵雨夜归来的艰辛场面:

    雄城屹立壮三边,山势崚嶒雨势连。

    隔岭旃裘千账雪,守陴熊虎万家烟。

    沙滩夜落风头猛,碛外虹垂日脚穿。

    归骑平冲波浩淼,障泥不惜疾加鞭。

    绥远城建成之初,清朝置有绥远理事同知厅,专管绥远、归化一带的粮饷。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山西归绥道移驻绥远城。以绥远城为中心,逐步发展成今天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历经270年风雨,绥远城将军衙署主体建筑和东北角一段城墙至今仍保存完好。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年),将归化与绥远两城合并为归绥县。1914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与山西省份治,1928年设绥远省,省会设在归绥县城区。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为归绥市。1949919绥远省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19542月撤销绥远省建制,所辖地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归绥市恢复原名呼和浩特,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的城市建设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正如1983年秋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布赫同志在《呼和浩特》一诗中所写:

    阴山七十峰,蜿蜒黑河泷。

    霭霭云端间,银驹绝尘中。

    青冢越千冬,白塔傲霜风。

    古城四百载,今朝春更浓。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稿)从古代诗歌看呼和浩特地区的建城史
  • 从古人所说“鲧筑城以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淮南子·原道训》),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城市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

    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的呼和浩特地区,北枕大青山(阴山中段),东依蛮汗山,西南邻黄河,南和东南接长城,中间则是平旷肥沃的土默川。这里地势险要、区位优越且水草丰美、宜牧宜农,既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处。从战国至清末长达2 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历代王朝或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曾在这里修筑过许多城池,其中云中———盛乐———武川———丰州———归化(库库和屯)———绥远诸城作为内蒙古中部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一脉相承,并各领风骚数百年。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有为数不少的古代诗歌,从一个侧面描绘了呼和浩特地区一幅幅山川壮美的图景,反映了这里一座座城池兴衰变迁的历史,记述了这里上演的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唱出了一曲曲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主旋律。正如金代诗人元好问《诗评〈敕勒歌〉》中所写: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一、云中城———呼和浩特地区最古老的城池

     

    今托克托县(以下简称托县)双河镇河口村,是大黑河向黄河的注入口,更作为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处而闻名全国。早在2 4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赵国就在此处修建了云中城(遗址在今托县古城镇),管辖阴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广阔地带,从而跻身于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最古老的城池之列。

    史载,赵国国君赵武侯(公元前400~前387年在位)“自五原、河曲筑长城,东至阴山”,又在“阴山之南,黄河自西折南流之处”筑城,因“昼见群鹄游于云中,徘徊经日,见大光在其下”,故将此城取名云中城(《水经注·虞氏记》)。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史记·匈奴列传》,此段长城后称“赵长城”)。秦统一中国后,云中郡为全国36郡之一。汉承秦制,云中郡治一直在云中城。现存城墙遗址呈方形,周长约8公里,每面长1 920米,西南隅加筑东北两墙,形成每面长180米的子城,城外有环城壕,为当时中等以上规模的城池。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曲》,对秦汉时期这里所建城池的军事屏障作用给予了高屋建瓴的概括,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北魏在云中城设置云中镇。隋时在托县境内设金河县(隋唐时称大黑河为金河,县以河名。)。唐朝取代隋朝后,630年击灭东突厥,650年在漠北设瀚海都护府,663年迁瀚海都护府于云中城,改称云中都护府,次年改称单于都护府,714年府治迁到在盛乐城地方重筑的都护府城,云中一带为都护府所领的金河县。盛唐时期,这里实行营田和均田制,“浚金河灌卤地数千顷”,这里农牧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唐《通典·州郡》中有“王昭君墓”在金河县北的记载,这是昭君墓的位置最早见于史籍。又相传塞外深秋草枯后,唯昭君墓四周芳草萋萋,嫩黄黛绿,故昭君墓又称“青冢”。唐碑文中有“峰戍坡陀,濛水潺缓;阴岭一带,青冢嵯峨”的描述。此外,提到“青冢”的唐诗更多,其中唐代三大著名诗人写道: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李白《王昭君》诗句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诗句

    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

    传是昭君墓,埋闭峨眉久。

                                            ———白居易《青冢》诗句

    随着唐诗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昭君出塞和塞外青冢作为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707年,唐朝为防止突厥南侵,在阴山以南又筑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作为屯兵驻守的军事要塞。东受降城遗址在今托县山梁台地,城内设置振武军。唐代诗人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描写了受降城外月夜景色和征人思乡之情,反映了各族群众的和平心声: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辽代,云中城一带成为辽与北宋、西夏对峙的前沿,在今托县境内置东胜州(遗址在县城),在古云中城五里处,置云内州(遗址在古城镇白塔村),为驻丰州城的西南路招讨司所辖。1124年金灭辽和北宋后,这里继续与西夏对峙,东胜、云内二州仍归金驻丰州的西南招讨司所辖。元重新统一中国后,丰州、云内州、东胜州三州属大同路。

    1368年,明军攻占北京推翻元朝后,元朝廷退回北方草原继续保持政权,史称北元,几乎与明朝相始终。明初,阴山以南及河套地区为明所有。为了防范蒙古鞑靼部的南侵,明朝从东到西,建立了一系列的军事卫所,其中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在今托县城区,大黑河与黄河汇合处北约3公里,修建了东胜卫城,城墙南北长2 410米,东西宽1 900米,周长8.6公里,并筑有瓮城。至今古城墙仍存,是内蒙古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明代古城。明代诗人李梦阳《云中曲》一诗,描写了这里的戍边健儿冬季在长城一线骑马追奔的场景:

    黑帽健儿黄貉裘,匹马追奔紫塞头。

    相逢不肯通姓名,但称家住古云州。

    随着明朝的衰败和鞑靼部的强大,15世纪中叶(明正统年间),阴山南部和河套地区归入蒙古土默特部,与明以长城为界。明嘉靖年间,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的义子脱脱台吉始驻牧东胜卫城。脱脱台吉协助阿拉坦汗维护蒙明友好,发展当地经济,曾被明廷封为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东胜卫城从此称脱脱城(又作托克托城)。

    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朝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初冬,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期间曾巡幸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下令将湖滩河溯(今托县城区)仓米1 500石调至清军前线,并在湖滩河溯准备西渡黄河时,巡视脱脱城内的贮粮基地,写下了《脱脱城》一诗:

    土墉四面筑何坚,地压长河尚屹然。

    国计思清荒服外,早将粮粟实穷边。

    可见清初脱脱城仍十分完整坚固,城周围一带已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清乾隆元年(1736年)置托克托协理通判厅。民国元年(1912年)改厅为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相沿设县至今。

     

    二、盛乐城———内蒙古草原上的最早都城

     

    遗址位于今和林格尔县北土城子乡的盛乐古城,曾作为公元4世纪末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所建北魏王朝的早期都城而闻名遐迩。而盛乐城又是在西汉成乐城基础上兴建并更名的。

    西汉初年,分云中郡东南部设置定襄郡治,郡治成乐。该城遗地略呈方形,南北长约535米,东西宽505米。两汉400年间,定襄郡同云中郡同为领管阴山南麓广大地区的重要属郡。东汉末年成乐城被废弃。

    魏晋时期,游牧于大兴安岭北段的鲜卑族开始强盛并逐步南迁。该族拓跋部始祖拓跋力微率20万部众南下阴山,于258年迁入成乐城一带,并对成乐城加固修缮,改名盛乐。西晋末年,被西晋王朝封为代王的拓跋猗卢乘中原内乱,于315年建立代国,定都盛乐城,376年被前秦苻坚所灭。386年拓跋珪复代建魏,史称北魏,仍定都盛乐,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是我国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正统王朝,盛乐也因此成为北魏王朝的发祥地,成为内蒙古草原上的第一座都城。北魏称雄中国北方并与南朝对峙一个半世纪,为促进北方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团结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游牧于阴山南北的敕勒族(又称高车族)归附北魏后,进入比较稳定时期,并产生了意境雄远、流传千古的《敕勒歌》,敕勒川也因此歌而名扬天下: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北魏盛乐古城南8里,还有一座隋朝所筑大利城的遗址。6世纪末叶,北方地区的突厥族开始强大起来,他们“或南入长城,或住白道”(《隋书·突厥传》)。白道因今呼市西北大青山一段山道“地土白色如石灰”而得名(南出口为今蜈蚣坝)。从此,敕勒川又有白道川之称。581年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对突厥军事打击和外交手段并用,583年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585年东突厥向隋朝上表请和,称臣纳贡。隋朝同意东突厥部分民众“南渡白道川,居定襄”。突利可汗继位后,隋文帝封他为“启民可汗”,并将安义公主许配。接着隋朝筑大利城,作为可汗及公主的住所和定襄郡治。隋大业三年(607年)八月,隋炀帝经云中、金河巡幸大利城,夸耀武功,接受朝拜。

    唐朝建立后,714年将单于都护府治由云中城迁至在盛乐古城废墟北部重筑的新城。都护府城遗址至今清晰可见,外城东墙长1 750米,其余长1 200多米,外城南部有内城,城墙边长500米。唐人张蠙的《登单于台》一诗,描写了单于都护城周边的壮观景色,也反映了此城及阴山关隘的险要: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唐中期开始实行节度使制度,745年(天宝四年)振武军迁至单于都护府,振武节度使辖地范围为今内蒙古中部及陕北一带。隋唐时期将大黑河称为金河,单于都护府建在金河东岸,唐振武节度使和单于都护府名扬唐代,故金河也屡见于唐诗。其中柳中庸《征人怨》一诗中写道: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描述了金河、青冢、阴山一带位置的重要,反映了戍边将士戎马倥偬的生活。诗名的“怨”字,道出了他们思念家乡、渴望和平的心声。

    由于唐朝在单于都护府以强大的驻军作后盾,加之对内附的突厥族部众实行“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对有才能的上层人物更是优待重用,因此,敕勒川地区很快恢复了安宁的局面,经济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诗人温庭筠亦有一首名为《敕勒歌》的诗歌:

    敕勒金聩壁,阴山岁无华。

    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

    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

    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

    唐末战乱,单于都护城被毁弃。辽金元时归丰州,明为蒙古部落游牧地。清康熙年间在今县城置“和林格尔”(蒙古语意为二十间房子)驿站,乾隆元年(1736年)始置和林格尔厅。民国元年(1912年)改和林格尔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相沿设县至今。

     

    三、武川镇———北周、隋、唐三朝开国皇帝的家乡

     

    鲜卑族建立北魏,敕勒族归顺并逐步融合后,阴山以北的柔然族又强大起来,他们“冬则徙度漠南,夏则还居漠北”。为防备柔然犯塞,北魏于423年“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后称“魏长城”),并多次出兵征讨。470年,柔然再次南下侵掠,北魏献文帝“銮驾北伐”,在女水(今乌素图沟)一带大败柔然。为纪念此次大捷,献文帝下令将女水改为武川(意为显示武功的河)。这一时期出现了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十年为国效力的故事,千百年来被广泛传诵。史学家认为,从诗中描写的地名和战争背景看,颇似北魏对柔然的多年征战。该诗其中写道: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啾啾。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500503年),在武川之滨筑城,城以河名,称武川镇,为“北魏六镇”之一(遗址在今武川县大青山乡,城墙东西长约千米),成为抵御柔然的军事重镇。守镇将领多为拓跋宗室,士兵多为拓跋成员和中原强宗子弟。北魏民歌《企喻歌》反映了戍边将士强身尚武的精神和独身敌众的气概: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北魏自523年六镇起义后,经连续战乱,534年分裂为东、西二魏。550年,东魏灭亡,北齐建立。柔然520年归顺北魏。550年东魏灭亡后不久,柔然556年被突厥击灭。577年,曾在武川镇驻守过的宇文泰之子宇文觉灭北齐,建立北周,定都长安,统一了北方国土,至581年为隋所代,历525年。隋文帝杨坚的五世祖杨元寿,曾任北魏武川镇司马,而“子孙因家焉”。唐高祖李渊的四世祖李熙在北魏时“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北周、隋、唐三朝开国皇帝的家乡都在武川,因此武川被誉为“帝王之乡”。

    武川唐时为单于都护府所辖,辽金时属丰州,元属净州路,一直作为漠南漠北之间的交通要塞而存在。北宋仁宗朝官员刘敞奉旨出使辽国途经阴山时作《阴山》一诗,描写了阴山的山险路难:

    阴山天下险,鸟道上稜层。

    抱石千年树,悬崖万丈冰。

    悲歌愁倚剑,侧步怯扶绳。

    更觉长安远,朝光午未升。

    明清时,武川为土默特部牧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从归化城厅析置武川厅。民国元年(1912年)改厅为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相沿设县至今。

     

    四、丰州城———辽金元时期的军事重镇

     

    907年唐朝灭亡后,中国内地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而唐末活动于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一带的契丹族开始崛起。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并称帝(即辽太祖),建都临潢(后称上京,今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当年秋,辽太祖率师西征,将阴山敕勒川地区收入版图,并“勒石纪功于青冢南”。由于这里成为辽与北宋、西夏对峙的前线,辽神册年间(916922年)修筑了丰州城(遗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郊),城东西宽1 100米,南北长1 200米,城墙外面加筑马面、角楼及瓮城等附属建筑。辽代信奉佛教,城西北隅建有一寺(金称大明寺,元改宣教寺),寺中建有万部华严经塔,高约40米,八角七层,通体白色,俗称白塔。辽在丰州城驻西南路招讨司,丰州、云内州、东胜州均为其所辖,成为辽西南的军事重镇。从此,敕勒川、白道川又有丰州滩之称。辽末,天祚帝被金兵追击西逃,曾在夹山(大青山)、青冢(昭君墓)一带抗击3年,直至灭国。

    元人陈旅写有《题〈辽人射猎图〉》一诗,诗中的“辽城”具体所指已不可考,但从诗中也能看出辽代边城将领出猎的情景和边城民众的沉重负担:

    美人貂帽玉骢马,谁其从之臂鹰者。

    沙寒草白天雨霜,落日驰猎辽城下。

    塞南健妇方把锄,丈夫边戍官索租。

    辽国称雄北方两个多世纪,辽末,我国东北以完颜阿骨打为首领的女真族开始崛起,1115年建立金朝,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丰州滩仍是金与西夏对峙的前线,金在丰州城继续设招讨司,以防御西夏和西北部势力逐渐强大的蒙古部。金人周昂在《边俗》一诗中,反映了边地民风和战争造成的破坏:

    反阖看平野,斜垣逐慢坡。

    马牛虽异域,鸡犬竟同窠。

    木杵舂晨急,糠灯照夜多。

    淳风今已破,征敛为兵革。

    元朝初年,丰州隶属汪古部,1282年改属西京路宣慰司。到了元代,丰州不仅成为长城以北一座比较繁华热闹的城市,而且是中原通往漠北、漠西的交通枢纽。元人刘秉忠从内地出塞过丰州时所写《过丰州诗》,反映了这里农业发展、市场兴旺、生活安定的景象:

    山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

    出塞入塞动千里,去年今年经两秋。

    晴空高耸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

    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

    元朝末年,红巾军与元军大战丰州滩,丰州城被毁。然而丰州城内的白塔却奇迹般地保留至今。明清两代,“白塔耸光”就被誉为归化城地区的“八景”之一。清人王嘉漠《白塔耸光》诗云:

    宝塔庄严接巨灵,尽梯独上览空冥。

    九重阊阖才寻尺,万里河山列画屏。

    极目都疑天有柱,举头常见月穿棂。

    凌风我欲飘然去,间说仙人讲道经。

    明清时,丰州城一带为土默特部牧地。新中国成立后为呼和浩特郊区(今赛罕区)所辖。

     

    五、归化城———呼和浩特市的前身

     

    15世纪末16世纪初,北元达延汗重新统一漠南蒙古,将各部划分为左右两翼六部,土默特部为右翼三部之一(土默意为万,特为万的复数)。16世纪中叶,达延汗的孙子阿拉坦汗(阿拉坦意为金子,明朝史籍中译作俺答汗)领有的土默特部强大起来,其领地以大青山南北为中心,南与明朝以长城为界。从此,敕勒川又有土默川之称。在阿拉坦汗及年轻夫人钟金哈屯(钟金蒙古语意为高贵显赫,哈屯意为夫人。因其是阿拉坦汗的第三位夫人,又称三娘子)的积极努力下,1571年(明隆庆五年),蒙明双方达成通贡互市协议,明廷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史称“俺答封贡”。此后至明末,双方和睦相处,再未发生过战争。

    明末诗人穆文熙《咏三娘子》一诗,描写了三娘子身着汉装、乘骑良马与阿拉坦汗前往边贸市场的情景:

    小小胡姬学汉装,满身貂锦压明珰。

    金鞭娇踏桃花马,共逐单于入市场。

    蒙明通关互市之后,促进了长城内外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阿拉坦汗又决定在土默川开发农业,一些逃荒避难或被招募而来的汉族农民逐渐增多。他们在开荒种地的同时建造“板升”(蒙古语对百姓的转音,意为房子),与蒙古族和睦相处。1572年(明隆庆六年),阿拉坦汗开始兴建库库和屯城,1575年(明万历三年)建成,明廷赐名“归化城”。它是一座王府城,规模不大,城墙遗址呈正方形,长宽各290米,仅有南北两门。南城门外为居民区、市场和庙宇区。因三娘子又曾具体主持修筑此城,并在阿拉坦汗1582年去世后主要居住在这里,民间称此城为“三娘子城”。三娘子始终坚持蒙明友好和睦,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被明朝封为“忠顺夫人”。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并将已归顺的蒙古土默特部编为左、右翼两旗。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17世纪末漠西准格尔部首领噶尔丹掀起反叛活动后,归化城成为战争前沿。1691年(康熙三十年)清朝对归化城进行了扩建,延长北城墙约100米,在东西南三面重筑城墙,四座城门“东曰承恩,西曰柔远,南曰归化,北曰建威,俱建楼其上”。原南城门已置于城中,遂改为鼓楼。扩建后的归化城,周三里许,城高二丈余。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冬,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时曾驻跸归化城,在这里前敌指挥,并安抚蒙古诸部。他在《驻跸归化城》一诗中写道:

    一片孤城古塞西,霜寒木落驻旌霓。

    恩施域外心无倦,威慑荒遐化欲齐。

    归戍健儿欣日暖,放闲战马就风嘶。

    五原旧是烽烟地,亭障安恬静鼓鼙。

    诗中反映了归化城作为大清帝国军事屏障的重要作用,描写了军驻塞西、阵容壮观的冬日场景,也抒发了消除烽烟、安定北疆的雄心豪情。

    第二年,清廷彻底平定了噶尔丹的反叛活动,辽阔的蒙古和天山南北,开始出现了和平宁静的局面,为了进一步屯兵驻守,安定北疆,清廷在归化城既设有正一品的“安北将军”统领军务(后改称建威将军),又设有土默特都统、副都统(以后只留副都统)管理土默特两旗蒙古族民政,还设有掌印札萨克达喇嘛掌管宗教事务。1723年(雍正元年)设归化城理事同知厅,蒙汉开始分治。随着土默川农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归化城的工商业和文化、宗教也很快兴旺起来。归化城成为漠南地区的军事重镇、重要商埠和文化、宗教中心。清代诗人王循在《归化城》一诗中写道:

    西北风雪连九徼,古今形势重三边。

    穹庐已绝单于域,牧地犹称土默川。

    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

    圣朝治化无中外,十万貔貅尚控弦。

    (诗中的“中外”指中原和塞外,貔貅指军队)

    1739年(清乾隆四年)绥远城建成后,民间称其为新城,相应称归化城为旧城。因新城主要是驻军,所需日用百货要到旧城批发或采购,许多文化宗教活动要到旧城进行,所以进一步促进了土默川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旧城的繁华。1741年(乾隆六年),在归化城又设归绥道(归化、绥远各取首字),隶属于山西省,管理归化城、绥远城、萨拉齐、和林格尔、清水河等厅,此为“归绥”名称之始。清末绥远城官员三多曾写《次和厚卿归化秋感》八首(厚卿为三多朋友方荣东的字,湖南人)。其中一首写道:

    青冢秋深草亦黄,不须愁鬓叹三湘。

    无量寺拜英明主,隆庆年怀顺义王。

    盛世同文沾化雨,边风尚武富清霜。

    渐游移牧为耕稼,会看家家足稻粱。

    以归化城为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呼和浩特市的玉泉区、回民区。土默特左、右两旗于1914年(民国3年)合并为土默特别旗。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将萨拉齐县并入土默特旗,旗驻地迁到萨拉齐镇。1969年分设左右两旗,左旗归呼和浩特市管辖,旗驻地为察素齐镇;右旗归包头市管辖,仍驻萨拉齐镇。

     

    六、绥远城———清朝“屏藩朔漠”的战略要地

     

    清雍正年间,漠西准格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势力又强,经常侵扰周边和漠北蒙古部落,清廷派重兵征讨大胜,噶尔丹策零被迫“遣使请和”。清廷鉴于归化城地区“路当通衢,地广土肥,驻兵可保护札萨克蒙古等,调用亦便”,议定“建归化城东北五里许绥远城”,与归化城“连为犄角,声势相援,便于呼应”。绥远城于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动工兴建,乾隆四年(1739年)六月竣工,仅用两年零四个月时间。城呈正方形,“城周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九尺,顶阔一丈五尺,底阔四丈”,东、南、西、北四面城门分别称迎旭、承薰、阜安、镇宁,城门上有望楼,四角有角楼,四门之外有瓮城、石桥。城墙外为护城河,导以流水,广植树木。城党中央有鼓楼,从鼓楼至四个城门分别称新城东、南、西、北街,将军衙署则在新城西街北街交汇处,衙署门前影壁上“屏藩朔漠”的石刻,充分说明清朝修建绥远城的主要目的。

    《敕建绥远城碑》这样描述绥远城所处的地理位置:

    大青山拥其后,

    伊克图尔根、巴罕图尔根(大、小黑河)抱其前,

    喀尔沁之水带其左,

    红山口之水会其右,

    地势宽平,山林拱响。

    绥远城建成后,原驻归化城的建威将军移驻新城将军衙署,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绥远城建威将军曰绥远城将军”。该将军可谓位高权重,不仅统率绥远城驻防官兵,而且管辖归化城土默特两旗和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盟旗,遇有战事还具有调遣宣化、大同二镇总兵、节制沿边道、厅等权力。绥远城内驻满、蒙、汉军八旗兵最多时达8 000名,最少时也有2 700多名。清乾隆年间官员王錞在《绥远城遇雨》一诗中,描写了绥远城军事地位的重要和骑兵雨夜归来的艰辛场面:

    雄城屹立壮三边,山势崚嶒雨势连。

    隔岭旃裘千账雪,守陴熊虎万家烟。

    沙滩夜落风头猛,碛外虹垂日脚穿。

    归骑平冲波浩淼,障泥不惜疾加鞭。

    绥远城建成之初,清朝置有绥远理事同知厅,专管绥远、归化一带的粮饷。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山西归绥道移驻绥远城。以绥远城为中心,逐步发展成今天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历经270年风雨,绥远城将军衙署主体建筑和东北角一段城墙至今仍保存完好。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年),将归化与绥远两城合并为归绥县。1914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与山西省份治,1928年设绥远省,省会设在归绥县城区。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为归绥市。1949919绥远省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19542月撤销绥远省建制,所辖地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归绥市恢复原名呼和浩特,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的城市建设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正如1983年秋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布赫同志在《呼和浩特》一诗中所写:

    阴山七十峰,蜿蜒黑河泷。

    霭霭云端间,银驹绝尘中。

    青冢越千冬,白塔傲霜风。

    古城四百载,今朝春更浓。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