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6年  /  第二期

第二期

  • (读志用志)一部《旗志》让“科尔沁”名扬全国
  •    《科尔沁左翼后旗志》,1995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在全自治区首届地方志评奖中荣获二等奖。是该旗自清顺治七年(1650年)建札萨克以来355年中的第一部志书。
        科尔沁左翼后旗(简称科左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最东南与吉林、辽宁两省交接的3省区接壤的旗。全旗总面积11576平方公里,总人口39.5万,其中蒙古族28.7万人。是汉、回、达斡尔等11个民族聚集的民族地区。
        ——《科尔沁左翼后旗志》,让世人更加认识科左后旗,更加了解了科左后旗。科左后旗志印刷3000册,到目前已发行2700多册。除本旗政府行政性发行的500册,其余都是面向市场发行。发行范围除内蒙古自治区外,还涉及十余个省市及国家级图书馆、社科院和大专院校。通过北京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和本地出国留学生发行到了国外读者手中。通过志书把名不见经传的科左后旗、科尔沁之名称传播了出去。认识了科尔沁、了解了科尔沁。志书中对“科尔沁”蒙古语名称的来历进行考证解释。“科尔沁”,蒙古语正音为呼尔沁,意锐利。元太祖成吉思汗有一支由他胞第哈布图哈撒尔指挥的精锐侍卫队,被誉为“呼尔沁侍卫队”。哈布图哈撒尔的后裔就以“呼尔沁”——科尔沁作了科尔沁部落名。有一位内蒙古西部区的领导在科左后旗档案馆参观旗史展览后在留言薄上写下:“走遍科尔沁草原,今日才知科尔沁——锐利之意的来历”。
        90年代中期,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后,当地出现了“科尔沁牛业”、“科尔沁轧钢厂”、“科尔沁乳业”等以科尔沁命名的工业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把科尔沁——科尔沁左翼后旗之名称传播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
        《旗志》中,对本旗传统蒙医正骨术和蒙医正骨世家进行过记述。过后旗蒙医正骨医院原业务院长,传统正骨医术继承人包金山结合西医骨科理论撰写了十余篇关于蒙医正骨、手法扶位、夹板固定等学术论文,在国内和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研讨。并将蒙医正骨载入《上海医学百科全书》。从此科尔沁蒙医正骨名扬天下,旗蒙医正骨医院被国家全威部门指定为“全国百家特色医院”,并由旗级升格为通辽市蒙医正骨医院。从《旗志》中受启发,目前有3名博士研究生,将科尔沁蒙医正骨与科尔沁萨满教联系在一起,作为一项新的研究课体,进行深度研究。过去曾参与编写《旗志》的白金生(现为通辽市文联干部),以科尔沁蒙医正骨为素材去年出版了80万字的蒙文长篇小说《天授秘诀》,不仅轰动了当地文坛,还为正在盛开的“科尔沁——科尔沁左翼后旗”这朵红花配上了鲜嫩的绿叶。
        ——《科尔沁左翼后旗志》,使“博多勒噶台亲王”盛名更盛。科左后旗是清代著名爱国将领僧格林沁的家乡。僧格林沁又是科左后旗第十代札萨克(王爷),道光五年(1825年)十月二十五日,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咸丰五年(1855年)正月二十一日,晋封亲王,赐“博多勒噶台”号。僧格林沁作为清王朝重臣,经历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他所处的年代,正是“康乾盛世”之后清王朝由盛转衰,进而走向内忧外患的年代。他传奇般的一生充满着悲壮,作为朝廷重臣,一代名将,他瑕瑜并现,不可能脱离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因而也就不可能脱离爱国和忠君兼有的两重性。所以他既坚定的爱国抗英,又残酷的镇压农民起义军,最终导致阵亡。这正是他的悲剧所在。但是,他是爱国名将、民族英雄,是不争的事实。他又是科尔沁骄子,这是铁的历史。
        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僧格林沁这一历史人物的身事,从祖籍到幼年、从识字到选嗣、从承袭札萨克到晋博多勒噶台亲王旗,并地以人贵,称科左后旗为“博多勒噶台亲王旗”,简称“博王旗”等进行了多方面,广角度的调查考证。最后在志书的“大事记”、“政权政协”、“文物胜迹”和“人物”等篇、章中较全面记述了僧格林沁的生平和陵寝府第。同时配发了僧格林沁及陵前青石盘龙碑和同治帝御题碑文等照片。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几乎家喻晓,人人皆知。如数家珍般地讲起僧王爷神化般的童年及成长经历,讲起他在天津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英勇抗击英法联军所创造的辉煌,讲起通洲八里桥战役指挥科尔沁蒙古族铁骑所展示的前赴后继的悲壮。使原来在民间传唱的九十九首蒙文《僧格林沁赞歌》,传颂的更加广泛。
        各地文人墨客,蒙汉民族作家也都把创作的目光瞄准了僧格林沁这一历史人物。利用传记、叙事等载体,先后用蒙汉两种文字公开或内部出版8部专记或小说。蒙古文出版的有邢逸忱著,松迪译《僧格林沁》,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白音吉力根、泉山著《僧格林沁传》,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中文出版的有,巴干著《僧格林沁亲王》,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戴宝君著《僧格林沁亲王传》,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刘学慧著《蒙古王爷僧格林沁》,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刘忱、王玉涛著《僧格林沁》,远方出版社出版;刘毅政著的《中国历代名将丛书》中设一辑为《僧格林沁》,军事科学出版社版。另由泉山先生著《博王家录》,通辽市政协编著的《僧格林沁》和通辽市档案馆编的《僧格林沁》都已内部出版发行。这些近300万字的书籍从民族、历史和军事角度广泛展现了僧格林沁传奇的一生,使僧格林沁这一名称,这一人物更加扬名。
        ——《科尔沁左翼后旗志》惊醒了科左后旗旅游业。《旗志》中,对境内大青沟国家级珍贵阔叶林自然保护区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立体式记述。从茫茫沙漠中的绿洲到神奇般的传奇;从原始森林到沟底的潺潺流水;从104科维管植物到200余种药用资源;从黄菠萝、水典柳等珍稀树木到30多种观赏花木;从40多种野生动物、飞禽到20多种野果山珍,全面的展现了大青沟“茫茫无尽头,林密泉水涌,花香野果稠,玉盘滴翡翠”的原始自然景观。使大青沟国内稀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通过《旗志》宣传,吸引了国内国外的广大游客。从此,地方政府又协作有关部门大力开发大青沟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区内开辟了“原始森林景区”、“三岔口漂流探险”、“小青湖水上乐园”、“绿园施马”、“蒙古族民俗”等景点,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可创3000万元的旅游收入。
        近5年,地方政府相继修善“博王府”,重建“僧格林沁博物馆”,同时又开辟了“双禾尔山沙漠”游等旅游景区,使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的民族地区旅游业日渐兴盛。
    (作者:通辽市科左后旗档案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读志用志)一部《旗志》让“科尔沁”名扬全国
  •    《科尔沁左翼后旗志》,1995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在全自治区首届地方志评奖中荣获二等奖。是该旗自清顺治七年(1650年)建札萨克以来355年中的第一部志书。
        科尔沁左翼后旗(简称科左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最东南与吉林、辽宁两省交接的3省区接壤的旗。全旗总面积11576平方公里,总人口39.5万,其中蒙古族28.7万人。是汉、回、达斡尔等11个民族聚集的民族地区。
        ——《科尔沁左翼后旗志》,让世人更加认识科左后旗,更加了解了科左后旗。科左后旗志印刷3000册,到目前已发行2700多册。除本旗政府行政性发行的500册,其余都是面向市场发行。发行范围除内蒙古自治区外,还涉及十余个省市及国家级图书馆、社科院和大专院校。通过北京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和本地出国留学生发行到了国外读者手中。通过志书把名不见经传的科左后旗、科尔沁之名称传播了出去。认识了科尔沁、了解了科尔沁。志书中对“科尔沁”蒙古语名称的来历进行考证解释。“科尔沁”,蒙古语正音为呼尔沁,意锐利。元太祖成吉思汗有一支由他胞第哈布图哈撒尔指挥的精锐侍卫队,被誉为“呼尔沁侍卫队”。哈布图哈撒尔的后裔就以“呼尔沁”——科尔沁作了科尔沁部落名。有一位内蒙古西部区的领导在科左后旗档案馆参观旗史展览后在留言薄上写下:“走遍科尔沁草原,今日才知科尔沁——锐利之意的来历”。
        90年代中期,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后,当地出现了“科尔沁牛业”、“科尔沁轧钢厂”、“科尔沁乳业”等以科尔沁命名的工业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把科尔沁——科尔沁左翼后旗之名称传播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
        《旗志》中,对本旗传统蒙医正骨术和蒙医正骨世家进行过记述。过后旗蒙医正骨医院原业务院长,传统正骨医术继承人包金山结合西医骨科理论撰写了十余篇关于蒙医正骨、手法扶位、夹板固定等学术论文,在国内和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研讨。并将蒙医正骨载入《上海医学百科全书》。从此科尔沁蒙医正骨名扬天下,旗蒙医正骨医院被国家全威部门指定为“全国百家特色医院”,并由旗级升格为通辽市蒙医正骨医院。从《旗志》中受启发,目前有3名博士研究生,将科尔沁蒙医正骨与科尔沁萨满教联系在一起,作为一项新的研究课体,进行深度研究。过去曾参与编写《旗志》的白金生(现为通辽市文联干部),以科尔沁蒙医正骨为素材去年出版了80万字的蒙文长篇小说《天授秘诀》,不仅轰动了当地文坛,还为正在盛开的“科尔沁——科尔沁左翼后旗”这朵红花配上了鲜嫩的绿叶。
        ——《科尔沁左翼后旗志》,使“博多勒噶台亲王”盛名更盛。科左后旗是清代著名爱国将领僧格林沁的家乡。僧格林沁又是科左后旗第十代札萨克(王爷),道光五年(1825年)十月二十五日,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咸丰五年(1855年)正月二十一日,晋封亲王,赐“博多勒噶台”号。僧格林沁作为清王朝重臣,经历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他所处的年代,正是“康乾盛世”之后清王朝由盛转衰,进而走向内忧外患的年代。他传奇般的一生充满着悲壮,作为朝廷重臣,一代名将,他瑕瑜并现,不可能脱离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因而也就不可能脱离爱国和忠君兼有的两重性。所以他既坚定的爱国抗英,又残酷的镇压农民起义军,最终导致阵亡。这正是他的悲剧所在。但是,他是爱国名将、民族英雄,是不争的事实。他又是科尔沁骄子,这是铁的历史。
        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僧格林沁这一历史人物的身事,从祖籍到幼年、从识字到选嗣、从承袭札萨克到晋博多勒噶台亲王旗,并地以人贵,称科左后旗为“博多勒噶台亲王旗”,简称“博王旗”等进行了多方面,广角度的调查考证。最后在志书的“大事记”、“政权政协”、“文物胜迹”和“人物”等篇、章中较全面记述了僧格林沁的生平和陵寝府第。同时配发了僧格林沁及陵前青石盘龙碑和同治帝御题碑文等照片。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几乎家喻晓,人人皆知。如数家珍般地讲起僧王爷神化般的童年及成长经历,讲起他在天津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英勇抗击英法联军所创造的辉煌,讲起通洲八里桥战役指挥科尔沁蒙古族铁骑所展示的前赴后继的悲壮。使原来在民间传唱的九十九首蒙文《僧格林沁赞歌》,传颂的更加广泛。
        各地文人墨客,蒙汉民族作家也都把创作的目光瞄准了僧格林沁这一历史人物。利用传记、叙事等载体,先后用蒙汉两种文字公开或内部出版8部专记或小说。蒙古文出版的有邢逸忱著,松迪译《僧格林沁》,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白音吉力根、泉山著《僧格林沁传》,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中文出版的有,巴干著《僧格林沁亲王》,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戴宝君著《僧格林沁亲王传》,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刘学慧著《蒙古王爷僧格林沁》,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刘忱、王玉涛著《僧格林沁》,远方出版社出版;刘毅政著的《中国历代名将丛书》中设一辑为《僧格林沁》,军事科学出版社版。另由泉山先生著《博王家录》,通辽市政协编著的《僧格林沁》和通辽市档案馆编的《僧格林沁》都已内部出版发行。这些近300万字的书籍从民族、历史和军事角度广泛展现了僧格林沁传奇的一生,使僧格林沁这一名称,这一人物更加扬名。
        ——《科尔沁左翼后旗志》惊醒了科左后旗旅游业。《旗志》中,对境内大青沟国家级珍贵阔叶林自然保护区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立体式记述。从茫茫沙漠中的绿洲到神奇般的传奇;从原始森林到沟底的潺潺流水;从104科维管植物到200余种药用资源;从黄菠萝、水典柳等珍稀树木到30多种观赏花木;从40多种野生动物、飞禽到20多种野果山珍,全面的展现了大青沟“茫茫无尽头,林密泉水涌,花香野果稠,玉盘滴翡翠”的原始自然景观。使大青沟国内稀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通过《旗志》宣传,吸引了国内国外的广大游客。从此,地方政府又协作有关部门大力开发大青沟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区内开辟了“原始森林景区”、“三岔口漂流探险”、“小青湖水上乐园”、“绿园施马”、“蒙古族民俗”等景点,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可创3000万元的旅游收入。
        近5年,地方政府相继修善“博王府”,重建“僧格林沁博物馆”,同时又开辟了“双禾尔山沙漠”游等旅游景区,使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的民族地区旅游业日渐兴盛。
    (作者:通辽市科左后旗档案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