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卷

  • 呼和浩特市
  • 发布时间:07-05
  • 来源:
  • 【概况】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土默川平原,北纬40°51′41°8′东经110°46′112°10′总面积17186平方千米。辖4个区、4个县、1个旗,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41个民族。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986米。市区海拔1040米。至2021年底全市常住人口34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8.5万人,乡村人口71.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9.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2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5%。三次产业比例为4.4∶33.7∶61.9。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36.8%和60.5%。人均生产总值89828元比上年增长5.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9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税收收入182.2亿元,增长1.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9.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9.0亿元比上年下降4.5%。

    【疫情防控】  完成32架次、5466人次国际航班分流任务,完成182例额济纳旗、二连浩特市确诊患者到呼治疗隔离转运和服务保障任务。精准落实“平战结合”防控措施,启动上线“青城智慧抗疫平台”,用最短时间做好10月22日发生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内蒙古工作组肯定。

    【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1.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0万公顷,增长0.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1万公顷,下降10.6%。粮食总产量176.8万吨比上年增长1.6%;油料产量4.7万吨,下降53.3%甜菜产量6.7万吨下降15.4%蔬菜产量37.8万吨下降5.9%水果含果用瓜产量9.5万吨,下降7.8%。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41万公顷。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72.6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1%。年末,牲畜总存栏328.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新增“两品一标”产品23个,17个农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目录》,“敕勒川味道”获得“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工业经济】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60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利润总额235.3亿元增长19.7%营业收入利润率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4%。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6.5%,制造业增长1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分经济类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3%,股份制企业增长1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2%,私营企业下降11.6%。分行业,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烟草制品业增长1.2%,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8.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0.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0%,医药制造业增长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5.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电量587.6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3%饲料121.2万吨增长4.9%乳制品169.2万吨增长10.0%卷烟179.5亿支增长1.1%原油加工量392.5万吨下降4.2%烧碱折纯24.3万吨增长15.8%水泥495.5万吨增长2.7%单晶硅20.8万吨,增长53.3%;原铝电解铝27.8万吨下降0.3%。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68家,比上年减少8家;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3.6万平方米下降4.0%竣工房屋面积128.8万平方米增长2.8%房屋建筑竣工率16.4%。

    【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9.9亿元,比上年下降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0.8亿元,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0.3亿元,增长8.7%金融业增加值248.6亿元增长1.8%房地产业增加值200.3亿元,下降0.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000.0亿元增长9.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56.6亿元增长1.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17.6亿元,增长19.0%。全年公路货运量13694.7万吨比上年增长23.1%公路货运周转量174.5亿吨千米,增长18.4%;公路客运量306.5万人,增长107.5%,公路客运周转量4.9亿人千米,增长17.4%。年末,全市机动汽车保有量132.8万辆,比上年增加6.2万辆。其中,载客汽车保有量122.7万辆,增加5.9万辆;载货汽车保有量9.4万辆,增加0.3万辆;专项作业车保有量6578辆增加389辆。

    【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4.7亿元比上年增长7.0%。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85.1亿元,增长6.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9.6亿元增长7.1%。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159.8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出口额80.6亿元,增长11.3%;进口额79.2亿元,增长6.1%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78.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8.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8%。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下降18.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2.1%。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投资增长7.5%,中央项目投资增长367.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70.7亿元比上年增长9.6%。

    【重点项目建设】  启动实施“六大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出台《奶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等。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加快建设,蒙牛乳业产业园鲜奶工厂、正大集团食品加工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中环五期、华耀光电一期、东方超算云内蒙古超级大脑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大唐百万级新能源打捆外送、中国银行金融科技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旭阳中燃300万吨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金河佑本动物疫苗生产基地、金山电厂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久泰100万吨乙二醇项目进入调试阶段。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正式开通,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上线运行,获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北部敕勒川、南部黄河湾景观文化旅游带建设推进顺利,华谊兄弟敕勒川星剧场、马头琴文化产业园、敕勒川草原陆游房车营地等文旅项目建成投用。大黑河军事主题公园初具雏形,马鬃山滑雪场启动运营,掀起冬季冰雪旅游新热潮。水岸漫街、王府井奥莱、地铁网红街等成为广大群众新的休闲消费打卡地;塞上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第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伊利乳都科技示范园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莫尼山非遗小镇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韵达、中通、圆通、九州通等物流项目开工建设,首列“青城号”中欧班列开通运行,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  引进上海华东、市政、园林三大国内顶级设计团队,高标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和重点片区、重要节点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和刚性约束力显著提升。27条市政道路、22条断头路顺利通车,取消国道209线桃花收费站,昭乌达哲里木快速路全线通车,金海、金盛快速路部分路段通车,主城区车辆平均时速提升6.7%;改造老旧小区333个、466万平方米,开工17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城区64千米供热管网完成互联互通,36.4千米老旧燃气管网、35万户燃气技防设施完成改造。建成口袋公园和社区游园186处、城市绿道220千米,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绿化清秀指数排名第2位。开展城市广告、物业、交通、环境“四大综合治理提升行动”,拆除各类大型广告牌匾1200余处,1346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在全国76个大中城市类别中位列第28位。城市大脑升级到2.0版,涵盖9大板块、132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的“爱青城”APP上线运行。入围2021城市数字化治理百强榜、城市数字化转型百强榜,获评2021中国领军智慧城市。

    【乡村振兴】  投入乡村振兴资金5.73亿元,实施富民项目237个、帮扶项目58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78.3千米,改造提升农村电网290千米,行政村百兆宽带实现“全覆盖”。完成户厕改造6.3万户,村庄绿化率30%以上。举办各类农村惠民展演6000多场次。清水河县韭菜庄乡、武川县上秃亥乡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林县胶泥湾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生态治理】  2021年总用水量9.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5.8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2亿立方米;生活用水2.0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0.9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6.6立方米/万元。完成营造林面积7733.3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200.0公顷,封山育林666.7公顷森林抚育2866.7公顷。全市森林面积384066.7公顷,森林覆盖率22.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9.0%,全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基本完成57个村、6.35万户燃煤散烧综合治理任务,空气优良天数318天,较上年提升6.8个百分点,全区排名提升4位。班定营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投用。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71家,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3.47%和2%,地膜回收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1%、91%。出台《呼和浩特市湿地保护条例》,实施大小黑河、哈素海、黄河滩区等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林草生态建设43.7万亩,获得“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荣誉。单位GDP能耗下降7.5%以上、节约标准煤30万吨以上。

    【服务能力建设】  呼和浩特市本级545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半个工作日,新开办企业全程“零费用”,企业投标全程电子化。在291个城市参评的2021中国营商软环境排名中位列第46位。36户市本级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为10户,11个工业园区、3个物流园区优化整合为5个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家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排名中提升3位。新增百亿元工业企业2户,新增市场主体5.9万户、同比增长18.7%。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37亿元以上。召开招商引资承诺兑现大会,累计兑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10.65亿元。举办线上线下招商引资恳谈会、推介会、签约会60多场,推动项目落地417个、开工245个完成投资365.8亿元、增长36%。

    【邮政电信】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6.4亿元下降1.7%。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9777.6万件,增长31.7%;邮政寄递服务业收入1.2亿元,增长22.7%。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9112.3万件增长31.4%快递业务收入15.9亿元,增长6.1%。年末,全市4G移动电话用户351.3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99.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28.9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1.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6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450.6万户,增加9.3万户。

    【金融保险】  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639.8亿元,比年初增长8.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568.7亿元比年初增长7.5%。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932.1亿元,比年初增长14.0%;企业单位贷款余额7635.4亿元比年初增长6.0%。年末全市保险机构共有44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46.9亿元,同比下降6.1%累计赔付55.4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2.6亿元同比下降16.1%累计赔付33.1亿元同比增长17.9%人身险保费收入104.4亿元同比下降1.4%累计赔付22.3亿元同比增长20.1%。

    【科学技术】  全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1亿元,比上年下降31.1%,争取国家及自治区支持资金2.7亿元,项目349项。年内专利授权量6620件,增长20.5%,占自治区专利授权总量的27.2%。安排重大科技专项经费1.4亿元。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近50亿元。实施“揭榜挂帅”项目2个、重大科技专项2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由上年18.9%提升至28.1%。优质苜蓿草技术攻关6项自治区标准在国家市场监管局备案,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获得科技部批复。新增1家院士工作站、53家研发机构、2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协会金奖各1项。金山高新区全国排名提升10位。与自治区科技厅合作共建内蒙古科技大市场投入使用,上海交大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农大内蒙古现代农牧研究院挂牌成立,成功入选科技创新百强市。制定出台《吸引人才政策10条》,科技领军人才驱动中心启动运营。优然牧业、大唐药业、新华集团分别在港交所、北交所、上交所上市,实现9年来本土企业上市“零突破”。

    【教育事业】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4所,招生7.5万人,与上年持平,在校生人数25.5万人,增长2.4%,毕业生人数6.5万人,下降3.0%;年末有普通中学119所,招生4.8万人,下降4.0%,在校生14.6万人,下降0.7%,毕业4.8万人,下降4.0%;年末有小学197所,招生3.9万人,增长14.7%,在校生20.0万人增长5.3%毕业生2.9万人,下降3.3%;年末有幼儿园443所,在园幼儿7.2万人,与上年持平。

    【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462个。其中医院110个拥有病床19820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2168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2477人。

    【文体与旅游】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5个。全市拥有广播电视台7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年末全市有体育场20个,体育馆19个,室内游泳池51个。全年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874.5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业收入349.8亿元。

    【居民收入消费】  全年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2277元比上年增长7.8%全体居民均消费支出27162元,增长13.6%。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3026元比上年增长6.5%。城镇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32437元,增长13.5%。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22435元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17424元,增长14.9%。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8%,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5.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0%,分别比上年下降1.3个和0.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66.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2.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235.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71.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8.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8.4万人。年末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86916户受益139937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70594.7元。建成全区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城镇新增就业6.4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6万人,2万多名高校毕业生选择首府创业就业。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32所,选树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117人,校园安全“四个百分百”全部达标。在全区率先启动县域综合医改,市第二医院迁建、中医院医养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医学会及36家医疗机构达成深度合作,158名知名专家在呼和浩特市多点执业,建设“变态反应”等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分中心,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建成105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市区覆盖率80%以上。超额完成社会保险参保扩面任务,市社保核定窗口被人社部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58条便民热线整合为一号受理“12345”接诉即办平台,受理有效诉求近100万件解决率85.6%。开展“三大一严”信访化解专项行动,解决各类信访矛盾606件。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谢勇  孙志杰

     

    新城区

     

    【概况】  新城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东北部。辖区总面积700平方千米,城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千米,辖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自治区级产业园区。总人口64万人,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34个民族。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51.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总量位列全市九个旗县区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亿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86.27亿元,同比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562.81亿元同比增长5.5%。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8.90亿元,同比增长7.1%。农业逐步向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转变,工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转变,服务业逐步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三次产业比例为0.4∶13.2∶86.4。科技城高标准规划建设,入驻企业275家,新城区获评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年内,全区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55个,完成投资393亿元,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到6.4万家。

    【污染防治】  调整8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10条河道管理范围。推行河长制,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散乱污企业全部取缔。治理完成哈拉沁小沟、哈拉更沟地质环境,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完成沙梁等15个村1.58万户燃煤散烧综合治理,13家燃煤供热企业实现在线监测,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新城区成为全市空气质量达标与碳达峰试点地区。完成2处尾矿库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见成效,森林覆盖率44.3%,中心城区绿化率39.2%。建成口袋公园35处,完成绿道建设56千米,摆放花坛花器302处,提升改造绿化节点463处。依托以敕勒川草原为核心的优质生态资源,开展生态旅游业。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全景式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等重点文旅项目相继运营,形成“红色革命文化游”“绿色草原生态游”“橙色活力健身游”“白色冰雪体验游”等多彩旅游线路。华谊兄弟星剧场、马头琴草原文化产业园一期、敕勒川陆游房车营地等一批文旅项目建成运营,生盖营、奎素、李占窑等精品民宿竞相发展,引进承办华北五省区首届旅游合作峰会,举办第15届中国户外金犀牛颁奖典礼,恼包村入选首批内蒙古网红打卡地和旅游休闲街区。全年接待游客8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4亿元。新城区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提升“敕勒川”品牌辨识度。

    【城乡建设与管理】  编制实施北部边缘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修编保合少镇总体规划。推进棚户区改造,北二环区块出让土地13宗592亩,毫沁营安置小区二期主体完工,下新营9号地、毫沁营6号地安置小区开工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28条市政道路全部开工,改造完成5条小街巷,完工通车3条断头路,改造边角地块10处,为长城小区等7个小区加装电梯20部,全面完成103个老旧小区改造。创建水岸漫街特色示范街区,改造多松年故居周边。生盖营村至110国道南辅道等3条通村公路、9个道路养护工程完成建设,新城区创建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面铺窑水库安全防护工程完工,上新营等6个村饮水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大青山前坡1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5%,环卫保洁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村庄绿化景观提升1800亩,乌兰不浪等13个村创建成为自治区级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团结小区被列入全国100个老旧小区改造精品工程,接受自治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现场观摩。专项整治公共收费停车场130个。专项整治卫片图斑387个、违建墓地2596座。

    “科技城”建设】  草原绿谷项目正式启动。航天六院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集聚企业101家,持有专利374项。信元网安等3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科汇通等8家企业成功立项“科技兴蒙”行动项目。政府主导的融商基金面向科技企业完成股权投资5980万元。承办院士青城行、中国女企业家走进呼和浩特创新创业发展大会、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活动,签约航天育种创新联合体等优质项目30个。科技城年产值完成19亿元,营业收入31.7亿元。

    【优势产业发展】  东客站商圈王府井奥莱小镇开业,新华广场地铁网红街成为首府旅游新名片,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投入运营,带动会展、文创产业蓄力发展。形成以新华大街为轴线的金融、保险产业布局,恼包物流园升级为全市快递电商产业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东泽生物等生物技术企业成长迅速,新创环境等节能环保企业成为地区行业标杆。数字产业初具规模,引进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大数据登记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运营。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高效,百鲜草莓种植园成为全产业链示范种植基地。

    【营商环境优化】  完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373项审批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推出94项“蒙速办·一次办”服务套餐,加速推进“跨省通办”,62个事项在全国93个区县实现异地办理。“蒙企通”综合服务平台投入使用,搭建起市场主体与政府实时精准沟通的桥梁。落实减税降费,助推企业轻装前进。招商引资,签约泰康长寿社区、爱琴海购物公园等项目82个。实施东源总部基地、大学生安居家园等91个重点项目,项目驱动效应明显。

    【人民生活】  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1581元。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5%以上。保障基本民生,发放低保、特困救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役士兵及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优待抚恤金等各类资金4.94亿元。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养老服务机构55个,完成25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呼哈路、迎新路服务中心成为全市样板。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4948人,登记失业率5%以内。第一实验小学开工建设,建成北垣小学北校区。招聘教师645名。12所教育联盟学校挂牌成立。与北师大出版集团在第三十八中学等学校实施强基培优工程。全面启动“公参民”改革。苏虎街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新城区文化馆晋升国家一级馆,图书馆获评自治区十佳馆。修缮保护绥远城墙等历史文物。天骄体育公园建成使用,郑洁网球学校落地开营,软式曲棍球在6所学校试点推广。新城区创建成为自治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健康示范单位44家,2所卫生院纳入全市120急救指挥系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率100%。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2个,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实现数字化,8家公立医疗机构与三甲医院实现双向转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市域内三重保障一站式结算。刘畅

     

    回民区

     

    【概况】  回民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的西北部,东与新城区、赛罕区交界,南与玉泉区相邻,西与金川经济开发园区、土默特左旗接壤,北与武川县毗邻。辖区面积194平方千米,其中规划城区面积48平方千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小的一个旗县区。全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镇,64个社区,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3万人,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23个民族,其中常住回族人口2.4万人,是回族聚居区。回民区历史上就是商家云集之地,经多年发展成为商贸业大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商贸业最集中的地段,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多年居于全市第一、自治区前两位。回民区辖区内有内蒙古财经大学等12所大中专院校和呼和浩特市一中等公立中小学、幼儿园62所,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两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为代表的9家文化机构。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0.46亿元同比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8.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21亿元,同比增长8.3%;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0316元,同比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6.84亿元同比增长7.0%。

    【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中山西路商圈升级转型初见成效。振华广场占据全市高端消费市场。“民族星云里”引进45家首店、旗舰店、城市独有品牌店,首店经济效应初步显现。天元商厦宝洛尔旗舰店落地运营,涵盖15个国家、3000余种免税商品。维多利集团实现精品化转型,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3%。直播带货、网红打卡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海拉尔西街商圈发展以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新趋势,恒茂汽车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汽车交易年销售额实现近100亿元。新畅储运等物流基地初具规模,快递分拨中心遍布城区每个角落。

    【农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  大青山前坡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相辅相成,举办“杏花节”“非遗日”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段家窑村被评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莫尼山非遗小镇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生态农业与现代旅游交融交织,段家窑村200亩桑产业示范基地、乐谷丰千亩黄芪基地建成运营,奇乐乐科技生态示范农业观光产业园和活力小镇开工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创新驱动】  创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市级以上研发中心6个,孵化小微企业70家。全面加强与各类高等院校合作,与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共同创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名贵中药材试验示范种植基地。众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型油气钢管加工项目成功申报“科技兴蒙”合作引导项目,产学研协同发展成为优化产业结构的新亮点。

    【营商环境优化】  深化“放管服”改革,295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服务大厅,行政权力事项实现“一门办理”。“蒙速办”业务全面开展,6类45个依申请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70个工作日。“就近办”服务便捷,99项自治区赋权事项全部下放至乡镇和街道。简化办事流程,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0.5个工作日。落实便民利企9条措施,新增市场主体4.1万家。

    【招商引资】  坚持产业链招商、靶向招商、以商招商,全共签约55个项目,总投资240亿元的国际能源先行区北方中心、家家悦集团维乐惠超市等4个项目落地实施,累计完成投资23.2亿元。

    【城乡面貌改善】  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改造标准,完成49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惠及居民1.2万户。打通出行“堵点”,畅通微循环,完成车站西街西延段等6条断头路和文化宫西巷等13条街巷提升改造工程。开展城市“序化、净化、美化、亮化”管理行动,施划695个停车位,规范车辆停放。垃圾分类形成常态,建成使用42座垃圾分类厢房和小型投放站,全市首个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中心启动运营。新建绿道20千米、口袋公园33处,新增绿化面积25.5万平方米,居民绿色获得感。

    【社会保障】  城镇新增就业878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05人,参保率100%。抚恤优待政策落实到位,270名退役军人成功就业。城乡低保救助金、“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足额发放,惠及居民1.5万人。初步形成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建成25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教育事业】  总投资2.76亿元的四十中、太平街小学分校等6所校园开工建设,完成校园安全“四个百分百”任务。公开招录教师59人。全面压减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举办全国“万物启蒙”班级课程共同体建设实践峰会,获得教育部授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扩大教育影响力。

    【文化体育】  回民区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二级文化馆,“两馆两中心”年接待群众32万人次。成功举办第十届乌素图杏花节,组织开展各类惠民演出和全民健身活动350余场次。周杰

     

    玉泉区

     

    【概况】  玉泉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的西南部,东与赛罕区毗邻,西、南与土左旗接壤,北与回民区相邻,面积207.17平方千米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玉泉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发祥地,由“御马刨泉”的美丽传说而得名,拥有440多年的历史,辖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下设50个行政村,63个社区居委会。全区总人口371141人,常住人口304047人,其中,城镇人口162290人、乡村人口208851人,有蒙古族、回族、满族等35个少数民族。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340.95亿元同比增长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81亿元,同比增长2.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2.64亿元,同比增长7.7%;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1838元,同比增长6.6%;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7003元同比增长9.9%。

    【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与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联合建立专家工作站,同内蒙古大学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实现科技成果转移和拓展。三松万亩富碳示范园、禾裕现代农业示范园、四系生态自我循环农业系统筹农业项目落地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金源康、草原绿野成为新冠疫苗基础原料主要供应商。草原红太阳获得自治区首批绿色工厂认定。凯德茂、居然之家、万锦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全面营业,华润万象城、万达广场落地开工,首府新的现代消费中心正在形成。明品福项目正式落地。4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52.7亿元。全年招商引资签约落地项目22个,投资43.6亿元。

    【文旅融合】  塞上老街区块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域评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成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和归化城老街区展示馆。举办第二届“塞上老街音乐美食季”活动,“内蒙古音乐、内蒙古味道、内蒙古好货”文旅消费品牌备受青睐。2021年接待游客473.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7亿元。

    【营商环境优化】  新政务服务大厅投入使用,46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为民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全面落实便民利企9条措施,新增市场主体11056户。事业单位改革试点、“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等改革任务全部完成,98项行政权力下放至镇、街道,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生态文明建设】  完成20个村社区燃煤散烧综合整治和33个村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实河湖长制和林草长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大黑河、扎达盖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四控”行动规定任务。坚决遏制“两高”项目,能耗“双控”指标保持“双绿”。

    【民生保障】  完成34个老旧小区、82.5万平方米改造任务。25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新建市政道路4条,打通断头路4条,改造小街巷10条,撤销桃花收费站,打通呼市城南交通“瓶颈”。新建、续建水语青城、西水磨幼儿园,中央民大附中交付在即。办结117个房地产遗留问题,110个产权分户项目全部“清零”。杨占林

     

    赛罕区

     

    【概况】  赛罕区位于土默特平原东北部,是东北部半山区向西南部平原区过渡带,地形东北高、西南低,东南缘属山地和丘陵区,其余大部分区域属平原区。位于大青山东端南麓,东接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凉城县,南衔和林县,西靠玉泉区,北依新城区。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东南部。农业区划分布,山地丘陵区以杂粮生产为主,平原区粮菜兼作,以蔬菜生产占优势,拥有全市70%保护地设施,50%地产菜产自赛罕区。赛罕区总面积1025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85平方千米,农区面积940平方千米。辖区城区有8个街道、90个社区,农区3个镇和部分涉农街道有101个行政村。2021年,赛罕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60.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5.73万元和2.5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7亿元。2021年,赛罕区居民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壮族、藏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35个民族,常住人口88.53万人。

    【粮食生产】  2021年,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45.3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6万亩,粮食作物中以玉米为主,播种面积32.7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4.7%。粮食总产18.06万吨平均亩产467公斤。建成高标准农田1.1万亩,推广节水灌溉1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62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经纪人394人,带动8000余名农民参与合作经营。

    【蔬菜生产】  新建蔬菜大棚和温室280栋,投产113栋,露地菜种植面积扩大到2.48万亩,蔬菜总播面积6.5万亩。引进推广新品种12个,申报绿化食品认证企业3家、产品8个,超额完成市农牧水利局下达的生产任务,打造出蒙兰花卉、黑沙图红心火龙果、七圪台紫苏等品牌产区。举办菜农技术培训2期,培养出技术骨干110名。

    【林草业】  2021年,完成生态林建设面积2.45万亩,其中,森林植被恢复4000亩补植补造1.75万亩森林抚育1000亩灾后治理2000万亩完成育苗4200亩。至12月底,赛罕区森林覆盖率18.6%,城区绿地覆盖率42.2%。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完成黄合少镇格此老村自治区绿化示范村建设。

    【城市建设】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82个,4个棚户区改造区块进入实施阶段。新建市政道路8条,整治防涝积水点4处。新建口袋公园、社区游园25处,建设绿道20千米。实施机场辅路南区块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城中村、城边村综合治理、文明交通、小区物业、广告综治“四大提升行动”,改观环境面貌。

    【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2021年,投资7.68亿元实施燃煤散烧整治工作,14个村17850户村民用上清洁能源。投资3.6亿元对前不塔气区块实施工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持续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全域30万亩秸秆实现综合回收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四控”成效明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115家。落实“林长制”,完成森林植被恢复造林、补植、退耕还林抚育22400亩。整改土地违法用地209宗,清理拆除违规搅拌站27处,清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947处。

    【服务业】  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213家企业完成交易额41.6亿元。沙良公铁物流园发送货物282.7万吨,运输收入5.4亿元。新华文化产品物流园项目开工。永泰城大商业项目主体完工。31个房地产项目陆续交付。大黑河军事主题公园、马鞭草紫色花海、石人湾湿地成为首府网红打卡地。马鬃山滑雪场正式开业,带动青城冰雪旅游“热”。

    【社会保障】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274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1.94万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08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35.4万人。新建、改建社区服务中心7个,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5个。

    【文化事业】  2021年,组织创作编排各类作品34部,其中原创精品22部;开展文化惠民演出220多场。推动赛罕区文化馆、图书馆升级改造,新建二道河“非遗”传承基地。同年,赛罕区文化馆被国家文旅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和自治区“十佳文化馆”,赛罕区图书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图书馆。

    【教育事业】  2021年,赛罕区优化教育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用南门外小学昭乌达分校和石化幼儿园、金河镇第二中心校附属第二幼儿园,新增1620个学位。启动哈达路小学建设工程和乌尼尔东街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装修改造工程,可新增学位1890个。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成立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学教育集团和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教育集团,区内办学集团7个,涉及学校21所。

    【卫生医疗】  制订印发《健康赛罕行动实施方案》,成立健康赛罕推进委员会领导小组和健康赛罕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推动健康赛罕行动工作。赛罕区人民医院项目总投资4.49亿元,总建筑面积62911.75平方米,设计病床490张2020年7月15日开工建设建设项目内容包括门急诊楼地上三层,南、北住院楼地上九层,办公楼地上三层以及附属用房,是一所“大专科、小综合”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年10月22日该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冯永强

     

    土默特左旗

     

    【概况】  土默特左旗地处内蒙古高原,北部为山地,属阴山山脉中段之大青山中部,最高点为金銮殿峰,海拔2270米;南部为平原,属土默川平原北端,海拔1000米左右。全年四季分明,属准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3℃,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400毫米日照2876.5小时。北与武川县接界,南临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东与呼和浩特市相连,西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相邻。东西最长87千米,南北最宽55千米,辖区总面积2700平方千米9个乡镇、321个行政村。旗委、旗政府驻地为察素齐。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235.92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一产业累计完成41.92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累计完成109.83亿元同比增长12.8%;第三产业累计完成84.16亿元同比增长3.7%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64.02亿元,同比增长26.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335266万元,同比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完成68.36亿元,同比增长252.2%;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6948元同比增长8.7%。

    【经济建设】  加快建设伊利5G工业互联网奶粉智能制造项目、5G人工智能液态奶示范项目、金山热电厂二期、斯诺新材料等重点项目,推动吉宏智能包装、草原绿野生物等新型产业项目顺利进展,初步形成乳业、新材料集聚集约发展格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63亿元。优然牧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服务业提质增效,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中通、圆通、九州通物流基地,众拓、聚牧城物流公司投入运营,商贸物流产业初具规模。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网点30个。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27.7亿元、79.6亿元。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  按照“3110+N+X”布局“3”即奶粉工厂、液态奶工厂、奶酪工厂;“1”即1个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10”即建设10个现代化牧场,有土默特左旗7个;“N”即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学校、医院等多个公共基础配套设施;“X”即上下游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建设,开工项目21个,投资总额26.6亿元。编制完成《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国土空间总体利用规划》等7个规划。奶粉工厂、液态奶工厂主体工程完工,分别完成投资9.3亿元、10.5亿元,开工建设奶酪工厂,加快推进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建设规模化牧场,可沁牧场投入运营,铁帽牧场、小里堡牧场分别进牛4073头、3946头,后善岱牧场和沙尔营1号牧场主体工程完工。振兴大街、博学路等9条道路具备通车条件,乳业大街主体工程完工。金山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投入运行,完工10千伏、110千伏和220千伏供电线路迁改。呼和浩特市二中分校、四中分校、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敕勒川分校、敕勒川医院开工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  推进燃煤散烧综合治理,台阁牧镇13个村9331户居民实现集中供热,高污染燃料禁燃区6249户居民实现清洁煤炭替代。完成95个河湖“五乱”问题整改。推进大黑河土默特左旗段清淤整治、海流水库和小黑河生态净化工程。河道水质监测设备投入使用,提高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哈素海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启动实施周边渔业养殖综合整治。大青山前坡补植苗木9.8万株,完成义务植树70.88万株,土默特左旗森林蓄积总量177.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6%

    【民生保障】  2021年,新增城镇就业30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477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63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0万元。社会救助实现“应救尽救”,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2.23亿元。投入资金960万元,全面完成确定的6项民生实事项目。改造老旧小区14个惠及居民1348户。国道110线呼市至毕克齐段公路建成通车,110国道至东圪塔村公路、台阁牧镇“金三角”旧路改造工程完工。土默特左旗第三幼儿园主体工程竣工,金山第一幼儿园建设进展顺利。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创建市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9个。

    【政务服务】  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7大类66个企业开办事项实现“套餐式”“一站式”服务,企业开办主体登记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不动产一般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整合97项“蒙速办·一次办”套餐服务事项,开通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土默特左旗政务服务大厅累计办理业务23.1万件,同比增长8.6%。推进重点项目建设,59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88.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完成投资79.6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8个,协议资金274亿元,落地项目35个,完成投资44亿元。召开全旗招商引资承诺兑现大会,履约践诺,兑现企业奖励扶持资金6.32亿元。庄丽丹

     

    托克托县

     

    【概况】  托克托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处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腹地。全县辖5个镇、1个黄河湿地管护中心、16个社区、120个行政村,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1个自治区级农业园区、2个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全县总面积1416.8平方千米总人口16.6万人。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0.18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4.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9亿元,同比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31亿元同比增长5.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7亿元,同比下降15.1%;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2779元同比增长6.4%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476元同比增长10.3%。

    【工业强县】  投资1.2亿元的佳园220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推进投资33亿元的兴泰新材料年产30万吨BDO项目,推进投资15亿元的君奥化工年产10万吨氯代异氰尿酸和12万吨氰尿酸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大唐托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实施大唐托电一至五期液氨改尿素制氨工程、呼铝电烟气净化环保改造项目。开展工业园区300兆瓦可再生能源替代示范工程、晶盛1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前期工作。建设投资6.6亿元的金河生物年产5.2万吨金霉素项目。投资1亿元的金达威500吨辅酶扩建项目顺利试生产。投资6.9亿元的金河佑本动物疫苗生产基地项目建成运行。推进“能耗双控”,实现能耗“由红转绿”,完成年度目标。

    【招商引资】  启动全民动员跑步式招商引资,“四大班子”顶格推进,组建8个专项招商组,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温州商会、山东商会、江苏商会“走进托克托”等大型招商活动,开展项目洽谈活动130余次,签约项目67个,协议投资286.7亿元。空气化工久泰氢能综合利用、福瑞达年产6万吨含氟聚合物新能源材料等7个10亿元以上项目签约。推行全程保姆式专员服务,选派37名专员“一对一”服务项目。推动全员向上式项目储备和资金争取,储备项目29个,争取资金3800万元。

    【服务业】  推进投资11.8亿元的黄河康养农旅小镇项目前期工作,瑞沃葡萄酒主题文化旅游项目开工建设。黄河神韵广场滨河生态廊道及旅游步道项目建成投用,基本建成托克托革命历史纪念馆。举办第三届黄河开河鱼品尝活动、第十一届葡萄采摘品鉴活动和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签订“河口非遗村”战略合作协议。黄河印象神泉山庄旅游区获评AAA级景区。基本完成居家养老改革试点项目。发展电子商务、网红经济等新业态,电商企业增至52家,年交易额6000万元,神泉景区获评内蒙古自治区10强文化企业和“内蒙古网红打卡地”。中国建设银行入驻托克托县,金融机构增至11家,涉农贷款投放4.1亿元,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0亿元。

    【环境污染防治】  建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在线监控系统,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至298天。基本完工大黑河生态净化工程。常态化开展河道“清五乱”行动,各级河湖长巡河湖4375次,清理河道垃圾50余吨。编制《托克托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完成千人以上乡镇、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工作。加强黄河滩区面源污染防治,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2.3%,化肥使用量同比减少4.5%,地膜使用量同比减少1.7%,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7%。

    【社会保障】  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7926.3万元、特困供养金675.8万元、困难和重度残疾人补贴720万元、临时救助金164.3万元、敬老金2072.3万元、高龄津贴615.8万元、优抚优待金578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39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两金五制”全面落实,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公共服务】  落实“双减”政策,关停整顿校外培训机构14家,实现义务教育课后服务“5+2”全覆盖。创建“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县”,完成县医院“五大中心”建设,突破性开展变态反应、恶性肿瘤治疗,有效填补医疗服务空白。县医院获评“自治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样板示范医院”。完成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二级”文化馆。举办全民健身操展演、全国门球精英邀请赛等活动。

    【社会治理】  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合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开展“三大一严”专项行动,上级交办信访事项化解率100%。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社区网格化覆盖率100%。推行“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模式,打击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马昕宇

     

    和林格尔县

     

    【概况】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呼和浩特市境南部,地处山西、内蒙古交界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腹地。属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多样,总体地形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态势海拔10162031米。全县总面积3436平方千米,辖4个乡、4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有148个行政村,10个城镇社区、2个农村社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14个民族,总人口20万人。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8.39亿元,同比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93.1亿元,同比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3亿元同比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亿元,同比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10.36%;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2114元同比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7427元,同比增长10.9%。三次产业比重10∶49∶41工业、服务业呈现“双轮驱动”,产业发展质效双增。“千亿级乳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现。京能热电、和林电厂相继投产,发展信息技术、林草、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建成奶牛养殖、生猪及肉羊调出大县,奶山羊产业崛起。新增高标准农田21万亩,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8家。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旅游景区7个。

    【招商引资】  成立“和林格尔县投资促进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举办线上线下签约活动13次,签约项目51个,协议投资额达460.5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  列入市级重点项目47个,全部开复工,总投资210.45亿元,计划投资45.02亿元,完成投资47.09亿元。推进草原新牧民、草原和牛等奶源基地建设项目,盛健羊奶粉、杭萧盛基一期等项目相继投产,贾国龙功夫菜、大唐药业健康产业园、王记食品等项目进展顺利,3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名单。68天迁改7.2千米超高压线路,27天拆除红线内26处遗留建筑,保障乳业产业园和呼和浩特新机场重大项目建设。

    【交通运输】  和林至羊群沟红色旅游公路、樊家夭至大红城通村联网公路建成通车。2021年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国家级示范县”。

    【科技创新】  2021年底,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1352人,其中,博士16人、硕士118人、研究生128人、本科生1090人。2021年推荐申报18家高新技术企业,获批11新增5家、复审6,全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36家。2021年推荐申报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3家,推荐申报呼和浩特市企业研发中心4家,全县有各级各类研发平台36家。显鸿科技“蒙芯”物联网芯片广泛应用,蒙牛公司“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宇航人董事长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旅游业】  蒙树、盛乐博物馆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绿野、前窑子水库创建AAA级旅游景区工作,同步开发、打造、申报新业态农家乐1家。奥威马文化产业园、浑河滩成为热门打卡地。南山旅游景区完成出入口闸机升级工程,开通线上购票服务。盛乐博物馆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弘扬盛乐文化和鲜卑文明,竭力发挥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教育职能。胶泥湾村获评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医疗卫生】  县人民医院争取国家专项债券30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2324万元,配套县级资金实施医疗救治与应急能力提升设备采购项目、传染病建设及诊治能力提升项目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提高全县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县中蒙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专科医院验收。通过县人民医院与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等方式,创新“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引进14名高层次人才副高级以上在各级医疗机构坐诊。

    【文物资源调查和保护】  开展“引黄入岱”项目文物考古工作,勘探出35座汉代古墓葬,1处汉代遗址。

    【社会保障】  城镇新增就业454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75万元带动就业192人。1.9万农户用上“暖心煤”。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处。县文化馆入选第五批全国二级文化馆。《夏尽秋至,活力和林》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在南山公园挂牌成立。成功创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张茜

     

    和林格尔新区

     

    【概况】  和林格尔新区以下简称“新区”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持建设,2017年2月24日挂牌成立,正在申报国家级新区。新区地处呼包鄂榆城市群的核心区域,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境东部和南部,涉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区域,规划控制面积496平方千米,由中部核心区和南北两翼构成。2021年,云谷片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93户,新增注册资本金29.2亿元。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行,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一体化算力国家枢纽节点内蒙古枢纽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新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获得国家工信部批复,被确定为自治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单位,被确定为自治区级低碳创建示范园区,被环球时报评为2021“区域高质量发展最具投资价值园区”。

    【城市绿色规划】  优化云谷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等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建立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节能监管平台启动建设,低碳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金盛快速路提升改造工程南二环至市社会福利院段全长3.54千米,全程设置高架桥,通行方式为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12月17日,南二环至市社会福利院段正式通车。云谷片区13条市政道路加快建设,建成云谷片区道路照明维修、信号灯及配套设施改造、公共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市政公用工程,完成“两河一廊道”生态园林绿化与河道治理一期工程、核心区15条道路绿化、云义公园及周边环境改造工程。

    【招商引资】  2021年,新签约项目76个,同比增加37个,总投资419亿元,同比增长232%。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新校区、中数兴盛北方数据湖金融科技产业园、伊克塞生物科技等一批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生命科学、社会事业项目落地建设。获评呼和浩特市2021年度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地区。

    【数字经济】  建成和在建的IDC项目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163.5万台,居全国前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数据中心二期具备投用条件,东方国信工业互联网北方区域中心一期主体完工,加快建设中国“金融云谷”,中国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开工建设。四套超算平台上线运行,北京旷视人工智能超算平台完成四期建设,东方超算内蒙古超级大脑一期混合算力达1300万亿次。数据应用取得重点突破,累计注册大数据企业249家,自治区5G产业创新基地投入运营。119日,内蒙古“5G+智慧矿业”创新中心落地,电信、移动、联通、铁塔、华为5大5G行业龙头企业入驻,该基地投用标志着新区在打造数字产业平台、集聚5G产业生态、推广5G应用创新方面又取得新突破。9月10日,华勤北方区域总部物联网设备智能制造及大数据应用中心在和林格尔新区揭牌运营。“上云”东方国信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服务40多家自治区重点企业。新区超算生态集群发展入选《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中国高性能计算加速发展”优秀专栏案例。

    【生命科学  新材料产业】  建成投用北工大高导热氮化物研发生产、国龙加壹新材料、中科基因实验室、子殷科技医学3D打印等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首条、年产10万台的中核同方服务器生产线一期投运,完成产值3.62亿元。加快建设蒙矿碳烯轻质高强铝基新材料、新思路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大溪生物制品原辅料生产、奥普赛血清研发生产、同方人环空气源热泵生产等项目。

    【现代服务业】  京东“亚洲一号”内蒙古物流园满仓运营,韵达内蒙古快递电商总部基地、西贝贾国龙功夫菜超级厨房开工建设。

    【重点产业平台建设】  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累计入驻高科技企业31家,12家开始运营。数聚小镇一期占地面积178.8亩意向入驻企业20余家。2021年,金融小镇新增金融机构17家,新增注册资本6.5亿元;呼和浩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完成跨境电商贸易单量248.25万单,同比增长77倍,实现贸易额3.06亿元,同比增长89倍,初步形成跨境电商产业生态。

    【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  枫叶双语学校取得高中办学许可,内蒙古艺术学院新校区、剑桥中学新校区加快建设,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新校区、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新校区、实验中学、中等职业教育园区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稳步提升云谷片区宜居宜业水平。

    【体制机制改革】  印发“三定”规定,内设机构明确,制定出台《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机关事业单位内设机构岗位设置职能职责和人员控制数》。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新区具备独立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资格。推进财税体制创新,市政府印发《关于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过渡期财税管理的意见》《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国有土地出让分成方案》,进一步明确云谷片区财政收入分配及土地出让分成办法。自治区财政厅印发《自治区财政关于进一步明确支持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的财政政策》,赋予新区独立向自治区相关部门申请项目、资金和政策的权利。新区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启动运行,2021年化解核销债务6.79亿元,完成年度化债任务的237%。深化国有公司改革,制订印发《新区国有公司优化整合实施方案》,明确国有公司领导人员、内设机构、人员控制数和薪酬管理办法,明晰国有公司主营业务,合理配置人员结构

    【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联审联办制”改革,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70个工作日以内。推进节能审查区域评估工作,节能审批时限平均缩短30个工作日。加力推行“拿地即开工”,累计发放《承诺制项目施工通知书》14张,为项目抢抓施工期、节约建设成本提供支持。

    【政府集成式服务】  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中介超市,全面推行工商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业务,搭建银企线上服务平台,年内为入区企业集中兑现优惠政策奖补资金1471.17万元

    【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  内蒙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高校协同创新基地、高校创业实训基地“一区两基地”启动建设,3D打印材料科研教学与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计算物理联合实验室等校企合作项目落地建设。承办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内蒙古分会场活动,自治区人才改革试验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姜红叶

     

    清水河县

     

    【概况】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境最南端。整体位置处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为核心的西部经济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及首府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两省三市三县交汇处。东南与山西省平鲁县、偏关县为邻,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相望,北连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全县总面积2818平方千米,辖4个镇、4个乡和1个工业园区,103个行政村、6个社区,798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3.74万人常住人口76674人。2021年,清水河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9.33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45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1.38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0.50亿元同比增长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515万元,同比增长3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3亿元,同比增长185.3%;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2592元,同比增长10.5%;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127元同比增长6.6%。

    【乡村振兴】  57户“六类人员”开展危房改造,为家庭困难学生补贴资金484.13万元,57.3%的脱贫人口纳入低保,为全县11.08万农民缴纳防返贫险。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项目64个发放小额信贷1572.5万元1321名脱贫人口设立公益岗位,易地搬迁群众全部纳入迁入地管理。全年总计拨付各级各类衔接资金1.56亿元。推进3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重点打造老牛坡、三十一号、高茂泉窑3个自治区级示范村,改造农村户厕4450座,完成供水保障建设维修工程48处、电力农网改造227千米,新建和维修公路95千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完成8个乡镇村庄规划,全县103个行政村划分122个网格配备247名专职网格员。鼓励和支持外出乡贤、人才返乡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60余人。

    【农牧业】  建设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奶牛核心育种场与国家胚胎工程中心,首批1500头优质种牛入场,奶产兴实现新突破。“蒙清农业”成功申报国家第七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高茂泉窑、巴图沟等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步伐。

    【工业效能】  有效应对能耗“双控”和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多重影响,全年开复工重点工业项目9个,完成投资15.3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总数22家,完成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34.8%。开工建设旭阳中燃年产300万吨焦炭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继续推进三联化工整体迁建项目。恒源年产2×20万吨煅烧高岭土一期、蒙西年产10万吨煅烧高岭土建成投产。推进绿盎粉煤灰年提取2万吨氢氧化铝中试项目,华银能源年回收拆解10万辆报废汽车建设项目建成投运。中萃能源15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大唐托电950兆瓦风电、广东风电300兆瓦光伏公园等5个新能源项目落地。

    【生态环境】  启动实施黄河重点生态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完成蚂蚁森林沙棘公益造林、草原修复治理、人工饲草基地等生态绿化5.6万亩,组织义务植树30万株。实施沿黄河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项目,修复废弃无主矿山18处3.04平方千米。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6.7平方千米,开工建设15座大型淤地坝,完成5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50平方千米,八龙湾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见成效。

    【营商环境优化】  完成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设立“一窗受理、一事一办、帮办代办、跨省通办、办不成事反映”等窗口,建成“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落实企业开办“零”成本政策,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服务事项平均审批时限缩短80%以上。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我承诺”活动,兑现招商引资承诺资金1473.27万元。围绕绿色农产品加工、现代化工、清洁能源等6大优势产业,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全年累计签约项目42个、落地27个完成投资18.02亿元,超额完成年内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文化旅游】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黄河、长城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项目储备库,老牛湾景区获中国互联网中心“年度最佳推广旅游胜地”称号,中国旅游报“亮丽内蒙古”整版刊登《打造黄河老牛湾四季皆美高质量发展旅游区》,完成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创建AAAAA级景区规划设计工作,老牛坡扶贫产业园二期建成投运,贾浪沟旅游区恢复运营,八龙湾小流域、石峡口生态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接待游客52.6万人次、收入1.84亿元,激发全域旅游新潜力。

    【民生保障】  全年民生领域累计投入1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04%。城镇新增就业1190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600余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完成红旗小学教学辅助用房、明德幼儿园和一中迁建主体工程建设,招聘教师20名,推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完成县医院发热门诊和传染病房改造工程,招聘5名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引进三级医院专家294人次坐诊,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承办2021·内蒙古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季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广播剧《老牛坡》和歌曲《红星闪耀的地方》获得呼和浩特市“五个一工程”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8个乡镇建成9处“四个一点”为老服务爱心餐厅,县老年养护中心、殡仪馆主体完工,为军烈属、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1883块,农民工欠薪追讨工作见成效。为农村居民发放暖心平价煤4.2万吨,切实保障农民温暖过冬。徐雁杰

     

    武川县

     

    【概况】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阴山山脉中段农牧区的交错地带,在呼和浩特市境北端,县城可可以力更镇距呼和浩特市区28千米。县境东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卓资县,南连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和土默特左旗,西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固阳县相衔,北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接壤。县境总面积4885平方千米,全境东西长110千米,南北宽66千米其中山地占41.9%丘陵占50.4%,滩川占7.7%。海拔最高2327米,最低1240米。年平均气温4.2℃无霜期110天。2021年全县总人口1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万人。行政区划3个镇、6个乡,93个行政村,10个社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6亿元同比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6亿元,同比增长10%;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0661元、12301元分别增长7%、11%。

    【乡村振兴】  2021年,制订出台《武川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武川县乡村振兴两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武川县防贫保险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累计识别监测帮扶对象292户、577人,开展针对性帮扶。投入232.7万元,为农村常住人口投保意外事故及大病保险。投入各类衔接资金、京蒙协作帮扶和中央定点帮扶资金2.08亿元,实施项目96个,其中产业项目31个,涉及资金1.05亿元。通过京蒙帮扶销售农副产品2231万元,通用技术集团采购农副产品1040万元。发放金融扶贫小额信贷759.8万元,惠及低收入家庭161户。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4.5万亩,新建农村户厕4400户,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5%,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93%。

    【农牧业】  新建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基地1.5万亩,辐射带动种植绿色商品薯40万亩。燕麦、藜麦种植32万亩。新建肉羊生态家庭牧场、标准化养殖场63个,培育市级家庭农牧场11家。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亩,食用菌销售收入1050万元。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83.4万亩产量42.3亿斤。武川燕麦传统旱作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源味武川”区域公用品牌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燕谷坊公司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污染防治】  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生态环境部大气帮扶发现问题整改工作。金三角雨污管网续建工程竣工。推进可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开工建设2021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综合治理面积50平方千米。推进“河长制”工作,调整县乡村三级河长234人。清除河道垃圾500吨。农业节水面积111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3.6%、2%。秸秆打捆面积19.2万亩,回收率100%;地膜回收面积9.2万亩,回收率85%。完成营造林建设3.2万亩、森林抚育1.8万亩,落实森林植被恢复项目1万亩、草原建设项目8万亩。发布禁牧令,制定舍饲养畜补贴办法,引导群众调整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氛围。

    【权力“瘦身”改革】  开展权力“瘦身”工作,33个单位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605项,25个县直部门和9个乡镇开通电子政务外网,35个单位制作电子印章,汇聚电子证照8.1万个,完成电子签章7.9万个。政务服务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增加政务服务透明度,办理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83.4%,最多跑一次事项99.3%,网上可办率97.8%。全年受理政务服务事项17.3万件),办结率100%。“12345”接诉即办中心受理热线3154件,解决率92%、满意率94%。新增市场主体204户,同比增长26.5%,新增注册资金6.62亿元同比增加66%。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监管,抽查58次244户。

    【教育改革】  对全县17所中小学幼儿园60个领导岗位进行全解重聘,实现去行政化。出台《关于加快武川县教育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及其系列配套措施改革,推进校长聘任制和职级制改革、教师“县管校聘”、绩效工资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双减”政策,关停教育局备案5家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

    【医疗改革】  武川县总医院揭牌成立。11所卫生院安装远程视频协诊系统,开启“下级检查、上级诊断”医疗新模式。

    【旅游业】  完成淖尔梁草原景区、冰雪园项目招商签约。燕谷坊“草原之门文化旅游景区”被评为AAA级景区。举办第九届燕麦文化节、武川冰雪运动文化节,提升文化旅游知名度。全年接待游客50.8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34亿元。全市国家电子商务综合示范项目博览会在武川县举办。

    【民生保障】  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102人),城镇新增就业162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累计为497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504.6万元;为24名创业人员及小微企业发放担保贷款661万元。累计发放低保资金、特困供养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补贴、临时救助等各项资金1.4亿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理民生实事55件,为群众发放平价煤2.1万吨,惠及11344户。推进房地产遗留问题化解,完成5077户转移分户登记工作。郭建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呼和浩特市
  • 发布时间:07-05
  • 来源:
  • 【概况】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土默川平原,北纬40°51′41°8′东经110°46′112°10′总面积17186平方千米。辖4个区、4个县、1个旗,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41个民族。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986米。市区海拔1040米。至2021年底全市常住人口34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8.5万人,乡村人口71.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9.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2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5%。三次产业比例为4.4∶33.7∶61.9。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36.8%和60.5%。人均生产总值89828元比上年增长5.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9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税收收入182.2亿元,增长1.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9.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9.0亿元比上年下降4.5%。

    【疫情防控】  完成32架次、5466人次国际航班分流任务,完成182例额济纳旗、二连浩特市确诊患者到呼治疗隔离转运和服务保障任务。精准落实“平战结合”防控措施,启动上线“青城智慧抗疫平台”,用最短时间做好10月22日发生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内蒙古工作组肯定。

    【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1.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0万公顷,增长0.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1万公顷,下降10.6%。粮食总产量176.8万吨比上年增长1.6%;油料产量4.7万吨,下降53.3%甜菜产量6.7万吨下降15.4%蔬菜产量37.8万吨下降5.9%水果含果用瓜产量9.5万吨,下降7.8%。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41万公顷。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72.6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1%。年末,牲畜总存栏328.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新增“两品一标”产品23个,17个农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目录》,“敕勒川味道”获得“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工业经济】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60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利润总额235.3亿元增长19.7%营业收入利润率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4%。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6.5%,制造业增长1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分经济类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3%,股份制企业增长1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2%,私营企业下降11.6%。分行业,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烟草制品业增长1.2%,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8.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0.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0%,医药制造业增长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5.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电量587.6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3%饲料121.2万吨增长4.9%乳制品169.2万吨增长10.0%卷烟179.5亿支增长1.1%原油加工量392.5万吨下降4.2%烧碱折纯24.3万吨增长15.8%水泥495.5万吨增长2.7%单晶硅20.8万吨,增长53.3%;原铝电解铝27.8万吨下降0.3%。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68家,比上年减少8家;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3.6万平方米下降4.0%竣工房屋面积128.8万平方米增长2.8%房屋建筑竣工率16.4%。

    【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9.9亿元,比上年下降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0.8亿元,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0.3亿元,增长8.7%金融业增加值248.6亿元增长1.8%房地产业增加值200.3亿元,下降0.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000.0亿元增长9.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56.6亿元增长1.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17.6亿元,增长19.0%。全年公路货运量13694.7万吨比上年增长23.1%公路货运周转量174.5亿吨千米,增长18.4%;公路客运量306.5万人,增长107.5%,公路客运周转量4.9亿人千米,增长17.4%。年末,全市机动汽车保有量132.8万辆,比上年增加6.2万辆。其中,载客汽车保有量122.7万辆,增加5.9万辆;载货汽车保有量9.4万辆,增加0.3万辆;专项作业车保有量6578辆增加389辆。

    【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4.7亿元比上年增长7.0%。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85.1亿元,增长6.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9.6亿元增长7.1%。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159.8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出口额80.6亿元,增长11.3%;进口额79.2亿元,增长6.1%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78.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8.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8%。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下降18.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2.1%。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投资增长7.5%,中央项目投资增长367.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70.7亿元比上年增长9.6%。

    【重点项目建设】  启动实施“六大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出台《奶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等。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加快建设,蒙牛乳业产业园鲜奶工厂、正大集团食品加工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中环五期、华耀光电一期、东方超算云内蒙古超级大脑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大唐百万级新能源打捆外送、中国银行金融科技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旭阳中燃300万吨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金河佑本动物疫苗生产基地、金山电厂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久泰100万吨乙二醇项目进入调试阶段。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正式开通,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上线运行,获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北部敕勒川、南部黄河湾景观文化旅游带建设推进顺利,华谊兄弟敕勒川星剧场、马头琴文化产业园、敕勒川草原陆游房车营地等文旅项目建成投用。大黑河军事主题公园初具雏形,马鬃山滑雪场启动运营,掀起冬季冰雪旅游新热潮。水岸漫街、王府井奥莱、地铁网红街等成为广大群众新的休闲消费打卡地;塞上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第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伊利乳都科技示范园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莫尼山非遗小镇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韵达、中通、圆通、九州通等物流项目开工建设,首列“青城号”中欧班列开通运行,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  引进上海华东、市政、园林三大国内顶级设计团队,高标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和重点片区、重要节点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和刚性约束力显著提升。27条市政道路、22条断头路顺利通车,取消国道209线桃花收费站,昭乌达哲里木快速路全线通车,金海、金盛快速路部分路段通车,主城区车辆平均时速提升6.7%;改造老旧小区333个、466万平方米,开工17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城区64千米供热管网完成互联互通,36.4千米老旧燃气管网、35万户燃气技防设施完成改造。建成口袋公园和社区游园186处、城市绿道220千米,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绿化清秀指数排名第2位。开展城市广告、物业、交通、环境“四大综合治理提升行动”,拆除各类大型广告牌匾1200余处,1346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在全国76个大中城市类别中位列第28位。城市大脑升级到2.0版,涵盖9大板块、132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的“爱青城”APP上线运行。入围2021城市数字化治理百强榜、城市数字化转型百强榜,获评2021中国领军智慧城市。

    【乡村振兴】  投入乡村振兴资金5.73亿元,实施富民项目237个、帮扶项目58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78.3千米,改造提升农村电网290千米,行政村百兆宽带实现“全覆盖”。完成户厕改造6.3万户,村庄绿化率30%以上。举办各类农村惠民展演6000多场次。清水河县韭菜庄乡、武川县上秃亥乡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林县胶泥湾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生态治理】  2021年总用水量9.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5.8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2亿立方米;生活用水2.0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0.9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6.6立方米/万元。完成营造林面积7733.3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200.0公顷,封山育林666.7公顷森林抚育2866.7公顷。全市森林面积384066.7公顷,森林覆盖率22.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9.0%,全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基本完成57个村、6.35万户燃煤散烧综合治理任务,空气优良天数318天,较上年提升6.8个百分点,全区排名提升4位。班定营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投用。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71家,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3.47%和2%,地膜回收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1%、91%。出台《呼和浩特市湿地保护条例》,实施大小黑河、哈素海、黄河滩区等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林草生态建设43.7万亩,获得“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荣誉。单位GDP能耗下降7.5%以上、节约标准煤30万吨以上。

    【服务能力建设】  呼和浩特市本级545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半个工作日,新开办企业全程“零费用”,企业投标全程电子化。在291个城市参评的2021中国营商软环境排名中位列第46位。36户市本级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为10户,11个工业园区、3个物流园区优化整合为5个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家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排名中提升3位。新增百亿元工业企业2户,新增市场主体5.9万户、同比增长18.7%。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37亿元以上。召开招商引资承诺兑现大会,累计兑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10.65亿元。举办线上线下招商引资恳谈会、推介会、签约会60多场,推动项目落地417个、开工245个完成投资365.8亿元、增长36%。

    【邮政电信】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6.4亿元下降1.7%。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9777.6万件,增长31.7%;邮政寄递服务业收入1.2亿元,增长22.7%。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9112.3万件增长31.4%快递业务收入15.9亿元,增长6.1%。年末,全市4G移动电话用户351.3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99.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28.9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1.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6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450.6万户,增加9.3万户。

    【金融保险】  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639.8亿元,比年初增长8.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568.7亿元比年初增长7.5%。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932.1亿元,比年初增长14.0%;企业单位贷款余额7635.4亿元比年初增长6.0%。年末全市保险机构共有44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46.9亿元,同比下降6.1%累计赔付55.4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2.6亿元同比下降16.1%累计赔付33.1亿元同比增长17.9%人身险保费收入104.4亿元同比下降1.4%累计赔付22.3亿元同比增长20.1%。

    【科学技术】  全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1亿元,比上年下降31.1%,争取国家及自治区支持资金2.7亿元,项目349项。年内专利授权量6620件,增长20.5%,占自治区专利授权总量的27.2%。安排重大科技专项经费1.4亿元。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近50亿元。实施“揭榜挂帅”项目2个、重大科技专项2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由上年18.9%提升至28.1%。优质苜蓿草技术攻关6项自治区标准在国家市场监管局备案,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获得科技部批复。新增1家院士工作站、53家研发机构、2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协会金奖各1项。金山高新区全国排名提升10位。与自治区科技厅合作共建内蒙古科技大市场投入使用,上海交大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农大内蒙古现代农牧研究院挂牌成立,成功入选科技创新百强市。制定出台《吸引人才政策10条》,科技领军人才驱动中心启动运营。优然牧业、大唐药业、新华集团分别在港交所、北交所、上交所上市,实现9年来本土企业上市“零突破”。

    【教育事业】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4所,招生7.5万人,与上年持平,在校生人数25.5万人,增长2.4%,毕业生人数6.5万人,下降3.0%;年末有普通中学119所,招生4.8万人,下降4.0%,在校生14.6万人,下降0.7%,毕业4.8万人,下降4.0%;年末有小学197所,招生3.9万人,增长14.7%,在校生20.0万人增长5.3%毕业生2.9万人,下降3.3%;年末有幼儿园443所,在园幼儿7.2万人,与上年持平。

    【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462个。其中医院110个拥有病床19820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2168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2477人。

    【文体与旅游】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5个。全市拥有广播电视台7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年末全市有体育场20个,体育馆19个,室内游泳池51个。全年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874.5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业收入349.8亿元。

    【居民收入消费】  全年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2277元比上年增长7.8%全体居民均消费支出27162元,增长13.6%。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3026元比上年增长6.5%。城镇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32437元,增长13.5%。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22435元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17424元,增长14.9%。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8%,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5.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0%,分别比上年下降1.3个和0.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66.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2.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235.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71.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8.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8.4万人。年末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86916户受益139937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70594.7元。建成全区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城镇新增就业6.4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6万人,2万多名高校毕业生选择首府创业就业。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32所,选树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117人,校园安全“四个百分百”全部达标。在全区率先启动县域综合医改,市第二医院迁建、中医院医养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医学会及36家医疗机构达成深度合作,158名知名专家在呼和浩特市多点执业,建设“变态反应”等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分中心,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建成105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市区覆盖率80%以上。超额完成社会保险参保扩面任务,市社保核定窗口被人社部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58条便民热线整合为一号受理“12345”接诉即办平台,受理有效诉求近100万件解决率85.6%。开展“三大一严”信访化解专项行动,解决各类信访矛盾606件。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谢勇  孙志杰

     

    新城区

     

    【概况】  新城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东北部。辖区总面积700平方千米,城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千米,辖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自治区级产业园区。总人口64万人,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34个民族。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51.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总量位列全市九个旗县区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亿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86.27亿元,同比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562.81亿元同比增长5.5%。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8.90亿元,同比增长7.1%。农业逐步向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转变,工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转变,服务业逐步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三次产业比例为0.4∶13.2∶86.4。科技城高标准规划建设,入驻企业275家,新城区获评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年内,全区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55个,完成投资393亿元,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到6.4万家。

    【污染防治】  调整8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10条河道管理范围。推行河长制,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散乱污企业全部取缔。治理完成哈拉沁小沟、哈拉更沟地质环境,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完成沙梁等15个村1.58万户燃煤散烧综合治理,13家燃煤供热企业实现在线监测,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新城区成为全市空气质量达标与碳达峰试点地区。完成2处尾矿库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见成效,森林覆盖率44.3%,中心城区绿化率39.2%。建成口袋公园35处,完成绿道建设56千米,摆放花坛花器302处,提升改造绿化节点463处。依托以敕勒川草原为核心的优质生态资源,开展生态旅游业。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全景式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等重点文旅项目相继运营,形成“红色革命文化游”“绿色草原生态游”“橙色活力健身游”“白色冰雪体验游”等多彩旅游线路。华谊兄弟星剧场、马头琴草原文化产业园一期、敕勒川陆游房车营地等一批文旅项目建成运营,生盖营、奎素、李占窑等精品民宿竞相发展,引进承办华北五省区首届旅游合作峰会,举办第15届中国户外金犀牛颁奖典礼,恼包村入选首批内蒙古网红打卡地和旅游休闲街区。全年接待游客8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4亿元。新城区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提升“敕勒川”品牌辨识度。

    【城乡建设与管理】  编制实施北部边缘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修编保合少镇总体规划。推进棚户区改造,北二环区块出让土地13宗592亩,毫沁营安置小区二期主体完工,下新营9号地、毫沁营6号地安置小区开工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28条市政道路全部开工,改造完成5条小街巷,完工通车3条断头路,改造边角地块10处,为长城小区等7个小区加装电梯20部,全面完成103个老旧小区改造。创建水岸漫街特色示范街区,改造多松年故居周边。生盖营村至110国道南辅道等3条通村公路、9个道路养护工程完成建设,新城区创建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面铺窑水库安全防护工程完工,上新营等6个村饮水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大青山前坡1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5%,环卫保洁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村庄绿化景观提升1800亩,乌兰不浪等13个村创建成为自治区级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团结小区被列入全国100个老旧小区改造精品工程,接受自治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现场观摩。专项整治公共收费停车场130个。专项整治卫片图斑387个、违建墓地2596座。

    “科技城”建设】  草原绿谷项目正式启动。航天六院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集聚企业101家,持有专利374项。信元网安等3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科汇通等8家企业成功立项“科技兴蒙”行动项目。政府主导的融商基金面向科技企业完成股权投资5980万元。承办院士青城行、中国女企业家走进呼和浩特创新创业发展大会、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活动,签约航天育种创新联合体等优质项目30个。科技城年产值完成19亿元,营业收入31.7亿元。

    【优势产业发展】  东客站商圈王府井奥莱小镇开业,新华广场地铁网红街成为首府旅游新名片,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投入运营,带动会展、文创产业蓄力发展。形成以新华大街为轴线的金融、保险产业布局,恼包物流园升级为全市快递电商产业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东泽生物等生物技术企业成长迅速,新创环境等节能环保企业成为地区行业标杆。数字产业初具规模,引进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大数据登记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运营。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高效,百鲜草莓种植园成为全产业链示范种植基地。

    【营商环境优化】  完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373项审批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推出94项“蒙速办·一次办”服务套餐,加速推进“跨省通办”,62个事项在全国93个区县实现异地办理。“蒙企通”综合服务平台投入使用,搭建起市场主体与政府实时精准沟通的桥梁。落实减税降费,助推企业轻装前进。招商引资,签约泰康长寿社区、爱琴海购物公园等项目82个。实施东源总部基地、大学生安居家园等91个重点项目,项目驱动效应明显。

    【人民生活】  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1581元。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5%以上。保障基本民生,发放低保、特困救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役士兵及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优待抚恤金等各类资金4.94亿元。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养老服务机构55个,完成25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呼哈路、迎新路服务中心成为全市样板。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4948人,登记失业率5%以内。第一实验小学开工建设,建成北垣小学北校区。招聘教师645名。12所教育联盟学校挂牌成立。与北师大出版集团在第三十八中学等学校实施强基培优工程。全面启动“公参民”改革。苏虎街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新城区文化馆晋升国家一级馆,图书馆获评自治区十佳馆。修缮保护绥远城墙等历史文物。天骄体育公园建成使用,郑洁网球学校落地开营,软式曲棍球在6所学校试点推广。新城区创建成为自治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健康示范单位44家,2所卫生院纳入全市120急救指挥系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率100%。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2个,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实现数字化,8家公立医疗机构与三甲医院实现双向转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市域内三重保障一站式结算。刘畅

     

    回民区

     

    【概况】  回民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的西北部,东与新城区、赛罕区交界,南与玉泉区相邻,西与金川经济开发园区、土默特左旗接壤,北与武川县毗邻。辖区面积194平方千米,其中规划城区面积48平方千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小的一个旗县区。全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镇,64个社区,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3万人,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23个民族,其中常住回族人口2.4万人,是回族聚居区。回民区历史上就是商家云集之地,经多年发展成为商贸业大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商贸业最集中的地段,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多年居于全市第一、自治区前两位。回民区辖区内有内蒙古财经大学等12所大中专院校和呼和浩特市一中等公立中小学、幼儿园62所,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两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为代表的9家文化机构。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0.46亿元同比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8.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21亿元,同比增长8.3%;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0316元,同比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6.84亿元同比增长7.0%。

    【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中山西路商圈升级转型初见成效。振华广场占据全市高端消费市场。“民族星云里”引进45家首店、旗舰店、城市独有品牌店,首店经济效应初步显现。天元商厦宝洛尔旗舰店落地运营,涵盖15个国家、3000余种免税商品。维多利集团实现精品化转型,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3%。直播带货、网红打卡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海拉尔西街商圈发展以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新趋势,恒茂汽车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汽车交易年销售额实现近100亿元。新畅储运等物流基地初具规模,快递分拨中心遍布城区每个角落。

    【农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  大青山前坡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相辅相成,举办“杏花节”“非遗日”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段家窑村被评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莫尼山非遗小镇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生态农业与现代旅游交融交织,段家窑村200亩桑产业示范基地、乐谷丰千亩黄芪基地建成运营,奇乐乐科技生态示范农业观光产业园和活力小镇开工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创新驱动】  创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市级以上研发中心6个,孵化小微企业70家。全面加强与各类高等院校合作,与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共同创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名贵中药材试验示范种植基地。众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型油气钢管加工项目成功申报“科技兴蒙”合作引导项目,产学研协同发展成为优化产业结构的新亮点。

    【营商环境优化】  深化“放管服”改革,295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服务大厅,行政权力事项实现“一门办理”。“蒙速办”业务全面开展,6类45个依申请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70个工作日。“就近办”服务便捷,99项自治区赋权事项全部下放至乡镇和街道。简化办事流程,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0.5个工作日。落实便民利企9条措施,新增市场主体4.1万家。

    【招商引资】  坚持产业链招商、靶向招商、以商招商,全共签约55个项目,总投资240亿元的国际能源先行区北方中心、家家悦集团维乐惠超市等4个项目落地实施,累计完成投资23.2亿元。

    【城乡面貌改善】  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改造标准,完成49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惠及居民1.2万户。打通出行“堵点”,畅通微循环,完成车站西街西延段等6条断头路和文化宫西巷等13条街巷提升改造工程。开展城市“序化、净化、美化、亮化”管理行动,施划695个停车位,规范车辆停放。垃圾分类形成常态,建成使用42座垃圾分类厢房和小型投放站,全市首个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中心启动运营。新建绿道20千米、口袋公园33处,新增绿化面积25.5万平方米,居民绿色获得感。

    【社会保障】  城镇新增就业878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05人,参保率100%。抚恤优待政策落实到位,270名退役军人成功就业。城乡低保救助金、“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足额发放,惠及居民1.5万人。初步形成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建成25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教育事业】  总投资2.76亿元的四十中、太平街小学分校等6所校园开工建设,完成校园安全“四个百分百”任务。公开招录教师59人。全面压减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举办全国“万物启蒙”班级课程共同体建设实践峰会,获得教育部授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扩大教育影响力。

    【文化体育】  回民区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二级文化馆,“两馆两中心”年接待群众32万人次。成功举办第十届乌素图杏花节,组织开展各类惠民演出和全民健身活动350余场次。周杰

     

    玉泉区

     

    【概况】  玉泉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的西南部,东与赛罕区毗邻,西、南与土左旗接壤,北与回民区相邻,面积207.17平方千米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玉泉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发祥地,由“御马刨泉”的美丽传说而得名,拥有440多年的历史,辖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下设50个行政村,63个社区居委会。全区总人口371141人,常住人口304047人,其中,城镇人口162290人、乡村人口208851人,有蒙古族、回族、满族等35个少数民族。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340.95亿元同比增长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81亿元,同比增长2.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2.64亿元,同比增长7.7%;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1838元,同比增长6.6%;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7003元同比增长9.9%。

    【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与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联合建立专家工作站,同内蒙古大学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实现科技成果转移和拓展。三松万亩富碳示范园、禾裕现代农业示范园、四系生态自我循环农业系统筹农业项目落地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金源康、草原绿野成为新冠疫苗基础原料主要供应商。草原红太阳获得自治区首批绿色工厂认定。凯德茂、居然之家、万锦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全面营业,华润万象城、万达广场落地开工,首府新的现代消费中心正在形成。明品福项目正式落地。4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52.7亿元。全年招商引资签约落地项目22个,投资43.6亿元。

    【文旅融合】  塞上老街区块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域评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成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和归化城老街区展示馆。举办第二届“塞上老街音乐美食季”活动,“内蒙古音乐、内蒙古味道、内蒙古好货”文旅消费品牌备受青睐。2021年接待游客473.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7亿元。

    【营商环境优化】  新政务服务大厅投入使用,46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为民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全面落实便民利企9条措施,新增市场主体11056户。事业单位改革试点、“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等改革任务全部完成,98项行政权力下放至镇、街道,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生态文明建设】  完成20个村社区燃煤散烧综合整治和33个村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实河湖长制和林草长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大黑河、扎达盖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四控”行动规定任务。坚决遏制“两高”项目,能耗“双控”指标保持“双绿”。

    【民生保障】  完成34个老旧小区、82.5万平方米改造任务。25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新建市政道路4条,打通断头路4条,改造小街巷10条,撤销桃花收费站,打通呼市城南交通“瓶颈”。新建、续建水语青城、西水磨幼儿园,中央民大附中交付在即。办结117个房地产遗留问题,110个产权分户项目全部“清零”。杨占林

     

    赛罕区

     

    【概况】  赛罕区位于土默特平原东北部,是东北部半山区向西南部平原区过渡带,地形东北高、西南低,东南缘属山地和丘陵区,其余大部分区域属平原区。位于大青山东端南麓,东接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凉城县,南衔和林县,西靠玉泉区,北依新城区。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东南部。农业区划分布,山地丘陵区以杂粮生产为主,平原区粮菜兼作,以蔬菜生产占优势,拥有全市70%保护地设施,50%地产菜产自赛罕区。赛罕区总面积1025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85平方千米,农区面积940平方千米。辖区城区有8个街道、90个社区,农区3个镇和部分涉农街道有101个行政村。2021年,赛罕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60.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5.73万元和2.5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7亿元。2021年,赛罕区居民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壮族、藏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35个民族,常住人口88.53万人。

    【粮食生产】  2021年,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45.3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6万亩,粮食作物中以玉米为主,播种面积32.7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4.7%。粮食总产18.06万吨平均亩产467公斤。建成高标准农田1.1万亩,推广节水灌溉1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62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经纪人394人,带动8000余名农民参与合作经营。

    【蔬菜生产】  新建蔬菜大棚和温室280栋,投产113栋,露地菜种植面积扩大到2.48万亩,蔬菜总播面积6.5万亩。引进推广新品种12个,申报绿化食品认证企业3家、产品8个,超额完成市农牧水利局下达的生产任务,打造出蒙兰花卉、黑沙图红心火龙果、七圪台紫苏等品牌产区。举办菜农技术培训2期,培养出技术骨干110名。

    【林草业】  2021年,完成生态林建设面积2.45万亩,其中,森林植被恢复4000亩补植补造1.75万亩森林抚育1000亩灾后治理2000万亩完成育苗4200亩。至12月底,赛罕区森林覆盖率18.6%,城区绿地覆盖率42.2%。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完成黄合少镇格此老村自治区绿化示范村建设。

    【城市建设】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82个,4个棚户区改造区块进入实施阶段。新建市政道路8条,整治防涝积水点4处。新建口袋公园、社区游园25处,建设绿道20千米。实施机场辅路南区块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城中村、城边村综合治理、文明交通、小区物业、广告综治“四大提升行动”,改观环境面貌。

    【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2021年,投资7.68亿元实施燃煤散烧整治工作,14个村17850户村民用上清洁能源。投资3.6亿元对前不塔气区块实施工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持续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全域30万亩秸秆实现综合回收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四控”成效明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115家。落实“林长制”,完成森林植被恢复造林、补植、退耕还林抚育22400亩。整改土地违法用地209宗,清理拆除违规搅拌站27处,清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947处。

    【服务业】  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213家企业完成交易额41.6亿元。沙良公铁物流园发送货物282.7万吨,运输收入5.4亿元。新华文化产品物流园项目开工。永泰城大商业项目主体完工。31个房地产项目陆续交付。大黑河军事主题公园、马鞭草紫色花海、石人湾湿地成为首府网红打卡地。马鬃山滑雪场正式开业,带动青城冰雪旅游“热”。

    【社会保障】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274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1.94万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08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35.4万人。新建、改建社区服务中心7个,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5个。

    【文化事业】  2021年,组织创作编排各类作品34部,其中原创精品22部;开展文化惠民演出220多场。推动赛罕区文化馆、图书馆升级改造,新建二道河“非遗”传承基地。同年,赛罕区文化馆被国家文旅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和自治区“十佳文化馆”,赛罕区图书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图书馆。

    【教育事业】  2021年,赛罕区优化教育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用南门外小学昭乌达分校和石化幼儿园、金河镇第二中心校附属第二幼儿园,新增1620个学位。启动哈达路小学建设工程和乌尼尔东街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装修改造工程,可新增学位1890个。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成立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学教育集团和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教育集团,区内办学集团7个,涉及学校21所。

    【卫生医疗】  制订印发《健康赛罕行动实施方案》,成立健康赛罕推进委员会领导小组和健康赛罕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推动健康赛罕行动工作。赛罕区人民医院项目总投资4.49亿元,总建筑面积62911.75平方米,设计病床490张2020年7月15日开工建设建设项目内容包括门急诊楼地上三层,南、北住院楼地上九层,办公楼地上三层以及附属用房,是一所“大专科、小综合”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年10月22日该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冯永强

     

    土默特左旗

     

    【概况】  土默特左旗地处内蒙古高原,北部为山地,属阴山山脉中段之大青山中部,最高点为金銮殿峰,海拔2270米;南部为平原,属土默川平原北端,海拔1000米左右。全年四季分明,属准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3℃,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400毫米日照2876.5小时。北与武川县接界,南临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东与呼和浩特市相连,西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相邻。东西最长87千米,南北最宽55千米,辖区总面积2700平方千米9个乡镇、321个行政村。旗委、旗政府驻地为察素齐。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235.92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一产业累计完成41.92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累计完成109.83亿元同比增长12.8%;第三产业累计完成84.16亿元同比增长3.7%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64.02亿元,同比增长26.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335266万元,同比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完成68.36亿元,同比增长252.2%;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6948元同比增长8.7%。

    【经济建设】  加快建设伊利5G工业互联网奶粉智能制造项目、5G人工智能液态奶示范项目、金山热电厂二期、斯诺新材料等重点项目,推动吉宏智能包装、草原绿野生物等新型产业项目顺利进展,初步形成乳业、新材料集聚集约发展格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63亿元。优然牧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服务业提质增效,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中通、圆通、九州通物流基地,众拓、聚牧城物流公司投入运营,商贸物流产业初具规模。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网点30个。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27.7亿元、79.6亿元。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  按照“3110+N+X”布局“3”即奶粉工厂、液态奶工厂、奶酪工厂;“1”即1个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10”即建设10个现代化牧场,有土默特左旗7个;“N”即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学校、医院等多个公共基础配套设施;“X”即上下游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建设,开工项目21个,投资总额26.6亿元。编制完成《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国土空间总体利用规划》等7个规划。奶粉工厂、液态奶工厂主体工程完工,分别完成投资9.3亿元、10.5亿元,开工建设奶酪工厂,加快推进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建设规模化牧场,可沁牧场投入运营,铁帽牧场、小里堡牧场分别进牛4073头、3946头,后善岱牧场和沙尔营1号牧场主体工程完工。振兴大街、博学路等9条道路具备通车条件,乳业大街主体工程完工。金山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投入运行,完工10千伏、110千伏和220千伏供电线路迁改。呼和浩特市二中分校、四中分校、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敕勒川分校、敕勒川医院开工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  推进燃煤散烧综合治理,台阁牧镇13个村9331户居民实现集中供热,高污染燃料禁燃区6249户居民实现清洁煤炭替代。完成95个河湖“五乱”问题整改。推进大黑河土默特左旗段清淤整治、海流水库和小黑河生态净化工程。河道水质监测设备投入使用,提高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哈素海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启动实施周边渔业养殖综合整治。大青山前坡补植苗木9.8万株,完成义务植树70.88万株,土默特左旗森林蓄积总量177.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6%

    【民生保障】  2021年,新增城镇就业30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477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63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0万元。社会救助实现“应救尽救”,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2.23亿元。投入资金960万元,全面完成确定的6项民生实事项目。改造老旧小区14个惠及居民1348户。国道110线呼市至毕克齐段公路建成通车,110国道至东圪塔村公路、台阁牧镇“金三角”旧路改造工程完工。土默特左旗第三幼儿园主体工程竣工,金山第一幼儿园建设进展顺利。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创建市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9个。

    【政务服务】  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7大类66个企业开办事项实现“套餐式”“一站式”服务,企业开办主体登记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不动产一般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整合97项“蒙速办·一次办”套餐服务事项,开通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土默特左旗政务服务大厅累计办理业务23.1万件,同比增长8.6%。推进重点项目建设,59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88.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完成投资79.6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8个,协议资金274亿元,落地项目35个,完成投资44亿元。召开全旗招商引资承诺兑现大会,履约践诺,兑现企业奖励扶持资金6.32亿元。庄丽丹

     

    托克托县

     

    【概况】  托克托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处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腹地。全县辖5个镇、1个黄河湿地管护中心、16个社区、120个行政村,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1个自治区级农业园区、2个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全县总面积1416.8平方千米总人口16.6万人。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0.18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4.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9亿元,同比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31亿元同比增长5.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7亿元,同比下降15.1%;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2779元同比增长6.4%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476元同比增长10.3%。

    【工业强县】  投资1.2亿元的佳园220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推进投资33亿元的兴泰新材料年产30万吨BDO项目,推进投资15亿元的君奥化工年产10万吨氯代异氰尿酸和12万吨氰尿酸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大唐托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实施大唐托电一至五期液氨改尿素制氨工程、呼铝电烟气净化环保改造项目。开展工业园区300兆瓦可再生能源替代示范工程、晶盛1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前期工作。建设投资6.6亿元的金河生物年产5.2万吨金霉素项目。投资1亿元的金达威500吨辅酶扩建项目顺利试生产。投资6.9亿元的金河佑本动物疫苗生产基地项目建成运行。推进“能耗双控”,实现能耗“由红转绿”,完成年度目标。

    【招商引资】  启动全民动员跑步式招商引资,“四大班子”顶格推进,组建8个专项招商组,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温州商会、山东商会、江苏商会“走进托克托”等大型招商活动,开展项目洽谈活动130余次,签约项目67个,协议投资286.7亿元。空气化工久泰氢能综合利用、福瑞达年产6万吨含氟聚合物新能源材料等7个10亿元以上项目签约。推行全程保姆式专员服务,选派37名专员“一对一”服务项目。推动全员向上式项目储备和资金争取,储备项目29个,争取资金3800万元。

    【服务业】  推进投资11.8亿元的黄河康养农旅小镇项目前期工作,瑞沃葡萄酒主题文化旅游项目开工建设。黄河神韵广场滨河生态廊道及旅游步道项目建成投用,基本建成托克托革命历史纪念馆。举办第三届黄河开河鱼品尝活动、第十一届葡萄采摘品鉴活动和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签订“河口非遗村”战略合作协议。黄河印象神泉山庄旅游区获评AAA级景区。基本完成居家养老改革试点项目。发展电子商务、网红经济等新业态,电商企业增至52家,年交易额6000万元,神泉景区获评内蒙古自治区10强文化企业和“内蒙古网红打卡地”。中国建设银行入驻托克托县,金融机构增至11家,涉农贷款投放4.1亿元,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0亿元。

    【环境污染防治】  建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在线监控系统,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至298天。基本完工大黑河生态净化工程。常态化开展河道“清五乱”行动,各级河湖长巡河湖4375次,清理河道垃圾50余吨。编制《托克托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完成千人以上乡镇、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工作。加强黄河滩区面源污染防治,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2.3%,化肥使用量同比减少4.5%,地膜使用量同比减少1.7%,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7%。

    【社会保障】  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7926.3万元、特困供养金675.8万元、困难和重度残疾人补贴720万元、临时救助金164.3万元、敬老金2072.3万元、高龄津贴615.8万元、优抚优待金578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39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两金五制”全面落实,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公共服务】  落实“双减”政策,关停整顿校外培训机构14家,实现义务教育课后服务“5+2”全覆盖。创建“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县”,完成县医院“五大中心”建设,突破性开展变态反应、恶性肿瘤治疗,有效填补医疗服务空白。县医院获评“自治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样板示范医院”。完成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二级”文化馆。举办全民健身操展演、全国门球精英邀请赛等活动。

    【社会治理】  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合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开展“三大一严”专项行动,上级交办信访事项化解率100%。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社区网格化覆盖率100%。推行“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模式,打击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马昕宇

     

    和林格尔县

     

    【概况】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呼和浩特市境南部,地处山西、内蒙古交界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腹地。属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多样,总体地形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态势海拔10162031米。全县总面积3436平方千米,辖4个乡、4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有148个行政村,10个城镇社区、2个农村社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14个民族,总人口20万人。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8.39亿元,同比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93.1亿元,同比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3亿元同比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亿元,同比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10.36%;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2114元同比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7427元,同比增长10.9%。三次产业比重10∶49∶41工业、服务业呈现“双轮驱动”,产业发展质效双增。“千亿级乳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现。京能热电、和林电厂相继投产,发展信息技术、林草、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建成奶牛养殖、生猪及肉羊调出大县,奶山羊产业崛起。新增高标准农田21万亩,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8家。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旅游景区7个。

    【招商引资】  成立“和林格尔县投资促进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举办线上线下签约活动13次,签约项目51个,协议投资额达460.5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  列入市级重点项目47个,全部开复工,总投资210.45亿元,计划投资45.02亿元,完成投资47.09亿元。推进草原新牧民、草原和牛等奶源基地建设项目,盛健羊奶粉、杭萧盛基一期等项目相继投产,贾国龙功夫菜、大唐药业健康产业园、王记食品等项目进展顺利,3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名单。68天迁改7.2千米超高压线路,27天拆除红线内26处遗留建筑,保障乳业产业园和呼和浩特新机场重大项目建设。

    【交通运输】  和林至羊群沟红色旅游公路、樊家夭至大红城通村联网公路建成通车。2021年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国家级示范县”。

    【科技创新】  2021年底,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1352人,其中,博士16人、硕士118人、研究生128人、本科生1090人。2021年推荐申报18家高新技术企业,获批11新增5家、复审6,全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36家。2021年推荐申报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3家,推荐申报呼和浩特市企业研发中心4家,全县有各级各类研发平台36家。显鸿科技“蒙芯”物联网芯片广泛应用,蒙牛公司“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宇航人董事长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旅游业】  蒙树、盛乐博物馆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绿野、前窑子水库创建AAA级旅游景区工作,同步开发、打造、申报新业态农家乐1家。奥威马文化产业园、浑河滩成为热门打卡地。南山旅游景区完成出入口闸机升级工程,开通线上购票服务。盛乐博物馆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弘扬盛乐文化和鲜卑文明,竭力发挥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教育职能。胶泥湾村获评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医疗卫生】  县人民医院争取国家专项债券30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2324万元,配套县级资金实施医疗救治与应急能力提升设备采购项目、传染病建设及诊治能力提升项目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提高全县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县中蒙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专科医院验收。通过县人民医院与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等方式,创新“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引进14名高层次人才副高级以上在各级医疗机构坐诊。

    【文物资源调查和保护】  开展“引黄入岱”项目文物考古工作,勘探出35座汉代古墓葬,1处汉代遗址。

    【社会保障】  城镇新增就业454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75万元带动就业192人。1.9万农户用上“暖心煤”。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处。县文化馆入选第五批全国二级文化馆。《夏尽秋至,活力和林》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在南山公园挂牌成立。成功创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张茜

     

    和林格尔新区

     

    【概况】  和林格尔新区以下简称“新区”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持建设,2017年2月24日挂牌成立,正在申报国家级新区。新区地处呼包鄂榆城市群的核心区域,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境东部和南部,涉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区域,规划控制面积496平方千米,由中部核心区和南北两翼构成。2021年,云谷片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93户,新增注册资本金29.2亿元。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行,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一体化算力国家枢纽节点内蒙古枢纽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新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获得国家工信部批复,被确定为自治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单位,被确定为自治区级低碳创建示范园区,被环球时报评为2021“区域高质量发展最具投资价值园区”。

    【城市绿色规划】  优化云谷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等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建立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节能监管平台启动建设,低碳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金盛快速路提升改造工程南二环至市社会福利院段全长3.54千米,全程设置高架桥,通行方式为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12月17日,南二环至市社会福利院段正式通车。云谷片区13条市政道路加快建设,建成云谷片区道路照明维修、信号灯及配套设施改造、公共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市政公用工程,完成“两河一廊道”生态园林绿化与河道治理一期工程、核心区15条道路绿化、云义公园及周边环境改造工程。

    【招商引资】  2021年,新签约项目76个,同比增加37个,总投资419亿元,同比增长232%。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新校区、中数兴盛北方数据湖金融科技产业园、伊克塞生物科技等一批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生命科学、社会事业项目落地建设。获评呼和浩特市2021年度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地区。

    【数字经济】  建成和在建的IDC项目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163.5万台,居全国前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数据中心二期具备投用条件,东方国信工业互联网北方区域中心一期主体完工,加快建设中国“金融云谷”,中国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开工建设。四套超算平台上线运行,北京旷视人工智能超算平台完成四期建设,东方超算内蒙古超级大脑一期混合算力达1300万亿次。数据应用取得重点突破,累计注册大数据企业249家,自治区5G产业创新基地投入运营。119日,内蒙古“5G+智慧矿业”创新中心落地,电信、移动、联通、铁塔、华为5大5G行业龙头企业入驻,该基地投用标志着新区在打造数字产业平台、集聚5G产业生态、推广5G应用创新方面又取得新突破。9月10日,华勤北方区域总部物联网设备智能制造及大数据应用中心在和林格尔新区揭牌运营。“上云”东方国信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服务40多家自治区重点企业。新区超算生态集群发展入选《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中国高性能计算加速发展”优秀专栏案例。

    【生命科学  新材料产业】  建成投用北工大高导热氮化物研发生产、国龙加壹新材料、中科基因实验室、子殷科技医学3D打印等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首条、年产10万台的中核同方服务器生产线一期投运,完成产值3.62亿元。加快建设蒙矿碳烯轻质高强铝基新材料、新思路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大溪生物制品原辅料生产、奥普赛血清研发生产、同方人环空气源热泵生产等项目。

    【现代服务业】  京东“亚洲一号”内蒙古物流园满仓运营,韵达内蒙古快递电商总部基地、西贝贾国龙功夫菜超级厨房开工建设。

    【重点产业平台建设】  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累计入驻高科技企业31家,12家开始运营。数聚小镇一期占地面积178.8亩意向入驻企业20余家。2021年,金融小镇新增金融机构17家,新增注册资本6.5亿元;呼和浩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完成跨境电商贸易单量248.25万单,同比增长77倍,实现贸易额3.06亿元,同比增长89倍,初步形成跨境电商产业生态。

    【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  枫叶双语学校取得高中办学许可,内蒙古艺术学院新校区、剑桥中学新校区加快建设,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新校区、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新校区、实验中学、中等职业教育园区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稳步提升云谷片区宜居宜业水平。

    【体制机制改革】  印发“三定”规定,内设机构明确,制定出台《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机关事业单位内设机构岗位设置职能职责和人员控制数》。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新区具备独立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资格。推进财税体制创新,市政府印发《关于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过渡期财税管理的意见》《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国有土地出让分成方案》,进一步明确云谷片区财政收入分配及土地出让分成办法。自治区财政厅印发《自治区财政关于进一步明确支持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的财政政策》,赋予新区独立向自治区相关部门申请项目、资金和政策的权利。新区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启动运行,2021年化解核销债务6.79亿元,完成年度化债任务的237%。深化国有公司改革,制订印发《新区国有公司优化整合实施方案》,明确国有公司领导人员、内设机构、人员控制数和薪酬管理办法,明晰国有公司主营业务,合理配置人员结构

    【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联审联办制”改革,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70个工作日以内。推进节能审查区域评估工作,节能审批时限平均缩短30个工作日。加力推行“拿地即开工”,累计发放《承诺制项目施工通知书》14张,为项目抢抓施工期、节约建设成本提供支持。

    【政府集成式服务】  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中介超市,全面推行工商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业务,搭建银企线上服务平台,年内为入区企业集中兑现优惠政策奖补资金1471.17万元

    【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  内蒙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高校协同创新基地、高校创业实训基地“一区两基地”启动建设,3D打印材料科研教学与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计算物理联合实验室等校企合作项目落地建设。承办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内蒙古分会场活动,自治区人才改革试验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姜红叶

     

    清水河县

     

    【概况】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境最南端。整体位置处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为核心的西部经济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及首府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两省三市三县交汇处。东南与山西省平鲁县、偏关县为邻,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相望,北连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全县总面积2818平方千米,辖4个镇、4个乡和1个工业园区,103个行政村、6个社区,798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3.74万人常住人口76674人。2021年,清水河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9.33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45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1.38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0.50亿元同比增长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515万元,同比增长3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3亿元,同比增长185.3%;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2592元,同比增长10.5%;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127元同比增长6.6%。

    【乡村振兴】  57户“六类人员”开展危房改造,为家庭困难学生补贴资金484.13万元,57.3%的脱贫人口纳入低保,为全县11.08万农民缴纳防返贫险。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项目64个发放小额信贷1572.5万元1321名脱贫人口设立公益岗位,易地搬迁群众全部纳入迁入地管理。全年总计拨付各级各类衔接资金1.56亿元。推进3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重点打造老牛坡、三十一号、高茂泉窑3个自治区级示范村,改造农村户厕4450座,完成供水保障建设维修工程48处、电力农网改造227千米,新建和维修公路95千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完成8个乡镇村庄规划,全县103个行政村划分122个网格配备247名专职网格员。鼓励和支持外出乡贤、人才返乡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60余人。

    【农牧业】  建设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奶牛核心育种场与国家胚胎工程中心,首批1500头优质种牛入场,奶产兴实现新突破。“蒙清农业”成功申报国家第七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高茂泉窑、巴图沟等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步伐。

    【工业效能】  有效应对能耗“双控”和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多重影响,全年开复工重点工业项目9个,完成投资15.3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总数22家,完成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34.8%。开工建设旭阳中燃年产300万吨焦炭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继续推进三联化工整体迁建项目。恒源年产2×20万吨煅烧高岭土一期、蒙西年产10万吨煅烧高岭土建成投产。推进绿盎粉煤灰年提取2万吨氢氧化铝中试项目,华银能源年回收拆解10万辆报废汽车建设项目建成投运。中萃能源15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大唐托电950兆瓦风电、广东风电300兆瓦光伏公园等5个新能源项目落地。

    【生态环境】  启动实施黄河重点生态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完成蚂蚁森林沙棘公益造林、草原修复治理、人工饲草基地等生态绿化5.6万亩,组织义务植树30万株。实施沿黄河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项目,修复废弃无主矿山18处3.04平方千米。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6.7平方千米,开工建设15座大型淤地坝,完成5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50平方千米,八龙湾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见成效。

    【营商环境优化】  完成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设立“一窗受理、一事一办、帮办代办、跨省通办、办不成事反映”等窗口,建成“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落实企业开办“零”成本政策,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服务事项平均审批时限缩短80%以上。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我承诺”活动,兑现招商引资承诺资金1473.27万元。围绕绿色农产品加工、现代化工、清洁能源等6大优势产业,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全年累计签约项目42个、落地27个完成投资18.02亿元,超额完成年内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文化旅游】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黄河、长城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项目储备库,老牛湾景区获中国互联网中心“年度最佳推广旅游胜地”称号,中国旅游报“亮丽内蒙古”整版刊登《打造黄河老牛湾四季皆美高质量发展旅游区》,完成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创建AAAAA级景区规划设计工作,老牛坡扶贫产业园二期建成投运,贾浪沟旅游区恢复运营,八龙湾小流域、石峡口生态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接待游客52.6万人次、收入1.84亿元,激发全域旅游新潜力。

    【民生保障】  全年民生领域累计投入1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04%。城镇新增就业1190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600余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完成红旗小学教学辅助用房、明德幼儿园和一中迁建主体工程建设,招聘教师20名,推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完成县医院发热门诊和传染病房改造工程,招聘5名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引进三级医院专家294人次坐诊,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承办2021·内蒙古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季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广播剧《老牛坡》和歌曲《红星闪耀的地方》获得呼和浩特市“五个一工程”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8个乡镇建成9处“四个一点”为老服务爱心餐厅,县老年养护中心、殡仪馆主体完工,为军烈属、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1883块,农民工欠薪追讨工作见成效。为农村居民发放暖心平价煤4.2万吨,切实保障农民温暖过冬。徐雁杰

     

    武川县

     

    【概况】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阴山山脉中段农牧区的交错地带,在呼和浩特市境北端,县城可可以力更镇距呼和浩特市区28千米。县境东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卓资县,南连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和土默特左旗,西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固阳县相衔,北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接壤。县境总面积4885平方千米,全境东西长110千米,南北宽66千米其中山地占41.9%丘陵占50.4%,滩川占7.7%。海拔最高2327米,最低1240米。年平均气温4.2℃无霜期110天。2021年全县总人口1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万人。行政区划3个镇、6个乡,93个行政村,10个社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6亿元同比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6亿元,同比增长10%;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0661元、12301元分别增长7%、11%。

    【乡村振兴】  2021年,制订出台《武川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武川县乡村振兴两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武川县防贫保险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累计识别监测帮扶对象292户、577人,开展针对性帮扶。投入232.7万元,为农村常住人口投保意外事故及大病保险。投入各类衔接资金、京蒙协作帮扶和中央定点帮扶资金2.08亿元,实施项目96个,其中产业项目31个,涉及资金1.05亿元。通过京蒙帮扶销售农副产品2231万元,通用技术集团采购农副产品1040万元。发放金融扶贫小额信贷759.8万元,惠及低收入家庭161户。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4.5万亩,新建农村户厕4400户,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5%,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93%。

    【农牧业】  新建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基地1.5万亩,辐射带动种植绿色商品薯40万亩。燕麦、藜麦种植32万亩。新建肉羊生态家庭牧场、标准化养殖场63个,培育市级家庭农牧场11家。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亩,食用菌销售收入1050万元。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83.4万亩产量42.3亿斤。武川燕麦传统旱作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源味武川”区域公用品牌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燕谷坊公司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污染防治】  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生态环境部大气帮扶发现问题整改工作。金三角雨污管网续建工程竣工。推进可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开工建设2021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综合治理面积50平方千米。推进“河长制”工作,调整县乡村三级河长234人。清除河道垃圾500吨。农业节水面积111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3.6%、2%。秸秆打捆面积19.2万亩,回收率100%;地膜回收面积9.2万亩,回收率85%。完成营造林建设3.2万亩、森林抚育1.8万亩,落实森林植被恢复项目1万亩、草原建设项目8万亩。发布禁牧令,制定舍饲养畜补贴办法,引导群众调整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氛围。

    【权力“瘦身”改革】  开展权力“瘦身”工作,33个单位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605项,25个县直部门和9个乡镇开通电子政务外网,35个单位制作电子印章,汇聚电子证照8.1万个,完成电子签章7.9万个。政务服务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增加政务服务透明度,办理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83.4%,最多跑一次事项99.3%,网上可办率97.8%。全年受理政务服务事项17.3万件),办结率100%。“12345”接诉即办中心受理热线3154件,解决率92%、满意率94%。新增市场主体204户,同比增长26.5%,新增注册资金6.62亿元同比增加66%。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监管,抽查58次244户。

    【教育改革】  对全县17所中小学幼儿园60个领导岗位进行全解重聘,实现去行政化。出台《关于加快武川县教育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及其系列配套措施改革,推进校长聘任制和职级制改革、教师“县管校聘”、绩效工资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双减”政策,关停教育局备案5家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

    【医疗改革】  武川县总医院揭牌成立。11所卫生院安装远程视频协诊系统,开启“下级检查、上级诊断”医疗新模式。

    【旅游业】  完成淖尔梁草原景区、冰雪园项目招商签约。燕谷坊“草原之门文化旅游景区”被评为AAA级景区。举办第九届燕麦文化节、武川冰雪运动文化节,提升文化旅游知名度。全年接待游客50.8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34亿元。全市国家电子商务综合示范项目博览会在武川县举办。

    【民生保障】  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102人),城镇新增就业162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累计为497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504.6万元;为24名创业人员及小微企业发放担保贷款661万元。累计发放低保资金、特困供养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补贴、临时救助等各项资金1.4亿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理民生实事55件,为群众发放平价煤2.1万吨,惠及11344户。推进房地产遗留问题化解,完成5077户转移分户登记工作。郭建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