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3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史海钩沉】什拉乌素壕村的天主教堂
  • 什拉乌素壕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中部,属沙河圈中等偏大村庄。什拉乌素壕,蒙汉混合语,黄色沟壕之意。什拉乌素河意为黄水河,系季节性河流。因雨季东山洪水泄下冲刷形成两侧裸露黄色粘土层沟壕面得名。据老年人讲,清中期开始有口里石姓移民落脚,至嘉庆、道光、咸丰三朝大量移民垦荒,张姓、高姓民人扎站在此,村庄初具规模,并有什拉乌素壕村名问世。鸦片战争以后,意大利、比利时获得了在口外传教的权利,天主教传入大青山、土默川地区,什拉乌素壕就有了天主教堂出现。1900年庚子事变后,教会和受害教徒获得大量赔款,天主教堂和村民开始修筑城墙城门,什拉乌素壕村形成规模。民国初年得到进一步发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什拉乌素壕得益于天主堂及其教会学校逐步发展为在托克托县乃至周边邻县小有名气的村庄。当时村民分两片居住,以什拉乌素河为界,隔河相望,分别叫做河南、河北。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属于同一自然村管理,直到公社化后重新规划公社管理区,两片居民分别划归新营子、伍什家两个公社,加上山洪冲毁河床形成一道沟壕,南片隧称南壕,北片沿用什拉乌素壕村名,简称什拉壕,俗称北壕。我们这里研究的什拉乌素壕村,是指解放初期的北壕。      

       

    什拉乌素壕村总体格局  

    什拉乌素壕村呈略有变化的正方形城池,城池每边长360(108),占地约129 600平方米(200亩)。村内分居民区、行政区、教堂区三部分。居民区、行政区与教堂区占地比例约为31。南有什拉乌素河,北有大渠壕,东西各有护壕一道,是一个典型的城堡式村落。  

       

    城  墙  

    什拉乌素壕村的城墙为就地取黄干泥或黑夹土夯筑而成,铺底1.5米,收顶0.3米,高7米。南城墙在从东往西300米处向北缩进80米置西城门而后向西延伸,东城墙在从南向北140米处向西缩进10米置北向东城门而后向北延伸。城墙四角各有1座炮台,东西两堵城墙中间各有2座炮台,南城墙中间有33座炮台,西城墙由于南端向内缩进60米置城门而多筑1座炮台。北城墙由于是村子扩展后新筑的,中间未设置炮台。这样全村四周城墙上便有13座炮台。炮台与城墙等高,亦由黄干泥或黑夹土夯筑而成,高约7米。墙周开嘹望孔、枪眼,上有屋顶。  

    由于什拉乌素壕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在村中距北城墙80米处还有一段残存的东西走向旧城墙并三座炮台(其中西端一座在西城墙上)。东城门位于东城墙自南向北不到二分之一处,城墙向里缩进10米处。城门洞为宽4米、高5米的长方形,上方有2米的看墙。东边与城墙连接,西边是门房,供看门人居住。城门为两扇榆木板大门,罩油大红朱漆,嵌有两排蘑菇钉。每扇大门宽2米,高4.5米,下有1尺高活动门限。东城墙内的南北大路出东城门后顺北段东城墙护城壕向北,过大渠壕,向北走西火盘、范家西滩、满水井、永圣域直达归化城(呼和浩特),称城大路。沿路岔道通村北村东庄稼地及邻村。东城门看门人除开关城门外,还负有报警、通讯职责,敲锣吆喝报告匪情或通知大小地户开会。  

    西城门位于南城墙从东往西300米处向北缩进80米处,形制与东城门一样。城门外大路直通西坝过河后向西南去往县城,向东向南通往河南庄稼地及东南方向沙河圈各村、清水河、喇嘛湾和大河南(现鄂尔多斯境内)。  

       

    行政区  

    什拉乌素壕村居民区可以用五横三纵来概括。五横即五条东西走向的街道由南向北平行并列,三纵即三条南北大路贯通五条街道。有高姓、张姓、郭姓、刘姓等民居坐落在街道的两旁。大户人家多是高墙大院,有的还是“四合头”大院,车棚骡马圈,碾坊磨坊一应俱全,有的甚至还配有门卫。中等人家小门窄巷,贫苦人家茅庵土屋,更有躲避匪乱的外来小户、打短儿拦长工的寻房住院者也不在少数。  

    什拉乌素壕村民居另一个特点是有少数村民住宅建设明显模仿天主教堂内西式建筑风格。如二道街刘姓、三道街张姓、高姓房屋结构、门窗样式都与天主堂建筑相类似。  

    村公所位于村中居民区正中,是村里的行政中心。占地面积约1 000平方米。有正房、东房、南房,分别用作办公室、会议室、客房、伙房、库房等。以办公、议事、开会或接待公差,并存放村里公物。院子开西门,南侧还有一个三角形小菜园。  

       

    教堂区  

    什拉乌素壕天主教堂位于村西部。教堂区称“维世堂院”,长200(60),宽167(50),占地约33 400平方米(50),是县境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末期,即光绪初年。原本规模不大,1900(光绪26)义和团运动爆发后被焚毁,1903(光绪29)重建,1923(民国11)教区改定后,成为本教区中心堂,即领导堂。  

    什拉乌素壕天主堂是一个包括教堂、天主堂院(内院)、育婴堂、学校、果园等部分的建筑群,四周被高大厚实的城墙包围着。城墙规制与村子城墙一样,其北墙就是早期村城墙的一部分,四角各有炮台1座,西南北三堵城墙党中央各有1座炮台。天主堂院(内院)四角另有4座炮台,其中东墙炮台就在维世堂大院东墙上。西南角炮台在教堂院、天主堂院和学校交界处,即维世堂大院中心。大院大门开在东墙正中偏南,砖砌圆顶拱形,两扇榆木大门,门楣上方青砖雕琢打造的精美长方形框内镶嵌着“维世堂”3个楷体大字。门洞两侧有门房,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由此可见,什拉乌素壕天主堂是一个城墙包围、有着11座炮台(其中4座是与村子共用的)的封闭式庄园,其中每部分都有四到五个炮台护卫,具有城中城的属性。  

    “维世堂”大门既是天主教堂大院的大门,也是教堂院子的大门。教堂位于教堂院子西部,西边是学校,有高大的城墙隔开,墙上南北各有一座炮台。正南是一段城墙,东南侧是育婴堂,东北部是小榆树林园子,北边是内院,是天主堂的宗教活动中心。  

    教堂是天主堂的主建筑,南北长28米,东西阔9米。基础四周向外各延伸2米,高出地面1米,用花岗岩石条、大青砖砌就,上面铺着30cm×30cm×8cm的大青方砖,基础下面全部填充块煤,以防潮湿塌陷。  

    教堂正门宽1.6米,高2米,为举行盛大宗教活动,如过四大瞻礼、举行婚配(为新婚男女举行宗教仪式)、摆安水(为亡者举行宗教仪式)时开启。两边各有一小辅门,供女教友出入。男教友则通过东边侧门出入。北端另开一小门,是神父做弥撒出入的专用门。教堂为欧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设计科学,用料讲究,工艺精湛。底层50厘米厚的青砖白灰墙体,高4米。外部有八、九道间隔相等的马面墙镶嵌,外凸部分下多上少,既装饰墙面,又支撑加固了主体墙。南面、东西两面各有对称的西式格调长方形加尖顶圆拱玻璃窗户。教堂内对称耸立的14根外径50cm的木柱与主墙内东西对称排列的两排木柱支撑着第一层屋顶的重量,并承载着二层墙体和屋顶的重量。二层墙体在底层窗户正中间对称开设西式窗户,形制略有变化。屋顶第一层仰角15度,第二层仰角30度,均由拱形木套支撑,铺以瓦棱合金铁皮。檐下间隔有浮雕装饰,底层四角形柱状装饰;南墙正面还有浮雕装饰。二层屋顶顶端有一座正四棱锥形小铁钟楼,内悬一合金小钟,系钟信的钢丝垂入堂内,拉动之时能听到钟信掀动的“咿呀”声。此钟为宗教活动正式开始的二遍钟声,清脆悦耳,嘹亮高昂,能传十里之外。北端顶部竖立一铁质十字架装饰,并起避雷作用。  

    教堂内部划分为三个区域。北边是主祭台,是神父主持弥撒的地方。正面墙上最上方是天主普济世人的浮雕,中间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受难塑像,下方是神父供奉“圣体”的圣龛。然后是一供奉祭品的长条柜面,再下面是木板台阶、神父和“辅祭者”(一般为男性儿童教友)跪拜活动的地方,铺满地毯。两侧各有一个小门,连通祭台后面U形夹道。U形夹道内是神父更衣室。神父在此更换祭衣,出入祭台。主祭台前面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祭台,过大瞻礼有主教或多名神父出席时,供普通神父主持。上方分别供有圣母玛利亚怀抱婴儿耶稣和耶稣复活的塑像。中间是男堂,是男性教友活动的地方,以供男性教友跪领“圣体’的木质镂花跪台与祭台隔开。女堂在最后,供女性教友活动,亦以木质镂花跪台与男堂隔开。男堂、女堂地面全部铺以一尺见方的大方砖,分行陈设单人或双人跪伏的连身小桌凳,供信徒跪诵经文、呈放经书。还陈设风琴,供唱颂歌时伴奏。中间神父和辅祭的通道也铺有地毯。  

    在男堂和女堂交界处靠西墙设有一高3米、阔1.5米、进里1米的小木屋,叫做“神功阁”。南北两侧各设一可开启关闭的10cm×l5cm的小窗口,下有跪梯,过四大瞻礼(圣诞、圣神降临、耶稣复活、圣母升天)、主日(星期日)做弥撒前一天下午神父坐在里面,教友跪在外面,依次轮流为男女教友“办神功”。教友向神父陈述自己所犯罪行(告罪),神父根据其所犯罪行轻重,令其诵经悔改以求天主宽恕。  

    教堂四壁全部饰以华丽图案,镶嵌银质、钢质壁灯。壁灯间隔悬挂精美油画作品,讲述《圣经》的故事。顶棚是金黄色木条拼接的拱形天花板,有凹凸纹线装饰。下垂各色精美绝伦的西式烛座、中式宫灯。每逢天主教重大节庆,灯烛齐明,金碧辉煌,十分壮观。  

    天主堂院(内院)在教堂院的北边。其南墙与维世堂大院城墙等高,正中开圆拱大门。门楣上方青砖雕琢打磨的精美横长方形框内镶嵌楷书“天主堂”三个大字,院子呈规则长方形,西墙为原村子老城墙,和教堂院西墙连接,与学校隔开。东墙为大院东墙,与村街道毗邻。东北、东南、西南角各有炮台一座。东南炮台上悬内径80厘米、高1米的铸铁大钟一只,为进教堂念经的预备钟声,俗称头遍钟。院子分厅子房、柜房、前花园、二园子四部分。  

    主体建筑厅子房是神父居所,有铁厅子、土厅子两部分。铁厅子是本堂神父平时居住、工作的地方。包括书房、客厅、厨房、卧室和地下室,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起脊屋顶铺以瓦棱合金铁皮,木地板,门窗家具一色欧式风格,极其富丽堂皇。土厅子在铁厅子西边,共七间,砖土木混合结构,亦是欧式风格。供本教区或外地神父前来参加活动居住。  

    厅子房东边一排正房是柜房,为管理教堂的掌柜子、先生及长工短工们工作、休息的地方。东房、南房是伙房、碾坊、磨坊、库房、粮仓、草房、骡马圈和神父马拉轿车车库。      

    土厅子前面是前花园,种植松树、柏树、木瓜、丁香、玫瑰等当地从未有过的稀有树种及杏树、李树和花草。厅子房、柜房后面是小菜园,有小门通内院,因与后面果园相比较小而人称“二园子”。有水井一眼,种植玫瑰、金针(黄花菜)、西红柿、茄子、大白菜以及长白菜、圆白菜等大路蔬菜供神父、掌柜子、先生和长工短工们食用。  

    育婴堂又称女书房,在教堂院的东南方向,也是整个教堂区的东南部。有西式正房六间,西厢房、南房若干,西侧有小门通教堂院。正房供修女们学习、工作、食宿。西厢房是收养女婴和教友子女学前受教育的场所。因孩子们在此接受宗教启蒙教育念诵教理问答如“十戒”,故名其曰“念问答”。南边有一菜园,有水井一眼,种植日用蔬菜,也是修女们带领女婴习学园艺的地方,有小门通女书房院。  

    学校在教堂院和内院的西边,是一所四面高墙封闭的完全小学校,称“育才小学”。有三栋房。前一栋是办公室、过道、大礼堂。中间一栋是教室,有三间小教室、两间大教室、两间走廊,后挎一间库房。后排是学生宿舍、厨房。校舍为穿靴戴帽又叫四角落地,即用青砖作基础、码头四角、压檐走边的砖土木混合结构起后脊房。课桌、讲桌都十分讲究。院内活动空间宽阔,有三人合抱的古榆3株,两人合抱的巨杨十几株。校门开在东南方向,为青砖砌就的拱形大门。两扇铁皮包裹的木板大门,左扇开有宽80厘米、高180厘米的小门。师生通过教堂院出入校院。主神父兼任校长,教师由一般神父兼任或从各地聘任,生源遍及县境并包括周边邻县。  

    学校和内院后面是大果园,占地约14 000平方米(21)。植有松树、柏树、枫树、槐树、海红、海棠、李树、杏树、通天杨、榆树等,有水井两眼,解决师生生活用水并浇灌果园。东墙下面有水道从村内引入水,浇灌大果园并从西墙下面的水道引入村西天主堂的农田灌溉。还可从二园于后墙下流入二园子,沿城墙墙根小渠流入女书房前菜园浇灌,以减轻辘轳浇水灌溉之劳累。  

    什拉乌素壕天主堂实际是一个以神父为中心的小社会。教堂是他的宗教中心。学校是他的教育中心,内院是他的政治、经济、军事、卫生、外交等社会事务中心。神父不但是他的宗教长官,同时是他的行政长官。  

    (呼和浩特市地方志办提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什拉乌素壕村的天主教堂
  • 什拉乌素壕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中部,属沙河圈中等偏大村庄。什拉乌素壕,蒙汉混合语,黄色沟壕之意。什拉乌素河意为黄水河,系季节性河流。因雨季东山洪水泄下冲刷形成两侧裸露黄色粘土层沟壕面得名。据老年人讲,清中期开始有口里石姓移民落脚,至嘉庆、道光、咸丰三朝大量移民垦荒,张姓、高姓民人扎站在此,村庄初具规模,并有什拉乌素壕村名问世。鸦片战争以后,意大利、比利时获得了在口外传教的权利,天主教传入大青山、土默川地区,什拉乌素壕就有了天主教堂出现。1900年庚子事变后,教会和受害教徒获得大量赔款,天主教堂和村民开始修筑城墙城门,什拉乌素壕村形成规模。民国初年得到进一步发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什拉乌素壕得益于天主堂及其教会学校逐步发展为在托克托县乃至周边邻县小有名气的村庄。当时村民分两片居住,以什拉乌素河为界,隔河相望,分别叫做河南、河北。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属于同一自然村管理,直到公社化后重新规划公社管理区,两片居民分别划归新营子、伍什家两个公社,加上山洪冲毁河床形成一道沟壕,南片隧称南壕,北片沿用什拉乌素壕村名,简称什拉壕,俗称北壕。我们这里研究的什拉乌素壕村,是指解放初期的北壕。      

       

    什拉乌素壕村总体格局  

    什拉乌素壕村呈略有变化的正方形城池,城池每边长360(108),占地约129 600平方米(200亩)。村内分居民区、行政区、教堂区三部分。居民区、行政区与教堂区占地比例约为31。南有什拉乌素河,北有大渠壕,东西各有护壕一道,是一个典型的城堡式村落。  

       

    城  墙  

    什拉乌素壕村的城墙为就地取黄干泥或黑夹土夯筑而成,铺底1.5米,收顶0.3米,高7米。南城墙在从东往西300米处向北缩进80米置西城门而后向西延伸,东城墙在从南向北140米处向西缩进10米置北向东城门而后向北延伸。城墙四角各有1座炮台,东西两堵城墙中间各有2座炮台,南城墙中间有33座炮台,西城墙由于南端向内缩进60米置城门而多筑1座炮台。北城墙由于是村子扩展后新筑的,中间未设置炮台。这样全村四周城墙上便有13座炮台。炮台与城墙等高,亦由黄干泥或黑夹土夯筑而成,高约7米。墙周开嘹望孔、枪眼,上有屋顶。  

    由于什拉乌素壕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在村中距北城墙80米处还有一段残存的东西走向旧城墙并三座炮台(其中西端一座在西城墙上)。东城门位于东城墙自南向北不到二分之一处,城墙向里缩进10米处。城门洞为宽4米、高5米的长方形,上方有2米的看墙。东边与城墙连接,西边是门房,供看门人居住。城门为两扇榆木板大门,罩油大红朱漆,嵌有两排蘑菇钉。每扇大门宽2米,高4.5米,下有1尺高活动门限。东城墙内的南北大路出东城门后顺北段东城墙护城壕向北,过大渠壕,向北走西火盘、范家西滩、满水井、永圣域直达归化城(呼和浩特),称城大路。沿路岔道通村北村东庄稼地及邻村。东城门看门人除开关城门外,还负有报警、通讯职责,敲锣吆喝报告匪情或通知大小地户开会。  

    西城门位于南城墙从东往西300米处向北缩进80米处,形制与东城门一样。城门外大路直通西坝过河后向西南去往县城,向东向南通往河南庄稼地及东南方向沙河圈各村、清水河、喇嘛湾和大河南(现鄂尔多斯境内)。  

       

    行政区  

    什拉乌素壕村居民区可以用五横三纵来概括。五横即五条东西走向的街道由南向北平行并列,三纵即三条南北大路贯通五条街道。有高姓、张姓、郭姓、刘姓等民居坐落在街道的两旁。大户人家多是高墙大院,有的还是“四合头”大院,车棚骡马圈,碾坊磨坊一应俱全,有的甚至还配有门卫。中等人家小门窄巷,贫苦人家茅庵土屋,更有躲避匪乱的外来小户、打短儿拦长工的寻房住院者也不在少数。  

    什拉乌素壕村民居另一个特点是有少数村民住宅建设明显模仿天主教堂内西式建筑风格。如二道街刘姓、三道街张姓、高姓房屋结构、门窗样式都与天主堂建筑相类似。  

    村公所位于村中居民区正中,是村里的行政中心。占地面积约1 000平方米。有正房、东房、南房,分别用作办公室、会议室、客房、伙房、库房等。以办公、议事、开会或接待公差,并存放村里公物。院子开西门,南侧还有一个三角形小菜园。  

       

    教堂区  

    什拉乌素壕天主教堂位于村西部。教堂区称“维世堂院”,长200(60),宽167(50),占地约33 400平方米(50),是县境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末期,即光绪初年。原本规模不大,1900(光绪26)义和团运动爆发后被焚毁,1903(光绪29)重建,1923(民国11)教区改定后,成为本教区中心堂,即领导堂。  

    什拉乌素壕天主堂是一个包括教堂、天主堂院(内院)、育婴堂、学校、果园等部分的建筑群,四周被高大厚实的城墙包围着。城墙规制与村子城墙一样,其北墙就是早期村城墙的一部分,四角各有炮台1座,西南北三堵城墙党中央各有1座炮台。天主堂院(内院)四角另有4座炮台,其中东墙炮台就在维世堂大院东墙上。西南角炮台在教堂院、天主堂院和学校交界处,即维世堂大院中心。大院大门开在东墙正中偏南,砖砌圆顶拱形,两扇榆木大门,门楣上方青砖雕琢打造的精美长方形框内镶嵌着“维世堂”3个楷体大字。门洞两侧有门房,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由此可见,什拉乌素壕天主堂是一个城墙包围、有着11座炮台(其中4座是与村子共用的)的封闭式庄园,其中每部分都有四到五个炮台护卫,具有城中城的属性。  

    “维世堂”大门既是天主教堂大院的大门,也是教堂院子的大门。教堂位于教堂院子西部,西边是学校,有高大的城墙隔开,墙上南北各有一座炮台。正南是一段城墙,东南侧是育婴堂,东北部是小榆树林园子,北边是内院,是天主堂的宗教活动中心。  

    教堂是天主堂的主建筑,南北长28米,东西阔9米。基础四周向外各延伸2米,高出地面1米,用花岗岩石条、大青砖砌就,上面铺着30cm×30cm×8cm的大青方砖,基础下面全部填充块煤,以防潮湿塌陷。  

    教堂正门宽1.6米,高2米,为举行盛大宗教活动,如过四大瞻礼、举行婚配(为新婚男女举行宗教仪式)、摆安水(为亡者举行宗教仪式)时开启。两边各有一小辅门,供女教友出入。男教友则通过东边侧门出入。北端另开一小门,是神父做弥撒出入的专用门。教堂为欧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设计科学,用料讲究,工艺精湛。底层50厘米厚的青砖白灰墙体,高4米。外部有八、九道间隔相等的马面墙镶嵌,外凸部分下多上少,既装饰墙面,又支撑加固了主体墙。南面、东西两面各有对称的西式格调长方形加尖顶圆拱玻璃窗户。教堂内对称耸立的14根外径50cm的木柱与主墙内东西对称排列的两排木柱支撑着第一层屋顶的重量,并承载着二层墙体和屋顶的重量。二层墙体在底层窗户正中间对称开设西式窗户,形制略有变化。屋顶第一层仰角15度,第二层仰角30度,均由拱形木套支撑,铺以瓦棱合金铁皮。檐下间隔有浮雕装饰,底层四角形柱状装饰;南墙正面还有浮雕装饰。二层屋顶顶端有一座正四棱锥形小铁钟楼,内悬一合金小钟,系钟信的钢丝垂入堂内,拉动之时能听到钟信掀动的“咿呀”声。此钟为宗教活动正式开始的二遍钟声,清脆悦耳,嘹亮高昂,能传十里之外。北端顶部竖立一铁质十字架装饰,并起避雷作用。  

    教堂内部划分为三个区域。北边是主祭台,是神父主持弥撒的地方。正面墙上最上方是天主普济世人的浮雕,中间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受难塑像,下方是神父供奉“圣体”的圣龛。然后是一供奉祭品的长条柜面,再下面是木板台阶、神父和“辅祭者”(一般为男性儿童教友)跪拜活动的地方,铺满地毯。两侧各有一个小门,连通祭台后面U形夹道。U形夹道内是神父更衣室。神父在此更换祭衣,出入祭台。主祭台前面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祭台,过大瞻礼有主教或多名神父出席时,供普通神父主持。上方分别供有圣母玛利亚怀抱婴儿耶稣和耶稣复活的塑像。中间是男堂,是男性教友活动的地方,以供男性教友跪领“圣体’的木质镂花跪台与祭台隔开。女堂在最后,供女性教友活动,亦以木质镂花跪台与男堂隔开。男堂、女堂地面全部铺以一尺见方的大方砖,分行陈设单人或双人跪伏的连身小桌凳,供信徒跪诵经文、呈放经书。还陈设风琴,供唱颂歌时伴奏。中间神父和辅祭的通道也铺有地毯。  

    在男堂和女堂交界处靠西墙设有一高3米、阔1.5米、进里1米的小木屋,叫做“神功阁”。南北两侧各设一可开启关闭的10cm×l5cm的小窗口,下有跪梯,过四大瞻礼(圣诞、圣神降临、耶稣复活、圣母升天)、主日(星期日)做弥撒前一天下午神父坐在里面,教友跪在外面,依次轮流为男女教友“办神功”。教友向神父陈述自己所犯罪行(告罪),神父根据其所犯罪行轻重,令其诵经悔改以求天主宽恕。  

    教堂四壁全部饰以华丽图案,镶嵌银质、钢质壁灯。壁灯间隔悬挂精美油画作品,讲述《圣经》的故事。顶棚是金黄色木条拼接的拱形天花板,有凹凸纹线装饰。下垂各色精美绝伦的西式烛座、中式宫灯。每逢天主教重大节庆,灯烛齐明,金碧辉煌,十分壮观。  

    天主堂院(内院)在教堂院的北边。其南墙与维世堂大院城墙等高,正中开圆拱大门。门楣上方青砖雕琢打磨的精美横长方形框内镶嵌楷书“天主堂”三个大字,院子呈规则长方形,西墙为原村子老城墙,和教堂院西墙连接,与学校隔开。东墙为大院东墙,与村街道毗邻。东北、东南、西南角各有炮台一座。东南炮台上悬内径80厘米、高1米的铸铁大钟一只,为进教堂念经的预备钟声,俗称头遍钟。院子分厅子房、柜房、前花园、二园子四部分。  

    主体建筑厅子房是神父居所,有铁厅子、土厅子两部分。铁厅子是本堂神父平时居住、工作的地方。包括书房、客厅、厨房、卧室和地下室,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起脊屋顶铺以瓦棱合金铁皮,木地板,门窗家具一色欧式风格,极其富丽堂皇。土厅子在铁厅子西边,共七间,砖土木混合结构,亦是欧式风格。供本教区或外地神父前来参加活动居住。  

    厅子房东边一排正房是柜房,为管理教堂的掌柜子、先生及长工短工们工作、休息的地方。东房、南房是伙房、碾坊、磨坊、库房、粮仓、草房、骡马圈和神父马拉轿车车库。      

    土厅子前面是前花园,种植松树、柏树、木瓜、丁香、玫瑰等当地从未有过的稀有树种及杏树、李树和花草。厅子房、柜房后面是小菜园,有小门通内院,因与后面果园相比较小而人称“二园子”。有水井一眼,种植玫瑰、金针(黄花菜)、西红柿、茄子、大白菜以及长白菜、圆白菜等大路蔬菜供神父、掌柜子、先生和长工短工们食用。  

    育婴堂又称女书房,在教堂院的东南方向,也是整个教堂区的东南部。有西式正房六间,西厢房、南房若干,西侧有小门通教堂院。正房供修女们学习、工作、食宿。西厢房是收养女婴和教友子女学前受教育的场所。因孩子们在此接受宗教启蒙教育念诵教理问答如“十戒”,故名其曰“念问答”。南边有一菜园,有水井一眼,种植日用蔬菜,也是修女们带领女婴习学园艺的地方,有小门通女书房院。  

    学校在教堂院和内院的西边,是一所四面高墙封闭的完全小学校,称“育才小学”。有三栋房。前一栋是办公室、过道、大礼堂。中间一栋是教室,有三间小教室、两间大教室、两间走廊,后挎一间库房。后排是学生宿舍、厨房。校舍为穿靴戴帽又叫四角落地,即用青砖作基础、码头四角、压檐走边的砖土木混合结构起后脊房。课桌、讲桌都十分讲究。院内活动空间宽阔,有三人合抱的古榆3株,两人合抱的巨杨十几株。校门开在东南方向,为青砖砌就的拱形大门。两扇铁皮包裹的木板大门,左扇开有宽80厘米、高180厘米的小门。师生通过教堂院出入校院。主神父兼任校长,教师由一般神父兼任或从各地聘任,生源遍及县境并包括周边邻县。  

    学校和内院后面是大果园,占地约14 000平方米(21)。植有松树、柏树、枫树、槐树、海红、海棠、李树、杏树、通天杨、榆树等,有水井两眼,解决师生生活用水并浇灌果园。东墙下面有水道从村内引入水,浇灌大果园并从西墙下面的水道引入村西天主堂的农田灌溉。还可从二园于后墙下流入二园子,沿城墙墙根小渠流入女书房前菜园浇灌,以减轻辘轳浇水灌溉之劳累。  

    什拉乌素壕天主堂实际是一个以神父为中心的小社会。教堂是他的宗教中心。学校是他的教育中心,内院是他的政治、经济、军事、卫生、外交等社会事务中心。神父不但是他的宗教长官,同时是他的行政长官。  

    (呼和浩特市地方志办提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