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3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专稿】草原护羊英雄——道勒格亚
  • “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的事迹已经过去49年了,但是岁月的流逝冲不淡人们的记忆。1964312日,新华社播发通稿《暴风雪中一昼夜》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刊播,她们的英雄事迹从内蒙古大草原传遍全国,感动了全国人民,她们闪烁着集体主义的精神如丰碑般永驻人心,此后几十年依然一次又一次拨动了亿万人的心弦。  

    然而,不为众所周知的是:在《暴风雪中一昼夜》诞生“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同一天,距“草原英雄小姐妹” 西邻60公里的乌拉特草原,同时也诞生了保护集体羊群的“母女英雄”——道勒格亚、阿拉腾索。当年10月,道勒格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道勒格亚与阿拉腾索 

      

    英雄不会过时,永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英雄身上留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在她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和品格不会因岁月的推移而减弱,更不会因社会的变化而磨灭。舍生忘死保护集体羊群的“草原英雄”是内蒙古草原永恒的骄傲!   

    道勒格亚蒙古族,1915527日出生,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巴音查干嘎查人。祖辈是奴隶,9岁时在封建王公贵族家当奴隶的母亲累病死去后,她和15岁的哥哥又开始了被奴役的悲惨生活,因长期摧残折磨和劳累过度,兄妹先后患眼疾无钱医治,哥哥双目失明,25岁的她左目失明。  

    195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阳光照耀下,乌拉特草原成立了人民政府,道勒格亚和广大穷苦牧民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她建立家园,救济了她14只羊、1头牛,她如获珍宝,精心饲养。到1958年就发展到200多只羊、7头牛和两匹马。1959年牧区人民公社化,她以满腔热情投入了这个大家庭,以公社社员的资格给生产队包放了一大群羊,经过她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年年以出色的超额包产成绩获得了牧民的爱戴,6年来为集体纯增800多只羊,被公社、生产大队3次评为劳动模范,5次评为“五好社员”。新旧社会不同的经历,使道勒格亚对新社会、共产党怀着无限的感激和热爱,她把党的恩情与集体的温暖时刻铭记在心理,对集体的羊群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她的女儿生长在新社会,女儿在母亲思想进步、热爱集体行为的熏陶和教导下,纯朴的心灵同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196429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六日,春节将至,这天早上,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桑根达来公社巴音查干生产大队(今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巴音查干嘎查)上空布满了灰暗的阴云,从西伯利亚侵入的寒流,使草原上的气候变得格外寒冷。有着多年放牧经验的老牧民道勒格亚预感着要来暴风雪了。怎么办?770只的羊群出牧,还是关在羊圈?这个一向爱畜如子的老牧民反复考虑着。她想“羊要一天不放牧,不仅大羊受不了,就连小羊羔也得不到奶吃,这样怎么行呢?再说,暴风雪一时还来不了,只要自己多加注意,在近处放牧,总比关在圈里困着强!”  

    想到这里,她坐不住了,对二女儿阿拉腾索说:“今天天气不大好,让你姐在家准备过年的东西,你跟妈出去放一阵儿羊好吗?” 阿拉腾索愉快地点了点头,和母亲喝了奶茶,就去羊圈打开圈门。母女俩一前一后随着蠕动的羊群走上草坡。  

    中午时分,天空黑云骤起,洒下了一串串的鹅毛大雪,一时间天昏地暗。道勒格亚未曾料到暴风雪来的这么快,她一面和女儿打着招呼,一面加紧吆喝着羊群,力图在暴风雪前赶回家里。但是,在她们离家还有三四公里的时候,刹那间,狂风席卷着雪花吞没了茫茫的草原,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骤然降临了。  

    刺骨的狂风卷着风沙雪片,扑打在她们母女面颊上,顿时眼睛睁不开,呼吸都困难。羊群也不听指挥了,挤撞着咩咩乱叫。接着,西北风越来越猛烈,羊群开始顺着风势向东南方乱跑。  

    “妈,羊跑了!”小阿拉腾索大声惊呼地说。  

    “不要怕,快来这头跟妈拦。”  

    然而受惊的羊群怎能挡住呢,暴风雪像无数条鞭子驱赶着羊群,从她们身旁冲撞着窜跑。  

    道勒格亚非常焦急,立刻想让女儿回去叫人,但又怕女儿迷路,自己回去吧,又怕女儿没经验,羊群受了损失怎么办?只得决定相依相助,紧跟羊群,哪怕走到草原尽头,也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  

    风雪越来越大,母女俩一前一后紧盯着隐约可见的羊群,一步也不敢拉开。毡靴沾满了泥雪,就像沉重的铁鞋,袖口、领口灌满雪花变为雪浆,她们都顾不上清理。就这样,跟着羊群走一阵,跑一阵,不知走了多少路,翻过多少坡。严寒、冰冷、饥饿、疲劳折磨着她们,暴风雪一次又一次地冲散羊群,她们一次又一次地四下里去挡拦,跌倒了再爬起来,用冻麻木了的手擦去被雪水蒙住的双眼,嗓子喊哑了,依然关心的是集体的羊群,跟随和聚拢着羊群。  

    夜幕就要降临,风雪依然,天地茫茫,积雪处达30厘米厚。道勒格亚唯恐夜间移动的羊群跑散,她几次想找一处可避风聚拢羊群的地方,直到晚9时许,终于找到一处低洼之地,把羊群聚到一块儿停了下来。  

    午夜,气温降至摄氏零下37度。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片不时扑向道勒格亚母女身上,暂时休憩的母女俩原先被汗水浸湿的内衣变得冰冷异常,脊背上就像背着冰块,冰冻寒彻心肺。羊虽然不跑了,但外圈儿受冻的羊不停地向里圈儿拱动,不时趴压在里圈儿拥挤且卧倒的羊身上,形成“上跺”。为了避免挤趴压死下边的羊,道勒格亚把趴在羊体上的羊一只一只的拉下来。小阿拉腾索按母亲的嘱咐在周围护守着羊群,就在这时,她感觉冷的颤抖,继而又发热发烧,全身像火烤一样,急切想脱衣服凉快一下,但冻僵的手解不开纽扣,她就喊妈妈帮忙。  

    这突如其来的反常情况,使道勒格亚大吃一惊,她赶快过去拽上孩子跑起来,过了一会儿,孩子说不烧了。道勒格亚心痛地又给她揉手、搓脸,并脱下自己套在里面的棉袄给她,让她靠在羊群里挤着睡觉。小阿拉腾索着急了,说什么也不要妈妈的棉袄,并要陪妈妈继续看护羊群。道勒格亚只能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给她说下一步的任务和一些宽慰的话,慢慢地,十分疲劳的孩子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道勒格亚开始独自护羊,她忙一阵,坐一阵,在饥寒疲惫中苦熬着。夜幕下,她又想起以前说过的话:“道勒格亚呀,你当牛做马三十多年,不是老天爷保佑了你,而是党和毛主席救了你,给了你新生活。今天,党和毛主席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走集体化康庄大道,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就是拼老命也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党和毛主席。”  

    黎明时分,困乏苦战一昼夜的道勒格亚自感身体乏力,衣服像冰冻的铠甲,动一动身子就像刀刺般的疼痛。为了羊群,她决定叫醒女儿,让她回去叫人。  

    小阿拉腾索按照母亲指示的方向,迎着不时吹来的阵阵雪浪,跌跌撞撞行进着。饥饿困乏使她多次跌倒在雪地中,她多想就此歇一歇,可一想到母亲和羊群还困在雪原上,她又艰难地爬起来,挣扎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终于走到了公社饲料基地的一间土房附近。  

    此时,一位汉族社员尹来顺正好出来准备查看圈内羊群,发现东南方向有个踉踉跄跄的蒙古族小孩,便立刻迎上去。他看到小孩的手、脸都冻紫了,急忙扶到屋内,舀了一盆凉水为她搓洗,与他同在一起的老牧工侯振也帮忙抢救。这时的小阿拉腾索“咿呀咿呀”地却说不出话,两老牧工急忙熬稀粥给她喂着吃。一会儿,小阿拉腾索缓过来了,急切地说:“快,救我妈……还有羊群……”  

    尹来顺得知她母亲在暴风雪中落难,遂让侯振速到队部报告情况,他负责照看孩子。年过半百的汉族老牧工侯振,不顾身有残病,为了火速营救蒙古族女社员,一口气跑了7.5公里路,赶到巴音查干生产大队队部,队长丹比拉巴嘎随即亲自带头组织人马奔走寻找。  

    救援的人们在风雪中找了半天,结果寻而无果。原来,小阿拉腾索走后不久,一股暴风把羊群掀起,道勒格亚阻拦不住,只好跟着羊群走。到中午时分,道勒格亚隐约发现西边有一座蒙古包,她根据地形判断是社员丹德尔家。此刻,她多想把羊群赶到那里,可是羊群顺着风势裹卷着走向东南方。她有心跑去蒙古包求援,又怕自己离开羊群受到损失,因此只能一直跟着羊群走。  

    救援的人们一个个心急如火,为了继续营救,他们又赶出20多公里,终于在当天下午找到了道勒格亚和她放养的770只羊,安全返回冬营地。

      

     道勒格亚讲述旧社会的悲惨生活 

       

    道勒格亚母女历经两昼一夜保护集体羊群的行为,受到公社、旗、盟党政领导的称赞,并及时对母女俩进行了医治,随后予以表彰奖励。1964430日,中共巴彦淖尔盟委员会发出了《号召全盟各族人民学习道勒格亚、阿拉腾索英雄事迹的通知》。同年9月,道勒格亚作为内蒙古少数民族参观团团员,带着女儿阿拉腾索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105日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合影。  

    此后到上世纪70年代,道勒格亚先后获得公社、旗、盟、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  

    道勒格亚于1991825日逝世,享年76岁。  

    (作者: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稿】草原护羊英雄——道勒格亚
  • “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的事迹已经过去49年了,但是岁月的流逝冲不淡人们的记忆。1964312日,新华社播发通稿《暴风雪中一昼夜》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刊播,她们的英雄事迹从内蒙古大草原传遍全国,感动了全国人民,她们闪烁着集体主义的精神如丰碑般永驻人心,此后几十年依然一次又一次拨动了亿万人的心弦。  

    然而,不为众所周知的是:在《暴风雪中一昼夜》诞生“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同一天,距“草原英雄小姐妹” 西邻60公里的乌拉特草原,同时也诞生了保护集体羊群的“母女英雄”——道勒格亚、阿拉腾索。当年10月,道勒格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道勒格亚与阿拉腾索 

      

    英雄不会过时,永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英雄身上留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在她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和品格不会因岁月的推移而减弱,更不会因社会的变化而磨灭。舍生忘死保护集体羊群的“草原英雄”是内蒙古草原永恒的骄傲!   

    道勒格亚蒙古族,1915527日出生,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巴音查干嘎查人。祖辈是奴隶,9岁时在封建王公贵族家当奴隶的母亲累病死去后,她和15岁的哥哥又开始了被奴役的悲惨生活,因长期摧残折磨和劳累过度,兄妹先后患眼疾无钱医治,哥哥双目失明,25岁的她左目失明。  

    195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阳光照耀下,乌拉特草原成立了人民政府,道勒格亚和广大穷苦牧民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她建立家园,救济了她14只羊、1头牛,她如获珍宝,精心饲养。到1958年就发展到200多只羊、7头牛和两匹马。1959年牧区人民公社化,她以满腔热情投入了这个大家庭,以公社社员的资格给生产队包放了一大群羊,经过她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年年以出色的超额包产成绩获得了牧民的爱戴,6年来为集体纯增800多只羊,被公社、生产大队3次评为劳动模范,5次评为“五好社员”。新旧社会不同的经历,使道勒格亚对新社会、共产党怀着无限的感激和热爱,她把党的恩情与集体的温暖时刻铭记在心理,对集体的羊群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她的女儿生长在新社会,女儿在母亲思想进步、热爱集体行为的熏陶和教导下,纯朴的心灵同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196429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六日,春节将至,这天早上,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桑根达来公社巴音查干生产大队(今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巴音查干嘎查)上空布满了灰暗的阴云,从西伯利亚侵入的寒流,使草原上的气候变得格外寒冷。有着多年放牧经验的老牧民道勒格亚预感着要来暴风雪了。怎么办?770只的羊群出牧,还是关在羊圈?这个一向爱畜如子的老牧民反复考虑着。她想“羊要一天不放牧,不仅大羊受不了,就连小羊羔也得不到奶吃,这样怎么行呢?再说,暴风雪一时还来不了,只要自己多加注意,在近处放牧,总比关在圈里困着强!”  

    想到这里,她坐不住了,对二女儿阿拉腾索说:“今天天气不大好,让你姐在家准备过年的东西,你跟妈出去放一阵儿羊好吗?” 阿拉腾索愉快地点了点头,和母亲喝了奶茶,就去羊圈打开圈门。母女俩一前一后随着蠕动的羊群走上草坡。  

    中午时分,天空黑云骤起,洒下了一串串的鹅毛大雪,一时间天昏地暗。道勒格亚未曾料到暴风雪来的这么快,她一面和女儿打着招呼,一面加紧吆喝着羊群,力图在暴风雪前赶回家里。但是,在她们离家还有三四公里的时候,刹那间,狂风席卷着雪花吞没了茫茫的草原,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骤然降临了。  

    刺骨的狂风卷着风沙雪片,扑打在她们母女面颊上,顿时眼睛睁不开,呼吸都困难。羊群也不听指挥了,挤撞着咩咩乱叫。接着,西北风越来越猛烈,羊群开始顺着风势向东南方乱跑。  

    “妈,羊跑了!”小阿拉腾索大声惊呼地说。  

    “不要怕,快来这头跟妈拦。”  

    然而受惊的羊群怎能挡住呢,暴风雪像无数条鞭子驱赶着羊群,从她们身旁冲撞着窜跑。  

    道勒格亚非常焦急,立刻想让女儿回去叫人,但又怕女儿迷路,自己回去吧,又怕女儿没经验,羊群受了损失怎么办?只得决定相依相助,紧跟羊群,哪怕走到草原尽头,也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  

    风雪越来越大,母女俩一前一后紧盯着隐约可见的羊群,一步也不敢拉开。毡靴沾满了泥雪,就像沉重的铁鞋,袖口、领口灌满雪花变为雪浆,她们都顾不上清理。就这样,跟着羊群走一阵,跑一阵,不知走了多少路,翻过多少坡。严寒、冰冷、饥饿、疲劳折磨着她们,暴风雪一次又一次地冲散羊群,她们一次又一次地四下里去挡拦,跌倒了再爬起来,用冻麻木了的手擦去被雪水蒙住的双眼,嗓子喊哑了,依然关心的是集体的羊群,跟随和聚拢着羊群。  

    夜幕就要降临,风雪依然,天地茫茫,积雪处达30厘米厚。道勒格亚唯恐夜间移动的羊群跑散,她几次想找一处可避风聚拢羊群的地方,直到晚9时许,终于找到一处低洼之地,把羊群聚到一块儿停了下来。  

    午夜,气温降至摄氏零下37度。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片不时扑向道勒格亚母女身上,暂时休憩的母女俩原先被汗水浸湿的内衣变得冰冷异常,脊背上就像背着冰块,冰冻寒彻心肺。羊虽然不跑了,但外圈儿受冻的羊不停地向里圈儿拱动,不时趴压在里圈儿拥挤且卧倒的羊身上,形成“上跺”。为了避免挤趴压死下边的羊,道勒格亚把趴在羊体上的羊一只一只的拉下来。小阿拉腾索按母亲的嘱咐在周围护守着羊群,就在这时,她感觉冷的颤抖,继而又发热发烧,全身像火烤一样,急切想脱衣服凉快一下,但冻僵的手解不开纽扣,她就喊妈妈帮忙。  

    这突如其来的反常情况,使道勒格亚大吃一惊,她赶快过去拽上孩子跑起来,过了一会儿,孩子说不烧了。道勒格亚心痛地又给她揉手、搓脸,并脱下自己套在里面的棉袄给她,让她靠在羊群里挤着睡觉。小阿拉腾索着急了,说什么也不要妈妈的棉袄,并要陪妈妈继续看护羊群。道勒格亚只能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给她说下一步的任务和一些宽慰的话,慢慢地,十分疲劳的孩子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道勒格亚开始独自护羊,她忙一阵,坐一阵,在饥寒疲惫中苦熬着。夜幕下,她又想起以前说过的话:“道勒格亚呀,你当牛做马三十多年,不是老天爷保佑了你,而是党和毛主席救了你,给了你新生活。今天,党和毛主席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走集体化康庄大道,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就是拼老命也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党和毛主席。”  

    黎明时分,困乏苦战一昼夜的道勒格亚自感身体乏力,衣服像冰冻的铠甲,动一动身子就像刀刺般的疼痛。为了羊群,她决定叫醒女儿,让她回去叫人。  

    小阿拉腾索按照母亲指示的方向,迎着不时吹来的阵阵雪浪,跌跌撞撞行进着。饥饿困乏使她多次跌倒在雪地中,她多想就此歇一歇,可一想到母亲和羊群还困在雪原上,她又艰难地爬起来,挣扎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终于走到了公社饲料基地的一间土房附近。  

    此时,一位汉族社员尹来顺正好出来准备查看圈内羊群,发现东南方向有个踉踉跄跄的蒙古族小孩,便立刻迎上去。他看到小孩的手、脸都冻紫了,急忙扶到屋内,舀了一盆凉水为她搓洗,与他同在一起的老牧工侯振也帮忙抢救。这时的小阿拉腾索“咿呀咿呀”地却说不出话,两老牧工急忙熬稀粥给她喂着吃。一会儿,小阿拉腾索缓过来了,急切地说:“快,救我妈……还有羊群……”  

    尹来顺得知她母亲在暴风雪中落难,遂让侯振速到队部报告情况,他负责照看孩子。年过半百的汉族老牧工侯振,不顾身有残病,为了火速营救蒙古族女社员,一口气跑了7.5公里路,赶到巴音查干生产大队队部,队长丹比拉巴嘎随即亲自带头组织人马奔走寻找。  

    救援的人们在风雪中找了半天,结果寻而无果。原来,小阿拉腾索走后不久,一股暴风把羊群掀起,道勒格亚阻拦不住,只好跟着羊群走。到中午时分,道勒格亚隐约发现西边有一座蒙古包,她根据地形判断是社员丹德尔家。此刻,她多想把羊群赶到那里,可是羊群顺着风势裹卷着走向东南方。她有心跑去蒙古包求援,又怕自己离开羊群受到损失,因此只能一直跟着羊群走。  

    救援的人们一个个心急如火,为了继续营救,他们又赶出20多公里,终于在当天下午找到了道勒格亚和她放养的770只羊,安全返回冬营地。

      

     道勒格亚讲述旧社会的悲惨生活 

       

    道勒格亚母女历经两昼一夜保护集体羊群的行为,受到公社、旗、盟党政领导的称赞,并及时对母女俩进行了医治,随后予以表彰奖励。1964430日,中共巴彦淖尔盟委员会发出了《号召全盟各族人民学习道勒格亚、阿拉腾索英雄事迹的通知》。同年9月,道勒格亚作为内蒙古少数民族参观团团员,带着女儿阿拉腾索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105日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合影。  

    此后到上世纪70年代,道勒格亚先后获得公社、旗、盟、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  

    道勒格亚于1991825日逝世,享年76岁。  

    (作者: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