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3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珍珠滩】灯笼河牧场的名片
  • 今人毕从义先生作歌曰:“天下的风光哪儿最美,灯笼河的山来灯笼河的水。山如翠浪涌,水作白绫飞,桦林青荫绕紫雾,百花吐艳含光辉……”  

    确如歌词所形容的那样,凡是去过灯笼河的人,都会亲自感受到灯笼河的美:山美、水美、花美、草美、风电美,灯笼河人诚信、开放、包容,心灵美。  

       

    北京的后花园  

    在灯笼河牧场会议室悬挂着书法家宁广瑞先生书写的“北京后花园”的横匾,字体潇洒豪放,遒劲有力。地以人彰,文以景著,盛夏游灯笼河草原,简直是置身于花的海洋。远远望去,红的、黄的、粉的、紫的、白的、蓝的、桔红的……五颜六色,色彩缤纷;走进花海、金莲花、旋复花、紫铜锣、黄花菜、鸽子蓝、铃铛花、白芍药……形状各异、参差不齐,微风吹过,朵朵花儿向人们颔首致意。据牧场的负责人介绍,大约有160多种。而且好多是药材,像地榆(铜罗)、百合、赤勺、薄荷、柴胡等,有80多种。与我一起去灯笼河牧场的红山区老干部局局长戴国强一边赏花,一边听别人报花名,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赤峰日报》原副总编辑鲍喜章、翁旗公安局原政委尼玛则用相机不停地为所喜爱的花拍照“标准相”。由于雨水勤,灯笼河牧场的草长得也很茂密。这些草一直随性生长,一棵挨一棵,无序而嘈杂。正是草的拥挤,把绿色汇聚到一起,如水的拥挤,把江河汇聚成海洋一样,远远望去灯笼河草原竟有了万顷碧波的神韵。站在高处望草原,简直就像一个硕大无比的绿色地毯铺在那里,而那些点缀其间的各色各样的花儿就是地毯上面的刺绣,熠熠生辉,使草原平添了无限的灵气,美丽极了。看到这种壮丽的景象,老报人喜章兄出口成章:“万草园、百花园,草海花潮卷巨澜。苍山近碧天。”  

    灯笼河草原的花是次第开放的。进入农历五月,白桦林里杜鹃、芍药盛开,一簇簇一丛丛,粉红色的花朵映衬着姑娘们的张张笑脸,构成“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盛夏,百花纷纷绽放笑脸,争芳斗艳;暑尽秋来,紫铜锣昂首挺胸,金莲花花枝招展,成片成片的野菊花一簇簇的盛开着,恣肆地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灯笼河草原的花儿花期长,将灯笼河草原称之为“百花园”,誉为“北京后花园”,的确是再贴切不过了。  

       

    三河之源——三岔裆山  

    三岔裆山海拔2020米,为赤峰市第一高峰,是少郎河、羊肠子河、苇塘河三河之源。三岔裆山三峰并列,与南北坡地形成三条峡谷,泉水从山谷里蜿蜒而出,尔后歌唱着向东流去。三岔裆山北面的山峰毗邻克旗,这里曾流传着康熙北征噶尔丹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康熙北征噶尔丹时,路过灯笼河草原,士兵战马因没有水喝倒毙者十之有三,无奈大军滞留于灯笼河草原。康熙拔剑长叹:“天亡我也!”遂将宝剑向三岔裆山掷去,剑峰插地,泉水汩汩而出,旋即成江河之势。  

    雨水充沛的年头儿,泉水从三岔裆山三条狭谷流出,汇聚在一起蜿蜒而下。20047月《赤峰日报》社总编王燃一行来翁牛特旗采风,我曾陪同马天烈摄影记者逆少郎河而上,去三岔裆山狭谷寻找少郎河源头。那时候一步跨过少郎河成为我们一路经常议论的话题。听说少郎河水甘甜可口,记者们纷纷倒掉矿泉水,灌上少郎河水,每个人都津津有味地品尝着。  

    少郎河、羊肠子河、苇塘河为翁旗经济社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翁牛特旗志》记载,据1978年统计,少郎河有引水工程16处,羊肠子河有引水工程27处,苇墉河有引水工程4处。以羊肠子河中下游桥头灌区为例,受益面积3万亩,受益单位囊括桥头镇川区8个行政村66个村民组。由于多年引洪淤灌,改土增肥,灌区粮食产量成倍增加。桥头镇成为翁旗主要商品粮基地,这与羊肠子河造福于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灯笼河牧场现已与河北唐山宝泰集团签订了关于开发灯笼河草原旅游的意向性协议:一期投资1亿元建综合服务楼2栋、度假别墅(单体独栋)10栋,面积700亩的人工景观湖一处,漂流水面2.1公里。一俟付诸实施,三河之源的三岔裆山将会以更加美丽动人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瑰丽景象将在三河之水汇合而成的人工湖上再现。  

       

    三界山上看风机  

    灯笼河牧场南临松山区,北接克什克腾旗,东与亿合公镇相连,三岔裆山顶峰立有一块石碑,因碑身标示三个旗县的位置,故称之为“三界碑”。这座山峰也被人称为“三界山”。三界山处于海拔2000多米的高处,站在三界山上向四面眺望,大自然的万千景象可尽收眼底。灯笼河牧场的高海拔和无遮无挡的平坦地貌,简直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风场”。“十一五”之初,这里陆续竖起了一架架巨大风机,构成了一道道绿色能源风景线。一排排旋转着的风机,宛若舞动着的“千手观音”,使灯笼河草原多了灵性,成为灯笼河牧场旅游新的景点。牧场的党委书记孟显铎、场长高友良告诉我们:“开发灯笼河旅游我们首先立足于保护,抬高招商引资的门槛。要引进大企业、大手笔开发旅游。决不搞小打小闹。条件许可可在三界山上建观光塔,看日出,看风机。”草原上的野花漫山遍野,五彩缤纷,有开也有谢;而高高耸立的风机一年四季矗立在那里,随风旋转,周而复始,既源源不断地产生能源,为人类造福,也给人视觉上带来美感。点缀在绿草繁花中的风机,那是力和美的完美结合;在日出和日落的时候看风机,那是如诗如画的一种境界。即使是白雪皑皑、万物萧条的冬季,只要看到风机伟岸、旋转着的雄姿,就会使人油然而生一种自强不息的雄风和豪气。  

    牧场领导告诉我们:截至20118月,全场先后装机268台,装机容量46万千瓦,年创税收3000万元以上。牧场自主招商总装机31台,装机容量6.78万千瓦。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在天地之间,有人,有心气,有灵性,有生命的酝酿和繁衍,而矗立于灯笼河草原上的一排排旋转着的风机,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何尝不是在见证天地间一种生命的存在?  

       

    优美动人的传说  

    在灯笼河草原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三岔裆山、灯笼河、十三太保、蟠龙石、合页石、大石门、金界壕、康熙北征、塞北灵验佛……山川、河流、奇石、庙宇、古战场……无一不蕴含着生动传奇的故事,流传着凄美动人的传说。  

    少郎河是翁旗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被称之为翁牛特旗的母亲河。然而在灯笼河草原她的名字不叫少郎河,而被称之为“灯笼河”。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有一年灯笼河草原山洪暴发,少郎河水溢出两岸,当地老百姓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危急时刻人们看见在波峰浪谷间有一白衣女子,手持红灯笼,她走到哪里,哪里的洪水就立即消退下去。传说中又提到一个出生于灯笼河大石门的叫绍荣的青年人,在抗洪中与白衣女子产生感情,后来俩人结为夫妇。  

    这个传说在灯笼河一带流传很广,当地人说,每年八月十五日夜里,人们看见少郎河总有红灯笼闪动,老百姓说,那是龙王的三公主在视察少郎河的水情。传说说得有鼻子有眼,使人深信不疑。为表达人们对白衣女子的景仰之情,故当地人将门前流动的河称之为“灯笼河”。  

    八月的灯笼河,草长莺飞,花满草原。翁旗的文友与赤峰诗词学会、书画界的朋友倘佯在富有诗情画意的草原里,兴趣盎然。文友们欣赏着奇花异草,倾听着灯笼河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从西南到东北一条土岗横亘在我们面前。作向导的灯笼河牧场办公室张主任告诉我们,这就是金界壕。我们站在被称为“金界壕”的一条稍微隆起的土岗上,想象当年金、元对峙的情景……有风徐徐吹来,侧耳倾听,穿越了千年的风声中依稀可辨马蹄疾点、旌旗猎猎、兵器交错、杀声震天……我看着昔日的“金界壕”平静地躺在那里,突然感到时光可以摧毁这长约1500公里(在灯笼河境内大约有78公里之长)“金源边堡”的所有工事,甚至使之面目全非,而独独不能摧毁和吞噬人们那种开天辟地的雄风、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舍生取义的品德。  

    什么是灯笼河牧场的名片?此时我恍然大悟:是这里的青山绿水、奇花异草、旋转着的风机,是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是灯笼河人开拓创新的精神,诚信的品德和开放、包容的胸怀。  

    (作者: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灯笼河牧场的名片
  • 今人毕从义先生作歌曰:“天下的风光哪儿最美,灯笼河的山来灯笼河的水。山如翠浪涌,水作白绫飞,桦林青荫绕紫雾,百花吐艳含光辉……”  

    确如歌词所形容的那样,凡是去过灯笼河的人,都会亲自感受到灯笼河的美:山美、水美、花美、草美、风电美,灯笼河人诚信、开放、包容,心灵美。  

       

    北京的后花园  

    在灯笼河牧场会议室悬挂着书法家宁广瑞先生书写的“北京后花园”的横匾,字体潇洒豪放,遒劲有力。地以人彰,文以景著,盛夏游灯笼河草原,简直是置身于花的海洋。远远望去,红的、黄的、粉的、紫的、白的、蓝的、桔红的……五颜六色,色彩缤纷;走进花海、金莲花、旋复花、紫铜锣、黄花菜、鸽子蓝、铃铛花、白芍药……形状各异、参差不齐,微风吹过,朵朵花儿向人们颔首致意。据牧场的负责人介绍,大约有160多种。而且好多是药材,像地榆(铜罗)、百合、赤勺、薄荷、柴胡等,有80多种。与我一起去灯笼河牧场的红山区老干部局局长戴国强一边赏花,一边听别人报花名,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赤峰日报》原副总编辑鲍喜章、翁旗公安局原政委尼玛则用相机不停地为所喜爱的花拍照“标准相”。由于雨水勤,灯笼河牧场的草长得也很茂密。这些草一直随性生长,一棵挨一棵,无序而嘈杂。正是草的拥挤,把绿色汇聚到一起,如水的拥挤,把江河汇聚成海洋一样,远远望去灯笼河草原竟有了万顷碧波的神韵。站在高处望草原,简直就像一个硕大无比的绿色地毯铺在那里,而那些点缀其间的各色各样的花儿就是地毯上面的刺绣,熠熠生辉,使草原平添了无限的灵气,美丽极了。看到这种壮丽的景象,老报人喜章兄出口成章:“万草园、百花园,草海花潮卷巨澜。苍山近碧天。”  

    灯笼河草原的花是次第开放的。进入农历五月,白桦林里杜鹃、芍药盛开,一簇簇一丛丛,粉红色的花朵映衬着姑娘们的张张笑脸,构成“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盛夏,百花纷纷绽放笑脸,争芳斗艳;暑尽秋来,紫铜锣昂首挺胸,金莲花花枝招展,成片成片的野菊花一簇簇的盛开着,恣肆地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灯笼河草原的花儿花期长,将灯笼河草原称之为“百花园”,誉为“北京后花园”,的确是再贴切不过了。  

       

    三河之源——三岔裆山  

    三岔裆山海拔2020米,为赤峰市第一高峰,是少郎河、羊肠子河、苇塘河三河之源。三岔裆山三峰并列,与南北坡地形成三条峡谷,泉水从山谷里蜿蜒而出,尔后歌唱着向东流去。三岔裆山北面的山峰毗邻克旗,这里曾流传着康熙北征噶尔丹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康熙北征噶尔丹时,路过灯笼河草原,士兵战马因没有水喝倒毙者十之有三,无奈大军滞留于灯笼河草原。康熙拔剑长叹:“天亡我也!”遂将宝剑向三岔裆山掷去,剑峰插地,泉水汩汩而出,旋即成江河之势。  

    雨水充沛的年头儿,泉水从三岔裆山三条狭谷流出,汇聚在一起蜿蜒而下。20047月《赤峰日报》社总编王燃一行来翁牛特旗采风,我曾陪同马天烈摄影记者逆少郎河而上,去三岔裆山狭谷寻找少郎河源头。那时候一步跨过少郎河成为我们一路经常议论的话题。听说少郎河水甘甜可口,记者们纷纷倒掉矿泉水,灌上少郎河水,每个人都津津有味地品尝着。  

    少郎河、羊肠子河、苇塘河为翁旗经济社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翁牛特旗志》记载,据1978年统计,少郎河有引水工程16处,羊肠子河有引水工程27处,苇墉河有引水工程4处。以羊肠子河中下游桥头灌区为例,受益面积3万亩,受益单位囊括桥头镇川区8个行政村66个村民组。由于多年引洪淤灌,改土增肥,灌区粮食产量成倍增加。桥头镇成为翁旗主要商品粮基地,这与羊肠子河造福于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灯笼河牧场现已与河北唐山宝泰集团签订了关于开发灯笼河草原旅游的意向性协议:一期投资1亿元建综合服务楼2栋、度假别墅(单体独栋)10栋,面积700亩的人工景观湖一处,漂流水面2.1公里。一俟付诸实施,三河之源的三岔裆山将会以更加美丽动人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瑰丽景象将在三河之水汇合而成的人工湖上再现。  

       

    三界山上看风机  

    灯笼河牧场南临松山区,北接克什克腾旗,东与亿合公镇相连,三岔裆山顶峰立有一块石碑,因碑身标示三个旗县的位置,故称之为“三界碑”。这座山峰也被人称为“三界山”。三界山处于海拔2000多米的高处,站在三界山上向四面眺望,大自然的万千景象可尽收眼底。灯笼河牧场的高海拔和无遮无挡的平坦地貌,简直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风场”。“十一五”之初,这里陆续竖起了一架架巨大风机,构成了一道道绿色能源风景线。一排排旋转着的风机,宛若舞动着的“千手观音”,使灯笼河草原多了灵性,成为灯笼河牧场旅游新的景点。牧场的党委书记孟显铎、场长高友良告诉我们:“开发灯笼河旅游我们首先立足于保护,抬高招商引资的门槛。要引进大企业、大手笔开发旅游。决不搞小打小闹。条件许可可在三界山上建观光塔,看日出,看风机。”草原上的野花漫山遍野,五彩缤纷,有开也有谢;而高高耸立的风机一年四季矗立在那里,随风旋转,周而复始,既源源不断地产生能源,为人类造福,也给人视觉上带来美感。点缀在绿草繁花中的风机,那是力和美的完美结合;在日出和日落的时候看风机,那是如诗如画的一种境界。即使是白雪皑皑、万物萧条的冬季,只要看到风机伟岸、旋转着的雄姿,就会使人油然而生一种自强不息的雄风和豪气。  

    牧场领导告诉我们:截至20118月,全场先后装机268台,装机容量46万千瓦,年创税收3000万元以上。牧场自主招商总装机31台,装机容量6.78万千瓦。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在天地之间,有人,有心气,有灵性,有生命的酝酿和繁衍,而矗立于灯笼河草原上的一排排旋转着的风机,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何尝不是在见证天地间一种生命的存在?  

       

    优美动人的传说  

    在灯笼河草原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三岔裆山、灯笼河、十三太保、蟠龙石、合页石、大石门、金界壕、康熙北征、塞北灵验佛……山川、河流、奇石、庙宇、古战场……无一不蕴含着生动传奇的故事,流传着凄美动人的传说。  

    少郎河是翁旗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被称之为翁牛特旗的母亲河。然而在灯笼河草原她的名字不叫少郎河,而被称之为“灯笼河”。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有一年灯笼河草原山洪暴发,少郎河水溢出两岸,当地老百姓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危急时刻人们看见在波峰浪谷间有一白衣女子,手持红灯笼,她走到哪里,哪里的洪水就立即消退下去。传说中又提到一个出生于灯笼河大石门的叫绍荣的青年人,在抗洪中与白衣女子产生感情,后来俩人结为夫妇。  

    这个传说在灯笼河一带流传很广,当地人说,每年八月十五日夜里,人们看见少郎河总有红灯笼闪动,老百姓说,那是龙王的三公主在视察少郎河的水情。传说说得有鼻子有眼,使人深信不疑。为表达人们对白衣女子的景仰之情,故当地人将门前流动的河称之为“灯笼河”。  

    八月的灯笼河,草长莺飞,花满草原。翁旗的文友与赤峰诗词学会、书画界的朋友倘佯在富有诗情画意的草原里,兴趣盎然。文友们欣赏着奇花异草,倾听着灯笼河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从西南到东北一条土岗横亘在我们面前。作向导的灯笼河牧场办公室张主任告诉我们,这就是金界壕。我们站在被称为“金界壕”的一条稍微隆起的土岗上,想象当年金、元对峙的情景……有风徐徐吹来,侧耳倾听,穿越了千年的风声中依稀可辨马蹄疾点、旌旗猎猎、兵器交错、杀声震天……我看着昔日的“金界壕”平静地躺在那里,突然感到时光可以摧毁这长约1500公里(在灯笼河境内大约有78公里之长)“金源边堡”的所有工事,甚至使之面目全非,而独独不能摧毁和吞噬人们那种开天辟地的雄风、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舍生取义的品德。  

    什么是灯笼河牧场的名片?此时我恍然大悟:是这里的青山绿水、奇花异草、旋转着的风机,是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是灯笼河人开拓创新的精神,诚信的品德和开放、包容的胸怀。  

    (作者: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