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3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史海钩沉】20世纪30年代绥远省考选县长
  • 绥远省,自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成立后,到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绥远省归绥市前,依据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先后举行过高等考试一次,普通考试一次,高等鉴定考试二次,普通鉴定考试二次。所说高等或普通考试,主要依据学历和所任过的职务而区别。所说鉴定考试,主要指专门职业和技术人员的资格考试。绥远省的几次考试就属高等考试引人注目。该次考试系招考县长。考前的报名,验收证书,收取报名费等指定有关部门办理。考试工作临时组织“典试委员会”进行。典试委员会委员长由国民政府“特派”(普通考试委员长为“简派”),由委员长聘请专家学者6人共7人组成典试委员会。考试的日程排定,例题评阅标准决定,拟题阅卷分配,成绩审查,开拆对号,录取最低标准决定,榜示等,由典试委员会及聘请的襄试委员办理,监试工作由地方监察部门派员承担。按《考试法施行细则》第二条“对于受教育人数较少之边远省、区认为有从宽规定必要时,得以各该省区初级中学以上或其他同等学校毕业为应考资格”的精神,规定为:国民年满20岁以上,学习法律、政治、经济、文哲等社会科学的大学或者专科三年以上并有毕业证书者,或者中学有同等学力有毕业证书,或曾任过行政职务满二年以上有证明文件者,或者曾经应试各种文官、司法官考试及格者,均可报名参加考试。不准报考的除政治限制外,对亏空公款,因赃处罚,破产未复权及吸食鸦片者等也不能报考。报名时收取报名费2元。该次报名者216人,准考者190人。考试分为四试,前三试均为笔试,最后一试为口试,每试分数60分为及格,第一试不及格不准参加第二试,第二试不及格不准参加第三试,三试不及格不准参加口试。考试结果:第一试190人中及格140人,第二试140人中及格66人,第三试66人中及格27人,第四试27人及格,但体检后有2人不及格,实际取得县长资格的25人。按分数多少,符合乙等的15人,丙等的10人。然后发榜通告,授予资格证书,并将考试成绩、履历、相片呈报国民政府考试院并***核准备案。该次高等考试共花费用2000元,由省库拨支。对取得县长资格的人,由省政府临时差委,俾资实习,待缺补任。25人中:山西籍的16人,河北籍的5人,陕西籍的1人,安徽籍的1人,绥远本省的2人。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20世纪30年代绥远省考选县长
  • 绥远省,自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成立后,到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绥远省归绥市前,依据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先后举行过高等考试一次,普通考试一次,高等鉴定考试二次,普通鉴定考试二次。所说高等或普通考试,主要依据学历和所任过的职务而区别。所说鉴定考试,主要指专门职业和技术人员的资格考试。绥远省的几次考试就属高等考试引人注目。该次考试系招考县长。考前的报名,验收证书,收取报名费等指定有关部门办理。考试工作临时组织“典试委员会”进行。典试委员会委员长由国民政府“特派”(普通考试委员长为“简派”),由委员长聘请专家学者6人共7人组成典试委员会。考试的日程排定,例题评阅标准决定,拟题阅卷分配,成绩审查,开拆对号,录取最低标准决定,榜示等,由典试委员会及聘请的襄试委员办理,监试工作由地方监察部门派员承担。按《考试法施行细则》第二条“对于受教育人数较少之边远省、区认为有从宽规定必要时,得以各该省区初级中学以上或其他同等学校毕业为应考资格”的精神,规定为:国民年满20岁以上,学习法律、政治、经济、文哲等社会科学的大学或者专科三年以上并有毕业证书者,或者中学有同等学力有毕业证书,或曾任过行政职务满二年以上有证明文件者,或者曾经应试各种文官、司法官考试及格者,均可报名参加考试。不准报考的除政治限制外,对亏空公款,因赃处罚,破产未复权及吸食鸦片者等也不能报考。报名时收取报名费2元。该次报名者216人,准考者190人。考试分为四试,前三试均为笔试,最后一试为口试,每试分数60分为及格,第一试不及格不准参加第二试,第二试不及格不准参加第三试,三试不及格不准参加口试。考试结果:第一试190人中及格140人,第二试140人中及格66人,第三试66人中及格27人,第四试27人及格,但体检后有2人不及格,实际取得县长资格的25人。按分数多少,符合乙等的15人,丙等的10人。然后发榜通告,授予资格证书,并将考试成绩、履历、相片呈报国民政府考试院并***核准备案。该次高等考试共花费用2000元,由省库拨支。对取得县长资格的人,由省政府临时差委,俾资实习,待缺补任。25人中:山西籍的16人,河北籍的5人,陕西籍的1人,安徽籍的1人,绥远本省的2人。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