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4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方志论坛)新时期地方志工作的几点思考
  • 一、充分认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文化传统。地方志起源很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四方之志”的编写。唐、宋以来,地方志的编纂渐趋完备;明清两代是我国地方志发展的兴盛时期,省有省志,府有府志,县有县志。地方志是全面记载自然、社会、人文、艺术等各方面情况的百科全书,起到“存史、资治、教化”的功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地方志编修工作。一九五八年前,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就倡议编修地方志,要求各地重视这一工作。八十年代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下,全国地方志小组指导下,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工作正在健康蓬勃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因此,在新的时期,地方志编修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是记载一个地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风貌,一应俱全的全面系统准确的社会综录,具有完整的权威性和资料性,是政府信息工程的重要工具书,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经济计划、基本建设、开发资源、招商引资、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作出了“在新世纪要继续加强编修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决定,指出要把修志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史学建设来抓,做到代代相承、世世相传。新时期地方志编修工作与当地具体实际相结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真实地反映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突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详实、客观、科学、系统地编写地方志,开创修志工作新局面。

    二、编修新时期地方志需要把握的重要环节

    要做好新时期地方志工作,首先要把好质量关。一是坚持修志原则,把好政治关。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按历史的本来面目记述,正确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总结出经验教训,为现实社会服务。二是把好史实关,广泛征集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准确反映历史和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有价值的史料,使志书可信、可用、可读。三是把好文风关,坚持严谨、朴实、简洁、流畅,做到增一字则繁,少一字则残。四是科学设立篇目,必须从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的实际出发,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按类编写,使之有纲有目整体结构完善。五是树立精品意识,精品要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在继承前人修志经验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努力编纂佳志、名志,不仅为当代人资政,也为后世之人借鉴,使之成为流芳百世的名著。

    其次,各级领导重视是修好志书的保证。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做到“一纳入”、“五到位”,即纳入各地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的任务之中,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确保修志工作的正常开展。

    再次,修志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开展好修志工作的关键。编修地方志是一门学问和学科,因此,应当加强修志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大、中专院校应重视修志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树立责任意识,培养一批老中青修志骨干,建立一支专家型的修志队伍,使修志工作一代接一代坚持下去。

    三、青年修志工作者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青年修志工作者,首先应明确新时期修志任务的艰巨性,立足本职工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工作做贡献。

    一是坚持虚心好学的精神。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大学生进入修志行列,不但要认真学习书本修志经验,掌握好基础知识;还要虚心向老一辈修志工作者学习实践经验,使其尽快入门,成为行家里手。二是坚持开拓创新精神,不因循守旧,不死搬硬套,在修志工作中做到理论创新、知识创新、业务创新、实践创新、服务创新,以适应新时期方志事业的新要求。三是坚持务实精神。青年修志工作者要重视打实基础,既要重视理论基础的扎实,又要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工作,不能有半点虚伪和马虎,扎扎实实地编修各类志书。四是坚持无私奉献的精神,编修地方志是一项清贫而艰苦的工作,青年修志者一定要发扬清苦、辛苦、艰苦精神,敢于在冷部门坐冷板凳,敢于受冷眼冷气,不见异思迁、不讲价钱、不讲待遇,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无私无畏地完成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方志论坛)新时期地方志工作的几点思考
  • 一、充分认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文化传统。地方志起源很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四方之志”的编写。唐、宋以来,地方志的编纂渐趋完备;明清两代是我国地方志发展的兴盛时期,省有省志,府有府志,县有县志。地方志是全面记载自然、社会、人文、艺术等各方面情况的百科全书,起到“存史、资治、教化”的功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地方志编修工作。一九五八年前,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就倡议编修地方志,要求各地重视这一工作。八十年代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下,全国地方志小组指导下,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工作正在健康蓬勃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因此,在新的时期,地方志编修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是记载一个地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风貌,一应俱全的全面系统准确的社会综录,具有完整的权威性和资料性,是政府信息工程的重要工具书,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经济计划、基本建设、开发资源、招商引资、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作出了“在新世纪要继续加强编修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决定,指出要把修志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史学建设来抓,做到代代相承、世世相传。新时期地方志编修工作与当地具体实际相结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真实地反映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突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详实、客观、科学、系统地编写地方志,开创修志工作新局面。

    二、编修新时期地方志需要把握的重要环节

    要做好新时期地方志工作,首先要把好质量关。一是坚持修志原则,把好政治关。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按历史的本来面目记述,正确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总结出经验教训,为现实社会服务。二是把好史实关,广泛征集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准确反映历史和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有价值的史料,使志书可信、可用、可读。三是把好文风关,坚持严谨、朴实、简洁、流畅,做到增一字则繁,少一字则残。四是科学设立篇目,必须从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的实际出发,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按类编写,使之有纲有目整体结构完善。五是树立精品意识,精品要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在继承前人修志经验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努力编纂佳志、名志,不仅为当代人资政,也为后世之人借鉴,使之成为流芳百世的名著。

    其次,各级领导重视是修好志书的保证。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做到“一纳入”、“五到位”,即纳入各地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的任务之中,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确保修志工作的正常开展。

    再次,修志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开展好修志工作的关键。编修地方志是一门学问和学科,因此,应当加强修志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大、中专院校应重视修志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树立责任意识,培养一批老中青修志骨干,建立一支专家型的修志队伍,使修志工作一代接一代坚持下去。

    三、青年修志工作者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青年修志工作者,首先应明确新时期修志任务的艰巨性,立足本职工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工作做贡献。

    一是坚持虚心好学的精神。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大学生进入修志行列,不但要认真学习书本修志经验,掌握好基础知识;还要虚心向老一辈修志工作者学习实践经验,使其尽快入门,成为行家里手。二是坚持开拓创新精神,不因循守旧,不死搬硬套,在修志工作中做到理论创新、知识创新、业务创新、实践创新、服务创新,以适应新时期方志事业的新要求。三是坚持务实精神。青年修志工作者要重视打实基础,既要重视理论基础的扎实,又要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工作,不能有半点虚伪和马虎,扎扎实实地编修各类志书。四是坚持无私奉献的精神,编修地方志是一项清贫而艰苦的工作,青年修志者一定要发扬清苦、辛苦、艰苦精神,敢于在冷部门坐冷板凳,敢于受冷眼冷气,不见异思迁、不讲价钱、不讲待遇,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无私无畏地完成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