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4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史海钩沉)鲜为人知的《阿旗简报》
  • 所谓的《阿旗简报》是民国时期在阿拉善旗首次创办的刊物。为此,本人以阿拉善左旗档案馆保存的有关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据简要介绍〈阿旗简报〉的筹备工作以及机构设置、发行等当时有关方面的情况。民国时期,阿拉善旗一直保留了封建王公世袭统治制度,因此,第九位旗王塔旺布鲁格札勒和末代王爷达理札雅,仍称阿拉善旗的札萨克亲王。在此期间,因受外围影响在政治制度方面虽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但也发生过很多变化,如原来的亲王旗衙门改为阿拉善旗政务处或阿拉善霍硕特旗旗政府,国民党在阿拉善旗设立了区党部、军事专员办事处、电报局、卫生所等一些机构,参与全旗方方面面的事务。《阿旗简报》是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派驻阿拉善旗区党部直接负责筹办的。1940年8月,由达理札雅在阿拉善旗定远营(今巴彦浩特)亲自主持组建了《中国国民党中央直属阿拉善旗区党部》(1944年以后,改为特别党部)。首任书记白金山,蒙古族,是由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边疆党务处总干事调任的。1943年6月11日继任书记由察哈尔蒙旗党务特派员办事处特派员王枕华充任。

        1943年3月12日,成立了阿拉善旗实验简报社筹备处。当日,党中央宣传部阿拉善旗实验简报社致阿拉善旗政府的公函中:案奉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渝32兴字第00九七三号函发党中央宣传部筹设简报计划饬遵照筹设阿旗实验简报等……于本年三月十二 日借国立实验学校成立筹备处等。还有一份详细的创办本旗日报方案中写道:拟定名称为阿拉善旗日报(汉蒙文合刊)……本旗无通讯社,消息来源困难,关于时事方面之消息,拟将旗府现存收音机即日装设,每日于广播时派人听取记录,择要编登次日报,以供众览。其他如社论,附刊文字等除撰写外亦可转载各大报名论名著……将来办有成绩,读此众多时可与兰州党中央社接洽,每日选择重要时事新闻,由电报局利用军用电台传达,籍以充实内容。经费问题仍然是当时的重要问题,该计划中:创办之初,  自应需用一笔巨费,如薪金稿费、办公费、纸张费、印刷费、电费等。但弥补之方法亦多。盖定远营各机关商号众多,可规定一定报费,由旗政府强迫订阅,此系文化事业,如商人明白大义,必不反对也。如开办费一时不易筹措,除旗府之定额补助外,以由旗府贷给试办,计用收音机时每日补助五千元已足。报纸日出一大张(即现用十行纸之张大)日印三百份,各巴格、各商号、各机关、已够分配,以五十张为赠送,二百五十张可以收费……”。组织机构方面:社长一人(由王爷或协理兼)总编辑一人,负全报社编撰之责,编辑二人,收音员四人,排版监督员分配报纸员 一人,庶务会计一人,报差二人。社址、暂设在旗府内。……应呈请中宣部、***立案、并函请邮政局备案……”

        自成立筹备处后,宣而已久的《阿旗简报》两年后正式创刊。1945年8月1日阿拉善旗区党部致阿旗政府的(二三号)函中迳启者本部奉党中央宣传部命令成立阿拉善旗实验简报业于三十四年(1945年) 三月出刊,理合函请备查,并依格式填写申请书四份,请转***准予登记,为新闻纸类,准发登记证……报社社长王枕华。我们现保存的民国三十四年(1945)十月十五日(星期一)之汉蒙合壁石印版刊物,刊头为阿旗简报,日刊,本刊正在申请登记中, 发行人:王枕华,地址:阿拉善旗定远营等字样。内容有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地方新闻等,汉文字数约2280字左右。蒙文虽然仅有800 多字,但尽量简要地体现了汉文的内容。刊登的内容基本上是前两天发表(13、14日)的报道。该简报什么时候正式登记的,汉蒙合壁刊物维持到什么时间等,本人还尚未找到原始依据。根据民国三十七年 (1948)九月份《阿旗简报》合订本来看,它是一张八开大的纯汉文 版,这时已登记注册。《简报》刊头上有政部登记证京警旗字第一号,中华邮政登记认为第二类新闻纸类,甘宁青邮政管理局执照第二九八号,简报序号为第七五七号,发行人王枕华,地址:定远营等。该报九月一日至三十日共发行26期,每星期只停刊一天(星期六或星期日不等),这样推算,登记时间大约在1946年春季这时候的内容大部分由国民党通讯社发表的国内外形势,也有地方新闻及本地市场物价表、广告、启事等。

    办“简报”的环境条件比较艰难。从下面择录的民国三十七年(1948)七月份阿旗简报社工作概况月报表,可以看出编辑内 容及消息来源:一贯收听党中央广播消息(国民党)、并采访地方新闻及边疆事迹、以期文化水准提高。发行及广告无收入,石印收入贰佰万元,支出总数为壹仟陆佰万元,盈亏数为亏。发行概况为,定远营市区每日发行300份,沙窝乡村(牧区巴格)等地每日散发150份,外埠每日邮寄300份,印刷份数每日800份,发行750份(50份为赠送)。米代金生活补助收支概况:员工均由特别党部员工兼任,材料费由党部事业费开支。收报机或收音机收听情形:收音机系由党中央广播电台代购,长波甚佳等。这时王枕华已被选为党中央监察委员离开阿旗,但仍然兼任报社的社长、发行人等。该简报虽然有宣传国民党的政令和意志,传达国内外形势,影响国民的目的和愿望。也有传播新文化等积极的方面,当时的条件下无法维持是必然的结果。据说,王枕华离开阿旗后,特别党部书记职务由额济纳旗区党部书记张文第接任,张1949年5月到阿旗。当时国民党政权已趋土崩瓦解,党部经费停发,他没有办理正式交接手续,即向达理札雅(特别党部主任委员)辞去书记长职务,到阿旗政府担任秘书,9月随达理札雅起义。该简报什么时候停刊无据查考。

    (作者单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档案史志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鲜为人知的《阿旗简报》
  • 所谓的《阿旗简报》是民国时期在阿拉善旗首次创办的刊物。为此,本人以阿拉善左旗档案馆保存的有关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据简要介绍〈阿旗简报〉的筹备工作以及机构设置、发行等当时有关方面的情况。民国时期,阿拉善旗一直保留了封建王公世袭统治制度,因此,第九位旗王塔旺布鲁格札勒和末代王爷达理札雅,仍称阿拉善旗的札萨克亲王。在此期间,因受外围影响在政治制度方面虽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但也发生过很多变化,如原来的亲王旗衙门改为阿拉善旗政务处或阿拉善霍硕特旗旗政府,国民党在阿拉善旗设立了区党部、军事专员办事处、电报局、卫生所等一些机构,参与全旗方方面面的事务。《阿旗简报》是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派驻阿拉善旗区党部直接负责筹办的。1940年8月,由达理札雅在阿拉善旗定远营(今巴彦浩特)亲自主持组建了《中国国民党中央直属阿拉善旗区党部》(1944年以后,改为特别党部)。首任书记白金山,蒙古族,是由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边疆党务处总干事调任的。1943年6月11日继任书记由察哈尔蒙旗党务特派员办事处特派员王枕华充任。

        1943年3月12日,成立了阿拉善旗实验简报社筹备处。当日,党中央宣传部阿拉善旗实验简报社致阿拉善旗政府的公函中:案奉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渝32兴字第00九七三号函发党中央宣传部筹设简报计划饬遵照筹设阿旗实验简报等……于本年三月十二 日借国立实验学校成立筹备处等。还有一份详细的创办本旗日报方案中写道:拟定名称为阿拉善旗日报(汉蒙文合刊)……本旗无通讯社,消息来源困难,关于时事方面之消息,拟将旗府现存收音机即日装设,每日于广播时派人听取记录,择要编登次日报,以供众览。其他如社论,附刊文字等除撰写外亦可转载各大报名论名著……将来办有成绩,读此众多时可与兰州党中央社接洽,每日选择重要时事新闻,由电报局利用军用电台传达,籍以充实内容。经费问题仍然是当时的重要问题,该计划中:创办之初,  自应需用一笔巨费,如薪金稿费、办公费、纸张费、印刷费、电费等。但弥补之方法亦多。盖定远营各机关商号众多,可规定一定报费,由旗政府强迫订阅,此系文化事业,如商人明白大义,必不反对也。如开办费一时不易筹措,除旗府之定额补助外,以由旗府贷给试办,计用收音机时每日补助五千元已足。报纸日出一大张(即现用十行纸之张大)日印三百份,各巴格、各商号、各机关、已够分配,以五十张为赠送,二百五十张可以收费……”。组织机构方面:社长一人(由王爷或协理兼)总编辑一人,负全报社编撰之责,编辑二人,收音员四人,排版监督员分配报纸员 一人,庶务会计一人,报差二人。社址、暂设在旗府内。……应呈请中宣部、***立案、并函请邮政局备案……”

        自成立筹备处后,宣而已久的《阿旗简报》两年后正式创刊。1945年8月1日阿拉善旗区党部致阿旗政府的(二三号)函中迳启者本部奉党中央宣传部命令成立阿拉善旗实验简报业于三十四年(1945年) 三月出刊,理合函请备查,并依格式填写申请书四份,请转***准予登记,为新闻纸类,准发登记证……报社社长王枕华。我们现保存的民国三十四年(1945)十月十五日(星期一)之汉蒙合壁石印版刊物,刊头为阿旗简报,日刊,本刊正在申请登记中, 发行人:王枕华,地址:阿拉善旗定远营等字样。内容有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地方新闻等,汉文字数约2280字左右。蒙文虽然仅有800 多字,但尽量简要地体现了汉文的内容。刊登的内容基本上是前两天发表(13、14日)的报道。该简报什么时候正式登记的,汉蒙合壁刊物维持到什么时间等,本人还尚未找到原始依据。根据民国三十七年 (1948)九月份《阿旗简报》合订本来看,它是一张八开大的纯汉文 版,这时已登记注册。《简报》刊头上有政部登记证京警旗字第一号,中华邮政登记认为第二类新闻纸类,甘宁青邮政管理局执照第二九八号,简报序号为第七五七号,发行人王枕华,地址:定远营等。该报九月一日至三十日共发行26期,每星期只停刊一天(星期六或星期日不等),这样推算,登记时间大约在1946年春季这时候的内容大部分由国民党通讯社发表的国内外形势,也有地方新闻及本地市场物价表、广告、启事等。

    办“简报”的环境条件比较艰难。从下面择录的民国三十七年(1948)七月份阿旗简报社工作概况月报表,可以看出编辑内 容及消息来源:一贯收听党中央广播消息(国民党)、并采访地方新闻及边疆事迹、以期文化水准提高。发行及广告无收入,石印收入贰佰万元,支出总数为壹仟陆佰万元,盈亏数为亏。发行概况为,定远营市区每日发行300份,沙窝乡村(牧区巴格)等地每日散发150份,外埠每日邮寄300份,印刷份数每日800份,发行750份(50份为赠送)。米代金生活补助收支概况:员工均由特别党部员工兼任,材料费由党部事业费开支。收报机或收音机收听情形:收音机系由党中央广播电台代购,长波甚佳等。这时王枕华已被选为党中央监察委员离开阿旗,但仍然兼任报社的社长、发行人等。该简报虽然有宣传国民党的政令和意志,传达国内外形势,影响国民的目的和愿望。也有传播新文化等积极的方面,当时的条件下无法维持是必然的结果。据说,王枕华离开阿旗后,特别党部书记职务由额济纳旗区党部书记张文第接任,张1949年5月到阿旗。当时国民党政权已趋土崩瓦解,党部经费停发,他没有办理正式交接手续,即向达理札雅(特别党部主任委员)辞去书记长职务,到阿旗政府担任秘书,9月随达理札雅起义。该简报什么时候停刊无据查考。

    (作者单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档案史志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