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7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方言丛谈)内蒙古西部方言“圪”字头词汇例释
  •      以呼和浩特为中心的内蒙古西部方言区的方言词汇,在结构方面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其中之一是“圪”字头词汇特别多。这些词汇里的“圪”字。多数只表音,构词时起一个音节的作用,没有实义,如果去掉这个“圪”字,词义也基本不变,如圪洞、圪枝、圪搅、圪颤、圪弯;有少数不但表音,还有副加意义,如果去掉这个“圪”字,词义就有变化,甚至变化很大,如圪节、圪梁、圪猴、圪料、圪星。
        这些“圪”字头词汇,都是实词,多数为名词或动词,少数为形容词;其他词性的很少。这里各举出一些,并作简单释义。
        名词
        圪梁:山梁。圪洼:洼地。圪堆:土堆。圪洞:深坑。圪橛:橛子。圪蚤:跳蚤。圪枝:树枝。圪兜:兜子。圪:拳头。圪膝:膝盖。圪壕:浅沟壕。圪钵:小盆地。圪扭(子):胳臂肘。圪蛋:球样的形状。圪塄:田间地埂。圪筒:筒状物体。圪堵:平地上凸起的高陡小丘。圪台:坡地中间的小块平地。圪塔:大坡下临沟的小块平地。圪:山角落或深沟堑。圪榄:不规则的棍棒。圪截:一截一截的小物体。圪节:树干上生长旁枝的地方。圪糁:粮食破碎成的小颗粒。圪椎:物体上的椎形凸起。圪庵:低矮的房屋。圪膻:肉类的腥膻味。圪槽:凹槽样的形状。圪针:植物上的尖刺。圪绺:一绺一绺的状貌。圪泡:本义为水泡;转义为野种。
        动词
        圪搅:搅拌。圪蹓:散步。圪蹴(jiu):蹲下。圪燉:慢火燉。圪揪:慢慢揪。圪超:翘起来。圪哄:胡弄人。圪转:闲蹓跶。圪扭:慢慢扭动。圪翻:轻轻翻动。圪且:勉强拖延过去。圪捞:用棍棒搅动。圪厾:用指头轻轻点。圪握:轻轻地攥。圪眨:眼睛快速眨动。圪抽:一下一下地抽动。圪吵:讨论,酝酿。圪踅:来回走动,不想离开。圪蹭:试探着走过来。圪猴:在险处勉强立脚。圪搐:往回收缩。圪钻(zuān):暂时凑合着住下。圪努:用力往出努。圪嘟:轻轻地冒泡。圪挤:凑合着挤在一起。圪趔:站不稳当,打趔趄。圪绊:绊在一起。圪瞅:费劲地看。圪摇:轻轻地摇动。圪拴:随便拴住。圪矇:小睡一会儿。圪皱:皱到一块。圪揣:轻轻地摸。圪支:努力支撑。圪抠:轻轻地抠。圪抓:慢慢地抓。圪拖:故意拖延。圪跷:在边角处垂腿而坐。圪拖:得过且过。圪窝:暂时躲藏。圪躺:随便躺下。圪躲:暂时躲过去。圪挪:慢慢挪动。圪混:胡里胡涂打发日子。圪蠕:轻轻蠕动。圪落:有意拖延时间。圪冁:过度撒娇、讨好。圪庵:把帽子戴得很低。圪拐:原义为偷偷地转到岔路,引申义为说谎话;用引申义时跟“圪诡”近义。
        形容词
        圪料:不规则的弯曲。圪柳:跟“圪料”近义。圪颤:轻轻地颤动。圪铮:形容很有精神。圪别:别扭,不好意思。圪凉:表情、态度很冷淡。圪雾:朦胧,看不清。圪搐:表面皱折多。圪瘆:心理感到害怕。圪弯:物体有弯曲。圪沉:脸色阴沉沉的。圪星:很少一点。
        以上三类词的释义,多数只释词汇的本义,未释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
        量词(举例释义)
        (几)圪垯(砖):(几)块(砖)。(几)圪堆(煤):(几)堆(煤)。(一)圪绺(头发):(一)绺(头发)。(一)圪钵(水):(一)坑(水)。
        附:
        含有“圪”字头词汇的方言歇后语10例
        活人眼里擩圪——明欺负人哩。
        拔上圪针喂毛驴——尽了心了。
        圪柳棍子打平地——着一处不着一处。
        圪料眼儿喝拌汤——瞅不准大圪垯。
        三圪垯砖盖了个庙——能住下几个老道。
        圪膝盖上钉掌——离蹄(题)有点远。
        耗子给猫舔屁眼儿——圪冁得不要命了。
        月亮进家又上炕——越圪趁越来了。
        老棍汉跳出墙——先圪躲过再说。
        八十岁老太走长路——只能圪挪了。

    (作者:包头市达茂联合旗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方言丛谈)内蒙古西部方言“圪”字头词汇例释
  •      以呼和浩特为中心的内蒙古西部方言区的方言词汇,在结构方面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其中之一是“圪”字头词汇特别多。这些词汇里的“圪”字。多数只表音,构词时起一个音节的作用,没有实义,如果去掉这个“圪”字,词义也基本不变,如圪洞、圪枝、圪搅、圪颤、圪弯;有少数不但表音,还有副加意义,如果去掉这个“圪”字,词义就有变化,甚至变化很大,如圪节、圪梁、圪猴、圪料、圪星。
        这些“圪”字头词汇,都是实词,多数为名词或动词,少数为形容词;其他词性的很少。这里各举出一些,并作简单释义。
        名词
        圪梁:山梁。圪洼:洼地。圪堆:土堆。圪洞:深坑。圪橛:橛子。圪蚤:跳蚤。圪枝:树枝。圪兜:兜子。圪:拳头。圪膝:膝盖。圪壕:浅沟壕。圪钵:小盆地。圪扭(子):胳臂肘。圪蛋:球样的形状。圪塄:田间地埂。圪筒:筒状物体。圪堵:平地上凸起的高陡小丘。圪台:坡地中间的小块平地。圪塔:大坡下临沟的小块平地。圪:山角落或深沟堑。圪榄:不规则的棍棒。圪截:一截一截的小物体。圪节:树干上生长旁枝的地方。圪糁:粮食破碎成的小颗粒。圪椎:物体上的椎形凸起。圪庵:低矮的房屋。圪膻:肉类的腥膻味。圪槽:凹槽样的形状。圪针:植物上的尖刺。圪绺:一绺一绺的状貌。圪泡:本义为水泡;转义为野种。
        动词
        圪搅:搅拌。圪蹓:散步。圪蹴(jiu):蹲下。圪燉:慢火燉。圪揪:慢慢揪。圪超:翘起来。圪哄:胡弄人。圪转:闲蹓跶。圪扭:慢慢扭动。圪翻:轻轻翻动。圪且:勉强拖延过去。圪捞:用棍棒搅动。圪厾:用指头轻轻点。圪握:轻轻地攥。圪眨:眼睛快速眨动。圪抽:一下一下地抽动。圪吵:讨论,酝酿。圪踅:来回走动,不想离开。圪蹭:试探着走过来。圪猴:在险处勉强立脚。圪搐:往回收缩。圪钻(zuān):暂时凑合着住下。圪努:用力往出努。圪嘟:轻轻地冒泡。圪挤:凑合着挤在一起。圪趔:站不稳当,打趔趄。圪绊:绊在一起。圪瞅:费劲地看。圪摇:轻轻地摇动。圪拴:随便拴住。圪矇:小睡一会儿。圪皱:皱到一块。圪揣:轻轻地摸。圪支:努力支撑。圪抠:轻轻地抠。圪抓:慢慢地抓。圪拖:故意拖延。圪跷:在边角处垂腿而坐。圪拖:得过且过。圪窝:暂时躲藏。圪躺:随便躺下。圪躲:暂时躲过去。圪挪:慢慢挪动。圪混:胡里胡涂打发日子。圪蠕:轻轻蠕动。圪落:有意拖延时间。圪冁:过度撒娇、讨好。圪庵:把帽子戴得很低。圪拐:原义为偷偷地转到岔路,引申义为说谎话;用引申义时跟“圪诡”近义。
        形容词
        圪料:不规则的弯曲。圪柳:跟“圪料”近义。圪颤:轻轻地颤动。圪铮:形容很有精神。圪别:别扭,不好意思。圪凉:表情、态度很冷淡。圪雾:朦胧,看不清。圪搐:表面皱折多。圪瘆:心理感到害怕。圪弯:物体有弯曲。圪沉:脸色阴沉沉的。圪星:很少一点。
        以上三类词的释义,多数只释词汇的本义,未释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
        量词(举例释义)
        (几)圪垯(砖):(几)块(砖)。(几)圪堆(煤):(几)堆(煤)。(一)圪绺(头发):(一)绺(头发)。(一)圪钵(水):(一)坑(水)。
        附:
        含有“圪”字头词汇的方言歇后语10例
        活人眼里擩圪——明欺负人哩。
        拔上圪针喂毛驴——尽了心了。
        圪柳棍子打平地——着一处不着一处。
        圪料眼儿喝拌汤——瞅不准大圪垯。
        三圪垯砖盖了个庙——能住下几个老道。
        圪膝盖上钉掌——离蹄(题)有点远。
        耗子给猫舔屁眼儿——圪冁得不要命了。
        月亮进家又上炕——越圪趁越来了。
        老棍汉跳出墙——先圪躲过再说。
        八十岁老太走长路——只能圪挪了。

    (作者:包头市达茂联合旗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