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7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烽火岁月)解放通辽及哈拉乌苏庙全歼田久安保安司令部的战斗
  •     在科尔沁草原著名的腰忙哈战斗中,骑兵二师十一、十二团与辽吉军区主力保一旅一、三团配合,打败了敌军陈明仁71军87师的精锐部队260团为主力与敌辽北骑兵十八师25、26两个团及苏和巴特尔部。对内蒙古局势的稳定和兴安省政权的巩固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稳定了哲盟北部的局势。
        腰忙哈战斗结束后,利用转入短期休整期间,赵石同志决定从1947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10天时间,组织骑兵二师十一团、十二团排以上干部到辽吉军区保一旅一、三团进行对口相应单位同吃、同住、同活动、同训练,并学习部队管理、教育、作战训练、部队建设方面的经验。
        而驻守在郑家屯、通辽、开鲁、保康的敌军受东部战局影响,尤其是2月27日我辽吉保一旅、保二旅收复开鲁后又主动退出。再次入城的敌人已是强弩之末,只能困守城内和郑通铁路沿线。
        当时的兴安省政府继续委托辽吉军区接管西科中旗、突泉县。西科中旗有些地区土匪横行,我军武装力量薄弱。只有乌恩同志为大队长的旗大队,也只有百十来人。
        西科中旗的社会治安不好,直接影响东蒙兴安省所在地王爷庙(乌兰浩特)。为此,赵石同志率领骑兵二师直属机关及十一、十二团,离开科左中旗,开往西科中旗高力板一带。配合西科中旗旗大队剿匪,打死打伤50多名土匪,从政治上瓦解收编敌人30多人,缴获了一些枪支弹药,稳定了社会治安。之后,赵石同志决定在保一旅一、三团随军学习的基础上,又组织师、团、连学习委员会,由战士到干部开展一次以自我批评为主的相似整风运动的学习。重点是划清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并对共产党、八路军、军民、军政上下级关系,内蒙古革命道路等问题的认识作为检查的主要内容。由于阿思根、乌力图参与领导,二师那钦双和尔、白云布鲁格等领导参加此次整风学习并做了自我批评。部分指战员从检查中暴露了大量的错误认识和严重问题。如有人说过,“政委就是日本人的参事官,指导员是八路军的走狗。”有的坦白出,参军入伍的目的是保护自己的枪、马。有的连级干部有军阀习气,作风问题严重。这些同志通过整风学习,积极开展思想斗争,认真作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个人都表态,一定要改正错误认识和错误行动,做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通过此次整风学习,使组建仅一个月左右时间的二师全体指战员在政治思想上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加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蒙古族人民的解放。蒙汉军民、军政、上下级官兵关系方面有了极大地改善,增强了内部团结,组织上更加巩固。加强了组织纪律性,提高了军政素质,十二团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掀起了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军事、文化的高潮。其实,组建十二团的时候,就根据毛主席:“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教导,十二团在各连队编制上设一名文化教员,给战士们上文化课。特别是新二连的指战员学习文化的积极性最高,在“马背”上学文化。
        1947年2月上旬,经阿思根(兴安省军事部长)同意,十二团政治处主任拉喜尼玛调出十二团。后经阿思根决定,拉喜尼玛任兴安省军区警卫团政治处主任。整风学习结束后,经阿思根同意,十二团长好斯巴雅尔调出十二团,任师政治部代主任。在十二团党组织考核的基础上,赵石同志决定,十二团参谋长乌力吉达来提任团长,四连长吉如和提任副团长,新提任的三连长阿木古郎担任团参谋长。经团领导研究决定:毕力根达来调回三连任连长,拉喜道如布提任二连连长,乌日根哈达提任四连连长,胡额斯图提任四连副连长。通过人员的调整,领导班子很快适应了新形势下的作战任务。
        我东北主力部队从1946年12月17日以来,历时四个月,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大量歼灭敌军,粉碎了敌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从此,东北敌军被迫停止战略性进攻,转为防守。
        哲盟地区驻守的敌军陈明仁71军87师已调出,到东线作战,在哲盟通辽仅有田久安为首的保安司令部800多人,在通辽附近驻防的敌军辽北骑兵十八师,两个团在开鲁,鲁北有达力扎布一个旅,两个团的兵力,统一由田久安指挥。敌军在哲盟的兵力部署有新的变化。
        1947年3月10日,在西科中旗政府所在地高力板东侧,由赵石同志主持召开了骑兵二师全体指战员大会,进行战斗动员,提出打回老家去,解放哲盟全境的战斗口号!并指出,在军事上我们一定要打败国民党军队,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田久安保安司令部)。在政治上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做好敌军家属的工作。广泛宣传,对背叛的蒙古族武装只要归来,一律采取宽大的政策。随后宣布,白云布鲁格同志接替那钦双和尔同志,担任骑兵二师师长。后白师长下达命令:骑兵十一团向舍博吐进军,骑兵十二团向敖本台进军。当日下午三点出发,第二天拂晓到达指定地点。我十二团二连奉团长的命令,任前卫主攻。
        翌日拂晓,战斗在敖本台与敌苏和巴特尔部打响。在二连穷追猛打下,敌军招架不住,向南敌占区科左后旗边境逃窜。二连停止追击,就地宿营。随后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各种渠道向科左后旗送发,向敌军宣传招降政策。赵石同志亲自写信给一、三、五连的战士,劝他们与包善一部赶快脱离,重新回到革命队伍中来。同时写信给白德权、敖布尔。谭刚同志从科左后旗撤退时,指示并派双连同志把队伍找回归队。在这次战斗中,二连一排二班长包福同志身负重伤,不下火线,坚持到最后。
        1947年4月中旬,双连、敖宝带领57名原新一连、三连战士从包善一部脱离,重新回到革命队伍中来。紧接着,切吉扎木苏带领原十二团新一连、五连61名战士归队。4月下旬,阿拉坦敖喜尔带领原十二团警卫排27名战士归队。
        根据十二团实际情况,调整了连级干部及人员编制。十二团建制是:团直属机关司、政、供及警卫排、二、三、四连。全体指战员共五百来人。在科左中旗敖笨台、腰力毛吐、苏格营子、舍博吐一带活动。发动群众,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
        1947年4月19日哲盟工委建立。赵石、施介、谭刚为工委常委,赵石任书记。1947年4月下旬,中共辽吉省委和辽吉军区决定撤消辽吉军校,并在辽吉军校的基础上重建哲盟军分区。将辽吉军校原班人马组建为通鲁支队,谭刚任司令员,徐根任政委。1947年5月4日,谭刚、徐根率领通鲁支队三百来人,从洮南出发,5月6日到达科左中旗的舍博吐。在哲盟工委领导下,着手恢复、统一领导蒙汉武装的哲盟军分区,和准备解放哲盟的战斗。在腰忙哈、章古台活动期间,赵石同志主持,分别召开十一团、十二团排以上干部会议,由谭刚同志传达辽吉军区会议精神,徐根同志讲了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突出讲了对俘虏的政策。赵石同志指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成立,一定要解放通辽,全歼田久安保安司令部,为巩固我们的政权而艰苦奋斗!
        1947年5月中旬,在科左中旗舍博吐,赵石同志主持召开哲盟工委常委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施介、谭刚和二师师长白云布鲁格、通鲁支队政委徐根同志。会议上研究决定:要抓住有利战机,对通辽采取压缩包围态势,并收复通辽,为解放哲盟全境创造条件。由赵石、谭刚、徐根指挥通鲁支队,从舍博吐开赴开鲁。先打开鲁后发动群众,再开往通辽,压缩敌战区。由施介同志带领的武工队、骑兵十三团从鲁北开往通辽,发动群众开展工作。由白师长指挥骑兵二师十一、十二团从舍博吐向南挺进,攻打通辽。在这样的情势下,田久安预感形势不妙,惟恐自己的部队被消灭,将守城任务交给达力扎布旅,仓皇逃离通辽城。骑兵二师十一、十二团,于23日进入辽河北岸三合屯(通辽北十五华里处),封锁了三合屯一带各村。下午一时,白师长下达了攻打通辽城的战斗命令。骑兵十一团立即行动迅速到达指定地点,由通辽城东门向西门方向进攻。十二团二、三连已上了辽河堤坝,从通辽城门西向城门东进攻时,当时要换防进驻通辽城内的达力扎布旅的塔日巴喇嘛团前卫连,大约在离城门西两华里时,把我隐蔽在城西门附近的团司令部误认为是自己人,打出联络信号后,发现是我军,扭头逃跑时,十二团用重机枪集中火力猛烈扫射,打死打伤几名敌军。骑兵十二团二、三连从通辽城门西向东到街中心集合时,敌军骑兵从城南门突围。白师长命令停止追击,立即转入到搜查清理城市工作中。当晚八时许,赵石、谭刚、徐根同志率领通鲁支队到达通辽。十时左右,施介同志率领文工团、骑兵十三团从鲁北到达通辽。
        5月24日,军分区首长决定:通鲁支队接管通辽,由徐根、施介同志指挥。根据二师通鲁支队的侦查报告,国民党田久安保安司令部、辽北骑兵十八师千余人在田久安统一指挥下,在通辽南线搭子一带逃窜。5月24日夜,师首长决定:十一、十二团集结于通辽南线搭子村东南坡,夜袭田久安保安司令部。但驻姜家围子村的十一团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损失了一挺重机枪。夜袭计划落空。
        5月26日,军分区首长决定,兵分两路,寻歼田久安部。谭刚副司令员指挥左翼梯队骑兵十一团沿铁路北侧东扑向钱家店方向,并于5月26日包围歼灭大林站守敌。右翼梯队为十二团、十三团,由哲盟工委书记、二师政委赵石,师长白云布鲁格指挥从铁路两侧沿清河北向东进剿。27日,在铁路北侧担任左翼梯队的骑兵十一团,在钱家店西北的文家窝铺与敌军田久安部交战,田久安部在遭到十一团的猛烈打击后,跨过铁路向南苏格营子方向逃窜。
        5月27日夜,团长命令二连为前卫主攻,夜袭苏格营子。二连全体指战员立即行动,到达苏格营子时,得知敌军向白音胡哨方向逃跑。二连立即乘马高速尾追敌军。二十八日拂晓,追到白音胡哨村东大约五华里处,碰到了辽吉军校工作大队在敖笨台刚建农会时的会长舍冷同志,他详细介绍:敌军像要去白音胡哨村宿营的架势到村边,但没有进村,而是到向哈拉乌苏庙去的公路南侧隐蔽处过夜。敌骑兵德力格尔带领蒙古族士兵百十来人进了白音胡哨村,吃完饭后半夜撤走。半小时前敌步兵800多人,骑兵300多人,五十多辆大车,一台汽车正在公路上向哈拉乌苏庙方向行进。
        全连指战员立即乘马急追敌人,并与之交火,不到一个小时战斗结束,缴获敌军胶轮大车四十八辆,汽车一辆,美国造电台一部,俘虏敌文工团40来人,敌县党部、县政府人员、汽车司机、马车夫280人。
        在我连快速冲向哈拉乌苏庙右侧敌军时,敌一个小队利用哈拉乌苏庙右侧的有利地形,集中火力向我扫射,阻止我连的进攻。我与连长等同志研究决定:命令三、四(加强排)排组织火力掩护,一、二排立即乘马冲向敌军,在我一、二排勇猛、顽强的打击和强大的政治攻势下,敌一个班举手投降,对负隅顽抗的一小部分敌人就地歼灭。
        从敌军班长提供的情报,我们准确地掌握了田久安部的位置。哈拉乌苏庙南西边是沙坨子,地势高,中间是一块柳条、草棵子潮湿的洼地,田久安部就隐藏在此地,左侧有敌骑兵德力格尔部,右侧有敌骑兵李华堂、包永久部,这两侧敌军集中火力阻止我二连进攻。在紧要关头,我骑兵十二团三、四连、团直属机关及团警卫排进入阵地,对准敌两侧骑兵,用轻重机枪扫射,用掷弹筒轰炸,两侧敌军溃不成军,丢下田久安向南逃跑。
        根据敌军的行动变化,师首长确定主战场是哈拉乌苏庙南侧高地。命令十三团从左翼迂回,堵截敌军向西南(敌占区)逃跑,协同十二团歼灭田久安部。
        十二团立即组织分散轻、重机枪的位置,集中火力猛烈扫射,压制住敌军火力。各连的几十部掷弹筒向敌军密集隐蔽埋伏处,集中火力轰炸,敌军伤亡惨重。我正面进攻的骑兵二、三连全体指战员英勇顽强乘马冲锋,在马背上甩手榴弹,给予敌军毁灭性打击。骑兵十三团按师指挥部的命令到达指定地点,堵截向西南逃跑的敌人。十三团班长好特老一马当先堵截敌军,俘虏敌军20余人。排长青虎指挥全排战士猛打猛冲,负伤不下火线。
        在哈拉乌苏庙主战场上以骑兵二师十二团为主力,在十三团的强有力配合下,歼灭敌军60多人,迫使田久安率部下400余人投降。敌辽北骑兵十八师两个团:德力格尔的二、六团在哈拉乌苏庙南被我十二团击溃后,在我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土崩瓦解。德力格尔是西科中旗王爷的弟,他带些士兵投奔西科中旗向人民政府投降。李华堂、包永久的二、五团遭到我十二团有力打击后,溃败向南逃跑。一小部分被包永久欺骗上当的科左后旗籍士兵逃回到自己的故乡。
        哈拉乌苏庙主战场,敌军兵力总计1300多人;我骑兵二师十二团500来人, 3月下旬,十三团从敌占区归队200来人,十二、十三团总计六百多人。这场战斗中,我英勇的骑兵二师十二、十三团指战员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善战,打败了数倍与我军的敌人。以少胜多的战斗,在解放内蒙古的战斗中实属罕见。十二团功不可没。
        在这次战斗中,十二团前卫二连指挥员抓住战机,指挥全连指战员,发扬我军连续作战的精神,两天一夜在马背上穷追猛打,没给敌军喘息之机,使敌军处于饥饿、劳顿的状态下,战斗力减弱。在经哈拉乌苏庙南公路上追打敌军并俘虏280多人及大批物资。在哈拉乌苏庙南右侧又歼敌7人,俘虏12人,并且切断了敌军的相互联系,打乱了敌军指挥系统,削弱了敌军的有生力量,为主战场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哈拉乌苏庙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骑兵二师战斗史上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书写了科尔沁蒙古族铁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不可磨灭的英雄业绩,应真实地载入解放内蒙古的光辉史册中!这就是我撰写本文的初衷。

    (作者:包钢离休干部,原哲盟军分区骑兵二师十二团党、团书记,政治处主任)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烽火岁月)解放通辽及哈拉乌苏庙全歼田久安保安司令部的战斗
  •     在科尔沁草原著名的腰忙哈战斗中,骑兵二师十一、十二团与辽吉军区主力保一旅一、三团配合,打败了敌军陈明仁71军87师的精锐部队260团为主力与敌辽北骑兵十八师25、26两个团及苏和巴特尔部。对内蒙古局势的稳定和兴安省政权的巩固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稳定了哲盟北部的局势。
        腰忙哈战斗结束后,利用转入短期休整期间,赵石同志决定从1947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10天时间,组织骑兵二师十一团、十二团排以上干部到辽吉军区保一旅一、三团进行对口相应单位同吃、同住、同活动、同训练,并学习部队管理、教育、作战训练、部队建设方面的经验。
        而驻守在郑家屯、通辽、开鲁、保康的敌军受东部战局影响,尤其是2月27日我辽吉保一旅、保二旅收复开鲁后又主动退出。再次入城的敌人已是强弩之末,只能困守城内和郑通铁路沿线。
        当时的兴安省政府继续委托辽吉军区接管西科中旗、突泉县。西科中旗有些地区土匪横行,我军武装力量薄弱。只有乌恩同志为大队长的旗大队,也只有百十来人。
        西科中旗的社会治安不好,直接影响东蒙兴安省所在地王爷庙(乌兰浩特)。为此,赵石同志率领骑兵二师直属机关及十一、十二团,离开科左中旗,开往西科中旗高力板一带。配合西科中旗旗大队剿匪,打死打伤50多名土匪,从政治上瓦解收编敌人30多人,缴获了一些枪支弹药,稳定了社会治安。之后,赵石同志决定在保一旅一、三团随军学习的基础上,又组织师、团、连学习委员会,由战士到干部开展一次以自我批评为主的相似整风运动的学习。重点是划清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并对共产党、八路军、军民、军政上下级关系,内蒙古革命道路等问题的认识作为检查的主要内容。由于阿思根、乌力图参与领导,二师那钦双和尔、白云布鲁格等领导参加此次整风学习并做了自我批评。部分指战员从检查中暴露了大量的错误认识和严重问题。如有人说过,“政委就是日本人的参事官,指导员是八路军的走狗。”有的坦白出,参军入伍的目的是保护自己的枪、马。有的连级干部有军阀习气,作风问题严重。这些同志通过整风学习,积极开展思想斗争,认真作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个人都表态,一定要改正错误认识和错误行动,做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通过此次整风学习,使组建仅一个月左右时间的二师全体指战员在政治思想上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加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蒙古族人民的解放。蒙汉军民、军政、上下级官兵关系方面有了极大地改善,增强了内部团结,组织上更加巩固。加强了组织纪律性,提高了军政素质,十二团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掀起了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军事、文化的高潮。其实,组建十二团的时候,就根据毛主席:“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教导,十二团在各连队编制上设一名文化教员,给战士们上文化课。特别是新二连的指战员学习文化的积极性最高,在“马背”上学文化。
        1947年2月上旬,经阿思根(兴安省军事部长)同意,十二团政治处主任拉喜尼玛调出十二团。后经阿思根决定,拉喜尼玛任兴安省军区警卫团政治处主任。整风学习结束后,经阿思根同意,十二团长好斯巴雅尔调出十二团,任师政治部代主任。在十二团党组织考核的基础上,赵石同志决定,十二团参谋长乌力吉达来提任团长,四连长吉如和提任副团长,新提任的三连长阿木古郎担任团参谋长。经团领导研究决定:毕力根达来调回三连任连长,拉喜道如布提任二连连长,乌日根哈达提任四连连长,胡额斯图提任四连副连长。通过人员的调整,领导班子很快适应了新形势下的作战任务。
        我东北主力部队从1946年12月17日以来,历时四个月,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大量歼灭敌军,粉碎了敌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从此,东北敌军被迫停止战略性进攻,转为防守。
        哲盟地区驻守的敌军陈明仁71军87师已调出,到东线作战,在哲盟通辽仅有田久安为首的保安司令部800多人,在通辽附近驻防的敌军辽北骑兵十八师,两个团在开鲁,鲁北有达力扎布一个旅,两个团的兵力,统一由田久安指挥。敌军在哲盟的兵力部署有新的变化。
        1947年3月10日,在西科中旗政府所在地高力板东侧,由赵石同志主持召开了骑兵二师全体指战员大会,进行战斗动员,提出打回老家去,解放哲盟全境的战斗口号!并指出,在军事上我们一定要打败国民党军队,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田久安保安司令部)。在政治上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做好敌军家属的工作。广泛宣传,对背叛的蒙古族武装只要归来,一律采取宽大的政策。随后宣布,白云布鲁格同志接替那钦双和尔同志,担任骑兵二师师长。后白师长下达命令:骑兵十一团向舍博吐进军,骑兵十二团向敖本台进军。当日下午三点出发,第二天拂晓到达指定地点。我十二团二连奉团长的命令,任前卫主攻。
        翌日拂晓,战斗在敖本台与敌苏和巴特尔部打响。在二连穷追猛打下,敌军招架不住,向南敌占区科左后旗边境逃窜。二连停止追击,就地宿营。随后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各种渠道向科左后旗送发,向敌军宣传招降政策。赵石同志亲自写信给一、三、五连的战士,劝他们与包善一部赶快脱离,重新回到革命队伍中来。同时写信给白德权、敖布尔。谭刚同志从科左后旗撤退时,指示并派双连同志把队伍找回归队。在这次战斗中,二连一排二班长包福同志身负重伤,不下火线,坚持到最后。
        1947年4月中旬,双连、敖宝带领57名原新一连、三连战士从包善一部脱离,重新回到革命队伍中来。紧接着,切吉扎木苏带领原十二团新一连、五连61名战士归队。4月下旬,阿拉坦敖喜尔带领原十二团警卫排27名战士归队。
        根据十二团实际情况,调整了连级干部及人员编制。十二团建制是:团直属机关司、政、供及警卫排、二、三、四连。全体指战员共五百来人。在科左中旗敖笨台、腰力毛吐、苏格营子、舍博吐一带活动。发动群众,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
        1947年4月19日哲盟工委建立。赵石、施介、谭刚为工委常委,赵石任书记。1947年4月下旬,中共辽吉省委和辽吉军区决定撤消辽吉军校,并在辽吉军校的基础上重建哲盟军分区。将辽吉军校原班人马组建为通鲁支队,谭刚任司令员,徐根任政委。1947年5月4日,谭刚、徐根率领通鲁支队三百来人,从洮南出发,5月6日到达科左中旗的舍博吐。在哲盟工委领导下,着手恢复、统一领导蒙汉武装的哲盟军分区,和准备解放哲盟的战斗。在腰忙哈、章古台活动期间,赵石同志主持,分别召开十一团、十二团排以上干部会议,由谭刚同志传达辽吉军区会议精神,徐根同志讲了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突出讲了对俘虏的政策。赵石同志指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成立,一定要解放通辽,全歼田久安保安司令部,为巩固我们的政权而艰苦奋斗!
        1947年5月中旬,在科左中旗舍博吐,赵石同志主持召开哲盟工委常委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施介、谭刚和二师师长白云布鲁格、通鲁支队政委徐根同志。会议上研究决定:要抓住有利战机,对通辽采取压缩包围态势,并收复通辽,为解放哲盟全境创造条件。由赵石、谭刚、徐根指挥通鲁支队,从舍博吐开赴开鲁。先打开鲁后发动群众,再开往通辽,压缩敌战区。由施介同志带领的武工队、骑兵十三团从鲁北开往通辽,发动群众开展工作。由白师长指挥骑兵二师十一、十二团从舍博吐向南挺进,攻打通辽。在这样的情势下,田久安预感形势不妙,惟恐自己的部队被消灭,将守城任务交给达力扎布旅,仓皇逃离通辽城。骑兵二师十一、十二团,于23日进入辽河北岸三合屯(通辽北十五华里处),封锁了三合屯一带各村。下午一时,白师长下达了攻打通辽城的战斗命令。骑兵十一团立即行动迅速到达指定地点,由通辽城东门向西门方向进攻。十二团二、三连已上了辽河堤坝,从通辽城门西向城门东进攻时,当时要换防进驻通辽城内的达力扎布旅的塔日巴喇嘛团前卫连,大约在离城门西两华里时,把我隐蔽在城西门附近的团司令部误认为是自己人,打出联络信号后,发现是我军,扭头逃跑时,十二团用重机枪集中火力猛烈扫射,打死打伤几名敌军。骑兵十二团二、三连从通辽城门西向东到街中心集合时,敌军骑兵从城南门突围。白师长命令停止追击,立即转入到搜查清理城市工作中。当晚八时许,赵石、谭刚、徐根同志率领通鲁支队到达通辽。十时左右,施介同志率领文工团、骑兵十三团从鲁北到达通辽。
        5月24日,军分区首长决定:通鲁支队接管通辽,由徐根、施介同志指挥。根据二师通鲁支队的侦查报告,国民党田久安保安司令部、辽北骑兵十八师千余人在田久安统一指挥下,在通辽南线搭子一带逃窜。5月24日夜,师首长决定:十一、十二团集结于通辽南线搭子村东南坡,夜袭田久安保安司令部。但驻姜家围子村的十一团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损失了一挺重机枪。夜袭计划落空。
        5月26日,军分区首长决定,兵分两路,寻歼田久安部。谭刚副司令员指挥左翼梯队骑兵十一团沿铁路北侧东扑向钱家店方向,并于5月26日包围歼灭大林站守敌。右翼梯队为十二团、十三团,由哲盟工委书记、二师政委赵石,师长白云布鲁格指挥从铁路两侧沿清河北向东进剿。27日,在铁路北侧担任左翼梯队的骑兵十一团,在钱家店西北的文家窝铺与敌军田久安部交战,田久安部在遭到十一团的猛烈打击后,跨过铁路向南苏格营子方向逃窜。
        5月27日夜,团长命令二连为前卫主攻,夜袭苏格营子。二连全体指战员立即行动,到达苏格营子时,得知敌军向白音胡哨方向逃跑。二连立即乘马高速尾追敌军。二十八日拂晓,追到白音胡哨村东大约五华里处,碰到了辽吉军校工作大队在敖笨台刚建农会时的会长舍冷同志,他详细介绍:敌军像要去白音胡哨村宿营的架势到村边,但没有进村,而是到向哈拉乌苏庙去的公路南侧隐蔽处过夜。敌骑兵德力格尔带领蒙古族士兵百十来人进了白音胡哨村,吃完饭后半夜撤走。半小时前敌步兵800多人,骑兵300多人,五十多辆大车,一台汽车正在公路上向哈拉乌苏庙方向行进。
        全连指战员立即乘马急追敌人,并与之交火,不到一个小时战斗结束,缴获敌军胶轮大车四十八辆,汽车一辆,美国造电台一部,俘虏敌文工团40来人,敌县党部、县政府人员、汽车司机、马车夫280人。
        在我连快速冲向哈拉乌苏庙右侧敌军时,敌一个小队利用哈拉乌苏庙右侧的有利地形,集中火力向我扫射,阻止我连的进攻。我与连长等同志研究决定:命令三、四(加强排)排组织火力掩护,一、二排立即乘马冲向敌军,在我一、二排勇猛、顽强的打击和强大的政治攻势下,敌一个班举手投降,对负隅顽抗的一小部分敌人就地歼灭。
        从敌军班长提供的情报,我们准确地掌握了田久安部的位置。哈拉乌苏庙南西边是沙坨子,地势高,中间是一块柳条、草棵子潮湿的洼地,田久安部就隐藏在此地,左侧有敌骑兵德力格尔部,右侧有敌骑兵李华堂、包永久部,这两侧敌军集中火力阻止我二连进攻。在紧要关头,我骑兵十二团三、四连、团直属机关及团警卫排进入阵地,对准敌两侧骑兵,用轻重机枪扫射,用掷弹筒轰炸,两侧敌军溃不成军,丢下田久安向南逃跑。
        根据敌军的行动变化,师首长确定主战场是哈拉乌苏庙南侧高地。命令十三团从左翼迂回,堵截敌军向西南(敌占区)逃跑,协同十二团歼灭田久安部。
        十二团立即组织分散轻、重机枪的位置,集中火力猛烈扫射,压制住敌军火力。各连的几十部掷弹筒向敌军密集隐蔽埋伏处,集中火力轰炸,敌军伤亡惨重。我正面进攻的骑兵二、三连全体指战员英勇顽强乘马冲锋,在马背上甩手榴弹,给予敌军毁灭性打击。骑兵十三团按师指挥部的命令到达指定地点,堵截向西南逃跑的敌人。十三团班长好特老一马当先堵截敌军,俘虏敌军20余人。排长青虎指挥全排战士猛打猛冲,负伤不下火线。
        在哈拉乌苏庙主战场上以骑兵二师十二团为主力,在十三团的强有力配合下,歼灭敌军60多人,迫使田久安率部下400余人投降。敌辽北骑兵十八师两个团:德力格尔的二、六团在哈拉乌苏庙南被我十二团击溃后,在我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土崩瓦解。德力格尔是西科中旗王爷的弟,他带些士兵投奔西科中旗向人民政府投降。李华堂、包永久的二、五团遭到我十二团有力打击后,溃败向南逃跑。一小部分被包永久欺骗上当的科左后旗籍士兵逃回到自己的故乡。
        哈拉乌苏庙主战场,敌军兵力总计1300多人;我骑兵二师十二团500来人, 3月下旬,十三团从敌占区归队200来人,十二、十三团总计六百多人。这场战斗中,我英勇的骑兵二师十二、十三团指战员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善战,打败了数倍与我军的敌人。以少胜多的战斗,在解放内蒙古的战斗中实属罕见。十二团功不可没。
        在这次战斗中,十二团前卫二连指挥员抓住战机,指挥全连指战员,发扬我军连续作战的精神,两天一夜在马背上穷追猛打,没给敌军喘息之机,使敌军处于饥饿、劳顿的状态下,战斗力减弱。在经哈拉乌苏庙南公路上追打敌军并俘虏280多人及大批物资。在哈拉乌苏庙南右侧又歼敌7人,俘虏12人,并且切断了敌军的相互联系,打乱了敌军指挥系统,削弱了敌军的有生力量,为主战场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哈拉乌苏庙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骑兵二师战斗史上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书写了科尔沁蒙古族铁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不可磨灭的英雄业绩,应真实地载入解放内蒙古的光辉史册中!这就是我撰写本文的初衷。

    (作者:包钢离休干部,原哲盟军分区骑兵二师十二团党、团书记,政治处主任)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