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2年  /  第二期
  • (专稿)传播钱学森沙草产业理论的热心人
  • 2011128下午,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应邀出席的100位专家中,内蒙古只有夏日、郝诚之。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代表党中央讲话,谈到钱老晚年的重大贡献是“倡导发展沙草产业”,“帮助农民依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钱学森同志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就与内蒙古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利用国防科研的业余时间,调查并思考了沙漠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问题。19846月,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理论。这是钱学森先生首倡的面向未来、造福人类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二十多年过去了,2008119,胡锦涛总书记看望钱老时高兴地说:“前不久,我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考察,看到那里沙产业发展得很好。沙生植物的加工搞起来了,生态正在恢复,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提高。钱老,您的沙产业设想正在鄂尔多斯变成现实。”

    这二十多年间,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不断地学习研究、实践总结和宣传推广钱学森的沙草产业理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在这支令人尊敬的队伍中,我要提到的是我的两位老朋友夏日同志和郝诚之同志。

    我和夏日、郝诚之同志相识相交几十年。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都曾在鄂尔多斯工作过。在那个生态恶化、贫困落后的年代,我们都曾为日趋严重的沙漠化忧心如焚,艰难地从理论到实践探讨着沙漠化的原因,寻觅着出路,一直延续不断。如今,我们虽然从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退下来,但共同的追求仍然把我们联系起来。我们都应邀参与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工作,每年都要相会几次,而生态建设、沙产业、草产业自然是我们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的主要话题。

    特别令我感动和钦佩的是,夏日、郝诚之同志从钱学森先生提出沙草产业理论时开始,就坚持不懈地学习钻研、宣传推广、践行完善。如今,他二人已是名副其实的沙草产业理论的专家。这固然有他们多年从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扎实基础,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富有强烈的使命感,善于跟踪前沿理念,对钱老的理论能深刻理解并执着追求,同时又具有创新的勇气,大胆探求实践的途径,不断总结新鲜经验。毫不夸张地讲,在内蒙古发展沙草产业的事业中,有着他们特殊的贡献。而在这一壮美的事业中,他们进入老年的生活,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光辉。我为有这样两位老朋友而由衷地高兴。

    我难以对夏日和郝诚之同志关于沙草产业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活动做出全面评价,只是就我所知道的情况谈谈印象和感受。

    19846月,钱老第一次公开发表的阐述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理论的文章与郝诚之同志有直接关系。也就是从那时起,郝诚之同志与钱学森院士,也与沙产业、草产业结下了缘。那时,郝诚之同志在《内蒙古日报》科学副刊当责任编辑,为了加大新技术革命知识的宣传,他于1984525写信向钱学森院士约稿。没有想到,半个月之后的68,钱老应约写来了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在这篇专论中,钱老提出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工程思想发展现代草业的设想。628《内蒙古日报》一版、四版配“导读”和“编后”,发表这篇专论后,《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内蒙古党委书记周惠同志非常重视此文,通过常委兼秘书长田聪明,嘱托郝诚之致信钱老,请老科学家“展开谈一谈”。不久,钱老就以挂号信寄来了他深刻论述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框架性理论手稿《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在给郝诚之同志的亲笔信中说:“请内蒙古的同志提出修改意见。”此文刊登在内蒙古党委决策内参《调研信息》19847月第24期上。这也是我国最早见诸内刊的钱老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的经典文献。

    郝诚之同志2004年发表在核心期刊《科学管理研究》第22卷第1期的文章《对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的经济学思考》,谈到他对钱老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战略意义的理解时说,对他启发最大的有四点:一、善待沙漠、草原;二、尊重自然规律;三、关注边疆民生;四、兴边强国结合。郝诚之同志对我说,钱老要求我们既要换一种思维看沙漠,多采光,少用水,高效转化太阳能;更要“草畜工贸四结合”,新技术,高效益,产业链上做文章。不是搞西方的“工业化”,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代价;也不是片面追求城市化、置沙区草原农牧民的贫困于不顾。要努力做到“生态和生计兼顾,治沙和致富双赢,绿起来和富起来结合”。

    内蒙古党委、政府、政协领导高度重视研究和开发沙产业、草产业,在夏日、郝诚之的积极倡导下,20021222成立了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夏日任会长,郝诚之任副会长兼秘书长。钱老在给名誉会长、内蒙古党委副书记杨利民和政协副主席、会长夏日的贺信中说:“内蒙古的优势产业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沙产业和草产业,这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要内蒙古的同志紧紧抓住了这两大产业,真正建设成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和草产业,内蒙古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也会得到改善。”钱老心系大漠、情牵草原,破例担任了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的名誉顾问。上面这封高瞻远瞩的亲笔署名贺信和破格出任名誉顾问的特殊表态,给首任会长夏日以巨大鼓舞,也为协会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成立后,夏日同志以蒙古民族“认准的理儿,九头牛也拉不回”的执著精神,带头刻苦钻研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发表了一系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体会。在夏日同志赠我的《走进西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中,就收录了从2002-2005年间一组“西部理论创新”的文稿,从不同角度研究阐述钱老的沙草产业理论,其中不乏作者结合实际感悟的深刻见解和体会。

    2004824,在纪念钱学森提出沙产业、草产业理论20周年研讨会上,夏日的演讲不同凡响。他认为钱学森院士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是对传统沙漠观和传统防沙治沙工作的革命。这是人类对沙漠认识历史上的新飞跃、新高度,是人类与沙漠自然和谐共处的真正开始!夏日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认为,“防沙、治沙”必须和“用沙、管沙”四位一体,有机结合。他说,人类与沙漠的最初关系是人类因无知而制造了沙漠,当沙漠化严重到人类没有自下而上和发展条件的程度时,人类只好远离沙漠。随着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又有一定经济技术条件时,人类开始采取堵拦、固定、恢复植被等办法来对待沙漠化,即治沙。这是人类历史上认识沙漠的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开始防沙,即预防沙化,人类开始更加自觉地对待自然、对待环境,节制自己的行为,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子。人类认识沙漠的第三次飞跃就是用沙。科学用沙的最高境界就是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提出的“寓保护于合理开发之中”。这一带有颠覆性创新理论的提出,为人类确立科学沙漠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平台,把沙漠和人的关系理顺了、拉近了,为人类与沙漠和谐相处奠定了感情基础,实现着“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的互相依存和终极关怀。由于变对抗性思维为顺应性思维,人们发现了沙漠的另一面,即经过人的建设性活动,新的平衡系统可以形成,沙漠可以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空间和新经济的“增长极”。夏日同志的这一认识,表达了全新的沙漠观,是对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基础的大跨度、深层次阐释,因而受到钱学森办公室的好评。

    郝诚之同志也心得多多。他在2003年的作品集《瀚海凭栏》一书中指出:“西部大开发,生态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产业化是突破口。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是最合理、最现实、最科学的选择。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首倡的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就是西部大开发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新型主导后续产业。只有走这条可持续发展的路,才能实现‘沙漠增绿、草原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瀚海凭栏——郝诚之作品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11月)他的研究成果问世后,钱学森学术助手涂元季将军称赞“正确理解了钱老的思想”;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任继周、冯宗炜先生也评价很高,认为不但有“新意”,而且有“深意”。

    我注意到夏日同志在新作《实践与探索》(20064月)一文中第一次归纳了沙产业的十大功能。包括治沙功能(或叫生态功能)、致富功能(或叫增值功能)、科技功能、绿色功能、集约功能、节约功能、集群功能、多元功能、动力功能和可再生功能。他说:“这十项功能,其它农业型产业不同程度地具备,但唯有沙产业更完整、更集中,更对人类有用。

    夏日同志担任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时,同时担任着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因而有机会通过全国政协提案等多种渠道为沙草产业的健康发展呼吁建言。如20052月,他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全委会的书面发言中,有理有据地列举了沙产业、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认识不到位;(二)资金、项目、税收等方面尚无明确的优惠政策;(三)人才匮乏。与此同时,他又提出了把发展沙产业、草产业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目标和“十一五”规划之中。他要求,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必须给予政策倾斜,并通过法律、政策的具体化、可操作,落实到沙产业、草产业的开发项目中。他建议尽早为第六次产业革命培养高素质人才,占领高新技术的制高点,为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夏日、郝诚之同志在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跟踪典型深入调研,总结基层新鲜经验,探寻沙产业、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创新模式。1999年,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赵永亮斥资在库布其沙漠东缘围封沙地10万亩,搞起了沙区适生灌木沙柳的产业化综合利用项目,用沙柳的嫩枝叶喂羊,用粗枝条粉碎拌木浆造纸,实行林草间作和林牧互补,开始取得生态、扶贫、环保“一举三得”的效果。郝诚之同志与内蒙古政协经济委员会专家对此项目跟踪一年,全面分析后认为:起点高,方向对,潜力大,完全符合钱学森沙草产业理论的要求,值得在鄂尔多斯和全区范围推广。20015月中旬,赵永亮和郝诚之将试点进展情况向钱老书面报告。10天后,91岁高龄的钱学森先生给他俩写来充满鼓励的信,称:“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我希望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在钱老的鼓励和指导下,内蒙古鄂尔多斯以民营企业大兵团介入为特点,以组织化带动产业化,以市场化推动产业化,成长起一批知难而进,唯旗必夺,艰难探索几十年如一日的产业治沙、回报家乡的龙头企业,形成了甘草药品、沙棘饮品、螺旋藻新品、反季节蔬菜、绒山羊和獭兔“种养加一条龙”经营和生物质发电等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统一的好成绩,受到了“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中外专家和联合国官员的好评,也使农牧民得到了实惠。

    我看到夏日同志对内蒙古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巴彦淖尔、乌海等市和阿拉善、兴安、锡林郭勒等盟防沙治沙及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情况的多份调研报告。发现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用钱老沙草产业理论来重新审视传统的沙漠观和现实区情,总结实践经验,宣传新的产业理念,这些都为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从西到东全面开展扎实有力的普及工作打下了新的基础。

    10年来,我与夏日、郝诚之同志利用鄂尔多斯研究会活动的机会相遇,我总能感到,他二人紧紧抓住沙草产业这个主题,一直在调查、思考,不断充实着新材料,总结着新经验,产生着新想法,完善着新模式,不断加深着对钱老科学思想的理解。实践证明,内蒙古的沙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由理论探索进入了较大规模的生产实践,以“绿化-转化-产业化”为标志,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0041215,钱老在北京家中亲切接见夏日会长,听取他的工作汇报后语重心长地说:“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在沙产业、草产业上给全国带了个好头,做出了榜样。我希望你们把经验好好总结一下,把沙产业、草产业推向全世界!”夏日同志说,这是钱老对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代表的西部的厚望,也是对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的重托,我们感到信任高于天,责任重于山!

    在夏日同志主持下,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的活动活跃而有效。承担国家科技部和内蒙古发改委、内蒙古科技厅的课题;先后举办过六、七次大型研讨会;与内蒙古政协办公厅合办的会刊《政协经济论坛》创办近10年,出版50期,刊登调研成果数百篇;与新华网合作,申报并开通“中国沙产业、草产业网”;与自治区办公厅、呼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钱学森与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图片展》,合作出版《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理论实践丛书》和《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等国内填补空白的专著。夏日和郝诚之同志虽属半路出家,但天道酬勤,他们关于沙草产业的论文不少被收入有关国际会议的论文集中。为此,夏日、郝诚之分别被聘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的客座教授,担任了内蒙古大学中国沙草产业研究中心的顾问和副主任。20111117,郝诚之应邀为中国科技大学作题为《钱学森院士与中国沙草产业》的学术报告,主持会议的党委书记鹿明同志总结时说:“我们组织的纪念钱学森院士诞辰百年的七场学术报告,这一场内容最新、掌声最多!”

    2008年以来,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发起并参与自治区党委、政府、政协专题调研后形成的《关于加快我区沙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内政发〔2010123号文件正式出台。这是我国省市自治区颁发的第一个红头文件,标志着内蒙古沙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引领全国、政府导向、整体设计、有序推进的新阶段。

    2010年,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被国家民政部经逐级申报、遴选,评定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111月,自治区党委常委兼秘书长符太增在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的报告上批示:“该协会成立以来,为自治区乃至国家沙产业草产业的发展奔走呼号,做了不少工作,财政每年适当给予支持是应该的。”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有关会议上明确表态:“要支持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发挥更大作用!”

    据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在今年《恩格贝论坛》“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暨胡锦涛同志发表沙产业重要谈话发表三周年理论研讨会”的书面讲话披露,钱学森院士首创知识密集型沙草产业理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中国未来“百年之困”的“三个怎么办”。即:一、常规能源煤、天然气、石油用完怎么办;二、18亿亩耕地红线突破怎么办;三、“人口发展到30亿,要丰衣足食怎么办”。钱老认为,与其到月球上找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不如把地球表面的沙漠治理好、草地利用好。用“高科技”和“可持续”确保中华各族儿女过“富裕而有尊严的生活”,“给世界带好这个头”(《内蒙古林业》2011年第6期,钱永刚《钱学森的“三个怎么办”与沙产业理论》)。

    据我事后所知,钱老20091031在京去世,夏日、郝诚之同志彻夜未眠,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治丧委员会主任贾庆林同志,致信党中央,建议把钱老对沙草产业的理论贡献写入悼词。党中央采纳了来自基层的意见,在《钱学森同志生平》中写进了“倡导发展沙草产业,帮助农民依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因此,这段话在今年“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由贾庆林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宣布,坐在会场的夏日、郝诚之同志的激动和欣慰就是可想而知了。因为这不仅是对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理论的高度肯定,也是对社会主义中国未来扶贫道路的科学选择。

    我从2009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的《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一书的附录中得知,2009526,内蒙古党委原书记储波同志,对参加“认真落实胡总书记谈话精神,科学发展内蒙古沙产业座谈会”的北京上海知名专家说过这么一段话:“内蒙古沙产业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一靠钱老理论研究,二靠在座各位专家大力帮助,三靠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四靠龙头企业带动和市场机制形成。”他接着特意指出:“还因为我们有两位热心人夏日、郝诚之。”

    人们高兴地看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的文件中出现了“鼓励发展沙产业”五个字。党中央电视台报告“2011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出现频率最多的话是“发展沙产业,应对荒漠化”。新闻界评论,“聚焦沙产业,纪念钱学森”正在成为我国今年的新亮点和关键词。从当年钱学森先生风尘仆仆,“大将西征久未还,航天捷报满关山”;到今天西部绿意盎然,“暖日跃起中南海,春风已度玉门关”,我们切身感受到草原的春天来临了,沙漠的春天也来临了。我的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朋友夏日、郝诚之同志,也迎来了人生追求的又一个春天。

    (作者: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宁夏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我国西部研究著名专家,今内蒙古鄂尔多斯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稿)传播钱学森沙草产业理论的热心人
  • 2011128下午,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应邀出席的100位专家中,内蒙古只有夏日、郝诚之。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代表党中央讲话,谈到钱老晚年的重大贡献是“倡导发展沙草产业”,“帮助农民依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钱学森同志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就与内蒙古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利用国防科研的业余时间,调查并思考了沙漠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问题。19846月,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理论。这是钱学森先生首倡的面向未来、造福人类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二十多年过去了,2008119,胡锦涛总书记看望钱老时高兴地说:“前不久,我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考察,看到那里沙产业发展得很好。沙生植物的加工搞起来了,生态正在恢复,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提高。钱老,您的沙产业设想正在鄂尔多斯变成现实。”

    这二十多年间,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不断地学习研究、实践总结和宣传推广钱学森的沙草产业理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在这支令人尊敬的队伍中,我要提到的是我的两位老朋友夏日同志和郝诚之同志。

    我和夏日、郝诚之同志相识相交几十年。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都曾在鄂尔多斯工作过。在那个生态恶化、贫困落后的年代,我们都曾为日趋严重的沙漠化忧心如焚,艰难地从理论到实践探讨着沙漠化的原因,寻觅着出路,一直延续不断。如今,我们虽然从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退下来,但共同的追求仍然把我们联系起来。我们都应邀参与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工作,每年都要相会几次,而生态建设、沙产业、草产业自然是我们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的主要话题。

    特别令我感动和钦佩的是,夏日、郝诚之同志从钱学森先生提出沙草产业理论时开始,就坚持不懈地学习钻研、宣传推广、践行完善。如今,他二人已是名副其实的沙草产业理论的专家。这固然有他们多年从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扎实基础,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富有强烈的使命感,善于跟踪前沿理念,对钱老的理论能深刻理解并执着追求,同时又具有创新的勇气,大胆探求实践的途径,不断总结新鲜经验。毫不夸张地讲,在内蒙古发展沙草产业的事业中,有着他们特殊的贡献。而在这一壮美的事业中,他们进入老年的生活,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光辉。我为有这样两位老朋友而由衷地高兴。

    我难以对夏日和郝诚之同志关于沙草产业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活动做出全面评价,只是就我所知道的情况谈谈印象和感受。

    19846月,钱老第一次公开发表的阐述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理论的文章与郝诚之同志有直接关系。也就是从那时起,郝诚之同志与钱学森院士,也与沙产业、草产业结下了缘。那时,郝诚之同志在《内蒙古日报》科学副刊当责任编辑,为了加大新技术革命知识的宣传,他于1984525写信向钱学森院士约稿。没有想到,半个月之后的68,钱老应约写来了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在这篇专论中,钱老提出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工程思想发展现代草业的设想。628《内蒙古日报》一版、四版配“导读”和“编后”,发表这篇专论后,《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内蒙古党委书记周惠同志非常重视此文,通过常委兼秘书长田聪明,嘱托郝诚之致信钱老,请老科学家“展开谈一谈”。不久,钱老就以挂号信寄来了他深刻论述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框架性理论手稿《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在给郝诚之同志的亲笔信中说:“请内蒙古的同志提出修改意见。”此文刊登在内蒙古党委决策内参《调研信息》19847月第24期上。这也是我国最早见诸内刊的钱老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的经典文献。

    郝诚之同志2004年发表在核心期刊《科学管理研究》第22卷第1期的文章《对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的经济学思考》,谈到他对钱老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战略意义的理解时说,对他启发最大的有四点:一、善待沙漠、草原;二、尊重自然规律;三、关注边疆民生;四、兴边强国结合。郝诚之同志对我说,钱老要求我们既要换一种思维看沙漠,多采光,少用水,高效转化太阳能;更要“草畜工贸四结合”,新技术,高效益,产业链上做文章。不是搞西方的“工业化”,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代价;也不是片面追求城市化、置沙区草原农牧民的贫困于不顾。要努力做到“生态和生计兼顾,治沙和致富双赢,绿起来和富起来结合”。

    内蒙古党委、政府、政协领导高度重视研究和开发沙产业、草产业,在夏日、郝诚之的积极倡导下,20021222成立了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夏日任会长,郝诚之任副会长兼秘书长。钱老在给名誉会长、内蒙古党委副书记杨利民和政协副主席、会长夏日的贺信中说:“内蒙古的优势产业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沙产业和草产业,这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要内蒙古的同志紧紧抓住了这两大产业,真正建设成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和草产业,内蒙古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也会得到改善。”钱老心系大漠、情牵草原,破例担任了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的名誉顾问。上面这封高瞻远瞩的亲笔署名贺信和破格出任名誉顾问的特殊表态,给首任会长夏日以巨大鼓舞,也为协会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成立后,夏日同志以蒙古民族“认准的理儿,九头牛也拉不回”的执著精神,带头刻苦钻研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发表了一系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体会。在夏日同志赠我的《走进西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中,就收录了从2002-2005年间一组“西部理论创新”的文稿,从不同角度研究阐述钱老的沙草产业理论,其中不乏作者结合实际感悟的深刻见解和体会。

    2004824,在纪念钱学森提出沙产业、草产业理论20周年研讨会上,夏日的演讲不同凡响。他认为钱学森院士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是对传统沙漠观和传统防沙治沙工作的革命。这是人类对沙漠认识历史上的新飞跃、新高度,是人类与沙漠自然和谐共处的真正开始!夏日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认为,“防沙、治沙”必须和“用沙、管沙”四位一体,有机结合。他说,人类与沙漠的最初关系是人类因无知而制造了沙漠,当沙漠化严重到人类没有自下而上和发展条件的程度时,人类只好远离沙漠。随着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又有一定经济技术条件时,人类开始采取堵拦、固定、恢复植被等办法来对待沙漠化,即治沙。这是人类历史上认识沙漠的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开始防沙,即预防沙化,人类开始更加自觉地对待自然、对待环境,节制自己的行为,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子。人类认识沙漠的第三次飞跃就是用沙。科学用沙的最高境界就是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提出的“寓保护于合理开发之中”。这一带有颠覆性创新理论的提出,为人类确立科学沙漠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平台,把沙漠和人的关系理顺了、拉近了,为人类与沙漠和谐相处奠定了感情基础,实现着“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的互相依存和终极关怀。由于变对抗性思维为顺应性思维,人们发现了沙漠的另一面,即经过人的建设性活动,新的平衡系统可以形成,沙漠可以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空间和新经济的“增长极”。夏日同志的这一认识,表达了全新的沙漠观,是对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基础的大跨度、深层次阐释,因而受到钱学森办公室的好评。

    郝诚之同志也心得多多。他在2003年的作品集《瀚海凭栏》一书中指出:“西部大开发,生态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产业化是突破口。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是最合理、最现实、最科学的选择。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首倡的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就是西部大开发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新型主导后续产业。只有走这条可持续发展的路,才能实现‘沙漠增绿、草原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瀚海凭栏——郝诚之作品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11月)他的研究成果问世后,钱学森学术助手涂元季将军称赞“正确理解了钱老的思想”;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任继周、冯宗炜先生也评价很高,认为不但有“新意”,而且有“深意”。

    我注意到夏日同志在新作《实践与探索》(20064月)一文中第一次归纳了沙产业的十大功能。包括治沙功能(或叫生态功能)、致富功能(或叫增值功能)、科技功能、绿色功能、集约功能、节约功能、集群功能、多元功能、动力功能和可再生功能。他说:“这十项功能,其它农业型产业不同程度地具备,但唯有沙产业更完整、更集中,更对人类有用。

    夏日同志担任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时,同时担任着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因而有机会通过全国政协提案等多种渠道为沙草产业的健康发展呼吁建言。如20052月,他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全委会的书面发言中,有理有据地列举了沙产业、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认识不到位;(二)资金、项目、税收等方面尚无明确的优惠政策;(三)人才匮乏。与此同时,他又提出了把发展沙产业、草产业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目标和“十一五”规划之中。他要求,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必须给予政策倾斜,并通过法律、政策的具体化、可操作,落实到沙产业、草产业的开发项目中。他建议尽早为第六次产业革命培养高素质人才,占领高新技术的制高点,为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夏日、郝诚之同志在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跟踪典型深入调研,总结基层新鲜经验,探寻沙产业、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创新模式。1999年,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赵永亮斥资在库布其沙漠东缘围封沙地10万亩,搞起了沙区适生灌木沙柳的产业化综合利用项目,用沙柳的嫩枝叶喂羊,用粗枝条粉碎拌木浆造纸,实行林草间作和林牧互补,开始取得生态、扶贫、环保“一举三得”的效果。郝诚之同志与内蒙古政协经济委员会专家对此项目跟踪一年,全面分析后认为:起点高,方向对,潜力大,完全符合钱学森沙草产业理论的要求,值得在鄂尔多斯和全区范围推广。20015月中旬,赵永亮和郝诚之将试点进展情况向钱老书面报告。10天后,91岁高龄的钱学森先生给他俩写来充满鼓励的信,称:“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我希望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在钱老的鼓励和指导下,内蒙古鄂尔多斯以民营企业大兵团介入为特点,以组织化带动产业化,以市场化推动产业化,成长起一批知难而进,唯旗必夺,艰难探索几十年如一日的产业治沙、回报家乡的龙头企业,形成了甘草药品、沙棘饮品、螺旋藻新品、反季节蔬菜、绒山羊和獭兔“种养加一条龙”经营和生物质发电等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统一的好成绩,受到了“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中外专家和联合国官员的好评,也使农牧民得到了实惠。

    我看到夏日同志对内蒙古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巴彦淖尔、乌海等市和阿拉善、兴安、锡林郭勒等盟防沙治沙及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情况的多份调研报告。发现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用钱老沙草产业理论来重新审视传统的沙漠观和现实区情,总结实践经验,宣传新的产业理念,这些都为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从西到东全面开展扎实有力的普及工作打下了新的基础。

    10年来,我与夏日、郝诚之同志利用鄂尔多斯研究会活动的机会相遇,我总能感到,他二人紧紧抓住沙草产业这个主题,一直在调查、思考,不断充实着新材料,总结着新经验,产生着新想法,完善着新模式,不断加深着对钱老科学思想的理解。实践证明,内蒙古的沙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由理论探索进入了较大规模的生产实践,以“绿化-转化-产业化”为标志,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0041215,钱老在北京家中亲切接见夏日会长,听取他的工作汇报后语重心长地说:“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在沙产业、草产业上给全国带了个好头,做出了榜样。我希望你们把经验好好总结一下,把沙产业、草产业推向全世界!”夏日同志说,这是钱老对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代表的西部的厚望,也是对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的重托,我们感到信任高于天,责任重于山!

    在夏日同志主持下,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的活动活跃而有效。承担国家科技部和内蒙古发改委、内蒙古科技厅的课题;先后举办过六、七次大型研讨会;与内蒙古政协办公厅合办的会刊《政协经济论坛》创办近10年,出版50期,刊登调研成果数百篇;与新华网合作,申报并开通“中国沙产业、草产业网”;与自治区办公厅、呼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钱学森与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图片展》,合作出版《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理论实践丛书》和《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等国内填补空白的专著。夏日和郝诚之同志虽属半路出家,但天道酬勤,他们关于沙草产业的论文不少被收入有关国际会议的论文集中。为此,夏日、郝诚之分别被聘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的客座教授,担任了内蒙古大学中国沙草产业研究中心的顾问和副主任。20111117,郝诚之应邀为中国科技大学作题为《钱学森院士与中国沙草产业》的学术报告,主持会议的党委书记鹿明同志总结时说:“我们组织的纪念钱学森院士诞辰百年的七场学术报告,这一场内容最新、掌声最多!”

    2008年以来,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发起并参与自治区党委、政府、政协专题调研后形成的《关于加快我区沙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内政发〔2010123号文件正式出台。这是我国省市自治区颁发的第一个红头文件,标志着内蒙古沙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引领全国、政府导向、整体设计、有序推进的新阶段。

    2010年,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被国家民政部经逐级申报、遴选,评定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111月,自治区党委常委兼秘书长符太增在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的报告上批示:“该协会成立以来,为自治区乃至国家沙产业草产业的发展奔走呼号,做了不少工作,财政每年适当给予支持是应该的。”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有关会议上明确表态:“要支持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发挥更大作用!”

    据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在今年《恩格贝论坛》“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暨胡锦涛同志发表沙产业重要谈话发表三周年理论研讨会”的书面讲话披露,钱学森院士首创知识密集型沙草产业理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中国未来“百年之困”的“三个怎么办”。即:一、常规能源煤、天然气、石油用完怎么办;二、18亿亩耕地红线突破怎么办;三、“人口发展到30亿,要丰衣足食怎么办”。钱老认为,与其到月球上找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不如把地球表面的沙漠治理好、草地利用好。用“高科技”和“可持续”确保中华各族儿女过“富裕而有尊严的生活”,“给世界带好这个头”(《内蒙古林业》2011年第6期,钱永刚《钱学森的“三个怎么办”与沙产业理论》)。

    据我事后所知,钱老20091031在京去世,夏日、郝诚之同志彻夜未眠,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治丧委员会主任贾庆林同志,致信党中央,建议把钱老对沙草产业的理论贡献写入悼词。党中央采纳了来自基层的意见,在《钱学森同志生平》中写进了“倡导发展沙草产业,帮助农民依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因此,这段话在今年“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由贾庆林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宣布,坐在会场的夏日、郝诚之同志的激动和欣慰就是可想而知了。因为这不仅是对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理论的高度肯定,也是对社会主义中国未来扶贫道路的科学选择。

    我从2009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的《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一书的附录中得知,2009526,内蒙古党委原书记储波同志,对参加“认真落实胡总书记谈话精神,科学发展内蒙古沙产业座谈会”的北京上海知名专家说过这么一段话:“内蒙古沙产业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一靠钱老理论研究,二靠在座各位专家大力帮助,三靠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四靠龙头企业带动和市场机制形成。”他接着特意指出:“还因为我们有两位热心人夏日、郝诚之。”

    人们高兴地看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的文件中出现了“鼓励发展沙产业”五个字。党中央电视台报告“2011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出现频率最多的话是“发展沙产业,应对荒漠化”。新闻界评论,“聚焦沙产业,纪念钱学森”正在成为我国今年的新亮点和关键词。从当年钱学森先生风尘仆仆,“大将西征久未还,航天捷报满关山”;到今天西部绿意盎然,“暖日跃起中南海,春风已度玉门关”,我们切身感受到草原的春天来临了,沙漠的春天也来临了。我的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朋友夏日、郝诚之同志,也迎来了人生追求的又一个春天。

    (作者: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宁夏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我国西部研究著名专家,今内蒙古鄂尔多斯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