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2年  /  第二期
  • (志鉴论坛)以志为主  融合诸体
  •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地方志的体裁,一般应包含述、记、志、传、图、表、录,以志为主体。”许多志书也都在《凡例》中对体裁作如此表述。以志为主体,就是分志(包括人物志)占有大多数篇幅。然而各体也不是壁垒森严的、各自独立的,而是有所交融。如志的篇首、章首、节首撰写无题序文,行文中配以图()表录,篇章节后附有多种体裁的“附”、“附记”、“附录”,有些志书的文化部分专门介绍文学家、艺术家、名医、杰出运动员等(类似人物简介,不是人物传)。这可说是在志体中融入了它体。

    二轮志书编修,似乎以志为主、融入诸体的趋势增强了。如有些志书在篇章节后增设“附记”、“专记”“、专题资料”。浙江《建德市志》(19782005)的《凡例》第七条云“:本志内有19篇专题调查、评估报告、专记,是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专题史料,作为附录分记在各编章中,使之与主文更加紧密贴合,有助于人们对事物的更深层了解。”如建置政区编建置章附有《建德撤县设市专记》,自然环境编自然资源章附有《建德市碳酸钙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居民生活编消费支出章附有《四个村农民生活调查》《一户城镇中等收入家庭30年收支明细账》,水利编防汛抗旱章附有《1999年新安江水电站泄洪专记》,对外经济贸易编外贸管理与服务章附有《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对反倾销专记》等。还有的志书将原放在“附录”里的党政文件附在相关篇章后。图照随文的也比较多。比较典型的是《泰安市志》(19852002)第四编《泰山》,编下有一帧彩照,内容是世界名山合作泰山高峰会在泰山举行,希腊奥林匹斯山、德国楚格峰、瑞士皮拉图斯山、加拿大落基山、韩国汉拿山和中国泰山的代表共同签署《世界名山合作泰山宣言》。次页则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复核组到泰山景区复核检查等6张小幅彩照。之后是编下无题序。正文为地理环境、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泰山保护建设、泰山管理、泰山研究、艺文等七章。后设《专记》。政治还有随文走的彩照30张,图表录22张。《文化遗产》章第五节为《泰山历史文献》,综述后是从东汉到民国关于泰山的著述目录。《泰山保护建设》章第四节为《泰山保护建设年表》,类大事记。《艺文》章有诗歌、散文、小说、歌曲、泰山道教音乐、神话传说、成语典故。《专记》录有《泰山自然遗产申报文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泰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评价》以及《泰山国际登山节》《东岳庙会》《泰山石敢当》的纪实介绍文章。这是以志为主,兼采述、记、图、表(事表、年表)、录,互相配合,融为一体,共同为表现中国圣山、世界名山——泰山服务。

    主编贵阳市《修文县志》(19782008)的李祖炎先生还将“以志为主,融合诸体”上升到志书体式改革的理论高度。他主张:“本着记述的需要,主要采用志体,恰当融入记、述、传、图(照)、表、录以及索引等体裁,构架成一部完备的、科学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志书。”正在编纂的《修文县志》将按此方案成书:“志书的卷首部分置地图,反映县情总貌的照片,总述,县情主要数据统计图表,大事记年和大事记述(序言、凡例、目录亦置卷首);卷中部分置分志,将史事和人物分类,按章节目横排至落笔的记述单元,即抓住因(起因)、势(发展态势)、果(结果)的关键环节将史事的发展嬗变勾勒出来,将人物的主要事迹和重大影响撰写成文,其间,视需要在章、节之首设述(即无题引言),志文侧配照片,志后或置统计表、统计图,或置专记,或拣附比较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专题文章、报刊通讯、文件辑录;卷末部分置佐证有关全县改革和建设的大事、要事的文献资料,接后置记有编修过程、编纂指导思想和方法、编纂工作遇到的新问题以及经验教训的编后记,最后置供读者查找志书内容的索引,为全书画上圆满的句号。”该志的商业章市场一节就是“以志为主,融合诸体”的实际运用,节下置集市、街道坐商、农贸市场、商品展销、超级市场、农家店6个目为志体的记述单元,开头是无题引言,又置两个“专记”分别接载在“街道坐商”和“超级市场”之后,制统计表两张分别列在“集市”和“超级市场”后面,配动态照片8张分别置于“集市”、“街道坐商”、“农贸综合市场”、“超级市场”、“农家店”等志文的右侧。在“集市”后拣附(录)调查报告1份(李祖炎:《优化体式,提升品位——试论二轮志书体式改革》《广西地方志》2009年第6期)。虽然,在首轮修志中,就有志中融入它体的不少例证,但很显然,李祖炎先生总结上升为理论,就更加自觉了。

    以志为主,融合诸体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是弥补志体的不足。志体一般是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篇目横排到最小记述单元后按时序编写,强调记述起点、转折点、终点时的重要横断面资料。而横断面资料由于志体写作特征的限制,“面”的资料尚可,而“点”的资料不丰满、不调详、不完整,给读者不生动、不具体、枯燥、不吸引人的感觉。正如韩章训先生所论断的:“章节体有逻辑性强和善于做面的概括等长处,有不善于做点的深入等短处。”(韩章训:《方志文本学基础教程·序》,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他还指出:“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编方志,对于‘点’的挖掘和展示还普遍较弱。”(韩章训:《谈修志采用章节体》,《云南史志》2008年第6期)另外,一些相关重要背景资料也难以写进来。在写好志文的基础上,辅以调查报告、典型事件事物人物专记及文献辑录,可以补充点的记述不足及相关背景资料缺乏的问题,起到拓展内容、深化主题、说明背景,使史实更加完整的作用。而附记的这些内容,由于体裁多样,叙事充分,写法灵活,语言也可更生动活泼,因而增强了志书的表现力和可读性,更能吸引读者。这些内容是在志文之后,至于图(照片)、表录与志文的配合是随文的,其图文并茂和数字辅文以使文约事丰的配合作用不言自明。

    “以志为主,融合诸体”需要注意的,一是要全力写好志文,因为它是全面反映地情和系统辑存资料的基本载体,篇幅占七成以上。把志文写好,大部分任务就完成了,全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融合诸体则是锦上添花的问题。二是附记的内容一定要从配合志文的角度严格挑选,精益求精,不求数量多,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特别突出的事物或有特殊性的事物,才需要附加“专记”、调研报告、文献辑录等。比如《泰山市志》只在最突出的《泰山》编才运用很多体裁与志体配合。如果辅设的“专记”、“附记”等太多,喧宾夺主,眼花缭乱,反而冲淡了志体的表达效果。三是要因事制宜,哪里配照片,哪里设表格,哪里上名录,哪里附专题,哪里附录文献或调研报告,要根据分志的叙事需要,精心构思,恰当安排,以求与志文达到圆满结合。

     (作者: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志鉴论坛)以志为主  融合诸体
  •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地方志的体裁,一般应包含述、记、志、传、图、表、录,以志为主体。”许多志书也都在《凡例》中对体裁作如此表述。以志为主体,就是分志(包括人物志)占有大多数篇幅。然而各体也不是壁垒森严的、各自独立的,而是有所交融。如志的篇首、章首、节首撰写无题序文,行文中配以图()表录,篇章节后附有多种体裁的“附”、“附记”、“附录”,有些志书的文化部分专门介绍文学家、艺术家、名医、杰出运动员等(类似人物简介,不是人物传)。这可说是在志体中融入了它体。

    二轮志书编修,似乎以志为主、融入诸体的趋势增强了。如有些志书在篇章节后增设“附记”、“专记”“、专题资料”。浙江《建德市志》(19782005)的《凡例》第七条云“:本志内有19篇专题调查、评估报告、专记,是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专题史料,作为附录分记在各编章中,使之与主文更加紧密贴合,有助于人们对事物的更深层了解。”如建置政区编建置章附有《建德撤县设市专记》,自然环境编自然资源章附有《建德市碳酸钙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居民生活编消费支出章附有《四个村农民生活调查》《一户城镇中等收入家庭30年收支明细账》,水利编防汛抗旱章附有《1999年新安江水电站泄洪专记》,对外经济贸易编外贸管理与服务章附有《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对反倾销专记》等。还有的志书将原放在“附录”里的党政文件附在相关篇章后。图照随文的也比较多。比较典型的是《泰安市志》(19852002)第四编《泰山》,编下有一帧彩照,内容是世界名山合作泰山高峰会在泰山举行,希腊奥林匹斯山、德国楚格峰、瑞士皮拉图斯山、加拿大落基山、韩国汉拿山和中国泰山的代表共同签署《世界名山合作泰山宣言》。次页则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复核组到泰山景区复核检查等6张小幅彩照。之后是编下无题序。正文为地理环境、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泰山保护建设、泰山管理、泰山研究、艺文等七章。后设《专记》。政治还有随文走的彩照30张,图表录22张。《文化遗产》章第五节为《泰山历史文献》,综述后是从东汉到民国关于泰山的著述目录。《泰山保护建设》章第四节为《泰山保护建设年表》,类大事记。《艺文》章有诗歌、散文、小说、歌曲、泰山道教音乐、神话传说、成语典故。《专记》录有《泰山自然遗产申报文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泰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评价》以及《泰山国际登山节》《东岳庙会》《泰山石敢当》的纪实介绍文章。这是以志为主,兼采述、记、图、表(事表、年表)、录,互相配合,融为一体,共同为表现中国圣山、世界名山——泰山服务。

    主编贵阳市《修文县志》(19782008)的李祖炎先生还将“以志为主,融合诸体”上升到志书体式改革的理论高度。他主张:“本着记述的需要,主要采用志体,恰当融入记、述、传、图(照)、表、录以及索引等体裁,构架成一部完备的、科学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志书。”正在编纂的《修文县志》将按此方案成书:“志书的卷首部分置地图,反映县情总貌的照片,总述,县情主要数据统计图表,大事记年和大事记述(序言、凡例、目录亦置卷首);卷中部分置分志,将史事和人物分类,按章节目横排至落笔的记述单元,即抓住因(起因)、势(发展态势)、果(结果)的关键环节将史事的发展嬗变勾勒出来,将人物的主要事迹和重大影响撰写成文,其间,视需要在章、节之首设述(即无题引言),志文侧配照片,志后或置统计表、统计图,或置专记,或拣附比较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专题文章、报刊通讯、文件辑录;卷末部分置佐证有关全县改革和建设的大事、要事的文献资料,接后置记有编修过程、编纂指导思想和方法、编纂工作遇到的新问题以及经验教训的编后记,最后置供读者查找志书内容的索引,为全书画上圆满的句号。”该志的商业章市场一节就是“以志为主,融合诸体”的实际运用,节下置集市、街道坐商、农贸市场、商品展销、超级市场、农家店6个目为志体的记述单元,开头是无题引言,又置两个“专记”分别接载在“街道坐商”和“超级市场”之后,制统计表两张分别列在“集市”和“超级市场”后面,配动态照片8张分别置于“集市”、“街道坐商”、“农贸综合市场”、“超级市场”、“农家店”等志文的右侧。在“集市”后拣附(录)调查报告1份(李祖炎:《优化体式,提升品位——试论二轮志书体式改革》《广西地方志》2009年第6期)。虽然,在首轮修志中,就有志中融入它体的不少例证,但很显然,李祖炎先生总结上升为理论,就更加自觉了。

    以志为主,融合诸体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是弥补志体的不足。志体一般是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篇目横排到最小记述单元后按时序编写,强调记述起点、转折点、终点时的重要横断面资料。而横断面资料由于志体写作特征的限制,“面”的资料尚可,而“点”的资料不丰满、不调详、不完整,给读者不生动、不具体、枯燥、不吸引人的感觉。正如韩章训先生所论断的:“章节体有逻辑性强和善于做面的概括等长处,有不善于做点的深入等短处。”(韩章训:《方志文本学基础教程·序》,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他还指出:“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编方志,对于‘点’的挖掘和展示还普遍较弱。”(韩章训:《谈修志采用章节体》,《云南史志》2008年第6期)另外,一些相关重要背景资料也难以写进来。在写好志文的基础上,辅以调查报告、典型事件事物人物专记及文献辑录,可以补充点的记述不足及相关背景资料缺乏的问题,起到拓展内容、深化主题、说明背景,使史实更加完整的作用。而附记的这些内容,由于体裁多样,叙事充分,写法灵活,语言也可更生动活泼,因而增强了志书的表现力和可读性,更能吸引读者。这些内容是在志文之后,至于图(照片)、表录与志文的配合是随文的,其图文并茂和数字辅文以使文约事丰的配合作用不言自明。

    “以志为主,融合诸体”需要注意的,一是要全力写好志文,因为它是全面反映地情和系统辑存资料的基本载体,篇幅占七成以上。把志文写好,大部分任务就完成了,全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融合诸体则是锦上添花的问题。二是附记的内容一定要从配合志文的角度严格挑选,精益求精,不求数量多,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特别突出的事物或有特殊性的事物,才需要附加“专记”、调研报告、文献辑录等。比如《泰山市志》只在最突出的《泰山》编才运用很多体裁与志体配合。如果辅设的“专记”、“附记”等太多,喧宾夺主,眼花缭乱,反而冲淡了志体的表达效果。三是要因事制宜,哪里配照片,哪里设表格,哪里上名录,哪里附专题,哪里附录文献或调研报告,要根据分志的叙事需要,精心构思,恰当安排,以求与志文达到圆满结合。

     (作者: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