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1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史海钩沉)四次攻打包头规模较大的战事
  • 包头是黄河边的一个重镇,素为水旱码头。清同治年间,西北地区发生回民起义,为阻止回民起义军向东推进,从而保证京师安全,清政府下令修建了包头城。后来,回民起义军也未抵达包头。

    在包头建城10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过多次攻打包头城的战事:191111月,闫锡山攻打包头;1920年,哥老会与土匪攻打包头;1937年东北挺进军攻打包头与日军侵占包头,但这些战事规模相对较小。在19391948年间,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却发生过几次规模较大的攻打包头的战事。  

    一、1939年,国民党傅作义部攻打包头

    193912~19404月,国民党傅作义军队在绥远西部地区对侵华日军连续进行了包头、绥西、五原三大战役。又称“绥西三战役”。

    为配合、策应全国第二、三、五、九等大战区作战,有效地牵制侵华日军华北地区的有生力量,193912月中旬,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奉命指挥战区所属第35军、骑兵第6军、新6旅、宁夏第81军、第35师、五临警备旅等部约30 000余人,袭取包头。

    是年12月中旬,傅作义秘密调集部队,以第35军、五临警备旅为主攻部队;骑兵第6军第7师进至萨拉齐、归绥之间,阻击增援包头之日军;绥远游击军潜伏在包头以北地区,待日伪军出城,乘机进占包头;新6旅在后山大佘太、包头间布防,阻止日军向包头增援;第81军、第35师驻乌梁素海、西山咀一线,守备后套地区。当时,日军驻蒙军骑兵集团长小岛吉藏指挥所部万余人及伪蒙军一部,分别驻防包头、萨拉齐、大佘太、固阳等地。

    19391219,国民党傅作义部队急行军由五原向包头奔袭。93团安春山部行至包头城西高地附近,发现城西北的敌人阵地及碉堡无人据守,认为是最好的突破点,即命令该团1营立即通过堑壕架设云梯,顺利地爬上城墙,并在投诚伪军士兵帮助引导下,将守门的10多个日军刺死,占领西北门,后续部队先后入城。第35军、五临警备旅进入城内后,展开巷战,逐室逐巷争夺,包头居民纷纷给攻击部队送茶送饭,担任向导,攻城部队很快占领城区大部。因各部队歼敌心切,未能紧密配合作战,致使敌得以仓促进入防守据点、街道、碉堡,以火力封锁阻拦,形成两军胶着状态。因傅作义军已控制城内西北及全城主要攻击点。地势居高临下,敌人在低洼地,虽多次由坦克掩护进攻,均被击退。

    20日早晨,国民军孙兰峰师长令骑兵游击团开到包固公路占领阵地,防止固阳敌人向包头增援。根据傅作义指示,部队由“围城打援”改为“攻城打援”。孙兰峰奉命后,一方面集中步、骑、炮火力,打击由固阳开来的增援之敌,一方面重新调整攻城部队,指定攻击目标,加强前线指挥。21日拂晓,第35军第101师、新6旅和绥远游击军等部在包头以北歼灭由大佘太、固阳增援的日军骑兵大部、伪蒙军以及骑兵一部,骑兵第6军在萨拉齐附近地区与日军骑兵队稍战即撤退。

    攻城战斗激烈,国民军后续部队未能按时到达,使攻城战斗处于相峙状态。21日下午,日军从张家口、大同等地调一个师团20 000余人增援包头。并以5架飞机轮番轰炸扫射,开始大规模反攻。

    傅作义知其所部奇袭包头,牵制华北日军的目的已达到,遂令攻城部队于24日撤到中滩、五原地区。

    此役历时34夜,击毙日军小林男一大佐和小原一明大佐以下军官20余人,日伪军3 000余人,击毁汽车100多辆,坦克3辆,炸毁军火库1座,缴获大批武器和军需用品。国民党军队伤亡2 000多人。

     

    二、194511月,八路军贺龙一部攻打包头

    19459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3个纵队9个旅、协同晋绥军区的5个旅,计53 000余人参加了绥包战役。攻打包头城是这次战役中的重要一环。

    战前包头态势为:守城国民党军约5个师,总兵力1.2万余人,但正规战斗部队较少,新兵多,建制杂乱。傅作义任命第67军军长何文鼎为司令,暂3军副军长、包头市市长王雷震为副司令,包头县长马秉仁为警备司令,后又派董其武为包头城防总指挥,统一指挥各部队,组织防御。

    军事设施方面:包头城城墙坚固,高8米,厚23米,周长15华里。碉堡林立,地形居高。城外东北角转龙藏有日伪时期构筑的钢筋水泥工事,能以火力控制城外东、北两面,并有壕沟直通城内;城南电灯公司及火车站设有电网、鹿砦及野战工事,6个城门均筑有坚固的碉堡,西门前面开阔,东北门靠一河沟,地形复杂,城内有巷战设施;北部高地有炮兵阵地,便于发挥火力。

    1945119下午,八路军独1旅和3585团、2团、715团自归绥地区出发西调攻包。11日下午2时,358旅直属机关进至包头城东之壕赖沟,8团进至陈户窑子,5团进至古城湾地域集结。并于当夜由8团接替独1旅第2团驻地玉皇庙东侧之留宝窑子地区的阵地,第2团经黄草洼进占西北门外的白草梁地域。

    1旅和358旅第2团、715团为主攻部队,组成联合指挥所。指挥所设在包头附近的白草梁北端。第715团于黄昏时运动到白草梁,10时许,各分队占领进攻出发地点,4门山炮也进入发射阵地。1222时,炮兵开始向西北城门楼及其两侧城墙射击,并打开缺口。第238连在发起冲击后,于13日零时30分,首先登上城墙,打开西北门,接应后续梯队入城。715团即令第2营迅速突入城中。第3营进城后,沿大街南侧发展进攻,并占领西营盘及凹沟西侧阵地。2团、715团各分队与敌巷战至拂晓,顺利地攻占城内约三分之一的地区。攻打东北门、转龙藏的716团,第一天就拿下制高点,与国民党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激战3昼夜后,扫清了城外的国民党军;攻打火车站、电厂、面粉厂和南门的部队,占领了火车站、电厂、面粉厂,俘虏敌军180多人。但因兵力不足,没有后续部队跟进,再发展已经有困难,遂于13日天亮后,不得不巩固已得阵地,转入防御。攻城转入防御的各部队坚守阵地,连续击退守军四五次冲击后,14时许,国民党军又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再次猛攻。攻城部队因伤亡过大,弹药消耗已尽,最后被迫撤出城外,至沙尔沁集结,准备再战。

      

    三、194512月,贺龙率八路军晋绥部队再打包头

    19451113,贺龙接到攻击包头失利的报告后,与聂荣臻几经研究,决定由贺龙、李井泉率晋绥野战军全部和晋察冀部队1个旅西进,夺取包头;晋察冀部队在聂荣臻的指挥下,继续围攻归绥。

    针对第一次攻城失利的教训,攻城部队重新进行战斗部署,晋绥部队仍为攻城突击部队,以包头西北及西部为主要突击方向,许光达、孙志远纵队在西门与西北门之间攻城,358旅在西北门攻城;独1旅为预备队;晋察冀马龙旅(新参加)担任钳制任务,阻击增援。

    1222130分,部队再次发起攻打包头的战斗。主力部队在炮火支援下,首先在西北城墙打开缺口,指战员们冲入城内,突破国民党军李守信骑兵第4师阵地,歼灭敌军后,一部分沿城墙进入西北门丰备仓。国民党军包头城防总指挥董其武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重新部署兵力,命令西北门东西两侧守城部队,阻止攻进城的八路军向纵深发展。并命令炮兵、总预备队以猛烈火力阻击八路军进攻,封锁西北门及各巷口,阻击城外部队的增援。八路军多次向西北门进攻,均未突破。进攻东门的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连续突击3次,也未取得进展。与此同时,敌人援军在不断地增加。

    这时,贺龙因连续劳累,胆囊炎复发,又患重感冒,无法亲临一线指挥,当他得知攻坚受挫后,反复思考,感到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攻城,将会消耗更多的有生力量,这种仗不能再打,毅然决定停止攻城,八路军部队于123日拂晓,全部撤出战斗,124日夜,撤离包头。

    此时,晋察冀部队围攻归绥的战斗仍在进行中。党中央军委发现国民党军有集中兵力进攻张家口的迹象,遂命令结束绥包战役。1213日,聂荣臻下达结束绥包战役的命令。晋察冀部队14日撤回张家口,晋绥部队南下晋西北。

    绥包战役包头之战前后共历时22天,国民党军伤亡1 450人,被俘370人,八路军晋绥部队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伤亡1 071人。

    一个指挥员审时度势,权衡得失利弊,敢于及时作出摆脱困境的决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傅作义第35军军长的董其武上将同贺龙元帅谈及包头之战时说:“贺老总,你那时的指挥确实高明,很快决定撤退,不攻包头了,那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再攻,也是不好攻下来的。因为我们的部队工事里生着火炉,枪炮口都标定了方位,是以逸代劳,又有优势装备,弹药充足。包头城一面是山坡高地,一面平坝子,我们部队据守高处,给周围城墙泼很多水,一冻成冰,又滑又硬,不好接近,你们是很难攻下来的。当时,你下令撤退,非常英明。”贺龙元帅听后笑而不答。

     

    四、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包头

    194810月,为配合东北野战军发动的辽沈战役,牵制平津的傅作义军队出关援助东北,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2纵队在杨成武、李井泉指挥下,迅速向绥西进军。萨拉齐守敌不战而逃,退入包头。拉开第二次绥包战役攻打包头的序幕。10222纵队进至包头以东沙尔沁一带,逐步逼近包头城。

    当时,国民党傅军主力东调,支援辽沈和平津战役,在包头只剩下3个团和1个营,不到5 000人的兵力。驻守包头的华北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紧急召集团以上军官商讨应急措施,并急电请示傅作义。傅作义电示邓宝珊酌情而定。邓宝珊遂于22日深夜带领国民党驻包部队和各机关要员弃城西逃,撤退到包头城西及绥西河套地区。23日,人民解放军5旅进入包头城区。24日上午,解放军主力部队长驱直入,顺利地解放包头。 ***率领第2纵队进驻包头,并发扬连续作战作风,乘胜向西追击国民党军杨仲璜228师及中滩一带的杂牌军、保安队、地方自卫队等残部,控制通往河套的咽喉要地。解放军骑兵部队奉命到固阳、安北一带扫清残敌、土匪。

    包头是绥西重镇,全市7万余人口,工商业较发达,为绥远第一商业都市。包头的解放,使归绥失去绥西的重要支撑点,对绥远敌军震动很大。为了对付国民党军对包头的反扑和窜扰,迅速建立民主秩序,党中央军委决定对包头实行军事管制,任命第2纵队政委 ***为军管会主任,中共绥蒙人民政府主席杨植霖为政治委员。同时,杨成武、李井泉委任赵冠英为包头卫戍司令,杨植霖为政治委员,高克林为副政治委员,沈图为军管会秘书长。杨成武司令员特别强调:“包头是绥西重镇,在军事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治上也有重要影响,我们不仅要在军事上解放包头,还必须从政治上占领包头,肃清国民党长期反动统治的影响。”

    24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纵队及6旅机关大部人员和绥蒙地方干部组成的包头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并入城办公。26日,由姚喆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纵队骑兵旅解放固阳县城;29日,8纵队11旅赴包头接受城防任务,维持市内治安;30日,中共包头市委和包头市政府成立。潘纪文任市委书记,李维中任市长。

    1948114,包头军事管制委员会撤销,包头市的各项工作均由市政府接管。2纵队主力撤离包头,执行攻打归绥的战斗任务。包头、固阳、萨拉齐、察素齐等地的防卫任务由8纵队担负。1128,人民解放军第8纵队亦奉命撤离包头。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四次攻打包头规模较大的战事
  • 包头是黄河边的一个重镇,素为水旱码头。清同治年间,西北地区发生回民起义,为阻止回民起义军向东推进,从而保证京师安全,清政府下令修建了包头城。后来,回民起义军也未抵达包头。

    在包头建城10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过多次攻打包头城的战事:191111月,闫锡山攻打包头;1920年,哥老会与土匪攻打包头;1937年东北挺进军攻打包头与日军侵占包头,但这些战事规模相对较小。在19391948年间,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却发生过几次规模较大的攻打包头的战事。  

    一、1939年,国民党傅作义部攻打包头

    193912~19404月,国民党傅作义军队在绥远西部地区对侵华日军连续进行了包头、绥西、五原三大战役。又称“绥西三战役”。

    为配合、策应全国第二、三、五、九等大战区作战,有效地牵制侵华日军华北地区的有生力量,193912月中旬,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奉命指挥战区所属第35军、骑兵第6军、新6旅、宁夏第81军、第35师、五临警备旅等部约30 000余人,袭取包头。

    是年12月中旬,傅作义秘密调集部队,以第35军、五临警备旅为主攻部队;骑兵第6军第7师进至萨拉齐、归绥之间,阻击增援包头之日军;绥远游击军潜伏在包头以北地区,待日伪军出城,乘机进占包头;新6旅在后山大佘太、包头间布防,阻止日军向包头增援;第81军、第35师驻乌梁素海、西山咀一线,守备后套地区。当时,日军驻蒙军骑兵集团长小岛吉藏指挥所部万余人及伪蒙军一部,分别驻防包头、萨拉齐、大佘太、固阳等地。

    19391219,国民党傅作义部队急行军由五原向包头奔袭。93团安春山部行至包头城西高地附近,发现城西北的敌人阵地及碉堡无人据守,认为是最好的突破点,即命令该团1营立即通过堑壕架设云梯,顺利地爬上城墙,并在投诚伪军士兵帮助引导下,将守门的10多个日军刺死,占领西北门,后续部队先后入城。第35军、五临警备旅进入城内后,展开巷战,逐室逐巷争夺,包头居民纷纷给攻击部队送茶送饭,担任向导,攻城部队很快占领城区大部。因各部队歼敌心切,未能紧密配合作战,致使敌得以仓促进入防守据点、街道、碉堡,以火力封锁阻拦,形成两军胶着状态。因傅作义军已控制城内西北及全城主要攻击点。地势居高临下,敌人在低洼地,虽多次由坦克掩护进攻,均被击退。

    20日早晨,国民军孙兰峰师长令骑兵游击团开到包固公路占领阵地,防止固阳敌人向包头增援。根据傅作义指示,部队由“围城打援”改为“攻城打援”。孙兰峰奉命后,一方面集中步、骑、炮火力,打击由固阳开来的增援之敌,一方面重新调整攻城部队,指定攻击目标,加强前线指挥。21日拂晓,第35军第101师、新6旅和绥远游击军等部在包头以北歼灭由大佘太、固阳增援的日军骑兵大部、伪蒙军以及骑兵一部,骑兵第6军在萨拉齐附近地区与日军骑兵队稍战即撤退。

    攻城战斗激烈,国民军后续部队未能按时到达,使攻城战斗处于相峙状态。21日下午,日军从张家口、大同等地调一个师团20 000余人增援包头。并以5架飞机轮番轰炸扫射,开始大规模反攻。

    傅作义知其所部奇袭包头,牵制华北日军的目的已达到,遂令攻城部队于24日撤到中滩、五原地区。

    此役历时34夜,击毙日军小林男一大佐和小原一明大佐以下军官20余人,日伪军3 000余人,击毁汽车100多辆,坦克3辆,炸毁军火库1座,缴获大批武器和军需用品。国民党军队伤亡2 000多人。

     

    二、194511月,八路军贺龙一部攻打包头

    19459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3个纵队9个旅、协同晋绥军区的5个旅,计53 000余人参加了绥包战役。攻打包头城是这次战役中的重要一环。

    战前包头态势为:守城国民党军约5个师,总兵力1.2万余人,但正规战斗部队较少,新兵多,建制杂乱。傅作义任命第67军军长何文鼎为司令,暂3军副军长、包头市市长王雷震为副司令,包头县长马秉仁为警备司令,后又派董其武为包头城防总指挥,统一指挥各部队,组织防御。

    军事设施方面:包头城城墙坚固,高8米,厚23米,周长15华里。碉堡林立,地形居高。城外东北角转龙藏有日伪时期构筑的钢筋水泥工事,能以火力控制城外东、北两面,并有壕沟直通城内;城南电灯公司及火车站设有电网、鹿砦及野战工事,6个城门均筑有坚固的碉堡,西门前面开阔,东北门靠一河沟,地形复杂,城内有巷战设施;北部高地有炮兵阵地,便于发挥火力。

    1945119下午,八路军独1旅和3585团、2团、715团自归绥地区出发西调攻包。11日下午2时,358旅直属机关进至包头城东之壕赖沟,8团进至陈户窑子,5团进至古城湾地域集结。并于当夜由8团接替独1旅第2团驻地玉皇庙东侧之留宝窑子地区的阵地,第2团经黄草洼进占西北门外的白草梁地域。

    1旅和358旅第2团、715团为主攻部队,组成联合指挥所。指挥所设在包头附近的白草梁北端。第715团于黄昏时运动到白草梁,10时许,各分队占领进攻出发地点,4门山炮也进入发射阵地。1222时,炮兵开始向西北城门楼及其两侧城墙射击,并打开缺口。第238连在发起冲击后,于13日零时30分,首先登上城墙,打开西北门,接应后续梯队入城。715团即令第2营迅速突入城中。第3营进城后,沿大街南侧发展进攻,并占领西营盘及凹沟西侧阵地。2团、715团各分队与敌巷战至拂晓,顺利地攻占城内约三分之一的地区。攻打东北门、转龙藏的716团,第一天就拿下制高点,与国民党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激战3昼夜后,扫清了城外的国民党军;攻打火车站、电厂、面粉厂和南门的部队,占领了火车站、电厂、面粉厂,俘虏敌军180多人。但因兵力不足,没有后续部队跟进,再发展已经有困难,遂于13日天亮后,不得不巩固已得阵地,转入防御。攻城转入防御的各部队坚守阵地,连续击退守军四五次冲击后,14时许,国民党军又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再次猛攻。攻城部队因伤亡过大,弹药消耗已尽,最后被迫撤出城外,至沙尔沁集结,准备再战。

      

    三、194512月,贺龙率八路军晋绥部队再打包头

    19451113,贺龙接到攻击包头失利的报告后,与聂荣臻几经研究,决定由贺龙、李井泉率晋绥野战军全部和晋察冀部队1个旅西进,夺取包头;晋察冀部队在聂荣臻的指挥下,继续围攻归绥。

    针对第一次攻城失利的教训,攻城部队重新进行战斗部署,晋绥部队仍为攻城突击部队,以包头西北及西部为主要突击方向,许光达、孙志远纵队在西门与西北门之间攻城,358旅在西北门攻城;独1旅为预备队;晋察冀马龙旅(新参加)担任钳制任务,阻击增援。

    1222130分,部队再次发起攻打包头的战斗。主力部队在炮火支援下,首先在西北城墙打开缺口,指战员们冲入城内,突破国民党军李守信骑兵第4师阵地,歼灭敌军后,一部分沿城墙进入西北门丰备仓。国民党军包头城防总指挥董其武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重新部署兵力,命令西北门东西两侧守城部队,阻止攻进城的八路军向纵深发展。并命令炮兵、总预备队以猛烈火力阻击八路军进攻,封锁西北门及各巷口,阻击城外部队的增援。八路军多次向西北门进攻,均未突破。进攻东门的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连续突击3次,也未取得进展。与此同时,敌人援军在不断地增加。

    这时,贺龙因连续劳累,胆囊炎复发,又患重感冒,无法亲临一线指挥,当他得知攻坚受挫后,反复思考,感到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攻城,将会消耗更多的有生力量,这种仗不能再打,毅然决定停止攻城,八路军部队于123日拂晓,全部撤出战斗,124日夜,撤离包头。

    此时,晋察冀部队围攻归绥的战斗仍在进行中。党中央军委发现国民党军有集中兵力进攻张家口的迹象,遂命令结束绥包战役。1213日,聂荣臻下达结束绥包战役的命令。晋察冀部队14日撤回张家口,晋绥部队南下晋西北。

    绥包战役包头之战前后共历时22天,国民党军伤亡1 450人,被俘370人,八路军晋绥部队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伤亡1 071人。

    一个指挥员审时度势,权衡得失利弊,敢于及时作出摆脱困境的决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傅作义第35军军长的董其武上将同贺龙元帅谈及包头之战时说:“贺老总,你那时的指挥确实高明,很快决定撤退,不攻包头了,那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再攻,也是不好攻下来的。因为我们的部队工事里生着火炉,枪炮口都标定了方位,是以逸代劳,又有优势装备,弹药充足。包头城一面是山坡高地,一面平坝子,我们部队据守高处,给周围城墙泼很多水,一冻成冰,又滑又硬,不好接近,你们是很难攻下来的。当时,你下令撤退,非常英明。”贺龙元帅听后笑而不答。

     

    四、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包头

    194810月,为配合东北野战军发动的辽沈战役,牵制平津的傅作义军队出关援助东北,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2纵队在杨成武、李井泉指挥下,迅速向绥西进军。萨拉齐守敌不战而逃,退入包头。拉开第二次绥包战役攻打包头的序幕。10222纵队进至包头以东沙尔沁一带,逐步逼近包头城。

    当时,国民党傅军主力东调,支援辽沈和平津战役,在包头只剩下3个团和1个营,不到5 000人的兵力。驻守包头的华北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紧急召集团以上军官商讨应急措施,并急电请示傅作义。傅作义电示邓宝珊酌情而定。邓宝珊遂于22日深夜带领国民党驻包部队和各机关要员弃城西逃,撤退到包头城西及绥西河套地区。23日,人民解放军5旅进入包头城区。24日上午,解放军主力部队长驱直入,顺利地解放包头。 ***率领第2纵队进驻包头,并发扬连续作战作风,乘胜向西追击国民党军杨仲璜228师及中滩一带的杂牌军、保安队、地方自卫队等残部,控制通往河套的咽喉要地。解放军骑兵部队奉命到固阳、安北一带扫清残敌、土匪。

    包头是绥西重镇,全市7万余人口,工商业较发达,为绥远第一商业都市。包头的解放,使归绥失去绥西的重要支撑点,对绥远敌军震动很大。为了对付国民党军对包头的反扑和窜扰,迅速建立民主秩序,党中央军委决定对包头实行军事管制,任命第2纵队政委 ***为军管会主任,中共绥蒙人民政府主席杨植霖为政治委员。同时,杨成武、李井泉委任赵冠英为包头卫戍司令,杨植霖为政治委员,高克林为副政治委员,沈图为军管会秘书长。杨成武司令员特别强调:“包头是绥西重镇,在军事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治上也有重要影响,我们不仅要在军事上解放包头,还必须从政治上占领包头,肃清国民党长期反动统治的影响。”

    24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纵队及6旅机关大部人员和绥蒙地方干部组成的包头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并入城办公。26日,由姚喆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纵队骑兵旅解放固阳县城;29日,8纵队11旅赴包头接受城防任务,维持市内治安;30日,中共包头市委和包头市政府成立。潘纪文任市委书记,李维中任市长。

    1948114,包头军事管制委员会撤销,包头市的各项工作均由市政府接管。2纵队主力撤离包头,执行攻打归绥的战斗任务。包头、固阳、萨拉齐、察素齐等地的防卫任务由8纵队担负。1128,人民解放军第8纵队亦奉命撤离包头。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