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1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史海钩沉)湘籍长征女红军在内蒙古
  • 19458月,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苏联红军和我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我国东北广大地区。新解放区急需要干部,党中央已先后派去过几批各类急需的干部,这年10月再次派的是财经方面的干部。这批干部由南汉宸带队,陈罗英和其丈夫吴吉清同编入这个干部大队的第三小队。这批干部从延安出发,经过50余天的行军于当年12月初,到达晋察冀边区政府驻地张家口,因国民党发动内战,去东北的交通受阻,这批干部滞留在张家口。也巧,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在10多天前即1126在张家口刚刚成立。提出的口号是:“开展自治,贸易先行”。正拟筹建内蒙古实业公司。为了尽快成立这一公司,急需贸易工作方面的干部,晋察冀边区党组织支持民族地区的工作,经请示中共中央的同意,从滞留在张家口的这批干部中抽一部分从事过贸易工作的留在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筹建实业公司的工作。陈罗英和吴吉清二人就是这次留在了内蒙古地区工作的干部。经过几个月的筹建,1946315,内蒙古实业股份有限总公司在张家口成立了。总公司董事长由从延安回来的云泽(乌兰夫)兼任;经理是从延安回来的赵云驶担任,副经理是从延安回来的关起义(蒙古名吉鲁木图)担任,营业科长是吴吉清。秘书科从事管理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是陈罗英。实业公司的筹备工作从这些老干部一调入便开始了。有的去租借房舍,有的去筹措资金,有的带一些货物去牧区进行考察。3月份总公司成立后又派人分头到一些牧区考察设立分、支公司机构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实业公司的贸易活动已经活跃了起来。招收和培训了所需的民族干部和青年干部。进入8月份,张家口地区的时局有些紧张,实业公司的物资开始向牧区转移,先运到正蓝旗的赛汉淖尔暂放,有的物资采取了分散存放的办法。时局最紧张时,吴吉清负责的一批货物也向牧区转移,当时他腰部疼痛、行动不便,陈罗英实际成了这次物资转移的主要责任人。在运输队行进中,车倌们看这些老弱妇孺不知要往哪儿走,便有人趁天黑溜走,有人提出把东西扔了逃命,眼看队伍要散,家当要丢,陈罗英急了,叫吴吉清一块到队伍前边,让人把牛车拦住,她又到后面把牛车集中起来,由吴吉清科长讲话。此时吴吉清做了动员,并表示:这点儿财产是我们的命根子,掉脑袋也不能扔。他分配每个人赶5辆牛车,最后剩下7辆没人赶,由陈罗英拖着笨重的身子,来赶这7辆牛车,她一路上除照顾队伍,拣牛粪烧水,还侍候腰痛的丈夫和4个小孩(自己3个,赵云驶1个,由大些的看护小的)。队伍到了喇嘛圐圙,此时陈罗英在冰凉的地上分娩了,孩子落地不久,就因中风抽搐夭折了。

    实业公司撤到牧区后,仍承担着内蒙古骑兵师的后勤服务工作,军队的供应由实业公司筹措,陈罗英在1946年冬到1947年春属于实业总公司的实际守摊者之一,为总公司付出了辛劳,保护了内蒙古人民的财产。

    194751,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街(11月改为乌兰浩特市)成立。内蒙古实业总公司将物资移交给西蒙实业公司,吴吉清到王爷庙街任内蒙古贸易总公司的中层领导职务,陈罗英在贸易总公司机关秘书部门工作。194811月,吴吉清任工商部商业局副局长,陈罗英被党组织选调出筹组内蒙古财贸直属机关托儿所,任所长,1953年托儿所随机关迁到归绥市(1954年改为呼和浩特市),仍任托儿所所长。1955年她被调入商干校速成识字班学习文化。1956年被调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厅任招待所所长。1959年,又调到内蒙古商业厅招待所任所长。1964年,陈罗英任商业厅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招待所等工作。1966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89月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决定自治区原直属各部委办厅局一律停止行使职权,同时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陈罗英同志随同商业厅机关干部进入毛泽东思想大学校。1971年因病转到江西南昌治疗。1984年,经批准正式办理离职休养手续,享受副地级待遇。陈罗英同志从1948年到1964年先后担任托儿所所长、招待所所长长达16年。曾有记者问她:“20世纪30年代您已任过特委领导职务,近些年您又任所长,是不是降职使用了?”陈罗英同志爽朗地回答说:“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母亲连生4个女儿,饿死的饿死,给人的给人,我刚落地又被迫送人,从小靠乞讨糊口度日。是地下党组织指引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我是在革命队伍里长大的,没有革命,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妇女的翻身解放。我的生命属于党,党要我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当特委书记是革命的需要,当托儿所所长,当招待所所长同样是革命的需要。不服从党的安排还算什么共产党员。”陈罗英同志不论在托儿所所长岗位上,还是在招待所所长岗位上,都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她与干部和职工打成一片,有事和大家商量。她要求所内的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做好工作,特别要求托儿所的保教人员,一定要学习掌握保教知识,做好保教工作,使入托儿童的家长放心,要求大家一心一意把所承担的工作做好。陈罗英同志是湖南省茶陵县严塘乡竹子村人。民国五年即19166月出生,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地方和部队都任过职,主要做青年工作和青年团的工作,任过党特委和团的特委书记,经过长征到达了延安。在中国工农民主政府的国民经济部管理科工作。后调工农民主政府机关合作社工作,随后又调到工农民主政府开办的延安雀儿沟化学工厂工作。1941年至1945,调公营永丰栈工作(在延安)。这些工作都是贯彻毛主席提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的。这些工作一方面为改善边区人民的生活而服务,另一方面为抗击日寇侵略筹措经费。陈罗英同志说:“我在延安从事的工作都是党组织分配的,按照党的要求积极完成。我调内蒙古自治区从事的工作,也都是党组织分配的,我也都按照党的要求一丝不苟积极地完成。这就是我一生的人生哲学”。

    注:陈罗英同志因病于1989930日在南昌逝世,享年73岁。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人事厅)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湘籍长征女红军在内蒙古
  • 19458月,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苏联红军和我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我国东北广大地区。新解放区急需要干部,党中央已先后派去过几批各类急需的干部,这年10月再次派的是财经方面的干部。这批干部由南汉宸带队,陈罗英和其丈夫吴吉清同编入这个干部大队的第三小队。这批干部从延安出发,经过50余天的行军于当年12月初,到达晋察冀边区政府驻地张家口,因国民党发动内战,去东北的交通受阻,这批干部滞留在张家口。也巧,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在10多天前即1126在张家口刚刚成立。提出的口号是:“开展自治,贸易先行”。正拟筹建内蒙古实业公司。为了尽快成立这一公司,急需贸易工作方面的干部,晋察冀边区党组织支持民族地区的工作,经请示中共中央的同意,从滞留在张家口的这批干部中抽一部分从事过贸易工作的留在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筹建实业公司的工作。陈罗英和吴吉清二人就是这次留在了内蒙古地区工作的干部。经过几个月的筹建,1946315,内蒙古实业股份有限总公司在张家口成立了。总公司董事长由从延安回来的云泽(乌兰夫)兼任;经理是从延安回来的赵云驶担任,副经理是从延安回来的关起义(蒙古名吉鲁木图)担任,营业科长是吴吉清。秘书科从事管理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是陈罗英。实业公司的筹备工作从这些老干部一调入便开始了。有的去租借房舍,有的去筹措资金,有的带一些货物去牧区进行考察。3月份总公司成立后又派人分头到一些牧区考察设立分、支公司机构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实业公司的贸易活动已经活跃了起来。招收和培训了所需的民族干部和青年干部。进入8月份,张家口地区的时局有些紧张,实业公司的物资开始向牧区转移,先运到正蓝旗的赛汉淖尔暂放,有的物资采取了分散存放的办法。时局最紧张时,吴吉清负责的一批货物也向牧区转移,当时他腰部疼痛、行动不便,陈罗英实际成了这次物资转移的主要责任人。在运输队行进中,车倌们看这些老弱妇孺不知要往哪儿走,便有人趁天黑溜走,有人提出把东西扔了逃命,眼看队伍要散,家当要丢,陈罗英急了,叫吴吉清一块到队伍前边,让人把牛车拦住,她又到后面把牛车集中起来,由吴吉清科长讲话。此时吴吉清做了动员,并表示:这点儿财产是我们的命根子,掉脑袋也不能扔。他分配每个人赶5辆牛车,最后剩下7辆没人赶,由陈罗英拖着笨重的身子,来赶这7辆牛车,她一路上除照顾队伍,拣牛粪烧水,还侍候腰痛的丈夫和4个小孩(自己3个,赵云驶1个,由大些的看护小的)。队伍到了喇嘛圐圙,此时陈罗英在冰凉的地上分娩了,孩子落地不久,就因中风抽搐夭折了。

    实业公司撤到牧区后,仍承担着内蒙古骑兵师的后勤服务工作,军队的供应由实业公司筹措,陈罗英在1946年冬到1947年春属于实业总公司的实际守摊者之一,为总公司付出了辛劳,保护了内蒙古人民的财产。

    194751,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街(11月改为乌兰浩特市)成立。内蒙古实业总公司将物资移交给西蒙实业公司,吴吉清到王爷庙街任内蒙古贸易总公司的中层领导职务,陈罗英在贸易总公司机关秘书部门工作。194811月,吴吉清任工商部商业局副局长,陈罗英被党组织选调出筹组内蒙古财贸直属机关托儿所,任所长,1953年托儿所随机关迁到归绥市(1954年改为呼和浩特市),仍任托儿所所长。1955年她被调入商干校速成识字班学习文化。1956年被调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厅任招待所所长。1959年,又调到内蒙古商业厅招待所任所长。1964年,陈罗英任商业厅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招待所等工作。1966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89月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决定自治区原直属各部委办厅局一律停止行使职权,同时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陈罗英同志随同商业厅机关干部进入毛泽东思想大学校。1971年因病转到江西南昌治疗。1984年,经批准正式办理离职休养手续,享受副地级待遇。陈罗英同志从1948年到1964年先后担任托儿所所长、招待所所长长达16年。曾有记者问她:“20世纪30年代您已任过特委领导职务,近些年您又任所长,是不是降职使用了?”陈罗英同志爽朗地回答说:“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母亲连生4个女儿,饿死的饿死,给人的给人,我刚落地又被迫送人,从小靠乞讨糊口度日。是地下党组织指引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我是在革命队伍里长大的,没有革命,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妇女的翻身解放。我的生命属于党,党要我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当特委书记是革命的需要,当托儿所所长,当招待所所长同样是革命的需要。不服从党的安排还算什么共产党员。”陈罗英同志不论在托儿所所长岗位上,还是在招待所所长岗位上,都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她与干部和职工打成一片,有事和大家商量。她要求所内的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做好工作,特别要求托儿所的保教人员,一定要学习掌握保教知识,做好保教工作,使入托儿童的家长放心,要求大家一心一意把所承担的工作做好。陈罗英同志是湖南省茶陵县严塘乡竹子村人。民国五年即19166月出生,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地方和部队都任过职,主要做青年工作和青年团的工作,任过党特委和团的特委书记,经过长征到达了延安。在中国工农民主政府的国民经济部管理科工作。后调工农民主政府机关合作社工作,随后又调到工农民主政府开办的延安雀儿沟化学工厂工作。1941年至1945,调公营永丰栈工作(在延安)。这些工作都是贯彻毛主席提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的。这些工作一方面为改善边区人民的生活而服务,另一方面为抗击日寇侵略筹措经费。陈罗英同志说:“我在延安从事的工作都是党组织分配的,按照党的要求积极完成。我调内蒙古自治区从事的工作,也都是党组织分配的,我也都按照党的要求一丝不苟积极地完成。这就是我一生的人生哲学”。

    注:陈罗英同志因病于1989930日在南昌逝世,享年73岁。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人事厅)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