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1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史海钩沉)胡耀邦总书记在包头听串话
  • 原内蒙古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包头市委副书记刘启焕,生前曾跟我讲过一个他用流传于包头地区的民间串话,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汇报工作的故事。

    刘启焕原籍山西省文水县。1937年从太原中学投笔从戎,参加了文水抗日游击队。1938年秋,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随八路军李井泉支队(简称李支队),由晋西北挺进绥远省(现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境内的大青山,开辟大青山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同年冬,经组织派遣,深入敌占区土默川开展地下工作,先后担任中共萨(萨拉齐县——现土默特右旗)托(托克托县)工委组织部长、书记,萨县委书记,一直坚持战斗到1948年冬第二次绥包战役结束,身份暴露,随军东进。在此期间,他不仅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巧妙而适时地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相继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殊死斗争,而且收集、编说、传播了大量富有战斗精神的、表达当地人民群众心声的民间串话,用其宣传群众、动员群众、鼓舞群众,瓦解敌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战斗作用。对此,他生前曾在回忆录“民谣  顺口溜——地下党宣传工作的有力武器”(载《昆都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辑)一文中进行了生动描述:“……就拿党的宣传工作来说,地下党组织首先发现了这一带(土默川和包头地区)的民谣、民谚、民歌、顺口溜(民间口头诗)、歇后语等非常丰富,而且生动有趣,流传成风。于是认真搜集、整理、利用或改造,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任务,有计划地编创、散发和传播,成为地下党对外宣传,对内教育的得力工具,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文中提到的顺口溜,就是广泛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特别是土默川和包头地区的民间串话。内蒙古中西部的民间串话类似外地的顺口溜,是当地蒙汉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用当地方言表达其思想感情的一种民间韵文形式。这种串话洋溢着当地蒙汉杂居、农牧结合、粗犷豪放等特别的地方生活气息,其格调尖锐泼辣,诙谐风趣、爱憎分明,感情充沛,音韵和谐,当地人民群众特别喜说爱传。刘启焕在家乡生活及上学读书时就非常喜爱民间歌谣,深谙民间歌谣是社会时政和人民生活的反映,是劳动人民心底发出的声音,具有显著的舆论宣传和战斗作用。出于对民间歌谣的喜爱,也由于工作和战斗的需要,刘启焕在深入土默川、包头地区搞地下工作期间,当他了解到当地广泛流传着民间串话这一民间文艺形式,就敏锐地意识到,可以通过及时收集、整理、创作、改造、传播民间串话进行宣传、战斗,为我所用,将成为有力的革命武器,能发挥极大地舆论作用。

    关于刘启焕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编创、收集、整理、传播的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串话及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请参阅刘启焕生前撰写发表的文章:《民谣  顺口溜——地下党宣传工作的有力武器》(载《昆都仑文史资料汇编》第十辑)和《纳太刘》(十五组)(载《包头民歌》)等文章。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刘启焕作为中共包头市委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书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党在农村的改革开放政策,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当他在土默特右旗了解到1979年前连续数年支大于收、吃返销粮的党三尧公社迭坝营生产大队林家海子生产队的干部社员,在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经过上上下下反复讨论研究决定,于1979年春大胆冲决极“左”路线形式主义的束缚,彻底砸烂混吃大锅饭的局面,率先实行了“按劳包地,以地定产,以产计工,超产奖励,减产受罚”的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干部和社员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人人开动脑筋,个个出力流汗,不违农时地精耕细作,大种粮食、油料作物,结果一年打了个翻身仗,粮食增产近一倍,油料超额11倍完成交售国家的包干任务,一跃由供应户变成了贡献户。党三尧公社党委、革委会及时发现了这一典型,于1979年秋天,在林家海子生产队召开了全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干部现场会,大力推广林家海子生产队的经验,并于1979年冬、1980年春在全公社展开大学习、大讨论,结果全公社绝大部分“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队”,在林家海子生产队的启发下,根据当地实际,于1980年春天前,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并取得显著成效。“一石激起千层浪”,林家海子生产队和党三尧公社的率先垂范引起了中共土右旗委的重视,旗委书记姜秀文亲自带领调查组深入党三尧公社蹲点,认真总结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推广全旗,在更大范围内取得显著成效。

    对林家海子生产队、党三尧公社、土右旗认真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刘启焕一直十分关注,并有意将工作重点放在土右旗,特别是党三尧公社、林家海子生产队一带。那时,我正在土右旗委当秘书,经常见刘启焕白天深入田间地头,一边参加劳动,一边与农民谈心,了解情况;晚上召开干部会、社员会,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改革开放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农业生产责任制得以顺利健康地实行。

    众所周知,民谣是劳动人民的心声。在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土右旗的广大农民群众编说了大量针砭极“左”路线、大锅饭和赞扬三中全会、实行责任制的串话。对土默川民间串话有着特殊感情的刘启焕,将这些串话进行了及时地收集、整理,并牢记在心理,从中真切地体会到了当时当地的民情民意和党心民心。

    19808月下旬,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莅临包头市调研视察。中共包头市委领导班子召开会议向胡总书记汇报工作。当轮到市委副书记刘启焕汇报包头市农村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改革开放政策,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及其前后的发展变化时,引用了他收集到的当地劳动群众编说的串话:有批判极“左”路线的,有批评吃大锅饭消极怠工的,有斥责不正之风的;有赞扬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政策的,有歌颂生产责任制优越性的,有希望农村主任期稳定政策的,特别是对大包干(亦称包干到户)责任制,更是情有独钟,赞赏有加……刘启焕引用串话巧串妙联,前后对比,讲得非常生动具体,有声有色,感情充沛,效果强烈。胡总书记一边用心听,一边还不时记着笔记。由于当地民间串话具有风趣诙谐的特点,有时还引逗得人们发出一些笑声。当时主持会议的市委主要领导,认为刘启焕引用民间串话给总书记汇报不严肃、不郑重,就中途出面制止刘启焕发言。胡总书记发现后立即表态说:“这些民谣是当地劳动人民的心声,是了解民情、补察时政的好材料,对我们制定和推行农业政策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刘书记讲得非常好,请继续说下去。”刘启焕的发言得到总书记的肯定和支持,信心倍增,便又接着滔滔不绝地继续讲下去,越讲越来劲,越讲越生动,将他要说的话一股脑儿全倒腾出来了。胡总书记一直凝神静气地听,认真细心地记,特别是对当地劳动人民编说的有关民间串话,几乎全都记了下来。其中有些方言词句弄不明白,还让刘启焕进行了详细讲解。

    从以上表述不难看出,胡耀邦总书记对别具风格的内蒙古中西部的民间串话是多么喜爱,对民生民情是何等的关心,对制定和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多么重视!

    听了刘启焕书记讲的这个故事,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我想,从古至今,那些开明的领导者都非常重视民谣的收集、整理、研究,从中了解民情,补察时政,以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能懂得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胡耀邦总书记如此喜欢民谣,并从民谣中了解民情,补察时政,是多么明智和难能可贵啊!

       (作者:包头市青山区迎宾花园小区1425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胡耀邦总书记在包头听串话
  • 原内蒙古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包头市委副书记刘启焕,生前曾跟我讲过一个他用流传于包头地区的民间串话,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汇报工作的故事。

    刘启焕原籍山西省文水县。1937年从太原中学投笔从戎,参加了文水抗日游击队。1938年秋,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随八路军李井泉支队(简称李支队),由晋西北挺进绥远省(现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境内的大青山,开辟大青山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同年冬,经组织派遣,深入敌占区土默川开展地下工作,先后担任中共萨(萨拉齐县——现土默特右旗)托(托克托县)工委组织部长、书记,萨县委书记,一直坚持战斗到1948年冬第二次绥包战役结束,身份暴露,随军东进。在此期间,他不仅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巧妙而适时地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相继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殊死斗争,而且收集、编说、传播了大量富有战斗精神的、表达当地人民群众心声的民间串话,用其宣传群众、动员群众、鼓舞群众,瓦解敌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战斗作用。对此,他生前曾在回忆录“民谣  顺口溜——地下党宣传工作的有力武器”(载《昆都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辑)一文中进行了生动描述:“……就拿党的宣传工作来说,地下党组织首先发现了这一带(土默川和包头地区)的民谣、民谚、民歌、顺口溜(民间口头诗)、歇后语等非常丰富,而且生动有趣,流传成风。于是认真搜集、整理、利用或改造,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任务,有计划地编创、散发和传播,成为地下党对外宣传,对内教育的得力工具,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文中提到的顺口溜,就是广泛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特别是土默川和包头地区的民间串话。内蒙古中西部的民间串话类似外地的顺口溜,是当地蒙汉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用当地方言表达其思想感情的一种民间韵文形式。这种串话洋溢着当地蒙汉杂居、农牧结合、粗犷豪放等特别的地方生活气息,其格调尖锐泼辣,诙谐风趣、爱憎分明,感情充沛,音韵和谐,当地人民群众特别喜说爱传。刘启焕在家乡生活及上学读书时就非常喜爱民间歌谣,深谙民间歌谣是社会时政和人民生活的反映,是劳动人民心底发出的声音,具有显著的舆论宣传和战斗作用。出于对民间歌谣的喜爱,也由于工作和战斗的需要,刘启焕在深入土默川、包头地区搞地下工作期间,当他了解到当地广泛流传着民间串话这一民间文艺形式,就敏锐地意识到,可以通过及时收集、整理、创作、改造、传播民间串话进行宣传、战斗,为我所用,将成为有力的革命武器,能发挥极大地舆论作用。

    关于刘启焕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编创、收集、整理、传播的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串话及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请参阅刘启焕生前撰写发表的文章:《民谣  顺口溜——地下党宣传工作的有力武器》(载《昆都仑文史资料汇编》第十辑)和《纳太刘》(十五组)(载《包头民歌》)等文章。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刘启焕作为中共包头市委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书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党在农村的改革开放政策,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当他在土默特右旗了解到1979年前连续数年支大于收、吃返销粮的党三尧公社迭坝营生产大队林家海子生产队的干部社员,在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经过上上下下反复讨论研究决定,于1979年春大胆冲决极“左”路线形式主义的束缚,彻底砸烂混吃大锅饭的局面,率先实行了“按劳包地,以地定产,以产计工,超产奖励,减产受罚”的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干部和社员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人人开动脑筋,个个出力流汗,不违农时地精耕细作,大种粮食、油料作物,结果一年打了个翻身仗,粮食增产近一倍,油料超额11倍完成交售国家的包干任务,一跃由供应户变成了贡献户。党三尧公社党委、革委会及时发现了这一典型,于1979年秋天,在林家海子生产队召开了全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干部现场会,大力推广林家海子生产队的经验,并于1979年冬、1980年春在全公社展开大学习、大讨论,结果全公社绝大部分“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队”,在林家海子生产队的启发下,根据当地实际,于1980年春天前,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并取得显著成效。“一石激起千层浪”,林家海子生产队和党三尧公社的率先垂范引起了中共土右旗委的重视,旗委书记姜秀文亲自带领调查组深入党三尧公社蹲点,认真总结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推广全旗,在更大范围内取得显著成效。

    对林家海子生产队、党三尧公社、土右旗认真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刘启焕一直十分关注,并有意将工作重点放在土右旗,特别是党三尧公社、林家海子生产队一带。那时,我正在土右旗委当秘书,经常见刘启焕白天深入田间地头,一边参加劳动,一边与农民谈心,了解情况;晚上召开干部会、社员会,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改革开放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农业生产责任制得以顺利健康地实行。

    众所周知,民谣是劳动人民的心声。在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土右旗的广大农民群众编说了大量针砭极“左”路线、大锅饭和赞扬三中全会、实行责任制的串话。对土默川民间串话有着特殊感情的刘启焕,将这些串话进行了及时地收集、整理,并牢记在心理,从中真切地体会到了当时当地的民情民意和党心民心。

    19808月下旬,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莅临包头市调研视察。中共包头市委领导班子召开会议向胡总书记汇报工作。当轮到市委副书记刘启焕汇报包头市农村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改革开放政策,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及其前后的发展变化时,引用了他收集到的当地劳动群众编说的串话:有批判极“左”路线的,有批评吃大锅饭消极怠工的,有斥责不正之风的;有赞扬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政策的,有歌颂生产责任制优越性的,有希望农村主任期稳定政策的,特别是对大包干(亦称包干到户)责任制,更是情有独钟,赞赏有加……刘启焕引用串话巧串妙联,前后对比,讲得非常生动具体,有声有色,感情充沛,效果强烈。胡总书记一边用心听,一边还不时记着笔记。由于当地民间串话具有风趣诙谐的特点,有时还引逗得人们发出一些笑声。当时主持会议的市委主要领导,认为刘启焕引用民间串话给总书记汇报不严肃、不郑重,就中途出面制止刘启焕发言。胡总书记发现后立即表态说:“这些民谣是当地劳动人民的心声,是了解民情、补察时政的好材料,对我们制定和推行农业政策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刘书记讲得非常好,请继续说下去。”刘启焕的发言得到总书记的肯定和支持,信心倍增,便又接着滔滔不绝地继续讲下去,越讲越来劲,越讲越生动,将他要说的话一股脑儿全倒腾出来了。胡总书记一直凝神静气地听,认真细心地记,特别是对当地劳动人民编说的有关民间串话,几乎全都记了下来。其中有些方言词句弄不明白,还让刘启焕进行了详细讲解。

    从以上表述不难看出,胡耀邦总书记对别具风格的内蒙古中西部的民间串话是多么喜爱,对民生民情是何等的关心,对制定和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多么重视!

    听了刘启焕书记讲的这个故事,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我想,从古至今,那些开明的领导者都非常重视民谣的收集、整理、研究,从中了解民情,补察时政,以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能懂得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胡耀邦总书记如此喜欢民谣,并从民谣中了解民情,补察时政,是多么明智和难能可贵啊!

       (作者:包头市青山区迎宾花园小区1425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