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卷

  • 审计
  • 【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领导名录】

      长:长江(蒙古族)

    副厅长:王月胜 孙德志(满族)吕靖原 千梅海(女 朝鲜族 11月任职)

    经济责任审计局局长:靳素平

    总审计师:郭少华

    纪检组长:贾苏平(11月任职)

    【概况】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共设行政编制152  人,其中厅机关行政编制120人,驻海拉尔、赤峰审计处行政编制32人,厅机关事业编制46人;行政在编110人,驻海拉尔、赤峰审计处行政在编30人,厅机关事业在编41人。 

    审计厅机关内设处室21个:办公室、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调研室、法制处、离退休人员工作处、财政审计处、行政事业审计处、金融审计处、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经贸审计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政府投资审计处、外资审计处、社会保障审计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处、企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处、派出审计一处、派出审计二处、审理处;审计厅派出机构2个: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驻赤峰审计处、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驻海拉尔审计处;审计厅下设直属事业单位4个:审计科研培训中心、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审计信息与计算技术服务中心、内部审计管理中心。

    截至年底,全区审计机关审计和审计调查5 883个单位,查处违规问题166.4亿元,管理不规范问题129亿元。通过审计,为国家增收节支40.9亿元,其中:已上缴财政27.9亿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3.2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9.8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及有关部门移送事项33 件,涉及金额3.9亿元。提交审计专题报告、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7 314篇,被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批示采用4 447篇,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制定整改措施324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79项;向社会发布审计结果公告31篇。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围绕促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防范财政风险、规范财政管理、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财政安全的审计目标,结合预算收支和税收征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强化对财政收入完整性、真实性和支出合法性、合理性及效益性的审计,揭示管理体制不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上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

    725,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一届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2010年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会议认为“自治区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对重点投资项目、重点民生资金、政府性债务、财政收入质量等进行了审计监督,详实明确地反映了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审计工作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政府性债务审计和普通高中债务调查】政府性债务审计全区审计机关抽调768名业务骨干组成109个审计组,按照“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全区2010年以前8个年度的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审计。通过债务审计,在摸清政府性债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发现了债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债务形成原因和偿债风险状况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严格举债行为、积极稳妥化解债务等审计建议,客观评价地方政府性债务运用和管理情况,评估各级政府的偿债能力,剖析了各级政府的债务风险状况,揭示了地方政府在政府性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审计报告和汇总数据质量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审计署的充分肯定,包头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审计局受到了审计署的表彰。

    普通高中债务调查对全区253所普通高中8个年度的债务进行审计调查。摸清了高中学校的债务规模、结构、来源、投向等情况;分析债务产生的原因、债务分年度变化情况和债务的分区域、分类别布局情况以及债务偿还能力、风险等状况;揭示了债务举借、使用、偿还等随意性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受到了审计署的好评。

    【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审计】根据自治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审计厅始终把跟踪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关注投资使用效果,特别是把政府投资项目作为投资审计工作的重点进行审计监督,促进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及时到位,推动了自治区宏观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加强对重点领域、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全区审计机关整合人力资源,在保证政府资金有效投入、高效投入,避免和纠正政府投资中出现问题,以及在资金分配和使用、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等方面,加大审计力度、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办法,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国有资产损失、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先后对重点土地整理项目、2008~2010年度农村公路建设情况、中西部7个盟市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和垃圾处理项目、内蒙古电力(集团)农网完善通电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了审计调查,对自治区部分金融、担保、投资公司进行了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和审计调查、对13个国外贷援款项目进行了审计、对全区公安系统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等共计1 702个投资单位进行了审计(调查),查处违规金额近35亿元。

    【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和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本着“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将监督“关口”前移,从监督权力运行入手,以重大经济决策为重点,以落实经济责任为目标,强化审计结果的综合运用,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发展责任、经济管理责任、经济决策责任、个人经济行为和廉洁自律等情况的审计。

    2011年,全区三级审计机关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 366个,涉及被审计领导人员1 391名,其中盟市、旗县(区)的党政领导各69名,部门单位和企业领导人员1 252名。共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资金6.6亿元,向其他有关部门移送处理案件7起,提出规范管理的审计建议1 225条。

    2011年,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探索:一是认真贯彻中办、国办规定,积极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首次将盟市委书记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二是首次安排了盟市审计机关对旗县(区)党政领导干部的交叉审计;三是改进方法,加大任中审计的比重,将监督“关口”前移;四是注重对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出台了指导意见和办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履行好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责任和义务。

    【民生资金惠民资金审计】对全区2010~2011年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以及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查出滞留、欠拨养老保险金,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及基金增值保值率较低、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对于审计查出的问题,各盟市、旗县政府及社保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对全区2009~2010年度农牧业专项资金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滞留项目资金比较普遍、擅自变更项目计划、虚报良种补贴面积以及挤占挪用、财政资金配套不到位等问题。对全区2008~2010年廉租房保障资金进行了的专项审计。查出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拨付不及时、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挤占挪用、骗取廉租住房保障待遇等问题。对自治区本级及赤峰、包头、通辽等8个重点盟市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等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应拨未拨、应配套未配套、应退未退助学金、套取补助资金等问题。

    【审计质量控制与审计质量管理】严格审理复核集体把好质量关实行审理制度,从机制上强化了内部运行的监督与控制,发挥了防范审计风险、严格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健全制度落实奖惩措施审计厅制定了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审计项目审理复核等4个办法,健全了全区审计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全面开展了审计质量检查,坚持按制度办事,狠抓奖惩落实,将审计质量与年度考核、干部任用等挂钩,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

    整合审计人力资源优化审计组人员结构形成合力多渠道对重点审计项目进行规划管理,在全区审计机关打破部门、地区、专业处室之间的界限,集中业务骨干力量、聘请行业专家、优化审计组人员结构,找准切入点,整合审计人力资源,形成合力。

    【廉政审计】全区审计机关贯彻落实中纪委、自治区的有关精神和《廉政准则》,按照惩防体系建设方案的要求,深化认识,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成效。始终注重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加大制度约束力,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审计人员遵守廉政建设规定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从而做到了依法、廉洁审计,树立了审计良好形象。12月,自治区纪检委对审计厅行风建设进行了检查评议,并给予了较高评价和肯定。

    【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进院校”、“参与实践”和“以审代培、以会代训”、“空中课堂”等方式进行培训,初步完善和健全审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和正常的投入机制。2011年,审计厅有20个处、室及所属事业单位,23名干部职工获得审计署、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等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审计厅领导班子连续17年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

    【阳光审计】2011年,审计厅在自治区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价中取得优异成绩。推进审计政务公开工作,让审计执法监督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探索和创新做好审计政务公开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科学、严谨、操作性强的经验和办法,为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创造了公开透明的良好环境。审计署《中国审计报》,以“审计监督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

    【信息化建设】全区116个审计机关办公网络和审计专网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实现了全区审计系统无纸化办公;审计厅全部审计项目在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工作,提升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全区三级审计机关高清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建设完成,解决自治区地域辽阔组织会议和培训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改进了会议和培训手段和组织方式,扩大了培训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2011年度共转播审计署和审计厅自行举办视频会议10期;完成了全区地方性债务和高中债务调查审计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工作。及时更新了《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年度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政务信息公开指南》等目录索引。先后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实施办法》等4项规章制度,从指定专人负责到文本的规范、程序的合法乃至如何妥善处理相关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等方面事宜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从人、财、物和制度上保障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审计网站成为审计政务公开工作的窗口和沟通服务社会大众的桥梁。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门户网站的登记域名为,是审计厅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官方网站。本网站于20042月初开始筹建,于200411月正式开通。创办了《内蒙古审计手机报》,每周五发布一期,无论审计人员身在何地,都能随时从手机上阅读到审计信息、动态、会议、培训以及应季生活小常识等相关服务信息。

    【创建节约型机关】审计厅按照“科学合理、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保证使用”的原则,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之风,从完善制度入手,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降低机关运形成本,不断提高办公效率,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创建节约型机关,收到良好效果。

    5月,国务院全国节能减排巡视组、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等有关领导,到审计厅检查指导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巡视组领导和政府办公厅领导实地考察了机关档案室、计算中心、机关事务中心等部门的工作。7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公共机构节能网上刊登了《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多措并举、节约型机关建设成绩斐然》的文章,对审计厅创建节约型机关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审计
  • 【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领导名录】

      长:长江(蒙古族)

    副厅长:王月胜 孙德志(满族)吕靖原 千梅海(女 朝鲜族 11月任职)

    经济责任审计局局长:靳素平

    总审计师:郭少华

    纪检组长:贾苏平(11月任职)

    【概况】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共设行政编制152  人,其中厅机关行政编制120人,驻海拉尔、赤峰审计处行政编制32人,厅机关事业编制46人;行政在编110人,驻海拉尔、赤峰审计处行政在编30人,厅机关事业在编41人。 

    审计厅机关内设处室21个:办公室、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调研室、法制处、离退休人员工作处、财政审计处、行政事业审计处、金融审计处、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经贸审计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政府投资审计处、外资审计处、社会保障审计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处、企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处、派出审计一处、派出审计二处、审理处;审计厅派出机构2个: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驻赤峰审计处、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驻海拉尔审计处;审计厅下设直属事业单位4个:审计科研培训中心、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审计信息与计算技术服务中心、内部审计管理中心。

    截至年底,全区审计机关审计和审计调查5 883个单位,查处违规问题166.4亿元,管理不规范问题129亿元。通过审计,为国家增收节支40.9亿元,其中:已上缴财政27.9亿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3.2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9.8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及有关部门移送事项33 件,涉及金额3.9亿元。提交审计专题报告、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7 314篇,被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批示采用4 447篇,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制定整改措施324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79项;向社会发布审计结果公告31篇。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围绕促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防范财政风险、规范财政管理、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财政安全的审计目标,结合预算收支和税收征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强化对财政收入完整性、真实性和支出合法性、合理性及效益性的审计,揭示管理体制不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上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

    725,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一届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2010年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会议认为“自治区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对重点投资项目、重点民生资金、政府性债务、财政收入质量等进行了审计监督,详实明确地反映了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审计工作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政府性债务审计和普通高中债务调查】政府性债务审计全区审计机关抽调768名业务骨干组成109个审计组,按照“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全区2010年以前8个年度的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审计。通过债务审计,在摸清政府性债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发现了债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债务形成原因和偿债风险状况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严格举债行为、积极稳妥化解债务等审计建议,客观评价地方政府性债务运用和管理情况,评估各级政府的偿债能力,剖析了各级政府的债务风险状况,揭示了地方政府在政府性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审计报告和汇总数据质量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审计署的充分肯定,包头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审计局受到了审计署的表彰。

    普通高中债务调查对全区253所普通高中8个年度的债务进行审计调查。摸清了高中学校的债务规模、结构、来源、投向等情况;分析债务产生的原因、债务分年度变化情况和债务的分区域、分类别布局情况以及债务偿还能力、风险等状况;揭示了债务举借、使用、偿还等随意性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受到了审计署的好评。

    【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审计】根据自治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审计厅始终把跟踪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关注投资使用效果,特别是把政府投资项目作为投资审计工作的重点进行审计监督,促进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及时到位,推动了自治区宏观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加强对重点领域、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全区审计机关整合人力资源,在保证政府资金有效投入、高效投入,避免和纠正政府投资中出现问题,以及在资金分配和使用、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等方面,加大审计力度、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办法,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国有资产损失、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先后对重点土地整理项目、2008~2010年度农村公路建设情况、中西部7个盟市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和垃圾处理项目、内蒙古电力(集团)农网完善通电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了审计调查,对自治区部分金融、担保、投资公司进行了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和审计调查、对13个国外贷援款项目进行了审计、对全区公安系统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等共计1 702个投资单位进行了审计(调查),查处违规金额近35亿元。

    【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和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本着“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将监督“关口”前移,从监督权力运行入手,以重大经济决策为重点,以落实经济责任为目标,强化审计结果的综合运用,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发展责任、经济管理责任、经济决策责任、个人经济行为和廉洁自律等情况的审计。

    2011年,全区三级审计机关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 366个,涉及被审计领导人员1 391名,其中盟市、旗县(区)的党政领导各69名,部门单位和企业领导人员1 252名。共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资金6.6亿元,向其他有关部门移送处理案件7起,提出规范管理的审计建议1 225条。

    2011年,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探索:一是认真贯彻中办、国办规定,积极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首次将盟市委书记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二是首次安排了盟市审计机关对旗县(区)党政领导干部的交叉审计;三是改进方法,加大任中审计的比重,将监督“关口”前移;四是注重对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出台了指导意见和办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履行好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责任和义务。

    【民生资金惠民资金审计】对全区2010~2011年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以及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查出滞留、欠拨养老保险金,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及基金增值保值率较低、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对于审计查出的问题,各盟市、旗县政府及社保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对全区2009~2010年度农牧业专项资金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滞留项目资金比较普遍、擅自变更项目计划、虚报良种补贴面积以及挤占挪用、财政资金配套不到位等问题。对全区2008~2010年廉租房保障资金进行了的专项审计。查出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拨付不及时、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挤占挪用、骗取廉租住房保障待遇等问题。对自治区本级及赤峰、包头、通辽等8个重点盟市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等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应拨未拨、应配套未配套、应退未退助学金、套取补助资金等问题。

    【审计质量控制与审计质量管理】严格审理复核集体把好质量关实行审理制度,从机制上强化了内部运行的监督与控制,发挥了防范审计风险、严格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健全制度落实奖惩措施审计厅制定了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审计项目审理复核等4个办法,健全了全区审计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全面开展了审计质量检查,坚持按制度办事,狠抓奖惩落实,将审计质量与年度考核、干部任用等挂钩,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

    整合审计人力资源优化审计组人员结构形成合力多渠道对重点审计项目进行规划管理,在全区审计机关打破部门、地区、专业处室之间的界限,集中业务骨干力量、聘请行业专家、优化审计组人员结构,找准切入点,整合审计人力资源,形成合力。

    【廉政审计】全区审计机关贯彻落实中纪委、自治区的有关精神和《廉政准则》,按照惩防体系建设方案的要求,深化认识,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成效。始终注重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加大制度约束力,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审计人员遵守廉政建设规定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从而做到了依法、廉洁审计,树立了审计良好形象。12月,自治区纪检委对审计厅行风建设进行了检查评议,并给予了较高评价和肯定。

    【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进院校”、“参与实践”和“以审代培、以会代训”、“空中课堂”等方式进行培训,初步完善和健全审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和正常的投入机制。2011年,审计厅有20个处、室及所属事业单位,23名干部职工获得审计署、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等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审计厅领导班子连续17年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

    【阳光审计】2011年,审计厅在自治区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价中取得优异成绩。推进审计政务公开工作,让审计执法监督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探索和创新做好审计政务公开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科学、严谨、操作性强的经验和办法,为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创造了公开透明的良好环境。审计署《中国审计报》,以“审计监督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

    【信息化建设】全区116个审计机关办公网络和审计专网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实现了全区审计系统无纸化办公;审计厅全部审计项目在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工作,提升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全区三级审计机关高清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建设完成,解决自治区地域辽阔组织会议和培训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改进了会议和培训手段和组织方式,扩大了培训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2011年度共转播审计署和审计厅自行举办视频会议10期;完成了全区地方性债务和高中债务调查审计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工作。及时更新了《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年度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政务信息公开指南》等目录索引。先后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实施办法》等4项规章制度,从指定专人负责到文本的规范、程序的合法乃至如何妥善处理相关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等方面事宜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从人、财、物和制度上保障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审计网站成为审计政务公开工作的窗口和沟通服务社会大众的桥梁。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门户网站的登记域名为,是审计厅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官方网站。本网站于20042月初开始筹建,于200411月正式开通。创办了《内蒙古审计手机报》,每周五发布一期,无论审计人员身在何地,都能随时从手机上阅读到审计信息、动态、会议、培训以及应季生活小常识等相关服务信息。

    【创建节约型机关】审计厅按照“科学合理、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保证使用”的原则,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之风,从完善制度入手,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降低机关运形成本,不断提高办公效率,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创建节约型机关,收到良好效果。

    5月,国务院全国节能减排巡视组、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等有关领导,到审计厅检查指导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巡视组领导和政府办公厅领导实地考察了机关档案室、计算中心、机关事务中心等部门的工作。7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公共机构节能网上刊登了《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多措并举、节约型机关建设成绩斐然》的文章,对审计厅创建节约型机关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