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卷

  • 气象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长:乌兰(蒙古族)

    党组成员 副局长:李彰俊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何卫卫(蒙古族)

    党组成员 副局长:顾润源 裴浩 杨志捷

    【概况】自治区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应急减灾处(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观测与网络处、科技与预报处、计划财务处、人事处、政策法规处、监察审计处(与党组纪检组合署办公)、机关党委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直属事业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影视中心、内蒙古农牧业经济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培训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财务结算中心)。

    全区有119个气象台站,包括13个国家基准气候站、3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72个国家一般气象站。其中119个台站承担地面观测,117个台站承担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29个台站承担国家农业气象观测,20个台站承担雷电监测,12个台站承担高空观测,6个台站承担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5个台站承担数字化天气雷达观测,8个台站承担太阳辐射观测,8个台站承担酸雨观测,8个台站承担沙尘暴观测,4个台站承担牧业气象试验、4个台站承担大气成分监测、1个台站承担农业气象试验、1个台站承担蔬菜气象试验。全区已建成777个区域自动站、71座测风塔、68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

    2011年底,全区气象系统在职职工3 088人。学历结构:博士11人,硕士186人,本科1 629人,大专916人。职称结构:高级职称342人(正高级14人、副高级328人),中级职称1 594人,初级职称955人。

    【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多次组织各级气象、民政、水利、国土等多部门开展联合会商,互通情报,研究对策,有效应对干旱、沙尘暴、暴雨雪、霜冻、寒潮等重大气象灾害;对自治区东部地区及赤峰市“7·18”、“7·23”局地强降雨的准确预报,服务及时,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到地方党政领导好评;黄河冰层厚度、流凌实景监测和面雨量、开封河期预报得到加强,实现气象服务信息在黄河凌汛重点区域的全覆盖。

    生态气象服务生态气象工作纳入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综合治理建设规划。开展生态监测评估业务“回头看”,优化监测项目与站网布局,完善业务流程及服务评价机制,推进业务升级,增强了支撑能力;自治区森林草原防扑火服务平台投入运行;持续开展46种要素监测与评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人工影响天气增雨作业监控系统投入运行,人影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优化。修订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跨省区、跨盟市联防作业有序开展。全年8架飞机实施增雨作业138架次,累计飞行365小时;地面火箭作业1 100次,发射火箭弹7 300枚;19部高山烟炉燃烧增雨催化烟条600支,飞机、火箭、烟炉总增雨区域60万平方公里,总增雨量约20亿吨。防雹高炮作业780次,发射炮弹2.4万发,有效保护农田面积约4 000万亩。

    交通民航气象服务在深化铁路、公路、航天气象服务基础上,建成自治区民航气象服务中心、支线机场气象台两级业务体系。依托数值模式研发多种预报产品,航空气象业务系统投入试运行,为8个机场提供保障服务。

    风(光)电服务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通过验收,风能资源数据库建成并实现共享。完成20项风电场选址及风能资源等可行性论证。积极参与自治区风电产业发展规划和风电场建设。风能预报业务服务系统进一步优化,鄂尔多斯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系统投入运行。研发客户端服务平台,为98个上网风电场提供31种气象服务产品,为自治区大规模发展风电和全国风电并网容量最大创造了良好技术支撑。

    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完成《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分析报告》、《气候变化对华北区域草原生态影响评估》、《草原气候变化及生态脆弱性分析评估》等多项研究成果,气候变化对内蒙古黄河流域水资源、灌区农业、草原生态及畜牧业、农牧交错带的影响评估不断深化,提出适应气候变化对策性建议,一系列研究成果为自治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决策支持。

    重大活动保障圆满完成“神舟八号”发射和回收、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全国汽车越野赛、昭君文化节、全区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任务,受到各界高度赞誉。特别是在“神舟八号”保障服务中,组织召开军地协调会、专家研讨会、制定服务方案,选派预报专家进驻着陆场,提供及时准确气象信息,受到有关部门肯定。

    【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优化气象服务组织体系和岗位设置。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制度。制定实施气象服务会商管理办法。“接力式”气象服务联防制度得到完善。完成《农牧林业气象服务规范》并试运行。4种主要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全生育期气象服务指标进一步完善。基于GIS,集社会经济信息、国土“二调”数据、气象资料、服务指标于一体的区、盟、旗三级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投入运行,为增强基层服务县域经济能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预测预报能力建设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进一步规范短临预报业务流程和预报会商流程,调整区、盟两级精细化预报制作传输流程,强化质量检验和考核,完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职责规范》、《农业农村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完善短临、中短期、短期气候预测等预测预报业务平台。重大天气过程经验总结和技术交流实现制度化。完成区(盟)台预报岗位设置,完善预报员考核管理办法。编写完成预报员技术手册。通过首席预报员队伍建设、竞赛、技术交流、集中攻关等措施,培养预报团队。

    观测业务能力建设新增8个国家级无人自动气象站、15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12个降雪量自动站(称重式自动雨量仪)、5个土壤水分自动站,鄂尔多斯市沿黄河新布设视频监测点20个,7个盟市配备便携式应急自动气象观测设备。新建93个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完成12个盟市局、110个旗县局(站)通信网络路由器升级,优化4个边远基层站通信电路。呼伦贝尔市局测报岗位分级管理试点和阿拉善盟、兴安盟局高空与地面观测业务集约化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成果。探索形成“以工代培”模式和赤峰市局“就近保障”模式,并在部分盟市推广。研发区域自动气象站监控系统,在内蒙古、新疆、甘肃三省区试运行。完成新一代气象通信系统的本地化并投入运行。编制4项自动站传感器计量标准并通过计量认证。完成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试点任务。自治区气象资料异地备份库在乌海市局初步建成。观测与传输业务质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9个旗县(市)政府新制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强化观测人员资料分析与应用工作,组织基层台站进行气候特点总结和天气现象综合分析工作。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自治区和各盟市政府均出台文件落实国办发33号文件精神。扩大“内蒙古天气网”在自治区各网站上的链接。预警收音机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推广使用,蒙汉文(语)发布平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企业、媒体建立快速发布预警信息“绿色通道”。基本形成具有自治区特色的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站、草原110、信息服务站、大喇叭、显示屏、预警收音机等多渠道、广覆盖的信息发布体系。

    【“两个体系”建设】“政府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将“两个体系”(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来抓,自治区和12个盟市政府全部出台政策性文件,13个试点旗县政府出台落实文件38个。自治区政府和巴彦淖尔市将气象普法、科普宣传纳入“六五”普法规划。正蓝旗将气象助理员、信息员津贴纳入地方预算。

    “部门联动”机制多部门气象灾害防御联席会议实现制度化,“互通式”信息共享机制基本形成。建立“企业出资建设、政府承担通讯费、气象部门负责发布”的农村预警信息传播运行模式。各盟市局与涉农部门的合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呼伦贝尔市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建设“大兴安岭森林气候生态观测站”;与森工集团、农垦集团所属的林业局、农牧林场和生产队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共建合作,“两个体系”建设成果向大型国企延伸。

    “社会参与”程度气象、民政、农牧业等部门 “多员合一”的气象助理员、信息员共建模式持续推进,人员总数达到16 045人,增长10%。深入苏木乡镇、社区、学校、工矿企业广泛宣传气象灾害预警和防范避险知识,组织灾害应急演练,公众对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高。

    【气象科技与人才工作】科技支撑新组建气候与气候变化、生态气象、农牧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信息网络及服务等创新团队5个。完成国家、省部及区(盟)局等科研立项177个,总经费814万元。发表科技论文283篇,其中SCIISTP等收录8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91篇,同比增长40%。开展以促进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科技月活动,举办学术报告会23场。研发区、盟、旗三级相互支撑的综合服务等多个业务平台。

    人才保障制定12项人事人才工作管理办法,实施“草原英才”等3项人才计划。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试点工作。探索领导干部网上测评方式,完善领导干部科学考评体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选送89人到南信大、成信院进行1年的专业培训。年内新进毕业生69名,1人入选中国气象局“百名首席预报员”,12人次享受西部优秀青年人才津贴,评审自治区级首席预报专家6名。举办各类培训班142期,参加区内外培训4 300余人次。全年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撰写学习体会110篇、提交调研报告58篇。

    【社会管理与科学管理工作】气象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全国首部地级市《呼和浩特市气象条例》颁布实施。连续五年出台五部地方性气象法规规章。《内蒙古自治区气候资源管理条例(草案)》、《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释义》上报待批。制定依法行政指导意见,梳理社会管理职能与分工,印发“六五”普法规划,依法行政工作受到自治区政府好评。编制3项地方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区--旗三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及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稳步推进。

    气象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自治区政府及呼伦贝尔市政府相继组建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各盟市政府成立农村牧区气象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杭锦后旗政府依托气象部门组建防灾减灾预警指挥中心。正蓝旗所属苏木乡镇组建“两个体系”建设气象办公室。自治区政府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专题调研并形成报告。气象灾害敏感行业和部门接收气象监测预警信息纳入自治区政府安全生产考核,呼和浩特市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政府实绩考核,呼伦贝尔市将旗县气象工作列为政府评比奖励序列,锡林郭勒盟行署通报表扬气象服务人员,多数盟市将气象灾害防御和人影工作纳入政府逐级考核。发布气象灾害公报11期。对民航等104个行业用户开展气象仪器检定并发布公告。行政执法和行政许可工作得到加强。开展“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国家重点文物防雷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立法后评估活动。

    科学管理科学管理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财务网上审批系统在呼和浩特市局运行,受到中国气象局肯定。条块结合的目标管理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实现区、盟、旗三级应用。改版区局门户网站。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组织实施双网(办公网和互联网)物理隔离。开展电子档案信息化建设检查和培训。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得到加强,完成区局大院园区安防系统建设,全年全区安全生产无事故。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两项待遇”进一步落实,通过开展“三自四好”、关心下一代等活动,使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基层工作开展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明确全区基层气象台站改革发展方向和思路,调整基层台站观测与保障、预报与服务、社会管理的功能定位。强化区、盟两级对下业务指导、资金倾斜、技能培训和干部交流。加大对基层投入力度,基层局站工作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地方性津补贴足额落实,气象职工收入明显增加。

    【党建气象文化建设】党建工作完善党组工作规则,制定重大决策咨询评估论证制度、“三重一大” 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全区各级气象部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受到各级指导检查组的肯定。1名同志当选为自治区党代会代表。

    党风廉政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廉政和效能风险管理为载体,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化。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4个基层台站被地方命名为“廉政文化示范单位”。纪检监察审计队伍建设成效明显,47个旗县局站配备了专职纪检监察书记。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区局“政府采购事项”试点工作受到中国气象局领导表扬。加大内部审计工作力度,完成审计项目139项,审计金额16亿元。处级、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分别达52%和92%。基建审减资金1 176万元,审减率达到34.5%,区局连续6年被自治区审计厅评为内审先进单位,连续9年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内审优秀单位。

    气象文化建设拐子湖站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2名同志分获全国、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阿荣旗局被授予“全区文明单位标兵”称号;牙克石市局、索伦站、鄂尔多斯市局、五原县局、乌拉特中旗局、乌海市局、吉兰太站被授予“全区文明单位”称号。

    【气候影响评价】气候概况201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年平均气温大部地区比常年偏高;年总降水量大部地区偏少。冬季中东部地区出现白灾和低温;春季中西部地区出现沙尘天气过程;夏季共出现两次极端高温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出现暴雨、雷暴、冰雹灾害,各盟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其中西部旱情较重。

    气候与农业2011年度内蒙古地区低温、降雪、大风、沙尘暴、高温、暴雨、干旱等气候事件频频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冬季全区出现连续降雪、大风降温等天气过程,造成中东部地区积雪较深,大棚被积雪压垮,对当地设施农业造成严重影响。春季中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沙尘天气,农业机械设施受到破坏,温室塑料覆膜及保温材料刮翻。4月上旬至6月中旬中西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加之温度偏高,土壤墒情变差,农业旱情严重,部分旱作区因旱作物播种难以进行,已播农田作物出苗率低,长势普遍不如上年同期,生育期略有延迟;东部地区尽管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低温天气,作物出苗、生长迟缓,发育期有所推迟,但6月份以后温度回升较快,弥补了前期低温造成的影响,作物长势较好。夏季全区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出现明显旱情。特别是6月中旬和8月上旬,高温天气加剧,旱情蔓延,导致大面积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秋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大田作物收获和晾晒。总体来看,2011年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利大于弊。

    气候与畜牧业2011年度内蒙古地区气候对牧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冬季东部区温度持续偏低、降水偏多和中西部大部地区降温天气过程对牲畜防寒保暖极其不利,东北部和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积雪较厚,影响牲畜采食。进入春季全区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影响牧区接羔保育,但较好土壤墒情为牧草返青创造良好条件,对牧业生产较为有利,全区大部牧区牧草返青期比去年偏早。春季季末,中西部大部受降水量偏少影响,土壤墒情明显下降,尤其是北部牧区下降范围较大,不利于牧草返青后生长。此外,全区春季频繁出现大风、低温和沙尘天气,对放牧牲畜影响较大,抓绒剪毛期比常年推迟。夏季牧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出现不同程度干旱,牧草生长发育受阻,部分旱情严重地区牧草生长缓慢、停滞生长或高度后缩,部分地段甚至出现牧草黄尖、萎缩、枯萎等现象。秋季受持续干旱影响,东北部主要牧区牧草枯黄期偏早,牧草营养品质下降,对放牧牲畜抓秋膘造成不利影响。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气象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长:乌兰(蒙古族)

    党组成员 副局长:李彰俊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何卫卫(蒙古族)

    党组成员 副局长:顾润源 裴浩 杨志捷

    【概况】自治区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应急减灾处(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观测与网络处、科技与预报处、计划财务处、人事处、政策法规处、监察审计处(与党组纪检组合署办公)、机关党委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直属事业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影视中心、内蒙古农牧业经济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培训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财务结算中心)。

    全区有119个气象台站,包括13个国家基准气候站、3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72个国家一般气象站。其中119个台站承担地面观测,117个台站承担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29个台站承担国家农业气象观测,20个台站承担雷电监测,12个台站承担高空观测,6个台站承担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5个台站承担数字化天气雷达观测,8个台站承担太阳辐射观测,8个台站承担酸雨观测,8个台站承担沙尘暴观测,4个台站承担牧业气象试验、4个台站承担大气成分监测、1个台站承担农业气象试验、1个台站承担蔬菜气象试验。全区已建成777个区域自动站、71座测风塔、68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

    2011年底,全区气象系统在职职工3 088人。学历结构:博士11人,硕士186人,本科1 629人,大专916人。职称结构:高级职称342人(正高级14人、副高级328人),中级职称1 594人,初级职称955人。

    【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多次组织各级气象、民政、水利、国土等多部门开展联合会商,互通情报,研究对策,有效应对干旱、沙尘暴、暴雨雪、霜冻、寒潮等重大气象灾害;对自治区东部地区及赤峰市“7·18”、“7·23”局地强降雨的准确预报,服务及时,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到地方党政领导好评;黄河冰层厚度、流凌实景监测和面雨量、开封河期预报得到加强,实现气象服务信息在黄河凌汛重点区域的全覆盖。

    生态气象服务生态气象工作纳入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综合治理建设规划。开展生态监测评估业务“回头看”,优化监测项目与站网布局,完善业务流程及服务评价机制,推进业务升级,增强了支撑能力;自治区森林草原防扑火服务平台投入运行;持续开展46种要素监测与评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人工影响天气增雨作业监控系统投入运行,人影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优化。修订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跨省区、跨盟市联防作业有序开展。全年8架飞机实施增雨作业138架次,累计飞行365小时;地面火箭作业1 100次,发射火箭弹7 300枚;19部高山烟炉燃烧增雨催化烟条600支,飞机、火箭、烟炉总增雨区域60万平方公里,总增雨量约20亿吨。防雹高炮作业780次,发射炮弹2.4万发,有效保护农田面积约4 000万亩。

    交通民航气象服务在深化铁路、公路、航天气象服务基础上,建成自治区民航气象服务中心、支线机场气象台两级业务体系。依托数值模式研发多种预报产品,航空气象业务系统投入试运行,为8个机场提供保障服务。

    风(光)电服务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通过验收,风能资源数据库建成并实现共享。完成20项风电场选址及风能资源等可行性论证。积极参与自治区风电产业发展规划和风电场建设。风能预报业务服务系统进一步优化,鄂尔多斯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系统投入运行。研发客户端服务平台,为98个上网风电场提供31种气象服务产品,为自治区大规模发展风电和全国风电并网容量最大创造了良好技术支撑。

    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完成《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分析报告》、《气候变化对华北区域草原生态影响评估》、《草原气候变化及生态脆弱性分析评估》等多项研究成果,气候变化对内蒙古黄河流域水资源、灌区农业、草原生态及畜牧业、农牧交错带的影响评估不断深化,提出适应气候变化对策性建议,一系列研究成果为自治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决策支持。

    重大活动保障圆满完成“神舟八号”发射和回收、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全国汽车越野赛、昭君文化节、全区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任务,受到各界高度赞誉。特别是在“神舟八号”保障服务中,组织召开军地协调会、专家研讨会、制定服务方案,选派预报专家进驻着陆场,提供及时准确气象信息,受到有关部门肯定。

    【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优化气象服务组织体系和岗位设置。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制度。制定实施气象服务会商管理办法。“接力式”气象服务联防制度得到完善。完成《农牧林业气象服务规范》并试运行。4种主要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全生育期气象服务指标进一步完善。基于GIS,集社会经济信息、国土“二调”数据、气象资料、服务指标于一体的区、盟、旗三级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投入运行,为增强基层服务县域经济能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预测预报能力建设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进一步规范短临预报业务流程和预报会商流程,调整区、盟两级精细化预报制作传输流程,强化质量检验和考核,完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职责规范》、《农业农村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完善短临、中短期、短期气候预测等预测预报业务平台。重大天气过程经验总结和技术交流实现制度化。完成区(盟)台预报岗位设置,完善预报员考核管理办法。编写完成预报员技术手册。通过首席预报员队伍建设、竞赛、技术交流、集中攻关等措施,培养预报团队。

    观测业务能力建设新增8个国家级无人自动气象站、15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12个降雪量自动站(称重式自动雨量仪)、5个土壤水分自动站,鄂尔多斯市沿黄河新布设视频监测点20个,7个盟市配备便携式应急自动气象观测设备。新建93个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完成12个盟市局、110个旗县局(站)通信网络路由器升级,优化4个边远基层站通信电路。呼伦贝尔市局测报岗位分级管理试点和阿拉善盟、兴安盟局高空与地面观测业务集约化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成果。探索形成“以工代培”模式和赤峰市局“就近保障”模式,并在部分盟市推广。研发区域自动气象站监控系统,在内蒙古、新疆、甘肃三省区试运行。完成新一代气象通信系统的本地化并投入运行。编制4项自动站传感器计量标准并通过计量认证。完成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试点任务。自治区气象资料异地备份库在乌海市局初步建成。观测与传输业务质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9个旗县(市)政府新制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强化观测人员资料分析与应用工作,组织基层台站进行气候特点总结和天气现象综合分析工作。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自治区和各盟市政府均出台文件落实国办发33号文件精神。扩大“内蒙古天气网”在自治区各网站上的链接。预警收音机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推广使用,蒙汉文(语)发布平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企业、媒体建立快速发布预警信息“绿色通道”。基本形成具有自治区特色的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站、草原110、信息服务站、大喇叭、显示屏、预警收音机等多渠道、广覆盖的信息发布体系。

    【“两个体系”建设】“政府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将“两个体系”(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来抓,自治区和12个盟市政府全部出台政策性文件,13个试点旗县政府出台落实文件38个。自治区政府和巴彦淖尔市将气象普法、科普宣传纳入“六五”普法规划。正蓝旗将气象助理员、信息员津贴纳入地方预算。

    “部门联动”机制多部门气象灾害防御联席会议实现制度化,“互通式”信息共享机制基本形成。建立“企业出资建设、政府承担通讯费、气象部门负责发布”的农村预警信息传播运行模式。各盟市局与涉农部门的合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呼伦贝尔市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建设“大兴安岭森林气候生态观测站”;与森工集团、农垦集团所属的林业局、农牧林场和生产队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共建合作,“两个体系”建设成果向大型国企延伸。

    “社会参与”程度气象、民政、农牧业等部门 “多员合一”的气象助理员、信息员共建模式持续推进,人员总数达到16 045人,增长10%。深入苏木乡镇、社区、学校、工矿企业广泛宣传气象灾害预警和防范避险知识,组织灾害应急演练,公众对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高。

    【气象科技与人才工作】科技支撑新组建气候与气候变化、生态气象、农牧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信息网络及服务等创新团队5个。完成国家、省部及区(盟)局等科研立项177个,总经费814万元。发表科技论文283篇,其中SCIISTP等收录8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91篇,同比增长40%。开展以促进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科技月活动,举办学术报告会23场。研发区、盟、旗三级相互支撑的综合服务等多个业务平台。

    人才保障制定12项人事人才工作管理办法,实施“草原英才”等3项人才计划。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试点工作。探索领导干部网上测评方式,完善领导干部科学考评体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选送89人到南信大、成信院进行1年的专业培训。年内新进毕业生69名,1人入选中国气象局“百名首席预报员”,12人次享受西部优秀青年人才津贴,评审自治区级首席预报专家6名。举办各类培训班142期,参加区内外培训4 300余人次。全年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撰写学习体会110篇、提交调研报告58篇。

    【社会管理与科学管理工作】气象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全国首部地级市《呼和浩特市气象条例》颁布实施。连续五年出台五部地方性气象法规规章。《内蒙古自治区气候资源管理条例(草案)》、《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释义》上报待批。制定依法行政指导意见,梳理社会管理职能与分工,印发“六五”普法规划,依法行政工作受到自治区政府好评。编制3项地方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区--旗三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及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稳步推进。

    气象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自治区政府及呼伦贝尔市政府相继组建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各盟市政府成立农村牧区气象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杭锦后旗政府依托气象部门组建防灾减灾预警指挥中心。正蓝旗所属苏木乡镇组建“两个体系”建设气象办公室。自治区政府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专题调研并形成报告。气象灾害敏感行业和部门接收气象监测预警信息纳入自治区政府安全生产考核,呼和浩特市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政府实绩考核,呼伦贝尔市将旗县气象工作列为政府评比奖励序列,锡林郭勒盟行署通报表扬气象服务人员,多数盟市将气象灾害防御和人影工作纳入政府逐级考核。发布气象灾害公报11期。对民航等104个行业用户开展气象仪器检定并发布公告。行政执法和行政许可工作得到加强。开展“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国家重点文物防雷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立法后评估活动。

    科学管理科学管理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财务网上审批系统在呼和浩特市局运行,受到中国气象局肯定。条块结合的目标管理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实现区、盟、旗三级应用。改版区局门户网站。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组织实施双网(办公网和互联网)物理隔离。开展电子档案信息化建设检查和培训。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得到加强,完成区局大院园区安防系统建设,全年全区安全生产无事故。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两项待遇”进一步落实,通过开展“三自四好”、关心下一代等活动,使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基层工作开展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明确全区基层气象台站改革发展方向和思路,调整基层台站观测与保障、预报与服务、社会管理的功能定位。强化区、盟两级对下业务指导、资金倾斜、技能培训和干部交流。加大对基层投入力度,基层局站工作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地方性津补贴足额落实,气象职工收入明显增加。

    【党建气象文化建设】党建工作完善党组工作规则,制定重大决策咨询评估论证制度、“三重一大” 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全区各级气象部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受到各级指导检查组的肯定。1名同志当选为自治区党代会代表。

    党风廉政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廉政和效能风险管理为载体,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化。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4个基层台站被地方命名为“廉政文化示范单位”。纪检监察审计队伍建设成效明显,47个旗县局站配备了专职纪检监察书记。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区局“政府采购事项”试点工作受到中国气象局领导表扬。加大内部审计工作力度,完成审计项目139项,审计金额16亿元。处级、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分别达52%和92%。基建审减资金1 176万元,审减率达到34.5%,区局连续6年被自治区审计厅评为内审先进单位,连续9年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内审优秀单位。

    气象文化建设拐子湖站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2名同志分获全国、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阿荣旗局被授予“全区文明单位标兵”称号;牙克石市局、索伦站、鄂尔多斯市局、五原县局、乌拉特中旗局、乌海市局、吉兰太站被授予“全区文明单位”称号。

    【气候影响评价】气候概况201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年平均气温大部地区比常年偏高;年总降水量大部地区偏少。冬季中东部地区出现白灾和低温;春季中西部地区出现沙尘天气过程;夏季共出现两次极端高温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出现暴雨、雷暴、冰雹灾害,各盟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其中西部旱情较重。

    气候与农业2011年度内蒙古地区低温、降雪、大风、沙尘暴、高温、暴雨、干旱等气候事件频频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冬季全区出现连续降雪、大风降温等天气过程,造成中东部地区积雪较深,大棚被积雪压垮,对当地设施农业造成严重影响。春季中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沙尘天气,农业机械设施受到破坏,温室塑料覆膜及保温材料刮翻。4月上旬至6月中旬中西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加之温度偏高,土壤墒情变差,农业旱情严重,部分旱作区因旱作物播种难以进行,已播农田作物出苗率低,长势普遍不如上年同期,生育期略有延迟;东部地区尽管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低温天气,作物出苗、生长迟缓,发育期有所推迟,但6月份以后温度回升较快,弥补了前期低温造成的影响,作物长势较好。夏季全区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出现明显旱情。特别是6月中旬和8月上旬,高温天气加剧,旱情蔓延,导致大面积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秋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大田作物收获和晾晒。总体来看,2011年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利大于弊。

    气候与畜牧业2011年度内蒙古地区气候对牧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冬季东部区温度持续偏低、降水偏多和中西部大部地区降温天气过程对牲畜防寒保暖极其不利,东北部和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积雪较厚,影响牲畜采食。进入春季全区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影响牧区接羔保育,但较好土壤墒情为牧草返青创造良好条件,对牧业生产较为有利,全区大部牧区牧草返青期比去年偏早。春季季末,中西部大部受降水量偏少影响,土壤墒情明显下降,尤其是北部牧区下降范围较大,不利于牧草返青后生长。此外,全区春季频繁出现大风、低温和沙尘天气,对放牧牲畜影响较大,抓绒剪毛期比常年推迟。夏季牧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出现不同程度干旱,牧草生长发育受阻,部分旱情严重地区牧草生长缓慢、停滞生长或高度后缩,部分地段甚至出现牧草黄尖、萎缩、枯萎等现象。秋季受持续干旱影响,东北部主要牧区牧草枯黄期偏早,牧草营养品质下降,对放牧牲畜抓秋膘造成不利影响。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