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2卷  /   科 技

2012卷

  • 农牧业科研
  •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领导名录】

    院长 副书记:赵存发

    党委书记 副院长:冯万玉

    副院长:刘永志 康暄 路战远

    【概况】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共设8个行政处室、12个专业研究所、2个中心和4个独立核算的二级单位。同时挂有21个国家和自治区农作物、畜牧、草原等领域的研究中心、实验室、工作站、试验站和示范基地。在职职工73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56人。专业技术人员内有博士后3人、博士60人、硕士110人;正高级110人、副高级139人。另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自治区 “321人才工程”人选2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5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作物、家畜、草原、园艺。优势学科是小麦、玉米、油用向日葵、马铃薯、甜菜、胡萝卜、小杂粮、旱作农业、肉牛、肉羊、绒山羊、动物营养、动物疫病防治、生态保护、草原勘测设计规划等。

    【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三期建设任务按期完成,农药残留登记残留试验资质取得农业部认证,农畜产品检测能力和检测领域又获提升和拓展。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呼和浩特甜菜分中心二期建设项目的全部建设任务圆满结束,新进85台套仪器设备开始调试运行,配套实验室、种子库、鉴定圃等科研平台全部建成。讨速号生态型园艺科技示范园建设取得较大进展,13栋温室土建部分已全部完成,羊舍等设施后期建设工作结束,园区循环道路建设和园区土地平整分区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托克托科技示范基地继续进行盐碱地改良和地力培肥的土地治理工作,并成功争取到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项目和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科技试验示范园区建设”的立项支持。蔬菜研究所建成3个实验室,完成九栋温室配套设施和16栋大棚的改建新建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在科研实践中培养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科技才干。增加了青年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和资助经费,使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员主持了项目。2011年,完成了中科院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招聘工作,共招聘18人,其中博士6名,硕士12名。全院1人获2009年度“内蒙古杰出人才奖”、1人获2011年度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奖、2人获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1人获批成为自治区“511人才培养工程”人选、5人获批参加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赴香港创新能力高研班培训、1人获“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经自治区“草原英才”渠道引进人才4人。

    【科研项目和经费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农牧业科学院积极拓宽科研项目和经费来源渠道,主动向国家、自治区、盟市与企业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使科研项目与经费得到新的增加。2011年,全院新上项目14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项,自治区级项目114项;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94项,较2010年增加36项,获得科研资助经费总计5 335万元。

    “向日葵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成果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繁育技术及其生态建设应用”、“内蒙古农作物病虫草害信息化统筹防治技术研究应用”和“设施硬果型番茄引进及其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与推广”3项成果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二等奖。

    共有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等28个项目进行验收、2个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结题、“保护性耕作农产高效杂草综合防控技术”、“奶牛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内蒙古乌珠穆沁肉羊、苏尼特肉羊种质资源开发技术集成示范”3个成果通过鉴定。小麦新品种“农麦3号”,甜菜新品种“内28102”,大麦新品种“蒙啤麦2号”、“蒙啤麦3号”,马铃薯新品种“TL15335个新品种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申报或修订各类技术标准20项,获批15项。

    【科技支撑】农牧业科学院各级领导和科技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在国家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农牧业科学院参加了15个;产生首席科学家2名、岗位科学家17名、实验站站长8名,获得总经费1 650万元。与“十一五”期间比较,新增首席科学家1名和岗位科学家2名。农牧业科学院这项工作位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

    【新技术攻关】在向日葵新品种选育方面,主要开展了食用向日葵不育系选育、恢复系选育、高代不育系的纯化和测配新的杂交组合。在小麦科研方面,主要开展了种质资源鉴定与综合利用等新品种选育研究,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等。在大麦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大麦新品种(系)多点示范和在灌区、旱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在甜菜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高产、优质、抗丛根病新品种选育,甜菜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甜菜纸筒移栽及覆膜加纸筒移栽结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在枸杞和特色瓜果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优质高产枸杞新品种蒙杞1号中试与示范,特色瓜菜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等。在植物保护方面,主要开展优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并在向日葵、食用豆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中配套进行植保研究。在旱作农业方面,主要开展了农牧交错带旱作农业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旱作农业与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研究。在蔬菜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胡萝卜、辣椒、大葱、洋葱、加工番茄等相关研究。

    【肉羊经济杂交集成技术的推广示范】集中将同期发情等技术集成的配套繁育技术成果,在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及西藏自治区的5个公司和种羊基地等示范点,进行了优质肉用种羊胚胎生产及纯种扩繁技术的中试与示范。建立了优质肉羊核心群,群体规模达到2 000只以上。在包头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完成杂交改良羊20万只以上。利用良种补贴加快种羊选育培育进程,在示范区建立8处后备种公羊管理点,存栏合格后备种公羊1 350只。绒山羊选育和纯种繁育研究,重点采用BLUP遗传评价方法和MOET育种方案,选择优秀种羊生产优质胚胎,结合绒山羊遗传标记等高新分子生物技术与子宫角输精等常规技术开展纯种繁育。绒山羊种羊选配已在鄂尔多斯市建立2个示范基地,种群规模达到10 580只以上。肉牛繁育研究,组建核心繁育群2处,群体数量分别达到156头和180头,选育群配种率达91%。肉牛杂交组合筛选与育肥效果及肉牛配套系的合成技术示范推广研究进展顺利,筛选出最佳杂交组合,完成了2个理想的肉牛生产杂交配套系的筛选研究。动物疫病防控研究,在开展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等多个项目研究的同时,又参与了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等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提高了项目研究整体质量和水平。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在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辽宁省绒山羊主产区开展的绒山羊光控增绒技术的推广示范工作效果显著。联合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和鄂尔多斯市政府、鄂托克前旗政府举办了全国绒山羊增绒技术推广现场会,示范推广绒山羊光控增绒技术,受到全国绒山羊主产区有关领导、技术人员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功能性氨基酸调控饲料的中试、绒山羊瘤胃发酵剂的开发与应用等项研究工作,为改善提高动物产品的品质、促进饲草料和粮食的综合利用、开发新型绿色能量饲料添加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全区草原普查】2011年,全区草原普查工作已近尾声,获得的各项数据为自治区实施国家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年又与西藏自治区农牧厅草原处共同开展了西藏自治区草原普查工作,协助农牧业厅编制了全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继续做好全区草地资源动态监测工作,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依据。草业研究,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乌兰察布草原试验站主要开展了北方草甸草原区承载力与家畜配置、内蒙古荒漠草原区生态高效草原牧养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等一批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四子王基地在发挥好平台作用的同时,承担多项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草业项目,并成功举办了基地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院内其他基地的科研平台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生物高新技术研究】开展了向日葵染色体分带及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甜菜优良基因发掘和克隆、玉米群体SSR分子标记、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致病机理研究、沙打旺分子育种等主要农作物和牧草的高新生物技术研究工作。

    【科技联合与协作】通过执行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13位专家来农牧业科学院进行合作研究及学术交流。利用所承担的国家“973”项目等,派出近30余位专家赴美国、匈牙利、保加利亚、台湾等地区和地区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合作研究和考察。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开始了实质性的研究,开展中美蒙“蒙古高原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与放牧的响应与适应”等6项科研课题。继续深化与东北四省五院和华北六院及农牧业科学院4个分院的科技协作,并取得了部分阶段性成果。与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合作在四子王基地建设高空浮行器试验基地,相关手续办理中,同时进行了3次科学试验艇的飞行试验。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和农牧业厅党组的部署要求,院党委精心组织,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积极参加,党外同志热情支持,全院继续认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各项学习任务均已完成,促进了全院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注重发挥院党委的核心作用,认真抓好对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副处以上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切实加强廉政建设,重点抓了惩防体系建设,坚持自查自纠,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廉洁自律意识。定期组织召开院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及时传达国务院《关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统一了思想,鼓舞了干劲。经过呼市、玉泉区两级文明委的复核,农牧业科学院再一次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2011年,农牧业科学院被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公益之星评选为“公益之星单位”。

    【机关建设与民生工作】实施了总面积22万余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并申请到国家和自治区奖励资金合计1 700万元。国家奖励资金1 030万元的2011年国家金太阳示范项目与财政部和住建部污水源应用示范项目双双申报成功。经过两年半的持续努力,解决了原内蒙古原种鸡场职工遗留问题,将鸡场22名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部交由社保统筹。绿化、环卫、计划生育和安全保卫等项工作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农牧业科研
  •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领导名录】

    院长 副书记:赵存发

    党委书记 副院长:冯万玉

    副院长:刘永志 康暄 路战远

    【概况】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共设8个行政处室、12个专业研究所、2个中心和4个独立核算的二级单位。同时挂有21个国家和自治区农作物、畜牧、草原等领域的研究中心、实验室、工作站、试验站和示范基地。在职职工73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56人。专业技术人员内有博士后3人、博士60人、硕士110人;正高级110人、副高级139人。另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自治区 “321人才工程”人选2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5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作物、家畜、草原、园艺。优势学科是小麦、玉米、油用向日葵、马铃薯、甜菜、胡萝卜、小杂粮、旱作农业、肉牛、肉羊、绒山羊、动物营养、动物疫病防治、生态保护、草原勘测设计规划等。

    【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三期建设任务按期完成,农药残留登记残留试验资质取得农业部认证,农畜产品检测能力和检测领域又获提升和拓展。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呼和浩特甜菜分中心二期建设项目的全部建设任务圆满结束,新进85台套仪器设备开始调试运行,配套实验室、种子库、鉴定圃等科研平台全部建成。讨速号生态型园艺科技示范园建设取得较大进展,13栋温室土建部分已全部完成,羊舍等设施后期建设工作结束,园区循环道路建设和园区土地平整分区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托克托科技示范基地继续进行盐碱地改良和地力培肥的土地治理工作,并成功争取到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项目和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科技试验示范园区建设”的立项支持。蔬菜研究所建成3个实验室,完成九栋温室配套设施和16栋大棚的改建新建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在科研实践中培养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科技才干。增加了青年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和资助经费,使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员主持了项目。2011年,完成了中科院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招聘工作,共招聘18人,其中博士6名,硕士12名。全院1人获2009年度“内蒙古杰出人才奖”、1人获2011年度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奖、2人获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1人获批成为自治区“511人才培养工程”人选、5人获批参加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赴香港创新能力高研班培训、1人获“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经自治区“草原英才”渠道引进人才4人。

    【科研项目和经费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农牧业科学院积极拓宽科研项目和经费来源渠道,主动向国家、自治区、盟市与企业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使科研项目与经费得到新的增加。2011年,全院新上项目14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项,自治区级项目114项;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94项,较2010年增加36项,获得科研资助经费总计5 335万元。

    “向日葵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成果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繁育技术及其生态建设应用”、“内蒙古农作物病虫草害信息化统筹防治技术研究应用”和“设施硬果型番茄引进及其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与推广”3项成果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二等奖。

    共有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等28个项目进行验收、2个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结题、“保护性耕作农产高效杂草综合防控技术”、“奶牛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内蒙古乌珠穆沁肉羊、苏尼特肉羊种质资源开发技术集成示范”3个成果通过鉴定。小麦新品种“农麦3号”,甜菜新品种“内28102”,大麦新品种“蒙啤麦2号”、“蒙啤麦3号”,马铃薯新品种“TL15335个新品种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申报或修订各类技术标准20项,获批15项。

    【科技支撑】农牧业科学院各级领导和科技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在国家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农牧业科学院参加了15个;产生首席科学家2名、岗位科学家17名、实验站站长8名,获得总经费1 650万元。与“十一五”期间比较,新增首席科学家1名和岗位科学家2名。农牧业科学院这项工作位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

    【新技术攻关】在向日葵新品种选育方面,主要开展了食用向日葵不育系选育、恢复系选育、高代不育系的纯化和测配新的杂交组合。在小麦科研方面,主要开展了种质资源鉴定与综合利用等新品种选育研究,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等。在大麦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大麦新品种(系)多点示范和在灌区、旱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在甜菜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高产、优质、抗丛根病新品种选育,甜菜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甜菜纸筒移栽及覆膜加纸筒移栽结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在枸杞和特色瓜果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优质高产枸杞新品种蒙杞1号中试与示范,特色瓜菜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等。在植物保护方面,主要开展优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并在向日葵、食用豆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中配套进行植保研究。在旱作农业方面,主要开展了农牧交错带旱作农业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旱作农业与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研究。在蔬菜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胡萝卜、辣椒、大葱、洋葱、加工番茄等相关研究。

    【肉羊经济杂交集成技术的推广示范】集中将同期发情等技术集成的配套繁育技术成果,在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及西藏自治区的5个公司和种羊基地等示范点,进行了优质肉用种羊胚胎生产及纯种扩繁技术的中试与示范。建立了优质肉羊核心群,群体规模达到2 000只以上。在包头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完成杂交改良羊20万只以上。利用良种补贴加快种羊选育培育进程,在示范区建立8处后备种公羊管理点,存栏合格后备种公羊1 350只。绒山羊选育和纯种繁育研究,重点采用BLUP遗传评价方法和MOET育种方案,选择优秀种羊生产优质胚胎,结合绒山羊遗传标记等高新分子生物技术与子宫角输精等常规技术开展纯种繁育。绒山羊种羊选配已在鄂尔多斯市建立2个示范基地,种群规模达到10 580只以上。肉牛繁育研究,组建核心繁育群2处,群体数量分别达到156头和180头,选育群配种率达91%。肉牛杂交组合筛选与育肥效果及肉牛配套系的合成技术示范推广研究进展顺利,筛选出最佳杂交组合,完成了2个理想的肉牛生产杂交配套系的筛选研究。动物疫病防控研究,在开展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等多个项目研究的同时,又参与了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等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提高了项目研究整体质量和水平。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在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辽宁省绒山羊主产区开展的绒山羊光控增绒技术的推广示范工作效果显著。联合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和鄂尔多斯市政府、鄂托克前旗政府举办了全国绒山羊增绒技术推广现场会,示范推广绒山羊光控增绒技术,受到全国绒山羊主产区有关领导、技术人员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功能性氨基酸调控饲料的中试、绒山羊瘤胃发酵剂的开发与应用等项研究工作,为改善提高动物产品的品质、促进饲草料和粮食的综合利用、开发新型绿色能量饲料添加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全区草原普查】2011年,全区草原普查工作已近尾声,获得的各项数据为自治区实施国家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年又与西藏自治区农牧厅草原处共同开展了西藏自治区草原普查工作,协助农牧业厅编制了全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继续做好全区草地资源动态监测工作,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依据。草业研究,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乌兰察布草原试验站主要开展了北方草甸草原区承载力与家畜配置、内蒙古荒漠草原区生态高效草原牧养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等一批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四子王基地在发挥好平台作用的同时,承担多项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草业项目,并成功举办了基地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院内其他基地的科研平台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生物高新技术研究】开展了向日葵染色体分带及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甜菜优良基因发掘和克隆、玉米群体SSR分子标记、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致病机理研究、沙打旺分子育种等主要农作物和牧草的高新生物技术研究工作。

    【科技联合与协作】通过执行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13位专家来农牧业科学院进行合作研究及学术交流。利用所承担的国家“973”项目等,派出近30余位专家赴美国、匈牙利、保加利亚、台湾等地区和地区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合作研究和考察。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开始了实质性的研究,开展中美蒙“蒙古高原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与放牧的响应与适应”等6项科研课题。继续深化与东北四省五院和华北六院及农牧业科学院4个分院的科技协作,并取得了部分阶段性成果。与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合作在四子王基地建设高空浮行器试验基地,相关手续办理中,同时进行了3次科学试验艇的飞行试验。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和农牧业厅党组的部署要求,院党委精心组织,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积极参加,党外同志热情支持,全院继续认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各项学习任务均已完成,促进了全院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注重发挥院党委的核心作用,认真抓好对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副处以上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切实加强廉政建设,重点抓了惩防体系建设,坚持自查自纠,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廉洁自律意识。定期组织召开院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及时传达国务院《关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统一了思想,鼓舞了干劲。经过呼市、玉泉区两级文明委的复核,农牧业科学院再一次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2011年,农牧业科学院被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公益之星评选为“公益之星单位”。

    【机关建设与民生工作】实施了总面积22万余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并申请到国家和自治区奖励资金合计1 700万元。国家奖励资金1 030万元的2011年国家金太阳示范项目与财政部和住建部污水源应用示范项目双双申报成功。经过两年半的持续努力,解决了原内蒙古原种鸡场职工遗留问题,将鸡场22名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部交由社保统筹。绿化、环卫、计划生育和安全保卫等项工作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