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5卷  /  经济

2005卷

  • 地震
  •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领导名录】
        局  长:包东健(蒙古族)
        副局长:曹  刚       
               刘  美       
        【监测预报】
        1.2004年,按照中国地震局要求,震情跟踪工作突出了省局、盟市之间协作互动和资料信息共享,承担晋、冀、蒙交界区省际地震联防协作区组长单位,完成协作区震情跟踪工作方案,建立观测资料和信息专用交换平台;建立起连接辽—蒙的联防协作区,与甘肃、宁夏等周边省自治区局保持震情信息交换。
        2.在自治区内开展以重点监视区为重点的短临跟踪工作,实行以监测预报中心指派专家分区负责制,充分发挥盟市地震局的作用,以抓重点监视区前兆典型异常和捕捉宏观异常为突破口,分别组成以呼和浩特市地震局为组长,由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参加的呼和浩特—晋、冀、蒙交界地震联防协作区;以巴彦淖尔市地震局为组长,由包头市、乌海市、阿拉善盟参加的蒙—宁交界地震联防协作区,进一步落实监测预报的各项措施,推进重点监视区互动协作的震情跟踪工作。
        3.根据震情形势,在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等重点监视区,整顿和新建宏观观测站101个(点)。各盟市地震局逐一对宏观观测点建档立册,明确通讯方式和制定报送制度,强化盟市地震局定时定期的检查督导制度。
        4.强化和细化短临异常核实工作程序,突出和提高异常核实工作的时效性。完成对重点监视区突发异常进行及时落实和排查,分别对宝昌地震台电阻率和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和克什克腾旗地下流体、地形变化等异常核实,重点解决观测环节和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5.“十五”期间重点项目:完成全区32个强震数字化台网站点的土建工程,已具备仪器安装条件;完成全区测震数字化改造项目15个台站的土建工程和设备选型、订购工作;前兆数字化台网乌兰浩特台、赤峰台洞体扩建,乌加河台、满洲里台、海拉尔台已完成场址测试已具备施工条件;应急指挥系统已完成机房装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设备订购和安装阶段;信息系统在完成包头市、巴彦淖尔市机房装修基础上,已确定盟市信息机房和工程建设方案;城市活断层测项目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6.完成乌加河地震台、赤峰地震台新观测楼建设任务和锡林浩特地震台新址的搬迁。批准立项满洲里地震台、阿尔山火山监测站,进入建设阶段。历经三年建设的海拉尔核查台阵项目9月14日通过中国地震局、外交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组织的验收。
        7.加强台站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日常督导和检查,组织台站对目标责任制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在注重细化、量化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更突出目标责任制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有19个台站制定和实施台站目标责任制管理细则。在参加全国2003年度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中,呼和浩特遥测台网、乌加河,海拉尔、地震监测预报中心等有七项评比获得前三名。
        8.根据对全国地震系统个单位2004年度地震监测预报绩效综合评定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先进单位。
        9.起草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完成国家、自治区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和验收,其中报中国地震局参与南北带地震活动可研报告和申请国家三结合课题各一项,自治区科研课题立项四项,《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监测志》编辑完成交付出版。
        【震灾预防】
        1.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分别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全体职工大会和自治区东、西、中部地区片会传达了回良玉副总理讲话和会议精神,并结合震情形势、“十五”项目和“十一五”规划等工作进行讨论,初步提出召开全区防震减灾工作会等贯彻落实意见。
        2.根据赤峰巴林左旗、锡盟东乌珠穆沁旗两次地震的破坏程度及实际情况,自治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并经自治区政府同意,自治区地震局和建设厅联合发文,规定自治区内所有不设防和抗震设防标准小于Ⅵ度的地区全部按Ⅵ度进行设防。
        3.全区工程项目安全性评价工作逐渐走向规范,清理换发工程地震执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和工程地震执业单位的资质证书;调整地震安全性评价委员会与灾害评价委员会。年内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委员会评审项目报告60余项;自治区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承担工程项目50余项。
        4.自治区人大和自治区地震局组成“一法一条例”执法调研组于2004年7月和9月份别赴自治区东部、西部进行执法调研,并形成执法调研情况报告。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52次主任会议认真听取、审议通过,并以内常发〔2005〕6号文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执法调研情况报告的通知》,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将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于2005年5月30日前书面报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5.增强台站观测环境法律保护意识,提高依法保护台站观测环境的主动性。年内对集宁台、乌兰花台、包头台、呼和浩特台、乌加河台和料目山台观测环境破坏和干扰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及时解决几个台站观测环境受干扰破坏的问题。
        6.地方地震管理工作有明显进步,全区“三网一员”建设已形成初步框架,个别盟市对三网人员进行培训。在2004年全国地方地震工作综合评比中,包头市地震局获得全国一等奖,通辽市地震局评为优秀。
        7.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国科协确定为第二批全国科普基地。年内科普基地接待包括党政、机关、民族党派、大中小学生等800余人。自治区地震局组织参加自治区科普宣传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法制宣传周,向回民区红旗科技示范小学赠送一套测震仪器,并结成科技指导单位,选派3位校外科技辅导员。自治区地震局被自治区科技厅、科协命名为自治区级科普宣传先进单位。
        【地震应急与紧急救援】
        1.在春节上班的第一天(正月初八)进行地震应急拉练演习。根据应急拉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落实完善各项对策,配备先进的地震现场装备,以确保地震应急始终保持在快速启动和现场发挥实效的状态。
        2.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发生后,自治区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组成地震现场工作队赶赴震区。在地震现场罕见的强沙尘暴天气和寒冷气候的恶劣条件下,用三天时间对锡林郭勒盟3个旗的14个苏木、一个开发区和赤峰市两个旗县的13个乡镇苏木的灾情进行全面的考察。行程万余公里、调查抽样点71个,取得了大量的、丰富的第一手震灾资料,为当地抗震救灾和重建提供科学的依据。受到灾区政府和自治区政府的高度评价,
        3.“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紧急救援队”建设方案经自治区政府阅准,进行各主管部门协调阶段;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完成调研;按中国地震局要求完成第一期地震应急数据库的建设任务。
        【地震活动】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发生ML≥1.0级地震522次,其中ML1.0~1.9级地震258次;2.0~2.9级地震215次;3.0~3.9级地震43次;4.0~4.9级地震5次;MS5.0~5.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是2004年3月24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MS5.9级地震。
        200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地震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1.中强地震持续活动。继2003年8月16日巴林左旗与阿鲁科尔沁旗间5.9级地震后,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再次发生5.9级地震,显示出内蒙古东部地区本年度中强地震持续活动特点。2.地震活动格局未出现大的变化。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阴山地震带西端的乌海—临河,阴山地震带中东端的包头—呼和浩特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大兴安岭中部。与上年度相比,中小地震活动总体格局未出现大的变化。3.地震频度仍维持较高水平。与2003年度相比,2004年度全区3级以上地震未出现大的起伏,地震活动频度继续处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较高水平。4.发生破坏性地震。2004年3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发生5.9级地震,地震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极震区多处房屋裂缝、局部坍塌,经济损失XXX 万元,该地震是2004年度中国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破坏性地震。
       

     
        【严重地震与震害】
        2004年3月24日09时53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
        地震基本参数
        发震时间:2004年3月24日09时53分
        微观震中:45°19’N;118°22’E
        宏观震中:东乌珠穆沁旗翁根苏木格日乐图嘎查
        震    级:Ms=5.9
        震源深度:30Km
        震中烈度:Ⅶ度
        震源机制解:
      
     
        地震类型:孤立型地震 
        余震情况及特点:据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地震台单台记录结果,截至2004年3月30日24时,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序列共发生余震41次,最大余震为3月24日10时的ML3.5级地震(图2),其中ML0.1~0.9级地震4次;ML1.0~1.9级地震28次;2.0~2.9级地震7次;3.0~3.9级地震1次。主震释放能量占全序列总能量的99.0%。地震序列衰减正常。
        烈度分布与震害 
        此次地震强烈有感范围较大,地震有感范围东至吉林省白城市,南至北京市,西到集宁市。锡林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等地强烈有感。宏观震中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与西乌珠穆沁旗交界处的格日乐图嘎查,震中烈度为Ⅶ度。
        极震区(Ⅶ度区):位于东乌珠穆沁旗翁根苏木和西乌珠穆沁旗巴棋苏木、高日罕牧场境内。西起巴棋苏木达布斯台,东至翁根苏木包日塔拉,南起高日罕牧场五间房,北至塔拉呼都格,基本形态呈近东西方向椭园型,长轴约为67公里,短轴约21.4公里,长短轴之比约为3∶1,面积约1151km2。
        Ⅶ度区主要涉及到西乌珠穆沁旗的巴棋苏木、高日罕牧场及东乌珠穆沁旗的翁根苏木,包括11个嘎查。区内土木结构房屋普遍发生裂缝,巴棋苏木达布斯图土木结构房屋普遍发生裂缝,前后墙体严重开裂,局部倒塌,砖木结构房屋重墙体出现宽3~5cm裂缝。翁根苏木格日勒图嘎查及哈日根图等5个嘎查,土木结构房屋后墙及墙角部分倒塌,承重墙严重裂缝宽约3~5cm,包日塔拉嘎查土木结构房屋局部倒塌。砖木结构房屋,墙体严重开裂,横墙和纵墙裂缝比较严重,区内30%严重破坏或局部倒塌,40%达到中等以上破坏,没有人员死亡。砖木结构房屋也有35%以上达到中等破坏,表现为前后墙体开裂或局部倒塌,窗角及门框部位墙体普遍产生裂缝。仅有10%左右的房屋轻微损坏。据调查资料统计,一般房屋的平均震害指数为0.25~0.35。
        在调查中了解到,多数房屋的前后墙体严重向外闪或倒塌,居民住宅烟囱多数向南北或北西—南东倒塌。乌拉盖苏木海拉庙白塔顶部饰物明显南移。此次地震时地面运动特征为南北—北西向运动为主并兼反向扭动。
        Ⅵ度区:西起乌珠穆沁旗额尔敦乌拉,东至巴彦花苏木太本林场,南起西乌珠穆沁旗乌兰哈拉嘎苏木,北至东乌珠穆沁旗哈达图,长轴方向约为北西45度,长约184公里,短轴方向约为北东45度,长约131公里,面积17090平方公里。
        Ⅵ度区包括了东、西乌珠穆沁旗的15个苏木62个嘎查。据调查资料统计,土木结构房屋(年久失修的老旧房屋)受严重破坏、毁坏或倒塌的占10%。中等破坏的占35%,轻微损坏的占40%。砖木结构房屋严重破坏的占10%,中等破坏的占25%、轻微损坏的占35%。
        Ⅵ度异常区:位于Ⅵ度区北东30公里,南起巴彦呼舒,北至朝克图音及贺斯格乌拉牧场,平面形态呈向南突的弯月状,其面积约681平方公里。
        震前宏观现象 
        在本次地震考察中,调查到的宏观异常现象极少。分析其原因,一是由于震中区为蒙古族聚居区,考察队员与牧民语言不通,难以了解更多的宏观情况;二是牧区的牧民缺乏地震科普知识,对震前的一些现象未引起注意;三是震区人烟稀少,地震发生于上午9时30分,牲畜一般都在野外草场,牧民难以发觉震前动物异常现象。所以在考察中仅搜集到以下几例:1.根宝日格斯台苏木巴彦胡博嘎查牧民苏孟克,震时听到轰隆巨响,头晕恶心站立不稳,持续有2~3秒。震前2天马在网围栏内乱跑不停,震前1天晚上牛和狗狂叫不止。2.距巴彦胡博嘎查考查点南东约10公里的牧民家约20米深的大口井,震前1个月井水干涸见底,数日后虽然井中又有了水,但最终距恢复原水位有0.4米之差。
        本次地震受灾范围主要包括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和乌拉盖开发区。与其毗邻的通辽市和赤峰市的部分地区,由于受构造和场地条件的影响,一些房屋也产生了裂缝,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在赤峰2003年8月16日老震区,在“8·16”地震时产生裂缝和严重受损的房屋,由于受震害叠加的影响,使灾害进一步加重。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受灾最为严重,牧区的房屋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倒塌。地震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和2人轻伤。地震总经济损失为23779.53万元。
     
        (弓建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地震
  •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领导名录】
        局  长:包东健(蒙古族)
        副局长:曹  刚       
               刘  美       
        【监测预报】
        1.2004年,按照中国地震局要求,震情跟踪工作突出了省局、盟市之间协作互动和资料信息共享,承担晋、冀、蒙交界区省际地震联防协作区组长单位,完成协作区震情跟踪工作方案,建立观测资料和信息专用交换平台;建立起连接辽—蒙的联防协作区,与甘肃、宁夏等周边省自治区局保持震情信息交换。
        2.在自治区内开展以重点监视区为重点的短临跟踪工作,实行以监测预报中心指派专家分区负责制,充分发挥盟市地震局的作用,以抓重点监视区前兆典型异常和捕捉宏观异常为突破口,分别组成以呼和浩特市地震局为组长,由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参加的呼和浩特—晋、冀、蒙交界地震联防协作区;以巴彦淖尔市地震局为组长,由包头市、乌海市、阿拉善盟参加的蒙—宁交界地震联防协作区,进一步落实监测预报的各项措施,推进重点监视区互动协作的震情跟踪工作。
        3.根据震情形势,在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等重点监视区,整顿和新建宏观观测站101个(点)。各盟市地震局逐一对宏观观测点建档立册,明确通讯方式和制定报送制度,强化盟市地震局定时定期的检查督导制度。
        4.强化和细化短临异常核实工作程序,突出和提高异常核实工作的时效性。完成对重点监视区突发异常进行及时落实和排查,分别对宝昌地震台电阻率和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和克什克腾旗地下流体、地形变化等异常核实,重点解决观测环节和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5.“十五”期间重点项目:完成全区32个强震数字化台网站点的土建工程,已具备仪器安装条件;完成全区测震数字化改造项目15个台站的土建工程和设备选型、订购工作;前兆数字化台网乌兰浩特台、赤峰台洞体扩建,乌加河台、满洲里台、海拉尔台已完成场址测试已具备施工条件;应急指挥系统已完成机房装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设备订购和安装阶段;信息系统在完成包头市、巴彦淖尔市机房装修基础上,已确定盟市信息机房和工程建设方案;城市活断层测项目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6.完成乌加河地震台、赤峰地震台新观测楼建设任务和锡林浩特地震台新址的搬迁。批准立项满洲里地震台、阿尔山火山监测站,进入建设阶段。历经三年建设的海拉尔核查台阵项目9月14日通过中国地震局、外交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组织的验收。
        7.加强台站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日常督导和检查,组织台站对目标责任制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在注重细化、量化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更突出目标责任制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有19个台站制定和实施台站目标责任制管理细则。在参加全国2003年度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中,呼和浩特遥测台网、乌加河,海拉尔、地震监测预报中心等有七项评比获得前三名。
        8.根据对全国地震系统个单位2004年度地震监测预报绩效综合评定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先进单位。
        9.起草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完成国家、自治区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和验收,其中报中国地震局参与南北带地震活动可研报告和申请国家三结合课题各一项,自治区科研课题立项四项,《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监测志》编辑完成交付出版。
        【震灾预防】
        1.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分别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全体职工大会和自治区东、西、中部地区片会传达了回良玉副总理讲话和会议精神,并结合震情形势、“十五”项目和“十一五”规划等工作进行讨论,初步提出召开全区防震减灾工作会等贯彻落实意见。
        2.根据赤峰巴林左旗、锡盟东乌珠穆沁旗两次地震的破坏程度及实际情况,自治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并经自治区政府同意,自治区地震局和建设厅联合发文,规定自治区内所有不设防和抗震设防标准小于Ⅵ度的地区全部按Ⅵ度进行设防。
        3.全区工程项目安全性评价工作逐渐走向规范,清理换发工程地震执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和工程地震执业单位的资质证书;调整地震安全性评价委员会与灾害评价委员会。年内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委员会评审项目报告60余项;自治区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承担工程项目50余项。
        4.自治区人大和自治区地震局组成“一法一条例”执法调研组于2004年7月和9月份别赴自治区东部、西部进行执法调研,并形成执法调研情况报告。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52次主任会议认真听取、审议通过,并以内常发〔2005〕6号文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执法调研情况报告的通知》,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将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于2005年5月30日前书面报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5.增强台站观测环境法律保护意识,提高依法保护台站观测环境的主动性。年内对集宁台、乌兰花台、包头台、呼和浩特台、乌加河台和料目山台观测环境破坏和干扰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及时解决几个台站观测环境受干扰破坏的问题。
        6.地方地震管理工作有明显进步,全区“三网一员”建设已形成初步框架,个别盟市对三网人员进行培训。在2004年全国地方地震工作综合评比中,包头市地震局获得全国一等奖,通辽市地震局评为优秀。
        7.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国科协确定为第二批全国科普基地。年内科普基地接待包括党政、机关、民族党派、大中小学生等800余人。自治区地震局组织参加自治区科普宣传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法制宣传周,向回民区红旗科技示范小学赠送一套测震仪器,并结成科技指导单位,选派3位校外科技辅导员。自治区地震局被自治区科技厅、科协命名为自治区级科普宣传先进单位。
        【地震应急与紧急救援】
        1.在春节上班的第一天(正月初八)进行地震应急拉练演习。根据应急拉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落实完善各项对策,配备先进的地震现场装备,以确保地震应急始终保持在快速启动和现场发挥实效的状态。
        2.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发生后,自治区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组成地震现场工作队赶赴震区。在地震现场罕见的强沙尘暴天气和寒冷气候的恶劣条件下,用三天时间对锡林郭勒盟3个旗的14个苏木、一个开发区和赤峰市两个旗县的13个乡镇苏木的灾情进行全面的考察。行程万余公里、调查抽样点71个,取得了大量的、丰富的第一手震灾资料,为当地抗震救灾和重建提供科学的依据。受到灾区政府和自治区政府的高度评价,
        3.“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紧急救援队”建设方案经自治区政府阅准,进行各主管部门协调阶段;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完成调研;按中国地震局要求完成第一期地震应急数据库的建设任务。
        【地震活动】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发生ML≥1.0级地震522次,其中ML1.0~1.9级地震258次;2.0~2.9级地震215次;3.0~3.9级地震43次;4.0~4.9级地震5次;MS5.0~5.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是2004年3月24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MS5.9级地震。
        200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地震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1.中强地震持续活动。继2003年8月16日巴林左旗与阿鲁科尔沁旗间5.9级地震后,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再次发生5.9级地震,显示出内蒙古东部地区本年度中强地震持续活动特点。2.地震活动格局未出现大的变化。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阴山地震带西端的乌海—临河,阴山地震带中东端的包头—呼和浩特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大兴安岭中部。与上年度相比,中小地震活动总体格局未出现大的变化。3.地震频度仍维持较高水平。与2003年度相比,2004年度全区3级以上地震未出现大的起伏,地震活动频度继续处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较高水平。4.发生破坏性地震。2004年3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发生5.9级地震,地震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极震区多处房屋裂缝、局部坍塌,经济损失XXX 万元,该地震是2004年度中国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破坏性地震。
       

     
        【严重地震与震害】
        2004年3月24日09时53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
        地震基本参数
        发震时间:2004年3月24日09时53分
        微观震中:45°19’N;118°22’E
        宏观震中:东乌珠穆沁旗翁根苏木格日乐图嘎查
        震    级:Ms=5.9
        震源深度:30Km
        震中烈度:Ⅶ度
        震源机制解:
      
     
        地震类型:孤立型地震 
        余震情况及特点:据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地震台单台记录结果,截至2004年3月30日24时,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序列共发生余震41次,最大余震为3月24日10时的ML3.5级地震(图2),其中ML0.1~0.9级地震4次;ML1.0~1.9级地震28次;2.0~2.9级地震7次;3.0~3.9级地震1次。主震释放能量占全序列总能量的99.0%。地震序列衰减正常。
        烈度分布与震害 
        此次地震强烈有感范围较大,地震有感范围东至吉林省白城市,南至北京市,西到集宁市。锡林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等地强烈有感。宏观震中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与西乌珠穆沁旗交界处的格日乐图嘎查,震中烈度为Ⅶ度。
        极震区(Ⅶ度区):位于东乌珠穆沁旗翁根苏木和西乌珠穆沁旗巴棋苏木、高日罕牧场境内。西起巴棋苏木达布斯台,东至翁根苏木包日塔拉,南起高日罕牧场五间房,北至塔拉呼都格,基本形态呈近东西方向椭园型,长轴约为67公里,短轴约21.4公里,长短轴之比约为3∶1,面积约1151km2。
        Ⅶ度区主要涉及到西乌珠穆沁旗的巴棋苏木、高日罕牧场及东乌珠穆沁旗的翁根苏木,包括11个嘎查。区内土木结构房屋普遍发生裂缝,巴棋苏木达布斯图土木结构房屋普遍发生裂缝,前后墙体严重开裂,局部倒塌,砖木结构房屋重墙体出现宽3~5cm裂缝。翁根苏木格日勒图嘎查及哈日根图等5个嘎查,土木结构房屋后墙及墙角部分倒塌,承重墙严重裂缝宽约3~5cm,包日塔拉嘎查土木结构房屋局部倒塌。砖木结构房屋,墙体严重开裂,横墙和纵墙裂缝比较严重,区内30%严重破坏或局部倒塌,40%达到中等以上破坏,没有人员死亡。砖木结构房屋也有35%以上达到中等破坏,表现为前后墙体开裂或局部倒塌,窗角及门框部位墙体普遍产生裂缝。仅有10%左右的房屋轻微损坏。据调查资料统计,一般房屋的平均震害指数为0.25~0.35。
        在调查中了解到,多数房屋的前后墙体严重向外闪或倒塌,居民住宅烟囱多数向南北或北西—南东倒塌。乌拉盖苏木海拉庙白塔顶部饰物明显南移。此次地震时地面运动特征为南北—北西向运动为主并兼反向扭动。
        Ⅵ度区:西起乌珠穆沁旗额尔敦乌拉,东至巴彦花苏木太本林场,南起西乌珠穆沁旗乌兰哈拉嘎苏木,北至东乌珠穆沁旗哈达图,长轴方向约为北西45度,长约184公里,短轴方向约为北东45度,长约131公里,面积17090平方公里。
        Ⅵ度区包括了东、西乌珠穆沁旗的15个苏木62个嘎查。据调查资料统计,土木结构房屋(年久失修的老旧房屋)受严重破坏、毁坏或倒塌的占10%。中等破坏的占35%,轻微损坏的占40%。砖木结构房屋严重破坏的占10%,中等破坏的占25%、轻微损坏的占35%。
        Ⅵ度异常区:位于Ⅵ度区北东30公里,南起巴彦呼舒,北至朝克图音及贺斯格乌拉牧场,平面形态呈向南突的弯月状,其面积约681平方公里。
        震前宏观现象 
        在本次地震考察中,调查到的宏观异常现象极少。分析其原因,一是由于震中区为蒙古族聚居区,考察队员与牧民语言不通,难以了解更多的宏观情况;二是牧区的牧民缺乏地震科普知识,对震前的一些现象未引起注意;三是震区人烟稀少,地震发生于上午9时30分,牲畜一般都在野外草场,牧民难以发觉震前动物异常现象。所以在考察中仅搜集到以下几例:1.根宝日格斯台苏木巴彦胡博嘎查牧民苏孟克,震时听到轰隆巨响,头晕恶心站立不稳,持续有2~3秒。震前2天马在网围栏内乱跑不停,震前1天晚上牛和狗狂叫不止。2.距巴彦胡博嘎查考查点南东约10公里的牧民家约20米深的大口井,震前1个月井水干涸见底,数日后虽然井中又有了水,但最终距恢复原水位有0.4米之差。
        本次地震受灾范围主要包括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和乌拉盖开发区。与其毗邻的通辽市和赤峰市的部分地区,由于受构造和场地条件的影响,一些房屋也产生了裂缝,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在赤峰2003年8月16日老震区,在“8·16”地震时产生裂缝和严重受损的房屋,由于受震害叠加的影响,使灾害进一步加重。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受灾最为严重,牧区的房屋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倒塌。地震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和2人轻伤。地震总经济损失为23779.53万元。
     
        (弓建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