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5卷  /  盟市旗县

2005卷

  • 临河区
  • 【领导名录】          
        副  书  记: ***         
                   李  彬         
                   常存善          
                   王志云         
        人 大主 任:李  彬         
        副  主  任:王桂兰(女)     
                   霍常富         
                   杜振山         
                   王振国         
        区      长: ***         
        副  区  长:薛维林         
                   李  强         
                   程志平         
                   张广明         
                   贺志亮         
                   徐睿霞(女)     
                   裴子亮         
        政协副主席:马兆虎(回族)   
                   孟根达赖(蒙古族)
                   李红明         
                   兰秀英(女)     
        武 装部 长:白利军         
        政      委:李  钧         
        【概况】临河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河套平原腹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0°31’~44°17’,东经107°6’~107°44’,隶巴彦淖尔市,为市府所在地。区境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北以乌加河为界,与乌拉特中旗相邻,东接五原县西与杭锦后旗毗邻,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东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383公里,距首都北京1050公里(铁路里程)。临河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连接大西北的两大动脉京兰铁路和110公路国道横穿市区,区乡村柏油公路成网,在西北地区公路建设名列前茅。邮电通信设备先进,发展迅速。2004年,全区常住人口52.14万人。
        是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9.2亿元,较上年增长20.2%;完成财政总收入3.87亿元,增长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4亿元,增长35.7%,经济运行呈现出良好态势。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120%,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6亿元,同比增长31.6%。招商引资成效显着,投资拉动效应显现。全年引进国内资金10.96亿元,增长89%,争取到国家、自治区投资项目20个,资金7760万元。全年开工建设项目26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元,增长28.5%;拉动了经济总量扩张。
        7月1日,中共临河市委、市人民政府以临党发18号转发盟委、行署《关于撤销临河市设立临河区的通知》。根据国函〔2003〕121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内蒙古自治区撤销巴彦淖尔盟设立地级巴彦淖尔市的批复》、内政发〔2003〕94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巴彦淖尔盟设立地级巴彦淖尔市的通知》和内党字〔2004〕4号《内蒙古党委关于撤销巴彦淖尔盟设立地级巴彦淖尔市组织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将临河市撤市设区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是撤销临河市设立临河区,行政区域不变。区人民政府驻地庆丰东街。二是原临河市委改为临河区委,届次连续计算,不再重新召开党代会。原临河市人大改称为区人大,原临河市政协改称为区政协,届次连续计算。人大、政府、政协不需要重新选举。三是临河区原辖区及各类机构、编制原则上维持现状不作变动。临河区委、政府要做好撤市设区相关工作,确保平衡过渡,保证设区工作顺利进行。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25.79亿元,增长13%;实现增加值16.21亿元,增长11.5%,增幅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种植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坚持“为养而种、为卖而养”,临河区农作物总播面积155.7万亩,比上年增长12.4%。种植业实现产值14.36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从种植业得到的纯收入达2173元,增长10.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6%。
        2004年,粮食作物总播面积81.3万亩,增长31%,总产量42.2万吨,增长15.1%。其中:小麦播种面积45.2万亩,总产量18.4万吨,增长49.6%,玉米种植面积34.9万亩,总产量23.1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5.8万亩。其中:花葵种植面积22.9万亩,总产量6.3万吨,增长20.4%;油葵种植面积7.3万亩,总产量1.8万吨,增长4.8%。蔬菜种植面积为14.6万亩,总产量68.1万吨。瓜类种植面积4.01万亩,总产量12.03万吨。2004年水产品产量2297吨,比上年减少6%;完成产值2099.8万元,增长13.3%。粮、经、草(饲)种植面积之比调整为31∶34∶35,饲草料面积跃居第一位,实现了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重大转变。
        【畜牧业】2004年年末家畜存栏209.9万头(只),增长10.2%;家畜饲养量达到541.5万头(只),增长57%。年末存栏羊179.9万只,比上年增加21.6万只;其中能繁母羊存栏127.6万只。全年出栏羊285.4万只,比上年增加161.5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7.2万吨。比上年增长48.7%;奶类总产量6.97万吨,增长35%;山羊绒产量7吨,减少22.2%;禽蛋类产量1200吨,减少33.3%。畜牧业产值达到10.7亿元,增长23.1%。农民人均从畜牧业中得到的纯收入达945.5元,增长19.4%,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2%。
        2004年临河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8.5万千瓦;机耕地面积121.1万亩;机电井数量1115眼;全年农村用电量5600万千瓦时,增长3%;化肥施用量(折纯)5.75万吨,增长2.7%。
        【水利】继续实施节水工程,完成平地缩块59.6万亩,新增井灌面积3万亩。五期农业综合开发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
        【林业】2004年造林5.03万亩,其中实现退耕造林面积4995亩;幼林抚育面积7.4万亩。
        【工业】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38.8%。绒纺、食品、冶化等传统产业不断壮大,电力、化工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优化工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完善园区规划,强化基础建设,整合生产要素。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6亿元、增长18.6%。
        【交通】投资2658万元,新修通村油路38公里,改造乡村公路253公里,通乡通村油路累计达到429公里,乡村交通得到根本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以撤盟设市为契机,坚持市、区共建,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0.29亿元,组织实施排水扩建、垃圾处理、公园改造、房地产开发、北环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建成一批标准较高的住宅小区,巴彦淖尔大厦、国税大楼等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成为临河新的景观。以整容换装、拆墙透绿、亮化美化、市场整顿、交通秩序治理为重点,加大城区综合治理、集中整顿力度,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招商引资】全年累计引进国内资金10.96亿元,增长89%,争取到国家、自治区投资项目20个、资金7760万元。热电联产、椰风肉羊、春雪针织、富源番茄、娃哈哈炒货、国际建材城等重点项目落户临河,实现了与大企业、名企业的成功对接。认真落实重点项目专项推进机制,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开工建设项目26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元,增长28.5%,拉动经济总量扩张。
        【人民生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为农民报销医疗费用215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投入资金2320万元,改善77个贫困村1824户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份子地、新华集中供水工程,解决1.2万人、9.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继续加强城市低保工作,将4782户、1.2万名困难群众纳入低保;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共为农民工追缴工资307万元。弱势群体的生存条件明显改善,切实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体恤和关爱。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7152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3905元,增长18.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4亿元。开展居民区烟尘、噪声污染专项治理,关闭城关纸厂等污染企业,撤销临狼路收费站。
        【社会事业】认真落实党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免农业税1550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238万元,农民人均减负增收139元。粮食企业实现利税367万元。改革基层卫生经营管理体制,大胆尝试租赁经营和承包经营,积极开展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有效地改善了乡镇及街道卫生医疗条件。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投资5303万元,改造建设学校17所,教育资源得到优化。代表自治区通过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县)”复查验收。文体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新增就业岗位220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7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8万人,向外输出9823人。
        【城镇低保】8月,临河区民政局为切实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会同各乡镇、办事处,对新申请低保的贫困户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做到应保尽保。对将符合低保条件的489户、1197名贫困居民及时纳入低保。至9月底,临河区有城镇低保对象4775户、12187人。2004年1月至9月份累计发放保障金576多万元。
        【农村医疗合作检查评估】9月12日,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合检查评估组到临河区检查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至8月1日,临河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4个月;共为41561人(次)参保农民报销医药费用100万元,大病统筹住院763人次,补偿金额48万元,占大病统筹基金总额的20%。合作医疗运行比较顺利。
        【“一把手”工程】9月8日,《巴彦淖尔报》报道,临河区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打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平台。2004年以来,区委、政府不断创新制度和机制,决定构建四大联动机制,完善五大制度体系,形成优化环境的整体合力。“四大联动机制”:一是构建行政执法联动机制。成立综合执法机构,由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及时组织召开相关执法部门联席会议,协调安排有关执法事宜;二是构建行政审批联动机制。对适宜于集中审批的事项,全部进入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的行政审批制度;三是构建规范收费管理联动机制,逐步形成“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收罚款制度;四是构建财力保障机制。对行政执法部门的运转经费适当增大,优先安排。“五大制度体系”:一是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全面完成全区第二轮行政审批工作;二是完善收支两条线制度的执法申报制度;三是完善优质服务制度;四是完善监督检查制度;五是完善考核制度。该区指导优化经济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之中,列为全年工作重中之重进行考核,严格奖惩。
        【临巴收费站停止收费】8月10日,临河区为优化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减轻机动车养车负担,决定撤销临巴路通行费收费所。8月15日,位于临巴公路4公里处的临巴收费站正式停止收费。工作人员在区交通系统另做安排。
        【蓝天工程】1月9日,《临河晚报》报道,临河市从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蓝天工程”,努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一是完成热源厂一期工程配套建设。新上3台58兆瓦锅炉,供热能力为480万平方米的设计规模;二是继续加大零星分散锅炉撤并力度。制定出台《临河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先后撒并零星分散各类大小锅炉150多台,将其纳入区域供热管网,2004年将继续撤并零星分散锅炉56台;三是组织环保、行政执法、工商等部门重点整治居民区和商住混合楼下餐饮业,改换炉灶、安装收集油烟装置。对污染严重、居民反映强烈的将依法限期予以关停或搬迁;四是对临河城区73个茶浴炉在2005年5月底前全部更换成精煤炉和电饮水器;五是完成城区主管道铺设任务,供气入网用户达3000户。此外,还将加大医用垃圾焚烧的监管力度,加大建筑施工和企业生产噪音监管力度,开展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在巩固扩大新华、隆胜食品基地规模的基础上,完成八一乡联丰村种植、养殖、保护地、沼气四位一体小区的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小区审批工作。
        【禁赌通告】9月22日,临河区人民政府下发了禁赌通告,坚决取缔以营利为目的没有工商、税务、文化许可证照的麻将馆或聚赌点。所有麻将馆必须在一周内自行关闭,否则依法给予取缔。临河区政府快刀斩“麻”,廓清风气,可谓大快人心。通告下发之后,迅速收到了明显效果。居民区内或迎街门点1000多个麻将馆纷纷关闭。对于不配合、仍然参与赌博或开设赌局的,公安部门根据赌注大小和行为给予1000~3000元的经济处罚,强制关闭。
        (高智常)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临河区
  • 【领导名录】          
        副  书  记: ***         
                   李  彬         
                   常存善          
                   王志云         
        人 大主 任:李  彬         
        副  主  任:王桂兰(女)     
                   霍常富         
                   杜振山         
                   王振国         
        区      长: ***         
        副  区  长:薛维林         
                   李  强         
                   程志平         
                   张广明         
                   贺志亮         
                   徐睿霞(女)     
                   裴子亮         
        政协副主席:马兆虎(回族)   
                   孟根达赖(蒙古族)
                   李红明         
                   兰秀英(女)     
        武 装部 长:白利军         
        政      委:李  钧         
        【概况】临河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河套平原腹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0°31’~44°17’,东经107°6’~107°44’,隶巴彦淖尔市,为市府所在地。区境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北以乌加河为界,与乌拉特中旗相邻,东接五原县西与杭锦后旗毗邻,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东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383公里,距首都北京1050公里(铁路里程)。临河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连接大西北的两大动脉京兰铁路和110公路国道横穿市区,区乡村柏油公路成网,在西北地区公路建设名列前茅。邮电通信设备先进,发展迅速。2004年,全区常住人口52.14万人。
        是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9.2亿元,较上年增长20.2%;完成财政总收入3.87亿元,增长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4亿元,增长35.7%,经济运行呈现出良好态势。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120%,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6亿元,同比增长31.6%。招商引资成效显着,投资拉动效应显现。全年引进国内资金10.96亿元,增长89%,争取到国家、自治区投资项目20个,资金7760万元。全年开工建设项目26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元,增长28.5%;拉动了经济总量扩张。
        7月1日,中共临河市委、市人民政府以临党发18号转发盟委、行署《关于撤销临河市设立临河区的通知》。根据国函〔2003〕121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内蒙古自治区撤销巴彦淖尔盟设立地级巴彦淖尔市的批复》、内政发〔2003〕94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巴彦淖尔盟设立地级巴彦淖尔市的通知》和内党字〔2004〕4号《内蒙古党委关于撤销巴彦淖尔盟设立地级巴彦淖尔市组织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将临河市撤市设区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是撤销临河市设立临河区,行政区域不变。区人民政府驻地庆丰东街。二是原临河市委改为临河区委,届次连续计算,不再重新召开党代会。原临河市人大改称为区人大,原临河市政协改称为区政协,届次连续计算。人大、政府、政协不需要重新选举。三是临河区原辖区及各类机构、编制原则上维持现状不作变动。临河区委、政府要做好撤市设区相关工作,确保平衡过渡,保证设区工作顺利进行。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25.79亿元,增长13%;实现增加值16.21亿元,增长11.5%,增幅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种植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坚持“为养而种、为卖而养”,临河区农作物总播面积155.7万亩,比上年增长12.4%。种植业实现产值14.36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从种植业得到的纯收入达2173元,增长10.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6%。
        2004年,粮食作物总播面积81.3万亩,增长31%,总产量42.2万吨,增长15.1%。其中:小麦播种面积45.2万亩,总产量18.4万吨,增长49.6%,玉米种植面积34.9万亩,总产量23.1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5.8万亩。其中:花葵种植面积22.9万亩,总产量6.3万吨,增长20.4%;油葵种植面积7.3万亩,总产量1.8万吨,增长4.8%。蔬菜种植面积为14.6万亩,总产量68.1万吨。瓜类种植面积4.01万亩,总产量12.03万吨。2004年水产品产量2297吨,比上年减少6%;完成产值2099.8万元,增长13.3%。粮、经、草(饲)种植面积之比调整为31∶34∶35,饲草料面积跃居第一位,实现了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重大转变。
        【畜牧业】2004年年末家畜存栏209.9万头(只),增长10.2%;家畜饲养量达到541.5万头(只),增长57%。年末存栏羊179.9万只,比上年增加21.6万只;其中能繁母羊存栏127.6万只。全年出栏羊285.4万只,比上年增加161.5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7.2万吨。比上年增长48.7%;奶类总产量6.97万吨,增长35%;山羊绒产量7吨,减少22.2%;禽蛋类产量1200吨,减少33.3%。畜牧业产值达到10.7亿元,增长23.1%。农民人均从畜牧业中得到的纯收入达945.5元,增长19.4%,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2%。
        2004年临河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8.5万千瓦;机耕地面积121.1万亩;机电井数量1115眼;全年农村用电量5600万千瓦时,增长3%;化肥施用量(折纯)5.75万吨,增长2.7%。
        【水利】继续实施节水工程,完成平地缩块59.6万亩,新增井灌面积3万亩。五期农业综合开发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
        【林业】2004年造林5.03万亩,其中实现退耕造林面积4995亩;幼林抚育面积7.4万亩。
        【工业】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38.8%。绒纺、食品、冶化等传统产业不断壮大,电力、化工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优化工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完善园区规划,强化基础建设,整合生产要素。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6亿元、增长18.6%。
        【交通】投资2658万元,新修通村油路38公里,改造乡村公路253公里,通乡通村油路累计达到429公里,乡村交通得到根本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以撤盟设市为契机,坚持市、区共建,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0.29亿元,组织实施排水扩建、垃圾处理、公园改造、房地产开发、北环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建成一批标准较高的住宅小区,巴彦淖尔大厦、国税大楼等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成为临河新的景观。以整容换装、拆墙透绿、亮化美化、市场整顿、交通秩序治理为重点,加大城区综合治理、集中整顿力度,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招商引资】全年累计引进国内资金10.96亿元,增长89%,争取到国家、自治区投资项目20个、资金7760万元。热电联产、椰风肉羊、春雪针织、富源番茄、娃哈哈炒货、国际建材城等重点项目落户临河,实现了与大企业、名企业的成功对接。认真落实重点项目专项推进机制,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开工建设项目26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元,增长28.5%,拉动经济总量扩张。
        【人民生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为农民报销医疗费用215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投入资金2320万元,改善77个贫困村1824户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份子地、新华集中供水工程,解决1.2万人、9.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继续加强城市低保工作,将4782户、1.2万名困难群众纳入低保;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共为农民工追缴工资307万元。弱势群体的生存条件明显改善,切实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体恤和关爱。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7152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3905元,增长18.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4亿元。开展居民区烟尘、噪声污染专项治理,关闭城关纸厂等污染企业,撤销临狼路收费站。
        【社会事业】认真落实党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免农业税1550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238万元,农民人均减负增收139元。粮食企业实现利税367万元。改革基层卫生经营管理体制,大胆尝试租赁经营和承包经营,积极开展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有效地改善了乡镇及街道卫生医疗条件。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投资5303万元,改造建设学校17所,教育资源得到优化。代表自治区通过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县)”复查验收。文体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新增就业岗位220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7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8万人,向外输出9823人。
        【城镇低保】8月,临河区民政局为切实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会同各乡镇、办事处,对新申请低保的贫困户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做到应保尽保。对将符合低保条件的489户、1197名贫困居民及时纳入低保。至9月底,临河区有城镇低保对象4775户、12187人。2004年1月至9月份累计发放保障金576多万元。
        【农村医疗合作检查评估】9月12日,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合检查评估组到临河区检查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至8月1日,临河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4个月;共为41561人(次)参保农民报销医药费用100万元,大病统筹住院763人次,补偿金额48万元,占大病统筹基金总额的20%。合作医疗运行比较顺利。
        【“一把手”工程】9月8日,《巴彦淖尔报》报道,临河区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打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平台。2004年以来,区委、政府不断创新制度和机制,决定构建四大联动机制,完善五大制度体系,形成优化环境的整体合力。“四大联动机制”:一是构建行政执法联动机制。成立综合执法机构,由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及时组织召开相关执法部门联席会议,协调安排有关执法事宜;二是构建行政审批联动机制。对适宜于集中审批的事项,全部进入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的行政审批制度;三是构建规范收费管理联动机制,逐步形成“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收罚款制度;四是构建财力保障机制。对行政执法部门的运转经费适当增大,优先安排。“五大制度体系”:一是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全面完成全区第二轮行政审批工作;二是完善收支两条线制度的执法申报制度;三是完善优质服务制度;四是完善监督检查制度;五是完善考核制度。该区指导优化经济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之中,列为全年工作重中之重进行考核,严格奖惩。
        【临巴收费站停止收费】8月10日,临河区为优化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减轻机动车养车负担,决定撤销临巴路通行费收费所。8月15日,位于临巴公路4公里处的临巴收费站正式停止收费。工作人员在区交通系统另做安排。
        【蓝天工程】1月9日,《临河晚报》报道,临河市从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蓝天工程”,努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一是完成热源厂一期工程配套建设。新上3台58兆瓦锅炉,供热能力为480万平方米的设计规模;二是继续加大零星分散锅炉撤并力度。制定出台《临河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先后撒并零星分散各类大小锅炉150多台,将其纳入区域供热管网,2004年将继续撤并零星分散锅炉56台;三是组织环保、行政执法、工商等部门重点整治居民区和商住混合楼下餐饮业,改换炉灶、安装收集油烟装置。对污染严重、居民反映强烈的将依法限期予以关停或搬迁;四是对临河城区73个茶浴炉在2005年5月底前全部更换成精煤炉和电饮水器;五是完成城区主管道铺设任务,供气入网用户达3000户。此外,还将加大医用垃圾焚烧的监管力度,加大建筑施工和企业生产噪音监管力度,开展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在巩固扩大新华、隆胜食品基地规模的基础上,完成八一乡联丰村种植、养殖、保护地、沼气四位一体小区的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小区审批工作。
        【禁赌通告】9月22日,临河区人民政府下发了禁赌通告,坚决取缔以营利为目的没有工商、税务、文化许可证照的麻将馆或聚赌点。所有麻将馆必须在一周内自行关闭,否则依法给予取缔。临河区政府快刀斩“麻”,廓清风气,可谓大快人心。通告下发之后,迅速收到了明显效果。居民区内或迎街门点1000多个麻将馆纷纷关闭。对于不配合、仍然参与赌博或开设赌局的,公安部门根据赌注大小和行为给予1000~3000元的经济处罚,强制关闭。
        (高智常)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