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5卷  /  科教文卫体

2005卷

  • 新闻出版
  •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领导名录】
        局      长:石玉平           
        副  局  长:布仁巴雅尔(蒙古族)
                   高金祥           
                   姜伯彦(蒙古族)   
        纪 检组 长:段洪胜           
        助理巡视员:邵  鸥(女)       
                   林  华(女蒙古族) 
        【制定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精神,根据自治区第三产业工作会议精神,从自治区新闻出版业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制定《内蒙古新闻出版产业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内蒙古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总目标、发展重点和建设项目,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确定发展思路,力争到2010年,全区新闻出版产业的总产值达到73亿元,总资产达到101亿元,总利润达到1.2亿元,解决就业人员1万多人,实现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目标。
        【深化出版改革】
        加快组建内蒙古出版集团步伐  进一步研究讨论、修改完善《关于组建内蒙古出版集团公司的方案》,明确集团的企业性质、范围、目标、原则和运行体制机制及有关配套政策,突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制定区直机关报刊结构调整和实行分类财政补贴的方案  在对全区区直机关报刊主办单位性质和财政拨款方式进行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全区报刊的结构调整和财政补贴方式提出建议并形成《方案》。方案的提出对调整优化全区报刊结构,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快发行体制改革  局机关和新华书店联合组成调研组,赴区外发达省区对新华书店进行股份制改造和组建发行集团进行考察调研,初步形成《内蒙古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方案》和《关于组建内蒙古发行集团的方案》讨论稿。完成包头外文书店的转制工作。
        调整报刊结构  为适应市场需求,有8种报刊调整变更刊名,调整业务范围,如:《内蒙古工商报》更名为《财会信报》、《党的教育》(城市版)更名为《漫画世界》、《蒙古语言文学》更名为《中国蒙古学》等。创办期刊《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填补全区报刊结构中的空白。
        【重点项目建设】
        投资兴建内蒙古只读类光盘生产线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同意自治区进口2条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主要经营VCD、DVD复制及电脑软盘和只读类光盘生产。该项目填补自治区没有光盘生产的空白,对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科技文化,实现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抢救对勘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  对勘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是国家“十五”重点出版规划图书,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点工程之一,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定,出版局及时牵头成立抢救对勘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出版计划,并多渠道筹措资金,启动编辑出版工作。
        编纂绥远通志稿  《绥远通志》始修于民国19年(1931年),是一部全面志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非常珍贵的地方文献稿,列入向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重点献礼图书,字数240多万,共12册,出版经费基本落实。
        内蒙古图书大厦和维力斯大厦主体竣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筑面积3万多平米的图书大厦和维力斯大厦主体竣工,大厦集办公、销售、信息、商贸服务于一体,为自治区新闻出版业走集团化之路,实现规模化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增加蒙文图书亏损补贴  由二十年前的470万元,增加到700万元。
        【实施精品战略】
        获奖情况  《蒙古民族通史》、《蒙古人与马:蒙古族马文化大全》(蒙古文)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内蒙古长调民歌集萃》CD获第三届国家音像制品奖提名奖,《草原歌声》CD列入“向未成年人推荐百种优秀音像制品”目录,《影响世界的50部文学名着》等2种图书被列为教育部2004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睡前30分钟好故事》被列入“百套全国青少年喜爱的优秀图书”,有《绘图本蒙古族通史》等20种图书获第三届内蒙古图书奖。1名同志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纳荷芽》杂志获首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奖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花的原野》2种期刊荣获北方“十佳”期刊奖,《实践》(汉文版)、《稀土》等15种期刊获优秀期刊奖。组织第三届“内蒙古期刊奖”评奖活动,《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等10种期刊荣获“内蒙古期刊奖”。组织评选出第二届“内蒙古十佳编辑”。认真组织开展书报刊编校质量优胜奖评选,有3个单位获奖。选报4种期刊参加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选报4种报纸参加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评选活动。有102种图书被新闻出版总署质检中心评为一等品。至10月底,共出图书音像制品2172种,其中蒙文图书841种,发行码洋约2亿元。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发行销售收入共约5亿元,其中蒙文图书发行2400多万元。
        【出版管理】
        加强盟市新闻出版(版权)机构管理  组织盟市新闻出版局负责人召开研讨会,明确管理职能职责,合理划分管理权限。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对全区盟市新闻出版局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1次,不定期培训指导6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进一步清理全区新闻出版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推进正版软件化工作  受自治区政府委托,承担推进自治区政府各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由于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有力,受到国务院督查组的肯定,并予以通报表扬。
        加强音乐著作权作品稿酬收转作品登记管理  呼和浩特市星级饭店均依法取得背景音乐许可使用,有5万多元稿酬转到作者手中,新增作品登记38件。
        按时发放教科书  针对2004年秋季教材不按时上报订数等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和督促,确保课前到书。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关于协调解决规范使用中小学免费教材经费的报告》。
        审批发行年检  认真做好出版物总发行经营许可、书报刊重大选题审批、书号及出版物条码、报刊扩版、增版、增刊的审核报批工作。积极开展全区出版、印刷、发行、打字复印等单位的年度核验登记和换发许可证工作,在年检工作中注重加强报刊治理中停办报刊的注销登记以及划转、管办分离报刊的项目变更登记工作。
        加强书报刊检测  对700多种书报刊、教材进行编校质量、印刷质量抽检。检测中印刷品合格率达99.60%。加强书报刊审读,对《保健俱乐部》、《今日财富》、《财经时报》等违纪违规的报刊给予警告等处罚。
        开展报刊社记者证的网上申报和发放工作  根据总署要求,开展全区统一换发新版记者证工作,并通过“中国记者网”进行网上申报和审批,共审批40家报社和28家广播电台、电视台5800余个记者证。
        【治理整顿规范市场】
        加强对报刊治理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察  通过自查和举报,对《兴安日报》一号多报出版《兴安晚报》、《北方家庭报》违规出版“女性周刊”、《巴彦淖尔报》违规出版“新闻超市”、《北方瓜菜报》违规出版“生活周刊”等问题进行查处。对《理论研究》以发文形式进行摊派予以查处。对《作文报》发放“小记者证”的违规行为进行停业整顿。做到“件件有宗”,保证报刊治理成果,防止反弹。
        治理整顿全区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  对全区16种报型内部资料和138种刊型内部资料进行重新审核登记,停办和注销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22种,压缩总量达15.5%。对违纪违规的内部资料,停办1种、严重警告2种、提出批评18种。
        清理整顿和重新登记报刊社记者站  依据条件和标准,对93家报刊社记者站进行重新登记并核发“登记证”,撤销40多家未办理重新登记的报刊社记者站登记号,对法制日报内蒙古记者站擅自建立分社进行查处。通过治理整顿,全区报刊社记者站的工作秩序明显好转。
        与自治区纠风办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2004年秋季盗版教材、教辅读物专项治理行动,并赴各盟市检查验收。与自治区8个部门联合开展对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工作。
        【打击侵权盗版活动】
        《成吉思汗》盗版  严肃查处自治区内蒙古仕奇集团投资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被盗版盗播案,并在首都举办党中央各大媒体参加的新闻发布会,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推动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帮助文化企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打击计算机软件侵权盗版治理行动和知识产权专项治理行动  全区共查处著作权侵权案件67起,收缴各类侵权盗版制品8万件,维护市场秩序。
        打击色情网站  与自治区有关厅局联合开展治理互联网游戏出版中的“私服”、“外挂”等违法行为,开展打击淫秽色情网站行动。
        打击假冒商标盗印教科书  调查核实假冒自治区印刷企业名义印制的安徽阜阳毒奶粉假包装、假标识和假商标案。查处了内蒙古百银印刷厂盗印蒙古国图书一案,给予该印刷厂通报批评、停业整顿三个月的处罚。对武川燕有印刷厂盗印教材教辅等案进行查处。
        扫黄打非  与自治区“扫黄打非”办联合开展,集中查处有关政治类反动书刊和非法书刊工作,加强出版物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在全区“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中1个处室被评为先进集体,1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
        【交流与合作】与自治区信息产业办联合举办全区首届中外着名软件企业产品演示会,为中外高新技术企业参与自治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受到用户和产业界人士的好评。积极做好国庆55周年期间优秀出版物的展示、展销活动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学习辅导读物的发行工作。选送《宇宙奥秘》(蒙古文)、《少儿科学宝库丛书》(蒙古文)、《青少年科技活动导论》等6种图书作为自治区科学技术产品参加“第三届APEC亚太经合组织青年科学节”展览,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组团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书市  共展出图书2176种,期刊100多种,总订货码洋达到2100万元,高于历届。自治区代表团总人数150多人。组织全区7家出版社参加北京图书订货会,订货码洋1790多万元。
        组织举办第五届草原书市  本届草原书市是内蒙古首届国际草原文化节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期间举办京、晋、鄂、冀、内蒙古版图书定货会、第七届蒙古文图书展销定货会、报刊展销定货会及蒙古文图书出版发行工作研讨会等。全国有50余家图书、音像出版社、30余家报刊杂志社和60余家发行单位参加,加强自治区出版发行界与兄弟省市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声誉,扩大影响。
        坚持为“三农”服务  内蒙古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单位获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先进单位。参加“全区科技活动周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展销图书及音像制品500多种。
        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外宣力度  《纳税人报》承办了“伊利杯首届中国纳税人维权论坛”、漫友杂志组织“2004年东方国际原创动画漫画艺术大赛”;文化出版社在北京举行《葛尔乐朝克图全集》首发式;人民出版社与内蒙古电台合办“蒙古文图书宣传直播节目”;外文书店举办“书香三月人大版图书全国联展活动”,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岗位教育培训工作】举办继续教育培训、报刊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印刷发行人员业务培训14期,培训人数1800多人。
        组织完成全区出版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共评审通过78人,其中编审人员31人,副编审47人。
        【“草原书屋”工程】继续开展“草原书屋”工程建设,目前仅全区书店系统建立“草原书屋”联系点共300多个,送书1000余次,35万余册,码洋230多万元。向呼市托县五申乡、锡盟正镶白旗明安图小学、锡林浩特市蒙古族中学赠送书报刊3100多册、价值6万多元。
        (袁新春)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新闻出版
  •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领导名录】
        局      长:石玉平           
        副  局  长:布仁巴雅尔(蒙古族)
                   高金祥           
                   姜伯彦(蒙古族)   
        纪 检组 长:段洪胜           
        助理巡视员:邵  鸥(女)       
                   林  华(女蒙古族) 
        【制定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精神,根据自治区第三产业工作会议精神,从自治区新闻出版业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制定《内蒙古新闻出版产业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内蒙古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总目标、发展重点和建设项目,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确定发展思路,力争到2010年,全区新闻出版产业的总产值达到73亿元,总资产达到101亿元,总利润达到1.2亿元,解决就业人员1万多人,实现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目标。
        【深化出版改革】
        加快组建内蒙古出版集团步伐  进一步研究讨论、修改完善《关于组建内蒙古出版集团公司的方案》,明确集团的企业性质、范围、目标、原则和运行体制机制及有关配套政策,突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制定区直机关报刊结构调整和实行分类财政补贴的方案  在对全区区直机关报刊主办单位性质和财政拨款方式进行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全区报刊的结构调整和财政补贴方式提出建议并形成《方案》。方案的提出对调整优化全区报刊结构,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快发行体制改革  局机关和新华书店联合组成调研组,赴区外发达省区对新华书店进行股份制改造和组建发行集团进行考察调研,初步形成《内蒙古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方案》和《关于组建内蒙古发行集团的方案》讨论稿。完成包头外文书店的转制工作。
        调整报刊结构  为适应市场需求,有8种报刊调整变更刊名,调整业务范围,如:《内蒙古工商报》更名为《财会信报》、《党的教育》(城市版)更名为《漫画世界》、《蒙古语言文学》更名为《中国蒙古学》等。创办期刊《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填补全区报刊结构中的空白。
        【重点项目建设】
        投资兴建内蒙古只读类光盘生产线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同意自治区进口2条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主要经营VCD、DVD复制及电脑软盘和只读类光盘生产。该项目填补自治区没有光盘生产的空白,对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科技文化,实现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抢救对勘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  对勘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是国家“十五”重点出版规划图书,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点工程之一,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定,出版局及时牵头成立抢救对勘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出版计划,并多渠道筹措资金,启动编辑出版工作。
        编纂绥远通志稿  《绥远通志》始修于民国19年(1931年),是一部全面志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非常珍贵的地方文献稿,列入向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重点献礼图书,字数240多万,共12册,出版经费基本落实。
        内蒙古图书大厦和维力斯大厦主体竣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筑面积3万多平米的图书大厦和维力斯大厦主体竣工,大厦集办公、销售、信息、商贸服务于一体,为自治区新闻出版业走集团化之路,实现规模化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增加蒙文图书亏损补贴  由二十年前的470万元,增加到700万元。
        【实施精品战略】
        获奖情况  《蒙古民族通史》、《蒙古人与马:蒙古族马文化大全》(蒙古文)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内蒙古长调民歌集萃》CD获第三届国家音像制品奖提名奖,《草原歌声》CD列入“向未成年人推荐百种优秀音像制品”目录,《影响世界的50部文学名着》等2种图书被列为教育部2004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睡前30分钟好故事》被列入“百套全国青少年喜爱的优秀图书”,有《绘图本蒙古族通史》等20种图书获第三届内蒙古图书奖。1名同志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纳荷芽》杂志获首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奖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花的原野》2种期刊荣获北方“十佳”期刊奖,《实践》(汉文版)、《稀土》等15种期刊获优秀期刊奖。组织第三届“内蒙古期刊奖”评奖活动,《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等10种期刊荣获“内蒙古期刊奖”。组织评选出第二届“内蒙古十佳编辑”。认真组织开展书报刊编校质量优胜奖评选,有3个单位获奖。选报4种期刊参加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选报4种报纸参加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评选活动。有102种图书被新闻出版总署质检中心评为一等品。至10月底,共出图书音像制品2172种,其中蒙文图书841种,发行码洋约2亿元。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发行销售收入共约5亿元,其中蒙文图书发行2400多万元。
        【出版管理】
        加强盟市新闻出版(版权)机构管理  组织盟市新闻出版局负责人召开研讨会,明确管理职能职责,合理划分管理权限。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对全区盟市新闻出版局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1次,不定期培训指导6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进一步清理全区新闻出版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推进正版软件化工作  受自治区政府委托,承担推进自治区政府各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由于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有力,受到国务院督查组的肯定,并予以通报表扬。
        加强音乐著作权作品稿酬收转作品登记管理  呼和浩特市星级饭店均依法取得背景音乐许可使用,有5万多元稿酬转到作者手中,新增作品登记38件。
        按时发放教科书  针对2004年秋季教材不按时上报订数等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和督促,确保课前到书。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关于协调解决规范使用中小学免费教材经费的报告》。
        审批发行年检  认真做好出版物总发行经营许可、书报刊重大选题审批、书号及出版物条码、报刊扩版、增版、增刊的审核报批工作。积极开展全区出版、印刷、发行、打字复印等单位的年度核验登记和换发许可证工作,在年检工作中注重加强报刊治理中停办报刊的注销登记以及划转、管办分离报刊的项目变更登记工作。
        加强书报刊检测  对700多种书报刊、教材进行编校质量、印刷质量抽检。检测中印刷品合格率达99.60%。加强书报刊审读,对《保健俱乐部》、《今日财富》、《财经时报》等违纪违规的报刊给予警告等处罚。
        开展报刊社记者证的网上申报和发放工作  根据总署要求,开展全区统一换发新版记者证工作,并通过“中国记者网”进行网上申报和审批,共审批40家报社和28家广播电台、电视台5800余个记者证。
        【治理整顿规范市场】
        加强对报刊治理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察  通过自查和举报,对《兴安日报》一号多报出版《兴安晚报》、《北方家庭报》违规出版“女性周刊”、《巴彦淖尔报》违规出版“新闻超市”、《北方瓜菜报》违规出版“生活周刊”等问题进行查处。对《理论研究》以发文形式进行摊派予以查处。对《作文报》发放“小记者证”的违规行为进行停业整顿。做到“件件有宗”,保证报刊治理成果,防止反弹。
        治理整顿全区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  对全区16种报型内部资料和138种刊型内部资料进行重新审核登记,停办和注销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22种,压缩总量达15.5%。对违纪违规的内部资料,停办1种、严重警告2种、提出批评18种。
        清理整顿和重新登记报刊社记者站  依据条件和标准,对93家报刊社记者站进行重新登记并核发“登记证”,撤销40多家未办理重新登记的报刊社记者站登记号,对法制日报内蒙古记者站擅自建立分社进行查处。通过治理整顿,全区报刊社记者站的工作秩序明显好转。
        与自治区纠风办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2004年秋季盗版教材、教辅读物专项治理行动,并赴各盟市检查验收。与自治区8个部门联合开展对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工作。
        【打击侵权盗版活动】
        《成吉思汗》盗版  严肃查处自治区内蒙古仕奇集团投资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被盗版盗播案,并在首都举办党中央各大媒体参加的新闻发布会,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推动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帮助文化企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打击计算机软件侵权盗版治理行动和知识产权专项治理行动  全区共查处著作权侵权案件67起,收缴各类侵权盗版制品8万件,维护市场秩序。
        打击色情网站  与自治区有关厅局联合开展治理互联网游戏出版中的“私服”、“外挂”等违法行为,开展打击淫秽色情网站行动。
        打击假冒商标盗印教科书  调查核实假冒自治区印刷企业名义印制的安徽阜阳毒奶粉假包装、假标识和假商标案。查处了内蒙古百银印刷厂盗印蒙古国图书一案,给予该印刷厂通报批评、停业整顿三个月的处罚。对武川燕有印刷厂盗印教材教辅等案进行查处。
        扫黄打非  与自治区“扫黄打非”办联合开展,集中查处有关政治类反动书刊和非法书刊工作,加强出版物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在全区“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中1个处室被评为先进集体,1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
        【交流与合作】与自治区信息产业办联合举办全区首届中外着名软件企业产品演示会,为中外高新技术企业参与自治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受到用户和产业界人士的好评。积极做好国庆55周年期间优秀出版物的展示、展销活动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学习辅导读物的发行工作。选送《宇宙奥秘》(蒙古文)、《少儿科学宝库丛书》(蒙古文)、《青少年科技活动导论》等6种图书作为自治区科学技术产品参加“第三届APEC亚太经合组织青年科学节”展览,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组团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书市  共展出图书2176种,期刊100多种,总订货码洋达到2100万元,高于历届。自治区代表团总人数150多人。组织全区7家出版社参加北京图书订货会,订货码洋1790多万元。
        组织举办第五届草原书市  本届草原书市是内蒙古首届国际草原文化节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期间举办京、晋、鄂、冀、内蒙古版图书定货会、第七届蒙古文图书展销定货会、报刊展销定货会及蒙古文图书出版发行工作研讨会等。全国有50余家图书、音像出版社、30余家报刊杂志社和60余家发行单位参加,加强自治区出版发行界与兄弟省市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声誉,扩大影响。
        坚持为“三农”服务  内蒙古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单位获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先进单位。参加“全区科技活动周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展销图书及音像制品500多种。
        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外宣力度  《纳税人报》承办了“伊利杯首届中国纳税人维权论坛”、漫友杂志组织“2004年东方国际原创动画漫画艺术大赛”;文化出版社在北京举行《葛尔乐朝克图全集》首发式;人民出版社与内蒙古电台合办“蒙古文图书宣传直播节目”;外文书店举办“书香三月人大版图书全国联展活动”,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岗位教育培训工作】举办继续教育培训、报刊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印刷发行人员业务培训14期,培训人数1800多人。
        组织完成全区出版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共评审通过78人,其中编审人员31人,副编审47人。
        【“草原书屋”工程】继续开展“草原书屋”工程建设,目前仅全区书店系统建立“草原书屋”联系点共300多个,送书1000余次,35万余册,码洋230多万元。向呼市托县五申乡、锡盟正镶白旗明安图小学、锡林浩特市蒙古族中学赠送书报刊3100多册、价值6万多元。
        (袁新春)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