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5卷  /  盟市旗县

2005卷

  • 巴林右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                
        副 书 记:德  杰(蒙古族)        
                 昭日格图(蒙古族)      
                 明凤保(女)            
                 师传江                
                 麻  魁(蒙古族5月调离) 
                 钟兴奎(畲族5月挂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图  门(蒙古族1月任职) 
        副 主 任:李松盛                
                 梁新建                
                 国  庆                
                 达林台(蒙古族1月任职) 
                 杨春广                
                 鲍云铎(蒙古族调研员)  
        旗    长:德  杰(蒙古族)        
        副 旗 长:  钢苏和(蒙古族)        
                 孟和达来(蒙古族1月任职)
                 刘存祥(1月任职)       
                 蔚治国(7月调离)       
                 高忠泽(蒙古族1月任职) 
                 崔景英(女1月任职)     
        政协主席:崔  义                
        副 主 席:岳金荣(女蒙古族1月任职)
                 怀枫忠(蒙古族1月任职) 
                 翟金柱                
                 哈斯牧仁(蒙古族1月任职)
                 特古斯(蒙古族)        
        武装部长:吕广治                
        政    委:王  辉                
        【概况】巴林右旗在赤峰市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北纬43°12’~44°27’,东经118°51’~120°05’。旗境东西长154公里,南北宽139公里,全旗总面积10221平方公里。全旗行政区为10个苏木、2个乡、4个镇,159个嘎查村,至2004年底,全旗总人口1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546人,男91320人,女87051人;男性占总人口的51%,女性占49%。人口出生率8.35‰,死亡率12.1‰,自然增长率-3.75‰。有少数民族11个,87542人。是一个以的多民族聚居区。
        2004年,巴林右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95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7%;第二产业完成2.97亿元,比上年增长33.4%;第三产业完成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收入完成7369万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360万元,增长46.2%。2004年,认真落实“三农三牧”各项政策,全旗农牧民人均得到实惠513.6元。筹措资金203万元,补发了各苏木乡镇拖欠的1993~1999年和部分2000~2002年教育在职、离退休、民办、遗属人员工资。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8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41元,分别比上年增加411元和501元。大力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世行贷款扶贫项目”和社会扶贫,解决温饱人口5800人,巩固温饱不稳定人口8200人。全旗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4亿元,贷款余额5.1亿元。
        【农牧业】2004年,巴林右旗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70.2万头(只),粮食总产量达到1.08亿公斤,牲畜总头数和粮食总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加快牲畜改良步伐,新建配种站(点)20处,完成牛冷配3.2万头,小畜改良12万只,肉羊胚胎移植3120只,完成公牛去势9512头,如期实现了“无种公牛旗”的目标。狠抓了牲畜疫病防治工作,防疫密度达100%。种植业结构得以优化,新开发水稻5200亩,栽植果树2893亩,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万亩,完成订单农业8万亩。发展肉牛肉羊育肥小区21处,育肥户1199户;绒山羊专业村10个,饲养量在150只以上的绒山羊养殖户1084户。引进肉用型高杂母牛6100头,优质基础母羊1.5万只;建设奶牛养殖小区(专业村)5处(个),购进奶牛3015头,奶牛发展到4065头;生产罕山白绒山羊种羊6000只,绒山羊存栏103.5万只;新建养鹿小区1处,购进种鹿1000只。年内出栏肉牛2.1万头,肉羊51.2万只。
        全旗新打配机电井174眼,修复渠首工程2处,新建爬坡引水工程2处、蓄水工程6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2万亩。新建人畜饮水工程9处,解决0.45万人、2.3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和维修养畜棚圈30.5万平方米,青贮窖10.6万立方米,购置加工机械785台(套)。常年禁牧区面积由416万亩扩大到726万亩,全旗植被覆盖率提高到86%。巴林右旗被国家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旗(县)”,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和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三等奖。
        【生态建设】2004年,巴林右旗共投入生态建设资金5940万元,较好地完成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草)、德援造林、禁牧舍饲等生态重点项目。完成人工造林11.42万亩,飞播造林1.6万亩,封山(沙)育林10.2万亩,草原建设80.3万亩,水土保持治理14.2万亩,共完成生态治理面积117.72万亩。
        【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巴林右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亿元,比上年增长56.9%。严格执行城市规划,依法拆除违章建筑4340平方米。新建、续建住宅小区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全旗城市建设投资达1.3亿元。公路建设,完成县际公路哈大线沙布台至塔西段三级油路、县道西大线大板至宝日勿苏段三级油路一期工程,铺筑油路86公里,新开通10条通村公路,建设村级公路110公里,新建桥梁2座,完成地方公路建设投资6765.7万元。建成省际通道巴林右旗段一级油路75公里。当年铺筑油路里程是巴林右旗有史以来黑色路面建设里程的总和。投资3065万元,完成了二期农网改造和城网一期改造工程,架设高、低压线路392.2公里。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通过争取上级资金、组织社会捐助、地方财政投入等渠道筹措资金1068.4万元,完成震后房屋重建1015户,使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科技】2004年,巴林右旗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推广工作,青少年科技制作中心被列为“全国青少年社区示范室”,科技培训中心荣获“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称号。继续抓好电脑农牧业推广体系建设工程,“全区电脑农牧业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议”在巴林右旗召开。
        【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多方筹措资金560万元,启动大板三中教学、宿舍楼和大板五中教学楼工程,全旗新建和维修校舍19453平方米。全旗高考上线1151人,本科上线率达47%,再创历史新高。通过招商引资,创办了全旗第一家民办学校。
        【文化】举办“中国蒙古文学巴林笔会暨着名作家阿·敖德斯尔作品研讨会”,承办“全国第四届蒙古语乌力格尔评比会”和“全国蒙古语电视优秀节目评比会”,旗乌兰牧骑代表自治区进京参加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游园演出。
        【体育】举办“全旗首届老年人那达慕大会”和“全民健身周活动”。筹资400多万元,实施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改善有线电视信号质量,开通广电宽带增值业务。积极配合博物馆馆藏文物鉴定工作,通过鉴定一级文物达到126件组、262(件套),跃居全区第三位。筹措资金40万元保护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重建了300年历史的内蒙古地区唯一一座“格斯尔”庙。
        【社会保障】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全年共收缴社会保险基金1288万元,为1625名离退休职工、1080名下岗失业人员及参保对象发放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金1810万元。发放城镇低保资金172.1万元,辐射低保对象2772名。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加强劳动监察,清偿建设领域2003年度以前拖欠工程款676.2万元,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73万元。成立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引导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全年共输出剩余劳动力3.69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8900万元。
        【支持“三农”工作】2004年,是巴林右旗解决“三农”问题工作力度最大,政策落实最快、农牧民受益最多的一年。一是继续深化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认真组织落实税费改革各项政策措施,当年减免涉农税收1043万元,农牧民人均减免84元。二是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兑付直补资金526万元,人均补贴41元。三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拨付扶贫资金1399万元,重点支持72个嘎查村扶贫工程建设;拨付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资金35万元,培训农牧民1000人次。四是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2004年拨付(2003~2004年)退耕还林和禁牧舍饲资金8510万元,其中补助退耕还林户粮食2900万公斤,户均912公斤;直补退耕还林户现金3835万元,户均1206元,投入资金4177万元,用于生态建设、农牧业救灾、疫病防治和地震灾后重建,支持3个嘎查村移民搬迁。
        (纳·宝音贺希格)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巴林右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                
        副 书 记:德  杰(蒙古族)        
                 昭日格图(蒙古族)      
                 明凤保(女)            
                 师传江                
                 麻  魁(蒙古族5月调离) 
                 钟兴奎(畲族5月挂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图  门(蒙古族1月任职) 
        副 主 任:李松盛                
                 梁新建                
                 国  庆                
                 达林台(蒙古族1月任职) 
                 杨春广                
                 鲍云铎(蒙古族调研员)  
        旗    长:德  杰(蒙古族)        
        副 旗 长:  钢苏和(蒙古族)        
                 孟和达来(蒙古族1月任职)
                 刘存祥(1月任职)       
                 蔚治国(7月调离)       
                 高忠泽(蒙古族1月任职) 
                 崔景英(女1月任职)     
        政协主席:崔  义                
        副 主 席:岳金荣(女蒙古族1月任职)
                 怀枫忠(蒙古族1月任职) 
                 翟金柱                
                 哈斯牧仁(蒙古族1月任职)
                 特古斯(蒙古族)        
        武装部长:吕广治                
        政    委:王  辉                
        【概况】巴林右旗在赤峰市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北纬43°12’~44°27’,东经118°51’~120°05’。旗境东西长154公里,南北宽139公里,全旗总面积10221平方公里。全旗行政区为10个苏木、2个乡、4个镇,159个嘎查村,至2004年底,全旗总人口1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546人,男91320人,女87051人;男性占总人口的51%,女性占49%。人口出生率8.35‰,死亡率12.1‰,自然增长率-3.75‰。有少数民族11个,87542人。是一个以的多民族聚居区。
        2004年,巴林右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95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7%;第二产业完成2.97亿元,比上年增长33.4%;第三产业完成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收入完成7369万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360万元,增长46.2%。2004年,认真落实“三农三牧”各项政策,全旗农牧民人均得到实惠513.6元。筹措资金203万元,补发了各苏木乡镇拖欠的1993~1999年和部分2000~2002年教育在职、离退休、民办、遗属人员工资。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8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41元,分别比上年增加411元和501元。大力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世行贷款扶贫项目”和社会扶贫,解决温饱人口5800人,巩固温饱不稳定人口8200人。全旗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4亿元,贷款余额5.1亿元。
        【农牧业】2004年,巴林右旗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70.2万头(只),粮食总产量达到1.08亿公斤,牲畜总头数和粮食总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加快牲畜改良步伐,新建配种站(点)20处,完成牛冷配3.2万头,小畜改良12万只,肉羊胚胎移植3120只,完成公牛去势9512头,如期实现了“无种公牛旗”的目标。狠抓了牲畜疫病防治工作,防疫密度达100%。种植业结构得以优化,新开发水稻5200亩,栽植果树2893亩,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万亩,完成订单农业8万亩。发展肉牛肉羊育肥小区21处,育肥户1199户;绒山羊专业村10个,饲养量在150只以上的绒山羊养殖户1084户。引进肉用型高杂母牛6100头,优质基础母羊1.5万只;建设奶牛养殖小区(专业村)5处(个),购进奶牛3015头,奶牛发展到4065头;生产罕山白绒山羊种羊6000只,绒山羊存栏103.5万只;新建养鹿小区1处,购进种鹿1000只。年内出栏肉牛2.1万头,肉羊51.2万只。
        全旗新打配机电井174眼,修复渠首工程2处,新建爬坡引水工程2处、蓄水工程6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2万亩。新建人畜饮水工程9处,解决0.45万人、2.3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和维修养畜棚圈30.5万平方米,青贮窖10.6万立方米,购置加工机械785台(套)。常年禁牧区面积由416万亩扩大到726万亩,全旗植被覆盖率提高到86%。巴林右旗被国家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旗(县)”,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和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三等奖。
        【生态建设】2004年,巴林右旗共投入生态建设资金5940万元,较好地完成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草)、德援造林、禁牧舍饲等生态重点项目。完成人工造林11.42万亩,飞播造林1.6万亩,封山(沙)育林10.2万亩,草原建设80.3万亩,水土保持治理14.2万亩,共完成生态治理面积117.72万亩。
        【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巴林右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亿元,比上年增长56.9%。严格执行城市规划,依法拆除违章建筑4340平方米。新建、续建住宅小区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全旗城市建设投资达1.3亿元。公路建设,完成县际公路哈大线沙布台至塔西段三级油路、县道西大线大板至宝日勿苏段三级油路一期工程,铺筑油路86公里,新开通10条通村公路,建设村级公路110公里,新建桥梁2座,完成地方公路建设投资6765.7万元。建成省际通道巴林右旗段一级油路75公里。当年铺筑油路里程是巴林右旗有史以来黑色路面建设里程的总和。投资3065万元,完成了二期农网改造和城网一期改造工程,架设高、低压线路392.2公里。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通过争取上级资金、组织社会捐助、地方财政投入等渠道筹措资金1068.4万元,完成震后房屋重建1015户,使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科技】2004年,巴林右旗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推广工作,青少年科技制作中心被列为“全国青少年社区示范室”,科技培训中心荣获“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称号。继续抓好电脑农牧业推广体系建设工程,“全区电脑农牧业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议”在巴林右旗召开。
        【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多方筹措资金560万元,启动大板三中教学、宿舍楼和大板五中教学楼工程,全旗新建和维修校舍19453平方米。全旗高考上线1151人,本科上线率达47%,再创历史新高。通过招商引资,创办了全旗第一家民办学校。
        【文化】举办“中国蒙古文学巴林笔会暨着名作家阿·敖德斯尔作品研讨会”,承办“全国第四届蒙古语乌力格尔评比会”和“全国蒙古语电视优秀节目评比会”,旗乌兰牧骑代表自治区进京参加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游园演出。
        【体育】举办“全旗首届老年人那达慕大会”和“全民健身周活动”。筹资400多万元,实施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改善有线电视信号质量,开通广电宽带增值业务。积极配合博物馆馆藏文物鉴定工作,通过鉴定一级文物达到126件组、262(件套),跃居全区第三位。筹措资金40万元保护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重建了300年历史的内蒙古地区唯一一座“格斯尔”庙。
        【社会保障】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全年共收缴社会保险基金1288万元,为1625名离退休职工、1080名下岗失业人员及参保对象发放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金1810万元。发放城镇低保资金172.1万元,辐射低保对象2772名。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加强劳动监察,清偿建设领域2003年度以前拖欠工程款676.2万元,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73万元。成立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引导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全年共输出剩余劳动力3.69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8900万元。
        【支持“三农”工作】2004年,是巴林右旗解决“三农”问题工作力度最大,政策落实最快、农牧民受益最多的一年。一是继续深化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认真组织落实税费改革各项政策措施,当年减免涉农税收1043万元,农牧民人均减免84元。二是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兑付直补资金526万元,人均补贴41元。三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拨付扶贫资金1399万元,重点支持72个嘎查村扶贫工程建设;拨付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资金35万元,培训农牧民1000人次。四是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2004年拨付(2003~2004年)退耕还林和禁牧舍饲资金8510万元,其中补助退耕还林户粮食2900万公斤,户均912公斤;直补退耕还林户现金3835万元,户均1206元,投入资金4177万元,用于生态建设、农牧业救灾、疫病防治和地震灾后重建,支持3个嘎查村移民搬迁。
        (纳·宝音贺希格)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