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卷

  • 石拐区
  • 【概况】  石拐系蒙古语“喜桂图”之音译,意为“有森林的地方”。石拐区位于包头市东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阴山山脉大青山腹地,东与土默特右旗隔山而居;南部与东河区相望,西南与九原区相接,西以包白公路为界与青山区毗邻,北部与固阳县相连。属大陆性干燥气候类型。石拐区政府驻地喜桂图新区,现辖6个街道、1镇、1苏木,共5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委会、5个嘎查,面积761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52 114人。其中:汉族占比94.3%,少数民族占比5.7%;男女性别比为103.67(以女性为100)。

    石拐区三产比重18316,地区生产总值103.61亿元,同比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74.4亿元,同比增长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同比增长9.4%;城乡居民收入35 722元和13 429元,同比增长7.6%7.7%

    【农业】  调整种植比例,种植错季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及饲草总计3.96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62.9%。落实各项惠农补贴169.5156万元。完成人工山樱桃经济林种植近万亩。花舞人间农业生态园投资500余万元,完成葡萄种植50亩。与兴飞医药和友平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在猫土塔村完成40余亩旱作中草药育苗试种,成功后即可大面积推广。农牧区土地确权工作已完成外业调查及四界确认。

    【畜牧业】  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食品加工物流园区已有入园企业10户,正在建设6户。其中:古顺园一期肉食加工生产线已投入运营;二期面食生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及生产调试,即将投入生产;宝峰冷链物流基地正在建设。完成26个肉牛、肉羊合作社的建设,建成各类棚圈50余栋。牛羊存栏32 813头只;生猪存栏1003头只。开发休闲度假、瓜果采摘等16个旅游休闲农业合作社项目。利用灭蝗资金购入灭蝗珍珠鸡3000只,探索、推广发展科学灭蝗与生态养殖相结合的新途径。开发养马、肉驴饲养等特种养殖及肉鸭、大雁等低饲养成本养殖项目。牧区草原确权颁证工作已完成外业调查及四界确认工作。华西·希望德康包头石拐区3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完毕,项目建成后,石拐区将形成年出栏30万头生猪规模的产业链。

    【林业】  2016年,石拐区完成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10万亩。完成大青山南坡等重点区域绿化0.54 万亩。完成“十个全覆盖”绿化工程533亩。完成青年林、记者林等义务植树基地15.5万株苗木的抚育。完成区属单位种植乔灌木2.15玩株(丛),绿篱9500延长米,地被、草坪4000平方米绿化。投资20多万元,采购森林草原防火物资。石拐区林业局与内蒙古通航航空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包头地区首家“无人机防火护林大队”。围封禁牧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舍饲圈养。完成80平方米的森防实验室及标本室的规范化建设。开展多项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查处涉林行政案件9;与多部门联合执法,集中清理整顿保护区内企业43家。救助野生动物两只。1021日,由内蒙古通航航空有限公司与石拐区林业局联合打造的包头地区首家“无人机护林大队”在石拐区成立。

    【水利】  2016年,石拐区完成2010年后新建的小型水库、节水灌溉等371件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测量重点防治区53个自然村、详查20多个自然村并录入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现场采集终端系统,加装无线预警广播站及简易水位站防护栏、机柜19处。加大防汛抗旱力度,清理河道70公里,清理弃土、弃渣60多万立方米,建设防洪坝2.1万米。完成厂汉沟小流域治理、安全饮水、西部节水增效等批复工程项目。五当召水库项目完成立项、设计批复,获得自治区水利建设支持基金500万元。五当沟水库完成中型水库调整可研编制并通过自治区专家评审。

    【工业】  6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84.4亿元,同比增长9%;园区34户企业纳入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平台,实现降本增效;为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1.5亿元。4户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嫁接新业态盘活闲置资产;水泥建材集中加工园形成66万吨水泥粉磨和30万吨商砼生产能力;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者计划全面启动;诚昊启元股份“新三板”挂牌,48户企业在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包头办事处挂牌;4ppp项目被列入自治区财政厅重点推进项目库;亚新隆顺特钢二期、国卉60万吨型煤项目建成投产,8万吨高碳铬铁、5万吨钨钒铁合金、3万吨钛铁项目改造完工。园区用能监控平台已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验收并投入使用。促进园区转型升级的新材料、循环经济等节点项目及建设100万吨特种功能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获市政府产业基金支持。

    【城镇建设】  2016年,石拐区实施城建项目15个。完成城区地下管廊、区间道路、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完成三电厂至新区供热管网工程。改造老工业区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安置棚户区居民584户,拆除老旧房屋面积2.9万平方米。构建全域地理信息库和共享平台,再次获得“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技术创新奖”,成为内蒙古地区唯一且2次获得“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的地区。投资13亿元,完成52个自然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建成新曙光、鸡毛窑子等一批样板示范村,互助幸福大院成为可复制的亮点创新工程。

    【环境保护】  2016年,石拐区关闭、取缔了影响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焦化冶炼、采砂采石等小企业65家。21户企业完成环保设施改造,北镁科技、亚新隆顺、经纬能化等企业通过环保备案和验收。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建及中水回用工程,铺设管网12公里。建立在线监控平台、高空视频监控系统和大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2天。2016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揭晓,石拐区凭借生态绿色转型发展、特色文旅打造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成效、经验,再次获得“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技术创新奖”,成为内蒙古地区唯一且两次获得“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的地区。

    【交通  电信】  2016年,乌兰此老至城湾旅游公路全线贯通;石五旅游公路(东线)开建;养护厂汉大坝至三岔口公路22.5公里;完成11个自然村、14.8公里街巷硬化;启动农牧区道路亮化工程;完成神包家园二级客运站规划;公路养护等4个项目争取资金2.5151亿元。整合各运营商基础网络资源,建成覆盖新区、旧区、五当召景区的主干光纤网络,现拥有无线基站85个。其中:共有基站6个,4G基站开通49个,4G网络客户12 556户,销售4G终端2686台,更换4G11 722张(移动)。小区宽带建设3个,用户774个(移动),全区宽带覆盖率80%。完成通信和信息化收入819.1万元,物联网收入56.38万元(移动),专线收入35.94万元(移动)。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41万元。

    【商业】  2016年,石拐区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2个。引进资金14.53 亿元,利用外资9000万美元,外贸完成5000万美元,5个亿元以上商贸流通领域项目完成投资11.25亿元。古顺园等3家企业完成股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非公企业神龙硅业、伊畅电子商务及鑫蒙源公司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包头办事处、内蒙古鑫银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金融机构先后落户石拐区。组织古顺园、诚昊物流、鑫蒙源等企业多次参加外贸洽谈会。国际养老养生社区项目获批包头市首家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产业示范项目。规范“十个全覆盖便民超市”建设和管理,实现对超市的动态管理。

    【旅游业】  2016年,石拐区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五当召旅游区进入创建AAAA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在喜桂图新区举办“2016中国·五当召文化旅游发展论坛”。五当召景区投资20.4亿元,打造以“召庙核心保护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集群;大青山影视基地开始承接影视剧取景拍摄服务;喇嘛河生态修复工程新增绿化面积95.2万平方米、水系面积3.47万平方米;与万景旅游、龙之旅公司就五当召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区旅游综合项目签订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与大瑞旅游公司达成初步意向,拟恢复石拐老街和古城塔,实施热带雨林休闲度假村、马鞍山景区和矿井旅游区开发。依托第六届五当召旅游文化节,开展喜桂图风筝节、祭敖包、全国自行车邀请赛等活动,打造全域旅游区新形象。

    【服务业】  2016年,石拐区城市共同配送物流园区和五当召景区被列为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蒙源物流、东风汽贸等16个项目相继建成,形成供应链物流等五大板块。

    【金融  保险】  在石拐区设立支行的3家金融机构主要业务中,存款余额138 413.06万元,其中个人存款84 174.75万元,对公及财政存款54 238.31万元;贷款余额35 394万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4545万元;各类中间业务完成9757.3万元。中国人保财险石拐支公司保费收入完成656.97万元,赔款257万元,实现利润31.97万元。完成石拐区政府采购车辆保险等对公新业务及续保业务。与东风茂祥汽车销售公司签订兼业代理合作协议。

    【科技】  2016年,石拐区开展产学研中介服务,绘宇测绘公司成为包头市创新型试点企业,围绕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建设,争取科技资金30万元。林业局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半干旱区域资源枯竭型地区环境修复植物资源筛选及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引进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筛选出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的物种110余种,完善了针对寒旱自然环境的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经筛选,引进具有环境修复、景观美化等功能的外来和本土物种50余种、110多个品种,用于地区绿化及景观栽种。完成爬榆树苗圃230亩育苗地的改造。

    包头大数据产业园落户石拐区。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北京推介大会签约项目2个、签约额24亿元。网络与知识安全院士工作站在石拐区挂牌;绘宇测绘公司被评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获颁国家测绘甲级资质。

    【教育】  2016年,石拐区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现“一校一品牌”“一生一特长”办学目标。其中,蒙古族小学被命名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三化三高工程”通过包头市教育督导委员会验收。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高考本科上线率为33.1%,中考12人被一批次重点高中录取。有近100人次获市级及以上奖励。完成蒙古族小学“同频互动课堂”建设。投资30余万元,为包十五中一线教师配备41台电脑,新建了录播教室。喜桂图青少年足球场(馆),已完成方案设计和选址工作,即将开工。开展“仪式教育”“书香满校园”“阳光足球阳光校园”等主题系列活动,组织“重走长征路”、参观乌兰夫纪念馆、迎国庆“师生文艺会演”等活动。

    【文化】  石拐区完成21个街道(乡镇)文化站,17个社区(村)文化室建设。举办送图书、送文化下乡活动20余场次。为各文化站(室)和文化大院配备50多万元器材。培养100多名基层文化骨干和若干基层文艺队伍。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长城保护工程基础信息采集系统网上填报及长城保护人员名单上报。联合自治区考古所、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实地勘察石门沟、官牛犋、瓷窑沟等地,在石门和官牛犋各新发现1座障城,在官牛犋村北新发现3座烽火台。实地勘测了圆圪堵山汉代长城遗址。1210日 ,“2016中国·五当召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在喜桂图新区举行。此次论坛围绕“文化旅游新机遇、转型升级新引擎,五当召争创国家5A级景区”为主题,旨在为石拐区乃至包头市文化旅游发展指点迷津,点亮前程。88  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作品、35集电视剧《北方大地》开始在石拐区取景拍摄。

    【卫生】  2016年,石拐区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8个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完善1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为乡镇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配备价值100万元的设备及信息系统。为7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健康一体机。对全区3家集中供水单位进行常态化督查,下达监督文书10份并提出整改意见。与包医一附院组建医疗联合体,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实现双向转诊。在五当召景区完成蒙中医馆标准化建设并已开馆。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人数27 273人。完成布病高危人群300份血样检测,检出5名,报告病例8名,并全部建档。8家单位、嘎查、村在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先进单位活动中通过市爱卫办检查验收。

    【体育】  石拐区建成五当召镇和吉忽伦图苏木小型健身中心,安装13套匹配器材,为具备条件的18个自然村安装健身器材。完成销售体育彩票近80万元。举行石拐区“走向健康,祈福喜桂图”全民健步走活动。举办“相聚喜桂图放飞新希望”石拐区第二届“喜桂图”风筝节暨内蒙古风筝邀请赛,来自自治区内的48只代表队194名选手参赛。举办包头市第二届“鹿城球王”羽毛球争霸赛。组建喜桂图足球俱乐部并参加包头市业余足球乙级联赛。举办内蒙古第九届五当召杯全国自行车邀请赛暨包头市第五届自行车文化节,吸引近300各国内外选手参赛。CCTV-5、新华社、《内蒙古日报》等数十家媒体对赛事进行了广泛报道。

    【社会保障】  截至2016年,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分别为13 347人和 11 678人,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0 945人(含外来人口),工伤保险参保3486人,生育保险参保6348人。被征地农牧民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养老金平均水平为1025.36元。接访民工投诉272批次2600余人,为1321余名农牧民工追回欠薪996万元。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9件,结案7件,正在办理2件,涉及金额247.1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失业人员再就业72人。培训创业人员500人,城镇就业技能培训503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41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2个。

    【人民生活】  实现稳定脱贫720人,减贫率63.72%。城乡在册低保对象1439人,执行580/月·人保障标准。资助在册低保对象参保参合、为低保对象购买商业保险,共投入参保金193.38万元。发放各类救助、补助金170.7万元,为大病低保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55.3万元,发放农牧区65周岁以上老人养老补差金79万元、低收入老人高龄津贴72.06万元。拥军优属,为驻区部队送去7.8万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为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发放补助金、自谋职业金、抚恤金、慰问金等总计298.4万元。办理婚姻登记783对。柳树壕公益性公墓投入使用。健康养老养护中心项目纳入自治区政府和PPP模式推介项目库。完成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建立智慧管理平台,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云平台已上线,社区02O管理服务平台与社会救助管理平台即将上线。

    (撰稿人:杜建平、李忠、宋世国)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石拐区
  • 【概况】  石拐系蒙古语“喜桂图”之音译,意为“有森林的地方”。石拐区位于包头市东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阴山山脉大青山腹地,东与土默特右旗隔山而居;南部与东河区相望,西南与九原区相接,西以包白公路为界与青山区毗邻,北部与固阳县相连。属大陆性干燥气候类型。石拐区政府驻地喜桂图新区,现辖6个街道、1镇、1苏木,共5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委会、5个嘎查,面积761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52 114人。其中:汉族占比94.3%,少数民族占比5.7%;男女性别比为103.67(以女性为100)。

    石拐区三产比重18316,地区生产总值103.61亿元,同比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74.4亿元,同比增长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同比增长9.4%;城乡居民收入35 722元和13 429元,同比增长7.6%7.7%

    【农业】  调整种植比例,种植错季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及饲草总计3.96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62.9%。落实各项惠农补贴169.5156万元。完成人工山樱桃经济林种植近万亩。花舞人间农业生态园投资500余万元,完成葡萄种植50亩。与兴飞医药和友平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在猫土塔村完成40余亩旱作中草药育苗试种,成功后即可大面积推广。农牧区土地确权工作已完成外业调查及四界确认。

    【畜牧业】  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食品加工物流园区已有入园企业10户,正在建设6户。其中:古顺园一期肉食加工生产线已投入运营;二期面食生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及生产调试,即将投入生产;宝峰冷链物流基地正在建设。完成26个肉牛、肉羊合作社的建设,建成各类棚圈50余栋。牛羊存栏32 813头只;生猪存栏1003头只。开发休闲度假、瓜果采摘等16个旅游休闲农业合作社项目。利用灭蝗资金购入灭蝗珍珠鸡3000只,探索、推广发展科学灭蝗与生态养殖相结合的新途径。开发养马、肉驴饲养等特种养殖及肉鸭、大雁等低饲养成本养殖项目。牧区草原确权颁证工作已完成外业调查及四界确认工作。华西·希望德康包头石拐区3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完毕,项目建成后,石拐区将形成年出栏30万头生猪规模的产业链。

    【林业】  2016年,石拐区完成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10万亩。完成大青山南坡等重点区域绿化0.54 万亩。完成“十个全覆盖”绿化工程533亩。完成青年林、记者林等义务植树基地15.5万株苗木的抚育。完成区属单位种植乔灌木2.15玩株(丛),绿篱9500延长米,地被、草坪4000平方米绿化。投资20多万元,采购森林草原防火物资。石拐区林业局与内蒙古通航航空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包头地区首家“无人机防火护林大队”。围封禁牧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舍饲圈养。完成80平方米的森防实验室及标本室的规范化建设。开展多项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查处涉林行政案件9;与多部门联合执法,集中清理整顿保护区内企业43家。救助野生动物两只。1021日,由内蒙古通航航空有限公司与石拐区林业局联合打造的包头地区首家“无人机护林大队”在石拐区成立。

    【水利】  2016年,石拐区完成2010年后新建的小型水库、节水灌溉等371件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测量重点防治区53个自然村、详查20多个自然村并录入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现场采集终端系统,加装无线预警广播站及简易水位站防护栏、机柜19处。加大防汛抗旱力度,清理河道70公里,清理弃土、弃渣60多万立方米,建设防洪坝2.1万米。完成厂汉沟小流域治理、安全饮水、西部节水增效等批复工程项目。五当召水库项目完成立项、设计批复,获得自治区水利建设支持基金500万元。五当沟水库完成中型水库调整可研编制并通过自治区专家评审。

    【工业】  6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84.4亿元,同比增长9%;园区34户企业纳入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平台,实现降本增效;为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1.5亿元。4户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嫁接新业态盘活闲置资产;水泥建材集中加工园形成66万吨水泥粉磨和30万吨商砼生产能力;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者计划全面启动;诚昊启元股份“新三板”挂牌,48户企业在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包头办事处挂牌;4ppp项目被列入自治区财政厅重点推进项目库;亚新隆顺特钢二期、国卉60万吨型煤项目建成投产,8万吨高碳铬铁、5万吨钨钒铁合金、3万吨钛铁项目改造完工。园区用能监控平台已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验收并投入使用。促进园区转型升级的新材料、循环经济等节点项目及建设100万吨特种功能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获市政府产业基金支持。

    【城镇建设】  2016年,石拐区实施城建项目15个。完成城区地下管廊、区间道路、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完成三电厂至新区供热管网工程。改造老工业区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安置棚户区居民584户,拆除老旧房屋面积2.9万平方米。构建全域地理信息库和共享平台,再次获得“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技术创新奖”,成为内蒙古地区唯一且2次获得“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的地区。投资13亿元,完成52个自然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建成新曙光、鸡毛窑子等一批样板示范村,互助幸福大院成为可复制的亮点创新工程。

    【环境保护】  2016年,石拐区关闭、取缔了影响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焦化冶炼、采砂采石等小企业65家。21户企业完成环保设施改造,北镁科技、亚新隆顺、经纬能化等企业通过环保备案和验收。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建及中水回用工程,铺设管网12公里。建立在线监控平台、高空视频监控系统和大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2天。2016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揭晓,石拐区凭借生态绿色转型发展、特色文旅打造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成效、经验,再次获得“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技术创新奖”,成为内蒙古地区唯一且两次获得“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的地区。

    【交通  电信】  2016年,乌兰此老至城湾旅游公路全线贯通;石五旅游公路(东线)开建;养护厂汉大坝至三岔口公路22.5公里;完成11个自然村、14.8公里街巷硬化;启动农牧区道路亮化工程;完成神包家园二级客运站规划;公路养护等4个项目争取资金2.5151亿元。整合各运营商基础网络资源,建成覆盖新区、旧区、五当召景区的主干光纤网络,现拥有无线基站85个。其中:共有基站6个,4G基站开通49个,4G网络客户12 556户,销售4G终端2686台,更换4G11 722张(移动)。小区宽带建设3个,用户774个(移动),全区宽带覆盖率80%。完成通信和信息化收入819.1万元,物联网收入56.38万元(移动),专线收入35.94万元(移动)。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41万元。

    【商业】  2016年,石拐区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2个。引进资金14.53 亿元,利用外资9000万美元,外贸完成5000万美元,5个亿元以上商贸流通领域项目完成投资11.25亿元。古顺园等3家企业完成股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非公企业神龙硅业、伊畅电子商务及鑫蒙源公司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包头办事处、内蒙古鑫银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金融机构先后落户石拐区。组织古顺园、诚昊物流、鑫蒙源等企业多次参加外贸洽谈会。国际养老养生社区项目获批包头市首家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产业示范项目。规范“十个全覆盖便民超市”建设和管理,实现对超市的动态管理。

    【旅游业】  2016年,石拐区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五当召旅游区进入创建AAAA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在喜桂图新区举办“2016中国·五当召文化旅游发展论坛”。五当召景区投资20.4亿元,打造以“召庙核心保护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集群;大青山影视基地开始承接影视剧取景拍摄服务;喇嘛河生态修复工程新增绿化面积95.2万平方米、水系面积3.47万平方米;与万景旅游、龙之旅公司就五当召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区旅游综合项目签订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与大瑞旅游公司达成初步意向,拟恢复石拐老街和古城塔,实施热带雨林休闲度假村、马鞍山景区和矿井旅游区开发。依托第六届五当召旅游文化节,开展喜桂图风筝节、祭敖包、全国自行车邀请赛等活动,打造全域旅游区新形象。

    【服务业】  2016年,石拐区城市共同配送物流园区和五当召景区被列为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蒙源物流、东风汽贸等16个项目相继建成,形成供应链物流等五大板块。

    【金融  保险】  在石拐区设立支行的3家金融机构主要业务中,存款余额138 413.06万元,其中个人存款84 174.75万元,对公及财政存款54 238.31万元;贷款余额35 394万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4545万元;各类中间业务完成9757.3万元。中国人保财险石拐支公司保费收入完成656.97万元,赔款257万元,实现利润31.97万元。完成石拐区政府采购车辆保险等对公新业务及续保业务。与东风茂祥汽车销售公司签订兼业代理合作协议。

    【科技】  2016年,石拐区开展产学研中介服务,绘宇测绘公司成为包头市创新型试点企业,围绕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建设,争取科技资金30万元。林业局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半干旱区域资源枯竭型地区环境修复植物资源筛选及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引进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筛选出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的物种110余种,完善了针对寒旱自然环境的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经筛选,引进具有环境修复、景观美化等功能的外来和本土物种50余种、110多个品种,用于地区绿化及景观栽种。完成爬榆树苗圃230亩育苗地的改造。

    包头大数据产业园落户石拐区。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北京推介大会签约项目2个、签约额24亿元。网络与知识安全院士工作站在石拐区挂牌;绘宇测绘公司被评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获颁国家测绘甲级资质。

    【教育】  2016年,石拐区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现“一校一品牌”“一生一特长”办学目标。其中,蒙古族小学被命名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三化三高工程”通过包头市教育督导委员会验收。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高考本科上线率为33.1%,中考12人被一批次重点高中录取。有近100人次获市级及以上奖励。完成蒙古族小学“同频互动课堂”建设。投资30余万元,为包十五中一线教师配备41台电脑,新建了录播教室。喜桂图青少年足球场(馆),已完成方案设计和选址工作,即将开工。开展“仪式教育”“书香满校园”“阳光足球阳光校园”等主题系列活动,组织“重走长征路”、参观乌兰夫纪念馆、迎国庆“师生文艺会演”等活动。

    【文化】  石拐区完成21个街道(乡镇)文化站,17个社区(村)文化室建设。举办送图书、送文化下乡活动20余场次。为各文化站(室)和文化大院配备50多万元器材。培养100多名基层文化骨干和若干基层文艺队伍。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长城保护工程基础信息采集系统网上填报及长城保护人员名单上报。联合自治区考古所、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实地勘察石门沟、官牛犋、瓷窑沟等地,在石门和官牛犋各新发现1座障城,在官牛犋村北新发现3座烽火台。实地勘测了圆圪堵山汉代长城遗址。1210日 ,“2016中国·五当召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在喜桂图新区举行。此次论坛围绕“文化旅游新机遇、转型升级新引擎,五当召争创国家5A级景区”为主题,旨在为石拐区乃至包头市文化旅游发展指点迷津,点亮前程。88  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作品、35集电视剧《北方大地》开始在石拐区取景拍摄。

    【卫生】  2016年,石拐区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8个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完善1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为乡镇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配备价值100万元的设备及信息系统。为7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健康一体机。对全区3家集中供水单位进行常态化督查,下达监督文书10份并提出整改意见。与包医一附院组建医疗联合体,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实现双向转诊。在五当召景区完成蒙中医馆标准化建设并已开馆。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人数27 273人。完成布病高危人群300份血样检测,检出5名,报告病例8名,并全部建档。8家单位、嘎查、村在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先进单位活动中通过市爱卫办检查验收。

    【体育】  石拐区建成五当召镇和吉忽伦图苏木小型健身中心,安装13套匹配器材,为具备条件的18个自然村安装健身器材。完成销售体育彩票近80万元。举行石拐区“走向健康,祈福喜桂图”全民健步走活动。举办“相聚喜桂图放飞新希望”石拐区第二届“喜桂图”风筝节暨内蒙古风筝邀请赛,来自自治区内的48只代表队194名选手参赛。举办包头市第二届“鹿城球王”羽毛球争霸赛。组建喜桂图足球俱乐部并参加包头市业余足球乙级联赛。举办内蒙古第九届五当召杯全国自行车邀请赛暨包头市第五届自行车文化节,吸引近300各国内外选手参赛。CCTV-5、新华社、《内蒙古日报》等数十家媒体对赛事进行了广泛报道。

    【社会保障】  截至2016年,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分别为13 347人和 11 678人,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0 945人(含外来人口),工伤保险参保3486人,生育保险参保6348人。被征地农牧民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养老金平均水平为1025.36元。接访民工投诉272批次2600余人,为1321余名农牧民工追回欠薪996万元。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9件,结案7件,正在办理2件,涉及金额247.1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失业人员再就业72人。培训创业人员500人,城镇就业技能培训503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41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2个。

    【人民生活】  实现稳定脱贫720人,减贫率63.72%。城乡在册低保对象1439人,执行580/月·人保障标准。资助在册低保对象参保参合、为低保对象购买商业保险,共投入参保金193.38万元。发放各类救助、补助金170.7万元,为大病低保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55.3万元,发放农牧区65周岁以上老人养老补差金79万元、低收入老人高龄津贴72.06万元。拥军优属,为驻区部队送去7.8万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为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发放补助金、自谋职业金、抚恤金、慰问金等总计298.4万元。办理婚姻登记783对。柳树壕公益性公墓投入使用。健康养老养护中心项目纳入自治区政府和PPP模式推介项目库。完成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建立智慧管理平台,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云平台已上线,社区02O管理服务平台与社会救助管理平台即将上线。

    (撰稿人:杜建平、李忠、宋世国)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