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5卷  /  工业

2015卷

  • 工业管理
  •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主任:王秉军

    副主任兼国防科工办主任: ***(蒙古族)

    副主任:张佰成 白培珠(蒙古族)

    副主任 自治区中小企业局局长:张金亮

    副主任 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局长: ***

    总工程师:张树德(蒙古族)

    【概况】2014年是自治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工业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复杂严峻形势,全区经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工业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针对去年工业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复杂严峻形势,建议自治区政府及时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保持全区工业平稳增长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内政发〔201460号)及稳定煤炭企业、鼓励装备制造、光伏产业、促销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辩证施治稳住了工业运行。全年电价补贴32亿元,蒙西电网完成电力多边交易电量3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5%;蒙东电网大用户直供电量32.9亿千瓦时,全区特色行业每度电降价6分,增强了行业竞争力。扩大了自治区化工、有色、钢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工业用电量增速保持在10%以上,分别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周边省市5个百分点以上。全年新增工业用电量180亿千瓦时,带动增加煤炭就地转化1000万吨、工业增加值750亿元、工业税收95亿元,拉动就业10多万人。以控产稳价为目标,推进电煤长期合作协议、取消铁路运输户头,建立区域产量、价格和政策协商机制,认真执行国家煤炭治超治违综合调控政策,煤价由前三季度的持续回落扭转为止跌回升。四季度蒙西煤价上涨25/吨,仅此一项预计四季度煤炭行业净增利税40多亿元。

    【主要经济指标】201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左右,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位由一季度的第二十二位逐季前移至12月份的第十二位;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900亿元,同比增长1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6%;煤炭百万吨死亡率0.027人(全国平均0.29/百万吨),煤矿安全生产成绩显著。工业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冶金(16.5%)、农畜产品加工、化工、装备(16.7%)、高新技术(14.7%5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10%,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超过15%。投资结构明显优化:煤炭、钢铁、水泥投资比重从2010年的33%降到20%,电力、清洁能源、新型化工、精细化工、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自治区统计的28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同比增长的有16种。其中:铝材136.2万吨,增长51.5%;电石840.4万吨,增长19.7%,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风力发电量386.2亿千瓦时,增长4.9%,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白酒61.7万吨,下降1.7%;焦炭3445.9万吨,增长9.5%;铁合金539.3万吨,增长35.4%,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聚氯乙烯树脂314.2万吨,增长36.7%,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粗钢1661.5万吨,下降2.2%;精甲醇647.3万吨,增长7.6%,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水泥6268.3万吨,同比下降2.0%;发电量3857.8亿千瓦时,增长6.6%,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钢材1763.2万吨,下降5.7%;生铁1330.7万吨,下降2.1%;卷烟71万大箱,增长6.8%;啤酒109.4万吨,下降1.3%;天然气280.1亿立方米,增长3.8%,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电解铝235.9万吨,增长6.7%;原煤9.8亿吨,下降0.3%,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工业结构调整】2014年,自治区积极开展工业强基专项行动,突出抓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累计认定3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累计授予自治区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7家,其中包括5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支持了4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学研用对接有序开展。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已达到117家。111月,企业申请发明专利1643件,授权421件,同比增长18.7%。继续实施质量品牌创新培育工作,节能技术、清洁生产、共性关键技术等产业化率达70%以上。列入国家万家企业节能的679户工业企业节能280万吨标准煤,提前一年超额20%完成了“十二五”自治区万家企业节能任务。

    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构建起煤--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建材、光伏、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10大产业延伸链。2014年,通过产能置换等方式吸引进入自治区的有色加工企业30多家,2017年产能将达1000万吨。农畜产品加工通过延长产业链,品种从2012年的1200个增加到2014年的1350个,销售收入由3000亿增加到4000亿,年均增长15.3%,占工业比重由10%提高到14%2014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完成技改投资1154.7亿元,增长12.9%。电石、焦炭、化肥、甲醇分别完成了改造任务的85%95%95%100%。淘汰落后产能:钢铁26.4万吨、水泥656万吨、铁合金29.9万吨、电石55.9万吨。自治区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多元化自治区陆续投产的首批煤制烯烃、乙二醇、煤制气、尿素等新型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积累了1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为自治区煤化工基地产业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煤化工基础产品还将衍生出上百种精细化学品,附加值将呈乘数效应增长,并将形成中小微企业集群。包头装备制造业围绕5万辆重卡和1万辆铁路货车,形成了首个“千亿元装备工业园区”,并利用产业基础和自治区煤化工、电力设备巨大市场,将打造电力辅机、通用设备制造基地。鄂尔多斯市奇瑞的20万台乘用车、30万台发动机项目投产后,集聚了30多户配套企业,形成了汽车配套产业园区。赤峰4万台新能源汽车即将投产、包头5000台新能源特种车开工在建,将带动配套企业集聚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以云计算、多晶硅、蓝宝石为代表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超过15%15个新型特色产业园区正在加速发展。稀土、风电、生物发酵、云计算、单晶硅产业规模连续保持全国第一。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14年,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28.6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7%。其中,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完成投资8388.7亿元,同比增长16%,高于全区工业投资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从东、西部地区看,西部地区投资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西部7盟市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86.3亿元,同比增长17.5%,高于全区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7.4%;东部5盟市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942.4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2.6%。鄂尔多斯市投资规模(2483.6亿元)居全区第一位,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7.5%,占西部7盟市40.8%,对全区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31.6%,拉动全区工业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其它盟市完成投资额依次为:包头市1692.8亿元、通辽市942亿元、赤峰市810.7亿元、乌兰察布市502.7亿元,呼伦贝尔市480.9亿元、巴彦淖尔市468.7亿元、锡林郭勒盟460.8亿元、呼和浩特市370.3亿元、乌海市307.7亿元、阿拉善盟260.5亿元、兴安盟248亿元。

    【“四大基地”建设】围绕能源、煤化工、有色装备、农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狠抓了重特大项目前期、审批、开工和投产,争取国家核准了13个项目、出具路条9个项目,投资总规模近2000多亿元。全区开复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63个。其中,30个投资50亿元以上特大型项目开工。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投产竣工或部分竣工376个,新增煤炭400万吨、电力装机457万千瓦、煤制天然气4亿立方米、电解铝50万吨、尿素200万吨、甲醇160万吨、乙二醇20万吨、焦炭190万吨、PVC30万吨、甲醛29万吨、有机硅8万吨等一批产能。

    【中小企业发展】着力构建了中小微企业工作、政策、服务和融资“四大”体系,鼓励创业创新,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建立了区直部门支持中小微企业年度目标考核机制,开展落实中小微企业减税、清费、放宽准入的专项督查,完成了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枢纽平台一期工程,11个盟市窗口平台、2个专业集群(园区)窗口平台以及1个电视服务平台完成了基础建设。34个旗县建立起中小微企业“助保贷”资金池,为304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4.58亿元。自20143月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新增市场主体23.7万户,同比增长8.1%,其中新注册企业4.12万户,增长91.4%。预计年末全区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达到148万户,增长15%。中小微企业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90%以上。

    【信息化建设】自治区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行业信息化应用率超过90%,“两化深度融合”推进加速。开展了“两化融合”贯标工作,自治区12家试点企业有10家达标。2014年四季度,在包头工业云基础上,启动了“内蒙古网络协同制造中心平台”项目建设工作,建成后自治区将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协同制造中心。蒙牛、伊利婴幼儿奶粉、锡林郭勒盟羊肉质量追溯体系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行业试点,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承办的“内蒙古基于物联网的畜肉产品追溯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正式启动,有5项物联网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纳入了“2014年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电子商务迅速扩大,全区信息消费规模达到450亿元,增速超过自治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呼和浩特市、乌海市已列入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自治区级电子政务平台集中统一建设管理取得突破,2014年,自治区电子政务外网承载了党中央80多个部委、1200多项业务系统和自治区本级政府108个部门、433项业务应用系统,受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表彰。

    【承接产业转移】2014年,全区各盟市分别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三省等地区,相继开展了多次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在化工、冶金、新型建材、机械装备制造及配套、农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鞋帽小五金、战略性新兴产业7大领域,积极承接有利于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的非资源型项目,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和调整结构的新亮点,承接产业转移效果明显。全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85个,协议投资6336亿元,其中落地项目136个,协议投资1672亿元。

    【工业开发区(园区)发展】2014年底,新增营业收入超百亿工业园区3个,超百亿工业园区累计达50个。其中:超500亿元工业园区6个,超千亿元工业园区2个。超百亿元企业35个,其中,超500亿元企业3个。产业布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百亿元以上园区创造的工业总量占全部工业园区的64%以上,占全区工业总量的45%以上。自治区重点推进35个重点工业集中区(园区)建设(西部沿黄沿线22个、东部经济带13个),已形成二、三产业群、产业链,成为就业、人才、创新的集聚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工业管理
  •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主任:王秉军

    副主任兼国防科工办主任: ***(蒙古族)

    副主任:张佰成 白培珠(蒙古族)

    副主任 自治区中小企业局局长:张金亮

    副主任 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局长: ***

    总工程师:张树德(蒙古族)

    【概况】2014年是自治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工业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复杂严峻形势,全区经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工业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针对去年工业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复杂严峻形势,建议自治区政府及时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保持全区工业平稳增长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内政发〔201460号)及稳定煤炭企业、鼓励装备制造、光伏产业、促销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辩证施治稳住了工业运行。全年电价补贴32亿元,蒙西电网完成电力多边交易电量3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5%;蒙东电网大用户直供电量32.9亿千瓦时,全区特色行业每度电降价6分,增强了行业竞争力。扩大了自治区化工、有色、钢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工业用电量增速保持在10%以上,分别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周边省市5个百分点以上。全年新增工业用电量180亿千瓦时,带动增加煤炭就地转化1000万吨、工业增加值750亿元、工业税收95亿元,拉动就业10多万人。以控产稳价为目标,推进电煤长期合作协议、取消铁路运输户头,建立区域产量、价格和政策协商机制,认真执行国家煤炭治超治违综合调控政策,煤价由前三季度的持续回落扭转为止跌回升。四季度蒙西煤价上涨25/吨,仅此一项预计四季度煤炭行业净增利税40多亿元。

    【主要经济指标】201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左右,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位由一季度的第二十二位逐季前移至12月份的第十二位;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900亿元,同比增长1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6%;煤炭百万吨死亡率0.027人(全国平均0.29/百万吨),煤矿安全生产成绩显著。工业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冶金(16.5%)、农畜产品加工、化工、装备(16.7%)、高新技术(14.7%5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10%,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超过15%。投资结构明显优化:煤炭、钢铁、水泥投资比重从2010年的33%降到20%,电力、清洁能源、新型化工、精细化工、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自治区统计的28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同比增长的有16种。其中:铝材136.2万吨,增长51.5%;电石840.4万吨,增长19.7%,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风力发电量386.2亿千瓦时,增长4.9%,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白酒61.7万吨,下降1.7%;焦炭3445.9万吨,增长9.5%;铁合金539.3万吨,增长35.4%,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聚氯乙烯树脂314.2万吨,增长36.7%,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粗钢1661.5万吨,下降2.2%;精甲醇647.3万吨,增长7.6%,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水泥6268.3万吨,同比下降2.0%;发电量3857.8亿千瓦时,增长6.6%,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钢材1763.2万吨,下降5.7%;生铁1330.7万吨,下降2.1%;卷烟71万大箱,增长6.8%;啤酒109.4万吨,下降1.3%;天然气280.1亿立方米,增长3.8%,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电解铝235.9万吨,增长6.7%;原煤9.8亿吨,下降0.3%,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工业结构调整】2014年,自治区积极开展工业强基专项行动,突出抓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累计认定3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累计授予自治区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7家,其中包括5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支持了4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学研用对接有序开展。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已达到117家。111月,企业申请发明专利1643件,授权421件,同比增长18.7%。继续实施质量品牌创新培育工作,节能技术、清洁生产、共性关键技术等产业化率达70%以上。列入国家万家企业节能的679户工业企业节能280万吨标准煤,提前一年超额20%完成了“十二五”自治区万家企业节能任务。

    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构建起煤--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建材、光伏、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10大产业延伸链。2014年,通过产能置换等方式吸引进入自治区的有色加工企业30多家,2017年产能将达1000万吨。农畜产品加工通过延长产业链,品种从2012年的1200个增加到2014年的1350个,销售收入由3000亿增加到4000亿,年均增长15.3%,占工业比重由10%提高到14%2014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完成技改投资1154.7亿元,增长12.9%。电石、焦炭、化肥、甲醇分别完成了改造任务的85%95%95%100%。淘汰落后产能:钢铁26.4万吨、水泥656万吨、铁合金29.9万吨、电石55.9万吨。自治区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多元化自治区陆续投产的首批煤制烯烃、乙二醇、煤制气、尿素等新型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积累了1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为自治区煤化工基地产业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煤化工基础产品还将衍生出上百种精细化学品,附加值将呈乘数效应增长,并将形成中小微企业集群。包头装备制造业围绕5万辆重卡和1万辆铁路货车,形成了首个“千亿元装备工业园区”,并利用产业基础和自治区煤化工、电力设备巨大市场,将打造电力辅机、通用设备制造基地。鄂尔多斯市奇瑞的20万台乘用车、30万台发动机项目投产后,集聚了30多户配套企业,形成了汽车配套产业园区。赤峰4万台新能源汽车即将投产、包头5000台新能源特种车开工在建,将带动配套企业集聚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以云计算、多晶硅、蓝宝石为代表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超过15%15个新型特色产业园区正在加速发展。稀土、风电、生物发酵、云计算、单晶硅产业规模连续保持全国第一。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14年,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28.6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7%。其中,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完成投资8388.7亿元,同比增长16%,高于全区工业投资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从东、西部地区看,西部地区投资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西部7盟市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86.3亿元,同比增长17.5%,高于全区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7.4%;东部5盟市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942.4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2.6%。鄂尔多斯市投资规模(2483.6亿元)居全区第一位,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7.5%,占西部7盟市40.8%,对全区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31.6%,拉动全区工业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其它盟市完成投资额依次为:包头市1692.8亿元、通辽市942亿元、赤峰市810.7亿元、乌兰察布市502.7亿元,呼伦贝尔市480.9亿元、巴彦淖尔市468.7亿元、锡林郭勒盟460.8亿元、呼和浩特市370.3亿元、乌海市307.7亿元、阿拉善盟260.5亿元、兴安盟248亿元。

    【“四大基地”建设】围绕能源、煤化工、有色装备、农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狠抓了重特大项目前期、审批、开工和投产,争取国家核准了13个项目、出具路条9个项目,投资总规模近2000多亿元。全区开复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63个。其中,30个投资50亿元以上特大型项目开工。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投产竣工或部分竣工376个,新增煤炭400万吨、电力装机457万千瓦、煤制天然气4亿立方米、电解铝50万吨、尿素200万吨、甲醇160万吨、乙二醇20万吨、焦炭190万吨、PVC30万吨、甲醛29万吨、有机硅8万吨等一批产能。

    【中小企业发展】着力构建了中小微企业工作、政策、服务和融资“四大”体系,鼓励创业创新,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建立了区直部门支持中小微企业年度目标考核机制,开展落实中小微企业减税、清费、放宽准入的专项督查,完成了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枢纽平台一期工程,11个盟市窗口平台、2个专业集群(园区)窗口平台以及1个电视服务平台完成了基础建设。34个旗县建立起中小微企业“助保贷”资金池,为304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4.58亿元。自20143月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新增市场主体23.7万户,同比增长8.1%,其中新注册企业4.12万户,增长91.4%。预计年末全区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达到148万户,增长15%。中小微企业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90%以上。

    【信息化建设】自治区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行业信息化应用率超过90%,“两化深度融合”推进加速。开展了“两化融合”贯标工作,自治区12家试点企业有10家达标。2014年四季度,在包头工业云基础上,启动了“内蒙古网络协同制造中心平台”项目建设工作,建成后自治区将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协同制造中心。蒙牛、伊利婴幼儿奶粉、锡林郭勒盟羊肉质量追溯体系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行业试点,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承办的“内蒙古基于物联网的畜肉产品追溯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正式启动,有5项物联网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纳入了“2014年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电子商务迅速扩大,全区信息消费规模达到450亿元,增速超过自治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呼和浩特市、乌海市已列入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自治区级电子政务平台集中统一建设管理取得突破,2014年,自治区电子政务外网承载了党中央80多个部委、1200多项业务系统和自治区本级政府108个部门、433项业务应用系统,受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表彰。

    【承接产业转移】2014年,全区各盟市分别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三省等地区,相继开展了多次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在化工、冶金、新型建材、机械装备制造及配套、农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鞋帽小五金、战略性新兴产业7大领域,积极承接有利于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的非资源型项目,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和调整结构的新亮点,承接产业转移效果明显。全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85个,协议投资6336亿元,其中落地项目136个,协议投资1672亿元。

    【工业开发区(园区)发展】2014年底,新增营业收入超百亿工业园区3个,超百亿工业园区累计达50个。其中:超500亿元工业园区6个,超千亿元工业园区2个。超百亿元企业35个,其中,超500亿元企业3个。产业布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百亿元以上园区创造的工业总量占全部工业园区的64%以上,占全区工业总量的45%以上。自治区重点推进35个重点工业集中区(园区)建设(西部沿黄沿线22个、东部经济带13个),已形成二、三产业群、产业链,成为就业、人才、创新的集聚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