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5卷  /  调研报告

2015卷

  • 加快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研究
  •  

    【摘要】近年来,新兴服务业已经成为加速我区传统产业改造、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但其发展目前还面临环境、人才、标准、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未来所处环境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相比于传统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实现跨区域经营更为便捷。如果自治区本土企业在这些领域成长过慢,相关产业没有及时做大做强,区内市场将很快成为别人的盘中之餐。因此,当前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机遇十分宝贵。未来我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要打好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两张“王牌”,还应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支持力度、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在加强行业规划,实施专项引导,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的同时,重点针对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特点,推进市场准入和监管方式改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以网管网”;探索利用网上电子执照、网上资质认证等虚拟产业准入方式推进相关领域改革;探索跨区域行政许可,打破人为分割市场的做法,最大限度为新兴服务业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监管和服务环境。

    受消费升级、商业模式变革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我国服务业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呈现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和带动作用强等特点。与此同时,国家高度重视新兴服务业发展,陆续制定了关于家庭、养老、健康、文化创意等行业的专项政策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体育产业和科技服务业等方面的指导意见。各省区均将新兴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来加以规划推动。新兴服务业已经成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重要的突破口和“生力军”。

    一、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评价      

    新兴服务业是伴随消费结构升级、专业分工深化、价值链分解以及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发展而新生的服务行业;或是利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管理理念、组织形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为更好满足社会高层次和多元化需求而产生的服务业新业态。其涵盖范围广泛,几乎涉及所有的服务业行业门类。

    目前国内外对于新兴服务业的定义和内涵还没有统一认识,国内各省区结合自身发展对新兴服务业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界定和划分标准。比如,福建省将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中介服务、现代金融5个行业界定为本省的新兴服务业;天津市则将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邮轮旅游、海洋服务业、电子认证服务等界定为本地重点扶持的14个新兴服务业类别。从我区的实际情况考虑,我们认为可以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包括电子商务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及目前尚未纳入常规统计口径的休闲旅游、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业归为新兴服务业(详见表一)。

    我区新兴服务业具体分类

    1

    (一)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从总体发展上看,方兴未艾,增长势头良好、规模体量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区网络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快递、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电子商务呼叫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电话保险销售中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专业健康体检咨询机构、跑腿服务公司等新型业态在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城市落地生根;内蒙古商网、中国薯网、爱上草原商城、同利家电网上商城、乌海煤焦化交易中心等一批本地化和行业类电子商务平台及企业自建电商网站也相继涌现。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区新兴服务业进入了一个“质”“量”齐增的新发展阶段。虽然增速较“十一五”时期有所回落,但年均增速仍保持在18%的高速运行区间,比服务业平均增长速度高4.9个百分点。2013年新兴服务业6个领域共实现增加值1244.9亿元,是2010年的1.65倍;在全区第三产业中的占比达到20.3%,比“十一五”末提高了近2.4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情况

    2

     

    图一 我区新兴服务业总量及增长情况

    图二 我区新兴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比变化情况

    ——从内部行业发展上看,各具千秋,成长态势普遍较为良好

    一是信息技术和策划类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区两类行业不仅在“十一五”以来实现了20%以上的高增长,地域性发展特色也逐步显现。2013年两个行业增加值合计达398亿元,成为我区新兴服务业的中坚力量。以软件业为例,目前全区已经拥有软件认证企业104家、获得国家计算机和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以上的企业28家。在商务服务业领域也形成了一批影响力大、独具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如已经成功举办16年的呼和浩特“药交会”,2014年就实现交易额9.5亿元,提供就业机会1.1万个,拉动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实现综合收益1.3亿元。不仅成为了全国性的新药推广主渠道,也成为我区服务业新经济的一张响亮的“名片”。今年以来,仅呼和浩特市就举办“民交会”、“国际农博会”、“台湾名品博览会”等21场展会。行业增加值在7年当中增长6倍,以会展、广告为代表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当中的一个亮点。

    二是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和体育产业特色发展初具格局。由我区动漫企业制作的《大角牛梦工厂》、《草原豆思》等动漫作品得到了业界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大角牛形象还荣获首届“中国十大卡通形象奖”等多项殊荣并被选定为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吉祥物。我区相关企业还创造性的发展了“文化+科技+旅游”、“文化+衍生品”等特色模式,实现了民族文化、创意与自然旅游资源的聚集、聚焦、聚合和聚变。目前,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蓝色故乡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草原豆思魔幻谷等一批集创意产业集聚、旅游集散、绿色食品展销、演艺及特色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已经建成运行。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区居民体育类消费的增加,各类体育设施和场馆经营发展也步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三是健康与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开始起步。健身、中医保健服务、医疗旅游等衍生产业逐渐兴起。我区居民获得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渠道更加多元化,2008年以来,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医药及医疗器材销售总额年均增幅高达26.05%。全区民营医院已达146家,康复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等新兴医疗服务领域开始起步,各类保健、康复、医疗美容机构快速发展。目前,我区诊疗机构(即医院,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外的其他卫生机构已经超过2万家,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增长了两倍。各类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场所、老年人旅行社也开始出现。

    ——从动态进程上看,运作方式虚拟化、网络化、产业链化和高端化、规范化的趋势明显

    健康服务领域,我区的“12320”全区统一电话、网络预约挂号平台已经实现了全区12个盟市的248家医疗机构的联网运作。与此同时,覆盖全区的医药配送和社区医疗服务、农牧区急救中心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养老服务领域,在老年公寓、互助幸福院等村镇社区养老设施日益成熟的同时,奥淳集团、台湾恒安等有实力区内外的企业也开始进入我区养老服务业,一批大型高端的综合性生态养老养生园、养老社区运营平台正在建设当中。此外,我区一些新近发轫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在逐渐走向规范化。比如近几年兴起的PtoP网贷(基于网络平台中介的个人对个人信贷)领域,今年7月内蒙古益合贷金融信息有限公司与浦发银行包头分行签署了资金监管协议,成为全国首批受银行监管资金的网贷平台之一,标志着我区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安全领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从增长潜力上看,在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了较为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强劲的需求,上升空间巨大

    在云计算与大数据领域,仅呼和浩特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地就集中了中国电信内蒙古云计算信息园、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京东盛乐电子商务园等20余个项目,目前已经有百度、搜狐、阿里巴巴等多家企业用户入驻。仅今年以来全区就新增云计算光缆通道2809公里。此外,目前我区已经进入标准的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底全区60岁以上常住人口已达437.3万人,户籍人口中也有17.6%属于老年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6个盟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均超过了30万。全区城乡空巢家庭占比接近30%。在此背景下,根据自治区民政厅在呼和浩特、呼伦贝尔两市所做的抽样调查,目前区内家政服务、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心理疏导、日间照护等养老服务需求十分强劲,相关产业供应缺口巨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从融合发展上看,与其他产业关联渗透,已经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伴随新兴服务业触角的不断延伸,我区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借助新兴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渠道、新模式开展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今年10月底,伊利集团推出了专门面向电商渠道的专售品牌“伊利倍冠奶粉”,主打百分之百进口奶源和超高性价比概念。首站在京东商城上线后,通过0元试用、0元秒杀、买一赠一等网络营销形式进行推广,上线首日一天之内8000罐奶粉就被一扫而空。再如我区羊绒制品相关企业近期在淘宝网举办了首届网络内蒙古羊绒节,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创造了总访客1303万人次、售出羊绒产品2.6万余件,销售金额912.1万元的业绩记录,为我区制造业企业联合开展电商专场大型促销活动首开先河。同时,在银行等传统服务业领域,我区相关企业也开始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比如自治区农信联社等信贷机构就针对我区农牧区地域广大的特点,依托移动通信网,利用POS机等便携式设备开创了“牧户银行”等创新性经营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制约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仍需改善。其中既有政府相关部门监管服务不到位的因素,也有社会整体支撑体系不完备的问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区的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在进行注册登记时企业名称、经营范围等不容易通过审核,仍在用广告公司和文化公司的名头来开展经营;健康养老服务机构中相当比例得不到注册。以包头市为例,全市239家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中只有个别几家服务企业被劳动就业部门认定为家政服务企业,享受就业部门职业培训、保险等方面相关优惠。同时,由于新兴服务业是典型的“轻资产”行业,企业通常以拥有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商业模式、管理经验、优质服务、品牌等无形资产为主,在这一经营模式下缺乏可供抵押融资的固定资产。加上我区相关的价值评估、产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区内风险投资行业本身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新兴服务业企业的筹融资非常困难。此外,物流成本过高,末端配送渠道不畅也影响着新兴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二是人才相对匮乏、标准有所缺位。比如在电子商务领域,我区目前还缺乏网店设计、平台开放等方面的人才。在调研中,宜齐商城(17shop.com)等本土电商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区内院校对电商人才的培养定向很模糊,缺少实战性,不仅开发人员欠缺,管理、运行维护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到位,甚至连合格的网络商品拍摄人才也不多,文化创意等行业领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而在以居民服务、健康养老产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中,最突出的问题则是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的缺失。比如北京、重庆等省区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涉及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行业的服务标准,建立健全了从业人员和企业主体职业资格、资质认证和管理程序,一些地区还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建立“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这方面在我区大多数类似行业还是空白,限制了这些行业相关从业机构向正规划、规范化发展。

    三是相关政策与机制尚待完善。在已制定出台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及《自治区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中,对新兴服务业涉及较少,还没有针对互联网经济全口径意义上的指导性政策和具体措施,在实际操作环节还缺乏针对新兴服务业进行的调整和改变。例如对于图书和药品销售企业,现行政策都要求商家有一定的营业面积,但这样的规定对目前风行的网上书店、电子药店则不再适应,也没有必要。而在电子交易中心、电话销售中心等新兴经济形态中产业链较长,涉及多部门协调监管的行业,还没有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联合工作机制。同时,部分领域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和政策待遇方面还存在不同主体间的不公正问题。比如健康服务领域,在赤峰、包头调研期间朝聚眼科医院等民营医疗机构就曾多次向我们反映,目前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在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人员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平等的现象。此外,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还给政府部门的服务业统计与核算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推动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着力点

    新兴服务业中既有相对“高端”、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的外包服务业,也有“接地气”、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新兴生活服务业。根据自治区的具体情况结合未来经济、产业环境,我们认为今后加快推动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应当从关联面较广的领域入手,重点打好二张“王牌”。

    ——打好电子商务服务牌

    电子商务服务业是我国服务业领域增长最快的一个部分,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个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促进电子认证、IT服务、网络营销、网(站)店运营、电子支付、客服外包、快递、动态仓储等其他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即使是其中最传统的快递业务,也是基于二维码、条形码等载体建立在信息系统之上,可实时查询流通过程,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在线支付。打好电子商务这张牌,就是抓住了未来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牛鼻子”。

    图二  电子商务服务业生态系统

    一是提前谋划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电子商务。应当引导区内大型生产企业利用我区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优势,及早利用数据挖掘、数据整合等新手段开展和升级电子商务业务。布局培育我区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电子商务发展,结合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万人创业行动”等就业创业工程,大力扶持、规范微商等移动电商C2C新模式发展。

    二是重视县域和农牧区电子商务。近年来我国县域和乡村电子商务快速崛起,从人均网购次数、人均网购金额等指标看目前都已经超过了一二线城市。我区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有必要着重关注其在旗县乡镇的落地发展,创新应用经营模式,争取使其对农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形成有益的补充。

    三是大力培育本土电商平台。在大宗工业原料、鲜活农畜产品等一些领域,我区本土电商平台具备独特的优势。比如东鸽e购,宜齐商城、大统易购等平台,主要以呼和浩特等区内城市为支点深耕半径100公里以内的网购市场,本土化的运作方式和实体渠道积累的商誉,使它们在服务的快捷性、开展O2O模式等方面较全国性大型平台更胜一筹。除此之外,煤炭、粮油等大宗商品的电子交易平台也应纳入我区电子商务发展关注的重点范围。

    四是积极推动扶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尽快探索打造具有进出口双向功能的电子商务和关务平台。针对俄蒙两国电子商务市场特点,完善服务区内外对俄蒙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利用陆路交通较海运快速便捷的优势,畅通我区经俄蒙前往欧洲的国际快递渠道,争取在我国对欧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打好服务外包牌

    服务外包被认为是新兴服务业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不仅能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其强大的渗透和辐射作用,还可以对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起到推动作用,是服务业新经济形态中的“倍增器”。

    一是重点发展金融后台服务。应当以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有一定相关产业基础的城市为重点,积极吸引国内金融机构的信息技术后台部门进入我区开展运营活动,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产业(ITO);有选择的引入一批商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外包服务企业,发展呼叫中心、金融产品销售支持中心、信用卡服务支持中心、第三方客服机构等业态。

    二是引导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发展外包模式。遴选条件合适的盟市、旗县探索将数据调查、政务服务热线、网站运营、培训以政府采购服务的形式外包出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工商等部门也可探索将职能范围内的一些事务性、窗口性工作流程和事务性服务工作进行外包,“放水养鱼”,加速带动我区服务外包市场和产业的成长壮大。

    三、亟须采取的针对性政策和措施

    新兴服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加快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研究
  •  

    【摘要】近年来,新兴服务业已经成为加速我区传统产业改造、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但其发展目前还面临环境、人才、标准、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未来所处环境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相比于传统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实现跨区域经营更为便捷。如果自治区本土企业在这些领域成长过慢,相关产业没有及时做大做强,区内市场将很快成为别人的盘中之餐。因此,当前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机遇十分宝贵。未来我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要打好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两张“王牌”,还应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支持力度、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在加强行业规划,实施专项引导,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的同时,重点针对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特点,推进市场准入和监管方式改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以网管网”;探索利用网上电子执照、网上资质认证等虚拟产业准入方式推进相关领域改革;探索跨区域行政许可,打破人为分割市场的做法,最大限度为新兴服务业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监管和服务环境。

    受消费升级、商业模式变革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我国服务业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呈现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和带动作用强等特点。与此同时,国家高度重视新兴服务业发展,陆续制定了关于家庭、养老、健康、文化创意等行业的专项政策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体育产业和科技服务业等方面的指导意见。各省区均将新兴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来加以规划推动。新兴服务业已经成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重要的突破口和“生力军”。

    一、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评价      

    新兴服务业是伴随消费结构升级、专业分工深化、价值链分解以及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发展而新生的服务行业;或是利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管理理念、组织形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为更好满足社会高层次和多元化需求而产生的服务业新业态。其涵盖范围广泛,几乎涉及所有的服务业行业门类。

    目前国内外对于新兴服务业的定义和内涵还没有统一认识,国内各省区结合自身发展对新兴服务业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界定和划分标准。比如,福建省将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中介服务、现代金融5个行业界定为本省的新兴服务业;天津市则将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邮轮旅游、海洋服务业、电子认证服务等界定为本地重点扶持的14个新兴服务业类别。从我区的实际情况考虑,我们认为可以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包括电子商务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及目前尚未纳入常规统计口径的休闲旅游、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业归为新兴服务业(详见表一)。

    我区新兴服务业具体分类

    1

    (一)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从总体发展上看,方兴未艾,增长势头良好、规模体量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区网络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快递、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电子商务呼叫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电话保险销售中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专业健康体检咨询机构、跑腿服务公司等新型业态在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城市落地生根;内蒙古商网、中国薯网、爱上草原商城、同利家电网上商城、乌海煤焦化交易中心等一批本地化和行业类电子商务平台及企业自建电商网站也相继涌现。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区新兴服务业进入了一个“质”“量”齐增的新发展阶段。虽然增速较“十一五”时期有所回落,但年均增速仍保持在18%的高速运行区间,比服务业平均增长速度高4.9个百分点。2013年新兴服务业6个领域共实现增加值1244.9亿元,是2010年的1.65倍;在全区第三产业中的占比达到20.3%,比“十一五”末提高了近2.4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情况

    2

     

    图一 我区新兴服务业总量及增长情况

    图二 我区新兴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比变化情况

    ——从内部行业发展上看,各具千秋,成长态势普遍较为良好

    一是信息技术和策划类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区两类行业不仅在“十一五”以来实现了20%以上的高增长,地域性发展特色也逐步显现。2013年两个行业增加值合计达398亿元,成为我区新兴服务业的中坚力量。以软件业为例,目前全区已经拥有软件认证企业104家、获得国家计算机和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以上的企业28家。在商务服务业领域也形成了一批影响力大、独具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如已经成功举办16年的呼和浩特“药交会”,2014年就实现交易额9.5亿元,提供就业机会1.1万个,拉动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实现综合收益1.3亿元。不仅成为了全国性的新药推广主渠道,也成为我区服务业新经济的一张响亮的“名片”。今年以来,仅呼和浩特市就举办“民交会”、“国际农博会”、“台湾名品博览会”等21场展会。行业增加值在7年当中增长6倍,以会展、广告为代表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当中的一个亮点。

    二是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和体育产业特色发展初具格局。由我区动漫企业制作的《大角牛梦工厂》、《草原豆思》等动漫作品得到了业界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大角牛形象还荣获首届“中国十大卡通形象奖”等多项殊荣并被选定为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吉祥物。我区相关企业还创造性的发展了“文化+科技+旅游”、“文化+衍生品”等特色模式,实现了民族文化、创意与自然旅游资源的聚集、聚焦、聚合和聚变。目前,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蓝色故乡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草原豆思魔幻谷等一批集创意产业集聚、旅游集散、绿色食品展销、演艺及特色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已经建成运行。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区居民体育类消费的增加,各类体育设施和场馆经营发展也步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三是健康与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开始起步。健身、中医保健服务、医疗旅游等衍生产业逐渐兴起。我区居民获得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渠道更加多元化,2008年以来,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医药及医疗器材销售总额年均增幅高达26.05%。全区民营医院已达146家,康复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等新兴医疗服务领域开始起步,各类保健、康复、医疗美容机构快速发展。目前,我区诊疗机构(即医院,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外的其他卫生机构已经超过2万家,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增长了两倍。各类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场所、老年人旅行社也开始出现。

    ——从动态进程上看,运作方式虚拟化、网络化、产业链化和高端化、规范化的趋势明显

    健康服务领域,我区的“12320”全区统一电话、网络预约挂号平台已经实现了全区12个盟市的248家医疗机构的联网运作。与此同时,覆盖全区的医药配送和社区医疗服务、农牧区急救中心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养老服务领域,在老年公寓、互助幸福院等村镇社区养老设施日益成熟的同时,奥淳集团、台湾恒安等有实力区内外的企业也开始进入我区养老服务业,一批大型高端的综合性生态养老养生园、养老社区运营平台正在建设当中。此外,我区一些新近发轫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在逐渐走向规范化。比如近几年兴起的PtoP网贷(基于网络平台中介的个人对个人信贷)领域,今年7月内蒙古益合贷金融信息有限公司与浦发银行包头分行签署了资金监管协议,成为全国首批受银行监管资金的网贷平台之一,标志着我区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安全领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从增长潜力上看,在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了较为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强劲的需求,上升空间巨大

    在云计算与大数据领域,仅呼和浩特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地就集中了中国电信内蒙古云计算信息园、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京东盛乐电子商务园等20余个项目,目前已经有百度、搜狐、阿里巴巴等多家企业用户入驻。仅今年以来全区就新增云计算光缆通道2809公里。此外,目前我区已经进入标准的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底全区60岁以上常住人口已达437.3万人,户籍人口中也有17.6%属于老年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6个盟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均超过了30万。全区城乡空巢家庭占比接近30%。在此背景下,根据自治区民政厅在呼和浩特、呼伦贝尔两市所做的抽样调查,目前区内家政服务、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心理疏导、日间照护等养老服务需求十分强劲,相关产业供应缺口巨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从融合发展上看,与其他产业关联渗透,已经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伴随新兴服务业触角的不断延伸,我区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借助新兴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渠道、新模式开展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今年10月底,伊利集团推出了专门面向电商渠道的专售品牌“伊利倍冠奶粉”,主打百分之百进口奶源和超高性价比概念。首站在京东商城上线后,通过0元试用、0元秒杀、买一赠一等网络营销形式进行推广,上线首日一天之内8000罐奶粉就被一扫而空。再如我区羊绒制品相关企业近期在淘宝网举办了首届网络内蒙古羊绒节,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创造了总访客1303万人次、售出羊绒产品2.6万余件,销售金额912.1万元的业绩记录,为我区制造业企业联合开展电商专场大型促销活动首开先河。同时,在银行等传统服务业领域,我区相关企业也开始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比如自治区农信联社等信贷机构就针对我区农牧区地域广大的特点,依托移动通信网,利用POS机等便携式设备开创了“牧户银行”等创新性经营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制约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仍需改善。其中既有政府相关部门监管服务不到位的因素,也有社会整体支撑体系不完备的问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区的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在进行注册登记时企业名称、经营范围等不容易通过审核,仍在用广告公司和文化公司的名头来开展经营;健康养老服务机构中相当比例得不到注册。以包头市为例,全市239家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中只有个别几家服务企业被劳动就业部门认定为家政服务企业,享受就业部门职业培训、保险等方面相关优惠。同时,由于新兴服务业是典型的“轻资产”行业,企业通常以拥有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商业模式、管理经验、优质服务、品牌等无形资产为主,在这一经营模式下缺乏可供抵押融资的固定资产。加上我区相关的价值评估、产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区内风险投资行业本身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新兴服务业企业的筹融资非常困难。此外,物流成本过高,末端配送渠道不畅也影响着新兴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二是人才相对匮乏、标准有所缺位。比如在电子商务领域,我区目前还缺乏网店设计、平台开放等方面的人才。在调研中,宜齐商城(17shop.com)等本土电商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区内院校对电商人才的培养定向很模糊,缺少实战性,不仅开发人员欠缺,管理、运行维护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到位,甚至连合格的网络商品拍摄人才也不多,文化创意等行业领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而在以居民服务、健康养老产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中,最突出的问题则是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的缺失。比如北京、重庆等省区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涉及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行业的服务标准,建立健全了从业人员和企业主体职业资格、资质认证和管理程序,一些地区还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建立“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这方面在我区大多数类似行业还是空白,限制了这些行业相关从业机构向正规划、规范化发展。

    三是相关政策与机制尚待完善。在已制定出台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及《自治区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中,对新兴服务业涉及较少,还没有针对互联网经济全口径意义上的指导性政策和具体措施,在实际操作环节还缺乏针对新兴服务业进行的调整和改变。例如对于图书和药品销售企业,现行政策都要求商家有一定的营业面积,但这样的规定对目前风行的网上书店、电子药店则不再适应,也没有必要。而在电子交易中心、电话销售中心等新兴经济形态中产业链较长,涉及多部门协调监管的行业,还没有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联合工作机制。同时,部分领域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和政策待遇方面还存在不同主体间的不公正问题。比如健康服务领域,在赤峰、包头调研期间朝聚眼科医院等民营医疗机构就曾多次向我们反映,目前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在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人员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平等的现象。此外,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还给政府部门的服务业统计与核算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推动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着力点

    新兴服务业中既有相对“高端”、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的外包服务业,也有“接地气”、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新兴生活服务业。根据自治区的具体情况结合未来经济、产业环境,我们认为今后加快推动我区新兴服务业发展应当从关联面较广的领域入手,重点打好二张“王牌”。

    ——打好电子商务服务牌

    电子商务服务业是我国服务业领域增长最快的一个部分,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个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促进电子认证、IT服务、网络营销、网(站)店运营、电子支付、客服外包、快递、动态仓储等其他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即使是其中最传统的快递业务,也是基于二维码、条形码等载体建立在信息系统之上,可实时查询流通过程,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在线支付。打好电子商务这张牌,就是抓住了未来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牛鼻子”。

    图二  电子商务服务业生态系统

    一是提前谋划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电子商务。应当引导区内大型生产企业利用我区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优势,及早利用数据挖掘、数据整合等新手段开展和升级电子商务业务。布局培育我区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电子商务发展,结合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万人创业行动”等就业创业工程,大力扶持、规范微商等移动电商C2C新模式发展。

    二是重视县域和农牧区电子商务。近年来我国县域和乡村电子商务快速崛起,从人均网购次数、人均网购金额等指标看目前都已经超过了一二线城市。我区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有必要着重关注其在旗县乡镇的落地发展,创新应用经营模式,争取使其对农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形成有益的补充。

    三是大力培育本土电商平台。在大宗工业原料、鲜活农畜产品等一些领域,我区本土电商平台具备独特的优势。比如东鸽e购,宜齐商城、大统易购等平台,主要以呼和浩特等区内城市为支点深耕半径100公里以内的网购市场,本土化的运作方式和实体渠道积累的商誉,使它们在服务的快捷性、开展O2O模式等方面较全国性大型平台更胜一筹。除此之外,煤炭、粮油等大宗商品的电子交易平台也应纳入我区电子商务发展关注的重点范围。

    四是积极推动扶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尽快探索打造具有进出口双向功能的电子商务和关务平台。针对俄蒙两国电子商务市场特点,完善服务区内外对俄蒙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利用陆路交通较海运快速便捷的优势,畅通我区经俄蒙前往欧洲的国际快递渠道,争取在我国对欧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打好服务外包牌

    服务外包被认为是新兴服务业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不仅能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其强大的渗透和辐射作用,还可以对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起到推动作用,是服务业新经济形态中的“倍增器”。

    一是重点发展金融后台服务。应当以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有一定相关产业基础的城市为重点,积极吸引国内金融机构的信息技术后台部门进入我区开展运营活动,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产业(ITO);有选择的引入一批商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外包服务企业,发展呼叫中心、金融产品销售支持中心、信用卡服务支持中心、第三方客服机构等业态。

    二是引导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发展外包模式。遴选条件合适的盟市、旗县探索将数据调查、政务服务热线、网站运营、培训以政府采购服务的形式外包出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工商等部门也可探索将职能范围内的一些事务性、窗口性工作流程和事务性服务工作进行外包,“放水养鱼”,加速带动我区服务外包市场和产业的成长壮大。

    三、亟须采取的针对性政策和措施

    新兴服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