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卷

  • 粮食购销
  •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冯有恩

    副局长:王斯琴(女 蒙古族) 刘永旺

    总经济师:***

    副局长:赵长青

    纪检组长:高晗

    副巡视员:柯克

    【概况】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流通工作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区粮食流通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和重点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有效应对秋粮收储任务重、政策调整快、仓储设施建设规模大、项目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粮食流通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依法治粮取得积极成效,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职工收入有所增加,全区粮食流通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粮食生产】201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2753万吨,同比减少0.7%。其中:玉米2186.1万吨,同比增加5.6%;小麦153.9万吨,同比减少14.7%;大豆81.9万吨,同地减少31.6%;稻谷52.4万吨,同比减少6.5%;油料170.3万吨,同比增加7.7%。

    【粮食流通】2014年,商品粮收购1740万吨。其中:玉米1587.8万吨,同比减少29.9%;小麦72.1万吨,同比增加24.3%;大豆16.3万吨,同比增加83.2%;稻谷30.8万吨,同比增加33.9%;油料24.7万吨,同比增加3.3%。区外调入小麦16.5万吨、稻谷10.2万吨,同比减少2.9%和10.9%。全区共启动临储玉米收购库点392个,其中地方企业163家。430日,完成临储粮收购。6月底,完成验收任务,验收结果显示:全区临储粮质量全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做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针对自治区部分生霉粒玉米超标,不能进入国家临储收购,农民既得利益受损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及时向国家粮食局反映,要求将生霉粒玉米控制标准从2%放宽到5%,建议对超过5%的出台专门收购政策。经过积极反映,国家把玉米生霉粒控制标准放宽到5%,全区60多亿斤生霉粒超标玉米顺利进入临储收购,由此增加农民收入约20亿元。对生霉粒超过5%的玉米,根据国家发改委、粮食局等8部门《关于做好东北等部分地区生霉粒超标玉米收购工作的通知》精神,自治区动用粮食风险基金2100万元,为东部盟市48家企业补贴购置60台色选机,经色选合格后进入国家临储收购的玉米约5亿斤,由此又增加农民收入约2亿元,使农民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经过积极的争取下,国家将只针对黑龙江和吉林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政策延伸到了内蒙古自治区,为企业增效5亿元。

    配合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积极申请临储粮拍卖和跨省移库140万吨,为20142015年度秋粮收购腾仓泄库打下了基础。积极配合发改委开展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14年,商品粮销售1051.1万吨。其中:玉米814.4万吨,同比增加24%;小麦106.8万吨,同比减少0.9%;大豆26.3万吨,同比减少20%;稻谷69.7万吨,同比增加48%;油料21.3万吨,同比增加7.3%。调出区外玉米164万吨,同比增加75.6%。出口0.5万吨,同比增加635%。2014年底,商品粮库存240万吨。其中:玉米185万吨,同比减少14%;小麦24.1万吨,同比增加4%;大豆8万吨,同比增加91%;稻谷10.3万吨,同比增加0.5%;油料3.9万吨,同比增加93.5%。

    【粮食调控】全面完成了自治区级新增储备粮入库任务,2013年区级储备粮轮换任务基本完成。及时下达20142.6万多吨自治区级储备小麦、4.5万多吨玉米、4.3万吨稻谷和1万吨食用植物油储备轮换计划,4月底前完成轮换。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储备粮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地储粮日常监管。通过巡查,有效指导盟市旗县储备粮管理工作。完成了中储粮代储资格年度认定初审工作,自治区13户粮食企业、1户油脂企业取得党中央储备粮油代储资格。全区粮食企业发挥近年来新建烘干设施和硬化地面的作用,完成224亿斤当年高水分粮处理工作,为国家临储粮收购任务顺利完成和库存粮食安全度夏创造了有利条件。

    【粮食流通监管】在企业自查、旗县普查、盟市抽查的基础上,按照“统一抽调、混合编组、集中培训、综合交叉、本地回避”的原则,从自治区粮食局、农发行内蒙古分行、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自治区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和库存检查专家库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抽查组,分东、西两个组,按照不低于纳入检查范围粮食总量15%的比例、兼顾库存品种和性质、适当增加党中央和地方事权粮食扦样比例的要求,进行了重点抽查。抽查结果显示:粮食库存数量真实,保管账、统计账、财务账,账账相符,并实行分账管理,分仓储存,基础工作扎实,企业管理比较规范。开展秋粮收购、政策性粮食收购、销售、“转圈粮”等专项检查;国家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了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对严重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了查处。自治区粮食局连续9年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首次发起建立了粮食行政执法黑、吉、辽、冀、蒙协调机制,并由内蒙古自治区组织召开了首届年会,为查处跨省区违规行为,有效解决毗邻地区粮食购销矛盾,奠定了机制保障。

    【粮油信息】20146月底,全面完成了全区粮食价格监测预警系统测试。8月,正式启用。积累区内100多个信息点的价格数据,在相邻的8个省区设立11个区外信息监测点,拓宽了自治区粮油市场价格信息采集渠道,基本掌握了相邻省区市粮油市场价格变动信息。完成储备粮管理监测系统软件开发调试,全区12个盟市、满洲里市第一批纳入系统的17家储备粮承储企业硬件设备招标、施工基本完成。储备粮轮换管理交易系统,完成了内部测试。7月,“内蒙古自治区粮油信息网”正式上线运行,网页内容丰富,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年内浏览量近3万次,社会反映良好。《粮油信息周刊》在2013年发行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内容,2014年扩大了发送范围,增发了政府机关和相关部门单位,受到了广泛好评。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大力实施“粮安工程”建设的机遇,从自治区实际出发,配合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重点进行了成品粮储备应急低温仓储设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储粮罩棚和国家20142015年粮食仓储设施第一批400亿斤项目建设工作。截至2014年底,总投资1.5亿元的低温成品库建设已经分4批在12个盟市所在地和满洲里、二连市全面建成或启动,现总仓容8万吨,成为全国唯一全面推进低温成品粮库项目建设的省区。完成了2013年呼伦贝尔市1万套、鄂尔多斯市3.1万套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和验收工作。在国家已经取消了三省一区农户科学储粮2014年度专项建设投资计划的情况下,为解决呼伦贝尔市已经将该项目纳入市政府当年工作报告的实际情况,经过积极汇报,国家粮食局破例安排了呼伦贝尔市6000套小粮仓投资计划,2014年底完成了建设任务。全力推进2011年度320万元、2012年度1750万元自治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项目建设任务,两年投资计划均完成了88%以上。积极申报2015年全区质检能力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5745万多元,其中申报党中央补助资金2169万元。危仓老库维修改造方案经过国家财政部、粮食局评审,列入了2014年国家“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重点支持省份,国家下达了投资计划。全区确认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169个,占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的74%,涉及79个旗县(市、区),计划总投资近7亿元。其中:党中央财政补助1亿元,约占17%,自治区财政筹集2亿元,占33%;盟市财政和企业负责筹集3.5亿元,占50%。这些项目的实施将维修改造仓容335万多吨,计划投资4亿元;功能提升仓容680万吨,包括新增粮情检测、新增环流熏蒸、配置机械通风、新增机械设备、信息系统改造、配置检验检测设备等,计划投资近3亿元。与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制定的2014年“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实施方案,经自治区政府同意,配合自治区财政厅拨付了危仓老库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农发行、中储内蒙古粮分公司下达的100万吨储粮罩棚建设任务,2014年底完成了80%。国家明确自治区20142015年粮食仓储设施第一批400亿斤项目建设规模和补助资金比例,配合自治区发改委组织相关前期工作。2014年,全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达到16亿元。其中:党中央补助资金3亿元,自治区配套资金3亿元,盟市、企业、农户自筹资金10亿元。粮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投入大、覆盖面广,创历史年度新高。

    【粮食质量和安全生产】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会检,对粮食质量安全进行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利用“世界粮食日”、“粮食科技活动周”、“爱粮节粮宣传周”等专题活动,全面开展粮食质量安全宣传。粮油质量检测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扎赉特旗4家粮油质量检测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粮食局验收,被授权挂牌为国家级检验机构。截至2014年底,全区授权挂牌国家级粮油检验机构达到12家。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回头看”,对全区重点库点进行了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102930日,举办了全区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在质量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形势下,全区粮食流通业没有发生大的质量和生产安全事故。

    【行业管理】落实粮食行业统计制度改革,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明显加强。粮食收购许可证审核、换发、清理工作更加规范。粮食应急供应、加工网点进一步健全,“放心粮油”工程稳步推进。军粮供应更加严谨,军粮保障更加有力,军需民食更加融合,同时创立了具有自治区特色的军供优质粮油品牌,积极探索品牌走出去战略。指导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效果明显,积极主动协调落实企业用地、房产等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各类企业税赋均等化。稳步推进“粮食银行”试点工作,核销企业停息挂账贷款5亿多元,为企业营造了宽松的经营环境。2014年,全区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盈利215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这是1960年以来50多年的首次盈利,是历史性突破。大力宣传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倡导“光盘行动”,指导农户和部队伙食单位科学储粮。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培训成效显著,行业人才发展规划稳步推进,行业队伍素质有所提高,凭证从业,持证上岗成为常态。调研工作更加务实,更加注重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指导实际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各地行业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方式有所创新。鄂尔多斯市加大“粮安工程”建设地方投资力度,巴彦淖尔市、锡林郭勒盟增加了地方储备,包头市地储粮轮换实行网上交易,阿拉善盟“放心粮油”工程有效推进,呼伦贝尔市实施“三位一体”执法体系,兴安盟推行绿色农畜产品走向世界战略。帮扶工作借助行业优势在农户科学储粮、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色选机购置补贴等项目和资金方面,向扶贫点倾斜,“三到村三到户”工作得到切实落实。

    【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局机关党委换届,成立了机关纪律委员会。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扎实有效,有针对性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抓工作、干工作、干好工作的正能量越来越浓,为民着想,替政府分忧,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行业风气和机关作风明显加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粮食购销
  •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冯有恩

    副局长:王斯琴(女 蒙古族) 刘永旺

    总经济师:***

    副局长:赵长青

    纪检组长:高晗

    副巡视员:柯克

    【概况】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流通工作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区粮食流通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和重点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有效应对秋粮收储任务重、政策调整快、仓储设施建设规模大、项目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粮食流通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依法治粮取得积极成效,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职工收入有所增加,全区粮食流通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粮食生产】201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2753万吨,同比减少0.7%。其中:玉米2186.1万吨,同比增加5.6%;小麦153.9万吨,同比减少14.7%;大豆81.9万吨,同地减少31.6%;稻谷52.4万吨,同比减少6.5%;油料170.3万吨,同比增加7.7%。

    【粮食流通】2014年,商品粮收购1740万吨。其中:玉米1587.8万吨,同比减少29.9%;小麦72.1万吨,同比增加24.3%;大豆16.3万吨,同比增加83.2%;稻谷30.8万吨,同比增加33.9%;油料24.7万吨,同比增加3.3%。区外调入小麦16.5万吨、稻谷10.2万吨,同比减少2.9%和10.9%。全区共启动临储玉米收购库点392个,其中地方企业163家。430日,完成临储粮收购。6月底,完成验收任务,验收结果显示:全区临储粮质量全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做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针对自治区部分生霉粒玉米超标,不能进入国家临储收购,农民既得利益受损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及时向国家粮食局反映,要求将生霉粒玉米控制标准从2%放宽到5%,建议对超过5%的出台专门收购政策。经过积极反映,国家把玉米生霉粒控制标准放宽到5%,全区60多亿斤生霉粒超标玉米顺利进入临储收购,由此增加农民收入约20亿元。对生霉粒超过5%的玉米,根据国家发改委、粮食局等8部门《关于做好东北等部分地区生霉粒超标玉米收购工作的通知》精神,自治区动用粮食风险基金2100万元,为东部盟市48家企业补贴购置60台色选机,经色选合格后进入国家临储收购的玉米约5亿斤,由此又增加农民收入约2亿元,使农民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经过积极的争取下,国家将只针对黑龙江和吉林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政策延伸到了内蒙古自治区,为企业增效5亿元。

    配合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积极申请临储粮拍卖和跨省移库140万吨,为20142015年度秋粮收购腾仓泄库打下了基础。积极配合发改委开展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14年,商品粮销售1051.1万吨。其中:玉米814.4万吨,同比增加24%;小麦106.8万吨,同比减少0.9%;大豆26.3万吨,同比减少20%;稻谷69.7万吨,同比增加48%;油料21.3万吨,同比增加7.3%。调出区外玉米164万吨,同比增加75.6%。出口0.5万吨,同比增加635%。2014年底,商品粮库存240万吨。其中:玉米185万吨,同比减少14%;小麦24.1万吨,同比增加4%;大豆8万吨,同比增加91%;稻谷10.3万吨,同比增加0.5%;油料3.9万吨,同比增加93.5%。

    【粮食调控】全面完成了自治区级新增储备粮入库任务,2013年区级储备粮轮换任务基本完成。及时下达20142.6万多吨自治区级储备小麦、4.5万多吨玉米、4.3万吨稻谷和1万吨食用植物油储备轮换计划,4月底前完成轮换。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储备粮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地储粮日常监管。通过巡查,有效指导盟市旗县储备粮管理工作。完成了中储粮代储资格年度认定初审工作,自治区13户粮食企业、1户油脂企业取得党中央储备粮油代储资格。全区粮食企业发挥近年来新建烘干设施和硬化地面的作用,完成224亿斤当年高水分粮处理工作,为国家临储粮收购任务顺利完成和库存粮食安全度夏创造了有利条件。

    【粮食流通监管】在企业自查、旗县普查、盟市抽查的基础上,按照“统一抽调、混合编组、集中培训、综合交叉、本地回避”的原则,从自治区粮食局、农发行内蒙古分行、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自治区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和库存检查专家库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抽查组,分东、西两个组,按照不低于纳入检查范围粮食总量15%的比例、兼顾库存品种和性质、适当增加党中央和地方事权粮食扦样比例的要求,进行了重点抽查。抽查结果显示:粮食库存数量真实,保管账、统计账、财务账,账账相符,并实行分账管理,分仓储存,基础工作扎实,企业管理比较规范。开展秋粮收购、政策性粮食收购、销售、“转圈粮”等专项检查;国家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了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对严重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了查处。自治区粮食局连续9年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首次发起建立了粮食行政执法黑、吉、辽、冀、蒙协调机制,并由内蒙古自治区组织召开了首届年会,为查处跨省区违规行为,有效解决毗邻地区粮食购销矛盾,奠定了机制保障。

    【粮油信息】20146月底,全面完成了全区粮食价格监测预警系统测试。8月,正式启用。积累区内100多个信息点的价格数据,在相邻的8个省区设立11个区外信息监测点,拓宽了自治区粮油市场价格信息采集渠道,基本掌握了相邻省区市粮油市场价格变动信息。完成储备粮管理监测系统软件开发调试,全区12个盟市、满洲里市第一批纳入系统的17家储备粮承储企业硬件设备招标、施工基本完成。储备粮轮换管理交易系统,完成了内部测试。7月,“内蒙古自治区粮油信息网”正式上线运行,网页内容丰富,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年内浏览量近3万次,社会反映良好。《粮油信息周刊》在2013年发行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内容,2014年扩大了发送范围,增发了政府机关和相关部门单位,受到了广泛好评。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大力实施“粮安工程”建设的机遇,从自治区实际出发,配合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重点进行了成品粮储备应急低温仓储设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储粮罩棚和国家20142015年粮食仓储设施第一批400亿斤项目建设工作。截至2014年底,总投资1.5亿元的低温成品库建设已经分4批在12个盟市所在地和满洲里、二连市全面建成或启动,现总仓容8万吨,成为全国唯一全面推进低温成品粮库项目建设的省区。完成了2013年呼伦贝尔市1万套、鄂尔多斯市3.1万套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和验收工作。在国家已经取消了三省一区农户科学储粮2014年度专项建设投资计划的情况下,为解决呼伦贝尔市已经将该项目纳入市政府当年工作报告的实际情况,经过积极汇报,国家粮食局破例安排了呼伦贝尔市6000套小粮仓投资计划,2014年底完成了建设任务。全力推进2011年度320万元、2012年度1750万元自治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项目建设任务,两年投资计划均完成了88%以上。积极申报2015年全区质检能力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5745万多元,其中申报党中央补助资金2169万元。危仓老库维修改造方案经过国家财政部、粮食局评审,列入了2014年国家“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重点支持省份,国家下达了投资计划。全区确认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169个,占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的74%,涉及79个旗县(市、区),计划总投资近7亿元。其中:党中央财政补助1亿元,约占17%,自治区财政筹集2亿元,占33%;盟市财政和企业负责筹集3.5亿元,占50%。这些项目的实施将维修改造仓容335万多吨,计划投资4亿元;功能提升仓容680万吨,包括新增粮情检测、新增环流熏蒸、配置机械通风、新增机械设备、信息系统改造、配置检验检测设备等,计划投资近3亿元。与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制定的2014年“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实施方案,经自治区政府同意,配合自治区财政厅拨付了危仓老库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农发行、中储内蒙古粮分公司下达的100万吨储粮罩棚建设任务,2014年底完成了80%。国家明确自治区20142015年粮食仓储设施第一批400亿斤项目建设规模和补助资金比例,配合自治区发改委组织相关前期工作。2014年,全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达到16亿元。其中:党中央补助资金3亿元,自治区配套资金3亿元,盟市、企业、农户自筹资金10亿元。粮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投入大、覆盖面广,创历史年度新高。

    【粮食质量和安全生产】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会检,对粮食质量安全进行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利用“世界粮食日”、“粮食科技活动周”、“爱粮节粮宣传周”等专题活动,全面开展粮食质量安全宣传。粮油质量检测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扎赉特旗4家粮油质量检测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粮食局验收,被授权挂牌为国家级检验机构。截至2014年底,全区授权挂牌国家级粮油检验机构达到12家。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回头看”,对全区重点库点进行了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102930日,举办了全区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在质量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形势下,全区粮食流通业没有发生大的质量和生产安全事故。

    【行业管理】落实粮食行业统计制度改革,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明显加强。粮食收购许可证审核、换发、清理工作更加规范。粮食应急供应、加工网点进一步健全,“放心粮油”工程稳步推进。军粮供应更加严谨,军粮保障更加有力,军需民食更加融合,同时创立了具有自治区特色的军供优质粮油品牌,积极探索品牌走出去战略。指导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效果明显,积极主动协调落实企业用地、房产等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各类企业税赋均等化。稳步推进“粮食银行”试点工作,核销企业停息挂账贷款5亿多元,为企业营造了宽松的经营环境。2014年,全区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盈利215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这是1960年以来50多年的首次盈利,是历史性突破。大力宣传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倡导“光盘行动”,指导农户和部队伙食单位科学储粮。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培训成效显著,行业人才发展规划稳步推进,行业队伍素质有所提高,凭证从业,持证上岗成为常态。调研工作更加务实,更加注重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指导实际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各地行业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方式有所创新。鄂尔多斯市加大“粮安工程”建设地方投资力度,巴彦淖尔市、锡林郭勒盟增加了地方储备,包头市地储粮轮换实行网上交易,阿拉善盟“放心粮油”工程有效推进,呼伦贝尔市实施“三位一体”执法体系,兴安盟推行绿色农畜产品走向世界战略。帮扶工作借助行业优势在农户科学储粮、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色选机购置补贴等项目和资金方面,向扶贫点倾斜,“三到村三到户”工作得到切实落实。

    【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局机关党委换届,成立了机关纪律委员会。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扎实有效,有针对性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抓工作、干工作、干好工作的正能量越来越浓,为民着想,替政府分忧,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行业风气和机关作风明显加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