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1998卷  /  政治

1998卷

  • 驻京办事处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领导名录】

        任:葛继善

    党委书记:李素芳(女)

    【概况】  1949年3月,经华北人民政府和北平(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批准,内蒙古自治政府驻北平办事处正式成立。高博泽布为首任处长。这一时期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以军事政治工作为主,协助北平军管会处理“有关蒙古方面的各种事宜”,具体工作有:对在北平居住或在北平有房产的蒙古族上层人员进行登记;在他们中间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对少数敌特分子和他们的居所进行监控,并对其中一部分藏匿枪支弹药、电台者进行收缴;进行统战工作。1950年,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1954年3月,在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和原绥远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的基础上,合并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处级建制,内设办公室和三个招待所,后又根据工作需要先后成立物资科、采购科、储运组。这个时期,驻京办事处的工作除加强与党中央的联络、接待自治区来京人员、调拨物资、采购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之外,还协助自治区卫生部门解决自治区各族职工群众来京看病、就诊问题;协助自治区人事部门接收分配到自治区的大学生;协助自治区有关部门在京联系邀请外国宾客,联系并安排国内外各类专家赴内蒙古;协助组织自治区来京的文艺团体演出活动及其它大型团体的接待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驻京办事处被迫撤销。1978年1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关于恢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驻京办事处的请示报告》,1979年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正式恢复工作,为处级建制,下设办公室、物资科、崇内招待所(蒙泰宾馆)、崇外招待所(玛拉沁饭店)、经济信息服务部、经济协作部、物资购销部、信息联络部、蒙京公司等。1982年,开始筹建内蒙古宾馆,1985年5月竣工,10月试营业。1989年,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批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升格为准厅级。199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外办事处暂行管理办法》,明确驻京办事处是自治区设在首都北京的窗口,是自治区同党中央、国务院及其部、委和北京市党政机关联系工作的职能机构,是传递各种信息的枢纽和接待自治区来京人员的办事机构。1994年,根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党组的决定,驻京办事处工作职能由接待服务为主转向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主;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进行反腐倡廉工作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规定。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自治区各盟市、厅、局和企业驻京联络处的管理,建立自治区来京务工人员的管理机构,加强与在京的内蒙古籍和在内蒙古工作过的同志的联系工作,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的各项任务。1995年,驻京办事处内设机构升为处级,分别是办公室、接待处、业务处、工会工作委员会,玛拉沁饭店同时升格为处级。1997年2月,经自治区编委批准,驻京办事处内设机构调整为综合处、联络处、接待处、经济信息处、工会工作委员会,在原崇内招待所基础上经过较大规模的装修改造后,成立蒙泰宾馆(处级建制)。驻京办事处恢复初期的任务是:围绕自治区的“四化”建设,开展综合性的经济服务,负责自治区与北京的经济、科技、文化联系工作,从行政和党务方面管理自治区在北京的各种机构和单位,办理自治区党委、政府交办的各种事项。在接待方面主要是为自治区来京人员解决住宿、代购车票及提供各种服务。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驻京办事处的工作职能也在逐步调整改变,服务设施与服务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1997年,驻京办事处系统拥有固定资产8 000万元(未经正式评估);职工总数459人,其中干部85人;有党总支2个,支部23个,党员173名(包括各驻京联络处)。

     【接待工作】   

    重要活动的接待服务  1997年,驻京办事处的接待服务工作,是围绕自治区在京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开展的,主要有: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来京参加邓小平追悼大会,八届五次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访问自治区,党中央代表团参加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自治区领导参加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王铎在京治病及逝世后的治丧活动,出席党的十五大的内蒙古代表团在京期间的活动,自治区赴河北考察团,自治区党政领导出国访问,自治区主要领导参加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金融工作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向国家有关领导人及有关部门汇报工作等。

    日常接待工作  1997年,驻京办事处接待省级领导220人次,厅级领导210人次,其他重点宾客104人次,共接待自治区来京宾客54 393人次。接待车辆安全行车28.8万公里。

    规范接待程序  1997年驻京办事处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制定《接待服务工作暂行办法》,对接待服务工作的主管及承办单位,实行优免地对象和范围、接送站、接待服务各环节的衔接以及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都详细规定。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司召开的各省区市驻京办事处接待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驻京办事处做典型发言。

    【对外宣传】  1997年,驻京办事处利用各种机会向党中央有关部委,国外驻京商社、财团,以及在京工作的内蒙古籍同志介绍自治区的情况;与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合作完成《内蒙古办事指南》的编辑、出版工作,详细介绍自治区的区情、投资环境、投资方向、优惠政策及对外招商项目。

    【联系联络】  经常与在京工作的内蒙古籍同志沟通联系,邀请有关省部级领导和各部委的同志来办事处座谈、指导工作,以取得有关省部委领导对内蒙古的了解和对有关工作的支持。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1997年新结识80多位内蒙古籍在京人士,其中党政机关40多位,宣传文化系统20多位,科技教育卫生界20多位,新结识和联系12家外商驻京代表机构,与5个部委的有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加强自治区与北京市各方面的联系,促进两区市之间的协作与发展。发挥“窗口、桥梁”作用,搞好“双向服务”工作,在1997年北京市经协工作会议上,驻京办事处主任做专题发言。

    【信息工作】   

    为自治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1997年,驻京办事处共编发《首都信息)>205期,253条;编发《内蒙古信息》17期,19条。驻京办事处提供的信息被政府信息处《区外信息》采用40%以上,其中《专送信息》采用48条。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  与农业部信息中心、《中国外资》杂志信息中心、《人民日报(海外版)》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ETC公司《热点信息报告》编辑部等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外引内联牵线搭桥  1997年,驻京办事处为全区各地区、企业的招商引资项目牵线搭桥的项目有:固阳机械厂土豆淀粉深加工项目;赤峰兴发集团扩产项目;包头鹿苑皮革厂引进意大利生产线技改项目;包头黄河水源地工程向瑞士一财团融资项目;包头——白云、包头南绕城公路项目(香港融资);乌兰察布盟粮食局营养麦片生产项目;包钢建设公司与广东台山、云南铝厂合作开采、运输项目;包头稀土研究院向日本出口稀土产品项目;哲里木盟甘其卡肉联厂引进外资(韩国)进行技改项目(与哲里木盟联络处合作);包头黄河公路大桥的长期租赁项目;伊克昭盟鄂尔多斯食品肉联有限责任公司与韩国双龙集团合作扩大规模项目;内蒙美利奴精品肉羊生产基地与韩国双龙集团合作扩大规模项目;蒙京公司与韩国一公司开展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等。

    【经济效益】  驻京办事处所属的3个宾馆饭店通过狠抓内部管理,努力克服困难,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 859.7万元,其中上缴各种税金108.1万元,承担办事处接待管理费131.6万元,实现利润6万元。

    【对驻京各联络处的管理协调】  1997年,加强对区内22个驻京联络处的管理,注重发挥各驻京办事机构的作用,共召开5次驻京联络处主任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传达上级精神,安排部署工作。各联络处积极联系有关  部委和部门,围绕地区和部门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招商引资、信息联络和接待服务等项工作。 

    【劳务输出和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自治区来京务工人员的管理,1997年共换发就业卡6 980份,较上年增加2 664份;向北京输出劳动力296人次,较上年增加3倍;在自治区建立15个劳务输出基地旗县,并与北京市40多家单位意向输出4 000多人。   

    【老干部工作】  1997年,组织老干部学习8 次,召开座谈会2次,观看爱国主义电影3次,郊游1次,体检1次。遇有生病的,帮助办理住院、出院、结账手续,派人探望等;对离退休老干部提出的困难或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都及时研究,尽量帮助解决。

    【机关作风建设】  为加强机关制度化建设,驻京办事处制定工作规则,从工作职责、会议制度、文件签发及工作配合制度、值班制度、外出报告审批制度、重大经费开支报审制度等方面,作严格的规定;严格考勤制度,每个处室都配备兼职考勤员;对来办事处机关办事的人员,不论是系统内的还是外单位的,都热情接待,能办的事不推不拖,尽快办理。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997年3月,召开驻京机构党的工作会议,总结1996年的工作,布置安排1997年工作。驻京办事处党委建立健全党委会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三会一课”,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廉政建设。全年发展新党员6人,预备党员转正6人,5个党支部按时进行换届选举。1997年,圆满完成党员评议工作和年度考核评比工作。办事处   党委成立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各单位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系统各单位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报告会、座谈会、文体活动,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

    (张  敏  许家俊)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驻京办事处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领导名录】

        任:葛继善

    党委书记:李素芳(女)

    【概况】  1949年3月,经华北人民政府和北平(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批准,内蒙古自治政府驻北平办事处正式成立。高博泽布为首任处长。这一时期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以军事政治工作为主,协助北平军管会处理“有关蒙古方面的各种事宜”,具体工作有:对在北平居住或在北平有房产的蒙古族上层人员进行登记;在他们中间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对少数敌特分子和他们的居所进行监控,并对其中一部分藏匿枪支弹药、电台者进行收缴;进行统战工作。1950年,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1954年3月,在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和原绥远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的基础上,合并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处级建制,内设办公室和三个招待所,后又根据工作需要先后成立物资科、采购科、储运组。这个时期,驻京办事处的工作除加强与党中央的联络、接待自治区来京人员、调拨物资、采购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之外,还协助自治区卫生部门解决自治区各族职工群众来京看病、就诊问题;协助自治区人事部门接收分配到自治区的大学生;协助自治区有关部门在京联系邀请外国宾客,联系并安排国内外各类专家赴内蒙古;协助组织自治区来京的文艺团体演出活动及其它大型团体的接待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驻京办事处被迫撤销。1978年1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关于恢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驻京办事处的请示报告》,1979年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正式恢复工作,为处级建制,下设办公室、物资科、崇内招待所(蒙泰宾馆)、崇外招待所(玛拉沁饭店)、经济信息服务部、经济协作部、物资购销部、信息联络部、蒙京公司等。1982年,开始筹建内蒙古宾馆,1985年5月竣工,10月试营业。1989年,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批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升格为准厅级。199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外办事处暂行管理办法》,明确驻京办事处是自治区设在首都北京的窗口,是自治区同党中央、国务院及其部、委和北京市党政机关联系工作的职能机构,是传递各种信息的枢纽和接待自治区来京人员的办事机构。1994年,根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党组的决定,驻京办事处工作职能由接待服务为主转向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主;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进行反腐倡廉工作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规定。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自治区各盟市、厅、局和企业驻京联络处的管理,建立自治区来京务工人员的管理机构,加强与在京的内蒙古籍和在内蒙古工作过的同志的联系工作,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的各项任务。1995年,驻京办事处内设机构升为处级,分别是办公室、接待处、业务处、工会工作委员会,玛拉沁饭店同时升格为处级。1997年2月,经自治区编委批准,驻京办事处内设机构调整为综合处、联络处、接待处、经济信息处、工会工作委员会,在原崇内招待所基础上经过较大规模的装修改造后,成立蒙泰宾馆(处级建制)。驻京办事处恢复初期的任务是:围绕自治区的“四化”建设,开展综合性的经济服务,负责自治区与北京的经济、科技、文化联系工作,从行政和党务方面管理自治区在北京的各种机构和单位,办理自治区党委、政府交办的各种事项。在接待方面主要是为自治区来京人员解决住宿、代购车票及提供各种服务。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驻京办事处的工作职能也在逐步调整改变,服务设施与服务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1997年,驻京办事处系统拥有固定资产8 000万元(未经正式评估);职工总数459人,其中干部85人;有党总支2个,支部23个,党员173名(包括各驻京联络处)。

     【接待工作】   

    重要活动的接待服务  1997年,驻京办事处的接待服务工作,是围绕自治区在京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开展的,主要有: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来京参加邓小平追悼大会,八届五次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访问自治区,党中央代表团参加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自治区领导参加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王铎在京治病及逝世后的治丧活动,出席党的十五大的内蒙古代表团在京期间的活动,自治区赴河北考察团,自治区党政领导出国访问,自治区主要领导参加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金融工作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向国家有关领导人及有关部门汇报工作等。

    日常接待工作  1997年,驻京办事处接待省级领导220人次,厅级领导210人次,其他重点宾客104人次,共接待自治区来京宾客54 393人次。接待车辆安全行车28.8万公里。

    规范接待程序  1997年驻京办事处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制定《接待服务工作暂行办法》,对接待服务工作的主管及承办单位,实行优免地对象和范围、接送站、接待服务各环节的衔接以及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都详细规定。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司召开的各省区市驻京办事处接待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驻京办事处做典型发言。

    【对外宣传】  1997年,驻京办事处利用各种机会向党中央有关部委,国外驻京商社、财团,以及在京工作的内蒙古籍同志介绍自治区的情况;与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合作完成《内蒙古办事指南》的编辑、出版工作,详细介绍自治区的区情、投资环境、投资方向、优惠政策及对外招商项目。

    【联系联络】  经常与在京工作的内蒙古籍同志沟通联系,邀请有关省部级领导和各部委的同志来办事处座谈、指导工作,以取得有关省部委领导对内蒙古的了解和对有关工作的支持。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1997年新结识80多位内蒙古籍在京人士,其中党政机关40多位,宣传文化系统20多位,科技教育卫生界20多位,新结识和联系12家外商驻京代表机构,与5个部委的有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加强自治区与北京市各方面的联系,促进两区市之间的协作与发展。发挥“窗口、桥梁”作用,搞好“双向服务”工作,在1997年北京市经协工作会议上,驻京办事处主任做专题发言。

    【信息工作】   

    为自治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1997年,驻京办事处共编发《首都信息)>205期,253条;编发《内蒙古信息》17期,19条。驻京办事处提供的信息被政府信息处《区外信息》采用40%以上,其中《专送信息》采用48条。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  与农业部信息中心、《中国外资》杂志信息中心、《人民日报(海外版)》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ETC公司《热点信息报告》编辑部等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外引内联牵线搭桥  1997年,驻京办事处为全区各地区、企业的招商引资项目牵线搭桥的项目有:固阳机械厂土豆淀粉深加工项目;赤峰兴发集团扩产项目;包头鹿苑皮革厂引进意大利生产线技改项目;包头黄河水源地工程向瑞士一财团融资项目;包头——白云、包头南绕城公路项目(香港融资);乌兰察布盟粮食局营养麦片生产项目;包钢建设公司与广东台山、云南铝厂合作开采、运输项目;包头稀土研究院向日本出口稀土产品项目;哲里木盟甘其卡肉联厂引进外资(韩国)进行技改项目(与哲里木盟联络处合作);包头黄河公路大桥的长期租赁项目;伊克昭盟鄂尔多斯食品肉联有限责任公司与韩国双龙集团合作扩大规模项目;内蒙美利奴精品肉羊生产基地与韩国双龙集团合作扩大规模项目;蒙京公司与韩国一公司开展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等。

    【经济效益】  驻京办事处所属的3个宾馆饭店通过狠抓内部管理,努力克服困难,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 859.7万元,其中上缴各种税金108.1万元,承担办事处接待管理费131.6万元,实现利润6万元。

    【对驻京各联络处的管理协调】  1997年,加强对区内22个驻京联络处的管理,注重发挥各驻京办事机构的作用,共召开5次驻京联络处主任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传达上级精神,安排部署工作。各联络处积极联系有关  部委和部门,围绕地区和部门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招商引资、信息联络和接待服务等项工作。 

    【劳务输出和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自治区来京务工人员的管理,1997年共换发就业卡6 980份,较上年增加2 664份;向北京输出劳动力296人次,较上年增加3倍;在自治区建立15个劳务输出基地旗县,并与北京市40多家单位意向输出4 000多人。   

    【老干部工作】  1997年,组织老干部学习8 次,召开座谈会2次,观看爱国主义电影3次,郊游1次,体检1次。遇有生病的,帮助办理住院、出院、结账手续,派人探望等;对离退休老干部提出的困难或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都及时研究,尽量帮助解决。

    【机关作风建设】  为加强机关制度化建设,驻京办事处制定工作规则,从工作职责、会议制度、文件签发及工作配合制度、值班制度、外出报告审批制度、重大经费开支报审制度等方面,作严格的规定;严格考勤制度,每个处室都配备兼职考勤员;对来办事处机关办事的人员,不论是系统内的还是外单位的,都热情接待,能办的事不推不拖,尽快办理。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997年3月,召开驻京机构党的工作会议,总结1996年的工作,布置安排1997年工作。驻京办事处党委建立健全党委会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三会一课”,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廉政建设。全年发展新党员6人,预备党员转正6人,5个党支部按时进行换届选举。1997年,圆满完成党员评议工作和年度考核评比工作。办事处   党委成立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各单位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系统各单位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报告会、座谈会、文体活动,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

    (张  敏  许家俊)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