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1卷  /   金融·保险

2011卷

  • 中国银联
  • 【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领导名录】

    总经理:戈  岚(女 蒙古族)

    助理总经理:任思溟

    【概况】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牢记产业使命,履行社会职责,努力构建“三个中心”(银行卡跨行转接中心、银行卡数据分析中心、银行卡风险管理控制中心)、致力“四个服务”(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地方政府、服务地方金融、服务地方百姓)、打造“五个工程”(银行卡网络服务“畅通工程”、公务卡“阳光工程”、公共支付“便民工程”、支持地方经济和特色企业“品牌工程”、银行卡知识“普及工程”),实现银联网络覆盖全区所有盟市及旗县,建成横跨全区、支持城乡、服务三农、联通全国的安全、高效的自治区银行卡联网通用网络体系,推动了自治区银行卡产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前超额完成自治区政府《内蒙古自治区银行卡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主要目标。

    【业务指标】至2010年末,全区发卡机构达17家,银行卡产品达80多种,累计发卡量达4 177.93万张,同比增长34.25%;其中借记卡3 987.94万张,同比增长33.48%;贷记卡189.99万张,同比增长52.71%。“62”字头银联标准卡累计发行3 223.7万张,占全部银行卡发卡总量的77.2%。全区银行卡特约商户数量达到46 438家,POSATM机具数量分别达到61 965台、4 516台。当年跨行清算笔数4 200万笔,交易金额1 279亿元,增长率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单列市中均排名第1位。全区银行卡渗透率(即银行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率)从2007年的9.4%增长到2010年的30%,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内蒙古银行卡产业拉动全区GDP增长约50亿元,使用银联卡交易节约社会成本约11.98亿元。

    【便民工程】实现了银行卡在便民缴费终端、手机、互联网三大受理渠道的突破。全年累计布放便民缴费终端500台;有线电视缴费业务实现交易笔数2.93万笔,633.35万元;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已经初步形成了银行、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服务机构多方参与的产业格局,手机支付业务全年实现交易235.32万笔、31.0亿元。与5家区域性商业银行签订银联互联网支付业务协议,全年互联网交易额1 269万元。在内蒙古银联的推动下,银行卡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民众不仅可以刷卡购物消费,而且可以通过手机或自助终端、互联网等多渠道使用银行卡交纳公共事业费用,以及医疗、保险、交通、教育费用,也逐步可以用卡缴纳税款等,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生活,“足不出户,实现支付”的理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惠农惠牧工程】积极推动“惠农一卡通”的推广应用,使财政补贴通过银行卡直补到人、直补到户,全年通过“惠农一卡通”发放资金100多亿元,惠及约400万农牧户。支持自治区农信社发行面向农牧民的银行卡——“银联标准金牛卡”,并推动实现了全区农信社约2 700多个网点的联通。内蒙古银联推动的“农牧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惠农支付通”等业务也使广大农牧民享受到了银联卡联网通用带来的便利,已布放近百台惠农支付通终端,注册用户822户,累计交易额4.69亿元。积极落实针对县以下农村牧区的价格优惠扶持政策,建设县域银行卡受理市场,不断改善县域及农村牧区用卡环境。

    【阳光财政工程】实现了公务卡的“三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统一的卡面设计),形成了内蒙古公务卡推广的特色。经过内蒙古银联的积极努力,至2010年末,全区公务卡已累计突破11万张,全年公务卡交易金额突破8.7亿元,公务卡发卡银行扩大至10家。所有自治区本级预算单位已全部实施了公务卡改革,约400家二级预算单位也已开展公务卡改革。在全区12个盟市中,包头、呼伦贝尔、乌兰察布、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等地都已开展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其他盟市的公务卡改革工作也相继推开;全区所有联网商户全部可以受理公务卡。通过推广银联标准公务卡,促进政府预算单位实施“阳光财政”工程,提高了财政财务管理透明度和财政资金结算效率。

    【拓宽应用领域】继续将银行卡应用于乳业、煤炭、保险等行业的结算,为地方特色经济服务。推动伊利、蒙牛资金归集业务,截至2010年末,伊利、蒙牛项目全年累计交易金额分别为148.2亿元、1.94亿元。银联卡在煤炭销售流通环节的渗透不断加深,全年累计实现银行卡跨行交易笔数4 785笔,交易金额4.82亿元。积极推动通过银行卡实现保险业收付费业务,全年内蒙古地区保险类商户累计实现跨行交易笔数93.62万笔,跨行交易额35.52亿元。银行卡在全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极大地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有效降低了资金结算成本,为促进地方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拓展国际业务】内蒙古银联一直积极推动通过中蒙双方建立银联卡支付结算的方式,解决边境贸易和旅游消费资金支出和结算问题。至2010年末,蒙古国约60%的商户及约70%ATM机均可受理银联卡,蒙方累计发行银联标准卡5 509张。全年蒙古国发行的银联标准卡在全球累计交易金额8 960.38万元,中国发行的银联标准卡在蒙古国累计交易金额2 488万元,分别较2009年增长307%611%,有力地支持了中蒙两国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

    【防范银行卡风险】组织成员机构对发卡、交易、受理等各个业务环节进行梳理,促使成员机构提升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能力。按照自治区公安厅和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的有关要求,扎实开展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配合司法机关完成涉案卡交易查询,向辖内各机构发布风险提示,有效促进了内蒙古地区银行卡产业的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普及银行卡知识】为进一步强化全区民众对银行卡知识的了解,提升对现代支付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内蒙古银联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加强与《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电台等媒体的合作,有效发挥宣传合力,大力开展银行卡知识“普及工程”。联合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总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举办了三届“银联杯”商业服务业收银员职业技能竞赛,为自治区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荣誉】内蒙古银联,荣获自治区“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巾帼文明岗”;第四届“银联杯”全国商业服务业收银员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优秀组织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联联合颁发的20092010年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最佳活动组织奖”;中国银联“重点行业发展质量进步奖”;内蒙古电子商务、内蒙古信息化推进联合会“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建设杰出贡献单位”。内蒙古银联总经理戈岚,获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劳动模范”、“2010年度内蒙古十大经济人物”、“内蒙古电子商务十大领军人物”。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中国银联
  • 【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领导名录】

    总经理:戈  岚(女 蒙古族)

    助理总经理:任思溟

    【概况】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牢记产业使命,履行社会职责,努力构建“三个中心”(银行卡跨行转接中心、银行卡数据分析中心、银行卡风险管理控制中心)、致力“四个服务”(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地方政府、服务地方金融、服务地方百姓)、打造“五个工程”(银行卡网络服务“畅通工程”、公务卡“阳光工程”、公共支付“便民工程”、支持地方经济和特色企业“品牌工程”、银行卡知识“普及工程”),实现银联网络覆盖全区所有盟市及旗县,建成横跨全区、支持城乡、服务三农、联通全国的安全、高效的自治区银行卡联网通用网络体系,推动了自治区银行卡产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前超额完成自治区政府《内蒙古自治区银行卡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主要目标。

    【业务指标】至2010年末,全区发卡机构达17家,银行卡产品达80多种,累计发卡量达4 177.93万张,同比增长34.25%;其中借记卡3 987.94万张,同比增长33.48%;贷记卡189.99万张,同比增长52.71%。“62”字头银联标准卡累计发行3 223.7万张,占全部银行卡发卡总量的77.2%。全区银行卡特约商户数量达到46 438家,POSATM机具数量分别达到61 965台、4 516台。当年跨行清算笔数4 200万笔,交易金额1 279亿元,增长率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单列市中均排名第1位。全区银行卡渗透率(即银行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率)从2007年的9.4%增长到2010年的30%,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内蒙古银行卡产业拉动全区GDP增长约50亿元,使用银联卡交易节约社会成本约11.98亿元。

    【便民工程】实现了银行卡在便民缴费终端、手机、互联网三大受理渠道的突破。全年累计布放便民缴费终端500台;有线电视缴费业务实现交易笔数2.93万笔,633.35万元;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已经初步形成了银行、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服务机构多方参与的产业格局,手机支付业务全年实现交易235.32万笔、31.0亿元。与5家区域性商业银行签订银联互联网支付业务协议,全年互联网交易额1 269万元。在内蒙古银联的推动下,银行卡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民众不仅可以刷卡购物消费,而且可以通过手机或自助终端、互联网等多渠道使用银行卡交纳公共事业费用,以及医疗、保险、交通、教育费用,也逐步可以用卡缴纳税款等,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生活,“足不出户,实现支付”的理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惠农惠牧工程】积极推动“惠农一卡通”的推广应用,使财政补贴通过银行卡直补到人、直补到户,全年通过“惠农一卡通”发放资金100多亿元,惠及约400万农牧户。支持自治区农信社发行面向农牧民的银行卡——“银联标准金牛卡”,并推动实现了全区农信社约2 700多个网点的联通。内蒙古银联推动的“农牧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惠农支付通”等业务也使广大农牧民享受到了银联卡联网通用带来的便利,已布放近百台惠农支付通终端,注册用户822户,累计交易额4.69亿元。积极落实针对县以下农村牧区的价格优惠扶持政策,建设县域银行卡受理市场,不断改善县域及农村牧区用卡环境。

    【阳光财政工程】实现了公务卡的“三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统一的卡面设计),形成了内蒙古公务卡推广的特色。经过内蒙古银联的积极努力,至2010年末,全区公务卡已累计突破11万张,全年公务卡交易金额突破8.7亿元,公务卡发卡银行扩大至10家。所有自治区本级预算单位已全部实施了公务卡改革,约400家二级预算单位也已开展公务卡改革。在全区12个盟市中,包头、呼伦贝尔、乌兰察布、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等地都已开展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其他盟市的公务卡改革工作也相继推开;全区所有联网商户全部可以受理公务卡。通过推广银联标准公务卡,促进政府预算单位实施“阳光财政”工程,提高了财政财务管理透明度和财政资金结算效率。

    【拓宽应用领域】继续将银行卡应用于乳业、煤炭、保险等行业的结算,为地方特色经济服务。推动伊利、蒙牛资金归集业务,截至2010年末,伊利、蒙牛项目全年累计交易金额分别为148.2亿元、1.94亿元。银联卡在煤炭销售流通环节的渗透不断加深,全年累计实现银行卡跨行交易笔数4 785笔,交易金额4.82亿元。积极推动通过银行卡实现保险业收付费业务,全年内蒙古地区保险类商户累计实现跨行交易笔数93.62万笔,跨行交易额35.52亿元。银行卡在全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极大地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有效降低了资金结算成本,为促进地方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拓展国际业务】内蒙古银联一直积极推动通过中蒙双方建立银联卡支付结算的方式,解决边境贸易和旅游消费资金支出和结算问题。至2010年末,蒙古国约60%的商户及约70%ATM机均可受理银联卡,蒙方累计发行银联标准卡5 509张。全年蒙古国发行的银联标准卡在全球累计交易金额8 960.38万元,中国发行的银联标准卡在蒙古国累计交易金额2 488万元,分别较2009年增长307%611%,有力地支持了中蒙两国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

    【防范银行卡风险】组织成员机构对发卡、交易、受理等各个业务环节进行梳理,促使成员机构提升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能力。按照自治区公安厅和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的有关要求,扎实开展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配合司法机关完成涉案卡交易查询,向辖内各机构发布风险提示,有效促进了内蒙古地区银行卡产业的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普及银行卡知识】为进一步强化全区民众对银行卡知识的了解,提升对现代支付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内蒙古银联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加强与《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电台等媒体的合作,有效发挥宣传合力,大力开展银行卡知识“普及工程”。联合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总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举办了三届“银联杯”商业服务业收银员职业技能竞赛,为自治区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荣誉】内蒙古银联,荣获自治区“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巾帼文明岗”;第四届“银联杯”全国商业服务业收银员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优秀组织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联联合颁发的20092010年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最佳活动组织奖”;中国银联“重点行业发展质量进步奖”;内蒙古电子商务、内蒙古信息化推进联合会“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建设杰出贡献单位”。内蒙古银联总经理戈岚,获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劳动模范”、“2010年度内蒙古十大经济人物”、“内蒙古电子商务十大领军人物”。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