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1卷  /   企业概览

2011卷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
  • 【领导名录】

    总经理 党委副书记:杜吉洲

    党委书记 副总经理:陈汇明(蒙古族)

    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刘前保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工会主席:王旭伟

    副总经理:周 

    副总经理 安全总监:赵明泉

    【概况】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唯一的一家炼油企业,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之一,与二连油田开发、阿赛输油管线并称内蒙古三项石油工程。公司从1988年开始筹建,19907月破土动工,19929月一次投产成功,有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等8套生产装置,原油加工能力150万吨/年,以加工二连原油、长庆原油为主,能生产4大类15种产品,主要目标市场是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区,并出口蒙古国。

    【主要生产经营指标】2010年,加工原油125.56万吨,综合商品率91.56%,轻质油收率69.90%,高标号汽油比例68.02%,原油综合损失率1.71%,新鲜水单耗0.66/吨,炼油综合能耗69.58千克标油/吨原油;实现销售收入62.16亿元,上缴税费14.68亿元,实现考核利润1.33亿元,完全加工成本244/吨。2010年末,公司被集团公司评定为二类企业。

    【主要产品及产量】2010年,汽油产量42.10万吨,柴油产量47.31万吨,精丙烯产量1.10万吨,聚丙烯产量0.63万吨,液化气产量10.93万吨。

    【安全环保】2010年,公司安全生产形势巩固、稳定、可控,未发生一起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无一例非计划停工,实现了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全面完成股份公司下达的安全环保指标。作为集团公司HSE体系推进十家重点指导企业之一,公司扎实开展体系建设,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启动会,制定下发推进规划及2010年推进计划。开展两次全要素内部审核,开具38项不符合项,督促相关单位检查整改,并做好验证跟踪工作。公司于20103月顺利通过北京中油健康安全环境认证中心的认证审核,获得了体系认证证书。加强HSE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36期,培训1 700余人,对82名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HSE体系审核员培训。层层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继续开展冬季安全生产劳动竞赛、安全观察与沟通、安全经验分享等活动,各级领导共完成安全观察与沟通报告表4 766份,观察时间1 771.49小时,观察安全行为5 108人次,沟通不安全行为5 695人次,促进了安全平稳生产,提高了生产受控管理水平。注重应急预案演练,全年共组织公司级应急演练4次,车间级58次,参加人员达1 400多人次。组织7个车间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辨识,组织1 863人进行体检,体检率达93%,职业体检率达96.5%。坚持隐患排查,落实治理整改。2010年,投用专项资金4 000多万元对18项安全隐患、202处盲肠死角、400多个问题进行治理。坚持对及时发现隐患、避免事故的员工给予奖励,先后对77起避免事故人员奖励6.38万元。严格审批各种作业票4 077张,实现了作业受控。针对重点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防范内容,公司先后组织各类安全大检查28次,检查并督促整改各类问题810项次。对施工、检维修作业坚持属地管理、业务部门监督、安全部门检查,努力做到常态化、制度化。纠正和制止违章行为2 000多人次,处罚390人次(含施工人员),罚金近12万元。通过严格监管,有效促进了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定下发《承包商安全考核办法》,与54个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合同,对4 142名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将考试不合格的32人清除出厂,并要求乙方对6人解除劳动合同。2010年,共查处施工单位违章作业61次,对发生事故的承包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严肃处理,使事故单位责任人和相关人员都受到了教育。

    【项目建设】2010年,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工程总体设计于128日正式获得批复。初步设计及“业主+装置EPC”管理模式于629日获得批复。项目开工仪式于727日举行。先后与寰球院、大连院、华东院正式签订了EPC合同。按时间节点完成了四套装置拆除、新装置土建及地管施工任务,完成常压、催化裂化、聚丙烯等11套装置及配套工程自采及“甲控乙采”招标或谈判采购173项,为2011年全面开展安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充分调动参战人员的积极性,公司适时开展以土建和地管施工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劳动竞赛活动,有力促进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挖潜增效】2010年,在宁波召开的炼化企业竞争力分析研讨会上,公司作了题为《正视差距,瞄准目标,努力提升经济技术指标》的典型发言,并获得成本管理先进单位、综合商品率和综合损失率进步奖两项荣誉,提升了公司的企业形象。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2010年,公司又提出2大类18项挖潜增效指标。如:重点开展原油综合损失率攻关活动,从原油入厂、加工、储运到产品出厂各个环节入手,确定攻关课题,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找差距、查原因、定措施、抓整改,基本解决了综合损失率偏高的问题,由2009年的1.82%下降到2010年的1.71%,下降了0.11个百分点。公司从源头狠抓燃煤质量管理,加强全过程控制,2010年耗煤4.2万吨,比2008年减少4.3万吨,按500/吨计算,降低采购成本2 100多万元,减少了环境污染,优化了操作环境。积极开展清欠工作,2008年至今未发生一起新生欠款,同时全部完成了对2000年前历史陈欠的清理。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挖潜,2010年增效6 000多万元。坚持按月组织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在开实、讲透上下功夫。通过对标分析,拓宽了思路,如四套装置拆除前外购含丙烯的原料气4 182吨,提高了气分装置加工负荷;外购MTBE原料,努力提高高标号汽油调合比例;全年外销干气6 527吨,既消灭了火炬排放,又提高了综合商品率。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持续开展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活动;引进了经济增加值(EVA)等指标,制定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生产管理】坚持实施技改技措,提升装置运行效能。利用2010年停工检修的机会,实施了催化裂化装置MGD工艺、常减压装置超声波电脱盐两项技术改造,以及催化油浆与初底油的热联合、回炼油泵增加变频器等七项能量优化项目,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584.3万元。新增烟气监测在线分析系统,实现了各类外排污染物的在线联网。认真抓好节能节水工作,通过采取降低炼油装置、辅助系统对比能耗、优化蒸汽用量,降低动力产汽水耗与煤耗、开好中水回用装置等措施,降低了装置能耗、水耗。在停工检修与装置拆除期间,提前着手,精心组织,优化停工方案,全力抓好环保和节约两个环节,对于停工中所需排放的气体,能回收的全部回收。经测算停工回收液化气180多吨,回收使用瓦斯50多吨,节约价值合计约110多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持续开展生产受控管理活动,生产系统未雨绸缪,针对四套装置拆除后的物料平衡,及早准备,优化生产方案,优化产品结构,做到了平稳操作、稳定运行。强化工艺技术考核分析,充分发挥MES系统作用,深化平稳率的考核。全年共处罚违反工艺纪律、操作纪律141起,扣罚46 950元;表彰34起,奖励42 800元,提高了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水平。

    【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员工技术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持续推进“315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6名中层管理干部参加内蒙古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习,27名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大连理工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习。继续推进五型班组创建工作,有86个班组又跨入了五型班组行列。认真落实三级培训计划,按照“学以致用、提升业务、促进工作”的原则,选派优秀的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人员153人次参加了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班91个。选派102人次参加集团公司以外的培训班32个。在生产车间和调度中心全面推行四班两倒一培训模式,保证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果。组织公司级培训班18个,共培训员工11 000多人次。抢先抓早,认真抓好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工程人员培训,有计划、分期分批赴兄弟企业学习,先后组织95人分别赴大连石化、大庆炼化学习培训1~3个月,23人到庆阳石化实践观摩。

    【精神文明建设】2010年,矿区面貌进一步改善。职代会承诺的四件实事全部完成,特别是员工期盼已久的职工住宅楼已全面开工建设,深受大家欢迎。企业文化进一步深化。补充完善制作了公司简介片和公司画册,深入开展了“三同”团队理念教育,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在铸魂、导向、塑形、聚力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2010年,公司荣获了由中国文化管理学会颁发的“中国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光荣称号。公司的企业文化成果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公司先后荣获了全国“安康杯”安全生产劳动竞赛优胜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和呼和浩特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特别奖”等诸多荣誉称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
  • 【领导名录】

    总经理 党委副书记:杜吉洲

    党委书记 副总经理:陈汇明(蒙古族)

    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刘前保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工会主席:王旭伟

    副总经理:周 

    副总经理 安全总监:赵明泉

    【概况】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唯一的一家炼油企业,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之一,与二连油田开发、阿赛输油管线并称内蒙古三项石油工程。公司从1988年开始筹建,19907月破土动工,19929月一次投产成功,有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等8套生产装置,原油加工能力150万吨/年,以加工二连原油、长庆原油为主,能生产4大类15种产品,主要目标市场是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区,并出口蒙古国。

    【主要生产经营指标】2010年,加工原油125.56万吨,综合商品率91.56%,轻质油收率69.90%,高标号汽油比例68.02%,原油综合损失率1.71%,新鲜水单耗0.66/吨,炼油综合能耗69.58千克标油/吨原油;实现销售收入62.16亿元,上缴税费14.68亿元,实现考核利润1.33亿元,完全加工成本244/吨。2010年末,公司被集团公司评定为二类企业。

    【主要产品及产量】2010年,汽油产量42.10万吨,柴油产量47.31万吨,精丙烯产量1.10万吨,聚丙烯产量0.63万吨,液化气产量10.93万吨。

    【安全环保】2010年,公司安全生产形势巩固、稳定、可控,未发生一起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无一例非计划停工,实现了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全面完成股份公司下达的安全环保指标。作为集团公司HSE体系推进十家重点指导企业之一,公司扎实开展体系建设,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启动会,制定下发推进规划及2010年推进计划。开展两次全要素内部审核,开具38项不符合项,督促相关单位检查整改,并做好验证跟踪工作。公司于20103月顺利通过北京中油健康安全环境认证中心的认证审核,获得了体系认证证书。加强HSE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36期,培训1 700余人,对82名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HSE体系审核员培训。层层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继续开展冬季安全生产劳动竞赛、安全观察与沟通、安全经验分享等活动,各级领导共完成安全观察与沟通报告表4 766份,观察时间1 771.49小时,观察安全行为5 108人次,沟通不安全行为5 695人次,促进了安全平稳生产,提高了生产受控管理水平。注重应急预案演练,全年共组织公司级应急演练4次,车间级58次,参加人员达1 400多人次。组织7个车间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辨识,组织1 863人进行体检,体检率达93%,职业体检率达96.5%。坚持隐患排查,落实治理整改。2010年,投用专项资金4 000多万元对18项安全隐患、202处盲肠死角、400多个问题进行治理。坚持对及时发现隐患、避免事故的员工给予奖励,先后对77起避免事故人员奖励6.38万元。严格审批各种作业票4 077张,实现了作业受控。针对重点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防范内容,公司先后组织各类安全大检查28次,检查并督促整改各类问题810项次。对施工、检维修作业坚持属地管理、业务部门监督、安全部门检查,努力做到常态化、制度化。纠正和制止违章行为2 000多人次,处罚390人次(含施工人员),罚金近12万元。通过严格监管,有效促进了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定下发《承包商安全考核办法》,与54个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合同,对4 142名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将考试不合格的32人清除出厂,并要求乙方对6人解除劳动合同。2010年,共查处施工单位违章作业61次,对发生事故的承包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严肃处理,使事故单位责任人和相关人员都受到了教育。

    【项目建设】2010年,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工程总体设计于128日正式获得批复。初步设计及“业主+装置EPC”管理模式于629日获得批复。项目开工仪式于727日举行。先后与寰球院、大连院、华东院正式签订了EPC合同。按时间节点完成了四套装置拆除、新装置土建及地管施工任务,完成常压、催化裂化、聚丙烯等11套装置及配套工程自采及“甲控乙采”招标或谈判采购173项,为2011年全面开展安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充分调动参战人员的积极性,公司适时开展以土建和地管施工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劳动竞赛活动,有力促进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挖潜增效】2010年,在宁波召开的炼化企业竞争力分析研讨会上,公司作了题为《正视差距,瞄准目标,努力提升经济技术指标》的典型发言,并获得成本管理先进单位、综合商品率和综合损失率进步奖两项荣誉,提升了公司的企业形象。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2010年,公司又提出2大类18项挖潜增效指标。如:重点开展原油综合损失率攻关活动,从原油入厂、加工、储运到产品出厂各个环节入手,确定攻关课题,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找差距、查原因、定措施、抓整改,基本解决了综合损失率偏高的问题,由2009年的1.82%下降到2010年的1.71%,下降了0.11个百分点。公司从源头狠抓燃煤质量管理,加强全过程控制,2010年耗煤4.2万吨,比2008年减少4.3万吨,按500/吨计算,降低采购成本2 100多万元,减少了环境污染,优化了操作环境。积极开展清欠工作,2008年至今未发生一起新生欠款,同时全部完成了对2000年前历史陈欠的清理。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挖潜,2010年增效6 000多万元。坚持按月组织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在开实、讲透上下功夫。通过对标分析,拓宽了思路,如四套装置拆除前外购含丙烯的原料气4 182吨,提高了气分装置加工负荷;外购MTBE原料,努力提高高标号汽油调合比例;全年外销干气6 527吨,既消灭了火炬排放,又提高了综合商品率。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持续开展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活动;引进了经济增加值(EVA)等指标,制定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生产管理】坚持实施技改技措,提升装置运行效能。利用2010年停工检修的机会,实施了催化裂化装置MGD工艺、常减压装置超声波电脱盐两项技术改造,以及催化油浆与初底油的热联合、回炼油泵增加变频器等七项能量优化项目,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584.3万元。新增烟气监测在线分析系统,实现了各类外排污染物的在线联网。认真抓好节能节水工作,通过采取降低炼油装置、辅助系统对比能耗、优化蒸汽用量,降低动力产汽水耗与煤耗、开好中水回用装置等措施,降低了装置能耗、水耗。在停工检修与装置拆除期间,提前着手,精心组织,优化停工方案,全力抓好环保和节约两个环节,对于停工中所需排放的气体,能回收的全部回收。经测算停工回收液化气180多吨,回收使用瓦斯50多吨,节约价值合计约110多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持续开展生产受控管理活动,生产系统未雨绸缪,针对四套装置拆除后的物料平衡,及早准备,优化生产方案,优化产品结构,做到了平稳操作、稳定运行。强化工艺技术考核分析,充分发挥MES系统作用,深化平稳率的考核。全年共处罚违反工艺纪律、操作纪律141起,扣罚46 950元;表彰34起,奖励42 800元,提高了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水平。

    【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员工技术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持续推进“315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6名中层管理干部参加内蒙古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习,27名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大连理工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习。继续推进五型班组创建工作,有86个班组又跨入了五型班组行列。认真落实三级培训计划,按照“学以致用、提升业务、促进工作”的原则,选派优秀的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人员153人次参加了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班91个。选派102人次参加集团公司以外的培训班32个。在生产车间和调度中心全面推行四班两倒一培训模式,保证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果。组织公司级培训班18个,共培训员工11 000多人次。抢先抓早,认真抓好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工程人员培训,有计划、分期分批赴兄弟企业学习,先后组织95人分别赴大连石化、大庆炼化学习培训1~3个月,23人到庆阳石化实践观摩。

    【精神文明建设】2010年,矿区面貌进一步改善。职代会承诺的四件实事全部完成,特别是员工期盼已久的职工住宅楼已全面开工建设,深受大家欢迎。企业文化进一步深化。补充完善制作了公司简介片和公司画册,深入开展了“三同”团队理念教育,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在铸魂、导向、塑形、聚力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2010年,公司荣获了由中国文化管理学会颁发的“中国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光荣称号。公司的企业文化成果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公司先后荣获了全国“安康杯”安全生产劳动竞赛优胜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和呼和浩特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特别奖”等诸多荣誉称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