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1卷  /   盟市旗县市 区

2011卷

  • 东河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许文生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耀文

        长:贺海钧

    政协主席:白志强(回族)

    武装部长:郭良焕

        委:陈 

    【概况】东河区位于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有近300年的发展历史,“老包头”即指东河区。历史上因其通京津、扼西北曾有“水旱码头”,“塞外通衢”的盛名。东河区总面积470平方公里,辖2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有蒙古、汉、回、满等26个民族,人口近55万。

    东河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6亿元,同比增长15%,是“十五”末的3.3倍,年均增长2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32.4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8.9亿元,同比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7亿元,同比增长19.1%,是“十五”末的3.2倍,年均增长26.2%;财政收入完成21.5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6.5%;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3 769元,同比增长10.1%,较“十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11 587元,同比增长12%,是“十五”末的1.7倍,年均增长10.5%,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农业】发展以果、菜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受保护地面积达1.6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5.9%,成为全市最大的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鹿王、华资、金骆驼等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沙尔沁、远大等农资和蔬菜批发市场交易活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沁园”等绿色农产品直销西安、北京等地,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不断提高。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40个村通安全饮用水、49个村通公路、10个村建成沼气池,有线电视全覆盖。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家电和汽摩下乡等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全部落实到位,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 900万元。

     “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全面完成已实施的南二里半村、工农村、东河村等12个城中村改造任务。改造面积达1000多亩,建成村民安置房10万平方米、商品房19万平方米,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工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9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80.1亿元,同比增长16.7%,是“十五”末的3.1倍。包铝通过技改扩能,电解铝产能增加到43万吨;高纯铝、碳素、稀土圆铝杆等新上配套项目,分别实现产能2万吨、25万吨、10万吨。几年来,园区引进化成箔、铝轮毂、铝型材、铝合金铸件等60多个产业延伸与配套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多亿元,实现铝轮毂产能180万只、铝合金制品产能15万吨,建成化成箔生产线113条、产能达2 260万平方米,精铝—化成箔、电解铝—铝型材、铝轮毂等产业链进一步完善,铝深加工应用转化率达到35%以上。园区工业产值达到160亿元,同比增长26.6%,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22.2%;实现税收4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

    2010年引进项目22个,总投资52亿元,其中,世德南化等5个项目建成试产,矿山机械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此外,银山铝板、沁阳碳素等10个上10亿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实施中小企业“退二进三”战略,积极为中小企业争取贷款贴息、扶持资金近亿元,实现了企业转型发展。

    【物流业】加大煤炭物流园区环保综合治理,建成呼铁伊东、伊泰、公积板三个大型煤炭物流基地,逐步形成辐射全国、环保高效的现代化煤炭物流园区。2010年全区煤炭发运量4 800万吨,实现税收5.1亿元。豪德贸易广场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五金机电和工程机械基地,九合置业投资建设的东粮广场将成为重要的区域粮油营销中心。

    【商贸服务业】完成乔家金街建设,精品茶城、玉器古玩等商业街区陆续营业;引进维多利等企业投资25亿元对原三电厂旧址进行改造开发,投资18亿元建设万达商业广场项目已经启动实施,商贸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旅游业】9大类16处旅游资源逐步得到开发,形成了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框架。投入17.2亿元对南海和北梁地区基础设施及主要景区景点进行改造建设,素有“塞外西湖”之称的国家AAAA级南海湿地、东河、妙法禅寺、吕祖庙等景区亮点纷呈, “黄河湿地—南海—东河—转龙藏—北梁”旅游带初具规模,景区知名度不断提高。2010年旅游业收入达1.15亿元,是“十五”末的5.7倍。

    【城市建设与管理】    全力推进北梁棚户区大水卜洞项目动迁工作,年内签订征拆协议320户,安置房已开工建设;已完工的1万平方米廉租房顺利摇号分配,200户廉租家庭喜迁新居,新开工建设廉租房8万平方米;完成5.2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

    21.3公里的黄河湿地护堤工程东河段全线贯通,具备了通车和防洪防凌条件;完成白银湖生态恢复、南海湿地恢复等项目,黄河湿地修复环保污水治理工程完成60%,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投资5 016万元,新改扩建道路17条、15万平方米,交通拥堵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集包铁路双线征拆工作基本完成,近6亿元补偿资金发放到位;G6高速和110国道改扩建项目完成了土地占用情况摸底调查;实施20多条小街巷综合治理,对168万平方米小锅炉并网及供热二次网进行改造。

    以“三城同创”为契机,投入500多万元实施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对重点项目区域实施管控,拆除和制止违法建筑355处、9.5万平方米,制止违法圈地400亩,实现了“新增为零、存量递减”的目标。

    【社会保障】年内社会保障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发展惠民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9万人;企业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1万人和4.1万人。社区主任月工资达1 100元,一线环卫工人月工资达1 000元。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独生子女伤残和死亡家庭扶助金等均按标准足额支付,农民人均低保金高于市级补助标准;年内为5 000多户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 200多万元。

    【科技】全力推进“科教兴区”战略,以包铝偏析法生产高纯铝为代表的企业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教育】建成南海小学和河东中心校,完成18.8万平方米校舍安全加固工程。

    【文化】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项目相继完工,走西口主题雕塑公园落户南海湿地风景区。

    【卫生】城镇医保覆盖13.6万人,覆盖率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6个,全区共建成标准化农村卫生室95个,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东河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许文生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耀文

        长:贺海钧

    政协主席:白志强(回族)

    武装部长:郭良焕

        委:陈 

    【概况】东河区位于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有近300年的发展历史,“老包头”即指东河区。历史上因其通京津、扼西北曾有“水旱码头”,“塞外通衢”的盛名。东河区总面积470平方公里,辖2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有蒙古、汉、回、满等26个民族,人口近55万。

    东河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6亿元,同比增长15%,是“十五”末的3.3倍,年均增长2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32.4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8.9亿元,同比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7亿元,同比增长19.1%,是“十五”末的3.2倍,年均增长26.2%;财政收入完成21.5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6.5%;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3 769元,同比增长10.1%,较“十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11 587元,同比增长12%,是“十五”末的1.7倍,年均增长10.5%,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农业】发展以果、菜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受保护地面积达1.6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5.9%,成为全市最大的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鹿王、华资、金骆驼等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沙尔沁、远大等农资和蔬菜批发市场交易活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沁园”等绿色农产品直销西安、北京等地,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不断提高。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40个村通安全饮用水、49个村通公路、10个村建成沼气池,有线电视全覆盖。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家电和汽摩下乡等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全部落实到位,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 900万元。

     “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全面完成已实施的南二里半村、工农村、东河村等12个城中村改造任务。改造面积达1000多亩,建成村民安置房10万平方米、商品房19万平方米,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工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9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80.1亿元,同比增长16.7%,是“十五”末的3.1倍。包铝通过技改扩能,电解铝产能增加到43万吨;高纯铝、碳素、稀土圆铝杆等新上配套项目,分别实现产能2万吨、25万吨、10万吨。几年来,园区引进化成箔、铝轮毂、铝型材、铝合金铸件等60多个产业延伸与配套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多亿元,实现铝轮毂产能180万只、铝合金制品产能15万吨,建成化成箔生产线113条、产能达2 260万平方米,精铝—化成箔、电解铝—铝型材、铝轮毂等产业链进一步完善,铝深加工应用转化率达到35%以上。园区工业产值达到160亿元,同比增长26.6%,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22.2%;实现税收4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

    2010年引进项目22个,总投资52亿元,其中,世德南化等5个项目建成试产,矿山机械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此外,银山铝板、沁阳碳素等10个上10亿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实施中小企业“退二进三”战略,积极为中小企业争取贷款贴息、扶持资金近亿元,实现了企业转型发展。

    【物流业】加大煤炭物流园区环保综合治理,建成呼铁伊东、伊泰、公积板三个大型煤炭物流基地,逐步形成辐射全国、环保高效的现代化煤炭物流园区。2010年全区煤炭发运量4 800万吨,实现税收5.1亿元。豪德贸易广场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五金机电和工程机械基地,九合置业投资建设的东粮广场将成为重要的区域粮油营销中心。

    【商贸服务业】完成乔家金街建设,精品茶城、玉器古玩等商业街区陆续营业;引进维多利等企业投资25亿元对原三电厂旧址进行改造开发,投资18亿元建设万达商业广场项目已经启动实施,商贸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旅游业】9大类16处旅游资源逐步得到开发,形成了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框架。投入17.2亿元对南海和北梁地区基础设施及主要景区景点进行改造建设,素有“塞外西湖”之称的国家AAAA级南海湿地、东河、妙法禅寺、吕祖庙等景区亮点纷呈, “黄河湿地—南海—东河—转龙藏—北梁”旅游带初具规模,景区知名度不断提高。2010年旅游业收入达1.15亿元,是“十五”末的5.7倍。

    【城市建设与管理】    全力推进北梁棚户区大水卜洞项目动迁工作,年内签订征拆协议320户,安置房已开工建设;已完工的1万平方米廉租房顺利摇号分配,200户廉租家庭喜迁新居,新开工建设廉租房8万平方米;完成5.2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

    21.3公里的黄河湿地护堤工程东河段全线贯通,具备了通车和防洪防凌条件;完成白银湖生态恢复、南海湿地恢复等项目,黄河湿地修复环保污水治理工程完成60%,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投资5 016万元,新改扩建道路17条、15万平方米,交通拥堵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集包铁路双线征拆工作基本完成,近6亿元补偿资金发放到位;G6高速和110国道改扩建项目完成了土地占用情况摸底调查;实施20多条小街巷综合治理,对168万平方米小锅炉并网及供热二次网进行改造。

    以“三城同创”为契机,投入500多万元实施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对重点项目区域实施管控,拆除和制止违法建筑355处、9.5万平方米,制止违法圈地400亩,实现了“新增为零、存量递减”的目标。

    【社会保障】年内社会保障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发展惠民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9万人;企业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1万人和4.1万人。社区主任月工资达1 100元,一线环卫工人月工资达1 000元。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独生子女伤残和死亡家庭扶助金等均按标准足额支付,农民人均低保金高于市级补助标准;年内为5 000多户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 200多万元。

    【科技】全力推进“科教兴区”战略,以包铝偏析法生产高纯铝为代表的企业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教育】建成南海小学和河东中心校,完成18.8万平方米校舍安全加固工程。

    【文化】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项目相继完工,走西口主题雕塑公园落户南海湿地风景区。

    【卫生】城镇医保覆盖13.6万人,覆盖率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6个,全区共建成标准化农村卫生室95个,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