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1卷  /   盟市旗县市 区

2011卷

  • 新城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 ***(10月离任)刘  惠(10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武志强

        长:薛燕群(满族)

    政协主席:朱祥福

    武装部长:王义平(10月离任)尹彦民(10月任职)

        委:尹彦民(10月离任)高小更(10月任职)

    【概况】新城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北面和东面以大青山为界与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隔山相望,南与赛罕区接壤,西与回民区毗邻。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5平方公里,农区面积645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3万人,流动人口17万人。新城区是一个由汉、满、蒙古、回等33个民族组成的满族相对集中的聚居区,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设26个行政村、46个社区居委会。区内驻有自治区人大、政协和呼和浩特市党政军机关及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部分大中专院校、科研、新闻、出版单位,建有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影剧院、内蒙古体育馆、呼和浩特体育场、呼和浩特乒乓球训练中心等重要公共设施,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呼和浩特长途客运站、铁路客运站和铁路东客站及众多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机构都坐落在新城区,是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交通枢纽和邮电、通讯、金融中心及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收入实现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8 000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 600元,比上年增长12.9%;工业现价总产值完成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引进资金104.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0.312.886.9

    【农牧业产业化】1.5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初具规模,实施甲兰板、面铺窑等村的产业化蔬菜基地新建续建工程,建成塔利村智能温室育苗中心暨花卉种植中心和香岛花卉种植中心。全区新增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510亩,新建蔬菜大棚600余栋。引进种植蝴蝶兰等高档花卉50余万株,推广种植草莓96棚。启动建设野马图奶牛牧场园区,实施恼包村规模为2 500头的育肥牛养殖基地,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林地散养鸡的示范养殖。建成农业科技信息技术综合服务站。完成了面铺窑水库除险加固和节水灌溉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 100亩、节水灌溉面积5 000亩。投资157万元实施界台小流域水保治理工程,新增水土保持治理工程2.51万亩。

    【工业】依托自治区“两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把发展高科技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打造新型工业园区。开工建设投资规模在5 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为6个。新引进投资3.2亿元的海明农业科技固水及有机肥、投资2亿元的耕耘数控制造项目。作为吸引企业总部入驻的重要载体——总投资3亿元的“两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孵化园已完成近半工程,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达成入住意向。目前园区入园企业达到60家,投产项目27家。

    【服务业】    按照“七横一纵”8条商贸街区的发展布局,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优化升级传统服务业,全力巩固全区服务业在全市的首要地位,着力提升全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推进太伟方恒金融城、元福物流综合园区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兴业银行呼市分行入住开业,引进动漫婚纱城、信息资源大厦,为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奠定基础。推进鼎盛华世纪广场、维多利大厦和维多利时尚广场、金翡丽广场、百脑汇IT科技广场、蒙满风情园等重点项目的实施,优化升级传统服务业。编制完成《蟠龙山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并开展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奥淳原生态酒庄园、蒙锡玏马术俱乐部、面铺窑“农家乐”等项目的续建工程。开工建设太伟滑雪场二期工程、圣水山庄等新项目。大唐新能源内蒙古总部入驻,小肥羊集团内蒙古总部达成入驻协议。

    【城乡建设】按照“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城市建设十年巨变”的要求和“新亮美绿净畅”六字工程的部署,围绕建成区、成吉思汗特色景观区、东河新区330平方公里的城区发展格局,推进城市建设。投资104亿元,建成天和大厦等19个项目,完成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投资近1亿元,实施38条小街巷、30个旧小区和20栋旧楼体的综合整治;拆除有碍市容观瞻建筑物5万余平方米;投资2 500万元,完成垣街带状公园和10条景观街等绿化改造工程;东河水系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实施市容管理体制改革,将10个城管中队整建制划归各街道办事处管理。投资600万元,完成黄花窝铺至坝上段8公里通乡油路。投资1 300万元,修建哈拉沁至乌兰不浪段5.7公里通村油路。投资200万元建成保合少至恼包2.6公里通村水泥路。

    【教育】实施总投资1.2亿元的8所中小学校的校舍安全工程,预计20119月全部投入使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招聘教师120名,转正临时代课教师40名,加大教师职称工资兑现力度,整体兑现率达到90%

    【文化】加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续建了保合少镇文化站,建成锡林北路社区文体中心。实施“村村通”工程,农村文化室普及率达80%,社区文化普及率达100%。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偏远地区群众安装电视数字化接收设备360套。

    【卫生】续建新城区疾控中心大楼、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东西街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海东路、迎新路、锡林北路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新城区2个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价销售。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完善卫生应急体系。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左右。

    【劳动就业】公开招聘教师、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共计280名,安置复转军人、随军家属60余人,在农村复转军人中招聘15名工作人员,从事护林防火工作。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 000余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 200余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 20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 6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社会保障】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全部实现按全市新提高的标准发放,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4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 400元提高到1 900元,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年1 800元提高到3 0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年1 500元提高到2 000元。农村老年人生活补贴由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8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进,75岁以上城乡居民直接领取养老金。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城家园二期廉租房270套主体完工。

    【社区建设】把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重要抓手,完善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在城区建成10个社区公共服务站,在农区建成2个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完善三卜树村、哈拉更村、奎素村3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在每个街道办事处确定一个社区作为试点,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或医疗服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新城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 ***(10月离任)刘  惠(10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武志强

        长:薛燕群(满族)

    政协主席:朱祥福

    武装部长:王义平(10月离任)尹彦民(10月任职)

        委:尹彦民(10月离任)高小更(10月任职)

    【概况】新城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北面和东面以大青山为界与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隔山相望,南与赛罕区接壤,西与回民区毗邻。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5平方公里,农区面积645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3万人,流动人口17万人。新城区是一个由汉、满、蒙古、回等33个民族组成的满族相对集中的聚居区,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设26个行政村、46个社区居委会。区内驻有自治区人大、政协和呼和浩特市党政军机关及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部分大中专院校、科研、新闻、出版单位,建有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影剧院、内蒙古体育馆、呼和浩特体育场、呼和浩特乒乓球训练中心等重要公共设施,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呼和浩特长途客运站、铁路客运站和铁路东客站及众多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机构都坐落在新城区,是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交通枢纽和邮电、通讯、金融中心及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收入实现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8 000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 600元,比上年增长12.9%;工业现价总产值完成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引进资金104.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0.312.886.9

    【农牧业产业化】1.5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初具规模,实施甲兰板、面铺窑等村的产业化蔬菜基地新建续建工程,建成塔利村智能温室育苗中心暨花卉种植中心和香岛花卉种植中心。全区新增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510亩,新建蔬菜大棚600余栋。引进种植蝴蝶兰等高档花卉50余万株,推广种植草莓96棚。启动建设野马图奶牛牧场园区,实施恼包村规模为2 500头的育肥牛养殖基地,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林地散养鸡的示范养殖。建成农业科技信息技术综合服务站。完成了面铺窑水库除险加固和节水灌溉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 100亩、节水灌溉面积5 000亩。投资157万元实施界台小流域水保治理工程,新增水土保持治理工程2.51万亩。

    【工业】依托自治区“两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把发展高科技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打造新型工业园区。开工建设投资规模在5 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为6个。新引进投资3.2亿元的海明农业科技固水及有机肥、投资2亿元的耕耘数控制造项目。作为吸引企业总部入驻的重要载体——总投资3亿元的“两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孵化园已完成近半工程,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达成入住意向。目前园区入园企业达到60家,投产项目27家。

    【服务业】    按照“七横一纵”8条商贸街区的发展布局,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优化升级传统服务业,全力巩固全区服务业在全市的首要地位,着力提升全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推进太伟方恒金融城、元福物流综合园区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兴业银行呼市分行入住开业,引进动漫婚纱城、信息资源大厦,为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奠定基础。推进鼎盛华世纪广场、维多利大厦和维多利时尚广场、金翡丽广场、百脑汇IT科技广场、蒙满风情园等重点项目的实施,优化升级传统服务业。编制完成《蟠龙山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并开展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奥淳原生态酒庄园、蒙锡玏马术俱乐部、面铺窑“农家乐”等项目的续建工程。开工建设太伟滑雪场二期工程、圣水山庄等新项目。大唐新能源内蒙古总部入驻,小肥羊集团内蒙古总部达成入驻协议。

    【城乡建设】按照“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城市建设十年巨变”的要求和“新亮美绿净畅”六字工程的部署,围绕建成区、成吉思汗特色景观区、东河新区330平方公里的城区发展格局,推进城市建设。投资104亿元,建成天和大厦等19个项目,完成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投资近1亿元,实施38条小街巷、30个旧小区和20栋旧楼体的综合整治;拆除有碍市容观瞻建筑物5万余平方米;投资2 500万元,完成垣街带状公园和10条景观街等绿化改造工程;东河水系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实施市容管理体制改革,将10个城管中队整建制划归各街道办事处管理。投资600万元,完成黄花窝铺至坝上段8公里通乡油路。投资1 300万元,修建哈拉沁至乌兰不浪段5.7公里通村油路。投资200万元建成保合少至恼包2.6公里通村水泥路。

    【教育】实施总投资1.2亿元的8所中小学校的校舍安全工程,预计20119月全部投入使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招聘教师120名,转正临时代课教师40名,加大教师职称工资兑现力度,整体兑现率达到90%

    【文化】加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续建了保合少镇文化站,建成锡林北路社区文体中心。实施“村村通”工程,农村文化室普及率达80%,社区文化普及率达100%。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偏远地区群众安装电视数字化接收设备360套。

    【卫生】续建新城区疾控中心大楼、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东西街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海东路、迎新路、锡林北路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新城区2个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价销售。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完善卫生应急体系。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左右。

    【劳动就业】公开招聘教师、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共计280名,安置复转军人、随军家属60余人,在农村复转军人中招聘15名工作人员,从事护林防火工作。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 000余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 200余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 20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 6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社会保障】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全部实现按全市新提高的标准发放,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4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 400元提高到1 900元,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年1 800元提高到3 0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年1 500元提高到2 000元。农村老年人生活补贴由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8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进,75岁以上城乡居民直接领取养老金。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城家园二期廉租房270套主体完工。

    【社区建设】把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重要抓手,完善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在城区建成10个社区公共服务站,在农区建成2个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完善三卜树村、哈拉更村、奎素村3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在每个街道办事处确定一个社区作为试点,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或医疗服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