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1卷  /   盟市旗县市 区

2011卷

  • 五原县
  • 【领导名录】

    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晓春

        长:蔡明学(8月离任)

    政协主席:闫星光

    武装部长:段新文

        委:诗  涛(蒙古族 4月任职)

    【概况】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居河套平原腹部,属巴彦淖尔市所辖县,现辖7个镇。面积2 492.9平方公里。有耕地197.28万亩、草原28.1万亩、水域35万亩、沙漠12万亩。全年平均气温6.2℃,总人口27.1万人。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69.2亿元,同比增长21.1%,财政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33.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 093元,同比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10 020元,同比增长32.4%。全县当年固定资产投资91.2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14029

    【农业】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快速推进现代农业,全年农业产值23.16亿元,同比增长11.39%。种植结构呈现“六增五减”的趋势,即:玉米、花葵、甜瓜、甜菜、高梁、温室种植面积增加;小麦、番茄、籽瓜、葫芦、油葵种植面积减少。49日,五原县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被农业部列入第一批创建名单,园区占地面积1 100亩。全年农作物总播197.1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94.84万亩,产量95 969万斤;经济作物总播102.31万亩,其中油料播种77.9万亩,产量33 268万斤,甜菜播种1.12万亩,产量8 941万斤。种植业效益大幅提升,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人均7 215元,同比增加946元。设施农业整体推进,采用农民建设与引进企业投资相组合的方式,全年投资1.7亿元,新建设设施农业小区23个,10 058亩。加快土地集约化、规模化进程,当年规模化经营土地8.4万亩、流转土地24.7万亩。

    【畜牧业】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牧业产值9.09亿元,同比增长35.23%。当年家蓄饲养量达1 344 016(头)只,其中,养猪131 237头、养羊1 096 199只、养牛9 308头。投入资金3 800万元,大力实施肉羊养殖工程,建成出栏1万只肉羊养殖小区4个,建成年产12万吨肉羊全混日粮饲料加工厂1个。大力推行生猪养殖工程,启动生猪产业大县项目,开工建设年出栏5 000头的商品养猪小区4个。泽隆、宏丰公司奶牛和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已投入运营。

    【林业】林业生态建设整体推进,以通道工程、农田林网、村屯绿化为重点,全年投资2 800万元完成人工造林2.02万亩,完成通道造林36公里、农田防护林5 000亩、村屯绿化6个,渠堤植树2 000亩、高速公路补植重造林120亩。加强森林防火,严管禁牧,查处人为毁林违法行为30起。加快林权制度改革,全年用于林改资金164万元。全年林业产值达0.19亿元,同比减少17.1%

    【水利】大规模实施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投资1.5亿元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25.7万亩,完成各类水工建筑物1 030座,开挖各类灌水渠1 717条,整修田间路1 062公里,农田水利配套利用率大幅度提升。

    【农机】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率达75%,全年购置农机具6 774台,补贴资金1 530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83.2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7%

    【工业建筑业】大力实施“突出工业化”战略,抓招商、上项目、建园区,工业经济总量大幅扩张,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当年实现增加值20.1亿元,同比增长22%,占经济总量29.1%。来自工业的税收达到7 800万元,同比增长19.8%。主要工业产品为:纸浆、中成药、小麦粉、植物油、砖、洗煤、糕点、多晶硅、稀土化合物、玻璃制品、碳素制品、人造板材、水泥、羊绒纺织品、番茄酱、纸箱、合成氨。全县注册工业企业116家(户),亏损工业企业14家(户)。工业建设全年实施续建、扩建、新建项目43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8亿元,同比增长92.5%。工业园区集聚效应凸显,投资3 955万元完成土地收储720亩,投资672万元新建道路及排水工程2.1公里,投资2 070万元铺设供热、供气管网2.44公里,投资1 381万元实施绿化、硬化、亮化工程。1115日,五原县被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授予“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全年引进工业项目55个,到位资金23.2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城乡建设力度加大,全年房地产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9%,公共及市政建设项目投资3.68亿元,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共完成房地产开发、公共建筑和市政建设项目35项。建筑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亿元,同比增长31.2%。房地产及公共建筑完成竣工面积26.4万平方米,推进旧城区改造13片(区),拆迁7.6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活跃。瑞京商贸大厦、惠富农贸市场建成运营。完成了街道及城区出口绿化,实施了滨河公园、植物园绿化工程,县城绿化率达21%。投资94.8万元完成了城区现状图航拍测绘。新建污水处理厂并已运行。清除违规建筑25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国内贸易】2010年,内销商品、外销(出口)产品同步增加,价格总体上扬。批发贸易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4.36亿元、2.35亿元,分别增长6.3%3.4%。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2.86亿元,同比增长18.9%,餐饮业实现销售额2.08亿元,同比增长21%

    【交通】2010年,交通业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投资6亿元的西甘铁路五原段25公里铁路工程如期完工;投资3.6亿元的巴士机场项目正在推进;投资1.42亿元的60公里黄河堤防公路已开工建设;投资1.01亿元新建通乡、通村油路146公里,改善了农村道路。运输量进一步增加,年内客运量以公路为主,线路以相邻旗县(市)为主,较上年增加15%。货运主要以运送农畜产品为主,较上年减少6%。全年运输邮电仓储业实现生产总值5.84亿元,同比增长19.7%

    【电力】全年全县发电量28 95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加26 732万千瓦小时,电力备用容量30万千瓦,供电量30 000万千瓦时。着力提供电力保障。年内完成县城线路更新改革2 231户,农村线路更新改造2 500户。新建成天吉泰镇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银定图镇35千伏变电工程。生物质能发电正在加快建设,五原县被列为自治区4个发电网完善工程示范县。

    【邮政电信】邮政通讯设施进一步完善,现有电信、移动、网通三大通讯公司,邮政部门一家,网点分布全县。3G手机功能开通应用,实现了语音功能向数据,多媒体转载。固定电话递减每百户12部,移动电话大增并更新换代快,户均2部。固定、移动资费下调。互联网业务用户增加,户有量20%,网络资费上调20%。报刊杂志订阅户(人)增加,百户订阅量16%。邮政快递业务增多,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26.1%

    【财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3.34亿元,同比增收0.83亿元,增长33.5%,全年可用财力12.5亿元,其中,包括上级转移支付、专项补贴。总支出11.56亿元,其中,投入工业和园区建设资金0.92亿元;拨付涉农资金2.34亿元;投入城镇建设资金0.71亿元;教育事业支出1.91亿元。保障民生支出1.8亿元。政府采购范围扩大,全年培训农村会计458人次。加强监管,对上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全程督查,涉及资金0.53亿元。

    【税务】国税部门完成税收0.93亿元,较上年增收0.2亿元,增长28.6%;地税部门完成税收2.15亿元,较上年增收0.55亿元,增长34.29%

    【金融】全县有金融机构13家,其中新增1家乡村银行。实现国内生产总值0.95亿元,同比增长20.9%,占经济总量的1.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7.06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86亿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5.96亿元,同比增长33.9%

    【环境保护】全年实现了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消减1 095.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消减6 770.1吨,完成了各项节能减排任务。查清了全县污染源,全县现有工业污染源139家、生活污染源433家。

    【文化】新建乡镇文化活动室(站)21个,新建农家书屋12家。举办了全县“元宵节”文娱汇演,由国家有关部门和自治区广电局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大河套》开机拍摄,完成城乡有线电视数字化整改工程。全年放映电影1 404场。全年投入文体事业资金138.3万元。

    【教育】全县有中学7个,在校学生15 641人,同比减少1.6%;小学校24个,在校学生15 793人,同比减少8.7%;教职员工2 980人。筹资2亿元实施校安工程10.2万平方米,投入657.5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投入120万元高薪招聘高中教师8名,投入120万元提高教师待遇。投入2 937.5万元落实教育补助扶持政策,使2.5万名学生受益。

    【卫生】全县医疗机构35个,乡级防保站20个,村卫生室117个,社区卫生中心(站)8个,个体卫生所47家,全县医疗(卫生)从业人员1 436人。每千人有医务人员3.7人,每千人拥有病床2.1张。农牧民医疗保险参合率98%,达184 259人。全年投入366万元改善医疗条件。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8.2%,碘盐食用率达100%,学生健康体检25 042人,为116 830人共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人口出生率7.1‰,死亡率3.6‰,农村安全饮水人口达118 996人。

    【科技】选调110名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承包服务,以设施农牧业为培训重点,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2.8万册(套)。温室栽培、配方施肥、疫病防治技术普及率达90%。新建农田示范园区8个,引进农作物试验品种新技术27项。农作物良种使用率达95%,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完成沼气“一池三改”能源生态模式技改2 890户。

    【劳动】全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0 290人,集体单位395人,其他类型446人,农业从业人员117 229人。安排“三支一扶”大学生15人、“社区志愿者”大学生23人、大学生人才、企业人才储备各30人,建立大学生人才库235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 298人,完成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并聘用2 012人,评审申报专业技术人员599人。依法检查用人单位72户,涉及1 437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659人,受理劳动仲裁议案26件,工伤认定74件。

    【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3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9 6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就业培训756人。创建就业小区3个,购买公益岗位350个,为434名各类从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 365万元,为1 199名“4050”原国营下岗职工办理社保补贴191.42万元。

    【社会保障】2010年企业参统职工17 017人,征缴5 889万元,发放企业退休养老金7 533万元,发放率100%,调整养老金人均增资164元。工伤实际参保5 634人,实征收92.8万元,生育保险参保4 388人,实征22.2万元,失业保险参保8 610人。为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全县城镇社会保障参保率90%

    【人民生活】投人民生资金占财政总收入32.3%。兑现各项惠农政策资金6 354.4万元,农民人均受益302元。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97%,农民医保参合率98%。投入1 391万元提高城乡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投资1 797万元新建廉租房17 950平方米,投资256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3户,城镇居民均住房29.9平米,农村居民均住房31.4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10 020元,同比增长3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 093元,同比增长18.4%,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9 204元,同比增长21.1%。人口自然增长率3.5‰,平均寿命73岁。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五原县
  • 【领导名录】

    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晓春

        长:蔡明学(8月离任)

    政协主席:闫星光

    武装部长:段新文

        委:诗  涛(蒙古族 4月任职)

    【概况】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居河套平原腹部,属巴彦淖尔市所辖县,现辖7个镇。面积2 492.9平方公里。有耕地197.28万亩、草原28.1万亩、水域35万亩、沙漠12万亩。全年平均气温6.2℃,总人口27.1万人。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69.2亿元,同比增长21.1%,财政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33.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 093元,同比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10 020元,同比增长32.4%。全县当年固定资产投资91.2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14029

    【农业】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快速推进现代农业,全年农业产值23.16亿元,同比增长11.39%。种植结构呈现“六增五减”的趋势,即:玉米、花葵、甜瓜、甜菜、高梁、温室种植面积增加;小麦、番茄、籽瓜、葫芦、油葵种植面积减少。49日,五原县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被农业部列入第一批创建名单,园区占地面积1 100亩。全年农作物总播197.1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94.84万亩,产量95 969万斤;经济作物总播102.31万亩,其中油料播种77.9万亩,产量33 268万斤,甜菜播种1.12万亩,产量8 941万斤。种植业效益大幅提升,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人均7 215元,同比增加946元。设施农业整体推进,采用农民建设与引进企业投资相组合的方式,全年投资1.7亿元,新建设设施农业小区23个,10 058亩。加快土地集约化、规模化进程,当年规模化经营土地8.4万亩、流转土地24.7万亩。

    【畜牧业】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牧业产值9.09亿元,同比增长35.23%。当年家蓄饲养量达1 344 016(头)只,其中,养猪131 237头、养羊1 096 199只、养牛9 308头。投入资金3 800万元,大力实施肉羊养殖工程,建成出栏1万只肉羊养殖小区4个,建成年产12万吨肉羊全混日粮饲料加工厂1个。大力推行生猪养殖工程,启动生猪产业大县项目,开工建设年出栏5 000头的商品养猪小区4个。泽隆、宏丰公司奶牛和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已投入运营。

    【林业】林业生态建设整体推进,以通道工程、农田林网、村屯绿化为重点,全年投资2 800万元完成人工造林2.02万亩,完成通道造林36公里、农田防护林5 000亩、村屯绿化6个,渠堤植树2 000亩、高速公路补植重造林120亩。加强森林防火,严管禁牧,查处人为毁林违法行为30起。加快林权制度改革,全年用于林改资金164万元。全年林业产值达0.19亿元,同比减少17.1%

    【水利】大规模实施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投资1.5亿元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25.7万亩,完成各类水工建筑物1 030座,开挖各类灌水渠1 717条,整修田间路1 062公里,农田水利配套利用率大幅度提升。

    【农机】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率达75%,全年购置农机具6 774台,补贴资金1 530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83.2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7%

    【工业建筑业】大力实施“突出工业化”战略,抓招商、上项目、建园区,工业经济总量大幅扩张,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当年实现增加值20.1亿元,同比增长22%,占经济总量29.1%。来自工业的税收达到7 800万元,同比增长19.8%。主要工业产品为:纸浆、中成药、小麦粉、植物油、砖、洗煤、糕点、多晶硅、稀土化合物、玻璃制品、碳素制品、人造板材、水泥、羊绒纺织品、番茄酱、纸箱、合成氨。全县注册工业企业116家(户),亏损工业企业14家(户)。工业建设全年实施续建、扩建、新建项目43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8亿元,同比增长92.5%。工业园区集聚效应凸显,投资3 955万元完成土地收储720亩,投资672万元新建道路及排水工程2.1公里,投资2 070万元铺设供热、供气管网2.44公里,投资1 381万元实施绿化、硬化、亮化工程。1115日,五原县被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授予“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全年引进工业项目55个,到位资金23.2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城乡建设力度加大,全年房地产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9%,公共及市政建设项目投资3.68亿元,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共完成房地产开发、公共建筑和市政建设项目35项。建筑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亿元,同比增长31.2%。房地产及公共建筑完成竣工面积26.4万平方米,推进旧城区改造13片(区),拆迁7.6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活跃。瑞京商贸大厦、惠富农贸市场建成运营。完成了街道及城区出口绿化,实施了滨河公园、植物园绿化工程,县城绿化率达21%。投资94.8万元完成了城区现状图航拍测绘。新建污水处理厂并已运行。清除违规建筑25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国内贸易】2010年,内销商品、外销(出口)产品同步增加,价格总体上扬。批发贸易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4.36亿元、2.35亿元,分别增长6.3%3.4%。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2.86亿元,同比增长18.9%,餐饮业实现销售额2.08亿元,同比增长21%

    【交通】2010年,交通业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投资6亿元的西甘铁路五原段25公里铁路工程如期完工;投资3.6亿元的巴士机场项目正在推进;投资1.42亿元的60公里黄河堤防公路已开工建设;投资1.01亿元新建通乡、通村油路146公里,改善了农村道路。运输量进一步增加,年内客运量以公路为主,线路以相邻旗县(市)为主,较上年增加15%。货运主要以运送农畜产品为主,较上年减少6%。全年运输邮电仓储业实现生产总值5.84亿元,同比增长19.7%

    【电力】全年全县发电量28 95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加26 732万千瓦小时,电力备用容量30万千瓦,供电量30 000万千瓦时。着力提供电力保障。年内完成县城线路更新改革2 231户,农村线路更新改造2 500户。新建成天吉泰镇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银定图镇35千伏变电工程。生物质能发电正在加快建设,五原县被列为自治区4个发电网完善工程示范县。

    【邮政电信】邮政通讯设施进一步完善,现有电信、移动、网通三大通讯公司,邮政部门一家,网点分布全县。3G手机功能开通应用,实现了语音功能向数据,多媒体转载。固定电话递减每百户12部,移动电话大增并更新换代快,户均2部。固定、移动资费下调。互联网业务用户增加,户有量20%,网络资费上调20%。报刊杂志订阅户(人)增加,百户订阅量16%。邮政快递业务增多,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26.1%

    【财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3.34亿元,同比增收0.83亿元,增长33.5%,全年可用财力12.5亿元,其中,包括上级转移支付、专项补贴。总支出11.56亿元,其中,投入工业和园区建设资金0.92亿元;拨付涉农资金2.34亿元;投入城镇建设资金0.71亿元;教育事业支出1.91亿元。保障民生支出1.8亿元。政府采购范围扩大,全年培训农村会计458人次。加强监管,对上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全程督查,涉及资金0.53亿元。

    【税务】国税部门完成税收0.93亿元,较上年增收0.2亿元,增长28.6%;地税部门完成税收2.15亿元,较上年增收0.55亿元,增长34.29%

    【金融】全县有金融机构13家,其中新增1家乡村银行。实现国内生产总值0.95亿元,同比增长20.9%,占经济总量的1.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7.06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86亿元,同比增长15.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5.96亿元,同比增长33.9%

    【环境保护】全年实现了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消减1 095.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消减6 770.1吨,完成了各项节能减排任务。查清了全县污染源,全县现有工业污染源139家、生活污染源433家。

    【文化】新建乡镇文化活动室(站)21个,新建农家书屋12家。举办了全县“元宵节”文娱汇演,由国家有关部门和自治区广电局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大河套》开机拍摄,完成城乡有线电视数字化整改工程。全年放映电影1 404场。全年投入文体事业资金138.3万元。

    【教育】全县有中学7个,在校学生15 641人,同比减少1.6%;小学校24个,在校学生15 793人,同比减少8.7%;教职员工2 980人。筹资2亿元实施校安工程10.2万平方米,投入657.5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投入120万元高薪招聘高中教师8名,投入120万元提高教师待遇。投入2 937.5万元落实教育补助扶持政策,使2.5万名学生受益。

    【卫生】全县医疗机构35个,乡级防保站20个,村卫生室117个,社区卫生中心(站)8个,个体卫生所47家,全县医疗(卫生)从业人员1 436人。每千人有医务人员3.7人,每千人拥有病床2.1张。农牧民医疗保险参合率98%,达184 259人。全年投入366万元改善医疗条件。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8.2%,碘盐食用率达100%,学生健康体检25 042人,为116 830人共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人口出生率7.1‰,死亡率3.6‰,农村安全饮水人口达118 996人。

    【科技】选调110名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承包服务,以设施农牧业为培训重点,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2.8万册(套)。温室栽培、配方施肥、疫病防治技术普及率达90%。新建农田示范园区8个,引进农作物试验品种新技术27项。农作物良种使用率达95%,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完成沼气“一池三改”能源生态模式技改2 890户。

    【劳动】全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0 290人,集体单位395人,其他类型446人,农业从业人员117 229人。安排“三支一扶”大学生15人、“社区志愿者”大学生23人、大学生人才、企业人才储备各30人,建立大学生人才库235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 298人,完成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并聘用2 012人,评审申报专业技术人员599人。依法检查用人单位72户,涉及1 437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659人,受理劳动仲裁议案26件,工伤认定74件。

    【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3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9 6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就业培训756人。创建就业小区3个,购买公益岗位350个,为434名各类从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 365万元,为1 199名“4050”原国营下岗职工办理社保补贴191.42万元。

    【社会保障】2010年企业参统职工17 017人,征缴5 889万元,发放企业退休养老金7 533万元,发放率100%,调整养老金人均增资164元。工伤实际参保5 634人,实征收92.8万元,生育保险参保4 388人,实征22.2万元,失业保险参保8 610人。为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全县城镇社会保障参保率90%

    【人民生活】投人民生资金占财政总收入32.3%。兑现各项惠农政策资金6 354.4万元,农民人均受益302元。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97%,农民医保参合率98%。投入1 391万元提高城乡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投资1 797万元新建廉租房17 950平方米,投资256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3户,城镇居民均住房29.9平米,农村居民均住房31.4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10 020元,同比增长3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 093元,同比增长18.4%,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9 204元,同比增长21.1%。人口自然增长率3.5‰,平均寿命73岁。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