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0卷  /  盟市旗县

2000卷

  • 开鲁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齐建忠(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齐建忠(蒙古族)

        市    长:朱玉强

        政协主席:刘惠善(回族)

     

    【概述】  总区域面积4 4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万亩,辖15个镇、9个乡、1个苏木。年内,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开放招商为主导,以高特农业为基础,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两个提高为目的”的经济指导方针,解放思想,努力奋斗,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28.34%,工农业总产值20.15亿元,同比增长32.87%;财政收入6 257万元,同比增长6.72%。年末总人口381 501人,同比增长0.58%,自然增长率为5.65‰。

     

    【农业】  全县粮食总产量12.4亿斤,比上年增长50.26%;果菜产量12.4亿斤,比上年增长149.45%;出栏生猪29.52万口,牧业年度牲畜存栏66.2万头(只);全县高特农业发展成果显著,农业总产值14.63亿元,比上年增长54.81%,乡镇企业产值580 321万元,同比增长10.4%,新办企业1 325个,实现利润52 211万元。

     

    【旱灾严重】  是年全县先后遭受风、雹、旱等多种自然灾害,尤其旱灾极为严重,而且普遍。全县遭受旱灾人口达30万人,成灾人口21万人、5.9万户。全县150万亩计税耕地面积均不同程序受灾,其中减产2成的40万亩,减产4成的40万亩,绝收的40万亩(含沼地计税面积),只剩30万亩耕地未受大的灾害,全县因灾减产粮食4亿斤,经济损失达2亿元。同时,因旱灾重,导致义和塔拉苏木、北清河乡10个嘎查村998户、4 328口人绝产绝收。全县因灾出现绝收户2 500户、10 000人。

    (马凤军)

     

    【工业】  全县工业总产值5.51亿元,比上年增长6.57%,其中重工业产值2.68亿元,轻工业产值2.84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天然原汕35 000吨,白酒2 223吨,发酵酒精620吨,盐酸麻黄素76.4吨,糖醛2 525吨,服装22 500件,建筑涂料350吨,水泥3 600吨,砖21 000万块,供电量7 190万千瓦时,自来水供应量58万吨。

     

    【交通 电信】  京通铁路经由东来镇;集通铁路横贯全县东西;全县公路总里程1 800余公里,80%的乡镇通油路,其中313、111国道通贯全境。公路货运量3 732千吨,公路货运周转量231 705千吨公里,公路客运量2 063千人,公路客运周转量100 233千人公里。邮电业务总量1 748万元。程控和数字移动电话直拨国内外,并开办阅文传真、数据交换等业务,无线寻呼和全区联网。本年是电信局投资最大的一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5 000余万元,共实施通信工程20多处,新开通电话3 870部,累计开通18 525部,移动电话新开通1 550部,累计3 500部。

     

    【商业】  县委、县政府一方面抓招商引资;一方面大力推行公有民营为主的多种经营方式及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年内共投入资金2 450万元,新增营业面积23 000平方米,新建商业网点120个,新增集贸市场9万平方米,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4.1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4%。

     

    【教育 卫生】  全县基础教育工作扎实,实现了“两基”达标,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全区素质教育区域实验县。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258所,22个教学点,在校学生59 087人,有教师5 46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有职教中心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园297所,在园儿童7 000人。有卫生机构43个,病床528张;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 065人,其中医生910人。人口出生率达到10.96%,计划生育率达99.93%,自然增长率5.65%。,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人民生活】  城镇职工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 155.39元,比上年增长14.2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802元,比上年增长36.55%,年末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 162万元,增长0.37%,城镇下岗职工4 423人实现再就业,就业率71.7%。

    (孙凤山  马凤军)

     

    【对外招商成果喜人】  全县全面实施外向牵动战略,拉动经济快速发展,重新修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若干规定》,共实施内联项目188个,累计引进县外生产类资金1.44亿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289%和118%。合作建成青蒙特普化肥有限公司、光大塑料编织厂等项目,引进聚丙烯管材生产线和益都椒、日本圆葱等订单农业项目,加快全县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和改制企业的重组盘活。

     

    【小城镇建设】  经自治区批准,有9个乡改镇,使全县建制镇达到15个。全县开展村镇建设与整治“240”战役,共规划街道5 067条,修整4 900条,拆除影响规划的房屋2 100间,新建砖瓦房9 341户,住房砖瓦化率达到55.07%,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马凤军)

     

    【电力供应】  开鲁县由东北电网主要供电,全县有7条63千伏送电线路,8座变电站51 550千伏安容量,可满足工农牧业生产和新建工业项目的需要,电力充足,保障可靠。全年实现利税325万元。

    (马士臣)

     

    【红干椒基地】  冠以“道德红”美称的拳头产品开鲁红干椒,在国内已形成中国北方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在国际市场也有较高声誉。红干椒已远销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及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生产覆盖全县15个苏木乡镇,种植面积已越15万亩,总产4 500公斤,亩效益1 500元。

     (王宗阳)

     

    【开鲁酒厂】  开鲁酒厂已有100多年酿酒历史,企业转制盘活后,效益明显提高,白酒生产能力15 000吨。酒厂生产的系列白酒,酒香浓郁、绵甜甘冽、回味悠长,深受消费者青睐。“开鲁大曲”蝉联历届自治区优秀产品称号,获首届东北轻工产品群评金奖。“百年老窖”可与国家名酒相媲美。“开鲁老白干”上年被评为自治区优质产品。“开鲁老窖”、“蒙古窖王”获加拿大多伦多国际酒类评比金质奖。

    (于会利)

     

    【果菜大县】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坚持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原则,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反季果菜为切入点的高效特色农业成为全县支柱产业。全县共建成高效日光温室1 070座,大棚30 100亩,以“南菜北种、夏菜冬种、洋菜土种、野菜家种”为基本模式,草莓、油桃等名优果菜在开鲁安家落户。草莓小区温室100座,年总产30万斤,油桃温室50座,亩产2 000斤以上,细菜特菜温室300座,经济效益可观。是年全县果莱生产总值2.7亿元,农民增收1.6亿元,全县人均增收338元。

    (林海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开鲁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齐建忠(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齐建忠(蒙古族)

        市    长:朱玉强

        政协主席:刘惠善(回族)

     

    【概述】  总区域面积4 4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万亩,辖15个镇、9个乡、1个苏木。年内,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开放招商为主导,以高特农业为基础,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两个提高为目的”的经济指导方针,解放思想,努力奋斗,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28.34%,工农业总产值20.15亿元,同比增长32.87%;财政收入6 257万元,同比增长6.72%。年末总人口381 501人,同比增长0.58%,自然增长率为5.65‰。

     

    【农业】  全县粮食总产量12.4亿斤,比上年增长50.26%;果菜产量12.4亿斤,比上年增长149.45%;出栏生猪29.52万口,牧业年度牲畜存栏66.2万头(只);全县高特农业发展成果显著,农业总产值14.63亿元,比上年增长54.81%,乡镇企业产值580 321万元,同比增长10.4%,新办企业1 325个,实现利润52 211万元。

     

    【旱灾严重】  是年全县先后遭受风、雹、旱等多种自然灾害,尤其旱灾极为严重,而且普遍。全县遭受旱灾人口达30万人,成灾人口21万人、5.9万户。全县150万亩计税耕地面积均不同程序受灾,其中减产2成的40万亩,减产4成的40万亩,绝收的40万亩(含沼地计税面积),只剩30万亩耕地未受大的灾害,全县因灾减产粮食4亿斤,经济损失达2亿元。同时,因旱灾重,导致义和塔拉苏木、北清河乡10个嘎查村998户、4 328口人绝产绝收。全县因灾出现绝收户2 500户、10 000人。

    (马凤军)

     

    【工业】  全县工业总产值5.51亿元,比上年增长6.57%,其中重工业产值2.68亿元,轻工业产值2.84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天然原汕35 000吨,白酒2 223吨,发酵酒精620吨,盐酸麻黄素76.4吨,糖醛2 525吨,服装22 500件,建筑涂料350吨,水泥3 600吨,砖21 000万块,供电量7 190万千瓦时,自来水供应量58万吨。

     

    【交通 电信】  京通铁路经由东来镇;集通铁路横贯全县东西;全县公路总里程1 800余公里,80%的乡镇通油路,其中313、111国道通贯全境。公路货运量3 732千吨,公路货运周转量231 705千吨公里,公路客运量2 063千人,公路客运周转量100 233千人公里。邮电业务总量1 748万元。程控和数字移动电话直拨国内外,并开办阅文传真、数据交换等业务,无线寻呼和全区联网。本年是电信局投资最大的一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5 000余万元,共实施通信工程20多处,新开通电话3 870部,累计开通18 525部,移动电话新开通1 550部,累计3 500部。

     

    【商业】  县委、县政府一方面抓招商引资;一方面大力推行公有民营为主的多种经营方式及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年内共投入资金2 450万元,新增营业面积23 000平方米,新建商业网点120个,新增集贸市场9万平方米,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4.1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4%。

     

    【教育 卫生】  全县基础教育工作扎实,实现了“两基”达标,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全区素质教育区域实验县。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258所,22个教学点,在校学生59 087人,有教师5 46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有职教中心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园297所,在园儿童7 000人。有卫生机构43个,病床528张;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 065人,其中医生910人。人口出生率达到10.96%,计划生育率达99.93%,自然增长率5.65%。,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人民生活】  城镇职工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 155.39元,比上年增长14.2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802元,比上年增长36.55%,年末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 162万元,增长0.37%,城镇下岗职工4 423人实现再就业,就业率71.7%。

    (孙凤山  马凤军)

     

    【对外招商成果喜人】  全县全面实施外向牵动战略,拉动经济快速发展,重新修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若干规定》,共实施内联项目188个,累计引进县外生产类资金1.44亿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289%和118%。合作建成青蒙特普化肥有限公司、光大塑料编织厂等项目,引进聚丙烯管材生产线和益都椒、日本圆葱等订单农业项目,加快全县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和改制企业的重组盘活。

     

    【小城镇建设】  经自治区批准,有9个乡改镇,使全县建制镇达到15个。全县开展村镇建设与整治“240”战役,共规划街道5 067条,修整4 900条,拆除影响规划的房屋2 100间,新建砖瓦房9 341户,住房砖瓦化率达到55.07%,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马凤军)

     

    【电力供应】  开鲁县由东北电网主要供电,全县有7条63千伏送电线路,8座变电站51 550千伏安容量,可满足工农牧业生产和新建工业项目的需要,电力充足,保障可靠。全年实现利税325万元。

    (马士臣)

     

    【红干椒基地】  冠以“道德红”美称的拳头产品开鲁红干椒,在国内已形成中国北方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在国际市场也有较高声誉。红干椒已远销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及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生产覆盖全县15个苏木乡镇,种植面积已越15万亩,总产4 500公斤,亩效益1 500元。

     (王宗阳)

     

    【开鲁酒厂】  开鲁酒厂已有100多年酿酒历史,企业转制盘活后,效益明显提高,白酒生产能力15 000吨。酒厂生产的系列白酒,酒香浓郁、绵甜甘冽、回味悠长,深受消费者青睐。“开鲁大曲”蝉联历届自治区优秀产品称号,获首届东北轻工产品群评金奖。“百年老窖”可与国家名酒相媲美。“开鲁老白干”上年被评为自治区优质产品。“开鲁老窖”、“蒙古窖王”获加拿大多伦多国际酒类评比金质奖。

    (于会利)

     

    【果菜大县】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坚持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原则,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反季果菜为切入点的高效特色农业成为全县支柱产业。全县共建成高效日光温室1 070座,大棚30 100亩,以“南菜北种、夏菜冬种、洋菜土种、野菜家种”为基本模式,草莓、油桃等名优果菜在开鲁安家落户。草莓小区温室100座,年总产30万斤,油桃温室50座,亩产2 000斤以上,细菜特菜温室300座,经济效益可观。是年全县果莱生产总值2.7亿元,农民增收1.6亿元,全县人均增收338元。

    (林海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