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0卷  /  盟市旗县

2000卷

  • 玉泉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张凤凯(4月免)
                  云文霞(女 蒙古族 4月任)
        人大常委会主任;张  亮
        区    长:何益民
        政协主席:赵林璧
    【经济】  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为目标,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手段,全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99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4.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0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7.4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6.1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 103.4万元,经济综合指数为74.8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 974万元,商饮利润276.53万元;城市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4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 438元。财政收入4 663万元,其中地方收入3 470万元。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外引内联全面铺开,先后出台《关于鼓励融资、引资、引项目加快发展经济的奖励办法》、《玉泉区鼓励引资加快旧城区改造的奖励兑现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至年底,引进自治区外项目5项,引资额5 987.5万元,自治区内引资10项,引资额2亿元。此外,还引入日本馈赠项目1项,引资约为1 000万元人民币。
    【农业】  西菜园、桃花、小黑河3个乡,包括53个行政村、72个居委会划归玉泉区,新增农业人口41 371人,全区总耕地面积92 361亩,其中保灌面积67 500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3 611亩,蔬菜播种面积14 003亩。在遭受旱灾、雹灾情况下,广大干部群众抗灾自救,全区粮食产量2.41万吨,超额完成粮食定购任务。牲畜头数26 108头(只),其中奶牛3 363头,产奶7 880吨,商品肉1 316吨,鲜蛋2 792吨,鲜鱼950吨。蔬菜产量9.02万吨(产品量7.09万吨),产值达3 248万元。全区共完成农田防护林上千亩,义务植树90 670株,零星植树55 200株,完成枸杞生态工程1 300亩,完成103省道护路林1.5万穴。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全年清挖、整修同意渠、民主渠两大干道13公里,新建水闸3座,秋冬汇地4万余亩,新打机电井13眼,配套20眼,万亩洋葱模式化生产园区已初具规模。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加大对蔬菜、奶牛、禽蛋和肉类生产的投入,发展乡镇企业,使副业和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比重提高。
    【非公有经济】  非公经济不断壮大,在全区经济中所占比重继续上升,至年底,乡镇、街道企业总数6 540家,实现总产值43.11亿元,创税2 822万元,占全年财政收入的60.52%,成为玉泉区主体财源。
    【城区改造】  成立旧城区改造建设指挥部,制定改造总体规划,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搞好协调服务工作,城区改造有序推进。全年共引进开发商17家,组织拆迁居民3 421户,拆出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改造建筑面积30.1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万平方米,引入资金3.2亿元。大南一大北街商饮娱乐一条街建设已初具规模。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一期改造工程已建设完毕。北方车城、大西街小商品批发市场、仿古一条街等也已完成前期工作。旧城区改造进程的加快,为玉泉区彻底消灭危旧平房,进入现代化首府城市行列打下基础。
    【城市管理】  环卫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新建占地面积1 300平方米的车库13间,启动垃圾转运站1座,翻建旱厕6座,维修69座旱厕、水冲厕所,新制转运站集装箱7个,集装箱、单臂吊箱、果皮箱全部喷刷一新。开发绿化美化活动,修缮滨河公园、怡园,共植树3 616株,种植草坪3 700平方米。区属行政企事业单位商饮网点、辖区居民取暖饮事全部使用精煤型煤,全年共推广使用精煤38.7万吨,顺利通过“创卫”检查,并在自治区星级文明城镇竞赛中由二星级升为三星级文明城区。
    【扶困和劳动保障】  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已建成集劳动力职业介绍及职工培训为一体的服务基地,组建再就业服务中心10个,进行转岗转业培训400多人次。加大失业保险金收缴力度,开展大规模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年筹集10万元资金和物品送到困难职工和特困居民手中。共为11 328户、22 504人及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6.7万元。
    【社会事业】  加强对流动人口和下岗职工管理,提高计生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计划生育率99.89%,出生率8.57%。,综合节育率95.96%,自增率控制在3.7%。以内。加大社区服务和殡葬管理改革力度,双拥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双拥模范区“四连冠”称号。加大卫生体制改革力度,积极推行医药分开和集中采购药械的管理办法,医疗卫生、食品卫生、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第四次全国卫生城市评比中成绩突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出台科技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拓宽科技服务领域,重视推荐选拔科技后备人才。教育工作在巩固“两基”达标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争创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活动取得新成果,已有自治区级实验校1所、示范校5所、市级示范校7所。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新组建两个语音室,为区教育局电教中心充实了仪器设备,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城区小学在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以上。行政区划调整后,接管了44所小学、2所中学。积极配合全市调整市区部分学校管理体制的教育改革工作,顺利接收呼和浩特市六中、二十六中、二十七中、七职等4所中学。该区义务教育阶段较完整的学校体系初步形成。职教工作重点抓了扫盲和对小学教师的培训,圆满完成扫盲任务。在呼市体委主办的全民健身大型场地趣味接力赛和全市小学生汇操比赛中,区代表队均荣获第一名;“正月十五元宵晚会”,获市文化局优秀组织奖。
    【依法治区】  全年共办理人大议案54件、政协提案26件,办结率为100%。全年共办理各类公证1 016件,开通“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积极为广大群众和经济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清枪治爆百日活动及禁毒、追逃专项斗争。深入细致做好“法轮功”练习者的思想转化工作,打击取缔非法组织。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推行政务公开,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张  雁)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玉泉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张凤凯(4月免)
                  云文霞(女 蒙古族 4月任)
        人大常委会主任;张  亮
        区    长:何益民
        政协主席:赵林璧
    【经济】  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为目标,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手段,全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99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4.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0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7.4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6.1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 103.4万元,经济综合指数为74.8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 974万元,商饮利润276.53万元;城市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4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 438元。财政收入4 663万元,其中地方收入3 470万元。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外引内联全面铺开,先后出台《关于鼓励融资、引资、引项目加快发展经济的奖励办法》、《玉泉区鼓励引资加快旧城区改造的奖励兑现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至年底,引进自治区外项目5项,引资额5 987.5万元,自治区内引资10项,引资额2亿元。此外,还引入日本馈赠项目1项,引资约为1 000万元人民币。
    【农业】  西菜园、桃花、小黑河3个乡,包括53个行政村、72个居委会划归玉泉区,新增农业人口41 371人,全区总耕地面积92 361亩,其中保灌面积67 500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3 611亩,蔬菜播种面积14 003亩。在遭受旱灾、雹灾情况下,广大干部群众抗灾自救,全区粮食产量2.41万吨,超额完成粮食定购任务。牲畜头数26 108头(只),其中奶牛3 363头,产奶7 880吨,商品肉1 316吨,鲜蛋2 792吨,鲜鱼950吨。蔬菜产量9.02万吨(产品量7.09万吨),产值达3 248万元。全区共完成农田防护林上千亩,义务植树90 670株,零星植树55 200株,完成枸杞生态工程1 300亩,完成103省道护路林1.5万穴。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全年清挖、整修同意渠、民主渠两大干道13公里,新建水闸3座,秋冬汇地4万余亩,新打机电井13眼,配套20眼,万亩洋葱模式化生产园区已初具规模。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加大对蔬菜、奶牛、禽蛋和肉类生产的投入,发展乡镇企业,使副业和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比重提高。
    【非公有经济】  非公经济不断壮大,在全区经济中所占比重继续上升,至年底,乡镇、街道企业总数6 540家,实现总产值43.11亿元,创税2 822万元,占全年财政收入的60.52%,成为玉泉区主体财源。
    【城区改造】  成立旧城区改造建设指挥部,制定改造总体规划,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搞好协调服务工作,城区改造有序推进。全年共引进开发商17家,组织拆迁居民3 421户,拆出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改造建筑面积30.1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万平方米,引入资金3.2亿元。大南一大北街商饮娱乐一条街建设已初具规模。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一期改造工程已建设完毕。北方车城、大西街小商品批发市场、仿古一条街等也已完成前期工作。旧城区改造进程的加快,为玉泉区彻底消灭危旧平房,进入现代化首府城市行列打下基础。
    【城市管理】  环卫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新建占地面积1 300平方米的车库13间,启动垃圾转运站1座,翻建旱厕6座,维修69座旱厕、水冲厕所,新制转运站集装箱7个,集装箱、单臂吊箱、果皮箱全部喷刷一新。开发绿化美化活动,修缮滨河公园、怡园,共植树3 616株,种植草坪3 700平方米。区属行政企事业单位商饮网点、辖区居民取暖饮事全部使用精煤型煤,全年共推广使用精煤38.7万吨,顺利通过“创卫”检查,并在自治区星级文明城镇竞赛中由二星级升为三星级文明城区。
    【扶困和劳动保障】  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已建成集劳动力职业介绍及职工培训为一体的服务基地,组建再就业服务中心10个,进行转岗转业培训400多人次。加大失业保险金收缴力度,开展大规模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年筹集10万元资金和物品送到困难职工和特困居民手中。共为11 328户、22 504人及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6.7万元。
    【社会事业】  加强对流动人口和下岗职工管理,提高计生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计划生育率99.89%,出生率8.57%。,综合节育率95.96%,自增率控制在3.7%。以内。加大社区服务和殡葬管理改革力度,双拥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双拥模范区“四连冠”称号。加大卫生体制改革力度,积极推行医药分开和集中采购药械的管理办法,医疗卫生、食品卫生、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第四次全国卫生城市评比中成绩突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出台科技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拓宽科技服务领域,重视推荐选拔科技后备人才。教育工作在巩固“两基”达标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争创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活动取得新成果,已有自治区级实验校1所、示范校5所、市级示范校7所。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新组建两个语音室,为区教育局电教中心充实了仪器设备,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城区小学在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以上。行政区划调整后,接管了44所小学、2所中学。积极配合全市调整市区部分学校管理体制的教育改革工作,顺利接收呼和浩特市六中、二十六中、二十七中、七职等4所中学。该区义务教育阶段较完整的学校体系初步形成。职教工作重点抓了扫盲和对小学教师的培训,圆满完成扫盲任务。在呼市体委主办的全民健身大型场地趣味接力赛和全市小学生汇操比赛中,区代表队均荣获第一名;“正月十五元宵晚会”,获市文化局优秀组织奖。
    【依法治区】  全年共办理人大议案54件、政协提案26件,办结率为100%。全年共办理各类公证1 016件,开通“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积极为广大群众和经济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清枪治爆百日活动及禁毒、追逃专项斗争。深入细致做好“法轮功”练习者的思想转化工作,打击取缔非法组织。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推行政务公开,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张  雁)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