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0卷  /  特载

2000卷

  • 政府工作报告
  • 1999年2月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云布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1998年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1998年是本届政府工作的第一年,也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组织领导全区各族人民,战胜重重困难并夺取重大胜利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经济工作的各项主要任务,夺取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加快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一、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基本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增长目标

    去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并加剧,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使我区生产、出口和引进外资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市场制约不断加重,有效需求明显不足,加上资金短缺、走私冲击等因素,给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面对严峻而复杂的局面,自治区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人大、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知难而进,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加快发展,使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据初步统计,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 192亿元,比上年增长9.6%,基本完成了10%左右的计划目标,成为九五以来连续第三个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7.5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485.6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368.9亿元,增长11.6%。财政总收入131.2亿元,增长17.9%,超额完成15%的计划目标,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8亿元,增长22.7%。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353元,增加40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 981.5元,增加201.5元;商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比上年下降1.9%和0.7%,均较好地完成了计划目标。一年来,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立足抗灾夺丰收,全面加强农村牧区各项工作,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去年我区农牧业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又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57.54亿公斤,增产15.43亿公斤;牧业年度总增牲畜2 499.3万头(只),增加140.7万头(只);肉类产量达到130.3万吨,增加5.2万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对全区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分析我区农牧业丰收的原因,客观上有大部分旱作农业区降水较多、霜期推迟等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各地区把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政策,狠抓土地延包、草牧场双权一制 落实,使落实面均达到95%左右,并切实加强了对减轻农牧民负担工作的监督管理,有力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牧业基础建设。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5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19万亩,分别是年计划的2.5倍和2.2倍。把增草作为双增双提发展战略的基础来抓,共建成灌溉草库伦59.7万亩,新增人工种草面积1 011.3万亩。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步伐加快,解决了84万人、222万头(只) 牲畜的饮水困难。林业建设迈出新步伐,人工造林面积首次突破600万亩。三是以实施种子工程 为重点,加大了科技兴农兴牧力度。种子包衣、覆膜栽培、病虫害防治、畜疫防治、机械化作业、科学饲养等适用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农牧林水各业适用技术的普及面、入户率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有所增加。四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强了农业综合开发、农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和一些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培育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农牧业的综合效益。

    第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全力以赴打好工业经济增速提效攻坚战。去年初,针对工业经济低速低效运行的局面,我们认真分析问题的症结,突出抓了煤炭、制糖和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着力解决长期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淘汰落后设备,进行资产重组,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全年完成更新改造投资51亿元,开发自治区级以上新产品24项,完成重点产学研项目20项,又有32个产品被评为第三批自治区名牌产品,使全区名牌产品总数达到128种,所实现的利税占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29%;围绕学邯钢回头看活动,狠抓企业管理,分解落实扭亏增盈目标,消化增支减利因素7.44亿元。切实加大资金协调力度,尽力保证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特别是对亏损企业中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的产品或生产线实行资金封闭运行。继续加大治乱减负工作力度,新取消了567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了13个收费项目的301项收费标准,预计一年可减轻企业负担2.29亿元,不断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努力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调整充实了一大批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与此同时,加强协调,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了铁路、民航、邮电等中直企业的重要作用。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全区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稳步回升,于10月份扭转了净亏损的局面。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06.3亿元,增长10.1%;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6.55%,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74。

    第三,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努力增加有效需求,全方位拉动经济增长。各级政府抓住国家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调整投资结构,争取建设资金,使我区新增投资达到6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公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31亿元,超过八五时期的总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20亿元,比上年增加12亿元。111国道通辽至乌兰浩特、303国道锡林浩特至经棚等12项重点工程建成通车,达拉特电厂3号、4号两台33万千瓦和伊敏煤电1号50万千瓦机组等一批重点电力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呼市引黄供水工程、包头阿尔丁热源厂扩建工程、呼市集中供热二期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后开工建设;新上了一大批住宅、粮库、生态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我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状况。针对买方市场的新形势,不断强化营销环节,积极引导消费,下大力气开拓市场,特别是农村牧区市场,使全社会消费晶零售总额达到401亿元,增长9%。

    在对外开放方面,通过调整贸易方式,开拓市场,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易货贸易,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全年外贸出口额达到8.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属于全国为数不多的增长较快的省区之一。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引资渠道,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区直接利用外资到位额1.65亿美元,间接利用外资4.39亿美元,引进区外资金71.3亿元人民币,共折合人民币121.3亿元,超额完成了全年100亿元的引资任务。

    第四,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把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突出发展第三产业”的要求落到实处,自治区和各盟市相继成立了第三产业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完善了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继续扶持商业、饮食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社区服务和旅游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其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了31%。按照不限速度、不限比例、不限方式、不限规模的原则,进一步放宽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了新的提高。全区非国有工业增长速度达到17.5%,占整个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48.8%上升到60.2%;乡镇企业围绕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增加资金、科技投入,上规模、上档次,发展水平又有了明显提高,全年完成增加值612亿元,实际入库税金2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8%和18.4%,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个体和私营企业户数分别增长18.9%和34%,其零售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2%,纳税额占全区税收总额的8.5%。三资企业上缴税金达到2.75亿元,增长46.6%。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对整个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安置下岗职工、增加税收、提高城乡人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全面推进各项重大改革,在解决经济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随着市场制约的不断加剧,我区经济生活中长期积累的诸如国有企业机制不活、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以及粮食巨额亏损挂账等一系列矛盾更加集中地显现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按照大胆探索、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努力促进各种矛盾的逐步化解。

    一是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两大目标”工作顺利开展。到去年底,全区有3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47户亏损企业实现脱困,基本完成了年度目标。对包钢等3户原无主管企业实行了授权经营,宁城老窖、华资、金宇三家集团股票成功上市,加上其他上市公司配股,共募集资金22.72亿元。4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59户企业实施了兼并、破产和减员增效,共核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7.15亿元,使地方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了24个百分点。区直企业改革有了很大进展,转制面完成80%以上,超过年度计划要求。36户区队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各项经济指标高于全区工业平均水平。军队、武警、政法机关所办企业按照党中央预定时间进行了移交。根据抓大放小的总体部署,小企业改革在上下功夫,出现了成片推进的新局面。全区国有小企业采取了多种改革形式,改制面达到84.2%,一批企业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二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再就业以及农村牧区扶贫工作进展顺利。各级政府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两个10号文件的要求,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取得了两个确保和再就业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全区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基本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并按照三三制的筹资原则,共筹集到资金5.43亿元,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发放了基本生活费。与此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就业岗位,全年共安置下岗职工36.5万人,再就业率达到65.1%,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62.6%,超额完成了国家提出的50%的任务。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加大养老金收缴力度等措施,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从去年6月份起,全区地方统筹企业的41.5万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并对以前的拖欠进行了相应补发。

    全面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负责的扶贫开发责任制,加大资金投入和督促检查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进行对口帮扶,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全年又有80多万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特别是对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贫困地区,通过认真调查、反复论证,制定了异地扶贫的整体规划,并正式启动了迁移安置的试点工作,首批4000多贫困人口的异地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四分开一完善”的原则,加快了粮食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各盟市的粮食局和集团公司已全部分开,粮食收储企业基本分离了附营业务。明确划分了自治区和盟市对粮食工作的事权,初步建立了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各级财政积极筹措并累计拨付粮食风险基金4.7亿元。集中对全区粮食系统的新增财务挂账和不合理占用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情况进行了清理审计,分清了新老财务挂账。切实加强粮食企业的内部改革和管理,减员增效工作收到实效。认真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三项政策,加强了对粮食市场的管理。自治区先后制定了小麦、玉米、稻谷等主要粮食作物定购价和保护价,坚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全区规划建设了5个区域性粮食专业批发市场和90个县级粮食批发市场,采取各种促销手段进行顺价销售,一些地区顺价销售取得明显成效,部分粮食收储企业已开始盈利。

    四是各项配套改革顺利进行。根据国家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新旧房改政策的衔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加大了住房公积金归集力度,加强了房地产开发和市场管理;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全年完成建设面积620多万平方米。地方金融机构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包头市商业银行已挂牌营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进展顺利,已将自治区证监会移交国家垂直管理,完成了内蒙古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包钢、鄂尔多斯集团财务公司的组建工作基本准备就绪。此外,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展开。

    三、全区上下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夺取了抗洪救灾工作的伟大胜利

    去年入汛以来,我区部分盟市相继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特别是嫩江和西辽河流域的特大洪水,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危害之大是前所未有的,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65.1亿元,给自治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洪灾,全区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兄弟省市区、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无私帮助下,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夺取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灾后,自治区及时研究部署了灾民生活安置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明确提出了五个确保的目标。通过多方努力,先后筹集?亿多元资金、2.1亿元的物资、6 102万斤粮食、1 360多万件衣被,基本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口粮和过冬衣被问题;采取建造过冬暖房、投亲靠友、对口帮助等多种形式,使12.5万户无房灾民得到妥善安置。同时,由地方各级政府组织、社会各方面参与,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自建为主、自建公助的原则,加快住房建设,目前规划新建灾民新村188个,其中开工104个,基本建成28个;各级卫生部门向灾区派出医疗防疫队1 050支,累计救治病人60多万人次,为灾区群众提供了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了大灾之年无大疫;通过集中抢修加固校舍、疏散就读等方式,保证了学校按时开学。目前,灾区群众生活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四、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社会各项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

    科技工作坚持面向经济、走向市场的改革方向,突出了“抓结合、促转化”。以实施“种子工程” 为重点,开展了“百乡千村科技示范”活动。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造,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步伐加快,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一年来,共取得自治区级重大科技成果396项,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124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5%。教育工作继续把两基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区又有15个旗县实现两基达标,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44.9%,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扫除青壮年文盲5.15万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全面启动。高等教育突出抓了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的调整,高校专业由137个减少到88个,专业设置进一步优化,重点学科得到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招生规模有所扩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达到51.5%。民族教育在改革中持续发展,教师待遇及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稳步实施彩虹文化和边境文化长廊计划,基层文化建设得到加强,有三个旗县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一个旗被评为全国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地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创作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涌现出一批优秀影视作品,电视剧《党员二楞妈》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大众电视金鹰奖,故事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国内外荣获多项大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还将此片确定为角逐奥斯卡金奖的中国大陆唯一推荐影片。新闻出版事业日益繁荣,蒙文图书出版工作得到加强。《蒙古学百科全书》编纂工作已经启动,《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获中国图书奖。体育工作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同时,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我区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得16枚金牌、18枚银牌、22枚铜牌。卫生事业稳步发展,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不断巩固完善,已完成86%的乡镇苏木卫生院、61%和56%的旗县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建设任务,基层卫生工作条件明显改善,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新进展,年内完成限期治理项目224项,启动绿色工程规划项目18项,新建自然保护区15个,取缔、关停15小企业3 642户。土地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社会救济、优抚和福利工作抓得扎实有效,社会科学、宗教、侨务、档案、气象、测绘、地矿、地震、人防、无线电管理、文物保护利用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进一步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和讨论,广大干部群众思想更加解放,观念进一步转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一步深入。“机关良好形象工程”继续开展,各级党政机关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双拥”和“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取得新成果。各民族之间更加团结和睦,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随着依法治区规划的实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各级政府认真执行自治区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监督,密切与自治区政协、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全年办理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建议173件、政协委员提案322件,自治区政府制定政府规章11个,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法规8个。反腐败、“严打”和反走私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审计机关共查处违规金额44亿元,促进增收节支105亿元;监察机关立案1 467件,结案1 372件;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4 292起,破获黄赌毒案件9 911件;集中力量开展反走私斗争,破获走私违规案件78起,缴获走私违规金额4 919万元,有力地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各位代表,我们在过去一年里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决策和强有力领导的结果,尤其是国家对我区给予了全力支持和重点倾斜。江泽民总书记曾专门听取了我区的灾情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等党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亲临我区视察指导工作,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兄弟省市区和有关方面也给予我们许多无私的援助,全区各族人民在困难和考验面前,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特别是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挑重担,为我区夺取经济建设和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在这里,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向各条战线上所有为取得这些成绩做出努力和贡献的同志们,向帮助过我们的国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下一步发展仍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困难。主要有;市场需求不足,对经济的制约没有得到明显缓解;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理想;农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农牧民增收缓慢;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低收入居民生活困难;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灾又有近百万人口返贫,进一步增加了脱贫攻坚的难度;生态   

    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政府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水平还不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待增强;一些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少数干部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仍比较严重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下决心逐步加以解决。   

        1999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华诞和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治区将召开第七次党代会,到本世纪末完成“两大历史性任务”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两大目标”等都进入冲刺阶段。因此,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自治区党委确定的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六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完成“两大历史性任务”工作大局,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实施“五大战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开拓城乡市场,扩大有效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816‰以内;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400元和150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确定8%的增长速度,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体现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既是积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对于我区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努力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这一目标,我区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今年国家将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大对民    族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和固定资产投资倾斜力度,以及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等一系列政策,对我区加快发展无疑是十分有利的,我区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为加快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今年的续建项目较多,将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等等。因此,只要我们积极努力,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完全能够达到的。今年计划的经济增长目标略     

    低于往年,也是充分考虑到了一些不利因素。亚洲金融危机、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环境将依然紧张;改革攻坚、结构调整和灾区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去年我区一、三产业增长基数较大,而且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相应增加了今年的增长难度。此外,由于“九五”前三年区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如能确保8%,并千方百计超额完成,明年争取发展得更快一点,就可以完成“九五”计划。所以这一目标也是比较客观的。                          

    实现今年的发展目标,必须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发展

    今年农村牧区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六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发展农村牧区经济、提高农牧业生产力水平这个中心,以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稳定为重点,突出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稳定党在农村牧区的基本政策。进一步落实延长土地承包和草牧场承包工作,加强农村牧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做好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抓好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切实改善干群关系。坚决落实“合理负担定项限额、一定三年不变”的规定,严禁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乱摊派,切实减轻农牧民不合理负担,保护和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牧区经济结构。按照市场需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牧业,市场需要什么、什么能增产增收就种养什么。大力开发名优特新农畜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实施双增双提”战略,优化畜群结构,提高牲畜个体产量和质量。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努力提高农区中的畜牧业比重,使粮食主产区同时成为畜产品的主产区。三是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和鼓励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发展农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业,使之成为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农牧业综合经济效益。四是依法保护好耕地、森林和基本草牧场,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建设和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快灾区恢复重建步伐,妥善安置好灾民的生产生活。抓紧抓好水毁工程的修复,加强黄河、西辽河、嫩江和额尔古纳河的堤防建设,对病险水库要除险加固,提高防洪能力,确保安全渡汛。继续加强以旱作农业为重点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严格执行水的有偿使用制度;积极兴修梯田、等高田,抓好旱井、水窖等集雨工程建设。今年要力争新增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各200万亩,建设灌溉草库伦6 000处、10万亩,力争人均建成1亩稳产高产旱作基本农田,解决74万人口、18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650万亩。要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力度,全面落实国家生态建设规划,积极实施大兴安岭、黄河中上游等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建设,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坚决禁止毁林、毁草开荒,今后特殊情况下确需开荒的要统一由自治区政府批准。凡是25度以上和风蚀沙化严重的耕地都要退下来种草、种树,恢复生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便民措施,鼓励群众大搞植树造林。全年完成人工造林600<SPAN style="FON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政府工作报告
  • 1999年2月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云布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1998年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1998年是本届政府工作的第一年,也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组织领导全区各族人民,战胜重重困难并夺取重大胜利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经济工作的各项主要任务,夺取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加快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一、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基本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增长目标

    去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并加剧,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使我区生产、出口和引进外资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市场制约不断加重,有效需求明显不足,加上资金短缺、走私冲击等因素,给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面对严峻而复杂的局面,自治区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人大、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知难而进,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加快发展,使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据初步统计,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 192亿元,比上年增长9.6%,基本完成了10%左右的计划目标,成为九五以来连续第三个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7.5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485.6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368.9亿元,增长11.6%。财政总收入131.2亿元,增长17.9%,超额完成15%的计划目标,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8亿元,增长22.7%。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353元,增加40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 981.5元,增加201.5元;商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比上年下降1.9%和0.7%,均较好地完成了计划目标。一年来,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立足抗灾夺丰收,全面加强农村牧区各项工作,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去年我区农牧业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又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57.54亿公斤,增产15.43亿公斤;牧业年度总增牲畜2 499.3万头(只),增加140.7万头(只);肉类产量达到130.3万吨,增加5.2万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对全区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分析我区农牧业丰收的原因,客观上有大部分旱作农业区降水较多、霜期推迟等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各地区把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政策,狠抓土地延包、草牧场双权一制 落实,使落实面均达到95%左右,并切实加强了对减轻农牧民负担工作的监督管理,有力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牧业基础建设。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5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19万亩,分别是年计划的2.5倍和2.2倍。把增草作为双增双提发展战略的基础来抓,共建成灌溉草库伦59.7万亩,新增人工种草面积1 011.3万亩。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步伐加快,解决了84万人、222万头(只) 牲畜的饮水困难。林业建设迈出新步伐,人工造林面积首次突破600万亩。三是以实施种子工程 为重点,加大了科技兴农兴牧力度。种子包衣、覆膜栽培、病虫害防治、畜疫防治、机械化作业、科学饲养等适用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农牧林水各业适用技术的普及面、入户率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有所增加。四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强了农业综合开发、农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和一些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培育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农牧业的综合效益。

    第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全力以赴打好工业经济增速提效攻坚战。去年初,针对工业经济低速低效运行的局面,我们认真分析问题的症结,突出抓了煤炭、制糖和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着力解决长期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淘汰落后设备,进行资产重组,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全年完成更新改造投资51亿元,开发自治区级以上新产品24项,完成重点产学研项目20项,又有32个产品被评为第三批自治区名牌产品,使全区名牌产品总数达到128种,所实现的利税占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29%;围绕学邯钢回头看活动,狠抓企业管理,分解落实扭亏增盈目标,消化增支减利因素7.44亿元。切实加大资金协调力度,尽力保证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特别是对亏损企业中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的产品或生产线实行资金封闭运行。继续加大治乱减负工作力度,新取消了567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了13个收费项目的301项收费标准,预计一年可减轻企业负担2.29亿元,不断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努力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调整充实了一大批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与此同时,加强协调,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了铁路、民航、邮电等中直企业的重要作用。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全区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稳步回升,于10月份扭转了净亏损的局面。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06.3亿元,增长10.1%;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6.55%,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74。

    第三,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努力增加有效需求,全方位拉动经济增长。各级政府抓住国家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调整投资结构,争取建设资金,使我区新增投资达到6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公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31亿元,超过八五时期的总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20亿元,比上年增加12亿元。111国道通辽至乌兰浩特、303国道锡林浩特至经棚等12项重点工程建成通车,达拉特电厂3号、4号两台33万千瓦和伊敏煤电1号50万千瓦机组等一批重点电力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呼市引黄供水工程、包头阿尔丁热源厂扩建工程、呼市集中供热二期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后开工建设;新上了一大批住宅、粮库、生态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我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状况。针对买方市场的新形势,不断强化营销环节,积极引导消费,下大力气开拓市场,特别是农村牧区市场,使全社会消费晶零售总额达到401亿元,增长9%。

    在对外开放方面,通过调整贸易方式,开拓市场,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易货贸易,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全年外贸出口额达到8.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属于全国为数不多的增长较快的省区之一。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引资渠道,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区直接利用外资到位额1.65亿美元,间接利用外资4.39亿美元,引进区外资金71.3亿元人民币,共折合人民币121.3亿元,超额完成了全年100亿元的引资任务。

    第四,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把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突出发展第三产业”的要求落到实处,自治区和各盟市相继成立了第三产业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完善了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继续扶持商业、饮食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社区服务和旅游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其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了31%。按照不限速度、不限比例、不限方式、不限规模的原则,进一步放宽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了新的提高。全区非国有工业增长速度达到17.5%,占整个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48.8%上升到60.2%;乡镇企业围绕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增加资金、科技投入,上规模、上档次,发展水平又有了明显提高,全年完成增加值612亿元,实际入库税金2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8%和18.4%,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个体和私营企业户数分别增长18.9%和34%,其零售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2%,纳税额占全区税收总额的8.5%。三资企业上缴税金达到2.75亿元,增长46.6%。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对整个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安置下岗职工、增加税收、提高城乡人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全面推进各项重大改革,在解决经济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随着市场制约的不断加剧,我区经济生活中长期积累的诸如国有企业机制不活、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以及粮食巨额亏损挂账等一系列矛盾更加集中地显现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按照大胆探索、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努力促进各种矛盾的逐步化解。

    一是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两大目标”工作顺利开展。到去年底,全区有3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47户亏损企业实现脱困,基本完成了年度目标。对包钢等3户原无主管企业实行了授权经营,宁城老窖、华资、金宇三家集团股票成功上市,加上其他上市公司配股,共募集资金22.72亿元。4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59户企业实施了兼并、破产和减员增效,共核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7.15亿元,使地方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了24个百分点。区直企业改革有了很大进展,转制面完成80%以上,超过年度计划要求。36户区队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各项经济指标高于全区工业平均水平。军队、武警、政法机关所办企业按照党中央预定时间进行了移交。根据抓大放小的总体部署,小企业改革在上下功夫,出现了成片推进的新局面。全区国有小企业采取了多种改革形式,改制面达到84.2%,一批企业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二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再就业以及农村牧区扶贫工作进展顺利。各级政府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两个10号文件的要求,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取得了两个确保和再就业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全区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基本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并按照三三制的筹资原则,共筹集到资金5.43亿元,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发放了基本生活费。与此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就业岗位,全年共安置下岗职工36.5万人,再就业率达到65.1%,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62.6%,超额完成了国家提出的50%的任务。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加大养老金收缴力度等措施,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从去年6月份起,全区地方统筹企业的41.5万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并对以前的拖欠进行了相应补发。

    全面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负责的扶贫开发责任制,加大资金投入和督促检查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进行对口帮扶,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全年又有80多万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特别是对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贫困地区,通过认真调查、反复论证,制定了异地扶贫的整体规划,并正式启动了迁移安置的试点工作,首批4000多贫困人口的异地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四分开一完善”的原则,加快了粮食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各盟市的粮食局和集团公司已全部分开,粮食收储企业基本分离了附营业务。明确划分了自治区和盟市对粮食工作的事权,初步建立了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各级财政积极筹措并累计拨付粮食风险基金4.7亿元。集中对全区粮食系统的新增财务挂账和不合理占用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情况进行了清理审计,分清了新老财务挂账。切实加强粮食企业的内部改革和管理,减员增效工作收到实效。认真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三项政策,加强了对粮食市场的管理。自治区先后制定了小麦、玉米、稻谷等主要粮食作物定购价和保护价,坚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全区规划建设了5个区域性粮食专业批发市场和90个县级粮食批发市场,采取各种促销手段进行顺价销售,一些地区顺价销售取得明显成效,部分粮食收储企业已开始盈利。

    四是各项配套改革顺利进行。根据国家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新旧房改政策的衔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加大了住房公积金归集力度,加强了房地产开发和市场管理;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全年完成建设面积620多万平方米。地方金融机构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包头市商业银行已挂牌营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进展顺利,已将自治区证监会移交国家垂直管理,完成了内蒙古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包钢、鄂尔多斯集团财务公司的组建工作基本准备就绪。此外,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展开。

    三、全区上下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夺取了抗洪救灾工作的伟大胜利

    去年入汛以来,我区部分盟市相继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特别是嫩江和西辽河流域的特大洪水,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危害之大是前所未有的,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65.1亿元,给自治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洪灾,全区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兄弟省市区、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无私帮助下,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夺取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灾后,自治区及时研究部署了灾民生活安置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明确提出了五个确保的目标。通过多方努力,先后筹集?亿多元资金、2.1亿元的物资、6 102万斤粮食、1 360多万件衣被,基本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口粮和过冬衣被问题;采取建造过冬暖房、投亲靠友、对口帮助等多种形式,使12.5万户无房灾民得到妥善安置。同时,由地方各级政府组织、社会各方面参与,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自建为主、自建公助的原则,加快住房建设,目前规划新建灾民新村188个,其中开工104个,基本建成28个;各级卫生部门向灾区派出医疗防疫队1 050支,累计救治病人60多万人次,为灾区群众提供了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了大灾之年无大疫;通过集中抢修加固校舍、疏散就读等方式,保证了学校按时开学。目前,灾区群众生活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四、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社会各项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

    科技工作坚持面向经济、走向市场的改革方向,突出了“抓结合、促转化”。以实施“种子工程” 为重点,开展了“百乡千村科技示范”活动。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造,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步伐加快,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一年来,共取得自治区级重大科技成果396项,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124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5%。教育工作继续把两基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区又有15个旗县实现两基达标,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44.9%,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扫除青壮年文盲5.15万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全面启动。高等教育突出抓了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的调整,高校专业由137个减少到88个,专业设置进一步优化,重点学科得到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招生规模有所扩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达到51.5%。民族教育在改革中持续发展,教师待遇及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稳步实施彩虹文化和边境文化长廊计划,基层文化建设得到加强,有三个旗县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一个旗被评为全国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地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创作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涌现出一批优秀影视作品,电视剧《党员二楞妈》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大众电视金鹰奖,故事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国内外荣获多项大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还将此片确定为角逐奥斯卡金奖的中国大陆唯一推荐影片。新闻出版事业日益繁荣,蒙文图书出版工作得到加强。《蒙古学百科全书》编纂工作已经启动,《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获中国图书奖。体育工作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同时,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我区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得16枚金牌、18枚银牌、22枚铜牌。卫生事业稳步发展,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不断巩固完善,已完成86%的乡镇苏木卫生院、61%和56%的旗县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建设任务,基层卫生工作条件明显改善,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新进展,年内完成限期治理项目224项,启动绿色工程规划项目18项,新建自然保护区15个,取缔、关停15小企业3 642户。土地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社会救济、优抚和福利工作抓得扎实有效,社会科学、宗教、侨务、档案、气象、测绘、地矿、地震、人防、无线电管理、文物保护利用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进一步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和讨论,广大干部群众思想更加解放,观念进一步转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一步深入。“机关良好形象工程”继续开展,各级党政机关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双拥”和“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取得新成果。各民族之间更加团结和睦,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随着依法治区规划的实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各级政府认真执行自治区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监督,密切与自治区政协、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全年办理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建议173件、政协委员提案322件,自治区政府制定政府规章11个,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法规8个。反腐败、“严打”和反走私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审计机关共查处违规金额44亿元,促进增收节支105亿元;监察机关立案1 467件,结案1 372件;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4 292起,破获黄赌毒案件9 911件;集中力量开展反走私斗争,破获走私违规案件78起,缴获走私违规金额4 919万元,有力地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各位代表,我们在过去一年里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决策和强有力领导的结果,尤其是国家对我区给予了全力支持和重点倾斜。江泽民总书记曾专门听取了我区的灾情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等党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亲临我区视察指导工作,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兄弟省市区和有关方面也给予我们许多无私的援助,全区各族人民在困难和考验面前,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特别是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挑重担,为我区夺取经济建设和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在这里,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向各条战线上所有为取得这些成绩做出努力和贡献的同志们,向帮助过我们的国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下一步发展仍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困难。主要有;市场需求不足,对经济的制约没有得到明显缓解;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理想;农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农牧民增收缓慢;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低收入居民生活困难;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灾又有近百万人口返贫,进一步增加了脱贫攻坚的难度;生态   

    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政府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水平还不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待增强;一些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少数干部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仍比较严重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下决心逐步加以解决。   

        1999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华诞和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治区将召开第七次党代会,到本世纪末完成“两大历史性任务”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两大目标”等都进入冲刺阶段。因此,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自治区党委确定的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六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完成“两大历史性任务”工作大局,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实施“五大战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开拓城乡市场,扩大有效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816‰以内;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400元和150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确定8%的增长速度,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体现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既是积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对于我区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努力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这一目标,我区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今年国家将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大对民    族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和固定资产投资倾斜力度,以及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等一系列政策,对我区加快发展无疑是十分有利的,我区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为加快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今年的续建项目较多,将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等等。因此,只要我们积极努力,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完全能够达到的。今年计划的经济增长目标略     

    低于往年,也是充分考虑到了一些不利因素。亚洲金融危机、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环境将依然紧张;改革攻坚、结构调整和灾区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去年我区一、三产业增长基数较大,而且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相应增加了今年的增长难度。此外,由于“九五”前三年区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如能确保8%,并千方百计超额完成,明年争取发展得更快一点,就可以完成“九五”计划。所以这一目标也是比较客观的。                          

    实现今年的发展目标,必须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发展

    今年农村牧区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六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发展农村牧区经济、提高农牧业生产力水平这个中心,以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稳定为重点,突出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稳定党在农村牧区的基本政策。进一步落实延长土地承包和草牧场承包工作,加强农村牧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做好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抓好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切实改善干群关系。坚决落实“合理负担定项限额、一定三年不变”的规定,严禁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乱摊派,切实减轻农牧民不合理负担,保护和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牧区经济结构。按照市场需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牧业,市场需要什么、什么能增产增收就种养什么。大力开发名优特新农畜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实施双增双提”战略,优化畜群结构,提高牲畜个体产量和质量。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努力提高农区中的畜牧业比重,使粮食主产区同时成为畜产品的主产区。三是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和鼓励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发展农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业,使之成为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农牧业综合经济效益。四是依法保护好耕地、森林和基本草牧场,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建设和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快灾区恢复重建步伐,妥善安置好灾民的生产生活。抓紧抓好水毁工程的修复,加强黄河、西辽河、嫩江和额尔古纳河的堤防建设,对病险水库要除险加固,提高防洪能力,确保安全渡汛。继续加强以旱作农业为重点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严格执行水的有偿使用制度;积极兴修梯田、等高田,抓好旱井、水窖等集雨工程建设。今年要力争新增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各200万亩,建设灌溉草库伦6 000处、10万亩,力争人均建成1亩稳产高产旱作基本农田,解决74万人口、18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650万亩。要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力度,全面落实国家生态建设规划,积极实施大兴安岭、黄河中上游等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建设,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坚决禁止毁林、毁草开荒,今后特殊情况下确需开荒的要统一由自治区政府批准。凡是25度以上和风蚀沙化严重的耕地都要退下来种草、种树,恢复生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便民措施,鼓励群众大搞植树造林。全年完成人工造林600<SPAN style="FON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