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0卷  /  政治

2000卷

  • 劳动
  •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厅领导名录】   

       厅    长:王维山(蒙古族)          

       副 厅 长:刘  庆                    

                刘建一                            

                布  仁(蒙古族)                    

       纪检组长:张树新(蒙古族)          

                                          

    【劳动法制建设】  国家《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出台后,自治区人大11月30日颁布《内蒙古自治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失业保险实施办法》经主席常务会审议后在12月29日颁发,《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增补为下年立法计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自治区地方立法程序规定》等10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做子修改、送审。        

                                          

    【国有企业下岗取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1999年,自治区凡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职工随下岗、随进中心、随签协议、随保生活的机制基本形成。全区累计共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3.15万人(上年结转14.89万人),其中20.02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6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五位。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发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引导下岗职工向农牧业转移和组织劳务输出等多种渠道,实现了出大于进的目标。年末实有下岗职工13.13万人,全部进入中心、签了协议,领到生活费,为93%的下岗职工代缴了养老、失业、医疗社会保险费。从总体上看,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上访和突发事件明显减少,特别是保证了敏感时期和重要节假日的社会安定。为了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共筹集资金4.7亿元,比上年的3.2亿元提高47%,其中财政、社会、企业各筹集2.6亿元、1.3亿元和0.8亿元,分别占55%、28%和17%。                 

                                         

    【养老保险】 以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中心,以抓扩面征缴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养老保险体系。全区通过扩大覆盖面、提高收缴率、动用积累金和争取党中央资金支持等渠道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为58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上按时足额发放了养老金。全区各类企业应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职工191.1万人,实际参统180万人,比上年增加4.5万人,覆盖率为94.2%,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应参统28.7万人,实际参统13.3万人,参统率46。3%;全区社保机构应收养老保险费25.6亿元,实际收缴24.3亿元,比上年增收2.67亿元,收缴率为94.6%。l0个由税务部门征缴个体私营经济养老保险费的盟市,应收1539万元,实际收缴380万元,收缴率25%。清理企业欠费3.63亿元,清欠率40.8%,回收挤占挪用基金0.12亿元,回收率29%。全年支付28.1亿元,除煤炭行业(因收缴困难)和部分地区外,基本做到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为96%。                            

                                         

    【失业保险】  一是失业保险走上法制化轨道。自治区政府相继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内蒙古自治区失业保险实施办法》,使失业保险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二是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取得突破性进展。至年底,全区应参加失业保险统筹的职工225万人,已参统216万人,比上年净增79万人,覆盖率96%,应收缴失业保险费2.04亿元,实际收缴1.88亿元,比上年增收1.16亿元,收缴  率92%。扩面、征缴净增幅比例均居全国第一位。三是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全年共为4.96万名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标准发放了失业保险金。全年累计支出失业保险基金1.65亿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待遇和再就业费用8 550万元,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8 000万元,充分发挥了失业保险既保生活、又促就业的双重功能。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按照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夯实完善管理基础,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的工作方针,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全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领导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全区12个盟市已全部按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为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领导和组织保障。二是政策研制工作基本完成,遵循低水平、广覆盖、快起步的原则,组织人力进行广泛调研、认真测算,在与有关部门多次协商、论证,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以内政发1999年74号文下发执行。同时,把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当作重要工作来抓,拟定转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实施意见》等6个政策性文件。三是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新制度开始启动运行,已有10个盟市中的24个旗县级统筹地区开始实施新制度,覆盖人数23万人,运行基本平稳。

     

    【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按照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督指导”的新型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根据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安排,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调研,制定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对企业工资的宏观调控起到针对性的指导作用。研究、探索劳动力市场部分职位工资指导价位,对岗位(212种)采集、调查步骤、汇总分析、检验修正等方面确定了详细的试点方案和实施步骤,在反复调研和测算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布了商业、建筑、交通运输和机器制造中具有代表性的35项工种和市场价位,制发了《关于建立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并进行试点工作。在综合考虑自治区经济发展状况、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的前提下,提出全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意见,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内政办发(1999)41号予以发布。        

                                       

    【劳动力市场建设】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加快劳动力市场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全区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全国100个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城市。按照“三化”建设标准,在场地建设、资金投入、信息联网、规范化运作、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目标化管理等方面都作了大量工作。各地加大信息网络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有的盟市职介中心配备了彩色大屏幕,有的还配备了电子触摸屏。为了更好发挥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积极探索用人单位空岗报告制度,多渠道、多形式收集用工信息,实行一条龙就业服务,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代办社会保险,以及组织劳务输出等多项服务。全年共有25.88万人次到职介中心(站、所)求职登记,其中下岗职工占29%。提供岗位17.83万个,15.76万人实现就业,成功率61%。同时,针对一些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在全区12个盟市101个旗县共检查违法违规的各类职业介绍机构204个,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148家,初步净化了劳动力市场。为树立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良好形象和权威,经过旗县自查、盟市检查、自治区抽查,全区有8家职业介绍中心被评为自治区优秀职业介绍中心,有41家职业介绍所被评为自治区优秀职业介绍所。     

                                        

    【劳动力管理】  重点是紧紧围绕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劳动关系,特别是下岗职工劳动关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制定相关政策,继续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加强劳动合同管理。6月下发《关于处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的指导意见》,对9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作出规定,并对12个区直企业改制中有关人员分流工作进行了指导,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0%以上。全区私营企业应签劳动合同108 112人,已签89 200人(11月数),签订率为82.5%。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签合同200 925人,已签合同154 346人,签订率为76.8%。

                                        

    【劳动保障执法监察】  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两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执法检查,全区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1 695户,占全区应检查用人单位总数34 792户的91.1%,通过检查,督促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单位12 632户,督促依法申报单位11 563户,督促缴纳养老保险费15 638.39万元,督促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6 683.17万元。全区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对15 392户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年检,完成年度任务的139.9%。同时,开展对用人单位的主动监察,全区共监察用人单位16 303户,完成年度任务的125.4%。依法查处群众举报劳动违法案件,全区共受理并立案351件,结案率99.7%。

     

    【劳动争议仲裁】 从预防入手,严格按照劳动合同鉴证的规定,全区共鉴证劳动合同173 647份,纠正无效条款的劳动合同5 541份,补签劳动合同8 217份。审核集体合同185份,涉及职工人数278 119人,审核通过率98%。共受理立案劳动争议案件829件,比上年增长18%,涉及职2124 026人,已结案822起,结案率97%,强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指导监督职能,草拟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评查制度》,把劳动争议三方机制和及时、合法、公正原则落到实处。

     

    【职业技能开发】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转岗转业培训12.9万人,占再就业人数的64%,就业前培训84 938人,是安置就业人数的88%。在总结包头市劳动预备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区共完成劳动预备制培训近4万人,缓解了全区的就业压力。加大推行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力度,制定办法,全面铺开,全年共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9 145人,并在包头地区首次开展了美容美发高级工鉴定。对全区各类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培养的19 000名毕(结)业生进行了技术等级鉴定,其中技校毕业生13 300名,使全区技校毕业生“双证”持有率达80%。全区5 000多人参加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4 200人领到等级证书。深化技校改革,推动技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认真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评估组对包头城建技校、内蒙古水利技校进行了评估,经自治区政府批准,晋升为省部级重点技校。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治区有两所技工学校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填补了自治区技工教育40多年来无高级技工学校的空白。年内全区技工学校录取新生8 901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组织技校优秀毕业生参加全国统考,为天津职业技术师院输送3名专科生,7名本科生。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与劳动科研】  在组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管理和监察力度。一是以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周活动为主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职工和用人单位安全生产意识;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春冬季两次大检查,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继续组织劳动保护用品定点生产和锅炉认证工作;认真查处了三起重大事故。矿山安全监察工作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为中心,以遏制矿山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为根本,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矿山安全监察职能,加强矿山安全监察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肃查处伤亡事故。据初步统计,全区矿山共发生伤亡事故193起,死亡316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42%和32.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20起,死亡127人,起数比上年同期下降16.7%,伤亡人数与上年基本持平。重大伤亡事故现场查处率100%,重大事故在规定期限内的结案率为100%。重大伤亡事故共查处114人次,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1人,撤职处分10人,其它处分93人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按照年初江总书记对锅炉压力容器质量检验和安全生产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全区开展了以锅炉、压力容器、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液化石油气  钢瓶为主要内容的大检查,共检查锅炉压力容器1 000多台,完成了无损检测考核委员会的审定验收工作,对常压锅炉制造单位进行了审查,定点对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进行了资格复查,并开展了对液化石油气站和压力管道的监察工作。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引入竞争机制,开展了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保证了企业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狠抓科研工作,促进劳动保护科研设计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劳动安全卫生检测,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规范检测检验行为,提高检测检验质量,实现了为行政监察服务,为质量保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宗旨。全年共检特种设备446台,查出事故隐患4 000多条,对221台起重机械、电梯核发了《准调证》,出具了检测检验报告书380份,电梯的安装、修理验收率达到100%,在用电梯年检率达到90%以上。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环节四类七种产品,共抽检56个企业59批次。同时,对丰镇电厂、呼和浩特市电厂等单位,进行了劳动安全卫生检测与评价。                   

                                         

    【存在问题】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三三制”筹集资金办法难以完全落实。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发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引导下岗职工向农牧业转移和组织劳务输出等优惠政策,但在落实过程中不够理想。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进一步加大,缺口增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不平衡,医疗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郝文直)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劳动
  •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厅领导名录】   

       厅    长:王维山(蒙古族)          

       副 厅 长:刘  庆                    

                刘建一                            

                布  仁(蒙古族)                    

       纪检组长:张树新(蒙古族)          

                                          

    【劳动法制建设】  国家《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出台后,自治区人大11月30日颁布《内蒙古自治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失业保险实施办法》经主席常务会审议后在12月29日颁发,《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增补为下年立法计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自治区地方立法程序规定》等10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做子修改、送审。        

                                          

    【国有企业下岗取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1999年,自治区凡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职工随下岗、随进中心、随签协议、随保生活的机制基本形成。全区累计共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3.15万人(上年结转14.89万人),其中20.02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6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五位。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发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引导下岗职工向农牧业转移和组织劳务输出等多种渠道,实现了出大于进的目标。年末实有下岗职工13.13万人,全部进入中心、签了协议,领到生活费,为93%的下岗职工代缴了养老、失业、医疗社会保险费。从总体上看,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上访和突发事件明显减少,特别是保证了敏感时期和重要节假日的社会安定。为了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共筹集资金4.7亿元,比上年的3.2亿元提高47%,其中财政、社会、企业各筹集2.6亿元、1.3亿元和0.8亿元,分别占55%、28%和17%。                 

                                         

    【养老保险】 以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中心,以抓扩面征缴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养老保险体系。全区通过扩大覆盖面、提高收缴率、动用积累金和争取党中央资金支持等渠道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为58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上按时足额发放了养老金。全区各类企业应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职工191.1万人,实际参统180万人,比上年增加4.5万人,覆盖率为94.2%,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应参统28.7万人,实际参统13.3万人,参统率46。3%;全区社保机构应收养老保险费25.6亿元,实际收缴24.3亿元,比上年增收2.67亿元,收缴率为94.6%。l0个由税务部门征缴个体私营经济养老保险费的盟市,应收1539万元,实际收缴380万元,收缴率25%。清理企业欠费3.63亿元,清欠率40.8%,回收挤占挪用基金0.12亿元,回收率29%。全年支付28.1亿元,除煤炭行业(因收缴困难)和部分地区外,基本做到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为96%。                            

                                         

    【失业保险】  一是失业保险走上法制化轨道。自治区政府相继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内蒙古自治区失业保险实施办法》,使失业保险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二是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取得突破性进展。至年底,全区应参加失业保险统筹的职工225万人,已参统216万人,比上年净增79万人,覆盖率96%,应收缴失业保险费2.04亿元,实际收缴1.88亿元,比上年增收1.16亿元,收缴  率92%。扩面、征缴净增幅比例均居全国第一位。三是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全年共为4.96万名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标准发放了失业保险金。全年累计支出失业保险基金1.65亿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待遇和再就业费用8 550万元,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8 000万元,充分发挥了失业保险既保生活、又促就业的双重功能。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按照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夯实完善管理基础,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的工作方针,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全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领导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全区12个盟市已全部按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为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领导和组织保障。二是政策研制工作基本完成,遵循低水平、广覆盖、快起步的原则,组织人力进行广泛调研、认真测算,在与有关部门多次协商、论证,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以内政发1999年74号文下发执行。同时,把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当作重要工作来抓,拟定转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实施意见》等6个政策性文件。三是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新制度开始启动运行,已有10个盟市中的24个旗县级统筹地区开始实施新制度,覆盖人数23万人,运行基本平稳。

     

    【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按照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督指导”的新型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根据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安排,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调研,制定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对企业工资的宏观调控起到针对性的指导作用。研究、探索劳动力市场部分职位工资指导价位,对岗位(212种)采集、调查步骤、汇总分析、检验修正等方面确定了详细的试点方案和实施步骤,在反复调研和测算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布了商业、建筑、交通运输和机器制造中具有代表性的35项工种和市场价位,制发了《关于建立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并进行试点工作。在综合考虑自治区经济发展状况、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的前提下,提出全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意见,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内政办发(1999)41号予以发布。        

                                       

    【劳动力市场建设】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加快劳动力市场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全区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全国100个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城市。按照“三化”建设标准,在场地建设、资金投入、信息联网、规范化运作、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目标化管理等方面都作了大量工作。各地加大信息网络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有的盟市职介中心配备了彩色大屏幕,有的还配备了电子触摸屏。为了更好发挥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积极探索用人单位空岗报告制度,多渠道、多形式收集用工信息,实行一条龙就业服务,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代办社会保险,以及组织劳务输出等多项服务。全年共有25.88万人次到职介中心(站、所)求职登记,其中下岗职工占29%。提供岗位17.83万个,15.76万人实现就业,成功率61%。同时,针对一些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在全区12个盟市101个旗县共检查违法违规的各类职业介绍机构204个,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148家,初步净化了劳动力市场。为树立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良好形象和权威,经过旗县自查、盟市检查、自治区抽查,全区有8家职业介绍中心被评为自治区优秀职业介绍中心,有41家职业介绍所被评为自治区优秀职业介绍所。     

                                        

    【劳动力管理】  重点是紧紧围绕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劳动关系,特别是下岗职工劳动关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制定相关政策,继续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加强劳动合同管理。6月下发《关于处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的指导意见》,对9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作出规定,并对12个区直企业改制中有关人员分流工作进行了指导,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0%以上。全区私营企业应签劳动合同108 112人,已签89 200人(11月数),签订率为82.5%。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签合同200 925人,已签合同154 346人,签订率为76.8%。

                                        

    【劳动保障执法监察】  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两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执法检查,全区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1 695户,占全区应检查用人单位总数34 792户的91.1%,通过检查,督促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单位12 632户,督促依法申报单位11 563户,督促缴纳养老保险费15 638.39万元,督促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6 683.17万元。全区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对15 392户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年检,完成年度任务的139.9%。同时,开展对用人单位的主动监察,全区共监察用人单位16 303户,完成年度任务的125.4%。依法查处群众举报劳动违法案件,全区共受理并立案351件,结案率99.7%。

     

    【劳动争议仲裁】 从预防入手,严格按照劳动合同鉴证的规定,全区共鉴证劳动合同173 647份,纠正无效条款的劳动合同5 541份,补签劳动合同8 217份。审核集体合同185份,涉及职工人数278 119人,审核通过率98%。共受理立案劳动争议案件829件,比上年增长18%,涉及职2124 026人,已结案822起,结案率97%,强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指导监督职能,草拟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评查制度》,把劳动争议三方机制和及时、合法、公正原则落到实处。

     

    【职业技能开发】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转岗转业培训12.9万人,占再就业人数的64%,就业前培训84 938人,是安置就业人数的88%。在总结包头市劳动预备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区共完成劳动预备制培训近4万人,缓解了全区的就业压力。加大推行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力度,制定办法,全面铺开,全年共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9 145人,并在包头地区首次开展了美容美发高级工鉴定。对全区各类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培养的19 000名毕(结)业生进行了技术等级鉴定,其中技校毕业生13 300名,使全区技校毕业生“双证”持有率达80%。全区5 000多人参加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4 200人领到等级证书。深化技校改革,推动技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认真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评估组对包头城建技校、内蒙古水利技校进行了评估,经自治区政府批准,晋升为省部级重点技校。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治区有两所技工学校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填补了自治区技工教育40多年来无高级技工学校的空白。年内全区技工学校录取新生8 901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组织技校优秀毕业生参加全国统考,为天津职业技术师院输送3名专科生,7名本科生。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与劳动科研】  在组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管理和监察力度。一是以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周活动为主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职工和用人单位安全生产意识;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春冬季两次大检查,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继续组织劳动保护用品定点生产和锅炉认证工作;认真查处了三起重大事故。矿山安全监察工作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为中心,以遏制矿山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为根本,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矿山安全监察职能,加强矿山安全监察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肃查处伤亡事故。据初步统计,全区矿山共发生伤亡事故193起,死亡316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42%和32.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20起,死亡127人,起数比上年同期下降16.7%,伤亡人数与上年基本持平。重大伤亡事故现场查处率100%,重大事故在规定期限内的结案率为100%。重大伤亡事故共查处114人次,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1人,撤职处分10人,其它处分93人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按照年初江总书记对锅炉压力容器质量检验和安全生产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全区开展了以锅炉、压力容器、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液化石油气  钢瓶为主要内容的大检查,共检查锅炉压力容器1 000多台,完成了无损检测考核委员会的审定验收工作,对常压锅炉制造单位进行了审查,定点对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进行了资格复查,并开展了对液化石油气站和压力管道的监察工作。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引入竞争机制,开展了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保证了企业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狠抓科研工作,促进劳动保护科研设计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劳动安全卫生检测,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规范检测检验行为,提高检测检验质量,实现了为行政监察服务,为质量保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宗旨。全年共检特种设备446台,查出事故隐患4 000多条,对221台起重机械、电梯核发了《准调证》,出具了检测检验报告书380份,电梯的安装、修理验收率达到100%,在用电梯年检率达到90%以上。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环节四类七种产品,共抽检56个企业59批次。同时,对丰镇电厂、呼和浩特市电厂等单位,进行了劳动安全卫生检测与评价。                   

                                         

    【存在问题】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三三制”筹集资金办法难以完全落实。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发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引导下岗职工向农牧业转移和组织劳务输出等优惠政策,但在落实过程中不够理想。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进一步加大,缺口增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不平衡,医疗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郝文直)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