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1999卷  /  科教文卫体

1999卷

  • 医药管理
  • 【内蒙古自治区医药化工(集团)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医药管理局领导名录】

    总 经 理:刘显国

    副总经理:于庆华

            王玉宝(蒙古族)

             李国良

              平(蒙古族)

    总工程师:肖清俊

    【概述】  自治区医药行业共有工商企业2 437户,其中工业企业88户,商业企业2 349户。全行业职工30 600人。医药局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将企业全部下放到各盟市,局本身脱离企业,成为行使医药行业行政管理的部门。

    【医药工业】  全区医药工业企业88户,其中纯生产原料药厂8个,生产化学药品为主,兼产原料药的企业33个;生化药厂5个(兼生产中西药品);中蒙成药厂19个;饮片加工厂6个,卫生材料厂2个,医用氧气厂7个;医用酒精车间2个;制药车间6个。医药工业总产值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为70 951万元,以现行价计算为64 953万元,销售产值59 739万元,盈利企业22个,盈利1 253万元,亏损企业9个,亏损1 707万元,盈亏相抵净盈利—554万元。全行业固定资产原值60 549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4 286万元。职工人数为11 258人,全部企业能耗量48 877吨标准煤。1.化学制药工业:纳入统计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2个。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49 237万元,销售收入46 650万元,盈利企业14个,盈利额884万元,亏损企业6个,亏损额1 639万元。盈亏相抵净盈利一755万元,利税1 636万元。化学原料药总产量8 002 081吨,其中土霉素碱1 707.9吨,灰黄霉素142.66吨,麻黄素95.87吨,注射葡萄糖5 838吨。五大类制剂产量:片剂287 188万片,水针剂5 750万支,粉针剂441万支,大输液2 870万瓶,胶囊16 802万粒。固定资产原值52 51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8 503万元。职工人数8 459人。2.中成药工业:全区中蒙成药生产企业11户,总产值9 659万元(1990年不变价),以现行价计算为11 962万元,销售产值11 547万元,工业增加值2 83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 913万元,净值5 485万元。总产量2 198.55吨,其中蜜丸132.3吨、水丸108.7吨、片剂86.23吨、散剂7.65吨、冲剂9.35吨、糖浆14.04吨、胶囊8.34吨、口服液38.36吨、膏药2.58吨、其它178.38吨。8户企业盈利,利润额为339万元,3户企业亏损,亏损额为76万元,盈亏相抵后利润为263万元。职工人数2 093人。是年各药厂提高对GMP的认识,严肃国家GMP认证成为药厂生存的关键。“八五”期间一部分药厂进行GMP硬件改造,但长期以来软件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药工业发展。年内广泛开展GMP培训,提高全体员工GMP意识,从而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仓储管理等方面从严整改。这项工作的群众化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管理。甘旗卡药厂、赤峰药厂、大唐药业公司等企业都组织职工到已通过GMP认证的企业进行现场学习,找出差距,结合本厂实际,制定GMP实施计划。蒙药厂、北方药厂、包头康力药业公司、包头中药厂、扎兰屯药厂、永巨药厂、赤峰生化药厂、凯蒙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都着手进行部分车间的GMP改造,以适应制药企业GMP要求。经过学邯钢经验,大部分制药工业自觉将企业学邯钢与“三改一加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各厂狠抓成本核算,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有效地控制物流全过程,最终落实到大幅度地降低成本。赤峰药厂的土霉素碱、土霉素盐、灰黄霉素制造成本分别比上年下降16.7%、14.03%、22.49%。海拉尔制药厂青霉素针、乳酸菌片成本分别比上年下降11.76%、40.8%。全区医药工业降低生产成本3 121万元。各工业企业加大技术进步力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共获得国家新药证书“个。其中有国家一类新药双岐三联活菌片,有罗红霉素颗粒剂、维胺脂胶囊、复方丹参胶囊等一批四类新药。另外正在研制及报批的新药有30多个。新产品给企业带来新面貌,甘旗卡药厂引进血栓通注射液一个产品,增加产值2 228万元,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制剂单品种产值过千万元的产品。是年各厂加大技术进步投资,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达2 240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及科研的资金达446万元。各厂注重设备更新及先进设备的引进,如甘旗卡药厂引进新型大输液生产联动线,丹龙药业公司引进逆流提取罐组、双效浓缩罐等。各厂注重微机在管理上的应用,大部分厂家除将微机应用到财务电算外,还用到企业管理的其它方面。

    【医药商业】  全区医药商业总销售额为65 410万元,比上年减少23%。购进45 025万元,比上年减少28.8%。商业销售滑坡,管理滑坡,效益滑坡,全区商业亏损4 111万元。尽管在流通领域中大力提倡批发企业搞总代理,零售企业搞联锁化经营,采取网点延伸,开发农村牧区医药市场,但由于流通秩序愈来愈乱,销售额总在下降。【医药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改革医药管理体制的决定精神,自治区医药化工集团总公司与各盟市行署及医药管理部门协调配合,认真做好区直医药企业下放属地的交接工作。在上年下放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包头市、乌海市企业的基础上,1~4月又将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乌兰察布盟、呼伦贝尔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的企业下放。至此,原归属医药化工集团总公司管理的19个区直企业的资产、人员、经济责任状等移交属地管理,共划转资产总额17.79亿元,圆满完成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医药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企业结构调整,以增强企业活力。是年利用区外优势企业兼并一些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例如吉林远东药业公司兼并海拉尔生化药厂和图里河药厂,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兼并乌兰浩特生化药厂和保康生化药厂,给这些小厂注入资金或技术,使这些小厂获得新生。“以资抵贷,破产重组”是企业结构调整的另一方式,年内,扎兰屯医药站、通辽制药总厂、蒙药厂、通辽药厂、库伦旗医药公司、赤峰医药公司、呼和浩特医药商贸集团公司、伊克昭盟东胜医疗器械厂、鄂托克制药厂等一批企业采用以资抵贷,进行返租,减轻企业负债,实现轻装上阵。全区医药工商企业以资抵贷3.12亿元。“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企业内部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区工商企业下岗分流   2 000余人,有效地提高了各企业的劳动效率。

    【抗洪救灾】  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一方面动员广大职工和单位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捐钱捐物;另一方面对全区救灾防疫的药品生产、供应、质量检查等工作做出紧急安排,确保灾区用药及时、安全、有效。并派出工作组赴东部盟市进行督促检查,紧急调运灾区人民急用药品。同时组织工业企业按灾区需要药品品种,加班加点进行生产。区局还积极向国家经贸委、自治区经贸委等部门汇报灾区情况,为扎兰屯药厂、丹龙药业公司争取到150万元国家及自治区补助的救灾恢复生产资金。是年全区医药行业共捐助灾区资金28.279万元和价值171.62万元的药品,捐赠衣物17 644件。        

    【扶贫】  区局扶贫对象为乌兰察布盟兴和县白家营子乡。为彻底改变该乡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土地,发展村办工业,共投资21.9万元,修筑堤河坝6 000多米,截伏流1 500米,打机井两眼,安装7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架高压电线1 000米,保护可耕地3 000余亩,增加水浇地1 600亩,使该乡粮食增产130万公斤,解决256户630多人及上千只牲畜的饮水灌溉问题,使人均收入从扶贫前的780元增加到1 390元,基本脱贫。

    (杨  佐)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医药管理
  • 【内蒙古自治区医药化工(集团)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医药管理局领导名录】

    总 经 理:刘显国

    副总经理:于庆华

            王玉宝(蒙古族)

             李国良

              平(蒙古族)

    总工程师:肖清俊

    【概述】  自治区医药行业共有工商企业2 437户,其中工业企业88户,商业企业2 349户。全行业职工30 600人。医药局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将企业全部下放到各盟市,局本身脱离企业,成为行使医药行业行政管理的部门。

    【医药工业】  全区医药工业企业88户,其中纯生产原料药厂8个,生产化学药品为主,兼产原料药的企业33个;生化药厂5个(兼生产中西药品);中蒙成药厂19个;饮片加工厂6个,卫生材料厂2个,医用氧气厂7个;医用酒精车间2个;制药车间6个。医药工业总产值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为70 951万元,以现行价计算为64 953万元,销售产值59 739万元,盈利企业22个,盈利1 253万元,亏损企业9个,亏损1 707万元,盈亏相抵净盈利—554万元。全行业固定资产原值60 549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4 286万元。职工人数为11 258人,全部企业能耗量48 877吨标准煤。1.化学制药工业:纳入统计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2个。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49 237万元,销售收入46 650万元,盈利企业14个,盈利额884万元,亏损企业6个,亏损额1 639万元。盈亏相抵净盈利一755万元,利税1 636万元。化学原料药总产量8 002 081吨,其中土霉素碱1 707.9吨,灰黄霉素142.66吨,麻黄素95.87吨,注射葡萄糖5 838吨。五大类制剂产量:片剂287 188万片,水针剂5 750万支,粉针剂441万支,大输液2 870万瓶,胶囊16 802万粒。固定资产原值52 51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8 503万元。职工人数8 459人。2.中成药工业:全区中蒙成药生产企业11户,总产值9 659万元(1990年不变价),以现行价计算为11 962万元,销售产值11 547万元,工业增加值2 83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 913万元,净值5 485万元。总产量2 198.55吨,其中蜜丸132.3吨、水丸108.7吨、片剂86.23吨、散剂7.65吨、冲剂9.35吨、糖浆14.04吨、胶囊8.34吨、口服液38.36吨、膏药2.58吨、其它178.38吨。8户企业盈利,利润额为339万元,3户企业亏损,亏损额为76万元,盈亏相抵后利润为263万元。职工人数2 093人。是年各药厂提高对GMP的认识,严肃国家GMP认证成为药厂生存的关键。“八五”期间一部分药厂进行GMP硬件改造,但长期以来软件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药工业发展。年内广泛开展GMP培训,提高全体员工GMP意识,从而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仓储管理等方面从严整改。这项工作的群众化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管理。甘旗卡药厂、赤峰药厂、大唐药业公司等企业都组织职工到已通过GMP认证的企业进行现场学习,找出差距,结合本厂实际,制定GMP实施计划。蒙药厂、北方药厂、包头康力药业公司、包头中药厂、扎兰屯药厂、永巨药厂、赤峰生化药厂、凯蒙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都着手进行部分车间的GMP改造,以适应制药企业GMP要求。经过学邯钢经验,大部分制药工业自觉将企业学邯钢与“三改一加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各厂狠抓成本核算,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有效地控制物流全过程,最终落实到大幅度地降低成本。赤峰药厂的土霉素碱、土霉素盐、灰黄霉素制造成本分别比上年下降16.7%、14.03%、22.49%。海拉尔制药厂青霉素针、乳酸菌片成本分别比上年下降11.76%、40.8%。全区医药工业降低生产成本3 121万元。各工业企业加大技术进步力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共获得国家新药证书“个。其中有国家一类新药双岐三联活菌片,有罗红霉素颗粒剂、维胺脂胶囊、复方丹参胶囊等一批四类新药。另外正在研制及报批的新药有30多个。新产品给企业带来新面貌,甘旗卡药厂引进血栓通注射液一个产品,增加产值2 228万元,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制剂单品种产值过千万元的产品。是年各厂加大技术进步投资,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达2 240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及科研的资金达446万元。各厂注重设备更新及先进设备的引进,如甘旗卡药厂引进新型大输液生产联动线,丹龙药业公司引进逆流提取罐组、双效浓缩罐等。各厂注重微机在管理上的应用,大部分厂家除将微机应用到财务电算外,还用到企业管理的其它方面。

    【医药商业】  全区医药商业总销售额为65 410万元,比上年减少23%。购进45 025万元,比上年减少28.8%。商业销售滑坡,管理滑坡,效益滑坡,全区商业亏损4 111万元。尽管在流通领域中大力提倡批发企业搞总代理,零售企业搞联锁化经营,采取网点延伸,开发农村牧区医药市场,但由于流通秩序愈来愈乱,销售额总在下降。【医药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改革医药管理体制的决定精神,自治区医药化工集团总公司与各盟市行署及医药管理部门协调配合,认真做好区直医药企业下放属地的交接工作。在上年下放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包头市、乌海市企业的基础上,1~4月又将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乌兰察布盟、呼伦贝尔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的企业下放。至此,原归属医药化工集团总公司管理的19个区直企业的资产、人员、经济责任状等移交属地管理,共划转资产总额17.79亿元,圆满完成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医药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企业结构调整,以增强企业活力。是年利用区外优势企业兼并一些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例如吉林远东药业公司兼并海拉尔生化药厂和图里河药厂,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兼并乌兰浩特生化药厂和保康生化药厂,给这些小厂注入资金或技术,使这些小厂获得新生。“以资抵贷,破产重组”是企业结构调整的另一方式,年内,扎兰屯医药站、通辽制药总厂、蒙药厂、通辽药厂、库伦旗医药公司、赤峰医药公司、呼和浩特医药商贸集团公司、伊克昭盟东胜医疗器械厂、鄂托克制药厂等一批企业采用以资抵贷,进行返租,减轻企业负债,实现轻装上阵。全区医药工商企业以资抵贷3.12亿元。“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企业内部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区工商企业下岗分流   2 000余人,有效地提高了各企业的劳动效率。

    【抗洪救灾】  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一方面动员广大职工和单位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捐钱捐物;另一方面对全区救灾防疫的药品生产、供应、质量检查等工作做出紧急安排,确保灾区用药及时、安全、有效。并派出工作组赴东部盟市进行督促检查,紧急调运灾区人民急用药品。同时组织工业企业按灾区需要药品品种,加班加点进行生产。区局还积极向国家经贸委、自治区经贸委等部门汇报灾区情况,为扎兰屯药厂、丹龙药业公司争取到150万元国家及自治区补助的救灾恢复生产资金。是年全区医药行业共捐助灾区资金28.279万元和价值171.62万元的药品,捐赠衣物17 644件。        

    【扶贫】  区局扶贫对象为乌兰察布盟兴和县白家营子乡。为彻底改变该乡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土地,发展村办工业,共投资21.9万元,修筑堤河坝6 000多米,截伏流1 500米,打机井两眼,安装7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架高压电线1 000米,保护可耕地3 000余亩,增加水浇地1 600亩,使该乡粮食增产130万公斤,解决256户630多人及上千只牲畜的饮水灌溉问题,使人均收入从扶贫前的780元增加到1 390元,基本脱贫。

    (杨  佐)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