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1999卷  /  盟市旗县

1999卷

  • 乌达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李新征             

    人大常委会主任:闫德学             

        长:宝孟和(蒙古族)      

    政协主席:赵文成             

    概述  乌达区各族人民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突出中心工作,狠抓重点工作,加强协调服务,全面实施“唱好一部曲,走好三步棋,抓好一件事”的总体思路,使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 500万元,增长6.29%;第二产业增加值48 200万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27 300万元,增长10.71%。           

    工业  全区工业增加值39 536万元。其中:乌达矿务局工业增加值18 210万元;乌达发电厂工业增加值5 876万元;其它各驻区企业工业增加值2 450万元;区属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3 000万元,完成计划的108.3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4。区属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2 225万元。区属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37.6万吨,完成计划的188%,比上年增长57.18%;洗精煤19.4万吨,完成计划的97%,增长23.57%;金属钠5 017吨,完成计划的  100.34%,增长43.42%;草酸、黄磷因市场价格偏低和供求矛盾突出,企业自行减少产量,故未能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其它部分产品产量均完成计划。

    农业  区属农业实现现价总产值821万元,完成计划的105%,农业增加值完成894万元,完成计划的100.45%,比上年增长0.33%。其中;粮食面积3 649.2亩,完成计划的106.24%,总产量122万公斤,完成计划的101.67%;蔬菜面积1 721亩,完成计划的101.53%,产量622万公斤,完成计划的100.3%,造林面积809.55亩。  

    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  乌达区财政收入2 735万元,完成计划的101.4%,比上年增加437万元,增长19.03%。其中;上划党中央“增值税”累计999万元,完成计划的101.52%,比上年增加160万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 2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008元,年末银行存款余额76 110万元,比上年增长35.8%。

    科技教育  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应用技术的开发、推广,促进产学研结合,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年内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企业3户,完成合作项目2项,实现经济效益80万元。完成农村牧区适用技术推广1项。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保证教育经费优先拨付和教师工资优先发放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区职高实验办公楼、幼儿园学前班楼,并在全区优先实施教师安居工程,第一期教师安居工程在争取上级30万元资金的基础上,政府又减免部分配套费,兴建了3 780平方米的教师住宅楼。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乌达区大中专升学率达47.62%,比上年增长19.16%,创历史最好水平。

    个体私营经济  始终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当作兴区富民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建立各类经济开发小区,使得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全区乡街经济完成现价总产值131 03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1 296万元,实现增加值37 533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17 470万元,实际入库税金2 015.6万元,“两户经济”达到6 169户,乡街企业达131家,就业人数达到3 697人,出口产品交货值完成3 228万元。同年,乌达区乡街企业局获乌海市先进单位,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改革开放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在放开搞活企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再次被自治区政府评为全区小企业改革先进旗县。工业企业按照一厂一策、因企制宜的原则,采取竞价拍卖、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破产重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对包袱重、困难大且受市场经济冲击严重的商业企业,年内又进行二次改革,按照“产权一次清晰、债务一次结清、人员一次脱钩、改制一步到位”的思路,通过对现有资产拍卖,变现资金对在册的1 183名职工进行国有身份置换,办理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手续,商业企业成功地完成转制任务。年末,全区工商企业已转制38户,其中股份合作制12家,有限责任公司5家,民营10家,兼并3家,破产7家,划小核算单位,一企多制1家。同时大力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在财税、投资、社保、医疗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一定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围绕资源转换战略和现有企业的改造提高,进一步加大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力度。本着“特事特办”和“让名、让权”的原则主动出击,加快资金、人才、技术的引进步伐,年内共引进区内外资金1 841.6万元,实施国内横向联合项目8项,区矿联合项目2项。

    人口和计划生育  总人口124 518人,比上年减少0.54%;出生率为11.22‰,人口死亡率为4.4%。,计划生育率99.22%,人口自然增长率6.84甄。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出生人口1 412人,自然增长859人。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尹中智  王  卉)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乌达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李新征             

    人大常委会主任:闫德学             

        长:宝孟和(蒙古族)      

    政协主席:赵文成             

    概述  乌达区各族人民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突出中心工作,狠抓重点工作,加强协调服务,全面实施“唱好一部曲,走好三步棋,抓好一件事”的总体思路,使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 500万元,增长6.29%;第二产业增加值48 200万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27 300万元,增长10.71%。           

    工业  全区工业增加值39 536万元。其中:乌达矿务局工业增加值18 210万元;乌达发电厂工业增加值5 876万元;其它各驻区企业工业增加值2 450万元;区属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3 000万元,完成计划的108.3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4。区属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2 225万元。区属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37.6万吨,完成计划的188%,比上年增长57.18%;洗精煤19.4万吨,完成计划的97%,增长23.57%;金属钠5 017吨,完成计划的  100.34%,增长43.42%;草酸、黄磷因市场价格偏低和供求矛盾突出,企业自行减少产量,故未能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其它部分产品产量均完成计划。

    农业  区属农业实现现价总产值821万元,完成计划的105%,农业增加值完成894万元,完成计划的100.45%,比上年增长0.33%。其中;粮食面积3 649.2亩,完成计划的106.24%,总产量122万公斤,完成计划的101.67%;蔬菜面积1 721亩,完成计划的101.53%,产量622万公斤,完成计划的100.3%,造林面积809.55亩。  

    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  乌达区财政收入2 735万元,完成计划的101.4%,比上年增加437万元,增长19.03%。其中;上划党中央“增值税”累计999万元,完成计划的101.52%,比上年增加160万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 2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008元,年末银行存款余额76 110万元,比上年增长35.8%。

    科技教育  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应用技术的开发、推广,促进产学研结合,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年内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企业3户,完成合作项目2项,实现经济效益80万元。完成农村牧区适用技术推广1项。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保证教育经费优先拨付和教师工资优先发放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区职高实验办公楼、幼儿园学前班楼,并在全区优先实施教师安居工程,第一期教师安居工程在争取上级30万元资金的基础上,政府又减免部分配套费,兴建了3 780平方米的教师住宅楼。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乌达区大中专升学率达47.62%,比上年增长19.16%,创历史最好水平。

    个体私营经济  始终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当作兴区富民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建立各类经济开发小区,使得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全区乡街经济完成现价总产值131 03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1 296万元,实现增加值37 533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17 470万元,实际入库税金2 015.6万元,“两户经济”达到6 169户,乡街企业达131家,就业人数达到3 697人,出口产品交货值完成3 228万元。同年,乌达区乡街企业局获乌海市先进单位,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改革开放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在放开搞活企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再次被自治区政府评为全区小企业改革先进旗县。工业企业按照一厂一策、因企制宜的原则,采取竞价拍卖、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破产重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对包袱重、困难大且受市场经济冲击严重的商业企业,年内又进行二次改革,按照“产权一次清晰、债务一次结清、人员一次脱钩、改制一步到位”的思路,通过对现有资产拍卖,变现资金对在册的1 183名职工进行国有身份置换,办理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手续,商业企业成功地完成转制任务。年末,全区工商企业已转制38户,其中股份合作制12家,有限责任公司5家,民营10家,兼并3家,破产7家,划小核算单位,一企多制1家。同时大力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在财税、投资、社保、医疗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一定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围绕资源转换战略和现有企业的改造提高,进一步加大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力度。本着“特事特办”和“让名、让权”的原则主动出击,加快资金、人才、技术的引进步伐,年内共引进区内外资金1 841.6万元,实施国内横向联合项目8项,区矿联合项目2项。

    人口和计划生育  总人口124 518人,比上年减少0.54%;出生率为11.22‰,人口死亡率为4.4%。,计划生育率99.22%,人口自然增长率6.84甄。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出生人口1 412人,自然增长859人。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尹中智  王  卉)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