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1999卷  /  盟市旗县

1999卷

  • 赤峰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委                    

      记:许久勋(5月免)     

            刘玉祥(5月任)             

    副书记:云德奎(蒙古族4月免)                       

            高延青(蒙古族4月任)                       

            吴守元                    

            照那斯图(蒙古族)          

            石  梅(女蒙古族)          

            罗啸天(3月任)             

    市人大                

      任:鲍鹏飞(蒙古族)

    副主任:白云峰(蒙古族)

           吴香馥                

           布仁乌力吉(蒙古族)     

           李向荣                

           李景新

           郭松樵

           高景隆

           李秀峰

    市政府

      长:云德奎(蒙古族4月免)                        

            高延青(蒙古族4月代)              

    副市长:罗啸天  

            曹  旺(12月病逝)

            李双临(蒙古族)   

            张全栋           

            汪雅轩(女蒙古族) 

            范  勇           

            史青晓           

            赵  慧(女7月任)

    市政协               

      席:巴特尔(蒙古族)

    副主席:苏  赫(蒙古族)

           冯靖寰               

           黄凌云               

           卢振远               

           白振高               

           布  和(蒙古族)        

           胡洪凯               

           哈  森(女蒙古族)      

           赵  慧(女7月免)      

    市纪检委

      记:王洪勋

    市政法委

      记:赵  兴

    市法院

      长:赛西雅拉图(蒙古族)

    市检察院

    检察长:李景阳

    军分区

    司令员:桑杰扎布(蒙古族)

      委:胡书龙

    概述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7.22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22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45.48亿元,下降4.8%,第三产业增加值46.52亿元,增长10.3%。由于工业生产下降,党中央投资减少,三次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全年各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由上年的35.8%上升到37.5%,第二产业由上年的33.2%下降为30.9%,第三产业由上年的31.0%上升到31.6%。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 266元,比上年增长2.9%,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7 538元,比上年增长2.9%。     

    农业  由于气候条件好,农业基本条件改善,播种面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纪录,达到333.2万吨,增长   23.5%,比1996年增产43.6万吨,增长15.1%。按农村牧区人口计算,人均持有粮食959公斤,较上年增加185公斤。牧业年度家畜总头数940.8万头(只),下降1.3%,牲畜出栏337.1万头(只),比上年下降0.9%,出栏率为49.3%。大小畜和猪良种化程度分别为71.5%和74.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森林防火、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有新进展,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保持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水产品产量6 157吨,比上年增长10.0%。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8.09万公顷,比上年末增长0.7%;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48.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3.6%;每公顷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35千瓦,比上年增长14.4%。全市已有237个乡镇苏木、2 150个行政村嘎查、16 033个村民小组完成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工作,已有89.33万公顷耕地落实到户,完成土地延包耕地总面积的95.2%。已签订土地承包合同62.4万份。全市已有209.20万公顷草场承包到户,占应分草场的94.8%,100%的牧户参加承包。落实草牧场所有权284.63万公顷,发放所有权证389个。     

    工业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5.52亿元,比上年下降   4.4%,其中乡及乡以上(含村及村以下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下同)完成增加值23.97亿元。统计的128种工业产品中,76种下降,占59.4%,52种增长,占40.6%。全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51.25%,同比下降28.56个百分点;921家企业中,168户亏损,亏损额6.34亿元,较上年多亏4.07亿元。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9.96亿元,受投资影响下降6.3%。中小企业改革推进较快,到年底,全市971户企业完成转制,转制面达84.8%,其中旗县区88.3%,共盘活存量资产18.5亿元。实施集团带动,通过上市公司增资配股,共融资3.9亿元。利用优化资本结构试点政策,实行规范化破产企业4家,共核销呆坏账准备金1.49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92亿元,比上年下降7.3%。党中央项目投资完成10.98亿元,下降50.7%,主要是元宝山电厂三期工程竣工,投资减少。地方项目完成投资27.94亿元,比上年增长41.7%。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扣除元宝山电厂40.4亿元,下降22.0%。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明显增加。在定期统计的30.92亿元投资中(不含农村投资),用于第一产业的投资1.21亿元,为上年的4.7倍,用于第二产业的投资14.96亿元,比上年下降39.3%,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13.98亿元,比上年增长62.9%。在第三产业中,用于交通运输邮电方面的投资6.09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在建项目总规模达到114亿元。新开工项目231个,其中基本建设新开工项目183个,较上年增加31个,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48个,较上年减少1个。农电网改造、粮食仓储建设、市区排水和干线公路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全年固定资产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煤炭开采49万吨/年,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9 500门,铅冶炼3 000吨,啤酒5万吨。

    交通邮电  全年货物周转量6.0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3%,旅客周转量7.76亿人公里,下降4.1%。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3亿元,增长34.5%。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7.9万门,程控电话比重为100%。市内电话用户达到15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2.3万户,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2.2%上升到  44.7%。新的业务不断发展,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43万户,达到3.49万户,比上年增长69.2%。

    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85亿元,比上年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农村消费品市场繁荣,全年县以下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年成交额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98.3%和99.45%,城市分别为98.4%和99.2%。

    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 7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外贸进口总额2 028万美元,增长9.6%,外贸出口总额3 743万美元,下降1.0%。全年“三资”企业出口额1 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8%。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720.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1.2%。全年来赤峰市旅游、访问、从事商务及各项活动的外国人800人次,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40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2万美元。

    财政  金融  保险  全年财政收入12.84亿元,比上年增长8.1%,低于上年增幅1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3亿元,增长9.1%,低于上年增幅18.8个百分点,上划党中央两税收入4.32亿元,增长6.3%。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1998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0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36亿元,增长15.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35亿元,增加13.01亿元,增长17.0%。各项贷款余额169.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91亿元,增长11.8%。全年净投放货币19.29亿元,比上年增加2.11亿元。扣除农村信用社,国家银行净投放货币16.53亿元,比上年减少0.64亿元。全年财产保险金额265亿元,比上年增长53.2%,保费收入1.27亿元,比上年增长9.7%,已决赔款金额1l 325万元,比上年增长93.1%。年末人寿险承保人数75.1万人,保费收入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1.6%,理赔2 582万元,比上年增长37.8%。

    科技  教育  全年鉴定科技成果51项,其中重大科技成果12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4项,其中获自治区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年内签订技术合同38项,合同成交额6 083万元。高空探测六项指标超过国家标准。全年地面测报错情率0.2‰,较上年降低0.2个千分点。重大灾害性天气、关键性天气无一漏报。春播和防汛抗洪气象服务成绩突出,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收到良好效果。引进卫星遥感,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业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专利申请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受理专利申请62件,比上年增加2件。全市普通高校1所,招收学生623人,在校生1 628人,毕业332人;中等专业学校9所,招收学生2 760人,在校生8 202人,毕业1 863人。全市初中在校生21.21万人,初中入学率94.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小学在校生45.3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0%,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3.19%和0.23%。全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4 138人,毕业3 382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学员33.2万人次,成人中小学毕业1.1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也有新发展。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16.71万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率65.9%,其中小学  66.0%,普通中学51.0%。 

    文化  卫生  体育  全年发行35mm电影新片131部,放映电影6 422场,观众41.8万人。《赤峰日报》全年发行753万份。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729个,病床1.1万张,比上年末增长0.1%;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防疫、地方病、流行病、传染病等工作不断加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年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107次,参赛人数3.98万人次,其中体委系统举办76次,参赛人数2.11万人次。在自治区九运会中,共获金牌29枚、银牌23.5枚、铜牌25枚。全年发展等级运动员105人,其中三级36人,少年级69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中小学在校生中有47.56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  95.28%。全市老年体协组织已发展到1 395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17.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4.0%。

    人口就业  全市人口出生率15.0肠,死亡率4.4%,自然增长率10.6‰。年末全市总人口45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万人。劳动就业形势严峻。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95.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7万人,其中城镇职工40.53万人,减少2.14万人,城镇私营和个体劳动者11.07万人,增加3.51万人,乡村劳动力142.35万人,增加0.92万人。年末,全市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72家,介绍2.15万人次就业,组织1.33万人次参加各类就业训练。全市共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705个,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4.14万名企业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1万人,登记失业率2.6l%。

    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114元,比上年增长6.2%,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3 188元,比上年增长4.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 805元,比上年增长12.5%,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 411元,比上年增长4.3%。但地区间、居民间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一些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职工工资水平下降。全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4 697元,比上年下降3.8%。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又有改善。年末城镇居民均居住面积12.40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8.09平方米,牧民人均住房面积12.86平方米。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286张,收养151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持续发展,已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83处。社会救济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居民得到国家救济的达14.9万人次,妥善安置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年末全市有15.87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3.24万离退休人员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

    环境保护  污染防治工作范围扩大到乡镇,管理内容从单一的点源防治发展到实施蓝天、碧水、生态、安静等系统工程。全市大中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为100%。“十五小”企业关停、取缔巩固率100%,工业废水处理率65.9%,废气处理率9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5.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43.0%。城区噪声达标区面积30.2平方公里,覆盖率76.0%,烟尘控制区面积35.1平方公里,覆盖率88.0%。及时向社会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和大气质量周报。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建自然保护区18个,总面积0.59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6%;生态示范乡26个,示范村100个。

    (唐玉茹)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赤峰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委                    

      记:许久勋(5月免)     

            刘玉祥(5月任)             

    副书记:云德奎(蒙古族4月免)                       

            高延青(蒙古族4月任)                       

            吴守元                    

            照那斯图(蒙古族)          

            石  梅(女蒙古族)          

            罗啸天(3月任)             

    市人大                

      任:鲍鹏飞(蒙古族)

    副主任:白云峰(蒙古族)

           吴香馥                

           布仁乌力吉(蒙古族)     

           李向荣                

           李景新

           郭松樵

           高景隆

           李秀峰

    市政府

      长:云德奎(蒙古族4月免)                        

            高延青(蒙古族4月代)              

    副市长:罗啸天  

            曹  旺(12月病逝)

            李双临(蒙古族)   

            张全栋           

            汪雅轩(女蒙古族) 

            范  勇           

            史青晓           

            赵  慧(女7月任)

    市政协               

      席:巴特尔(蒙古族)

    副主席:苏  赫(蒙古族)

           冯靖寰               

           黄凌云               

           卢振远               

           白振高               

           布  和(蒙古族)        

           胡洪凯               

           哈  森(女蒙古族)      

           赵  慧(女7月免)      

    市纪检委

      记:王洪勋

    市政法委

      记:赵  兴

    市法院

      长:赛西雅拉图(蒙古族)

    市检察院

    检察长:李景阳

    军分区

    司令员:桑杰扎布(蒙古族)

      委:胡书龙

    概述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7.22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22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45.48亿元,下降4.8%,第三产业增加值46.52亿元,增长10.3%。由于工业生产下降,党中央投资减少,三次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全年各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由上年的35.8%上升到37.5%,第二产业由上年的33.2%下降为30.9%,第三产业由上年的31.0%上升到31.6%。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 266元,比上年增长2.9%,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7 538元,比上年增长2.9%。     

    农业  由于气候条件好,农业基本条件改善,播种面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纪录,达到333.2万吨,增长   23.5%,比1996年增产43.6万吨,增长15.1%。按农村牧区人口计算,人均持有粮食959公斤,较上年增加185公斤。牧业年度家畜总头数940.8万头(只),下降1.3%,牲畜出栏337.1万头(只),比上年下降0.9%,出栏率为49.3%。大小畜和猪良种化程度分别为71.5%和74.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森林防火、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有新进展,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保持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水产品产量6 157吨,比上年增长10.0%。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8.09万公顷,比上年末增长0.7%;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48.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3.6%;每公顷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35千瓦,比上年增长14.4%。全市已有237个乡镇苏木、2 150个行政村嘎查、16 033个村民小组完成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工作,已有89.33万公顷耕地落实到户,完成土地延包耕地总面积的95.2%。已签订土地承包合同62.4万份。全市已有209.20万公顷草场承包到户,占应分草场的94.8%,100%的牧户参加承包。落实草牧场所有权284.63万公顷,发放所有权证389个。     

    工业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5.52亿元,比上年下降   4.4%,其中乡及乡以上(含村及村以下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下同)完成增加值23.97亿元。统计的128种工业产品中,76种下降,占59.4%,52种增长,占40.6%。全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51.25%,同比下降28.56个百分点;921家企业中,168户亏损,亏损额6.34亿元,较上年多亏4.07亿元。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9.96亿元,受投资影响下降6.3%。中小企业改革推进较快,到年底,全市971户企业完成转制,转制面达84.8%,其中旗县区88.3%,共盘活存量资产18.5亿元。实施集团带动,通过上市公司增资配股,共融资3.9亿元。利用优化资本结构试点政策,实行规范化破产企业4家,共核销呆坏账准备金1.49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92亿元,比上年下降7.3%。党中央项目投资完成10.98亿元,下降50.7%,主要是元宝山电厂三期工程竣工,投资减少。地方项目完成投资27.94亿元,比上年增长41.7%。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扣除元宝山电厂40.4亿元,下降22.0%。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明显增加。在定期统计的30.92亿元投资中(不含农村投资),用于第一产业的投资1.21亿元,为上年的4.7倍,用于第二产业的投资14.96亿元,比上年下降39.3%,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13.98亿元,比上年增长62.9%。在第三产业中,用于交通运输邮电方面的投资6.09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在建项目总规模达到114亿元。新开工项目231个,其中基本建设新开工项目183个,较上年增加31个,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48个,较上年减少1个。农电网改造、粮食仓储建设、市区排水和干线公路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全年固定资产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煤炭开采49万吨/年,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9 500门,铅冶炼3 000吨,啤酒5万吨。

    交通邮电  全年货物周转量6.0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3%,旅客周转量7.76亿人公里,下降4.1%。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3亿元,增长34.5%。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7.9万门,程控电话比重为100%。市内电话用户达到15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2.3万户,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2.2%上升到  44.7%。新的业务不断发展,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43万户,达到3.49万户,比上年增长69.2%。

    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85亿元,比上年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农村消费品市场繁荣,全年县以下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年成交额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98.3%和99.45%,城市分别为98.4%和99.2%。

    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 7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外贸进口总额2 028万美元,增长9.6%,外贸出口总额3 743万美元,下降1.0%。全年“三资”企业出口额1 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8%。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720.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1.2%。全年来赤峰市旅游、访问、从事商务及各项活动的外国人800人次,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40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2万美元。

    财政  金融  保险  全年财政收入12.84亿元,比上年增长8.1%,低于上年增幅1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3亿元,增长9.1%,低于上年增幅18.8个百分点,上划党中央两税收入4.32亿元,增长6.3%。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1998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0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36亿元,增长15.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35亿元,增加13.01亿元,增长17.0%。各项贷款余额169.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91亿元,增长11.8%。全年净投放货币19.29亿元,比上年增加2.11亿元。扣除农村信用社,国家银行净投放货币16.53亿元,比上年减少0.64亿元。全年财产保险金额265亿元,比上年增长53.2%,保费收入1.27亿元,比上年增长9.7%,已决赔款金额1l 325万元,比上年增长93.1%。年末人寿险承保人数75.1万人,保费收入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1.6%,理赔2 582万元,比上年增长37.8%。

    科技  教育  全年鉴定科技成果51项,其中重大科技成果12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4项,其中获自治区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年内签订技术合同38项,合同成交额6 083万元。高空探测六项指标超过国家标准。全年地面测报错情率0.2‰,较上年降低0.2个千分点。重大灾害性天气、关键性天气无一漏报。春播和防汛抗洪气象服务成绩突出,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收到良好效果。引进卫星遥感,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业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专利申请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受理专利申请62件,比上年增加2件。全市普通高校1所,招收学生623人,在校生1 628人,毕业332人;中等专业学校9所,招收学生2 760人,在校生8 202人,毕业1 863人。全市初中在校生21.21万人,初中入学率94.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小学在校生45.3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0%,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3.19%和0.23%。全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4 138人,毕业3 382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学员33.2万人次,成人中小学毕业1.1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也有新发展。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16.71万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率65.9%,其中小学  66.0%,普通中学51.0%。 

    文化  卫生  体育  全年发行35mm电影新片131部,放映电影6 422场,观众41.8万人。《赤峰日报》全年发行753万份。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729个,病床1.1万张,比上年末增长0.1%;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防疫、地方病、流行病、传染病等工作不断加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年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107次,参赛人数3.98万人次,其中体委系统举办76次,参赛人数2.11万人次。在自治区九运会中,共获金牌29枚、银牌23.5枚、铜牌25枚。全年发展等级运动员105人,其中三级36人,少年级69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中小学在校生中有47.56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  95.28%。全市老年体协组织已发展到1 395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17.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4.0%。

    人口就业  全市人口出生率15.0肠,死亡率4.4%,自然增长率10.6‰。年末全市总人口45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万人。劳动就业形势严峻。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95.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7万人,其中城镇职工40.53万人,减少2.14万人,城镇私营和个体劳动者11.07万人,增加3.51万人,乡村劳动力142.35万人,增加0.92万人。年末,全市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72家,介绍2.15万人次就业,组织1.33万人次参加各类就业训练。全市共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705个,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4.14万名企业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1万人,登记失业率2.6l%。

    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114元,比上年增长6.2%,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3 188元,比上年增长4.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 805元,比上年增长12.5%,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 411元,比上年增长4.3%。但地区间、居民间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一些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职工工资水平下降。全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4 697元,比上年下降3.8%。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又有改善。年末城镇居民均居住面积12.40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8.09平方米,牧民人均住房面积12.86平方米。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286张,收养151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持续发展,已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83处。社会救济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居民得到国家救济的达14.9万人次,妥善安置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年末全市有15.87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3.24万离退休人员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

    环境保护  污染防治工作范围扩大到乡镇,管理内容从单一的点源防治发展到实施蓝天、碧水、生态、安静等系统工程。全市大中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为100%。“十五小”企业关停、取缔巩固率100%,工业废水处理率65.9%,废气处理率9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5.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43.0%。城区噪声达标区面积30.2平方公里,覆盖率76.0%,烟尘控制区面积35.1平方公里,覆盖率88.0%。及时向社会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和大气质量周报。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建自然保护区18个,总面积0.59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6%;生态示范乡26个,示范村100个。

    (唐玉茹)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