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1999卷  /  盟市旗县

1999卷

  • 兴和县
  • 领导名录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  喜

        长: ***

    政协主席:包淑珍(女蒙古族)

    概述  全县辖19个乡,2个镇,171个行政村,1 034个自然村。1998年,县委、县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全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20%、13%和12.9%;财政收入完成3 105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7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7%。之内。 

    农业  全县粮食产量2.886亿斤,牲畜总头数43.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5.3%;农民人均畜牧养殖业收入69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兴和县是马铃薯生产大县,由于适应耐寒耐旱的特点,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播种面积为53.8万亩。

     【交通 邮电】  110国道横贯南北,南距京包线50公里,西靠集二、集通线70公里。主要公路干线13条,总里程374.6公里。城关镇有6 0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和900兆数字移动电话开通,无线寻呼与全盟同网。

    商业  兴建各类市场4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上年又一次破亿元大关,达12 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全县物价指数继续保持稳中有降的良好势头。年底,全县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控制在—1.9%和—3.7%之内,比年初确定的指价目标分别下降6.7和6.9个百分点。

    文化 教育  有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等多处文化活动阵地。全县有广播电台1处,无线电视差转台l处,有线电视台1处,电视塔1座,80米1千瓦调频广播发射塔1座。有各类学校197所,全部普及初等教育。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 427名,其中高级职称783名。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27个,有病床297张,在职医务人员501人。4个乡建起高标准“小三站”,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人民生活  全县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 110元,比上年增加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655.63元,比上年纯增215.63元。

    乡镇企业】  全县总产值完成21.7亿元,营业收入21.2亿元,实际入库税金完成1 4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27.5%和14.4%,基本上实现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已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存在问题  农牧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种养加脱节,贸工农割裂,农牧业整体效益不高;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缓慢,龙头骨干企业缺乏,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难度较大;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下岗职工再就业任务重,部分职工生活困难,新的财源增长点开拓不够,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对外开放领域不宽,水平不高,经济外向度低。

    (曹贵忠  朱  雾)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兴和县
  • 领导名录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  喜

        长: ***

    政协主席:包淑珍(女蒙古族)

    概述  全县辖19个乡,2个镇,171个行政村,1 034个自然村。1998年,县委、县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全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20%、13%和12.9%;财政收入完成3 105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7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7%。之内。 

    农业  全县粮食产量2.886亿斤,牲畜总头数43.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5.3%;农民人均畜牧养殖业收入69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兴和县是马铃薯生产大县,由于适应耐寒耐旱的特点,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播种面积为53.8万亩。

     【交通 邮电】  110国道横贯南北,南距京包线50公里,西靠集二、集通线70公里。主要公路干线13条,总里程374.6公里。城关镇有6 0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和900兆数字移动电话开通,无线寻呼与全盟同网。

    商业  兴建各类市场4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上年又一次破亿元大关,达12 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全县物价指数继续保持稳中有降的良好势头。年底,全县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控制在—1.9%和—3.7%之内,比年初确定的指价目标分别下降6.7和6.9个百分点。

    文化 教育  有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等多处文化活动阵地。全县有广播电台1处,无线电视差转台l处,有线电视台1处,电视塔1座,80米1千瓦调频广播发射塔1座。有各类学校197所,全部普及初等教育。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 427名,其中高级职称783名。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27个,有病床297张,在职医务人员501人。4个乡建起高标准“小三站”,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人民生活  全县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 110元,比上年增加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655.63元,比上年纯增215.63元。

    乡镇企业】  全县总产值完成21.7亿元,营业收入21.2亿元,实际入库税金完成1 4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27.5%和14.4%,基本上实现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已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存在问题  农牧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种养加脱节,贸工农割裂,农牧业整体效益不高;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缓慢,龙头骨干企业缺乏,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难度较大;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下岗职工再就业任务重,部分职工生活困难,新的财源增长点开拓不够,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对外开放领域不宽,水平不高,经济外向度低。

    (曹贵忠  朱  雾)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