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6卷  /  经济

2006卷

  • 气象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领导名录】 
        局    长:乌  兰(蒙古族)                                
        副 局 长:李红宇(女 蒙古族)                             
                 沈建国                                        
                 李彰俊                                        
                 裴  浩                                        
        纪检组长:何卫卫(蒙古族)                                
        【概况】  自治区气象局机关设:办公室、监测网络处、科技减灾处、计划财务处、人事教育处、政策法规处、监察审计处(与党组纪检组合署办公)、机关党委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直属事业单位设:自治区气象台、自治区气象探测资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技档案馆)、自治区气象科技开发中心、自治区气象局技术装备中心、自治区气象局培训中心、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自治区气象局产业运营中心、自治区气象局行政管理中心、自治区防雷中心、自治区气象卫星遥感中心。
        2005年底,全区气象系统在职职工2950人。其中干部2840人,工人110人。学历结构:硕研33人,本科512人,大专1146人。职称结构:高级职称171人(正研级5人、副研级166人),中级职称1193人,初级职称1327人。
        全区有124个气象台站(包括91个自动站),其中119个台站承担地面观测,117个台站承担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12个台站承担高空观测,8个台站承担气象辐射观测,8个台站承担酸雨特种观测,6个台站承担沙尘暴观测,有4个牧业气象试验站、4个大气成分试验站、1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个蔬菜气象试验站。全区新建223个自动雨量站。
        【气象服务】  2005年,全区各级气象部门准确预报暴风雪、干旱、沙尘(暴)、冻害、暴雨、冰雹、洪涝等灾害性、突发性、转折性天气和过程。对4月27至29日的沙尘暴天气过程,提前48、24小时准确做出预报,减少沙尘危害。兴安盟气象局对当地“7.8”大到暴雨过程预报准确、服务及时,1487人被转移,避免人员伤亡。巴彦淖尔市准确预报“7.18”暴雨,近千人安全转移。与民政厅合作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建成三级灾情收集服务系统并投入业务运行,及时发布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确保安全度汛。认真做好为“三农”、黄河凌汛、森林草原防扑火等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和重大军事活动、重大庆典、重点工程建设的专项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与回收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成绩显着,解放军总装备部致函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致函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气象局表示感谢,自治区气象局、自治区气象台、乌兰察布市气象局及两名同志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内蒙古军区联合表彰。年内完成风能资源普查和数据库建设,为大型风电场规划和选址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手机气象短信用户增加到22万,防雷安全检测覆盖率平均增加20%。自治区气象局在中国气象局目标管理中居全国第四名,获得特别优秀奖。内蒙古气象台被中国气象局授予“2005年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现代化建设】  赤峰、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海拉尔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使用。开通区局与中国气象局的可视会商系统。新建5部L波段探空雷达、16个自动气象站、14个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4个大气成分监测站并投入业务运行。大兴安岭雷电监测系统完成3个闪电定位子站建设。新建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4套,DVB-S卫星资料接收系统1套。在拐子湖、海力素2个边远台站建设PES卫星通信站,实现自动站资料实时上传。
        【拓展领域】  加强对生态脆弱区、敏感区、重点建设区监测、分析和评估。对浑善达克沙地、呼伦湖、毛乌素沙地等的监测、分析、评估,为自治区加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航空气象业务进一步拓展,新承担4个新建机场气象保障任务。参加中德“中国北方煤火探测、灭火与监测新技术”和中美“内蒙古气候变化和荒漠化”研究。与北京市气象局建立研究型业务科技合作,与东北三省一市气象局联合开发东北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与内蒙古财经学院合作成立气象经济研究所,开展气象灾害评价指标研究。与森警内蒙古总队开展生态暨防火灭火合作。开展电厂建设空冷气象条件分析论证服务,完成2个电厂评估报告,新承担秦山核电站等空冷项目4项。
        【科技工作】  全年获得国家基金委、科技部、中国气象局资助科技项目共3项,自治区科技项目3项,横向科技项目4项,争取经费334.7万元。发表各类科技论文163篇,其中在SCI上发表1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61篇。“内蒙古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天气气候监测预警服务系统”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应用二等奖。承办第三届国际沙尘暴与降尘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旱区农牧业协调发展与减灾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全区培养和引进硕研10名、本科237名。在读博士9人,硕士61人,本科438人。正研级高工达到5名,副研级高工达到166名。推进职工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122期,培训5358人次。组织关键岗人员、正研高工进行年度业务技术工作述职,与高校合作培养的32名预报员走上工作岗位。
        【地方气象事业】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对气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各类经费投资达5323万元,有力推动地方气象事业发展。
        2005年,全区各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及时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积极实施工工增雨作业。增雨飞机全年作业131架次、380小时,作业飞行约8.7万公里。地面火箭作业828次,发射火箭弹5131枚。初步估算,人工增雨作业至少增加降水55亿吨,折算经济效益5.5亿元。全区防雹高炮全年作业1058次,发射防雹炮弹46567发,保护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产生效益1.5亿元。此外,人工消雨作业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中国·内蒙古第二届国际草原文化艺术节暨包头市第二十届鹿城文化艺术节和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开幕式的顺利举行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使上述大型庆典得以顺利举办。为加强基层台站建设,投资3325.8万元,对62个台站进行建设,连同续建项目近80个台站得到改善。
        【生态与农业气象】  在全区117个气象台站建立比较完善的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湿地等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监测站网,监测要素达46种,发布服务产品49种,形成地面监测与卫星遥感监测相结合的两基生态气象监测体系和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信息服务体系,并实现业务化运行。
        进一步推动“内蒙古农牧经济综合信息网”建设,做好对农村牧区农牧业经济信息公共服务。为向广大农牧民提供准确、及时的农牧业产品信息,全年组织科技人员采集信息64528条,编审255578条,发布117453条。
        【法制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有关事宜的通知》,加强和规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各地与人大、政府及安监等部门联合开展气象执法监督检查,有力促进气象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气象法制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气候影响评价】 
        气候概况  2005年度自治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气温起伏变化大,年平均气温正常到偏高1℃;年总降水量全区大部地区偏少到显着偏少,个别地区异常偏少;日照正常。春季出现沙尘暴、扬沙等天气,夏季多次出现高温干旱及冰雹暴雨天气,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偏低,全区大部地区光、热、水匹配较差,中西部及东部偏南地区5月25日前雨水短缺。2.夏季气候较异常,全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局部地区特高,创历史极高值。夏季前期中、西部地区降水偏少,高温日数持续时间长,致使土壤失墒较快,旱情发展,对小麦及晚播作物影响较大。3.秋季全区气温普遍偏高,个别地区异常偏高,降水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后期和10月中旬。整个秋季未出现强寒潮等灾害天气影响作物成熟,对作物收割、晾晒、储藏非常有利。
        气候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1.冬季降雪较多,部分地区出现白灾。呼伦贝尔牧区冬季降雪偏多、量级大,低温天气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偏早,同时降温幅度较大,属历史少见。2.春季中、西部及东部偏南地区旱情严重,不利牧草返青,东北部降水偏多,墒情好,利于牧草生长。中、西部地区到5月25日前雨水严重偏少,大风沙尘天气较前两年增多,草牧场墒情差。3.中西部地区夏季遭受严重旱灾,天然草原牧草生长受到严重影响。4.秋季中、西部地区以晴好天气为主,利于牧草后期生长、成熟,对打贮草、收晒有利。
        气候对其它行业的影响  1.气候对生态影响。中西部及东部偏南地区春旱、阶段性伏旱及秋旱严重,高温酷热、病虫害、干旱持续时间长,土壤墒情差,加之鼠害等多种灾害发生,对农田、牧草场影响严重,植被覆盖度降低,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树木、牧草、作物生长都受到严重影响。2.气候对建筑业影响。中、西部大部地区春季气温偏低,回暖晚,中、西部部分地区春季沙尘天气较多,使建筑业开工较晚,夏季受到高温酷热影响严重,对建筑业有一定影响。

    (魏兴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气象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领导名录】 
        局    长:乌  兰(蒙古族)                                
        副 局 长:李红宇(女 蒙古族)                             
                 沈建国                                        
                 李彰俊                                        
                 裴  浩                                        
        纪检组长:何卫卫(蒙古族)                                
        【概况】  自治区气象局机关设:办公室、监测网络处、科技减灾处、计划财务处、人事教育处、政策法规处、监察审计处(与党组纪检组合署办公)、机关党委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直属事业单位设:自治区气象台、自治区气象探测资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技档案馆)、自治区气象科技开发中心、自治区气象局技术装备中心、自治区气象局培训中心、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自治区气象局产业运营中心、自治区气象局行政管理中心、自治区防雷中心、自治区气象卫星遥感中心。
        2005年底,全区气象系统在职职工2950人。其中干部2840人,工人110人。学历结构:硕研33人,本科512人,大专1146人。职称结构:高级职称171人(正研级5人、副研级166人),中级职称1193人,初级职称1327人。
        全区有124个气象台站(包括91个自动站),其中119个台站承担地面观测,117个台站承担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12个台站承担高空观测,8个台站承担气象辐射观测,8个台站承担酸雨特种观测,6个台站承担沙尘暴观测,有4个牧业气象试验站、4个大气成分试验站、1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个蔬菜气象试验站。全区新建223个自动雨量站。
        【气象服务】  2005年,全区各级气象部门准确预报暴风雪、干旱、沙尘(暴)、冻害、暴雨、冰雹、洪涝等灾害性、突发性、转折性天气和过程。对4月27至29日的沙尘暴天气过程,提前48、24小时准确做出预报,减少沙尘危害。兴安盟气象局对当地“7.8”大到暴雨过程预报准确、服务及时,1487人被转移,避免人员伤亡。巴彦淖尔市准确预报“7.18”暴雨,近千人安全转移。与民政厅合作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建成三级灾情收集服务系统并投入业务运行,及时发布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确保安全度汛。认真做好为“三农”、黄河凌汛、森林草原防扑火等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和重大军事活动、重大庆典、重点工程建设的专项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与回收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成绩显着,解放军总装备部致函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致函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气象局表示感谢,自治区气象局、自治区气象台、乌兰察布市气象局及两名同志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内蒙古军区联合表彰。年内完成风能资源普查和数据库建设,为大型风电场规划和选址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手机气象短信用户增加到22万,防雷安全检测覆盖率平均增加20%。自治区气象局在中国气象局目标管理中居全国第四名,获得特别优秀奖。内蒙古气象台被中国气象局授予“2005年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现代化建设】  赤峰、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海拉尔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使用。开通区局与中国气象局的可视会商系统。新建5部L波段探空雷达、16个自动气象站、14个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4个大气成分监测站并投入业务运行。大兴安岭雷电监测系统完成3个闪电定位子站建设。新建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4套,DVB-S卫星资料接收系统1套。在拐子湖、海力素2个边远台站建设PES卫星通信站,实现自动站资料实时上传。
        【拓展领域】  加强对生态脆弱区、敏感区、重点建设区监测、分析和评估。对浑善达克沙地、呼伦湖、毛乌素沙地等的监测、分析、评估,为自治区加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航空气象业务进一步拓展,新承担4个新建机场气象保障任务。参加中德“中国北方煤火探测、灭火与监测新技术”和中美“内蒙古气候变化和荒漠化”研究。与北京市气象局建立研究型业务科技合作,与东北三省一市气象局联合开发东北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与内蒙古财经学院合作成立气象经济研究所,开展气象灾害评价指标研究。与森警内蒙古总队开展生态暨防火灭火合作。开展电厂建设空冷气象条件分析论证服务,完成2个电厂评估报告,新承担秦山核电站等空冷项目4项。
        【科技工作】  全年获得国家基金委、科技部、中国气象局资助科技项目共3项,自治区科技项目3项,横向科技项目4项,争取经费334.7万元。发表各类科技论文163篇,其中在SCI上发表1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61篇。“内蒙古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天气气候监测预警服务系统”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应用二等奖。承办第三届国际沙尘暴与降尘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旱区农牧业协调发展与减灾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全区培养和引进硕研10名、本科237名。在读博士9人,硕士61人,本科438人。正研级高工达到5名,副研级高工达到166名。推进职工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122期,培训5358人次。组织关键岗人员、正研高工进行年度业务技术工作述职,与高校合作培养的32名预报员走上工作岗位。
        【地方气象事业】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对气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各类经费投资达5323万元,有力推动地方气象事业发展。
        2005年,全区各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及时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积极实施工工增雨作业。增雨飞机全年作业131架次、380小时,作业飞行约8.7万公里。地面火箭作业828次,发射火箭弹5131枚。初步估算,人工增雨作业至少增加降水55亿吨,折算经济效益5.5亿元。全区防雹高炮全年作业1058次,发射防雹炮弹46567发,保护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产生效益1.5亿元。此外,人工消雨作业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中国·内蒙古第二届国际草原文化艺术节暨包头市第二十届鹿城文化艺术节和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开幕式的顺利举行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使上述大型庆典得以顺利举办。为加强基层台站建设,投资3325.8万元,对62个台站进行建设,连同续建项目近80个台站得到改善。
        【生态与农业气象】  在全区117个气象台站建立比较完善的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湿地等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监测站网,监测要素达46种,发布服务产品49种,形成地面监测与卫星遥感监测相结合的两基生态气象监测体系和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信息服务体系,并实现业务化运行。
        进一步推动“内蒙古农牧经济综合信息网”建设,做好对农村牧区农牧业经济信息公共服务。为向广大农牧民提供准确、及时的农牧业产品信息,全年组织科技人员采集信息64528条,编审255578条,发布117453条。
        【法制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有关事宜的通知》,加强和规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各地与人大、政府及安监等部门联合开展气象执法监督检查,有力促进气象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气象法制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气候影响评价】 
        气候概况  2005年度自治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气温起伏变化大,年平均气温正常到偏高1℃;年总降水量全区大部地区偏少到显着偏少,个别地区异常偏少;日照正常。春季出现沙尘暴、扬沙等天气,夏季多次出现高温干旱及冰雹暴雨天气,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偏低,全区大部地区光、热、水匹配较差,中西部及东部偏南地区5月25日前雨水短缺。2.夏季气候较异常,全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局部地区特高,创历史极高值。夏季前期中、西部地区降水偏少,高温日数持续时间长,致使土壤失墒较快,旱情发展,对小麦及晚播作物影响较大。3.秋季全区气温普遍偏高,个别地区异常偏高,降水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后期和10月中旬。整个秋季未出现强寒潮等灾害天气影响作物成熟,对作物收割、晾晒、储藏非常有利。
        气候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1.冬季降雪较多,部分地区出现白灾。呼伦贝尔牧区冬季降雪偏多、量级大,低温天气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偏早,同时降温幅度较大,属历史少见。2.春季中、西部及东部偏南地区旱情严重,不利牧草返青,东北部降水偏多,墒情好,利于牧草生长。中、西部地区到5月25日前雨水严重偏少,大风沙尘天气较前两年增多,草牧场墒情差。3.中西部地区夏季遭受严重旱灾,天然草原牧草生长受到严重影响。4.秋季中、西部地区以晴好天气为主,利于牧草后期生长、成熟,对打贮草、收晒有利。
        气候对其它行业的影响  1.气候对生态影响。中西部及东部偏南地区春旱、阶段性伏旱及秋旱严重,高温酷热、病虫害、干旱持续时间长,土壤墒情差,加之鼠害等多种灾害发生,对农田、牧草场影响严重,植被覆盖度降低,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树木、牧草、作物生长都受到严重影响。2.气候对建筑业影响。中、西部大部地区春季气温偏低,回暖晚,中、西部部分地区春季沙尘天气较多,使建筑业开工较晚,夏季受到高温酷热影响严重,对建筑业有一定影响。

    (魏兴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