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6卷  /  经济

2006卷

  • 水利
  •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领导名录】 
        厅      长:戈  锋(蒙古族)                              
        副  厅  长:陈  欣                                      
                   冯国华(满族)                                
                   于长剑                                      
        纪 检组 长:王东江(女)                                  
        助理巡视员:柴建华                                      
        【概况】  2005年,牢固树立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的观念,抓住水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权转换探索、水利投融资渠道拓宽等迈出重要步伐。全社会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约55亿元。在国家水利投资比上年减少近1/6,争取国家水利建设投资达14.3亿元,位居全国前列。2005年全区新增灌溉面积14.13万公顷,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06%;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3.40万公顷,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17%;新增灌溉饲草料地面积3.1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13万公顷,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32%;解决了62万人、19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分别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24%和131%。
        【防汛抗旱】  全力抗洪抢险,科学调度配置水量,有效地减轻洪凌和干旱灾害损失,保障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至“十五”期末统计,防洪减灾能力有所增强。全区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加固堤防1046公里,重要江河干流防洪标准从5~20年一遇提高到20~50年一遇。2005年,全区防洪工程建设完成堤防48公里,险工24公里,完成投资8672万元,竣工验收38项,工程优良率达61%。
        【农田水利】  全区各地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努力,至“十五”期末统计: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全区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92万亩,累计达到4050万亩;净增节水灌溉面积1105万亩,累计达到2240万亩;牧区发展饲草料灌溉面积162万亩。
        【水土保持】  2005年,党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淤地坝工程、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试点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十五”期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9.26万公顷。全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监测分站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对新立项的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开始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对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大纲加强审验工作。以电力和公路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执法力度。
        【基本建设】  2005年,三座店水库、绰勒水库等在建重点骨干工程完成投资6.58亿元。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进度明显加快,完成投资9.93亿元,竣工验收36座,工程优良率达到75%。防洪工程完成堤防48公里,险工24公里,完成投资8672万元,竣工验收38项,工程优良率达到61%。完成三座店水库等35个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累计招标金额达4.6亿元。“十五”期间累计争取国家水利投资71.68亿元,是“九五”投资的3.17倍,对于加快全区各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起到关键性的拉动作用。重点水利骨干工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尼尔基、绰勒、美岱、前夭子、哈拉沁、乌兰木伦、三座店等一批大中型调蓄骨干工程相继开工建设;红山水库、三盛公水利枢纽等80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已批复和开工建设。
        【水政水资源】  2005年,全区水政水资源工作进展加快。一是狠抓节水型社会建设。以节约用水为核心的水价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全国节水型城市建设试点之一的呼和浩特市顺利完成水价调整工作,居民生活用水水价由1.85元/吨调整到2.4元/吨,平均增幅为29%;包头市实施分质供水,优水优用,城市“健康水”工程快速推进。制定《包头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节水型社会建设法规政策体系初步完善。《包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通过审查。这些都为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开创良好的开端。二是水权转换为沿黄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有效的水资源保障。面对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为缓解沿黄地区的工农业用水矛盾,促进用水结构调整,优化水资源配置。根据水利部的水权、水市场理论,在水权转换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内蒙古黄河水权转换总体规划报告》于2005年4月经黄委正式批复。按照总体规划,到2010年,沿黄地区可采取由企业投入资金进行灌溉工程节水配套从而获得水的使用权的方式转换2.7亿立方米的黄河水量,可有效缓解该地区工业用水需求紧张的局面。经过积极争取,水利部把自治区列为全国水权转换试点省区。自治区新奥化工、杭锦电厂、大饭铺电厂等6个项目的水权转换可研报告和水资源论证报告已通过黄委会专家组审查。达拉特电厂4期等4个项目在鄂尔多斯市黄河南岸灌区105公里总干渠和1万亩示范区的干支斗农毛渠道衬砌改造任务全面竣工,完成投资2.43亿元。
        【法制建设】  “十五”期间,水利法制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修订《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出台《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农业节水灌溉条例》、《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行政法规、规章,水利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水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预防和调处水事纠纷取得明显成效。
        【水利科技】  2005年,为科技兴水,增加水利自主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在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等方面取得60多项重要的科技成果,有14项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有18项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由自治区承担的国家“十五”节水农业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为北方半干旱集雨补灌旱作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成功的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撑。水利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水利管理】  2005年,按照自治区政府下发的《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全年征收自治区水利建设基金2亿元,极大地缓解水利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水利厅党组积极主动适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加大争取国家投资力度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市场运作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尽可能地稳定水利基建投资规模。整合各方资源,注册成立内蒙古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为水利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搭建一个有效的融资平台。同时,通过积极努力,在国家开发银行提供自治区的210亿元软贷中争取了20亿元的份额,为多元化、多渠道解决水利投资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领导考察】  国家水利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水利部纪检组长刘光和一行8月18日考察内蒙古乌海市水利工程建设。考察组先后考察了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工程规模、淹没范围,考察滨河护坡工程及污水处理等。刘光和指出,要把黄河岸坡设计与地区的防凌防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美化效果和体现实用价值;要不断拓宽水污染治理工作思路,创新治水模式,努力形成管道化排污、社会化治污体系。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鄂竞平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雷·额尔德尼及水利厅厅长戈锋等陪同下,9月8日考察内蒙古水土保持工作。鄂竞平一行深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和东胜区的水土保持现场,详细了解沙棘治理开发和淤地坝工程建设情况。高度评价内蒙古近年来水利水保工作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要把防治水土流失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周英一行9月9日至10日就内蒙古淤地坝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饮水解困、砒砂岩地区沙棘治理与开发情况等进行了考察。周英充分肯定自治区在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农村饮水解困方面取得的成效,强调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水利的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她要求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加快治理项目的建设速度,真正使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杨亚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水利
  •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领导名录】 
        厅      长:戈  锋(蒙古族)                              
        副  厅  长:陈  欣                                      
                   冯国华(满族)                                
                   于长剑                                      
        纪 检组 长:王东江(女)                                  
        助理巡视员:柴建华                                      
        【概况】  2005年,牢固树立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的观念,抓住水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权转换探索、水利投融资渠道拓宽等迈出重要步伐。全社会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约55亿元。在国家水利投资比上年减少近1/6,争取国家水利建设投资达14.3亿元,位居全国前列。2005年全区新增灌溉面积14.13万公顷,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06%;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3.40万公顷,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17%;新增灌溉饲草料地面积3.1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13万公顷,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32%;解决了62万人、19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分别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24%和131%。
        【防汛抗旱】  全力抗洪抢险,科学调度配置水量,有效地减轻洪凌和干旱灾害损失,保障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至“十五”期末统计,防洪减灾能力有所增强。全区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加固堤防1046公里,重要江河干流防洪标准从5~20年一遇提高到20~50年一遇。2005年,全区防洪工程建设完成堤防48公里,险工24公里,完成投资8672万元,竣工验收38项,工程优良率达61%。
        【农田水利】  全区各地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努力,至“十五”期末统计: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全区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92万亩,累计达到4050万亩;净增节水灌溉面积1105万亩,累计达到2240万亩;牧区发展饲草料灌溉面积162万亩。
        【水土保持】  2005年,党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淤地坝工程、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试点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十五”期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9.26万公顷。全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监测分站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对新立项的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开始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对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大纲加强审验工作。以电力和公路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执法力度。
        【基本建设】  2005年,三座店水库、绰勒水库等在建重点骨干工程完成投资6.58亿元。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进度明显加快,完成投资9.93亿元,竣工验收36座,工程优良率达到75%。防洪工程完成堤防48公里,险工24公里,完成投资8672万元,竣工验收38项,工程优良率达到61%。完成三座店水库等35个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累计招标金额达4.6亿元。“十五”期间累计争取国家水利投资71.68亿元,是“九五”投资的3.17倍,对于加快全区各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起到关键性的拉动作用。重点水利骨干工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尼尔基、绰勒、美岱、前夭子、哈拉沁、乌兰木伦、三座店等一批大中型调蓄骨干工程相继开工建设;红山水库、三盛公水利枢纽等80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已批复和开工建设。
        【水政水资源】  2005年,全区水政水资源工作进展加快。一是狠抓节水型社会建设。以节约用水为核心的水价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全国节水型城市建设试点之一的呼和浩特市顺利完成水价调整工作,居民生活用水水价由1.85元/吨调整到2.4元/吨,平均增幅为29%;包头市实施分质供水,优水优用,城市“健康水”工程快速推进。制定《包头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节水型社会建设法规政策体系初步完善。《包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通过审查。这些都为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开创良好的开端。二是水权转换为沿黄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有效的水资源保障。面对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为缓解沿黄地区的工农业用水矛盾,促进用水结构调整,优化水资源配置。根据水利部的水权、水市场理论,在水权转换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内蒙古黄河水权转换总体规划报告》于2005年4月经黄委正式批复。按照总体规划,到2010年,沿黄地区可采取由企业投入资金进行灌溉工程节水配套从而获得水的使用权的方式转换2.7亿立方米的黄河水量,可有效缓解该地区工业用水需求紧张的局面。经过积极争取,水利部把自治区列为全国水权转换试点省区。自治区新奥化工、杭锦电厂、大饭铺电厂等6个项目的水权转换可研报告和水资源论证报告已通过黄委会专家组审查。达拉特电厂4期等4个项目在鄂尔多斯市黄河南岸灌区105公里总干渠和1万亩示范区的干支斗农毛渠道衬砌改造任务全面竣工,完成投资2.43亿元。
        【法制建设】  “十五”期间,水利法制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修订《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出台《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农业节水灌溉条例》、《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行政法规、规章,水利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水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预防和调处水事纠纷取得明显成效。
        【水利科技】  2005年,为科技兴水,增加水利自主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在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等方面取得60多项重要的科技成果,有14项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有18项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由自治区承担的国家“十五”节水农业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为北方半干旱集雨补灌旱作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成功的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撑。水利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水利管理】  2005年,按照自治区政府下发的《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全年征收自治区水利建设基金2亿元,极大地缓解水利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水利厅党组积极主动适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加大争取国家投资力度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市场运作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尽可能地稳定水利基建投资规模。整合各方资源,注册成立内蒙古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为水利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搭建一个有效的融资平台。同时,通过积极努力,在国家开发银行提供自治区的210亿元软贷中争取了20亿元的份额,为多元化、多渠道解决水利投资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领导考察】  国家水利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水利部纪检组长刘光和一行8月18日考察内蒙古乌海市水利工程建设。考察组先后考察了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工程规模、淹没范围,考察滨河护坡工程及污水处理等。刘光和指出,要把黄河岸坡设计与地区的防凌防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美化效果和体现实用价值;要不断拓宽水污染治理工作思路,创新治水模式,努力形成管道化排污、社会化治污体系。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鄂竞平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雷·额尔德尼及水利厅厅长戈锋等陪同下,9月8日考察内蒙古水土保持工作。鄂竞平一行深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和东胜区的水土保持现场,详细了解沙棘治理开发和淤地坝工程建设情况。高度评价内蒙古近年来水利水保工作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要把防治水土流失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周英一行9月9日至10日就内蒙古淤地坝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饮水解困、砒砂岩地区沙棘治理与开发情况等进行了考察。周英充分肯定自治区在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农村饮水解困方面取得的成效,强调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水利的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她要求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加快治理项目的建设速度,真正使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杨亚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