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6卷  /  科教文卫体

2006卷

  • 内蒙古财经学院
  •     【领导名录】 
        书    记:刘振洪                                        
        院    长:张亚民                                        
        副 书 记:荣板晓(蒙古族)                                
        副 院 长:杨平川  孟凡如  刘文清                        
        纪检书记:白守中                                        
        【概况】  学院坐落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占地1350亩,分东、西两个校区。设有一个二级学院和12个教学系、3个教学部、7个研究机构、11个实验实训和教学科研辅助机构。有2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2个蒙语授课专业面向全国8省区招收蒙语授课学生。现有教职工1001人,专任教师558名,其中教授73人,副教授144人。有20多位教师在区内外院校作为兼职硕士生导师,独立或合作指导研究生。另外有外籍教师9名,外聘兼职教授30余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33人,在读博士3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10人、第三层次52人,入选自治区“111人才工程”6人。
        【学科建设】  学院按照“坚持特色、拓宽学科,加强队伍建设、凝练学科研究方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实用性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方针,加强了重点学科和新学科的建设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与普遍提高相结合,以重点建设为主”的原则,集中力量对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市场营销等学科进行了重点建设。在加大经费投入和改善教学设施与条件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学术梯队的构建、科研项目的攻关和学科方向的凝练。现已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兼有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六大学科相互支撑、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经过培育和建设,财政学、会计学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统计学、企业管理、经济学三个学科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学科;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专业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学院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会计学、统计学五个学科点九个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权。
        【科研水平】  学院陆续出台了专著出版与课题研究资助、科研成果评奖、科研工作量计酬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加强了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连续举办大型学术月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我院作学术报告近百场,主办全国高校财政教学研究会、统计教学研究会、会计实验教学研究会、“海派经济学”研讨会、“生态经济学”研讨会、“全国民族地区财经论坛”等学术会议二十余次。为区内几十家大中型企业进行经营策划,实现了既支持重点学科建设,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目标。五年来,学院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达37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项,国务院各部门课题13项,自治区社科规划办等省级课题85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67项。同期出版专著43部,编写专业教材75部,发表学术论文3185篇。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5项,优秀奖17项。
        【教学改革】  在实施“按系招生、中期分流培养”和学分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5+3”分段弹性、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行教师挂牌教学制、导师制和教改研究立项等制度,为实现“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加大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经过建设和评估,财政学、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学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实务》等两门课程已在国贸专业实现“双语教学”。学院同时加强了包括教学决策指挥系统、控制系统、质量评估系统、信息反馈系统、状态调整系统和质量检测系统筹在内的教学监控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学院建有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网络中心和各个专业的实验室或模拟训练教学设施。其中,会计实验室、CAI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硬件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双基”合格实验室。目前实验室面积达到4279平方米,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座位数达到5988个。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53万元。学院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总量93.2万册,电子图书7.4万种(册),中外文期刊1077种。已初步形成了以经济、管理为主要收藏特色,兼有法、文、理、工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语种、多种载体的文献保障体系。引进《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EBSCO》等数据库。学院建成了与互联网连结,覆盖全院的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向信息化、现代化推进的重要平台。
        【“第二课堂”】  致力于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每年举办大型的“学术月”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学术报告,有计划地组织素质教育讲座。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文化活动的档次、品位,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如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校园歌手大赛等校园文艺、体育活动,组织“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以及主题鲜明的征文、演讲、辩论赛等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团结和谐、健康向上,高品位,有教益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才华展示提供了广阔舞台。学院学生在大学生“挑战杯”设计大赛、“CCTV”英语演讲大赛、数学建模等活动中,多次获得自治区金、银、铜奖,在全国大赛中也取得骄人成绩。2005年,学院被评为自治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院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内蒙古财经学院
  •     【领导名录】 
        书    记:刘振洪                                        
        院    长:张亚民                                        
        副 书 记:荣板晓(蒙古族)                                
        副 院 长:杨平川  孟凡如  刘文清                        
        纪检书记:白守中                                        
        【概况】  学院坐落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占地1350亩,分东、西两个校区。设有一个二级学院和12个教学系、3个教学部、7个研究机构、11个实验实训和教学科研辅助机构。有2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2个蒙语授课专业面向全国8省区招收蒙语授课学生。现有教职工1001人,专任教师558名,其中教授73人,副教授144人。有20多位教师在区内外院校作为兼职硕士生导师,独立或合作指导研究生。另外有外籍教师9名,外聘兼职教授30余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33人,在读博士3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10人、第三层次52人,入选自治区“111人才工程”6人。
        【学科建设】  学院按照“坚持特色、拓宽学科,加强队伍建设、凝练学科研究方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实用性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方针,加强了重点学科和新学科的建设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与普遍提高相结合,以重点建设为主”的原则,集中力量对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市场营销等学科进行了重点建设。在加大经费投入和改善教学设施与条件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学术梯队的构建、科研项目的攻关和学科方向的凝练。现已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兼有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六大学科相互支撑、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经过培育和建设,财政学、会计学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统计学、企业管理、经济学三个学科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学科;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专业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学院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会计学、统计学五个学科点九个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权。
        【科研水平】  学院陆续出台了专著出版与课题研究资助、科研成果评奖、科研工作量计酬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加强了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连续举办大型学术月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我院作学术报告近百场,主办全国高校财政教学研究会、统计教学研究会、会计实验教学研究会、“海派经济学”研讨会、“生态经济学”研讨会、“全国民族地区财经论坛”等学术会议二十余次。为区内几十家大中型企业进行经营策划,实现了既支持重点学科建设,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目标。五年来,学院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达37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项,国务院各部门课题13项,自治区社科规划办等省级课题85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67项。同期出版专著43部,编写专业教材75部,发表学术论文3185篇。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5项,优秀奖17项。
        【教学改革】  在实施“按系招生、中期分流培养”和学分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5+3”分段弹性、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行教师挂牌教学制、导师制和教改研究立项等制度,为实现“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加大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经过建设和评估,财政学、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学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实务》等两门课程已在国贸专业实现“双语教学”。学院同时加强了包括教学决策指挥系统、控制系统、质量评估系统、信息反馈系统、状态调整系统和质量检测系统筹在内的教学监控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学院建有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网络中心和各个专业的实验室或模拟训练教学设施。其中,会计实验室、CAI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硬件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双基”合格实验室。目前实验室面积达到4279平方米,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座位数达到5988个。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53万元。学院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总量93.2万册,电子图书7.4万种(册),中外文期刊1077种。已初步形成了以经济、管理为主要收藏特色,兼有法、文、理、工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语种、多种载体的文献保障体系。引进《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EBSCO》等数据库。学院建成了与互联网连结,覆盖全院的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向信息化、现代化推进的重要平台。
        【“第二课堂”】  致力于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每年举办大型的“学术月”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学术报告,有计划地组织素质教育讲座。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文化活动的档次、品位,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如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校园歌手大赛等校园文艺、体育活动,组织“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以及主题鲜明的征文、演讲、辩论赛等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团结和谐、健康向上,高品位,有教益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才华展示提供了广阔舞台。学院学生在大学生“挑战杯”设计大赛、“CCTV”英语演讲大赛、数学建模等活动中,多次获得自治区金、银、铜奖,在全国大赛中也取得骄人成绩。2005年,学院被评为自治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院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