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 阿拉善盟
  •     【党政军领导名录】 
      盟    委                                             
        书      记:吴金亮                                  
        副  书  记:布小林(女 蒙古族)  达  来(蒙古族)       
                   杨继业(蒙古族)     张有恩               
                   孟和吉日格勒(蒙古族)                    
        常      委:冯贵林  张宽治  谭景峰    姜玉平                                  
                                                           
      人大工委                                             
        主      任:吴金亮                                  
        副  主  任:白占云(蒙古族)  安平生  乌  兰(女 蒙古族)
                                                           
      行    署                                             
        盟      长:布小林(女 蒙古族)                       
        副  盟  长:王金喜  巴图朝鲁(蒙古族)  龚家栋        
                   李超英  李新生   王玉宝(蒙古族)         
                                                           
      政    协                                             
        主      席:蔡·铁木尔巴图(蒙古族)                  
        副  主  席:王登山(回族)   其木德策仁(蒙古族)  白福易
                   陶格图(蒙古族) 赵红岩(女 蒙古族)   陈文斌
                                                           
      军分区                                               
        司  令  员:朱德明(9月离任)  张新华(蒙古族 9月任职) 
        政      委:姜玉平                                  
        副 司令 员:李华成  贾彦翎(3月任职)                 
        副  政  委:申建军                                  
        参  谋  长:李德海                                  
        政治部主任:李永亮(11月离任)  石宝龙(蒙古族 11月任职)
        【概况】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全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乌斯太经济开发区为内蒙古20个重点开发区之一。2005年全盟总人口21.2万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例为2.7∶1,人口密度0.78人/平方公里。
        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6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7万元。与2004年比,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4.19亿元、37.43亿元和22.42亿元;产业结构从8∶55∶37调整至7∶58∶35。全年财政总收入9.51亿元,比上年增长62.0%;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13亿元,比上年增长49.9%,全年财政支出14.50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国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经济总量小,生态环境恶化未得到根本遏制,资源转换缓慢和社会事业发展较慢等问题。
        【农业】  2005年,全盟农作物播种面积2.76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0.48万吨,比上年增产1.94万吨。2005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7.38万千瓦,增长3.64%。农牧业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与上年比,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牧区用电量分别增长48.17%和29.44%。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7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3千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3千公顷。
        【畜牧业】  全年搬迁转移牧民864户2603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09.18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9.3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166.37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39万吨,羊毛和羊绒产量分别为816吨和316吨。
        【林业】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105公顷。其中人工造林66公顷,飞播造林1.28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5.6万公顷。全盟确定的自然保护区7个,总面积242.97万公顷。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5%。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原盐、生铁、黄金等18种。全年全部国有企业及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8.88亿元,增31.6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3.13,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98亿元,增3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85亿元,增长50.13%。投资重点向生产领域转移,全年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1.21亿元、45.4和20.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35%、89.77%、1.94%。
        【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5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2.6%。主要出口商品有金属钠、铁合金、草酸、金属镁等,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额35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1万美元。
        【旅游】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8.27万人,旅游总收入2.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9%和45.3%。
        【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3.83亿元。年末公路总里程达4219公里,全盟35个苏木镇全部通路。年末全盟机动车辆保有量4.53万辆,其中私车3.41万辆。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83亿元,比上年增34.8%。全盟电话普及率72部/百人。
        【金融】  2005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额50.92亿元,增长27.5%;年末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4.06亿元,增长14.4%。全年保费收入8459万元,全年保险业赔付款1496万元,比上年分别增1.0%和下降3.2%。
        【科技】  全年科技产业化发展“5123”工程,重点扶持了3个主导产业、6个科技产业化基地和6个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效果明显。科学研究和发展经费支出257万元。年内列入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列入自治区级科技项目7项;盟级科技项目17项,投入经费197万元。全年授权专利1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419万元。
        【教育】  2005年,全盟有各类学校69所,在校学生3.34万人,全年招生9869人,毕业生9476人。
        【文化】  文化广播基础设施健全,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达88.7%和89.7%。有线电视用户3.3万户,图书馆藏书12.4万册,全年出版报纸185.2万份。
        【卫生】  年末全盟拥有一类卫生机构71所,卫生技术人员1417人;二类卫生机构100所,执业医师113人;三类卫生机构173个,乡村医生182人。
        【体育】  全年全社会参加体育锻炼18万人(次),体育人口比例41%。全盟在重大赛事中获各类奖牌34枚。
        【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894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97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1%和14.1%。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28.7%、农牧区38.5%。
        【社会保障】  年末全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6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4.24万人,城镇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8713人,共投入城乡低保金1116万元,发放抚恤安置资金282万元,发放救灾资金430万元,累计救助人数1.13万人。
        【知名商标】  3月15日,阿拉善盟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委员会向社会公布了首批“阿拉善盟知名商标”。它们分别是: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公司的“吉”牌工业盐(第1类);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公司“银湖”牌精制盐(第30类);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公司“国邦”牌金属钠、液氯、次氯酸钠(第1类);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公司“兰山”牌太西煤(第4类);阿拉善左旗驼中王绒毛公司“驼中王”(服装、驼绒被胎)第(24类、25类);阿拉善右旗苁阳酒业有限公司“苁阳”牌白酒(第33类)。
        【扶贫】  4月12日,阿拉善盟扶贫开发工作围绕“转移发展战略”,全力实施千村扶贫开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扩镇、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重点项目建设和社会帮扶工作,投入扶贫资金2.169亿元,扶贫2.18万人。
        【工业项目拉动经济增长】  2005年,阿拉善盟财政收入达9.5亿元。从2000年起,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达30.9%,是1999年的3.9倍,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999年的32户增加到71户,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7.5%;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由1999年的64%上升到72%。
        以乌斯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2005年,开发区新建、续建重点工业项目9个,总投资达67.2亿元,开工率100%,所有项目达产后,销售收入达52亿元。直接税收3.6亿元,其中,中国盐化集团40万吨/年聚氯乙烯综合项目、内蒙古庆华集团100万吨捣固焦及配煤系统建设工程等项目,投资都是亿元以上的项目。
        2005年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8亿元,是建盟(1980年)至“九五”期末(1999年)总和的4.8倍,从2000年起,年均增长66.7%。其中工业投资达82.9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3.2%。
        以盐化工、煤化工、铁金矿产采选加工等为主的阿拉善盟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3%。基本告别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粗加工阶段,正向集约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方向迈进。
        【科技创新发展农牧业】  至2005年末,阿拉善盟农牧业新技术的覆盖率达80%以上,科技对农牧业的贡献率由1999年的30%提高到39%。“阿拉善左旗草地家畜有毒植物中毒病研究”、“额济纳旗棉花引种示范推广”、“腾格里沙漠东缘飞播治沙造林技术推广”和“梭梭人工造林及肉苁蓉接种技术推广”四项成果已经在阿拉善盟农牧业和生态治理领域得到普及。“阿拉善草地家畜有毒植物中毒病研究”项目,首次对小花棘豆和变异黄芪中分离鉴定出有毒成分苦马豆素,经研究发现是一种崭新的抗癌药物,可用作预防和治疗中毒病的解毒剂,有效防治牲畜中毒或死亡,直接经济效益达5000万元以上。
        “额济纳旗棉花引种示范推广”,经内蒙古自治区纤维检验局检测,符合国家一级皮棉标准。“漠洲棉花”被评为自治区名优特农畜产品。棉花引种实验填补了自治区三项空白。
        “腾格里沙漠东缘飞播治沙造林技术推广”项目每年以10~15万亩的面积,在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东缘(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进行飞播固沙造林,至2005年末,累计推广面积已达210万亩,播后有苗面积达到30~49%,流沙趋于固定或半固定,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计划。
        在“梭梭人工造林及肉苁蓉接种技术推广”项目方面,2005年末,人工造林梭梭9.8万亩,接种肉苁蓉3.5万亩,重点培育以开发肉苁蓉产品为主的支柱企业,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计划。
        【铁路建设】  嘉峪关—策克口岸(额济纳旗境内)铁路建设于2005年3月全面复工。8月中旬,铁路线下工程全部完工,铁路线上工程完成铺轨223公里,全线已累计完成投资11.49亿元,嘉峪关—策克口岸铁路是甘肃省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额投资建设的一条专线铁路,铁路全长457.5公里,计划总投资为19.2亿元。
        临河—策克口岸铁路是由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内蒙古庆华集团、包头钢铁集团公司合资修建。铁路自包兰线临河车站西段引出,沿线经杭锦后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后到达策克口岸,全长约755公里,总投资约40亿元,平均每正线公里造价530万元,是继全国最长的合资铁路—内蒙古集宁—通辽铁路之后的第二大合资铁路。预计2007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到2008年可实现过货量2000万吨。
        铁路的建成,将结束内蒙古西部没有铁路的历史,形成贯通中国东北至西北边疆的铁路运输大通道,促进中国与蒙古国经贸往来,推动阿拉善盟工业化进程,为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创造最便利的基础设施条件。
        【草原建设与保护】  2005年,阿拉善盟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3545.77万亩,实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人工种植饲草料28.2万亩,草地改良72.8万亩,草原围栏建设面积达3444.77万亩。
        共防治草原鼠害面积199万亩,防治草原虫害面积145万亩,防治毒草面积103万亩。
        全年共发生草原案件385起,立案367起,结案360起,其中违法开垦草原案件4起,权属争议案件35起,挖药材案件78起,其它破坏草原案件219起,结案率达立案率的98%。年内共教育清退搂发菜人员1.8万余人次。
        对额济纳旗国家级资源监测点8个样地和90个周期性调查路线划定样点;对退牧还草区设置47处样点;对荒漠草原生态环境受损机制与放牧压力实施动态科研课题进行了监测。
        出动防火宣传车29车次,印发防火宣传材料1.51万份,张贴防火布告18张;深入重点地区开展草原防火巡逻检查。
        退牧还草项目总投资7260万元,共完成围栏面积492.22万亩238.11万米,占下达任务的112%。其中,禁牧围栏面积481.22万亩213.1万米,划区轮牧围栏面积11万亩25.1万米。完成饲草料基地建设1.07万亩,建成标准化舍饲养殖棚圈713座6.4万平方米,青贮窑445座3.56万立方米,搬迁转移牧民895户2872人,发放饲料粮补贴资金4363.2万元。

    (李文志 阿拉腾其其格)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阿拉善盟
  •     【党政军领导名录】 
      盟    委                                             
        书      记:吴金亮                                  
        副  书  记:布小林(女 蒙古族)  达  来(蒙古族)       
                   杨继业(蒙古族)     张有恩               
                   孟和吉日格勒(蒙古族)                    
        常      委:冯贵林  张宽治  谭景峰    姜玉平                                  
                                                           
      人大工委                                             
        主      任:吴金亮                                  
        副  主  任:白占云(蒙古族)  安平生  乌  兰(女 蒙古族)
                                                           
      行    署                                             
        盟      长:布小林(女 蒙古族)                       
        副  盟  长:王金喜  巴图朝鲁(蒙古族)  龚家栋        
                   李超英  李新生   王玉宝(蒙古族)         
                                                           
      政    协                                             
        主      席:蔡·铁木尔巴图(蒙古族)                  
        副  主  席:王登山(回族)   其木德策仁(蒙古族)  白福易
                   陶格图(蒙古族) 赵红岩(女 蒙古族)   陈文斌
                                                           
      军分区                                               
        司  令  员:朱德明(9月离任)  张新华(蒙古族 9月任职) 
        政      委:姜玉平                                  
        副 司令 员:李华成  贾彦翎(3月任职)                 
        副  政  委:申建军                                  
        参  谋  长:李德海                                  
        政治部主任:李永亮(11月离任)  石宝龙(蒙古族 11月任职)
        【概况】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全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乌斯太经济开发区为内蒙古20个重点开发区之一。2005年全盟总人口21.2万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例为2.7∶1,人口密度0.78人/平方公里。
        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6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7万元。与2004年比,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4.19亿元、37.43亿元和22.42亿元;产业结构从8∶55∶37调整至7∶58∶35。全年财政总收入9.51亿元,比上年增长62.0%;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13亿元,比上年增长49.9%,全年财政支出14.50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国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经济总量小,生态环境恶化未得到根本遏制,资源转换缓慢和社会事业发展较慢等问题。
        【农业】  2005年,全盟农作物播种面积2.76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0.48万吨,比上年增产1.94万吨。2005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7.38万千瓦,增长3.64%。农牧业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与上年比,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牧区用电量分别增长48.17%和29.44%。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7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3千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3千公顷。
        【畜牧业】  全年搬迁转移牧民864户2603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09.18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9.3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166.37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39万吨,羊毛和羊绒产量分别为816吨和316吨。
        【林业】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105公顷。其中人工造林66公顷,飞播造林1.28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5.6万公顷。全盟确定的自然保护区7个,总面积242.97万公顷。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5%。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原盐、生铁、黄金等18种。全年全部国有企业及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8.88亿元,增31.6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3.13,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98亿元,增3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85亿元,增长50.13%。投资重点向生产领域转移,全年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1.21亿元、45.4和20.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35%、89.77%、1.94%。
        【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5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2.6%。主要出口商品有金属钠、铁合金、草酸、金属镁等,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额35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1万美元。
        【旅游】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8.27万人,旅游总收入2.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9%和45.3%。
        【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3.83亿元。年末公路总里程达4219公里,全盟35个苏木镇全部通路。年末全盟机动车辆保有量4.53万辆,其中私车3.41万辆。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83亿元,比上年增34.8%。全盟电话普及率72部/百人。
        【金融】  2005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额50.92亿元,增长27.5%;年末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4.06亿元,增长14.4%。全年保费收入8459万元,全年保险业赔付款1496万元,比上年分别增1.0%和下降3.2%。
        【科技】  全年科技产业化发展“5123”工程,重点扶持了3个主导产业、6个科技产业化基地和6个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效果明显。科学研究和发展经费支出257万元。年内列入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列入自治区级科技项目7项;盟级科技项目17项,投入经费197万元。全年授权专利1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419万元。
        【教育】  2005年,全盟有各类学校69所,在校学生3.34万人,全年招生9869人,毕业生9476人。
        【文化】  文化广播基础设施健全,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达88.7%和89.7%。有线电视用户3.3万户,图书馆藏书12.4万册,全年出版报纸185.2万份。
        【卫生】  年末全盟拥有一类卫生机构71所,卫生技术人员1417人;二类卫生机构100所,执业医师113人;三类卫生机构173个,乡村医生182人。
        【体育】  全年全社会参加体育锻炼18万人(次),体育人口比例41%。全盟在重大赛事中获各类奖牌34枚。
        【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894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97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1%和14.1%。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28.7%、农牧区38.5%。
        【社会保障】  年末全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6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4.24万人,城镇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8713人,共投入城乡低保金1116万元,发放抚恤安置资金282万元,发放救灾资金430万元,累计救助人数1.13万人。
        【知名商标】  3月15日,阿拉善盟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委员会向社会公布了首批“阿拉善盟知名商标”。它们分别是: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公司的“吉”牌工业盐(第1类);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公司“银湖”牌精制盐(第30类);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公司“国邦”牌金属钠、液氯、次氯酸钠(第1类);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公司“兰山”牌太西煤(第4类);阿拉善左旗驼中王绒毛公司“驼中王”(服装、驼绒被胎)第(24类、25类);阿拉善右旗苁阳酒业有限公司“苁阳”牌白酒(第33类)。
        【扶贫】  4月12日,阿拉善盟扶贫开发工作围绕“转移发展战略”,全力实施千村扶贫开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扩镇、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重点项目建设和社会帮扶工作,投入扶贫资金2.169亿元,扶贫2.18万人。
        【工业项目拉动经济增长】  2005年,阿拉善盟财政收入达9.5亿元。从2000年起,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达30.9%,是1999年的3.9倍,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999年的32户增加到71户,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7.5%;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由1999年的64%上升到72%。
        以乌斯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2005年,开发区新建、续建重点工业项目9个,总投资达67.2亿元,开工率100%,所有项目达产后,销售收入达52亿元。直接税收3.6亿元,其中,中国盐化集团40万吨/年聚氯乙烯综合项目、内蒙古庆华集团100万吨捣固焦及配煤系统建设工程等项目,投资都是亿元以上的项目。
        2005年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8亿元,是建盟(1980年)至“九五”期末(1999年)总和的4.8倍,从2000年起,年均增长66.7%。其中工业投资达82.9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3.2%。
        以盐化工、煤化工、铁金矿产采选加工等为主的阿拉善盟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3%。基本告别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粗加工阶段,正向集约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方向迈进。
        【科技创新发展农牧业】  至2005年末,阿拉善盟农牧业新技术的覆盖率达80%以上,科技对农牧业的贡献率由1999年的30%提高到39%。“阿拉善左旗草地家畜有毒植物中毒病研究”、“额济纳旗棉花引种示范推广”、“腾格里沙漠东缘飞播治沙造林技术推广”和“梭梭人工造林及肉苁蓉接种技术推广”四项成果已经在阿拉善盟农牧业和生态治理领域得到普及。“阿拉善草地家畜有毒植物中毒病研究”项目,首次对小花棘豆和变异黄芪中分离鉴定出有毒成分苦马豆素,经研究发现是一种崭新的抗癌药物,可用作预防和治疗中毒病的解毒剂,有效防治牲畜中毒或死亡,直接经济效益达5000万元以上。
        “额济纳旗棉花引种示范推广”,经内蒙古自治区纤维检验局检测,符合国家一级皮棉标准。“漠洲棉花”被评为自治区名优特农畜产品。棉花引种实验填补了自治区三项空白。
        “腾格里沙漠东缘飞播治沙造林技术推广”项目每年以10~15万亩的面积,在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东缘(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进行飞播固沙造林,至2005年末,累计推广面积已达210万亩,播后有苗面积达到30~49%,流沙趋于固定或半固定,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计划。
        在“梭梭人工造林及肉苁蓉接种技术推广”项目方面,2005年末,人工造林梭梭9.8万亩,接种肉苁蓉3.5万亩,重点培育以开发肉苁蓉产品为主的支柱企业,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计划。
        【铁路建设】  嘉峪关—策克口岸(额济纳旗境内)铁路建设于2005年3月全面复工。8月中旬,铁路线下工程全部完工,铁路线上工程完成铺轨223公里,全线已累计完成投资11.49亿元,嘉峪关—策克口岸铁路是甘肃省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额投资建设的一条专线铁路,铁路全长457.5公里,计划总投资为19.2亿元。
        临河—策克口岸铁路是由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内蒙古庆华集团、包头钢铁集团公司合资修建。铁路自包兰线临河车站西段引出,沿线经杭锦后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后到达策克口岸,全长约755公里,总投资约40亿元,平均每正线公里造价530万元,是继全国最长的合资铁路—内蒙古集宁—通辽铁路之后的第二大合资铁路。预计2007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到2008年可实现过货量2000万吨。
        铁路的建成,将结束内蒙古西部没有铁路的历史,形成贯通中国东北至西北边疆的铁路运输大通道,促进中国与蒙古国经贸往来,推动阿拉善盟工业化进程,为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创造最便利的基础设施条件。
        【草原建设与保护】  2005年,阿拉善盟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3545.77万亩,实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人工种植饲草料28.2万亩,草地改良72.8万亩,草原围栏建设面积达3444.77万亩。
        共防治草原鼠害面积199万亩,防治草原虫害面积145万亩,防治毒草面积103万亩。
        全年共发生草原案件385起,立案367起,结案360起,其中违法开垦草原案件4起,权属争议案件35起,挖药材案件78起,其它破坏草原案件219起,结案率达立案率的98%。年内共教育清退搂发菜人员1.8万余人次。
        对额济纳旗国家级资源监测点8个样地和90个周期性调查路线划定样点;对退牧还草区设置47处样点;对荒漠草原生态环境受损机制与放牧压力实施动态科研课题进行了监测。
        出动防火宣传车29车次,印发防火宣传材料1.51万份,张贴防火布告18张;深入重点地区开展草原防火巡逻检查。
        退牧还草项目总投资7260万元,共完成围栏面积492.22万亩238.11万米,占下达任务的112%。其中,禁牧围栏面积481.22万亩213.1万米,划区轮牧围栏面积11万亩25.1万米。完成饲草料基地建设1.07万亩,建成标准化舍饲养殖棚圈713座6.4万平方米,青贮窑445座3.56万立方米,搬迁转移牧民895户2872人,发放饲料粮补贴资金4363.2万元。

    (李文志 阿拉腾其其格)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