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 凉城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云  淮(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施拴元                                        
        县    长:冯  超                                        
        政协主席:刘常在                                        
        武装部长:周  飞                                        
        政    委:韩建斌                                        
        【概况】  凉城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位于北纬40°10’~40°50’之间,东经112°02’~113°02’,属乌兰察布市。2005年,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后,辖5个镇、2个乡、141个村(居)民委员会、89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2万人,农村人口15.7万人,人口密度为70人/平方公里,有蒙、汉、满、回等15个民族。全县土地总面积3451平方公里,耕地6.33万公顷。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49亿元,同比增长39.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8亿元,同比增长39.7%;财政收入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64.5%。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末的57∶21∶22调整为24∶53∶23。
        【农牧业】  全县共完成总播面积95.46万亩,粮食总产达到4.21亿斤,进入全区28个产粮大县行列。初步形成了岱海镇绿色种养园区、滩区高效种养园区、山区特色种养园区三大无公害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高效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奶牛存栏5.02万头,能繁奶牛3.1万头;基础母寒羊存栏38.5万只,出栏肉羊95.2万只。来自奶牛、寒羊高效养殖业的总收入达到4.6亿元,农民人均2300元,养殖业已成为带动农民发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围绕发展主导产业,积极推进“支部加协会”模式,共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39个,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村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工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55亿元,同比增长131%,综合效益指数达165。岱海电厂一期工程成功并网发电,实现机组“双投”。二期工程完成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三期工程正在进行基础资料及报批等前期工作。岱海电厂循环工业区建设有序推进,总体规划和环评报告大纲全部完成,已协议引进乌兰水泥厂50万吨粉磨站项目和金宇集团200吨阿维菌生物制药项目。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制酒、化工、机械制造、马铃薯加工等传统工业平稳运行,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城镇建设】  投入资金318万元,对城镇建设进行了四大类9项规划。城镇建设完成投资3.57亿元,是“九五”时期总投资的12倍,创历史最高水平。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集中实施道路、管网、绿化、亮化、美化和净化工程,建设了体现地区文化特色的岱哈神驹、花木兰和拓荒者雕塑。投资150万元,新建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氧化塘一处;投资540万元,实施自来水二期改造工程,新建1000吨高位水池一座,以及部分配水管网和主管网;引入投资商改造了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供热普及率达到30%。在新区建设方面,打通三条主干道,在参合路东新开发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政务办公区,完成投资200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2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封山育林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74%,林草覆盖率达到58.8%。新增水保治理面积12.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6万亩,解决4456口人、8700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修复50多处水毁工程,新建五号河等多处防洪工程,双古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黄河坝系和浑河流域治理工程深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建设方面,卓凉、土麦、天后公路全线贯通,梅岱一级一幅公路完成征地拆迁,岱虎二级公路进入全线临时通车状态,呼阳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凉城至丰镇段开工建设。海城220KV变电站建成运行,城网改造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广播电视、通讯网络覆盖城乡。开通“凉城在线”网站,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三产业】  岱海电厂区域环境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全面启动,投资1.06亿元实施旅游中心、温泉洗浴城、文化苑、旅游学校综合楼、环湖观光路和旱河改造等工程,完成岱海宾馆、滑雪场续建工程。与岱海电厂、建发公司共同承办规模空前的岱海之夏旅游节、岱海金秋文化节和岱海温泉冰雪节,极大地提升凉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岱海电厂区域环境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的带动下,其它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游乐项目、接待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县累计接待区内外游客达40万人次,旅游业直接经济收入达5000多万元。此外,商贸流通、运输物流、餐饮连锁和文体娱乐业,都有较快发展。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32.4%,来自第三产业的税收达1282万元。
        【社会事业】  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为农村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供有力保障。青少年活动中心、二中和三中宿舍楼、麦胡图中学教学楼相继投入使用,教育基础设施显着改善。科技兴县战略深入推进,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强化,累计培训农民4.8万多人(次),发放各类资料5万多册(份)。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文化产业有较快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着成效,被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全国优质服务县”、“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和“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药具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深化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乡镇卫生院,争取到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项目。
        【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8106元和3218元,同比增长21.7%和2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9.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着变化。
        【社会保障】  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1006个,城镇新增就业25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两个确保”得到巩固,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启动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累计发放救助金76万元,救助患者455名。进一步提高城镇低保标准和人均补差标准,规范操作规程,支出保障金417万元,保障3523户、4303人。扩大农村五保户供养范围,新建改建敬老院12所。扶贫工作得到加强,2350户、8451人稳定脱贫,重点村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35%。
        【岱海电厂】  8月26日,岱海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并网一次成功,岱海—万全500KV输变电工程竣工投产,10月19日,1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12月29日,岱海电厂一期工程2号机组并网一次成功,2006年1月21日,岱海电厂2号机组经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顺利投入生产。这标志着京能集团岱海电厂一期工程2×60万千瓦机组工程及海—万500千伏输电线路全面建成,进入了商业运营化阶段。
        【改革开放】  全县乡镇撤并为五镇二乡,精简50%,布局进一步优化,乡镇领导精简48.4%,干部精简近40%。农村税费改革取得突破,提前一年免收农业税,由财政统一代缴。深入实施工才强县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为事业单位招聘150名大中专毕业生,公开选拔乡镇计生站长、县城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乡镇中心校校长,切实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内在活力。深入推进“扩大开放年”建设,完善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组建行政服务中心,继续推行县级领导包项目责任制和招商引资责任制。全县共引进项目84个,实际到位资金达33.23亿元。
        【存在问题】  1.工业经济结构单一,除电厂外没有其它大型支柱企业;2.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缺少具有较强拉动能力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特色优势产业未形成一定规模,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组织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3.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集聚效应不强,建设资金不足,多元化招商引资和投资体制尚未形成;4.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关注,亟需在近期内有较大的改观;5.道路交通等基础建设与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很大程度上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

    (闫建伟 贺晓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凉城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云  淮(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施拴元                                        
        县    长:冯  超                                        
        政协主席:刘常在                                        
        武装部长:周  飞                                        
        政    委:韩建斌                                        
        【概况】  凉城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位于北纬40°10’~40°50’之间,东经112°02’~113°02’,属乌兰察布市。2005年,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后,辖5个镇、2个乡、141个村(居)民委员会、89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2万人,农村人口15.7万人,人口密度为70人/平方公里,有蒙、汉、满、回等15个民族。全县土地总面积3451平方公里,耕地6.33万公顷。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49亿元,同比增长39.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8亿元,同比增长39.7%;财政收入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64.5%。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末的57∶21∶22调整为24∶53∶23。
        【农牧业】  全县共完成总播面积95.46万亩,粮食总产达到4.21亿斤,进入全区28个产粮大县行列。初步形成了岱海镇绿色种养园区、滩区高效种养园区、山区特色种养园区三大无公害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高效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奶牛存栏5.02万头,能繁奶牛3.1万头;基础母寒羊存栏38.5万只,出栏肉羊95.2万只。来自奶牛、寒羊高效养殖业的总收入达到4.6亿元,农民人均2300元,养殖业已成为带动农民发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围绕发展主导产业,积极推进“支部加协会”模式,共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39个,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村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工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55亿元,同比增长131%,综合效益指数达165。岱海电厂一期工程成功并网发电,实现机组“双投”。二期工程完成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三期工程正在进行基础资料及报批等前期工作。岱海电厂循环工业区建设有序推进,总体规划和环评报告大纲全部完成,已协议引进乌兰水泥厂50万吨粉磨站项目和金宇集团200吨阿维菌生物制药项目。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制酒、化工、机械制造、马铃薯加工等传统工业平稳运行,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城镇建设】  投入资金318万元,对城镇建设进行了四大类9项规划。城镇建设完成投资3.57亿元,是“九五”时期总投资的12倍,创历史最高水平。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集中实施道路、管网、绿化、亮化、美化和净化工程,建设了体现地区文化特色的岱哈神驹、花木兰和拓荒者雕塑。投资150万元,新建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氧化塘一处;投资540万元,实施自来水二期改造工程,新建1000吨高位水池一座,以及部分配水管网和主管网;引入投资商改造了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供热普及率达到30%。在新区建设方面,打通三条主干道,在参合路东新开发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政务办公区,完成投资200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2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封山育林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74%,林草覆盖率达到58.8%。新增水保治理面积12.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6万亩,解决4456口人、8700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修复50多处水毁工程,新建五号河等多处防洪工程,双古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黄河坝系和浑河流域治理工程深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建设方面,卓凉、土麦、天后公路全线贯通,梅岱一级一幅公路完成征地拆迁,岱虎二级公路进入全线临时通车状态,呼阳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凉城至丰镇段开工建设。海城220KV变电站建成运行,城网改造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广播电视、通讯网络覆盖城乡。开通“凉城在线”网站,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三产业】  岱海电厂区域环境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全面启动,投资1.06亿元实施旅游中心、温泉洗浴城、文化苑、旅游学校综合楼、环湖观光路和旱河改造等工程,完成岱海宾馆、滑雪场续建工程。与岱海电厂、建发公司共同承办规模空前的岱海之夏旅游节、岱海金秋文化节和岱海温泉冰雪节,极大地提升凉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岱海电厂区域环境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的带动下,其它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游乐项目、接待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县累计接待区内外游客达40万人次,旅游业直接经济收入达5000多万元。此外,商贸流通、运输物流、餐饮连锁和文体娱乐业,都有较快发展。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32.4%,来自第三产业的税收达1282万元。
        【社会事业】  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为农村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供有力保障。青少年活动中心、二中和三中宿舍楼、麦胡图中学教学楼相继投入使用,教育基础设施显着改善。科技兴县战略深入推进,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强化,累计培训农民4.8万多人(次),发放各类资料5万多册(份)。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文化产业有较快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着成效,被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全国优质服务县”、“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和“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药具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深化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乡镇卫生院,争取到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项目。
        【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8106元和3218元,同比增长21.7%和2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9.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着变化。
        【社会保障】  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1006个,城镇新增就业25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两个确保”得到巩固,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启动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累计发放救助金76万元,救助患者455名。进一步提高城镇低保标准和人均补差标准,规范操作规程,支出保障金417万元,保障3523户、4303人。扩大农村五保户供养范围,新建改建敬老院12所。扶贫工作得到加强,2350户、8451人稳定脱贫,重点村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35%。
        【岱海电厂】  8月26日,岱海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并网一次成功,岱海—万全500KV输变电工程竣工投产,10月19日,1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12月29日,岱海电厂一期工程2号机组并网一次成功,2006年1月21日,岱海电厂2号机组经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顺利投入生产。这标志着京能集团岱海电厂一期工程2×60万千瓦机组工程及海—万500千伏输电线路全面建成,进入了商业运营化阶段。
        【改革开放】  全县乡镇撤并为五镇二乡,精简50%,布局进一步优化,乡镇领导精简48.4%,干部精简近40%。农村税费改革取得突破,提前一年免收农业税,由财政统一代缴。深入实施工才强县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为事业单位招聘150名大中专毕业生,公开选拔乡镇计生站长、县城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乡镇中心校校长,切实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内在活力。深入推进“扩大开放年”建设,完善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组建行政服务中心,继续推行县级领导包项目责任制和招商引资责任制。全县共引进项目84个,实际到位资金达33.23亿元。
        【存在问题】  1.工业经济结构单一,除电厂外没有其它大型支柱企业;2.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缺少具有较强拉动能力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特色优势产业未形成一定规模,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组织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3.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集聚效应不强,建设资金不足,多元化招商引资和投资体制尚未形成;4.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关注,亟需在近期内有较大的改观;5.道路交通等基础建设与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很大程度上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

    (闫建伟 贺晓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